查文庫>說課稿>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說課稿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說課稿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董存瑞捨身炸暗堡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四組的一片講讀課文。它屬於歷經多次教材修改的保留下來的一篇"老"課。課文記敘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在解放隆化的戰鬥中,戰鬥英雄董存瑞捨身炸暗堡的事,表現了他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精神。全文以"炸"字為主線貫穿始終,層次分明,淺顯易懂。課文裡蘊含的思想內容,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於本課所講內容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無法感受英雄人物崇高的'內心世界。因此,藉助現代媒體技術再現當年悲壯場面,能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令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覺,達到"老"課"新"教的效果。

  一、藉助媒體,整體感知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一文有兩大特色:一是文章題目全,即點明瞭所寫的人物和事情;二是線條明,即緊扣"炸"字,按"為什麼炸→怎樣炸→炸的結果"的順序安排材料。因此,上課伊始,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主要講一件什麼事,然後藉助媒體集聲、色、光、圖為一體的功能再現當年戰鬥情景,讓學生觀錄影後談感想,從整體上去感知課文的內容。具體操作如下:

  1、揭題、審題、想想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

  2、抓文眼審題,課文是怎樣描述這件事的?

  3、播放錄影,感知當年戰鬥場面,看後談感想。(談感想以練習說話的形式出現)練習說話:董存瑞叔叔,我想對您說xxx;您真是xxxx。

  二、藉助媒體,突出重點

  文中"炸暗堡"部分是本文的重點、難點,也是最能表現董存瑞獻身精神的段落。這段對他捨身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語言的刻畫尤為具體。因此,我是這樣設計此環節的: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由學生暢談的感想順勢引導切入重點段,然後藉助媒體品讀感悟突出表現董存瑞精神的語句,以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導讀。課文哪一段最能表現董存瑞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捨身炸暗堡"部分,即第8自然段)順勢指導學生閱讀第8自然段。教學此段時,首先讓學生談談那些語句寫得好?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理解,儘可能把想法和體會說出來。如"站、託、拉","鋼鑄一般,像巨人一樣,堅毅的光芒","同志們,為了新中國,衝啊!"等。品析詞句的過程要課件演示。如品析"鋼鑄一般的臉"時,就要媒體定格到董存瑞已拉導火線,炸藥包即將爆炸的畫面。又如理解兩個比喻句也藉助課件練習辨析兩個比喻句的用法等多種方式出現課件幫助理解。再引導求異思維想象:他為什麼要捨身炸暗堡?是否可用其他法子。最後,透過指導讀、評讀、賞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領悟文章主旨,同時,也讓學生品味語言文字的美。

  2、自讀。在學習閱讀第8自然段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運用學到的方法合作學習"衝向暗堡"部分(第5、6、7自然段),其間,教師稍作點撥。

  3、探讀。課文除了具體刻畫董存瑞"炸暗堡"時的動作、神態、語言等之外,多次穿插點綴環境描寫。要求學生找出有關語句並要論這樣寫的好處。讓學生從中明白該怎樣從整體上去描繪人物形象,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4、賞讀。學完重點段後,播放反映本段內容的錄影片段,讓學生自由練讀(聽讀或跟讀),再次體會課文重點內容,體會人物的精神世界。

  三、藉助媒體,強化主題

  修訂版《大綱》裡反覆強調要摒棄傳統的頻繁問答式教學模式。因此,我對"遇到暗堡"、"請求炸堡"、"解放隆化"部分做了嘗試性設計,目的是藉助媒體,加強學生實踐活動,以強化主題。

  1、"遇到暗堡"部分。設計課前佈置查詢資料,瞭解當年時代背景,暗堡的具體位置、結構等,課堂上透過展臺交流查閱情況,組織分析炸暗堡的艱鉅,暗堡"炸"與"不炸"帶來的後果,從側面上引導學生體會董存瑞捨身炸暗堡的功勞,激起學生對他的敬佩。

  2、"請求炸堡"部分,有了"遇到暗堡""炸暗堡"兩部分教學效果的鋪墊,這環節老師只要播放請求炸堡的錄影片段,指定三名同學(一名扮董存瑞,一名扮連長,一名讀旁白)為錄影片段配音,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再次交流。你會發現,學生已把董存瑞對敵人的仇恨和請求任務的堅決態度都融進了自己的朗讀中了。

  3、"解放隆化"部分。設計讓學生扮演戰士,在董存瑞高尚品質的激勵下,舉起右手,高喊:"衝呀!殺呀!為董存瑞報仇!"自由練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然後再展現已改名"存瑞中學"的隆化中學的校園畫面。此時,董存瑞的光輝形象如一座豐碑會深深地銘刻在同學們的心中。

  四、藉助媒體,拓展教學

  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教師引導同學們領悟課文思想感情後,並不意味著教學任務完成了,而應該注重體現文道統一。如在課堂教學的最後環節,可組織學生圍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該怎麼做?"展開討論。討論時,可結合近幾年我們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進行。如:我國南斯拉夫使館被炸,海南上空飛機被撞,臺灣現狀等(課件演示相關圖片)。最後,老師以充滿激情的語言作總結:"同學們,你們一定要記住,落後就要捱打,完成偉大祖國繁榮、民主、昌盛的希望和責任在今天中國人身上,更在你們身上,你們要接過先輩的槍,前赴後繼!"這樣拓展延伸,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藉助媒體,整體感知,突出重點,強化主題,拓展延伸的思路設計《董存瑞捨身炸暗堡》一文打破了傳統的問答式、輸灌式的定勢教學模式,真正讓現代教育技術先進課堂,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