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我愛你,漢字》說課稿

《我愛你,漢字》說課稿

《我愛你,漢字》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愛你,漢字》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綜合實踐活動。下面我就《我愛你,漢字》的活動設計與思路向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一、主題的產生

  這又是一節作業評析課。我在黑板上了寫了一個大大的“贏”。這次作業很多同學把這個字寫錯了。正在我氣憤、苦惱之時,一隻小手舉起來了。是一向勤奮的龔書怡同學。我示意她發言。“老師,我是這樣記住‘贏’字的:媽媽經常教育我,少說費話(亡口)、珍惜時間(月)、不浪費錢財(貝),做一個平凡的人(凡)那就‘贏’得了人生。”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這充滿生活哲理的語言,不但教會了學生做人的道理,又記住了這個字的字形和字義。是呀,中國的漢字奇妙無比,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風韻。你看,“太陽”這個詞,使你感觸到熱和力,而“月亮”卻又閃著清麗的光輝。“輕”字使人有飄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墜。“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淚。“冷霜”好像散發出一種寒氣,“幽深”兩個字一出現,你似乎進入森林或寧靜的院落。漢字就是這樣具有它獨特的魅力。

  在生活中,漢字不僅是我們交際的工具,也是我們人性魅力的展示,我想:如果結合我們語文學科的特點,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這對學生學好母語,瞭解漢字特點,感受漢字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是大有幫助的。因此,我們就選定“我愛你,漢字”為本次活動的主題。

  二、活動目標

  1、透過綜合性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透過社會用字調查,增強學生規範用字的意識,努力為純潔祖國語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學會制定計劃,並能統籌安排落實計劃的`實施。

  三、活動資源與方法

  蒐集閱讀資料、開展社會調查研究、上網查詢、欣賞與學習相結合。

  四、活動過程

  (一)確定子課題

  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徵都決定了他們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活動之初,我採用生動有趣的猜字謎的方式,激起他們對了解漢字的興趣。(出示課件)這便是猜謎會現場,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字謎,學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透過猜字謎,不僅知道漢字是有形象、有色彩、有氣味的,也使得順利進入了活動的主題。

  “學貴有疑”。在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你還知道有關漢字的什麼知識?你還想查閱哪些方面的資料?”在我的啟發下,孩子們也產生了許多疑問。於是他們分組進行討論、質疑,並將疑問進行總結概括。於是產生了四個子課題:漢字的發展史、漢字之趣、漢字的書法藝術,現代人與漢字。

  (二)制定和交流小組活動計劃

  這一張是第二小組制定的“現代人與漢字”活動計劃。

  在看了他們的計劃後,我問他們:假如村裡的人不想接受調查怎麼辦?假如老人們覺得自己老眼昏花,不願跟你們學習漢字,你們將如何處理呢?這一問,把興致勃勃的學生問傻了。於是,我告訴他們,制定計劃不但要切合實際,更重要的是要設想到實際操作時的困難,並提前作好準備,孩子們又互相演練起如何勸說他人了。

  (三)分組實踐

  分組實踐是此次活動的核心部分。孩子們針對所選的子課題,分組對子課題進行研究。

  1、讓學生在歷史長河中游弋——漢字發展史的探究。

  第一小組的子課題是:漢字的發展史。為了讓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和發展,體驗漢字的悠久文化。

  孩子們從網上搜集到了甲古文、金文、小篆等圖片;有的同學還把漢字從甲古文到今日的行書楷書列成表格,使漢字的發展史一目瞭然;有的同學找到了象形字與圖片對比,使漢字形體與意義的演變展現在大家眼前;還有的學生找來了關於漢字的起源在歷史上的傳說,例如“結繩記事說”、“八卦說”、“倉頡造字說”等。在這一環節中,網路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2、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覺醒——現代人與漢字。

  第二小組的研究課題是:現代人與漢字。他們根據制定的計劃,來到了學校附近的洪城路社群,調查這兒的社群居民的識字量,教社群老人識字。大家請看,這是第二小組的小老師們在上課呢!在這次調查中,孩子們還發現許多漢字,遭受到人為的“侵害”。形近字混在一起用,有的字被人們讀成一邊音。於是,他們又開始行動了,拿著相機走在大街小巷,蒐集各種錯字、別字。瞧這便是孩子們收集到的這一張張圖片不能不讓我們覺醒:要規範使用漢字,還漢字以“淨”。學生在生活中探究、在實踐中覺醒,達到了增強學生規範使用漢字意識的教學目標。

  3、讓學生在文字世界中創造——漢字之趣。

  第三小組研究的課題是:漢字之趣。孩子們來到了學校圖書館,在書海中一本本地蒐集,找到了許多關於漢字的有趣故事、謎語、趣味成語俗語等。第三小組的孩子們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漢字遊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4、讓學生在筆鋒之間感悟——漢字的書法藝術。

  漢字的美不僅僅體現在它的語義上,更表現在它的形體結構上。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生髮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

  第四組的子課題是“漢字之美”。他們小組成員蒐集了許多古代書法家真跡的照片。從圖書館借來了許多與書法相關的書籍。我還帶領他們來到了南昌市文心書院,欣賞那裡的學生作品,孩子們在這些作品中感悟到勤奮與堅持便是寫好書法的真諦。同時,我們還聆聽了院長也是南昌市書法協會主任何文軍老師的一節書法課。

  在分組實踐這一環節中,我的感觸很深:每一個孩子都那麼興奮、那麼主動,沒有了平日裡所謂的好學生、後進生,沒有苛求、責備,只有鼓勵、支援。尤其是那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活動中能發現自我的價值,看到自己的希望,能夠產生戰勝困難的動力。我想,這樣的實踐才是自己的實踐,孩子是課程的主體,他們的興趣愛好被充分尊重著,自主性發揮著廣闊的空間。

  (四)成果交流展示

  成果交流展示則透過小小展示臺、小小故事會、交流感受三個平臺,展示了孩子們此次活動的收穫。“小小展示臺”中,有他們精心繪製的一張張精美的手抄報,還有收集到各種與漢字有關的書籍,還透過“小小故事會”的形式講述了與漢字有關的故事,如“一字之差、天心取米”。既讓人捧腹,又令人深思。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吧。

  (五)評價反思

  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歷時二十餘天的“我愛你,漢字”綜合實踐活動結束了。我為他們設計了一張評價表。透過組內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最終評出了第二小組即“現代人與漢字”一組獲得了綜合表現優勝小組。

  反思整個過程,也許孩子們對漢字的歷史文化還是霧裡看花,也許對書法藝術似懂非懂,但他們關注漢字,熱愛漢字的熱情確實被點燃了,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展示自我、逐步成長,已經從課堂走向了社會,開始了做一個新世紀的社會人的征程。

  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