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紙盒變傢俱說課稿

紙盒變傢俱說課稿

紙盒變傢俱說課稿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紙盒變傢俱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四冊第三課《紙盒變傢俱》一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紙盒變傢俱》一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透過對生活中商品包裝盒的再利用、再創造,變紙盒為傢俱。使學生的個性及創新精神得到發展。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日常生活中的傢俱千姿百態,款式多樣,造型各異,透過本課的學習促使學生進一步關注生活,關注設計的功能目的。本課教材共兩頁,展示了大量用紙盒變傢俱的示意圖。例:將兩個讀書的小朋友安

  排在一張用紙盒製作的兩用單人床上,更活躍了版面,增添了童趣。

  二、學情分析

  廢物製造的手工製作形式,小朋友們並不陌生,在觀察、思考、分析與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初步接觸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不難。在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變傢俱的活動中,低年級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不強,動手操作的機會相對也比較少。

  三、教學目的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透過觀察、思考、分析與交流,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初步接觸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喚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知識目標:透過觀察傢俱,讓學生了解傢俱的外形,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設計和製作傢俱的活動。

  能力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創新意識。

  四、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開啟學生的思路和創作慾望,能從紙盒的造型中層開聯想,動手設計和製作傢俱作品。

  難點:傢俱作品的新穎、美觀,造型多樣。

  五、教法分析

  本課計劃安排1課時,課上以多媒體演示、學生欣賞、感受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以欣賞體驗為主線,以表現探究為核心”的教學原則。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選用如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透過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件在課堂上過度的使用只會產生反作用。而在以視覺衝擊為主的美術課堂上,它的出現還是能夠營造相應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的。透過欣賞課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圖片,開啟學生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

  (2)學導法:本教法重在一個“學”字,貴在一個字“導”字。

  雖說是二年級的孩子自學能力相對薄弱,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存在這種意識,以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課透過“多元欣賞、感受交流、創意表現”三個環節引導學生引導和組織學生自己學習、自主發現。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培養自學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六、學法分析

  教育心理學指出:“合作、交流是人類生活的基本能力。”蕭伯納也曾說:“你一個蘋果,我一個蘋果,交換了還是一個蘋果;你一種思想,我一種思想,交換了便有了兩種思想。”美術課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到製作作品的樂趣。

  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討論、交流的機會,讓他們集思廣益、相互切磋,相互補充,在製作方法上互相借鑑。

  七、教學程式設計

  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為了最佳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式如下:

  (一)談話新課匯入:

  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出示課題,板題《紙盒變傢俱》。

  (二)、研究傢俱的特點:

  (1)介紹一下自己家中的傢俱。

  (從實踐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欣賞具款式新穎,功能多樣,造型各異,色彩鮮亮的傢俱。

  (為創作傢俱的型別做鋪墊。)

  (三)、研究用紙盒製作傢俱的方法。

  (每組發幾件製作好的作品)

  1、欣賞老師的示範作品,分析製作方法。

  (讓學生自己探索紙盒

  變傢俱的製作方法)

  (1)、全班展示老師的部分示範作品。

  (2)、小組合作研究老師的示範作品的製作方法。

  (3)、全班交流觀察結果。

  引導學生說怎麼做出來的按照“首先———然後———最後———”的順序。

  師生總結制作方法。板書製作方法:折、剪、裝飾貼上、挖、刻、插、組合。

  2、老師示範演示製作一件作品,講清要領:

  (1)、老師隨便拿出紙盒,讓學生說可以製作什麼傢俱?(考察學生會不會選擇材料。)

  (2)、老師示範做一個床,講清步驟,學生也參與設計。

  (低年級學生雖然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是動手操作能力上,還是有些欠缺,對於有難度的作品,為學生的創作提供技術指導,降低他們在操作上的難度。)

  3、欣賞作品,為創作提供範例。

  (開啟學生的創作思路)

  (四)、分小組研究創作

  1、現在6人一小組,先選一名小組長。把你們收集的紙盒放在一起,看看你們小組帶的紙盒適合製作什麼傢俱呢?哪個小組說說,你準備做什麼傢俱,怎麼分工。

  2、小組合作要求:

  (1)、請各小組製作1—2件自己感興趣的,漂亮的傢俱,動作迅速,不吵鬧。

  (2)、小組合作完成,分工明確,人人參與。

  (3)、講究衛生,安全地使用剪刀。

  (4)、評選最佳合作小組,製作精美獎,最有創意的設計師。

  (使學生明確合作的目標和要求,課前考慮學生獨立使用剪刀的機會少,製作前提醒學生安全的使用剪刀。製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紙屑,所以合作要求中強調講究衛生。從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安全意識。第四個要求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和積極性。)

  3、教師巡視輔導:

  (1)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刀、剪等工具。(注意安全)

  (2)啟發學生大膽構思,利用現有的材料進行創新。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動手製作的能力。)

  (五)、展示

  教師讓學生按組展示傢俱模型。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小組,製作精美獎,最有創意的設計師。

  (激發學生相互鑑賞的興趣,提高鑑賞能力,促進發展。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

  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拓展延伸:

  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做了紙盒傢俱模型,其實用它還可以出很多藝術作品?我希望同學們課後,把這些紙盒創造出其他的藝術品。這樣還可以保護環境。

  (鼓勵學生多動手實踐,提高環保意識)

  八、板書設計

  我是小小設計師

  剪

  折

  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