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童年讀《水滸傳》說課稿

童年讀《水滸傳》說課稿

童年讀《水滸傳》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讀《水滸傳》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材

  《童年讀〈水滸傳〉》是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本冊話題單元“讀書故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鄂教版新教材採用話題隱含的單元呈現方式,從整體上顯示出本冊教材快樂、想象、探究、創新的風格特點。本單元的主題是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讀書的目的,檢討自己讀書的態度,和同學們交流自己讀書的方法和讀書的樂趣。

  緊承話題單元的核心指導思想,《童年讀〈水滸傳〉》這篇課文,作者用平實自然的語言寫出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他愛上《水滸傳》的原因,讀《水滸傳》的過程以及讀了《水滸傳》後的收穫。透過文字我們和作者一起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學的魅力,瞭解了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激發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了課外閱讀的習慣。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以《課標》為依據,結合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中年段閱讀教學“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訓練重點,特擬訂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和理解:“百聽不厭、身材魁梧、破涕為笑、迫不及待、赤手空拳、觀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複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

  4、鼓勵學生透過多種方式查詢資料,瞭解水滸人物故事與同學交流,感受閱讀的快樂。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課程資源的薰陶下,體會多讀書,讀好書對人生有重大的意義,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其中,引導學生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出“我”愛看《水滸傳》並從讀書中感受到快樂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之一。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瞭解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故事情節引人入勝,語言豐富生動,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問題的探究----“我怎樣愛讀《水滸傳》?”貫穿教學的始終,它既是文章的主線索,又是人物心靈的鏡子、閱讀故事的眼睛。教學設計中,採用讀的策略,抓住重點詞句段,進行反覆誦讀品悟,將問題的探究轉化為一種快樂的學習活動。同時,採用“以學生為生命主體,重視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在本課的教法中擬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運用電教手段最佳化教學。透過音像資源創設情境,再現畫面,從而啟用思維、誘發情思,有助於學生跨越時空,感受中國傳統文學的魅力。

  2、以讀代講法。《課標》要求:“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語言文字細膩傳神,教師可將課堂的時間、空間最大限度地交還給學生,學生透過多層次的朗讀感悟,讀中體驗。

  3、閱讀中重積累。博覽群書,可以開闊思路,活躍文思。《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因此鼓勵學生透過多種方式查詢資料,瞭解水滸人物故事,進一步體會《水滸傳》對人物刻畫的成功,並且課外閱讀《水滸傳》,和同學們交流讀書的收穫。

  三、說學法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應是一個學生自主活動的課堂。讀寫結合、自主體驗、合作交流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要實現多維目標的和諧統一,就必須尊重學生主體學習需要,組織和開展有序的語文活動,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品讀感悟、體驗交流。學習本課,學生可採用“讀、畫、品、悟、議、寫”的學習方法,逐步突破重難點。不同的學生都會在語文活動中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四、說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學生期待走進《水滸傳》

  初識《水滸傳》

  1、播放《好漢歌》,調動學生的情緒。

  2、展示《水滸傳》全套書。讓學生談談對《水滸傳》有什麼瞭解。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滸人物。

  【設計意圖:開課時,運用音像資源創設情境,播放《好漢歌》,引導學生感受英雄人物的豪情壯舉,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緊接著,展示《水滸傳》全套書誘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在閱讀期待中點燃求知的火花。不知不覺中,學生一上課就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初讀課文,在整體感知中把握課文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強調要求:

  (1)讀通課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詞語,藉助工具書或者聯絡上下文解釋。

  (2)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我”讀《水滸傳》的幾個過程?

  (3)交流課前查詢的資料,瞭解《水滸傳》裡的故事:如“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寶賣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檢查學生生字詞認讀情況,教師正音。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 .師生、生生間互動交流。學生透過自讀研討,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想看《水滸傳》——愛看《水滸傳》——讀《水滸傳》的收穫

  【設計意圖:學習課文,讀是基礎。要想學生學得紮實,必須重視初讀的過程。給足學生充分的時間與文字對話。朗讀是對話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初讀階段的朗讀不僅要充分,還要有層次、有目的。透過兩次有的放矢、紮實有序的初讀後,學生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透過讀課文,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並依此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整個初讀過程,教師徇情導學,從生命的高度審視課堂教學,喚醒學生豐富的情感,為探究“我”怎樣愛讀《水滸傳》奠定基礎。】

  三、品讀精思,感悟交流。

  (一)、學習第一部分(1~3自然段)想看《水滸傳》

  1.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愛上讀《水滸傳》的?

  指導學生體會:

  (!)小時侯聽鄰居老大爺講故事,初次接觸水滸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對於武松打虎更是百聽不厭。

  (2)寫在家裡找到一套《水滸傳》,雖然看不懂,卻盼望能讀像《水滸傳》這樣有趣的書。

  (3)寫當心愛的書被大火吞沒了後,哭著要《水滸傳》,直到媽媽答應了才破涕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滸傳》的心情。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相關的部分。透過這幾件事情,我們不難看出“我”愛上了讀《水滸傳》。

  (二)、學習第二部分(4、5自然段)愛看《水滸傳》

  1.指名讀4、5自然段。思考:從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出“我”愛看《水滸傳》?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4、5自然段後彙報學習成果。

  3.指名朗讀。讓學生想象畫面,深入體會“愛讀”。

  (1)師: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來,誰能說說“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麼“迫不及待”地讀的?(早上……晚上……放學路上……)

  (2)師:“我”還怎麼讀呢?(發揮想象)

  4.品讀“武松打虎”的細緻描寫,以第5自然段的'描寫為劇本,小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劇。

  (1)自由朗讀這個自然段。

  (2)請小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的小短劇。可以加上對話,看看哪個小組最精彩?

  5.感情朗讀,讀出“我”的痴迷和喜愛,感受“我”閱讀《水滸傳》的喜悅。

  帶上自己的感情讀這兩個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第三部分(6自然段)讀《水滸傳》的收穫

  1、師:自由讀這個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又說了什麼?

  2、師:你們自己讀書的時候,有沒有象文中的“我”這樣,有自己的收穫呢?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3、全班交流。

  4、師:誰來說給大家聽聽?

  5、師:我們再一起讀讀文中“我”的收穫。

  (四)、複述課文。

  學到這裡,我們知道了文中的“我”童年讀《水滸傳》的故事,經歷了三個過程:想看《水滸傳》——愛看《水滸傳》——讀《水滸傳》有的收穫,請你快速瀏覽一遍課文,結合老師的板書,複述課文。

  【設計意圖:根據中年段大綱要求,詞句段的教學是中年段教學重點。透過指導學生對關鍵詞句的品讀感悟,體會詞句使用的準確、傳神,設計時,嘗試使用教師評價促進詞語教學形象化的方法,弱化生硬地講解,使學生讀得入情入味,使整個學習過程不著痕跡。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點。學習這一部分,重點讓學生從課文的語音文字中體會“我“愛看《水滸傳》,從讀書中感受到快樂。抓住“迫不及待”“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燈下看,放學回來的路上還坐在菜地上看個沒完”這一段,還有“我反覆讀了好幾遍”等詞句體會“我”的痴迷。還可以讓學生想象“我”讀書時的情景,讀到興起處會怎樣?學習“武松打虎”部分時是排演課本短劇,目的是幫助學生變靜態的文字語言為動態的演出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課外延伸,交流讀書收穫

  佈置課後練習

  1、準備一個“水滸英雄人物”的小故事,講給你的朋友聽聽。

  2、辦一期以“水滸英雄人物”為主題的小報。

  3、排演課本劇。選自己喜歡的水滸故事小組合作完成。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我提出三個課後練習供學生選擇:一是講水滸故事。二是讀寫結合的練習,目的是從讀文的啟發入手,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依託,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三是排演課本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學生在這些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結束語:

  生活中,學生也有自己喜愛的、感興趣的事物,如書籍、用品、吃的、玩的,甚至上網,那種渴望得到的心情與課文中的“我”不是相通的嗎?作為教師關鍵是要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轉移到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有益的事情上來。從學習《童年讀〈水滸傳〉》一課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讓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從讀書中感受快樂。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