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西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乘法分配律

西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乘法分配律

西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乘法分配律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乘法分配律,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乘法分配律》。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與目的,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透過觀察、類比、歸納、驗證、運用等方法深化和豐富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充分感知並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充分感知並歸納乘法分配律。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設計一些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練習的層次和坡度,設計一些易混題,最後設計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積極參與,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學法指導

  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動手操作,採用觀察、比賽、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讓學生都能夠動手、動腦、動口,積極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1、回顧:說說已學過的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並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規律:〖算一算〗

  讓學生透過複習、計算,感知乘法分配律算式的特點,為學習新的知識作好鋪墊。

  3、觀察、激趣、匯入。

  第③組算式老師不用計算,就可以判定用等號連線,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裡有什麼奧秘嗎?今天,我們就一同來研究這個問題。給學生製造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一、聯絡實際,探究規律。

  ㈠影幕演示:

  1、養雞場左邊有50間雞舍,右邊有30間雞舍,每間雞舍裡有75只雞。養雞場共有多少隻雞?

  【 ①學生讀題,弄清題意。②上臺演示,合作討論,研究策略。

  ③展示思維過程,探究解題規律。】

  2、分析比較:仔細觀察兩種方法有什麼不同?

  3、結論:兩個算式的結果如何?用什麼符號連線?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發現其中有什麼規律?

  透過觀察、說特點,為下面口頭概括定律收集語言材料。

  ㈡探究概括規律:

  1、再一步觀察、分析、比較去發現規律。〖多媒體操作引導〗

  a、觀察這些等式,等號左邊算式有什麼特點?〖多媒體演示〗

  b、繼續觀察,等號右邊的算式又是怎樣計算的.?先算什麼?

  後算什麼?

  透過口頭概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讓學生在主動中獲取知識。

  c、這兩個積又是怎麼得到的?

  結論: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概括起來,說一說?

  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2、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b、c分別代表三個數,你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3、逆用乘法分配律、

  我們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用,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用。那麼,乘法分配律有逆運算嗎?你會運用嗎?敢接受我的考驗嗎?

  使學生懂得怎樣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從正反兩方面理解乘法分配律。

  二、質疑聯想,拓展認識。

  三、鞏固運用規律。

  (五)鞏固與練習

  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聯絡實際,深化認識。

  咱們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試試。【多媒體演示】

  為了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學校準備購置足球和排球各20個,根據提供的資訊,你能提出數學哪些問題?

  五、歸納概括。

  整堂課雖說有些不足,有些差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但都讓學生們進行嘗試,環環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生較難理解與敘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體驗中理解乘法分配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在對本課的教學目標上,我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透過觀察、類比、歸納、驗證、運用等方法深化和豐富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

  2、在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儘量想體現新課標的一些理念,注重從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絡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讓學生嘗試透過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這兩個算式可用“=”連線。使之讓學生從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從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同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用字母形式表示:(a + b)× c = a × c + b × c

  3、在本節課的練習設計上,我力求有針對性、有坡度的知識延伸。總之,在這堂課中新的理念也有所體現,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缺乏成熟的思考,對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的充分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