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瀑布說課稿

瀑布說課稿

瀑布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瀑布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瀑布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這篇課文為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原因。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訓練閱讀速度,理解課文內容,二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二)、教學目標。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依據本單元訓練的重點,繼續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為重點;二是依據本課的重點,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及葬禮的意義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更注重於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透過自讀來質疑、梳疑;透過自學,小組討論來解疑,也是學生學習本課的重要學法;透過師生共同活動,深入理解,使學生達到了自得。運用課件和激情引導,讓學生從文字和畫面、樂曲中真切的感受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今日的奄奄一息。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自然而然的生髮一種情感:我們要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同時透過用概括小標題等環節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儘可能使語文學習綜合化。

  三、說教學程式

  (一)質疑激趣,匯入新課

  本課開始時,讓學生讀課題,提質疑,匯出: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麼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呢?在這中相機與學生交流關於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相關資料。透過質疑,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使他們思維處於活躍狀態,引發學生強烈閱讀期望,順利成章進入教學第二個環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認識本課五個生字,畫出你認為重點的詞句。

  2、讀完提出質疑:從課文中我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學生透過快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再次提出自己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梳疑,提出需要解決的大問題:(展示課件)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麼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3)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4)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包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麼?

  師生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其目的性強,又激發了學生興趣。他們會主動參與,去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保意識。

  (三)、自主探究,小組協作學習

  針對以上提出了幾個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將自己所能解決的問題在小組中展示,不懂的問題提出,小組內共同交流探討,並學會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讀--畫--議--說的學習方式中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四)、彙報學習,抓住重點,研讀悟情

  1、感受大瀑布的惜日面貌。

  (1)、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昔日大瀑布雄偉壯觀的句子,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課件,播放雄偉壯觀的大瀑布畫面,讓學生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雄偉壯觀句子。達到畫面與文字的相溶,激發學生朗讀情趣。

  (提示的問題:你喜歡這兒的瀑布嗎?如果此時讓你站在瀑布腳下,你最想對它說什麼?))

  (3)、指導朗讀。師:讓我們放聲朗讀吧,為大瀑布的雄偉壯觀歌唱吧!重點引導讀文中四、五自然段的句子,個別讀,師生評讀,讀出輕重緩急以及讚美之情來。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出發,從語言文字入手,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融語言的理解、積累及情感體驗為一體,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2、今日的大瀑布景象

  (1)、師:多美的瀑布啊!可是幾年後卻變得面目全非,課件出示逐漸枯竭的瀑布畫面。

  (提示的問題:為什麼會變得如此面目全非呢?今日的大瀑布是怎樣的景象呢?)

  (2)小組彙報:找出描寫瀑布枯竭的句子,讀一讀,重點朗讀第八自然段。

  透過聲音,畫面等直觀教學手段,給學生以視覺、聽覺共同參與,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帶入到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之中,激起對瀑布由於周圍環境被破壞,從一個青壯年一下子變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等待著最後的消亡,體會作者擬人的寫作手法,讀出那種惋惜、悲壯、失望之情。使學生的感情與文字、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3、找找消失的原因

  (提示的問題:看今朝,億往昔,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如此雄偉壯觀的瀑布變得奄奄一息呢?)

  讓學生帶上問題,再讀課文,找找相關句子,並用小標題式將原因概括出來:

  (1)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2)水資源浪費嚴重。

  (3)破壞森林,亂砍濫伐,水土流失。

  4、舉行葬禮

  展示課件,並配上悲傷的音樂,讓全班齊讀文中最後兩個自然段,使學生的感情共鳴,進一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師相機提問:菲格雷特總統這種行動意義何在?(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四)、交流體會,拓展延伸

  1、提供一系列環境遭破壞環境,瀕臨滅絕生物數目,學生髮言談體會。

瀑布說課稿2

  一、確定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紫藤蘿瀑布》這篇狀物抒情的散文寫作者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情不自禁的停住腳步。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化為寧靜和喜悅,並由此領悟了花和人雖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無止境這一永恆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腳步。文章讚美了生命的永恆與美好,鼓勵人們要熱愛、珍愛生命。

  針對教學的基本內容,確定了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①多形式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②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習如何狀物,這是一個能力目標,即本課的重點。

  ③品味一些含義深長的句子,讓學生做到正確認識生活,面對生活,熱愛生活。

  瞭解文章抒發作者何種感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個性品質,即本課的難點。

  二、教法、學法設計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擊破難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透過突破重點詞句,圖文結合,反覆誦讀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與教法相配合,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議→寫”的學習方法。透過讀(範讀、有感情的朗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透過思,即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透過議,進行資訊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透過寫,訓練本文的寫作方法,達到對課文的鞏固。

  三、教學程式: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為求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學生學有所獲,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劃分成以下6個環節:

  1情景匯入

  (放瀑布錄影)望著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詩人李白有關瀑布的著名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飛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瀉千里的氣勢。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氣勢恢宏。今天我們將要欣賞另外一種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蘿錄影)(紫藤蘿和瀑布對照圖)你看,盛開的紫藤蘿真是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真像一條瀑布。難怪作者說是紫藤蘿瀑布。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篇由當代女作家宗璞寫的優美的散文《紫藤蘿瀑布》。

  這一課件製作重在渲染氣氛,創設有利於本課學習的情境。當氣勢恢宏的瀑布飛流而下時,伴著悠揚的古箏樂曲,一定能引發學生無盡的聯想。再由此引入紫藤蘿,這一段擷取於蘇州園林的紫藤蘿一定會給學生以視覺的巨大沖擊,讓沒有見過紫藤蘿的學生,一開始就融入在這美的意境中,真正體會“紫藤蘿瀑布”的美妙景象。學生會將兩者進行比較,感受紫藤蘿瀑布作者這一精妙的比喻,由此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朗讀慾望和不斷探究的慾望。

  2整體感知課文:

  ⑴由同學推薦兩位朗讀能力較好的同學和老師一起讀課文。

  ⑵大螢幕出示聽朗讀時需思考的三個問題

  ①作者是怎樣抓住紫藤蘿的特徵來描寫的?

  ②課文哪一節側重抒發了作者的情懷?

  ③作者由停住腳步到加快腳步,心路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這三個問題是緊扣著教學重點與難點提出的。帶著問題聽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正音正字看大螢幕

  迸濺沉澱綻開佇立忍俊不禁

  依傍枯槐伶仃酒釀盤虯臥龍

  精選了十個詞語,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字形。檢查字詞是一個常規手段,它能督促學生認真預習,培養學生紮實的基本功,利用課件能有效節省時間。

  4品讀課文

  ①由開頭結尾引出紫藤蘿,著重分析2-6節。

  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腳步到不覺加快腳步,這都和什麼有關?從這一問題出發,引出紫藤蘿。是怎樣的一種紫藤蘿,使作者停住腳步又加快腳步呢?由此來分析2-6節。

  作者抓住了紫藤蘿的什麼特徵描寫的,又是怎樣描寫的。請同學們在課文2-6節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這一問題意在讓學生學會自己看課文自己得出答案。培養學生透過誦讀,品讀課文的能力。

  我準備了三幅畫,分別是花瀑,花穗,花朵圖。我一邊講解,一邊用滑鼠直接在螢幕上點出知識點,用圖象、音樂和動畫等多種資訊補充刺激學生的眼、耳、腦等多種器官,讓學生透過看圖畫來感受紫藤蘿花開放的繁盛及旺盛的生命力。使學生對沒有感知過的事物也能夠具有清晰的表象,幫助學生想象紫藤蘿花盛開的種種景象。這樣使教學內容真實化、趣味化和多樣化,有力地喚醒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思維發展、提高認知能力。

  2-6節的總結:作者緊緊抓住紫藤蘿的“盛”展開描寫,寫了它的顏色,形狀,情態。我們也要學會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方法。寫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徵,還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寫順序。從花瀑到花穗到花朵,這樣從整體到區域性到個體,描寫景物有條不紊。要使文章生動,景物栩栩如生,我們還要注意語言的優美,能夠運用各種修辭手法。

  這一段總結性的文字在學生充分品讀課文2-6節的基礎上,為學生做了適時的總結,讓他們知道了如何狀物抒情。這是學生最渴望知道,又較難以準確把握的地方。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興趣,只有學生傾心於此,他們才會積極思維,熱情參與,教師才能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教學才能達到高效率。

  ②分析第8節

  紫藤蘿是不是時時刻刻都給作者這樣充滿旺盛生命力的感覺。作者還看見過與眼前的紫藤蘿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請一位同學讀第8節。同學們邊聽邊圈劃出表現那時紫藤蘿不幸遭遇的詞語。

  由2-6節直接分析第8節,是為了透過紫藤蘿花今日之繁盛與昔日之稀落對比,更好的讓學生了解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明白是今天的社會讓紫藤蘿重獲新生。

  ③分析第7節和第10節

  花瀑由眼前緩緩流入作者的心底。這時讓學生和作者在心靈上一起感受花瀑的精神內涵。思考作者感情的變化,看看作者感悟到怎樣的人生哲理,這是本文的難點。此時,化難為易是最好的方法。讓學生圈劃出表示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並結合多種形式的誦讀,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本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由此讓學生聯絡自身實際,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

  ④總結課文並將關鍵詞語出示在大螢幕上,加深學生的印象。

  作者由停住腳步到加快腳步,這個短暫的過程,經歷了怎樣一段心路的歷程呢?疑惑痛楚——寧靜喜悅——沉重遺憾——振作鼓舞。

  作者由花瀑—花穗—花朵進行了精細的描寫,由此含蓄的抒發了情懷,從而感悟了人生的哲理。這一寫法,就是狀物抒情的寫法。

  ⑤由此,將請學生來總結本節課的內容,請他們用簡潔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把內容加以概括和歸納,以便使學生及時理解和消化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並培養他們的綜合概括能力。

  5拓展延伸。

  這篇狀物抒情的散文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精細,想象新穎,我們要學生學習作者善於觀察,善於想象,善於描繪的這種本領。大螢幕上出示:野花,曇花,蓮花,梨花,羅漢松,白楊這六種植物。也可以讓學生說說他們最熟悉最有體會的一種花草。教師事先準備了這六種花草的圖片,以便在學生打不開思路時以啟發學生。

  本練習意在訓練學生,抓住兩物的相似點,運用比喻,展開聯想,並由外表深入到本質,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義,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這一問題的提出還希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使課堂上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6作業打在大螢幕上

  1從文中找出兩個比喻句,兩個擬人句,並模仿各造一個。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並背誦第10節。

  作業的佈置要緊扣本課教學重點與難點,第1題讓學生進一步品味本文優美生動的比喻句與擬人句,模仿各造一句,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第2題要求學生品讀課文,背誦揭示本文主旨的一節,進一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附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宗璞

  停住頓悟加快

  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這一板書能和多媒體課件緊密聯絡在一起,形成統一整體,它能夠體現上課的流程,並著重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透過實踐的檢測,本課的學習效果是令人滿意的,教學設計很好的得到了體現。也讓我深信,恰當的運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方法,能更加最佳化教學結構,提高學習效率,加快學生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程序。

瀑布說課稿3

  【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

  《紫藤蘿瀑布》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閱讀本課可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進行比較,擴充套件閱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激發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

  二、教學內容

  《紫藤蘿瀑布》是現代著名女作家宗璞於1982年所作的一篇散文,當時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文章以優美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圍繞紫藤蘿花來抒發感情,由看花、憶花、思花三部分層層深入,表達主旨。即由眼前盛開的紫藤蘿花表現紫藤蘿花的勃勃生機,並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蘿花,引發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感嘆。

  (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學習課文精彩之處重見紫藤蘿盛開而引發的對生命的感慨。文章精美的景物描寫,簡潔精練的文字表達,婉曲有致的感情流露,積極含蓄的主題追求,組成了一幅精美的畫、一首深沉的歌,給人以美的享受。可以更好理解有關生命的思想。)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標要求,結合初一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確定本課達成以下教學目標:

  1、積累生字詞語。

  (對剛入初中的學生,還需加強字詞積累的指導。)

  2、掌握朗讀方法;透過美讀課文,品味語言。

  (單元目標中明確指出: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提高朗讀能力,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3、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養關愛生命、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語文學科不僅注重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根據第一單元的目標要求、本文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分別是:

  教學重點:揣摩、品味本文的重點語句,在此基礎上做到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揣摩作者的感情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

  教學關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我們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帶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操。

  (學生沒有作者的經歷,較難理解文中的感情。)

  【說教法】

  一、評析欣賞法

  本文語言流暢、優美,意境深遠,採用評析欣賞法,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語言美點並進行賞析,充分啟用學生的思維,發揮其主體作用。

  由於本課為散文,語言優美,初中生在已有的語文知識基礎上要讀懂本課有一定的難度,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突破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採取“讓學生髮現問題──教師點撥──學生討論、回答”的教學環節,以發現法、點拔法貫穿全課。特別是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指導上,在學生學法指導上更應以點撥為主。點撥學生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應真正落實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發揮出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學過程理論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處理好教師的主導、點撥地位,才能真正達到教學效率的最最佳化。

  二、美讀感知法

  透過播放《紫藤蘿瀑布》朗讀磁帶,使學生感知、領悟本文優美的語言和蘊涵的韻味。

  新課標重視感性層面,重視美讀,要求讀出語氣、語調和韻味。在美讀中,教師適時點撥,讀出紫藤蘿花的生機,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多媒體演示法

  輔以多媒體演示法,展示圖片,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配樂朗讀,以渲染氣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於最佳化語文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曾指出:“勞動者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於其它的物……這樣,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的器官。”魯迅也曾經預言:“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再說學生對紫藤蘿花也不瞭解,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精心編輯,創設一個優美的畫面,輕鬆活潑的學習散文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項基本要求。新大綱規定: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多媒體的運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實現這個重要目標。

瀑布說課稿4

  教材分析:

  《望廬山瀑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首古詩。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簾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緻地描寫瀑布。“飛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極力誇張,寫山的高峻。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誇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品讀能力和理解水平欠佳。這首古詩雖然語言琅琅上口,便於記誦,也可能多數同學已會背,但是古詩的意境不容易理解,因此體會詩的意境,是低年級古詩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時藉助白板課件展示圖片、音訊、影片等資源,並適時進行點撥,力求達到最佳效果。注意要求不宜過高,只要能說出詩意即可。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望、廬、爐、疑、銀五個生字,瞭解詩句內容,初步體會詩的意境,並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透過學生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學習生字,發揮電子白板功能,利用白板資源庫進一步理解字詞,利用音訊、影片展示廬山瀑布的美景,幫助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能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教學內容與過程:

  教學內容:

  本節的教學內容大體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生字詞教學,二是理解古詩的意思和意境。為凸顯生活化、情景化的原則,我注意一下兩點:

  1、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生字詞。

  2、創設理解情景,透過展示廬山風景圖,瀑布等音影片資源,為學生創設理解古詩的情景。

  教法:

  一、新舊聯絡、激發興趣。教學新詩不直接揭示課題,我讓學生先背誦古詩,學生在情致盎然的氣氛中學習新詩。

  二、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古詩意思。比如透過讓學生理解“日”、“生”兩個詞,進而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這句詩的意思。

  學法:

  在開展自主高效課堂活動中,我始終注重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培養。本課教學中,學生在組長的有序組織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透過任務分配——個體自學——組內交流——代表展示——集體評價等步驟開展學習活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詩引入

  背誦一些自己知道的古詩,談話引出詩仙李白,白板出示關於李白的資料、瞭解詩人李白的生平。

  二、揭示課題,理解題眼

  抓住關鍵詞“望”進行解題,電子白板展示廬山風景圖,播放瀑布影片,使學生在腦海中初步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表象,從而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三、自主合作、多元識字

  本環節透過開展3種學習活動,讓學生初讀全詩,自主、合作、展示識記生字。培養學生學習識字的能力和記字的方法。

  四、品讀詩句,以悟升情

  本教學環節透過小組評議,藉助白板插入範讀的flash動畫等形式,培養學生朗誦古詩的能力以及正確朗誦詩歌的技巧。透過小組相互解疑,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在體會詩人情感的同時,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賞讀積累,課外延伸

  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無限度的,對此在教學內容的最後,我選擇了葉聖陶先生的詩《瀑布》供學生欣賞,即積澱了語言素材,又讓他們體會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電子白板的應用

  本節課中電子白板課件的設計與運用,我主要選取以下四個切入點進行說明:

  1、我出示了廬山風景圖和瀑布影片,使學生了解廬山和氣勢磅礴的瀑布景觀,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近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為將要理解詩句和品味詩句意境做鋪墊。

  2、在本課5個生字的學習中,“疑”的字形及字義是其中的一個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利用了白板資源庫中語文的字典功能對音、形、意進行有效解決。

  3、古詩的朗讀在注重停頓、重音等要點的同時,還要注意其韻律和節奏,我用flash動畫出示音、圖兼備的範讀課件。更為直觀的對學生進行範讀指導,在仿讀中提升了學生的朗讀修養。課件中每一幅動畫都對應一句古詩,在動態的展示中朗讀古詩,又為理解詩句體會意境打下了基礎。

  4、在教學中我突出白板獨特的優勢,適時開展師生互動,在理解廬山瀑布的雄壯與美麗後,學生代表利用熒光筆畫出詩句中對應的關鍵詞。培養學生使用電子白板的能力和意識。

  評價和反思

  電子白板集傳統的黑板、多媒體、投影儀等多功能能於一身,在教學實踐中所顯現出來的則是開發、互動、對話、共享。而這些理念正是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結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實際,我想就要突出展示的生動性、對話的多元性。要體現出師與生、生與生、師生與媒體資源的對話。做為一種媒體,我認為在語文學科使用電子白板可凸顯在,激趣解疑、突破重難點、拓展認知空間、動態展示生成等方面有效利用。

瀑布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瀑布》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北師大版第四冊的第12單元清清的水主體課文,本課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優美的詩歌。詩歌先寫了瀑布的聲音,後寫了瀑布的形態,並且以一連串的比喻讚歎瀑布的雄偉壯麗。本文語言凝練,意境優美,描寫生動,是一篇另人賞心悅目的詩歌,有利於學生走進語言、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展語言。學生初讀這首詩,既會被那清新的語言、美妙的意境所吸引,而文中一連串生動巧妙的比喻更會使他們眼前呈現出瀑布栩栩如生的壯觀場面,從而引發反覆吟誦的興趣,但學生年齡小、見識少,不可能所有的學生都可能親眼見過瀑布,需要教師創設情景加以點撥。本課要求學會十個詞語、十個生字、會寫九個生字,教材這樣安排,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這一指導思想,練習獨立識字的能力,使學生理解了字和詞、詞和句之間的關係和比喻的巨大作用,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

  2、教學要求: (1)認知要求:學會9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正確書寫。會認10個字。 (2)技能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高獨自識字的能力。 (3)情感要求: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本課詩文優美,富於想象的特點,制定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又因為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理解詩文內涵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理解詩句展開想象作為教學難點,而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創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二、設計理念

  在本堂課中,我堅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富有個性的學習,主要注重以下幾點:

  1、體現各學科交流,語文的綜合性。

  圖畫藝術實踐是學生走進圖畫,獲得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在本課中我設計了“我想聽”、“我想畫”、“我想讀”、 “我是小畫家”等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大膽富有激情參與,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2、師生互教互學,平等互動,共同發展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交流。在本堂課中師生互教互學,採用師生共同繪畫,教師創設情境,交流彼此情感、體驗與觀念,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3、改變學習方式,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本次課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為達到這一目的,本課教學主要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採用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式畫、讀、說等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創編,分組合作進行交流討論,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4、加強學科綜合,突出個性,拓展視野

  新課程提倡淡化學科界限,強調學科間的聯絡與綜合。在本課中,我設計了“感受”和“綜合表現”兩個部分,讓學生透過讀、說、畫等多種形式參與,這樣一來,把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其個性的發展,同時將音樂、美術、文學相互滲透,強化學生藝術通感,拓展了學生藝術視野。

  三、設計思路

  1、自主學習,情境感受

  感受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課的開始部分,我創設優美、寧靜的夜空情景,讓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同時“我想聽”、“我想畫”、“我想讀”這三個教學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先開始哪個環節的學習,充分發揮其主體性。

  2、探究學習,大膽表現

  表現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教學內容中,讓學生根據歌詞自編動作表演,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以及創造性的潛能,同時注重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培養其自信心,使他們從中享受到美的愉悅。

  3、拓展學習,主動創造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這部分教學中我採用讓學生介紹與月亮有關的知識,來拓展其視野,想像在月亮上還看到了什麼,為太空添畫,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創造意識。

  4、個性學習,綜合展示

  在課的結束部分,我為學生設計了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的不同,讓他們用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式唱、演、畫等來學習,表現音樂,這種個性化的學習就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空間,促進綜合素質提高。

  四、說教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我準備採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運用:圖畫、音樂、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情境,採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入情、入境,給學生提供展開想象的空間,降低學生理解詩句的難度。教具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說學法

  本課要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的學法是誦讀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本課詩句優美,讀來朗朗上口,透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加深對美的感受,同時又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高。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新課首先板書:一個“瀑”字。然後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瀑”字,它是要求會認的字,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說說準備用什麼方法記住字音。接著讓學生說說見過什麼樣的瀑布?這樣使識字和生活聯絡起來,師生共畫瀑布,學生學會了字音,初步認識了字形,理解了字意。教師介紹瀑布是由河床突然陷落或由水從高山峭壁上飛流而下形成的,水流的很快,又叫飛瀑。接著又板書“布”,引導學生說出瀑布像什麼一樣?(遠遠看去像一條白布),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比喻的作用和使用比喻的方法,即抓住事物的共同點,使句子更具體生動。我運用多媒體出示畫面:瀑布畫面,讓學生感知瀑布。我充分利用文中的語言、圖畫,運用多媒體展示,範讀課文,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產生了閱讀本課的興趣。

  (二)動情朗讀,理解詩句,豐富想象朗讀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加強朗讀訓練,應遵循“讀通、讀熟、讀懂、會讀”的教學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促講,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加深理解。我準備分三個階段進行教學:

  1、初讀階段:讀通課文句,整體感知文。 在閱讀教學中初讀課文就是識字的第一步,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滲透字形字義。首先我讓學生藉助拼音嘗試出聲自由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破詞,不丟字,不添字,知道課文有幾句話。 然後通過幾次自由朗讀,讀通課文,注意課後生字的讀音,動手圈出本課生字。朗讀是一種基本技能,要求學生多讀多練才能習得,讓學生動手畫生字,就是在初讀課文的同時,滲透了字形字義。最後及時檢查,反饋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包括兩方面:一是生字的讀,二是全文的朗讀情況。

  2、細讀階段:突出重難點,理解詩詞句。 今天,我準備說在教《瀑布》這課時,我是這樣進行重、難點教學的。這一過程主要在我的教學程式第二個環節:動情朗讀,理解詩句,豐富想象中的第二個階段:細讀階段,突出重難點,理解詩詞句中進行。我準備採用“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突出重點;採用情境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突破難點,我是這樣引導的:請同學們再讀這三小節,想象這三小節的意思,把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如果不懂哪個字或哪個詞,在旁邊做上記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該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思考、去理解、去表達,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導課堂而不主占課堂。在討論:“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麼?”時,讓學生充分發表感受。

  可能有學生喜歡第一句: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好象疊疊的浪湧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鬆林。為什麼喜歡?學生可能會說出:瀑布的聲音很響很大很急。(隨機放錄象,看瀑布,聽瀑布的聲音)並告訴學生“疊疊的、陣陣的”是疊音詞,比較陣的風和陣陣的風、疊的浪和疊疊的浪的區別,透過誦讀對比,看有什麼不同,讓學生感受“陣陣、疊疊”程度更深。相機指導:第二個“陣”、“疊”讀的時候要重一些,應讀的急促有力,給人以風急浪湧的感覺,啟發學生想象,除了這兩個比喻外,你覺得瀑布的聲音還像什麼?

  也可能有的學生喜歡第二句“三路忽然一轉,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畫面出示瀑布遠景圖片,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說出瀑布很白、很雄偉、很壯觀。重點是第三句的理解:這一句的理解既能突出重點,又是突破難點的關鍵。學生的想象力是有差異的,缺乏想象力的同學可能理解不了“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這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大好機會。對於想象力豐富的`同學來說,這句詩有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也應讓學生感受到比喻方法的重要作用。這時我綜合運用圖畫、語言再創設情境:作者懷著對瀑布的嚮往來看瀑布,先在遠處聽見瀑布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接著山路忽然一轉,瀑布映入眼簾,想一想作者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瀑布的美讓作者沒法用語言表達,你覺得他用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來描述瀑布風景畫一樣的美好嗎?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學生一下子就會想象出青山、白銀,還會感同身受的說出自己彷彿親眼看到瀑布一樣,不僅激發了學生想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再透過動手繪畫瀑布,訓練學生的想象與繪畫的能力,從而進一步真切地感受到瀑布的美。俗話說“詩情畫意”,詩與畫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引導學生以繪畫表達詩的意境,意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從不同角度去理解詩句的內涵,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可能也有的學生喜歡第三小節,“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時時吹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這一小節集中體現了瀑布的美,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引導學生聯想陽光照射在瀑布上發射的璀璨的光芒,體會作者對瀑布的讚歎之情,相機指導“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應讀的緩慢優美、深情,給人無限的遐想。“時時吹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這一句是作者來到瀑布腳下近看瀑布時的感受,透過指名讀,全班討論讀法、評讀,總結出這句話應讀的輕柔、緩慢,好象使人感到站在瀑布旁邊,無數小水滴輕輕濺落在臉上,使人精神為之一爽,又使人感到無窮的回味,給整個瀑布增添了朦朧的詩意。接著配樂朗讀,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透過想象,擴充套件了作品的境界,使詩的形象顯得更加鮮活,詩的意境更加開闊,而感情也隨之飛馳,昇華。起到了分析講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順利的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3、品讀階段:品讀詩文句,培養語情感。 詩是美的,兒童詩的語言美,必須透過各種方法的讀才能感受到,所以要重視學生的朗讀直至背誦。

  (1)引讀。 二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在老師範讀的基礎上,有效的朗讀方法是引讀,在這裡引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採用邏輯引讀法,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領讀過程中,保留了節奏美,加上自己的想象去讀,在想象中去讀,受到強烈的美的薰陶。

  (2)美讀。 美讀是一種欣賞性的讀,要求以聲傳情。把美讀放在引讀之後,是因二年級小學生朗讀水平的需要,在範讀、引讀的基礎上進行美讀降低了難度,同時教師要加以引導,避免個別學生出現唱讀現象。這一個環節,透過“以讀代講、讀中促解”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沒有繁瑣的一問一答,沒有分析講解,課堂上書聲琅琅議論紛紛,真正體現了“修正版大綱”的精神: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三)自學生字,巧識字形,樂趣橫生,學會生字。 在初讀、細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義,而且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應避免分析字形的枯燥。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時,採用學生自學為主,彙報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以幫助學習能力差一些的同學,實現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地完成識字任務,體現教育面向每個學生。由於孩子年齡較小,在鞏固識字階段,我採用了遊戲識字的方法,利用書後的生字條,“什麼字的前面什麼字,什麼字的後面什麼字?”拍手遊戲,師生配合,生生配合,在輕鬆的氣氛中識記生字。激勵學生結合字形字義,巧識形聲字,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四)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師再次出示瀑布的畫面,去掉聲音,引導學生運用原有的和這節課所積累的語言為畫面解說。活化教材,活化課堂,巧妙開發語文課程資源,使語文真正走入學生的生活中去,使學生理解學習語文的真正價值、意義,從而樂學語文,學好語文。

瀑布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黃果樹瀑布》是國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一篇文質兼美的遊記散文。寫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特點,目標設計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果樹瀑布形態和聲音的特點。

  (2)能力目標:透過上網瀏覽、查詢、篩選資訊資料及應用BBS發帖子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3)情感目標:藉助網路平臺,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體會大自然對人性情的陶冶。

  3.教學重、難點

  利用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理解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和大自然的生機。

  二.說教法、學法

  針對網路的優點和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採用了情境創設、自主探究、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

  三.說媒體設計:

  本著以學生髮展為主,以服務於學生學習為宗旨,設計了《黃果樹瀑布》專題頁,包括課文朗讀、聆瀑閣、賞瀑樓、置谷底、霞客介紹、名人贊瀑、名瀑集錦、交流室、字詞練習、拓展延伸十個部分,裡面安排了豐富的圖片、文字、影片等與課文相吻合的靜動態資料,供師生在學習程序中選擇使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的教學分為五個環節。

  (一)回顧舊知,語言激趣

  為了瞭解學生在上節課中對字詞的掌握情況,開始新課學習之前,教師設計了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解釋的習題,學生完成之後將答案提交,他們的掌握情況教師就一清二楚了。這既是一個回顧舊知的過程,也是一個複習網上交流的過程,在學生應用BBS發帖子這個環節中起到了“熱身”的作用。課文第一段“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是新課學習的指揮棒,教師介紹“黃果樹瀑布不僅是我國最大的瀑布,亞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壯觀的大瀑布之一”。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對黃果樹瀑布充滿了嚮往,迫不及待地想進入課文內容的學習。

  (二)情景激趣

  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只有當學生親生體驗過,才會展開積極的想象,從而主動積極、創造性地理解課文,體悟情感。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黃果樹瀑布的聲音和形態,由於瀑布離我們生活比較遠,所以我安排了聆瀑閣和賞瀑樓兩個欄目幫助學生去感受瀑布聲響和形態的特點。在這裡網路不可替代的優勢就充分體現出來了。

  聽,瀑布聲像微風拂過樹梢,像潮水湧上岸堤,蓋過了人喧馬嘶,天地間只存下一片喧囂的水聲。逼真的瀑布聲讓學生似乎親耳聆聽到了大自然美妙的樂章,在這支奏響於天地之間的交響樂中,學生感受到了黃果樹瀑布聲響大的特點,心也追隨著那由遠及近的聲音向黃果樹瀑布奔去。

  看,瀑布好像一匹寬幅白練正從織布機上瀉下來,通過錄象的播放,學生領略到了黃果樹瀑布一瀉而下的氣勢,準確地理解了作者為什麼把黃果樹瀑布比作為寬幅白練,利於他們瞭解黃果樹瀑布形態寬的特點。

  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教師給學生準備了形象直觀的圖片,結合圖文,學生聯想到瀑布激起的水花在空中漫天飛舞,隨風飄揚,最後輕盈灑落在黃果樹小鎮上的情景,教師緊扣學生的想象,抓住“騰空而上”“ 隨風飄飛”“ 漫天浮游”“灑”四個詞語進行朗讀指導,再配上輕揚的音樂進行指讀、賽讀、齊讀。朗讀中,那陣陣銀雨不僅灑落在黃果樹小鎮上,也灑落在孩子們的心中,讓他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無限的生機。這個環節的學習中,“灑”字一定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讓學生學會比較水的不同動作,將課後第三題設計為課堂練習。答題、檢視方式與選擇字義一致。

  在這部分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接觸文字,從字裡行間去想象瀑布的聲音和形態,初步感受瀑布的美。再播放瀑布的聲響和錄象,讓他們深刻感覺到黃果樹瀑布或如“微風拂過樹梢”或如“千萬架織布機大合奏”的聲響和“寬幅白練”、“銀雨灑金街”的形態。這樣的聲響,這樣的形態,難怪書上說黃果樹瀑布是“大自然的傑作!”情由境生,多種形式對黃果樹瀑布的深情讚頌為本段學習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三)選讀探究

  學生是主體,教師要為學生服務。在教師領著學生聆聽過瀑聲,欣賞過瀑景之後便進入了谷底內容的自學,第五至七自然段寫的是作者在谷底的所見所聞所感,其中作者的感受是這部分的重點。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我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讓他們進入專題網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進行合作學習。

  根據教師提供的自學導航:1、如果你坐在綠潭邊,最想做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2、瀏覽廬山瀑布和黃果樹瀑布的圖片,你會用怎樣的語言來形容它們各自的美?3、為什麼作者會感到自己的每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覺得自己的胸膛就像張開的山谷?

  第五自然段,著重讓學生結合圖文,進入情境,感悟到潭水的清幽和水珠飛濺在臉上的清涼,讓人感到這一切舒服極了。

  第六、第七自然,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到廬山瀑布的秀美和黃果樹瀑布的壯美,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進入情境,展開聯想,彷彿自己端坐谷底,觀賞氣勢非凡、雄偉壯麗的瀑布,聆聽轟鳴如雷的瀑布聲,每個細胞都灌滿了活力。使學生體會到景觀對遊人心情的影響,覺察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與人的生命活力的聯絡,感悟到黃果樹瀑布不愧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在交流第三個問題時,教師要注意要引導學生領悟遊記的寫作特點:要將自己遊覽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融合在一起,才能使讀者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寫作方法滲透在學生自主探究活動過程中,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情感昇華

  學到這裡,我們感受到黃果樹瀑布真的很美,使每個來到這裡的遊人身心都沉浸其中,教師適時提出問題“課文中用哪個詞語表達出了這種意思?”根據學生回答,抓住“沉醉”一詞,結合網頁上的“霞客介紹”讓學生了解到就連遊覽過無數名山大川的地理學家徐霞客都沉醉在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之中,感悟到黃果樹的的確確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全文結束在學生沉醉般的朗讀之中。

  在“名人贊瀑”欄目中,學生欣賞到古今文人對瀑布的讚美,或詩歌或對聯,結合自己對黃果樹瀑布的獨特感受,讓孩子們透過網路在“我要寫一寫”中發表自己的即興對聯或詩歌。這樣,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又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五)拓展延伸,動手實踐

  學完這課,我給學生設計了兩個課外實踐作業:一.瀏覽專題網頁上的“名瀑集錦”欄目,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瀑布資料,和黃果樹瀑布進行比較,各有何特色。二.蒐集瀑布圖片,完成一份瀑布相簿,與同學分享。

  這些課外實踐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了實踐鍛鍊的空間,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六)教學小結

  《黃果樹瀑布》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路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資訊,感悟質疑;利用合作學習,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瀑布說課稿7

  一、說教材

  《瀑布》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首自由體寫景詩,詩歌描繪了瀑布的景象,表達了作者讚美壯麗的瀑布,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按照“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山路忽然一轉,望見瀑布的全身”、“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即由遠及近的順序分3節來寫瀑布的。分別寫到了瀑布的聲音、顏色、形態之美。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優美,形象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為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

  ①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②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覆誦讀詩文,結合《望廬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獲得美的薰陶,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這首現代詩文質兼美,採用了確切的比喻,使得整首詩節奏感強,韻味十足。我確定指導學生讀懂課文,抓住瀑布的聲、色、形,體會瀑布的壯麗、奇異,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1、主題教學,讓語文與生活共振

  主題教學是竇桂梅老師所倡導的,是要從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認識並整體構建課堂教學。本節課,我圍繞“瀑布”這一主題,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與葉聖陶的《瀑布》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探究文字,感受文字主題的內涵和語言的魅力,擴大學生的視野,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讓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孩子心中產生共振。

  2、情境創設,讓表達異彩紛呈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我努力實現詩化的語文課堂。詩化語文,教師要透過各種手段繪聲繪色地引導學生進入形象化的意境,從課堂教學中力求營造一種切合文字的詩意氛圍,循循善誘,逐步提升。比如,開課時,我創設和諧的談話氛圍,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結課時,播放瀑布畫面,讓學生的心靈隨之震撼。

  3、朗讀感悟,讓詩歌熠熠生輝

  一首好詩,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好酒,我們讀詩,也就是飲這杯好“酒”,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出其中豐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而這必須要指導學生善於朗讀,由“略讀”到“細讀”,由“細讀”到“品讀”,讀出感情,讀出神韻,領會詩的意境,才能達到讀有所獲,把握詩的內容與主題。

  (二)學法

  教師應給以指導,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自主探究,讀思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自己喜歡的詩句旁做旁批,培養學生樂學善思的能力。此外,結合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表達方法,比較中昇華感情。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課時,我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腦筋急轉彎引出課題,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構建師生和諧平等的對話氛圍。

  (二)聯想比較,以詩會文

  由瀑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想起傳誦千古的《望廬山瀑布》,感情誦讀,帶學生走進如詩如畫的文境中。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有了讀書的慾望後,自讀文章,給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展示朗讀。

  (四)品讀課文,交流感受

  學生再次品讀課文,自主探究,讀思結合,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節詩,在旁邊做上批註,彙報交流時,根據學生髮言,相繼出示三小節詩交流感受,感情誦讀,使文字中的形象活躍在學生的朗讀中,情感激越在學生的想象中,理念閃現在學生生動鮮活的感悟中。

  課堂上,我一方面運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架設學生與文字相通的橋樑,緊緊抓住“珍珠的屏”“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字,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再現瀑布聲音、色彩、形態之美,讓學生滿懷激情的誦讀,與學生共同創設出一種“人與文相融,情與智共生”的詩意境界。

  (五)比較異同,學習表達方法

  我以《瀑布》為主講教材,結合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進行分析對比,學習詩文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和採用比喻修辭手法的表達方法,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技能的滲透,使古詩與現代詩二者相融,情景相融,作者相融,師生相融。

  (六)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在學生沉浸在瀑布雄偉壯麗之美景時,一種對瀑布的喜愛、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我隨即話鋒一轉,你們還想看一看更為壯觀的瀑布嗎?播放世界著名瀑布影片欣賞,給學生另一種心靈的震撼,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情感昇華,深化了文章的主題思想。學生進而更加喜愛葉聖陶筆下的瀑布,齊聲深情吟誦《瀑布》時,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在課堂上湧動。

  四、說板書

  板書是依照作者思路設計,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縮影,板書瀑布的特點和詩文的寫作方法,簡單明瞭,提煉精華。

瀑布說課稿8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這是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倒敘的形式回憶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昔日雄偉壯觀的景象,以及後來在人類恣意的破壞下逐漸生命垂危,直至枯竭的歷史。真實地描寫了人們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情景,以此告誡人們要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

  這篇課文是第八組課文的最後一課的自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訓練閱讀速度,理解課文內容,二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2、教學目標。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作如下安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優美的四字詞語。

  (2)、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讀感悟能力。(3)、使學生能自主的採用小組討論、朗讀、想象等閱讀方式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現能力。

  (4)、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由於本課是一篇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自讀課文,所以我給它確立了兩個重點,一是單元訓練的重點,繼續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二是本課的重點,讓學生理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原來、幾年之後的景象,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透過讓學生演講的方式,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本課的教學難點就是讀出瀑布“原來”、“幾年後”的不同感觸,否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觸動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在思想上產生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感。也就是說在本課裡,三維目標中情感價值觀目標是顯性的,它的實現即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自讀課文,所以要更多地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悟,但又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進行的。課前,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學習提綱:

  1、快速地自讀課文,瞭解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3、你認為學好本文需要解決哪幾個問題,請提出你的問題和小組的同學在一起交流。

  4、朗讀課文,要求準確流利,儘量做到有感情。

  5、網或者在課外書上查閱即將瀕臨滅絕的動植物,準備課上交流。

  學法是以自學和小組交流討論為主,並透過這個教學環節解決第一個教學重點。教師主要是透過製作課件和激情引導,為學生營造一個氛圍,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說教學程式

  設計理念:

  小學語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讀好文章,總能讓人如痴如醉。語文教材正是培養兒童情感的好材料。我們的教學物件是兒童,兒童的情感世界純真多彩。帶領孩子們在課文表達的情感世界裡邀遊,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在教學中,學生的情感一旦被啟用,便能形成一種內驅力,學生就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這既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也是成功教學的快樂境界。

  本課的設計旨在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文字和畫面中真切的感受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今日的奄奄一息。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自然而然的生髮一種情感: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同時,努力透過“塞特凱達斯瀑布,我想對你說”“模擬總統演講”等環節,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儘可能地使語文學習綜合化。

  一、播放課件,激趣匯入。

瀑布說課稿9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課是初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一篇散文,第一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感知全文,提煉主旨,這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較好地體現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同時讓學生在學習了《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兩篇課文的基礎上,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

  教學內容

  主要內容:《紫藤蘿瀑布》是現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創作的一篇散文,當時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文章結構:文章圍繞紫藤蘿花來抒發感情,由看花、憶花、思花三部分層層深入,表達主旨。即由眼前盛開的紫藤蘿花表現紫藤蘿花的勃勃生機,並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蘿花,引發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中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感嘆。編排意圖:按照課文反映的生活內容,由淺到深進行編排,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學習課文精彩之處,透過動口動手來應用課文中學到的東西,又可和《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進行比較,擴充套件閱讀。更好地理解有關生命的思想。

  基礎知識:

  1、注意下邊字詞的讀音和寫法——迸、伶仃、穗、澱、綻、苞、佇、虯、釀、璞。

  2、培養學生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精心構思與藝術概括能力。

  分析理解:

  1、透過文章對花的描寫,瞭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2、結合練習二,品味佳言美句,並能作適當分析。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踴躍舉手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

  3、欣賞能力。

  心理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克服膽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

  2、及時肯定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成就感、認同感。

  3、帶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操。

  德育目標

  情感滲透:領會本文在優美的語言中蘊涵的深刻道理,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我們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及原因

  重點:

  1、揣摩作者的感情

  2、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3、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

  難點:

  1、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感知全文,提煉主旨。

  2、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中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

  3、揣摩語句、理清文章層次結構,也是中考常見的一種題型。

  4、揣摩作者的感情又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

  5、學生沒有作者的經歷,較難理解文中的感情。

  學生情況分析

  1、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有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以具體形象作支柱,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教師透過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認知的發展。

  2、學生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如能主動預習課文、課後複習課文等。上學期已經學習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學生對分析修辭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礎。

  3、班級人數多(83人以上)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膽小、怕羞、自卑。

  二、說教法——教學方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使學生主體真正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本課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以最佳化課堂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於最佳化語文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馬克思曾指出:“勞動者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於其它的物……這樣,自然物本身就成為他的活的器官。”魯迅也曾經預言:“用活動電影來教學生,一定比教員的講義好,將來恐怕要變成這樣的。”再說學生對紫藤蘿花也不瞭解,本課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制作CAI課件,精心編輯文字、影象、動畫、聲音、影片等,創設一個優美的畫面,輕鬆活潑的學習散文的良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一項基本要求。新大綱規定: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絡,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多媒體的運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實現這個重要目標。

  發現點拔教學法

  由於本課為散文,語言優美,初中生在已有的語文知識基礎上要讀懂本課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重點突破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採取“讓學生髮現問題——教師點拔——學生討論、回答”的教學環節,以發現法、點拔法貫穿全課。特別是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指導上,在學生學法指導上更應以點拔為主。點拔學生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教師應真正落實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完全發揮出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學過程理論特別強調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處理好教師的主導、點拔地位,才能真正達到教學效率的最最佳化。

  讀寫結合法

  列寧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並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際的辨證途徑。”因此,感知、理解、實踐是人類認識活動的規律,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活動的規律。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都可以透過這一方法,以課堂訓練或課外練筆的形式,實現教學目標。本課練習的設計就是圍繞這一教法而設計的,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係

  多種方法的綜合,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鍛鍊了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活躍了課堂氣氛,優化了課堂教學。

  三、說學法——學法指導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經過自學,應基本理解課文內容、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有感情地朗讀。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錢夢龍、黎世法等人的教學論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

  這一篇散文語言優美,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能透過反覆朗讀品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透過誦讀和品味達到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品味文中優美的語句,培養學生對散文的閱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創造性學習法

  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品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嚐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悅。我國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學理論以及徐錦熙的三段教程論都特別重視學生的發展性創造實踐,日本東京文理大學的垣內松三教授的教育理論也極力推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足見,創造性學習法是有其較強科學性的。本課的練習設計就是圍繞這一學法而設計的。

  四、說程式——教學過程

  佈置預習

  1、利用工用工具書,把預習提示上的生字詞或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為什麼。

  3、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語文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為課堂學習做準備。

  匯入複習舊課匯入:同學們,從以往學過的課文中我們發現,抒情散文往往都是作者在受到某種事物的觸動,或經歷了某種心靈的震憾之後有感而發的。叫學生回答剛剛學完的《敬畏生命》和《熱愛生命》,它們的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有感發的呢?學生回答後匯入,那麼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紫藤瀑布》的作者又是因什麼有感而發的呢?(學生回答後引導學生看預習提示)欣賞一幅紫藤蘿花的畫面1、複習舊課,把握新課的閱讀要點。讓學生了明確本文文體特點,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透過看畫面,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紫藤蘿花,激發學生興趣,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

  初讀課文(粗讀)

  1、看畫面、聽錄音。把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

  2、教師適當抽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並強調幾個易讀錯的字,如:澱、綻、佇、迸濺、虯、穗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入學習重點和難點——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3、理清文章層次結構,理解文章主旨。

  重點難點突破

  1、充分利用“預習提示”發現解讀這篇課文的鑰匙:

  ①寫作背景——異常的悲痛鬱悶是產生感悟的基礎;

  ②中心——生命的永恆;

  ③優美的語言——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抓住重要語句:

  ①“我不由提停住了腳步”。(既是心靈被震撼的明證,又造成了懸念。);

  ②“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時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正所謂“釋懷”!)

  ③……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從“釋懷”到感悟,作者重獲得輕鬆與活力。

  3、作者異常悲憤鬱悶的心情與紫藤蘿盛開的景物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和內在聯絡,是理解作者“睹物釋懷“的關鍵。

  4、利用多媒體播放兩組畫面(盛開的紫藤蘿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蘿)

  5、教師主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及時鼓勵、肯定學生,以實現本課教學的各專案標。

  6、多媒體較好幫助學生從感性上了解紫藤蘿的命運,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主旨。

  再讀課文(精讀)

  1、指導精讀,揣摩語句。

  ①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花的?

  ②、結合練習二體會寫景的精彩之處。

  2、討論:

  ①.“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這句話言下之意是什麼?

  ②.“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是指什麼?為什麼又感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③.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為什麼又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3、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

  4、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答。1、初步欣賞感受文章中優美的語句。2、以讀促學,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3、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4、透過學生質疑來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克服膽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探究發現:同樣是一株草,一棵樹,一叢花,為什麼有的人視而不見,有的人浮想聯翩?同樣是遊覽名勝古蹟,為什麼有人只感到好玩,有人卻看到了文化、歷史?你想過這樣的問題嗎?你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回答嗎?

  1、讓學生學會發現、觀察、思考、感悟身邊的事。從身邊的生活中發現生活的道理。

  2、學以致用。

  知識遷移能力強化

  1、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另加一個能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例如:美,一旦與頑強結合,就能產生震撼人生的力量。

  2、作文:去留心觀察一下小草、小花、小鳥……想一想,從它們那裡能得到什麼啟示,請你仿照課文,寫一篇文章來抒發心中的感情吧。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愛好文學的興趣。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總結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教學內容,由學生總結歸納,教師適當補充強調。讓學生再次明確本課重點、難點,學有所得。

  佈置作業

  1、整理筆記。

  2、熟讀課文。

  3、課外練筆。

瀑布說課稿10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紫藤蘿瀑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紫藤蘿瀑布》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之一。本單元共收錄五篇課文,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感悟,以及對美好人生的禮讚。

  當代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是一篇寫景的美文,可以透過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紫藤蘿瀑布的生機勃勃;同時,這也是一篇勵志的散文,可以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的角度,領會作者由花的變化感悟到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恆的道理。

  二、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它們透過自主閱讀,能夠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和情感。

  然而本文寫於1982年,寫作的背景和文革有關,所表達的情感也較為複雜。既有“文革”動亂造成的心靈創傷,又有親人身患絕症不久於世的哀痛,七年級學生未必能夠理解,所以教師要補充必要的助讀資料,引導學生深刻體會。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瞭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結合本文融情於景的寫法,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 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探究作者從景中感悟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3. 初步學習本文融情於景的寫法。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品味文章優美的語言,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探究作者從景中感悟的人生哲理”。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我主要採用情境匯入法和誦讀點撥法。

  1. 情境匯入法。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情境教學”對學生的智力開發和情感薰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藉助多媒體手段,把課文、圖片、音樂相結合,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誦讀點撥法。《課標》主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 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的誦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運用點撥法,引導學生賞花品情,感悟人生哲理。

  在學法上,我將引導學生採取圈點批註法、合作探究法。

  1. 圈點批註法。圈點批註是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它能將讀、思、記、寫有機組合,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習方式,學生透過合作探究能有效解決閱讀中的疑點和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教師透過播放紫藤蘿花的微影片,引領學生進入紫藤蘿花的世界,感受紫藤蘿花的特點,並讓學生談一談觀花感受,順勢引出課題:面對同樣的紫藤蘿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那麼作家宗璞在看到這一樹繁密的紫藤蘿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她的步伐,走近《紫藤蘿瀑布》。(板書:課題,作者)

  (設計意圖:導語重在營造氛圍,引領學生進入情境。透過播放紫藤蘿花的微影片,既能讓學生直觀感受紫藤蘿花的特點,還有助於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熱度,為整堂課的學習做鋪墊。)

  (二)檢查預習

  1.檢查字詞

  迸濺(bèng) 挑逗(tiǎo) 花穗(suì) 沉澱(diàn)

  佇立(zhù) 伶仃(líng dīng) 忍俊不禁(jīn) 盤虯臥龍(qiú)

  2.簡介作者

  宗璞(1928- ),原名馮鍾璞,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紅豆》《三生石》等,散文集《丁香結》。她的小說刻意求新,語言明麗而含蓄,流暢而有餘韻;她的散文情深意長,雋永如水。

  (設計意圖:檢查預習,可以有效督促學生課前認真預習,積累語文知識;也能調研學情,有助於教師根據學情,靈活的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檢查不必面面俱到,方法靈活多樣,可以側重檢查學生易錯的字詞,並加以指導強調;也可以側重檢查學生對作者及寫作背景的瞭解情況,教師再補充學生遺漏的重要助讀資料。)

  (三)誦讀感知

  1.教師配樂《清晨》,聲情並茂的範讀課文,學生聽讀。

  2.學生自由的大聲的朗讀課文。

  3.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深情的朗讀,讀出恰當的語氣語調。

  (設計意圖:本文語言優美,含蓄雋永,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誦讀,引領學生感知文意:教師先透過配樂朗讀,起示範引領作用;接著學生透過自由誦讀、深情選讀進一步感知文意,為品味語言做鋪墊。)

  (四)賞花品情

  1. 圈畫出文中描寫紫藤蘿瀑布的語句,並思考:作者筆下的紫藤蘿瀑布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生機盎然。(板書:景,紫藤蘿花生機盎然)

  2. 作者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到“不覺加快了腳步”,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點撥:圈畫出文中表現作者情感的詞句,用幾個詞語批註。)

  明確:焦慮悲痛—驚歎喜愛—寧靜喜悅—精神振奮

  3. 學生自由品讀寫景抒情的語句,感受紫藤蘿瀑布生機盎然的特點,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透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我認為:散文的教學應以語言的品讀為基本手段,透過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把學生引到字裡行間去,深刻體會蘊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再透過反覆誦讀,來加強理解。將“品”和“讀”結合起來,品讀得細緻,揣摩得深刻,正如 葉聖陶先生所說的要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多走幾個來回”。也許這樣,可以避免遊離於文字表面的教學現象發生,才能真正做到“由言到意”,理解文章內涵。)

  (五)探究明理

  1. 找出作者從紫藤蘿花中感悟出人生哲理的句子。

  明確: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2. 作者說“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花有怎樣的不幸,人又有怎樣的不幸?“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明確:花的不幸在於曾經稀落伶仃,衰敗被毀;人的不幸從“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在生命的長河裡,紫藤蘿花由不幸被毀到幸運重生,表現出一種生生不息的頑強精神;人和花一樣,雖然遭遇不幸,但面對生命的長河,也應該樂觀積極!

  教師順勢點撥寫法:這一樹生機盎然的紫藤蘿瀑布引得作者駐足觀賞,心情變得寧靜喜悅,從中感悟出“生命長河永無止境”的人生哲理。作者將情感融入在對紫藤蘿的描繪之中,這種寫法叫“融情於景”。(板書:情,生命長河永無止境,融情於景)

  3. 拓展延伸: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過什麼挫折嗎?你是怎樣面對的?學了本文之後,你打算今後怎樣面對人生路上的種種挫折呢?

  4. 誦讀結課:讓我們再一次美美的讀起來,領略紫藤蘿瀑布的美好。

  (設計意圖:《課標》明確指出:“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來理解文章主旨。

  閱讀永遠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與其牽著學生走,不如教會學生自己走,教會學生依靠集體的力量來攻關克難。而教師要做一個好的引路人,在必要的時候引領、點撥。)

  (六)佈置作業

  生活中的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絲細雨,一縷春風都會不經意地撥動你的心絃,使你對生命有所感悟。其實只要你用心聆聽,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會對你說話。請將你的感悟寫下來,100字左右。

  (設計意圖:《課標》提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的聯絡,善於將讀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為了引導學生讀寫結合,學以致用,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

  六、說板書設計(屏顯)

瀑布說課稿11

  《大瀑布的葬禮》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原因。說明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自下而上所面臨的大事。

  課文語言優美,感情充實,是進行環境教育和語言訓練的好教材。開頭作者先寫菲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主持葬禮;接著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及其發生變化的原因;最後,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我國的文學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語文教材正是培養兒童情感的好材料。我們的教學物件是兒童,兒童的情感世界純真多彩。帶領孩子們在課文表達的情感世界裡邀遊,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在教學中,學生的情感一旦被啟用,便能形成一種內驅力,學生就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這既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也是成功教學的快樂境界。

  本課的設計旨在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文字和畫面中真切的感受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今日的奄奄一息。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自然而然的生髮一種情感: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同時,努力透過“模擬總統演講”等環節,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儘可能地使語文學習綜合化。

  學情分析:

  1、易錯點:“塞特凱達斯”這一名字比較繞口,一開課就應強化訓練,以免說錯。

  2、激趣點:課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怎麼會給瀑布舉行葬禮呢?

  3、激情點:欣賞瀑布雄偉壯觀的畫面。

  4、形成點:透過塞特凱達斯今昔的對比,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形成環保意識。

  5、難破點:模擬演講,部分學生可能有思維障礙,不能活學活用。。

  這篇閱讀課教學的設想:在本課教學中,應緊緊抓住學生提出的問題"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麼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來進行教學。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學方法,透過自讀來質疑、梳疑;透過自悟、小組討論來解疑;最後透過師生共同的活動,深入地理解,學生達到自得,同時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一、初讀質疑、梳疑

  1、匯入新課從創設情境、直觀形象開始,讓學生充分體驗瀑布的美麗,直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為讀課文明確了目標。(出示課件--瀑布)同學們,請看我身後的大瀑布,它就是舉世聞名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經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驕傲,然而,1986年9月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親自為這條瀑布舉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禮,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大瀑布。

  2、學生透過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再次提出自己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梳疑,確定最後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

  (1)巴西總統為什麼要親自主持瀑布的葬禮?

  (2)大瀑布是怎樣消失的?

  (3)舉行瀑布葬禮的意義所在?

  師生共同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其目的性強,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會主動參與,去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保意識。

  二、自悟、小組合作學習解疑

  讓學生主要圍繞"巴西總統為什麼要親自主持大瀑布的葬禮"這一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可採取"讀-畫-議-說"的方式進行討論,每個同學交流前,最好將自己的發言概括成幾點來說。

  三、全班交流,深入理解

  1、巴西總統之所以要親自主持大瀑布的葬禮,是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遺憾,因為它一直是巴西人民的驕傲。

  師引導對比朗讀第4自然的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體會大瀑布昔日的雄奇壯觀;對比朗讀第5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體會昔日的旅遊勝景。同時展示大瀑布雄奇壯觀與逐漸枯竭的圖片資料。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使其同作者同惋惜。

  2、大瀑布是怎樣消失的?培養學生概括的能力,得出瀑布消失的原因有三:上游建起了水電站、水資源浪費嚴重、破壞森林、亂砍濫伐,水土流失。

  四、交流體會,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突出了對學生的環保教育。

  1設計總統演說以及課外拓展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我巧用課文的空白點,設計一個總統演說的練習:如果你是巴西總統,在這個葬禮上,面對巴西人民,你會說些什麼?現場演說,難度較大,可是學生們的回答卻是那麼有力。“女士們,先生們:今天在這裡為大瀑布舉行一場葬禮,它曾經是我們巴西人民的驕傲,那洶湧的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雄姿,曾讓全世界為之陶醉。如今,它靜靜地躺著,在群山之間無奈地低下了頭。是誰這麼狠心,是我們,是我們人類。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讓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多麼精彩的演說啊。

  2課外拓展:(可選做)

  ①20年後,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在各方的綜合治理下,又恢復了原來的雄偉壯觀的景象,如果你再次站在大瀑布前,你會發出怎樣的感慨?

  ②展開想象,試著寫一首詩歌,描繪一下20年後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美麗景觀。

  ③請你以“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口氣,給地球人類寫一封信。

  ④注意觀察你周圍環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為此做些什麼。

瀑布說課稿12

說教材

  《瀑布》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散文詩,作者運用準確的詞、句,抓住了瀑布景色的特點,描繪了鮮明動人的畫面,抒發了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全詩分為三節,第一節講沒見到瀑布,先聽到瀑布的聲音;第二節講遠望瀑布所見到的樣子,著重寫其色彩;第三節講仰望瀑布是什麼樣子,著重寫其形狀。

  這首詩以描寫的物件為題,突出主體,簡潔醒目。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於節奏感。讀起來琅琅上口。

  第三單元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用詞要準確,它比第二單元要求要高,難度要大,體現出了反覆訓練,螺旋式上升的原則。本課是單元的開篇文,以描寫景物而見長,比喻手法的運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詞準確,使讀者聞聲見形。例如一個“啊”加上感嘆,把令人驚喜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座珍珠的屏”,一個“屏”字再加上“珍珠”兩字使一座晶瑩透明,酷似珍珠,在陽光下熠熠閃爍的壯觀瀑布躍然紙上。最後的“如煙,如霧,如塵”更是把風中的瀑布寫得白茫茫,輕飄飄的一片。

  【說理念】

  這首飽含深情的風景詩,透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之情。據此,我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領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薰陶,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作者採用移步換景的手法,透過三個由遠到近的觀察點:遠聽瀑布聲,遙望瀑布狀,近觀瀑布形,寫出了瀑布“聲、色、形”三個方面不同的特點。其間,作者用了確切的比喻寫出了瀑布給人的感受,因此,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和理解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句,這是文中語文知識的教學要求。對於這樣一篇富有節奏感,韻味十足的現代詩,是指導學生透過朗讀,體會詩中飽含的深情的好教材。

  根據本單元重點訓練專案,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詞語描繪瀑布的壯麗景象的手法。大多數學生對瀑布是陌生的,對比喻句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因此,講清詩文中如何運用比喻句來寫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就是我們教學的難點。

  【說教學目標】

  1.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習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理清思路。

  本課對瀑布的描寫,是讓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思路清晰,引導學生追蹤作者足跡讀第一節詩,邊讀邊思考:

  ①詩的第一節寫作者在什麼地方看瀑布?

  ②詩的第一節寫瀑布的什麼?

  ③詩的第一節用了哪些比喻句描寫瀑布?

  從第一節的學習中,推測作者觀察瀑布的過程。理清思路,瞭解詩的文路。

  二、欣賞比喻句。

  巧用比喻是本課語言特色,比喻句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瀑布的形象。教學第一節,設計填空題:瀑布的聲音像(疊疊的浪),又像(陣陣的風)。這樣的聲音說明了(瀑布氣勢磅礴)。

  教學第二節,設計填空題,瀑布好像(一道白銀)。說明瀑布(色彩鮮明)。教學第三節設計填空題,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風)。運用電腦多媒體播放瀑布畫面,出示填空題:一陣風吹過,水珠像(煙一樣)輕飄,像(霧一樣)白茫茫,像(塵一樣)紛紛揚揚。

  三、情境教學。

  1.運用多種媒體,創設情境。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形的詩”,教學時除教師的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能啟發學生想象,使學生感受詩中的畫面美外,教《瀑布》我還在以下兩方面作了努力: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前讓學生背一背《望廬山瀑布》,再放《瀑布》配樂朗誦,由舊知遷移到新課《瀑布》;使學生腦子裡呈現詩中描繪的畫面概貌,感受《瀑布》的畫面美。

  (2)引導學生透過多種感官去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鬆林。”這裡可播放浪濤聲、松濤聲讓學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聲音。“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這裡放投影片,讓學生透過視覺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如煙,如霧,如塵”,播放錄影片,讓學生身臨其境,透過多種感官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把學生帶入情境。

  (1)整體閱讀,理清思路。

  葉老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散文的文路有利於領會作者的立意。

  本文可從課題入手,提挈文章中心“奇”,展示全文脈絡。設問“瀑布”的“奇”表現在哪裡?接著引導學生迅速而有序地捕捉到“瀑布”奇表現在:聲勢磅礴、色彩明麗、形狀奇特。然後讓學生根據這三方面劃出課文層次,讓學生明白這是以作者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材料的。

  (2)抓住重點,品析詞句。

  作者在生動準確的使用語言文字的前提下,積極修辭,文中幾處比喻具有特殊的審美效應。品析文中的比喻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教學時,務必“咬”住這幾個句子,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透過對文中比喻句的理解,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學比喻句子,首先讓學生掌握作者將什麼比作什麼,然後著重體會作者為什麼這樣作比?

  (3)表情朗讀,入情入境。

  一首散文詩,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酒,我們讀散文詩,也就是飲這杯好“酒”,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出其中豐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這必須要善於朗讀,由“細讀”到“精讀”,所謂“精讀”即讀課文精彩片斷、章節,讀出神韻。讀瀑布的聲音時,指導學生讀出聲音的氣勢雄偉,這裡“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又像陣陣的/……吹過鬆林/”注重重音與停頓。讓學生在朗讀想象詩中描繪的三幅畫面,從而達到領會詩中意境的目的,把握詩作的內容與主題。

  四、學法指導

  因為詩歌具有感情強烈、語言精煉、意境優美、音韻和諧等特點,因此教學時要透過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和想象的能力。

  (一)反覆朗讀,自學質疑。

  這首詩生字不多,一開始就讓學生反覆朗讀,根據朗讀的要求進行吟誦,並教給朗讀方法:本文是首現代自由詩,呈長短句式,且抒

  情性強,指導學生掌握以意群為單位劃分音步的特點,如:

  第一節: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朗讀時,結合語感,考慮朗讀音步,指導學生運用“意群”為單位劃分二、三節的音步,反覆朗讀,並完成直譯,試講詩意,鼓勵學生質疑,初知詩中大意。

  (二)授之以漁,教給方法。

  根據詩歌的教學要求,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掌握學詩的方法:

  (朗讀)分詞——解句——描述——欣賞——背誦

  1.分詞。

  分詞就是把一句句詩分解成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意群。學生得心應手地解析句子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意會詩意,開動腦筋的積極思維過程,透過反覆朗讀,揣度上下詩句,學生對詩句得以初步掌握理解,並進行準確劃分。

  2.解句。

  指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如“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設問:

  (1)“這般景象”指的是什麼?(瀑布的全景)

  (2)把“這”換成所指代的事物,說說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沒法比喻)

  (3)讀下句,想想,沒法比寫的是一幅什麼景象?(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4)為什麼先說“沒法比喻”接著又將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呢?(再看上句,找出原因)

  (5)用“雖然……但是……”的句式把這句話的意思說一說。

  3.描述。描述是把詩歌改成散文,是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方式,是我們教學中常常提到的“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節詩的意思”的提法。

  4.欣賞。講析完詩意讓學生再回味全詩,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歡的地方說出來,並陳述依據。

  5.背誦。“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最後一個環節是熟讀成誦,學習積累。

  【課堂作業】

  作業練習的設計採取“易——難——較易——難”。

  1.培養朗讀能力,訓練朗讀技巧。本課是一首充滿畫意的短詩,課堂訓練以朗讀為主,從而培養學生想象力和朗讀能力。讀的形式可聽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讀的方式有“讀出驚喜的感情”“用高昂,激動的語氣讀出感嘆的感情”,“透過讀理解作者對瀑布的壯麗景象的心情”,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只可意會,不會言傳”的感受。

  2.根據課文中的語句填空,再讀一讀,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1)瀑布的聲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的全身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站在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來一陣風的時候,瀑布被風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絡詩句的意思,解釋帶點詞的意思。

  (1)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

  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瀑布》詩的內容填空。

  作者按____的順序觀察瀑布,全詩描繪了瀑布____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____的深厚感情。

  5.背誦課文。

  上面設計的作業,第一題是在透過課堂的指導,分析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技能訓練,是“易”,通過了第一題的檢測,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第2題則有一定的難度,需學生認真思考才能做出。這時,學生已得到了語文知識的訓練,因此第三題填空題,僅是課文現成的詞句填空。它再次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最後兩題練習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勝利在望,學生會有信心向難題衝刺,整個作業設計,主要想引發學生完成作業的動機,把老師的作業佈置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說板書】

  瀑布

  山路上    聽   瀑布的聲音   浪湧,風吹

  遠        瀑布的全身   一道珍珠的屏

  近        偉大,壯觀   如煙,如霧,如塵

  【說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抓住特點,形象比喻的手法,作者正是抓住瀑布聲音、色彩、形狀的特點,運用比喻手法進行描繪,所以板書時要注意把作者的觀察點,瀑布的聲、色、形,這一比喻的本體列出,再把喻體分別突出,這樣就把作者的觀察點、事物特徵和比喻特徵排列出來,起到了突出重點的作用。

瀑布說課稿13

尊敬的教研員、基地學校的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由我代表學校備課組在這裡發言,就我們對《黃果樹瀑布》這一課的教材解讀的過程和大家交流與探討。我發言的題目是《一課、一議、一思 、一得》。

  作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母語教育研究”分課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材解讀能力的實踐研究”,我校側重於“閱讀教材中課後習題的解讀”、“閱讀教材中讀寫結合點的解讀”。明晰了研究側重點,《黃果樹瀑布》這一課的教材研讀開始了。

  在備課中我們抓住三個結合:與新理念相結合,與集思廣益相結合,與課堂高效相結合。開展“一課、一議、一思 、一得”的集體備課活動。

  首先,備課組成員自主研讀教材,授課教師獨立撰寫教學設計。

  其次,備課組成員“群議”教學設計,形成二次教學設計。

  接著,授課教師用二次教學設計進行試講,進行教後反思。備課組成員觀課、辯課,反思教學設計。形成定稿。

  最後,授課者二次執教,收穫集體備課智慧。實現“一課一得”。

  重視二次備課和課後反思成為我們備課的鮮明特點。經過這樣的集體研討,我們形成共識: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簡簡單單教語文

  一、教學目標要簡明──簡明而不失品位

  二、教學內容要簡約──簡約而不失精彩

  三、教學環節要簡化──簡化而不失實在

  四、教學方法要簡便──簡便而不失高效

  一、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對《黃果樹瀑布》的教材解讀如下:《黃果樹瀑布》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以“寫景為主題”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這一景觀的壯美和氣勢的宏偉,充分表現出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和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結合課標對第三學段的要求 “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根據總課題組安排的第一課時教學特點,特定以下教學目標:1. 讀準一、二類生字的字音,指導書寫一類字“醉”。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1~4自然段。3. 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黃果樹瀑布的壯美以及大自然的無限生機。教學重難點是:1. 緊扣課後習題4,透過品詞析句等方式感悟黃果樹瀑布形態和聲響的壯美。2. 學習作者巧用比喻句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寫作方法。

  二、說教學策略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因此教學時我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學生對於黃果樹瀑布這種氣勢雄偉的水肯定缺乏直觀的認識和充分的瞭解,教學起來有一些困難。《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課前,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地收集一些圖片資料,同時老師也收集一些錄象資料,便於學生充分的理解和感悟課文。

  2.從關鍵詞句入手,以“黃果樹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傑作!”貫穿整節課教學,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

  3.運用情景教學法,以讀為本,以學為主,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4.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精心選擇運用勾畫、想象等方法,以讀促悟。

  三、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二)自主閱讀

  強化初讀,拿成塊的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感悟。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輕聲讀課文,說說瀑布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3. 默讀課文,畫出表現“黃果樹瀑布形態和聲響特點的句子”,寫批註。

  (三)交流感悟

  讀出表現“黃果樹瀑布形態和聲響特點的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四)滲透寫作方法指導

  “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語文教學追尋的簡簡單單,其實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返璞歸真。陶行知先生說過:“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這也不失為此次解讀教材活動的另一大收穫。

  下面對我對執教的《黃果樹的瀑布》進行教後反思。

  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

  1.讀為主線,多形式、多層次朗讀。

  朗讀是賦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師的再創造。朗讀是活的,講解是死的。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則理解、感動。徐永年說過:“閱讀教學是要讀,寧願讓學生跟著我一句一句地讀,也不要多分析,多講一句。” 所以,這節課中我讓“讀”唱主角。作為第一課時,我捨得花時間給學生讀書,縱觀整節課,兩次通讀全文,一次默讀全文,更有多次感情朗讀、回讀。特別是精讀環節。以課後習題4為統領,讓學生先找出描寫瀑布形態和聲響特點的句子,再說說感受,最後把感受帶到文中反覆體會、朗讀、誦讀,用讀讀出自己對文字的理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透過品味關鍵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的匠心,學生是用“兩隻眼睛”讀書,這樣,才能不斷地讀出恍然大悟。

  2.不動筆墨不讀書,勾勾畫畫好方法。

  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明確閱讀教學的重點在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所以課堂上老師告訴學生,用筆畫畫書中的關鍵詞句,在旁邊做上批註,而圈點批註使語文課充滿了源頭活水般純正的味道 ,它的的好處就在於: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

  3.目標簡明,紮實有效。

  都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大道至簡”,返璞歸真。實踐也證明,課堂教學中,越是集中目標,就越容易抓住課堂的重點;越是目標簡明的課,就越容易抓住文章的核心和實質。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明白、輕鬆起來。

  這節課,我引領學生緊緊圍繞“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特點”品詞析句、誦讀感悟。集中教學力量,抓住教學主線,把文字、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益和進步。正所謂“教的越少,學得越多”。

  不足之處:

  教學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因為對學生不夠熟悉,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不是很好,課堂的生成還可更好些。

  最後,和同行們分享溫總理在同濟大學演講中《仰望星空》中的一節,和大家共勉:

  我們仰望星空,

  它是那樣遼廓而深邃;

  那無窮的真理,

  讓我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們期待著專家同行們的指正,讓我們思考的涓涓細流,匯成氣勢非凡的黃果樹瀑布,謝謝!

瀑布說課稿14

  一、分析教材

  《紫藤蘿瀑布》是一篇語言精練,蘊涵哲理的優美散文。作者在寫景的基礎上,滲透了主觀的情感體驗,表達了對人生及歷史的思索,作者從平凡而柔弱的紫藤蘿,感受到了生命的尊嚴和蓬勃,由花兒的由盛及衰感悟到生命的永恆,從而使人珍惜生活、珍愛生命。

  二、從教法上看,本節課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貫穿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1、把聽說讀寫融匯課堂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學生能力的提高。

  2、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品味語言,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從優美的語句中發現作者的情感變化,這一過程的賞析,既能對修辭手法的應用進行回顧,又能從中體會託物言志的妙處。

  3、在注重朗讀的基礎上,賞析本文借景抒情為重點,進而引導學生展開對人生初開始的體驗、思索,引導學生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從學法上看,本節課力求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意識。課前觀察花並用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發言,讓學生談自己觀察的花,接下來讓學生閱讀《紫藤蘿瀑布》,並對所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閱讀能力。

  2、合作探究,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分組討論,學習本文借景抒情的寫法,讓學生學以致用,在課堂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討論中鼓勵學生髮表的見解,提出看法。

  3、聯絡學習、生活、感悟人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引導學生帶著感情去欣賞大自然的景物,並以此來解決心中的結,來鞏固消化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四、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著眼學生的發展。

  1、新課匯入聯絡生活,讓學生觀察花並描述,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再閱讀課文,讓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寫景的。

  2、朗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所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引導學生學習閱讀借景抒情類的文章的技巧。

  3、透過閱讀歸納寫作方法,對這類文章的寫法進行探討。

  4、聯絡實際進行寫作。

瀑布說課稿15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特點

  《紫藤蘿瀑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本單元是學生從小學進入中學後的第一個單元,內容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人生感悟,這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由紫藤蘿瀑布的輝煌、藤蘿的命運,感悟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都不足畏懼,人生,應該是豁達的,樂觀的,奮發的,進取的。喚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愛。

  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葉聖陶說“教材是個例子”。《紫藤蘿瀑布》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培養,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本單元的教學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影響深遠,特別是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尤顯重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根據本單元的安排,結合新課標“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本課安排以下目標:

  ①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②揣摩句子,理解作者的感情變化。③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加強生活中的觀察意識和想象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透過反覆誦讀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透過模仿寫作,揣摩托物言志的妙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體現新課標“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珍愛生命,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的理念,本課安排的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是:學習並嘗試作者關注自然、思考人生,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的誦讀課文,品味文章中優美句段,感悟文章的中心。為培養學生語感,學習母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樹立生活中處處是語文的大語文觀打下基礎。2、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品味語句,理解作者十年前後的情感變化,初步學習託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為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打基礎。

  四、教師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景,把課文、圖片、音樂完美結合,寓情於景。為學生創設和諧、快樂的學習情景。世界著名的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快樂教育”、“情境教學”對學生的智力開發,薰陶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當今課堂教學新的生命。

  2、朗讀,感悟。透過學生的精讀細品,發掘學生的創新智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語文學習方式的多元性、綜合性、跨學科、跨領域性”。透過學生“聽一聽、看一看、讀一讀、談一談、議一議、想一想、問一問、劃一劃、練一練、寫一寫、比一比”等方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問、寫的能力,啟用學生的發散思維、想象思維、聯想思維。

  4、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廣採博取,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5、重視語文和生活的聯絡。語文是“實踐性強”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即處處是生活,處處是語文。

  6、質疑問難,激勵教學,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磨礪學生的創新品質。

  五、學習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本堂課主要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閱讀中領悟,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快樂中學習,在練習中鞏固,在聯想、想象中提升,在質疑中創新。

  六、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七、教具學具:

  多媒體。

  八、教學設計思路:

  1、聽一聽、看一看

  教師活動:放音樂,展示多媒體,創設情景,引入課題。學生活動從聽覺,視覺讓學生感受美,創設創設一種和諧、輕鬆、快樂的學習環境。透過優美圖片展示,播放與課文內容有聯絡的《丁香花》,引入課文;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播放音樂《昨日重現》,與課文內容相吻合2、讀一讀、談一談

  議一議

  教師展示多媒體,指導學生閱讀,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師也參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讀本課的詞語,有感情地讀一讀課文中優美的句段,並品味這些優美的句子,學生與學生交流討論,議一議,然後學生與老師交流。透過對優美語段的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談一談自己的預習方法。談一談對句子的理解,及方法,對人生的感受悟,生生、師生進行相互交流,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

  3、想一想、問一問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設計三個核心提問,讓學生思考,質疑。學生看圖片,思考教師的提問,積極發言,大膽質疑,勇於創新。透過教師關鍵性的提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大語文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創新精神。

  4、劃一劃、練一練

  教師指導學生在書上作批註和勾劃。檢測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及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學生一邊聽課文一邊在書上劃出優美的句子,關鍵詞語,聽完後想一想。學生完成教師的檢測題,透過學生的劃一劃,培養學生的做筆記的習慣,動腦及創新品質,透過練一練,檢查學生對知識及學習方法是否掌握。

  5、比一比、寫一寫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評比,指導學生進行片斷寫作練習,看誰寫得好。比朗讀,比寫作,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仔細觀察的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的實踐運用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九、教學程式:(對照課件進行講解)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文:用多媒體展示花的圖片,然後放音樂《丁香花》,創設一個和諧輕、鬆快樂的學習環境。然後進入預習的檢查。對課後的“讀一讀寫一寫”的內容要讓學生讀一讀。

  2、多媒體展示提問:你知道什麼是藤蘿嗎?知道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嗎?然後教師展示藤蘿圖片,介紹藤蘿,這裡體現了語文學科與生物學科間的聯絡,接著教師展示作者圖片,介紹寫作背景。

  (二)、整體感知

  提問:聽錄音,看課文,思考作者是按什麼順序?

  1、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在書上劃出優美句子。整體感知課文,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教師再抽學生回答,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2、學生齊讀課文、分組朗讀、分男女朗讀、抽個人朗讀等多種方式,學生朗讀時,教師播放音樂《昨日重現》作為背景,創設氛圍,與作者看花時回憶起十年前的情景相照應。教師重點對學生的朗讀作出要求,進行朗讀指導。

  朗讀指導:長句的停頓要得當;朗讀的節奏要緩急適當;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注意句子的重讀;讀準字音,不讀錯字,不加字、漏字,注意感情。

  (三)、品味探究

  1、學生品味文章中的優美語句或語段。教師重點對學生進行品味句子的方法指導。

  品味句子指導:從修辭手法、句子所寫內容、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幾方面去思考。學生先小組進行交流,再抽起來回答。教師也把自己認為優美的句子與學生進行交流,實現師生互動。

  2、教師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用多媒體展示三個核心問題。

  A、全文緊緊圍繞這樹盛開的紫藤蘿來寫的。那麼題目為什麼叫“紫藤蘿瀑布”呢?我們能不能將它改為“盛開的紫藤蘿”呢?

  B、文中插入一段寫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觀察這兩幅圖片,從中你能探究出作者運用了哪種手法,有何作用?

  C、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

  這幾個問題主要求學生對文章的主旨進行理解,對作者的描寫花的修辭手法和寫作順序進行理解,對作者十年前後心情進行感悟。我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試著解答。學生不能解答的,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解答;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很好地突出重點,教師再進行補充。

  (四)、課堂檢測學生進行練一練,檢測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拓展延伸進行寫法指導。先分析本篇文章的寫法,再進行寫作練習。

  (六)、最後設計了音樂《希望》,與文章結尾時作者的感受一樣,緊扣課文主旨,讓學生放飛自己心中的希望。

  (七)、板書設計說明:板書課文的核心內容。由看花、憶花、悟花分別引出作者的不同心情和感受。從而體現出對人生的感悟。

  九、教學評價

  1、學生在整堂課中,感受課的寫作之閏,感受畫面之美,在發問時,教師始終採用激勵的語言。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及時的評價。

  2、課件中的幾個小動畫:如“智慧之花”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小問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飛舞的小蝴蝶”等,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