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精品】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課《我是什麼》。這是一篇擬人的科學短文,它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利與害,水為人類做了許多好事,也做了許多壞事,要完全降服他,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知道雲、雨、雹子、雪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三、說教學重難點

  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結合課件,我重點說說我的教學過程:我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一、匯入新課 激發興趣。二、創設情境自主識字。三、整體感知 合作交流。四、語句引領 讀中感悟。五、鞏固運用 拓展延伸。具體過程如下:

  (一)、匯入新課 激發興趣。

  匯入是一節課的開始,一個精彩的匯入可以快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我透過一個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的謎語引入,接著告訴學生一個小魔術師也來到我們的課堂,揭示課題《我是什麼》,板書課題齊讀,“我“就藏在我們要學的課文裡,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著,教師範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板書)

  (二)、創設情境 自主識字。

  課件出示詞語,先指名讀,再讓學生齊讀,男女生賽讀,帶拼音讀,去拼音單個字讀,並交流識字方法,讓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整體感知 合作交流。

  1、找形態。要求:

  ①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句子讀通順。

  ②劃出不懂的詞、句,不明白的問題。

  ③找一找我會變什麼?

  讓學生帶著要求自讀課文。學生透過邊讀邊找邊勾畫,就能說出“我”會變成“汽、雲、雨、雪、雹”。

  2、讀形態。

  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段落自由練讀,再自己在小組裡讀給小夥伴聽。讓每個學生都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達到生生互動。

  (四)、語句引領 讀中感悟。

  在學生彙報讀的過程中,我將引導鼓勵,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並解決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提出的問題。

  第一段:當學生讀到描寫汽的句子時,我讓學生想象溼衣服被太陽曬後變乾的情況,再讓學生朗讀,評議後再讀,讓學生直觀地瞭解到水遇熱會變成汽。水還會變成雲,指導朗讀,讓學生質疑。

  第二段:我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段後,出示一道填空題讓學生填空,並讓學生說說:“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來的,為什麼不都用落呢?”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再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動作來表現對“落、打、飄”的理解,最後讓學生接龍讀、比賽讀、挑戰讀這段話。

  小結一、二段:我讓學生在黑板上排出水的變化過程,並讓學生說說這樣排的理由。透過這一環節突破教學難點,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及動手操作能力。

  第三段:邊出示課件邊範讀第三段,再指導朗讀、指名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利用課件充分創設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用他們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

  3、說利弊

  “孩子們,我們小水珠的脾氣實在有點怪,在課文裡找找我們的脾氣怪在哪?”學生透過朗讀第四段就能找出水有時“溫和”有時“暴躁”,“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們有時溫和有時暴躁?”引出水做的好事和壞事。

  4、拓展練習,說說“我”。

  出示問題:

  1.你還知道我幹過哪些好事和壞事呢?用“水能……水還能……”的句式說出來。

  2.你有什麼妙計讓水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讓學生帶著問題分組討論後,我相機引導學生要愛護水、珍惜水,管住水,讓學生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此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交流,既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環保教育,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五)、鞏固運用 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2、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把它畫下來,並在每幅畫下面寫一個詞語或一句話。

  《語文課標》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將課內知識延伸到課外,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將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晶。它既展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突出教學重難點,更是學生思維的昇華和感悟的途徑。因此我設計的板書:

  《我是什麼》

  變化

  水 地方 利用 保護

  脾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四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後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我採用圖文並存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們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二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馱、磨等生字,理解相關詞語。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於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懂課文,那麼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課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採用了“以讀促悟”法,透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字的內涵。為了更好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摒棄了傳統教學的“以教為主”,採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新型學習,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輕鬆掌握所學知識,進而能更加喜愛語文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激趣匯入,啟發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條謎語,引導孩子打一動物名稱,如此激趣的匯入新課,使孩子在輕鬆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夥伴,接著出示小馬,問:誰能有禮貌的和小馬打個招呼?透過剛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馬的距離,彷彿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即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問小馬嗎?透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小馬就在我們當中,又透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被打開了,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對於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學過幾十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因此在識字認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方法,這裡我對學生提出了自學要求:

  在反饋中,我用認—帶—找三步進行,“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學習。“帶”你是用什麼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成大家共有的,達成知識共享。“找”老師準備字謎,如一個人白頭髮原來是個老伯伯(伯),等等,這樣學生在遊戲中嚐到了探索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環節:以讀代講,品文析句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覆讀文,如,指名讀、默讀、跟讀等。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期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並存的出示,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

  第四個環節:研讀課文,解疑感悟

  《小馬過河》這篇童話故事的關鍵就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麼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麼?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透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現: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麼深,進而使學生深刻地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論支點是:從文中來,到文中去,跳出文字,實現文與道的統一。

  第五個環節: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目的是使學生達到熟讀成誦,更是對學生學文情況的有效檢驗,二說寫結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馬過河回來後會對老牛,松鼠,媽媽說些什麼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使學生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寫的能力得到訓練,“讀說寫”三者的有機結合是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雖然我已經做到了認真準備,精心設計,但其中還定有不完善之處,敬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玲玲的畫》是第七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它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活潑的故事:玲玲畫了《我家的一角》,準備參加比賽。可是,不小心被水彩筆弄髒了。後來,在爸爸的啟發下,玲玲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結果得了第一名。

  本文內容簡單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所以除了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第九段玲玲爸爸的話之外,我把其它段落的教學放在了第二課時上。

  第一課時以識字、朗讀和寫字寫句子為三大模組,我把學習目標定為:

  1、會認8個生字,會寫"糟、肯、腦、筋"4個生字,能準確抄寫爸爸說的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簡要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培養學生善於思考的意識。但以識字、朗讀為主,內容會相對枯燥。

  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得變換著形式來教學讓學生不感覺枯燥。比如在讀詞的時候,小老師帶讀,把"叭"字讀錯了,正好這個字是我要強調的,很多人都會讀作"pa",我就想,在前幾天的一張試卷上不是剛好做到過寫出幾個形容聲音的詞的作業嗎?這個"嘀嘀叭叭"不就是汽車的聲音嗎?而且又記了字形,知道了字義。本來預設的時候,剛開始看題質疑這個環節,孩子們會問"畫得怎麼樣"這個問題的,那在解決的時候,我就會請孩子們仔細看看書上的畫,仔細看的這個動作就是"端詳"。因為"端詳"這個詞是書面語,平常不多見,孩子們有可能不理解。

  課堂匯入時,對課題質疑後所呈現出的幾個問題,不僅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是為第二個環節中理清課文內容作好預設。在一句話、兩句話的範圍內,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難點,因為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畢竟有限。但是,在回答出預設問題的基礎上,把答案進行簡單的串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內容,這個教學環節的鋪設,為概括主要內容降低難度。

  這堂課,語文所涉及的"聽""說""讀""寫","聽"聽老師讀,同學讀,然後評價,這裡有部分同學也"說"了;"讀",有自由讀,展示讀;"寫",是寫生字,抄爸爸說的話。似乎都有了,但"說"這方面,從平常的教學當中,還有每個單元的"口語交際"這樣專門的一塊口語訓練,是讓我感覺困難的。所以,這節課,我也很小心翼翼地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就是"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透過動腦筋,由’壞事’變成’好事’的情況"嗎",處理這個問題,我很擔心,學生會說不清事情,自己先緊張了。我想,學語文,除了陶冶情操,薰陶自己的人文素養,她的"工具性"也是極其重要的。所以,借這個機會,想請教各位同行,平時應該怎樣給學生進行口語訓練?

  另外,這學期學校的教研內容為提高課堂效率,倡導"三十分鐘課堂",葉老的這個理念在於精簡教學環節,最高程度地去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它引領著整堂課,就好像一個方向燈,指引著各個教學環節的進行,然後逐漸趨向於達到所設定的幾個簡單但具體可實踐的目標。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教材。這是一首兒童詩,展現了孩子在夏天的美麗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全詩共5小節。第一節寫夏天這位小姐姐問我在夏天像變點什麼;第二、三、四節分別寫“我”為什麼“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詩歌蘊涵豐富,語言淺近明快,富有兒童情趣。《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互相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基於對教材的分析與理解,我為本課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3、透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體會親近自然的愉快。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了這樣幾種方法教學:

  1、入情入境法,在教學中透過多媒體、教師語言創設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原有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感悟法。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他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運用了朗讀感悟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讀中感悟,以讀促學,以讀促思。

  3、小組合作法。把個人思考與小組討論交流有機的結合起來。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助於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一、 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下面老師想考考你們,這些生字、生詞你會讀嗎?

  出示一組生字、生詞指名認讀。

  2、揭示課題。出示:《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老師請大家聽一段聲音,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聽,(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樂:同學們,睜開眼睛,來說說看,你聽到了什麼?

  二、指導朗讀,感悟體驗。

  1.師述:夏天來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是怎麼問我的呀?小姐姐熱情地說什麼?(板書:想變點兒什麼?)誰來熱情地讀一讀小姐姐的話呢?(真是一位熱情的小姐姐)誰能讀讀這一小節,讀出小姐姐的熱情。

  2.看到小姐姐這麼熱情,我是怎樣回答的呢?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輕聲地讀一讀2-4節。 3.看到小姐姐這麼熱情,我先想變成什麼?

  (1)我想變雨滴。想變成怎樣的雨滴?出示(透明)指名讀

  小雨滴多可愛呀,出示圖片,你能說說像什麼呀?

  (2)師:小雨滴多可愛呀,將綠葉當成了搖籃,接著我又想變成什麼?

  (3)過渡:小魚在清凌凌的河水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真是令人嚮往!一轉眼,我又想變了,想變成什麼呢?

  (4)美麗的蝴蝶我很喜歡,我還喜歡會唱歌的——蟈蟈, 聽,蟈蟈在歌唱我們幸福的生活呢,誰來讀,(出示)蟈蟈歌聲真動聽呀!

  (5)這些小精靈生活得多麼自由自在呀!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月亮出來了,彎彎的,亮亮的;星星也出來了,眨著機靈的小眼睛,看著我們呢!這時候,我想變——眨眼的星星,想變彎彎的新月。

  (6)我想變透明的雨點、想變一條小魚、想變在花叢中穿梭的蝴蝶、想變會唱歌的蟈蟈、想變眨眼的星星、想變彎彎的新月,這些願望多麼美好啊,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按課文內容填空。先請你們自己填一填,不會的可以看書。等會老師要請你來說一說

  (7)想象說話:夏天來了,你還想變點什麼呢?請你們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出示:我想變 , 。)

  (8)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最後,我看見這小小的荷塘,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微風輕輕一吹,荷葉搖動著他綠色的裙襬,在翩翩起舞呢!這時候,我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

  三、想象說話,激發情感

  1.師:當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時候,為什麼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呢?請大家自由地讀讀最後一段,想想有什麼不懂得地方。

  2.預設學生提問。

  (1)為什麼說荷葉鄉一柄大雨傘?(2)“嬉戲”是什麼意思?3)雨點怎麼會唱歌呢?(4)它們在唱什麼歌?做什麼遊戲?

  3.同學們可真會提問,我們還有三個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書上,老師相信只要你認真讀書,肯定會找到答案的。現在就請你們認真的讀課文的最後一小節。

  4.現在就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讀懂的吧!

  5.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透過讀書就能讀懂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夥伴也來到了這裡, 也給他們帶來了快樂,所以句子後面有一個省略號,那麼還給哪些小夥伴帶來了快樂呢?請同學們自己說一說。指名說:

  出示:( )來了,在( )。

  6.小結。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小鷹學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課文,該課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小鷹在跟隨老鷹學飛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課文生動有趣,富有動作性,激發兒童進入角色,動手動口。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助於學生仔細觀察,起行合理想象。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識知規律,本課的教學思路是:以讀為主線,將情境教學法貫穿始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理解語句,在創造性想象、表達中積澱語感和言語交際經驗。透過情境導讀,合作交流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性閱讀中去,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教師抓朗讀訓練時,透過讀悟、指點、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使自己的主導作用不但發揮在知識的傳授中,而且發揮在啟迪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上,並採用多種方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閱讀,在讀中進入角色,在情境中動情,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悟意。

  在學習1-2自然段時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老鷹和小鷹的話多讀一讀,結合板畫,讓學生看到小鷹已飛到了大樹的上面,引導學生想小鷹這時會怎麼想呢。再結合文字“高興”、“喊”讓學生透過動作表演出來,體會小鷹自以為飛到了大樹的上面,飛行的本領就已經學會了,自然地讀出它此時的高興、滿足的心情。這時候,老鷹是怎麼說的?你是從哪兒看出老鷹不滿意。學生透過讀,指出“搖搖頭”,“還不算”,明白老鷹希望小鷹飛得更高。老師用親切的語言點出母親對孩子的愛。鼓勵學生讀出親切、和謁的語氣。孩子是最喜歡動起來的,透過看板書,從自己編動作到指名學生上臺表演,鼓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讓這一段的教學“活”起來。這一階段的教學利用文中重點詞,讓學生的讀讀、演演來調動他們全員參與,從動口、動手、動腦多方面訓練學生的能力。教學中的讀、說、演正滲透著學法的指導,為結構相似的三、四自然段的教學作好鋪墊。半扶半放引著學生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透過看投影小鷹飛到了大山的上空,讓學生自己去讀三、四自然段,小鷹和老鷹又會說些什麼呢?讓學生有的放矢地讀。最後,我設計了“小鷹已經飛了兩次,這時它又會怎麼想呢?”讓學生在眾說紛紜中,將自己的想法與小朋友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麻雀》是新課程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選讀課文,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透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不僅刻畫出小麻雀弱小可憐,獵狗龐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愛”這一種強大的力量。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繼續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的偉大。

  2、學習作者具體描敘和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標:

  懂得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那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四)教學重點:

  1、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進一步感受愛是一種的強大力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教學難點:

  體會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六)教學準備:

  動畫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改精神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因此,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提出兩個問題:“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覺特別緊張、扣人心絃,甚至讓你喘不過來?”“課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體會?體會到了什麼?”讓學生合作探究,採取“讀——找、寫——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說理由,並透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體會,深入理解。透過各種讀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積累語感,積累詞彙。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出示課題)

  1、聽錄音(鳥的叫聲。)

  2、說說平常所看到的鳥有哪一些?說說最常見到的有是什麼鳥?

  (二)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根據板書再說課文內容。

  3、師引導重點段落。(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新課標極力強調的。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又提出讀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要開動腦筋。在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讀邊記、邊讀邊學,邊讀邊畫,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提問:讀了課文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邊讀邊把感覺寫在句子的旁邊。

  3、反饋交流。

  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裡,“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這是在接受式課堂裡所沒有的一種全新教學行為。本環節教學,教師著力抓兩點,一是抓重點句子,品重點字詞;二是抓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分別從:“獵狗慢慢地走過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鬥。”等語句去體會老麻雀的奮不顧身、勇敢、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母愛等。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直觀認識課文。

  5、深化主題。

  教師透過引讀第五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愛的偉大力量。再引導學生想象:“你從老麻雀的表現中想到了什麼?”進行發散思維練習。這一步能開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發展智力,啟用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翅膀,透過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加深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教師先從閱讀方法和文章寫法兩方面進行簡短的小結,幫學生梳理和概括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助於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然後,教師再運用煽情的語言,極富感染力地強調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在任何動物身上均有體現,都值得歌頌和讚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我為你驕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當時由於害怕沒敢承認,但內心十分內疚。後來,“我”用自己攢的送報紙的錢賠給老奶奶並寫了一封道歉信。寬容慈愛的老奶奶同樣以回信的方式把錢還給了我,並用“我為你驕傲”讚揚了“我”的美好品德——誠信。孩子的誠信讓老奶奶感動,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懷也值得我們稱讚。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記敘,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來描寫的。沒有豪言壯語,卻深切感人,人文性特別強。根據新課標要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以及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訂了教學目標:

  1、會認“封、歉”等9個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12個字。

  2、透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老奶奶為什麼寫我為你驕傲。

  3、懂得做人敢於承擔責任,學會寬容。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朗讀,領會“我為你驕傲”的意思。

  教學難點:

  領會“我為你驕傲”的意思

  說教法與學法:

  本文是一個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來描寫的。先是扔石頭“很開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後是見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後是用自己積攢的錢賠償給老奶奶感到“一陣輕鬆”。教語文,也是教做人。教學時應該緊緊地抓住這個線索,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現,教育學生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學習老奶奶寬宏博大的胸懷。同時還要以文為載體,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品析、積累、運用詞句。

  說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驕傲”,和學生打招呼。理解“驕傲”的意思,並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師出示課題。聽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深入研讀,理解課文

  1、教師問:小男孩是怎麼打碎玻璃的,闖禍以後他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學生自讀課文,相互交流)

  提出一個整體性的能牽動全篇的有價值的問題,並且又提出了學習方式和方法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方法、要求走進文字。這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導學功能,避免了學生盲目的自主學習。

  學生彙報第1自然段。教師點撥:你們玩遊戲的時候開心嗎?那麼你能開心的讀一讀嗎?(學生讀,評議後再讀)

  教師抓住“……像……又像……“讓學生仿句說話。

  學生讀第2自然段,理解“像兔子一樣逃跑的心情”。師引導:誰見過兔子逃跑的樣子?(學生模仿)

  那你們就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吧!(指名讀,讀的不好,激勵學生再讀。一起讀)

  2、師引問:小男孩惹了禍,會怎麼想呢?學生讀第3自然段,理解“不自在”的意思。讓學生聯絡生活體會“不自在”的感受。(學生多元的理解)教師指名學生讀出“不自在”的情感,同桌讀,評議後讀,全班讀。

  3、師引導:小男孩後來是怎麼做的?學生讀第4自然段,讀後談自己的理解(幾個學生的看法不同),師繼續引導:小男孩還完錢後是什麼心情?你是怎麼感受到的?啟發學生多角度的理解。讓學生說說小男孩是什麼樣的孩子?

  引導:老奶奶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學生讀5、6自然段。並且說出了自己的理解)你認為老奶奶是什麼樣的人?(學生很活躍,談出各自的看法)

  緊扣語言的訓練展開教學活動的。比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抓住小男孩和老奶奶神態、心理、動作的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模仿文中的句式“像……像……”練習說話;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情感,練習朗讀;等等,都是為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訓練意識,注重基礎性的把握。

  三、總結全文,歸納領悟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老奶奶是寬容的人,小男孩是負責任的人。

  四、巧妙拓展,豐富教學

  1、你覺得“我”還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彌補這次過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做了錯事,應當怎麼辦?

  利用這兩個生活問題,讓學生談更多的生活感受,給他們個性化表達的機會。

  說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本課起到複述的作用。本文我是抓住小男孩的情感變化進行板書設計,(開心→害怕→不自在→輕鬆),老奶奶、小男孩的性格特徵,為突出直觀性,使知識簡要,集中並體現教學的重要內容。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

  40分鐘的課堂快樂而短暫,40分鐘背先的日子緊張而漫長。回瞅賽課的經歷,我這心裡呀,只兩種味道——酸的和甜的!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使人受啟發的詞語和新事”為主題,《酸的和甜的》為最先一課,是一篇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童話,在體裁上具有雙重特徵。文中8個自然段配有8幅插圖,除了敘述松鼠、兔子的輕信、猴子的勇於嘗試外,還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勝利法”。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難點為在閱讀中滲透“做事要勇於嘗試”的道理。

  在構思教學例文時,我始終把握“農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理念。所謂統一,我的理解是農具性的訓練與人文性的滲透二者有機結開,辨證、調和地存在於課堂。

  一、 文字解讀,我考慮的是辨證

  仔細琢磨文字的人文內涵,我們應當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現上,也應當用一種辨證、客瞅的態度看待狐狸:不能偏頗地說他壞、狡猾,也不能下深的傳達“精神勝利法”,還不能捨本逐末地深究“為什麼硬說酸”。面對初入二年級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為沒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說葡萄酸,以此來安慰自己”這樣的程度。所以,在教學中,我適當弱化對狐狸的研究,清晰對比松鼠、兔子與猴子的不同,強化、加深對猴子的印象。這是我在文字解讀時的一點團體看法。

  二、 落實目標,我考慮的是調和

  首先,落實文字體裁連環畫與童話的雙重特徵。一是藉助圖畫識字、初讀課文、朗讀對話、概述新事、總結課文,讓圖文結開,圖與文調和展現,突出連環畫教學的特徵;二是在課堂中,時時、處處引導學生融入童話的情境——課初帶領學生去葡萄架下看看,課中引導學生去聆聽、朗讀葡萄架下的對話,去想象、琢磨動物之間的語言,去識記、書寫他們的名字,課尾以離開葡萄架結束,努力做到融文入境,文與境調和同生,體現童話教學的基本特點。

  其次,落實“在閱讀中識字學詞的階段性目標”。識字教學,第一做到隨文識字,因時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課題中,句子裡,朗讀時、板書中,兒歌總結處、寫字時。第二做到依託,不組織學生識記單個生字,因地制宜地賦予生字具體的環境。這兩點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先瞅和潛移默化中達到識字教學目標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兩個詞語的訓練放在重點句子中、朗讀體會時,生活經驗裡去學習、理解、運用。

  突破教學難點,我也考慮到了農具性與人文性的調和統一。例如,把揭示文字寓意與學生的想象、說話訓練結開起來,借小兔子和松鼠的嘴說出學生閱讀童話的收穫、體會;再如,課堂中的那首兒歌,集穩固識字、概述內容、體悟內涵、總結課文為一體。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反思賽課的經理,我的體會是我曾像文中的狐狸,在小學語文這座葡萄架下,轉來轉去,跳起來摘葡萄;曾像松鼠和兔子,走過彎路,歷經酸酸甜甜;我更想像文中的小猴子,勇於探索,大膽體驗,酸的是收穫,甜的是成果,酸酸甜甜,我曾經努力嘗試過!

  真誠希望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多提寶賤意見!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葡萄溝》介紹了位於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四個內容

  1、葡萄溝盛產水果:

  那裡不僅有人們最喜愛的葡萄,還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

  2、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

  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3、葡萄溝景色美麗、獨特:

  夏季,種在梯田裡的葡萄長出了茂密的枝葉,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綠葉底下,十分美麗(第二自然段)。

  4、葡萄溝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裡的人也特別好:

  淳樸的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當葡萄成熟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拿出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

  二、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因此對於本教材,我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的思維為中心,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品詞賞句來體會文章蘊涵的情感。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和重視情感的薰陶”。具此並結合前面分析的教材情況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教學,並將第二課時的學習目標設計如下:

  1、知能目標:

  運用學法遷移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一段話。

  2、過程方法:

  引導學生在理解生詞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詞語讀懂句子,並讀出感情,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第二自然段。本段共有4句。第一句寫葡萄的種植地點,從第2句開始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分別寫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長和成熟時的情況;第4句寫在葡萄成熟的日子裡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的表現。文章的難點也在第二自然段,要準確領會第二自然段的詞句,並體會其中蘊涵的情感。

  五、說學情、教法、學法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現,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來讀,按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基於以上分析,我採用了情景創設、組織討論交流、相機誘導、以讀代講、開放課堂,課外延伸等教法,學法是採用自主學習體驗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辯論法、思維拓展圖文結合想象法、品詞賞句法。《新語文課程標準》第三部分標準實施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還有這樣的教法、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品讀、感悟和表達語言文字的能力。

  六、學習程式設計

  環節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滿激情的導語(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去葡萄溝玩一玩好不好?),以去葡萄溝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借助教室裡掛上成熟葡萄的環

  境佈置等手段努力營造氣氛,讓學生好象進入了葡萄溝世界,這樣做,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而後安排用課題“葡萄溝”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語言訓練與說課文主要內容的目的。

  環節二:自主學習體驗,合作交流探究。

  1、根據學生的說話,相機幻燈出示研究專題。出示幻燈內容: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研讀課文,並思考:

  a、你認為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嗎?你是從那些詞語、句子體會出來的?請你選擇體會最深或喜歡的詞句,與同學交流,並試著讀出感情。

  b、像這些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你喜歡怎樣讀懂的,請與同學交流。比比誰的方法巧妙?”

  在這個研讀專題中,不僅有研究的目標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和過程提示。這正體現了《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三維”目標體系,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取向。

  2、展開研讀這是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的主要環節,作如下安排:

  ①自學自研保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思考分析,邊讀邊劃邊注。為後一步小組討論的質量、有效度打下基礎。

  ②自由組合小組,自學夥伴作交流相互合作,豐富閱讀認識,教師應在座間巡迴指導,參與學生的自學自研活動,並注意吸收反饋資訊。

  環節三:反饋學習成果,相互辯論誘導。

  我始終以學生的思維為中心,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按自己的選擇,交流學習成果。讀是個性行的行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會跟著學生的跳躍性思維隨時調整引導思路,並在交流過程中,穿插落實課時目標,還適時組織討論補充、評議深化、相機誘導。

  全班交流研讀專題a時,採用相互補充辯論法、思維拓展圖文結合想象法、品詞賞句法等多種形式全方位來感悟體會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從而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熱愛上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班交流研讀專題b時,相機誘導回顧讀懂按時間順序寫的段落的方法,並且也落實了本課的重點。

  在此過程中根據集體的反饋資訊適時板書。(板書附後)這樣設計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感悟表達能力。

  環節四:拓展創新,開放課堂,課外延伸

  趁熱打鐵,設計開放作業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方式,提高了興趣,鍛鍊了能力。(選一個完成)

  1、現在我們到葡萄溝遊玩一一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寫下來,畫下來,唱下來,讓所有的老師、同學看看我們班的風采,為我們班爭光?你準備怎麼辦呢?寫作不錯的,可以寫一段話誇誇葡萄溝,做做廣告,也可以寫封信給維吾爾族老鄉;畫畫不錯的,可以畫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錯的,可以自己寫寫歌詞,來唱一唱,陳老師幫你錄下來;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給維吾爾族老鄉寫寫信,寫遊記,想噹噹小導遊的,可以寫寫,你準備怎樣介紹葡萄溝。

  七、附板書設計

  葡萄溝

  盛產水果:品種多

  好地方

  景色美麗:

  時間

  夏季:茂密的枝葉像涼棚

  秋季: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老鄉熱情好客:吃個夠

  葡萄乾有名:顏色鮮、顆粒大、味道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