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小班音樂說課稿:小馬

小班音樂說課稿:小馬

小班音樂說課稿:小馬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說課稿:小馬,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充滿了生機。每一次帶小朋友出去散步,總能發現孩子對春天的嚮往和熱愛。小馬又是幼兒特別喜歡玩的一種玩具,因此我設計了此次音樂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簡單的音樂遊戲,從中獲得愉悅的情緒。

  2、初步學唱歌曲,熟記歌詞。

  3、增加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理論依據:《綱要》指出:

  1、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與現象,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

  2、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初步的音樂常規及用身勢進行伴奏的基礎。

  2、小狗、小貓、小雞圖片;小馬一隻。

  四、活動難重點

  幼兒對歌詞的掌握。

  五、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培養幼兒的樂感、節奏感,具體採用的方法有:

  1、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透過教師示範,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小馬是怎麼樣跑的呀?”在教學中讓幼兒充分體驗小馬波個哩波個哩向前跑的有趣。彈《小馬》的音樂,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幼兒對小馬玩耍過的地方都有了充分的瞭解。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趣味遊戲法: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所以我選擇在活動中和活動後採用出去春遊的的形式,引出歌詞中的圖片內容。

  3、採用圖片分段學習法: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玩過的,大膽說出來,教師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念一念圖片上的內容,學習鞏固歌詞。

  六、說活動程式

  1、出示小動物圖片,“今天我們小五班來了許多動物朋友,我們用各聲把它們請出來吧!”

  2、玩小馬跟著爸爸媽媽出去春遊的遊戲。“周老師做馬媽媽,一個小朋友做馬爸爸,其他小朋友做馬寶寶。”

  3、“寶寶剛才跟爸爸媽媽出去玩了什麼呀?”根據幼兒回答,一一出示圖片。

  4、學習《小馬》,根據圖片,學唱過程中請幼兒先透過拍頭、腿、肩等進一步鞏固歌詞,保持住幼兒較高的興趣,然後藉助圖片完整試唱,鞏固《小馬》。

  七、活動延伸

  “馬寶寶們,你們休息好了嗎?跟著爸爸媽媽出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