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母雞》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母雞》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語文《母雞》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 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拼命炫耀,後半部分寫了母雞 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的情感由討厭轉為尊敬。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並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四、課時安排
本課為略讀課文,課時安排為 1課時。
五、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
教學時,從老舍的《貓》入手,讓學生回憶老舍筆下的貓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再引出課題《母雞》。
(二)初讀課文
一讀:想主要內容。
二讀:圈畫生字,難詞。
小組合作學習字詞,並全班交流。
三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讀:指名讀,檢查讀書情況。
(三)細讀課文,感悟文意
在理解課文時,我從“導讀”入手,梳理出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問題。那就是1作者筆下的母雞是什麼樣子的?畫出問中的相關詞句,並在書的邊白處寫上你的體會。2比較《貓》和《母雞》兩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這樣教學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會梳理問題,透過自主讀書,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學和理解能力。在交流時抓住兩方面引導學生體會,一是母雞的討厭,表現在無病呻吟,欺軟怕硬,拼命炫耀三個方面,二是母雞的可愛,表現在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幾個方面,使學生的感情由喜歡昇華到尊敬,和作者產生共鳴。最後全班同學交流《貓》《母雞》兩篇文章寫法的特點,感受作者在表現小動物特點和表達情感上的異同。
(四)在學習完課文的基礎上,最後向學生推薦三篇文章,分別是屠格涅夫的《麻雀》,列那夫的《母雞》。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旨在擴大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四年級上冊語文《母雞》說課稿2
一、備課的心理糾結
組內開課,兩週前就確定要上《母雞》這一課,覺得老舍筆下的母雞個性如此豐滿,讓人忍不住要多看幾遍。但真要好好準備時,又覺得有些無從下手,腦子裡總會有好多個方案,可又覺得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又會陷入迷茫中。這也許是通病吧,沒有特別要求的時候感覺上課很享受,真正開課了,卻緊張起來了。有期待就更有壓力,壓力讓我對準備要求更高。備課顯得有些棘手,每個環節都想精心設計,與眾不同,但又沒有這樣的高水平。在哀嘆中,推翻思路,再思考。一個人的智慧顯得如此渺小,上網查閱資料,覺得也不怎麼可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看看教參,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
課件是自己精心製作的,很享受做課件的過程,找了好多母雞和雞媽媽帶著小雞的圖片,用於課前激趣和課高潮時用語昇華情感,相信直觀感受會讓學生體會更深。
二、教學的基本思路
對課的大環節已經做到心中有數,欣賞圖片,激發興趣,揭題讀題;自由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母雞的情感變化;從作者討厭母雞改變到敬重母雞的原因,感受母雞的性格特點,瞭解作者的寫作特點。
1、課始激趣,揭題讀題
從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出發:這個單元我們會陸續跟一些小動物交朋友,這節課我們又會和哪種動物交朋友呢?出示母雞的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課主角——母雞的身上。交流觀後的感受,有此順其自然地揭示課題,讀題。
讀後質疑,的'作者喜不喜歡母雞呢?匯入對文字的學習。
2、自由讀文,瞭解作者的情感變化
請學生自由讀文,糾正難讀字音,劃出並交流直接寫作者對母雞情感變化的句子。
3、品讀交流,瞭解寫法
(1)讀悟感受母雞的罪狀,致使老舍爺爺討厭它。
抓住“顫顫巍巍”、“如怨如訴”,瞭解擬人寫法,體會母雞的無病呻吟、隨處亂叫;抓住“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的欺軟怕硬、暗箭傷人;抓住“發了狂”、“吵得受不了”,瞭解誇張寫法,體現母雞拼命炫耀自己。
(2)品悟母雞的品質,讓老舍爺爺改變心思,直至敬重母雞。
在讀中品,品中悟,悟中讀,體會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讀出感情,讀出韻味。透過動作模仿、想象說話、資料補充、生活體驗等形式感受母雞對小雞的愛。瞭解對比、誇張、擬人等寫法,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魅力。
(3)欣賞母雞帶著小雞的感人圖片。
4、感悟中心、情感昇華
以課文的第九自然段為小結,朗讀理解“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義,讓學生領悟到作者不僅僅是在讚美雞媽媽,更是在讚美偉大的母親。透過教師聲情並茂地講述:“作者老舍出生1歲半,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在以後漫長而又艱難的日子裡,是他的母親含辛茹苦哺育他長大。他對他的母親有著最深厚的感情。”順勢讓學生分享母親對自己的愛的表現,透過抒寫心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媽媽的愛,進行交流,更真切地體會: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拓展閱讀
推薦閱讀選學課文中屠格涅夫的《麻雀》,《同步閱讀》中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列那爾的《母雞》。讓學生對同類主題的文章有更多的體會。
三、課後的思緒萬千
思維需要不斷的激發,在揣摩教本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思維侷限,恍惚間就錯失了思維的火花。有不應忽略的內容,有需要強調的重點,有時卻沒有很好地體現在教學設計上,導致課堂的遊離。深呼吸,前進的道路還很漫長,真的需要再加油,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