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及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生生合作的學習精神,樂於助人的集體精神。
重點:
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
難點:
掌握相鄰面積間的進率是100。
教具:
有關的動畫課件。
過程:
一、激情引趣,猜想匯入
出示動畫片,一個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滿臉愁容。
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熊為什麼不高興了嗎?因為它遇到困難了。昨天,它做了幾道數學題,累得滿頭大汗,眼花繚亂的,你們能不能幫助它解決難題呢?
出示練習:1米=()分米1分米=()釐米
我們學過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分米、釐米,它們每相鄰的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這幾個問釐都是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的`,練習這幾道題,即複習了舊知識,也激起了他們的興趣.學生們都摩拳擦掌,準備新的挑戰。
二、自主探討、發現規律
同學們,胖熊嘟嘟的問題,你們解決得真好。那麼你能不能也幫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
這個環節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便繼續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電腦出示小蟋蟀的家及屋裡的地板即邊長是1分米(10釐米)的正方形。
1分米(10釐米)
師問:小蟋蟀想裝修它家的地板,你能告訴它地板的面積有多大嗎?
出示邊長是1釐米(地磚)的正方形
1釐米
師問:小蟋蟀現在想用1平方釐米的地磚鋪地,你們能不能幫它估計一下得用多少塊地磚呢?
設計這個問題,既讓學生感知和比較了1平方分米與1平方釐米在面積上的大小,同時又讓學生透過觀察想象,估計一下1平方分米里到底含有多少個1平方釐米。
提問後,可以組織學生分組相互交流,體會並進行反饋。
進行電腦演示,1平方分米里含有100個1平方釐米。
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是透過小蟋蟀家到底鋪多少塊地轉這個故事來驗證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釐米。100平方釐米就是1平方分米。明確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這樣在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及同學們相互探討中很自然地突破難點。
三,激發慾望,鞏固練習
在這裡我先向同學們挑戰;問他們能不能幫助老師解決一個難題,就是書上的想想填填。同學們自然非常高興。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平方分米
這樣設計既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讓他們親自探索知識的形成並嘗試成功的喜悅,從而明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然後讓學生接著做P101做一做並讓學生說出推理過程,從而鞏固新知。
1、1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2、1dm2=()Cm212dm2=()cm2
3、100dm2=()m2400dm2=()m2
100Cm2=()dm2900cm2=()dm2
四,反思體驗,歸納總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到底有什麼收穫。並從小蟋蟀鋪地磚這一小故事體會出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它不僅來源於生活,還適用於生活。
以上設計均在新課標指導下安排的,新課標中提到數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強調已有的生活經驗,將實際問題抽象鹹數學模型。象本課中安排的小蟋蟀鋪地磚這一小故事及小熊帶來的複習題,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讓學生充分體會出數學與人類社會緊密聯絡,瞭解了數學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