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本課是初步教學分段統計資料,所以例題和習題都明確了資料以及各段的數值範圍,不要求學生獨立設計分段。教材透過創設學校準備為鼓號隊員購買服裝的教學情境引出分段整理資料,使學生能想到要按身高資料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後引導學生自主分段整理資料,完成統計表,分析整理後的資料,根據分析結果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應只做教材忠實的實施者,而應該做教材的開發者和建設者,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了更加貼近每個學生生活經歷讓學生有話可說,我對教材進行了重新開發把購買鼓號隊服改為購買武術隊的服裝。圍繞購買服裝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經歷分段整理--製作統計表--分析資料的全過程,而學習重點放在分段整理資料上整理的方法,採用多種方法,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逐步最佳化,突出畫“正”字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分段整理資料進行統計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資料的必要性。
2、在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過程中,體驗畫“正”字法整理資料的優越性。會根據實際情況,用畫“正”字法對一組資料分段進行整理,初步學習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3、使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展統計思想,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態度。
4、結合統計,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會資料的分段整理,難點是能對統計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做出決策。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並結合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靈活採用談話法、比較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經歷畫“正”字分段整理資料、完成統計表、分析統計資料的全過程。學生在迫切完成任務和強烈的探究興趣驅動下,對本來枯燥的統計知識產生一種新鮮感和真實感,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據已有的經驗透過探究嘗試、合作商討、交流反思等多種學習方法,真實經歷用統計解決問題的.全過程,特別是學會了分段整理的方法,從而獲得了成功的愉悅體驗。
四、說教學過程:
1、情景匯入、激發需求:
以學校準備為武術隊隊員購買新的服裝引入全課。在師生的交流中得出:要知道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先要知道每段身高的人數,從而引出分段整理。
2、自主探究、學會整理:
(1)初次嘗試:同桌合作,嘗試分段整理。此時學生的方法是多樣的,在交流中進行方法的最最佳化,提出畫“正”字法整理。
(2)再次嘗試:同桌繼續合作,但規定整理的方法,用畫“正”字的方法整理。學生操作中教師巡視,收集資源。在資源的對比中,體會畫“正”字分段整理時的注意點,如:合計的意義,統計表中日期的填寫等,讓學生初步學會畫“正”字分段整理的方法。
(3)回顧總結:分段整理資料-製成統計表-分析資料。
3、聯絡例項、感受方法: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活動要求,讓學生自己完成統計表。
(2)讓學生交流分段統計的結果。
(3)分析統計結果,說說知道了什麼。
4、運用方法,解決問題:完成想想做做第2、3題。
(1)第2題採用4人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統計,第3題是獨立完成統計。過程與第1題一樣。
(2)介紹:你知道嗎?
(3)出示2、3題的兩張統計表,談談自己的看法。
透過練習,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5、全課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五、板書設計:
資料的分段整理
分段整理資料(畫“正”字)——製成統計表——分析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