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說課稿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說課稿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術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體育與健康》課中的必修內容,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過杆和落地四個技術環節組成,由於背越式跳高技術難度較大,所以一學期可以安排8個課時進行教學,該課次為單元計劃第一次課。主要學習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它也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術的重點部分。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像為高一年級學生,處在該年齡段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反應敏捷,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比較強烈並具備了一定的運動基礎和自我保護能力。但是很少同學接觸過背越式跳高這項運動,只是在電視或者各類運動會里面看到過,不少同學可能還有恐懼這樣的心理。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透過教學,讓學生初步理解背越式跳高的動作含義,使他們在練習中體驗助跑起跳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

  1透過練習,使全班大部分學生都能初步掌握正確的助跑與起跳技術動作及其練習方法。

  2透過練習,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及身體的.協調性,培養助跑的節奏感。

  3、情感目標:

  透過練習培養學生勇敢、頑強、自信的優良品質,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起跳技術

  2、教學難點:助跑與起跳結合技術

  五.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學流程: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檢查人數及服裝。

  2、師生問好,安排見習生。

  3、教師宣佈本次課的內容、注意事項,課堂的要求。

  ★教學意圖:在課的開始部分對學生進行紀律性和安全性教育,並提出相關的要求,有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準備部分(12‘)

  ★教學流程:

  1、慢跑熱身,透過曲線跑,圓圈跑,8字跑使學生身體慢慢進入練習狀態。(跑時要求有節奏,大腿抬高)

  2、徒手操

  3:分2組助跑摸高

  ★教學意圖:透過慢跑熱身和徒手操拉伸練習,使學生的主要肌肉和關節得到有效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神經興奮性,為基本部分教學做好身心準備。

  ★透過曲線跑、圓圈跑,8字跑,這幾種練習讓學生體會弧線助跑的感覺,同時體會跑的節奏,為下面的內容作鋪墊。

  ★透過助跑摸高,比比學生之間的彈跳,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對課的興趣,同時也為起跳做準備

  三)基本部分(25‘)

  1、起跳技術——(教學重點)

  1學習擺動腿的擺動方法----要求:擺動腿以膝領先擺向前上方,在大腿擺至稍高於水平位置時制動,小腿自然下垂,腳跟稍外展。

  2練習起跳腿的蹬伸用力動作----要求:在蹬伸腿的同時,體會身體由內傾轉變為垂直姿勢,臂上擺,上體伸展。

  3學習邁步起跳技術---要求:邁起跳腿時出腿要快,以全腳掌快速著地滾動壓緊,緊腰挺髖,身體保持內傾姿勢。

  2、助跑起跳練習(教學難點)

  1沿著直徑為15m的半圓做加速跑

  2沿弧線跑3~4步後的起跳練習

  3直線助跑後進入弧線跑的練習

  4同上練習,並進入起跳,坐上海綿包,也可嘗試著背越式過杆。

  ★教學意圖:採用分解動作法對學生進行系統性教學,逐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助跑起跳技術,培養學生控制身體的能力,提高其跳躍能力。

  3、素質練習

  單腳跳,加速跑

  主要是加強學生的腿部力量,發展學生快速跑能力

  四)結束部分

  ★教學流程: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

  2、放鬆整理

  3、小結

  4、安排體育骨幹收還器材

  5、師生再見(下課)

  六.場地器材

  田徑場,海綿包2個,跳高架2付,3、5m-4m長的橡皮筋2根,

  七.效果預測

  預計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課的平均心率為140次/分~150次/分預計80 %左右的學生能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術動作,10%的學生整個助跑流暢,節奏感強,起跳積極,發展了學生的跳躍能力和靈敏、協調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