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冊 金色的秋天說課稿

音樂七年級上冊 金色的秋天說課稿

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冊 金色的秋天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音樂七年級上冊 金色的秋天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音樂第十三冊第三單元《金色的秋天》,這是一堂音樂綜合課。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根據秋天的季節特點,透過綜合性、人文性的主題教學內容,圍繞《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來設計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引導學生體驗音樂所帶來的審美愉悅感受,而且能夠從音樂與相關文化藝術的共性和個性特點的對比、觀照中,瞭解其學科特徵及相互關係。共安排了三個課時,在三課時中形成三種不同風格,特色的對比。第一課時的特色突出優美的抒情性;第二課時應啟發,調動學生體驗感受歡慶豐收的強烈的喜悅之情,第三課時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濃郁的詩情畫意中。我把本課進行重新整合作為這次說課的內容。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他們對秋天的感知水平及對各種打擊樂器的興趣,是上好這節課的前提,因此本節課應從這兩方面入手,激發興趣,層層深入。

  三、說教學目標

  為使本節課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增強學生對我國民族打擊樂器的瞭解。

  2、情感目標:能用自然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西風的話》。啟發教育青少年珍惜時光,熱愛生活。

  3、技能目標:討論總結音樂與相關藝術的表現特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1、由於學生以前的音樂學習只是停留在歌詞的基礎上,而根據新大綱的要求,主要是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所以本課教學的重點是:

  ①掌握歌曲《西風的話》的演唱情緒,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②瞭解、感知音樂如何描繪秋景,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提高理解音樂的能力。

  2、難點: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固將本課的難點定為引導學生討論總結音樂與相關藝術的表現特點,感受作品表達的情感,提高表現音樂的能力。

  五、說教法及學法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透過觀看圖片、聽唱旋律,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意境。我運用了以下教法:

  1、欣賞法:透過聽賞歌曲,引導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感受和理解音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討論法:討論樂曲中主奏樂器出現的先後順序,以及音樂與相關藝術的表現特點,促進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示範法:引導學生更直接的感受音樂、學習音樂並更好的掌握歌曲。

  4、情景教學法:借鑑鋼琴演奏與情景影片,引導學生更全面融入感受體驗秋天,體會音樂與相關藝術的聯絡。

  學法:透過視聽結合,學唱練習,感受情景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本節課學習內容。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磁帶等

  七、說教學過程

  匯入課前音樂:《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及秋景營造秋的氛圍,創設意境)

  (一)尋秋

  1、提問匯入:同學們,這首歌曲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秋天、秋季)那這首歌裡提到哪些我們熟悉的事物呢?(稻穀、田野……)是的,秋天是收穫的,也是美麗的。

  2、認知和感受秋天(播放課件)

  秋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是收穫的`季節、是讓人遐想的季節。透過課件向同學們展示秋天的各種“姿態”,各種不同的場面。接下來同學們來認識和感知秋天的多姿多彩,感受秋天的美麗吧!在欣賞秋天各種圖片的同時播放歌曲《西風的話》,引導學生邊感受秋天邊熟悉歌曲的旋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一步學習歌曲《西風的話》打下基礎、做好鋪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秋聲

  秋天不光是美麗的,更是多情的,你聽西風想和我們說話了,你聽到了嗎?

  1、欣賞《西風的話》

  2、這首好聽的歌曲是誰帶給我們的呢?(多媒體播放作者簡介)

  《西風的話》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風”之口,寥寥數語,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徵,饒有情趣。歌曲的曲式為四個樂句組成的方正性單樂段。由於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唱起來倍感親切。

  展示黃自先生的圖片並進行對音樂家黃自的介紹,指導學生更好的瞭解我國的音樂家,認識黃自先生,更好的學習他。同時感受藝術歌曲的魅力,熟悉藝術歌曲的特點。激勵學生更好的發揚我國的民族音樂。為下一步學唱《西風的話》在情感的抒發上面做了很好的工作。

  3、學唱歌曲《西風的話》(播放)

  由於前面對歌曲的介紹以及本次的播放,學生們對這首歌曲可以說已經是比較的熟悉,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後透過老師範唱的方法,學生透過感受,更進一步的體會歌曲的情感風格。然後分組演唱歌曲。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這首歌。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完全的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情感風格。

  4、學完了歌曲老師有一個問題要考考你?

  小知識:1、力度記號:mp ————中弱P —————弱2、一字多音

  那麼我們知道了這兩個小知識,你會唱這首歌了嗎?

  5、討論:西風對我們說了些什麼?

  西風告訴我們:時光過得真快,提醒大家要珍惜時間。

  (三)樂秋

  《豐收鑼鼓》樂曲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G大調。主題中音程的大跳,使樂曲形成活躍、明快的風格。

  第二部分:C大調轉b小調。旋律質樸優美,富有民族風格,與前後兩段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

  打擊樂器的演奏氣勢磅礴,節奏不斷加快,高亢明亮的打擊樂器的音色、力度與弦管聲部形成強烈對比,樂曲情緒激昂,表現歡慶豐收的熱烈場面。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

  (四)秋語

  配樂詩朗誦:

  為了圍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聯絡。同學們一邊聆聽鋼琴曲《秋的喁語》,一邊閱讀沈尹默的散文《秋》。同時伴隨著音樂在心裡默默的朗誦。然後請個別的同學有感情的大聲朗誦散文《秋》。並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音樂與相關藝術的表現特點。最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做出總結。這樣學生並能夠更加親近的感受秋天,充分融入到秋天的氛圍當中,從中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學生同時也能夠深刻的體會音樂與相關藝術的作用、聯絡及表現特點。對學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對本節課的情感認知的抒發起到了很好的鍛鍊。

  (五)回味秋天

  播放鋼琴曲《秋的喁語》,學生自由聽賞,浮想聯翩。已經又到深秋,它悄然而來,把碩果和歡樂留給了我們,自己卻被嚴寒吞噬。

  八、課堂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秋天和感受藝術歌曲的魅力及特點,同時感知音樂與相關藝術的聯絡以及表現特點。學生從中能夠全面、準確、深刻的體驗音樂所帶來的審美愉悅感受。

  九、課外探究及拓展

  聆聽優美的藝術歌曲《西風的話》,引發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並能夠喜歡藝術歌曲,喜愛民族音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為國家的民族音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季節為我們人類所帶來的益處。在地球環境一天天惡劣的情況下,我們作為地球的主人,更應該去愛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為全人類美好的明天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