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美好的家園說課稿

美好的家園說課稿

美好的家園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好的家園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老師:

  早上好!首先非常感謝各位老師今天來我們學校參加本次研討活動。這次是我們區小學品德“推進課堂轉型”專題研討活動,要體現的是“以生為本,學為中心;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育理念。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負責向各位老師呈現一堂課,這堂課是是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三課《美好的家園》,本單元的主題是生命和環境教育,引導學生過有愛心、負責任、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前兩課分別是《美麗的大自然》和《動物、植物和我們》。透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神奇,激發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之情,體驗了生命的巧妙與神聖,培養了他們珍愛生命的意識和能力。《美好的家園》是第三課,包括家在自然中、保護家園和心中的家園三部分,我今天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包括家在自然中和保護家園兩部分。

  下面,我主要談談我的教學過程和設計思路:

  首先,尋找“學為中心”課堂的呈現點。

  第一,到底這堂課我要呈現給各位老師的是什麼內容,涉及哪些方面。在第二個環節環保大討論中,談到破壞環境的不良現象,破壞環境的現象有很多,在這裡,我主要預設了四種跟生活比較貼近的,學生容易想到的現象,也是比較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分別是:垃圾汙染、廢氣汙染、廢水汙染和破壞綠化。其中我重點關注的是廢水汙染,這樣就使內容既豐富又有側重,在這裡我還結合了近期比較熱門的黃浦江死豬事件,透過播放一段影片的形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廢水汙染對環境的破壞。

  第二,以學生個性特點,讓他們自主選擇學習方式來多形式的呈現學習成果。課前我下發了一張調查表,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自己去搜集材料,在調查表上我主要設計了兩個問題:1、你發現你身邊有哪些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2、你們小組準備重點研究哪種汙染。這樣的形式培養了學生蒐集材料的能力和小組分工合作學習的能力,而且透過四人小組討論讓他們自主的選擇學習的內容,這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先四人小組討論,在討論前明確四人小組討論要求,這樣待會討論的時候學生就會更加有目的性,討論也會更加有效。討論完以後讓小組派代表來介紹他們蒐集到的資料,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他們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上來。而老師在這裡就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主要還是讓學生自己上來說來表達,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

  其次,確定“學為中心”課堂落腳點(預期目標)

  第一,是要讓學生感受到環境的破壞。在匯入部分,我採用的是圖片的形式,用一組嘉興南湖等地的風景圖和兩張班級學生個人的照片並配上音樂,這樣的形式能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用嘉興本地的照片和學生自己的照片也更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後定格在美好的畫面中。第一板塊主要是用畫面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與美麗,引發他們對美好自然的嚮往。在第二個環節環保大討論中,學生呈現的各種破壞環境的圖片文字,老師呈現的破壞環境的圖片和之前美好家園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這種巨大的反差中引發學生對生態環境的思考,相信這樣大量的圖片和文字應該能讓學生感受到環境汙染給我們家園造成的破壞。接著我又設計了一個拓展想象: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會變成什麼樣?讓學生進一步思考破壞環境帶來的巨大危害,激發他們要保護環境的強烈願望。

  第二,讓學生在心中埋下一顆美好的種子。

  之前這些大量的破壞環境的照片相信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視覺衝擊,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環境汙染帶來的危害,更加激發了他們要保護環境的願望。在環保加油站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說說你能為保護環境做哪些事,並且用約定的形式讓學生寫下來,並上來貼,讓學生感受到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不扔一張垃圾,不亂踩草坪、不隨地吐痰等等,我們的家園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在他們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顆美好的種子。

  最後,力展“學為中心”課堂新特點。

  第一,是教的緯度。這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教師在整個課堂上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和活動參與者的身份,當然必要時應該起到主導作用。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是創設了一個大的情境:以羊村長和羊兒們要到嘉興來尋找合適居住的地方入住為載體,一步步展開教學,先是他們發現這裡有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然後聽了同學們課前蒐集到的資料彙報,有點擔心了,猶豫著要不要留下來,後來聽了同學們為他們規劃的美好家園,看了同學的承諾最終決定留下來。這樣的情境創設比較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能夠在輕鬆愉悅的情境中進入課堂。教師在這裡主要是起到一個引導作用,而學習的主動權始終在學生手裡。

  第二,是學的緯度。這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年齡特點,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在這堂課的設計中,主要體現在課前由學生自主選擇要研究的汙染專案蒐集材料,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另外,在規劃心目中美好的家園這一環節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心目中美好的家園,這也是站在學生的角度,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關於這堂課的思考,非常簡單,可能還有許多不到位的地方。包括在整個試教以及磨課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困惑:比如,環保是一個很大的主題,低段可以上,高段也可以上,那麼到底上到什麼樣的程度是真正符合二年級學生的,還有在大量的資料中,如何取捨也是我比較困惑的。

  在這裡,我還想感謝一下我們品德教研組,特別是周老師和沈老師,她們一直陪著我走過來,感謝你們在試教過程中給予我的寶貴意見以及勇氣和信心。是你們的點點滴滴的給予,讓我在這個忽冷忽熱的春天裡感受到的是濃濃的暖意。也要感謝凌老師在磨課過程中給我的寶貴的意見和指導。

  最後,至於這堂課最終呈現的效果如何。待會請各位老師看了以後,能給我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在座各位應該都是我的前輩,在品德教學方面都有比較有經驗,希望能給我待會的這堂課把把脈,提出一些好的建議,我一定會虛心接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