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下冊《推理》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推理》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標教材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九單元中的《推理》,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目標
本課是我制定的教學目標為:
1、透過形式多樣的猜測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經驗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2、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4、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作用,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我確定此目標的依據有四點
(1)是基於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的“數學思考”中做如下要求讓學生在“參與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綜合實踐”等教學活動中,發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中單想法。
(2)是基於對教材的認識。《推理》是一節有趣的活動課,也是一節邏輯思維訓練的起始課。本節課主要要求孩子們能根據提供的資訊,進行判斷,推理,得出結論,使學生初步接觸和運用排除法,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從而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是基於對學情的認識。二年級的學生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喜歡做遊戲,喜歡與他人合作,同事也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推理能力。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本課設計成猜一猜的遊戲課,讓學生透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推理遊戲,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據此,我講學習重點確定為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能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將教學難點確定為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 說教法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再具體情景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根據教學內容特點,我採用情景創設法、談話引導法、講練結合法等。在教學中,我注重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推理和生活情景緊密的聯絡起來,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教學來源於生活。”談話引導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考過程中每一個判斷的理由和依據,使得思考過程變得清晰而有條理。這樣教學有助於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不能依賴死記硬背,而應以理解為基礎,並在知識的應用中不斷鞏固和深化,所以我運用了講練結合法。
三、 說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因為方法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本節課我的學法指導是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因為課標中說:“學生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透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數學思想。”在討論交流中理解每一個判斷的理由和依據,從而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四、 說教學過程
恰當的目標,科學的方法,關鍵落實於教學的過程。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下面我把每個環節的意圖闡述一下。
第一個環節: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當地旅遊資源,初步感知含有兩個條件的.推理本質,不是( )就是( )。透過食物的直觀演示,讓學生對這個推理過程不僅一目瞭然,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做好鋪墊。
第二個環節: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主動探究理解解決問題的策略,學會從眾多的資訊中選擇關鍵的資訊推理出某種結論,重點掌握用連線法輔助推理。
第三個環節: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夾練夾趣的應用環節,思維訓練層層深入。由此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推理的過程,理解推理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 的意識及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一個環節:透過概括,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說板書設計:
《課標》中說:“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必要的板書有利於實現學生的思維與教學過程的同步,有助於學生更好的把握數學教學內容的脈絡。”
我在板書設計時呈現了用連線法輔助推理,把推理的方法與課堂小結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