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精選11篇)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精選11篇)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重要的概念課,對於學習小數的性質,單名數與複名數改寫都有著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小數的意義》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本課。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一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係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複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並掌握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正確、熟練地讀、寫小數。

  (2)能力目標:正確地理解小數的意義。透過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係。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品質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學習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3)情感目標:使學生經歷用小數描述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意思,樹立學好數學的學習信心。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的含義。

  二、說教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引導發。

  現法、比較遷移法等方法的最佳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三、說學法

  1、學會透過觀察、測量、歸納,感受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和學習小數的必要性。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透過指導獨立看書,彙報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程式

  (一)激趣匯入

  出示課件,圍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展現一些小數,讓學生體會小數的廣泛用途和學習小數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小數的意義

  (1)一位小數

  本環節利用把1米長的直尺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幾份就是十分之幾,十分之幾都可以寫成一位小數的形式。使學生理解一位小數其實就是分母是十的分數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2)二位小數

  本環節繼續沿用上述引導探究方法,使學生理解,表示百分之幾的分數都可以寫成二位小數的形式。換句話說,二位小數就是表示百分之幾的數。另外使學生透過比較遷移進一步熟悉探究知識的方法。

  (3)三位小數

  有了上述兩個環節的探究,在探究三位小數的意義時,我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自主探究,三位小數的意義也就水到渠成了。另外,我適時引導學生知識延伸,探究四位小數、五位小數等等,使學生明白小數的位數是無窮無盡的。此時,師生共同總結小數的意義,即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2、小數的計數單位和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

  (1)計數單位

  透過比較板書中幾個一位小數中哪個最小,使學生明白所有的一位小數都是由0.1組成的,我們把0.1就叫做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此時學生很容易利用比較遷移的方法推匯出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

  (2)進率

  透過比較板書中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它們分別在直尺上對應長度之間的關係,推匯出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四、知識應用

  出示課件讓學生當堂練習,消化所學知識,使知識學能所用,並透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消除學生學習中的知識盲點和疑惑。

  1、在()內填上合適的數字

  0.6=()0.87=()=()

  2、填空

  (1)0.8的計數單位是(),有()個()。

  (2)0.06的計數單位是(),有()個()。

  (3)0.34的計數單位是(),有()個()。

  五、歸納總結

  師生共同總結:十分之幾是一位小數,百分之幾是兩位小數,千分之幾是三位小數‥‥‥。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小數中,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六、作業佈置

  1、從生活中記錄一些小數,明天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完成課堂作業本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新課標提出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重視學生對新知識的生成過程,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知識發展的過程當中。小學四年級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觸,但是由於小數是十進位制分數的特殊表現形式,對其意義的理解學生會感覺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象,我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找出生活與小數知識的契合點,利用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四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透過操作、觀察、類比等活動讓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培養歸納能力。

  3、在學習小數意義過程中,培養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以長度為單為例,說明小數實際上是十進位制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在學生初步認識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認數範圍擴充套件到三位小數,使學生明確小數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理解小數的意義。並瞭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說教法:

  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定情景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活動探究法,集體討論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透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請同學們讀一讀以下資訊(課件出示)

  (1)餘老師的體重是515千克。

  (2)淘氣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數學測驗成績是995分。

  師:有同學笑了,想一想,這樣寫符合實際嗎?

  2、對!這些資料都少了“一點”,(課件逐題點上小數點),讀一讀這些小數。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有些數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數表示,例如商品的價錢,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錢,在進行測量的時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數的結果,常常用小數表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3、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標價不夠整元可以用小數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時,它不夠整米時,以米作單位也常用小數表示。

  (1)透過觀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都可用小數表示。先想想,米、分米、釐米、毫米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板書:1米=10分米=100釐米=1000毫米

  觀察米尺。提問: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分米?寫成分數是幾米?寫成小數是幾米?學生觀察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寫成分數是3分米是多少米?用分數、小數怎樣表示?師生共同明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或者幾份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寫成分數是多少米?寫成小數呢?學生觀察米尺後得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釐米,寫怎樣把7釐米寫成以米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啟發學生想:15釐米怎樣寫成以米作單位的分數和小數?

  經小組第一位寫1。所以15釐米是0.15米。明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③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千分之一米怎樣用小數表示?啟發學生推理得出:千分之一寫在小數點右面第三位,寫作0.0016毫米、13毫米以米作單位寫成小數分別是多少米?13毫米是0.013米。根據上述問題,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或幾份的數都可以用幾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教師提出,我們還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繼續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數。

  啟發學生根據前面3個問題的研究,可以得出什麼結論?(把單位1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幾份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幾份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分成1000份,1份或幾份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

  即時練習。

  (2)啟發學生概括小數的意義。啟發性提問:

  ①上面例子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10份,100份,1000份)

  ②這樣的1份或幾份,用什麼樣的分數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

  師指出:像上面這些分數也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來寫,寫在整數個位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分別寫作0.1,0.01,0.001…等。

  4、強化概念。啟發性提問:

  ①十分之幾的數用幾位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幾的數用幾位小數表示?兩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幾的數用幾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多少?

  ④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也是10。

  閱讀課本:51頁結論。

  反饋:51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鞏固練習、完成課本55頁練習九1-3題。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1米=10分米=100釐米=1000毫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1分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1釐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1毫米。

  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1

  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1

  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計數單位是0.001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的2至3頁的內容。

  2、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一是“說一說”,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小數及意義。二是“認一認”,主要透過直觀模型與實際操作,幫助學生理解十進位制分數與小數的關係。三是“填一填”,透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四是再透過一個“認一認”用計數器直觀地表示小數,幫助學生認識小數各數位上數字所對應的數值與數位順序表,知道小數和整數通常都是用十進位制計數方法來表示的。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我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結合實際操作,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十進位制分數與小數的關係,並能進行互化,能正確讀寫小數。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探索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係,瞭解小數的意義。難點定位為使學生真正理解小數的意義。

  二、說學情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元角分與小數”的知識下,以已有的經驗為背景,讓學生經歷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並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從而實現認識的提升。

  三、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情境教學法、直觀引導觀察法、小組討論交流法、分層練習嘗試法、引導發現法等方法的最佳化組合。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2、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將更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是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從問題的提出,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和交流的數學活動中來。在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允許不同的

  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學生透過討論、質疑、猜想、比較,可以發現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小數,從而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四、說教學過程

  1、教學小數的產生

  a.由學生手中的教科書的單價引入,既複習了“元、角、分與小數”的相關知識,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學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b、總結小數的產生,當遇到整數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利用分數和小數來解決。

  2、教學小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a、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可以看見小數。

  b、學生互相交流

  c、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列舉的生活中的小數,再次感受小學的運用範圍很廣,它是一種很重要的數,我們要學好它。

  3、探究小數的意義

  小數的意義不能單純的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背誦結論,必須透過活動,使學生獲得體驗。因此在本環節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折一折、塗一塗、先用分數表示,再用小數表示,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最好並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學會總結,歸納出小數的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生學會學習。

  4、小數的讀法寫法

  先讓學生嘗試讀,再讓學生歸納總結。

  5、認識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

  a.出示計數器,教師介紹小數部分各數位的名稱。

  b.學生比較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與整數部分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c.撥珠活動:透過開放性的遊戲活動,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對小數數位的理解,體會小數部分也是十進位的。

  6、鞏固運用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預設機動練習,以便進一步強化訓練。

  五、說預期的效果

  以上的教學程式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探究,交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我著力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生在教室的引導中操作、思考、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獲得了知識,發展了智力,培養課積極的學習情感,三維目標得到了有機的整合。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認識小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88、89頁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並且學習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教材透過“商店一角”來認識小數及其讀法,以測量身高為題材,學習一位、兩位小數的含義及寫法。學習這部分的內容不僅能使學生準確清晰地理解小數的含義,也為今後系統地學習小數的知識打下初步基礎。同時,小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有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2、我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設計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2)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3.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教學難點: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4、教學準備:課件、米尺。

  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情景匯入法、直觀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等方法的最佳化組合。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教學時我利用情境匯入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桌討論學習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小數的讀法,總結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透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遷移出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教學中多次讓學生交流、合作,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活動中體會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說學法

  “由教材定學法,以學法定教法”的教學策略告訴我們,教法和學法是和諧統一的,互相聯絡不可分割的。教學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讓學生採用小組討論、同桌交流等方法各抒己見,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學生為中心,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說教學程式

  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今天數學王國裡有一家商店剛開張了,咱們的學習夥伴聰聰到店裡去逛了一圈,發現這家商店的商品可真多呀!聰聰還為大家選了一些禮物,你們想看看嗎?(這樣的匯入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1.課件出示禮物標價牌。

  提問:你能不能把這些禮物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怎麼分?

  2.區別整數與小數。(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演示把禮物分成兩部分。)

  橫線下邊這組數3、13、5,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你能舉一些關於整數的例子嗎?

  3.引入課題。

  橫線上邊這組數0.8、19.63、2.5都有一個什麼特點?(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像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於小數的初步認識。

  板書課題:認識小數

  主動探究,學習小數

  1、自讀小數。(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十分廣泛,我相信一定有學生會讀小數,所以讓他們試著自己去讀小數,以互教互學的形式進行,帶動學生學習小數的熱情。)

  2、同桌討論學習小數各部分的名稱(播放農遠資源提供的動畫:小數點的歷史,這部分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小數點的歷史,既可以增長見識,又能提高學習興趣),總結出小數的讀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小數,掌握小數的讀法,使本課重點得以突破。

  3、認識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讓學生透過小組討論,自己總結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4、完成88頁表格中的填空。

  5、你還在哪裡見過小數?(透過這個練習來鞏固小數的讀法。)

  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1、猜猜老師的身高。(老師身高162釐米用米作單位怎麼表示?)

  2、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我利用米尺結合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回憶分數的知識,告訴學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數表示以外,還可以用小數表示為0.1米。利用0.1教學小數的寫法。各小組發一把米尺,讓學生觀察米尺,小組討論完成課件中的填空,總結出分母是十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

  3、認識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利用知識遷移探索出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的關係,總結出分母是十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並瞭解到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4、討論交流,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例1的情景圖,小組討論解決:王東身高1米30釐米,寫成小數是()米。

  5、改寫身高。(以師生互改,生生互改的形式進行。)

  6、完成89頁的做一做。

  拓展練習,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的鞏固,技能的形成,思維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練習來體現。經過這些練習的訓練,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

  全課總結

  學習了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你對自己今天的表現滿意嗎?如果滿分為10分,你能用今天學的小數為自己的表現打打分嗎?(問題式總結能使學生在頭腦中梳理全課知識,進行總結。讓學生結合小數來自我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

  佈置作業

  1.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2、用2、7、0這三個數字和小數點組成小數,看誰寫得多。

  說板書設計

  認識小數

  0.01米=米=1釐米

  0.03米=米=3釐米

  0.18米=米=18釐米

  好的板書是教案的濃縮,是整節課的精華。這樣的板書能突出本課的難點,有利於學生對本課知識的掌握。

  教學效果預測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平時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教學比起來,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透過本課教學必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口語交際能力有限,在小組合作探討中,可能會放不開,造成冷場。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我今天上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認識小數》。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建立在分數的初步認識和人民幣、常用長度單位認識的基礎之上,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釐米等常用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的。教材先在商品的價格各表示幾元幾角幾分的基礎,初步認識小數及小數點,再讓學生初步學會讀、寫小數,然後根據長度單位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瞭解小數的含義,初步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2、經歷觀察比較、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讓學生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概括、歸納的能力和合作意識。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教材從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單價引入小數和小數點,試圖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為新知的教學做好鋪墊。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會認讀、寫小數,理解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初步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教學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懂得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分數與小數的聯絡。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教具我採用了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的引導學生經歷分數與小數的練聯絡。

  二、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的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實現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引導探究法”作為本節課教學方法的主線,並輔以觀察法、發現法、討論法、分析法、講授法等教學方法。

  為了達到教與學的統一,我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想、分析推理、合作交流、歸納概括等學習方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小數就在身邊,學習了小數的具體含義,能解決實際問題,體驗到獲得知識的愉悅感。主要體現在:一、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二、提供引導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成功,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三、提供“說數學”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善於傾聽的習慣。四、透過練習,促進學生完成知識的遷移,滲透抽象的數學思維。

  三、說教學程式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而生活情境以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根據這個要求,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1)創設情境,引入新知(2)探究學習(3)鞏固練習(4)全課總結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設計本課的時候發現,孩子們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而且在超市購物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事,在購物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就是會讀商品的價格問題,因此,我覺得完全可以把數學課本中的情境圖作為本課課題的切入點,透過談話法,啟發學生認真觀察這些數與以前學的數有什麼不同?從而引出小數點和小數,揭示出本節課的課題。

  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這一環節,我大體分為兩個步驟來完成。

  1、小數的讀法:

  這部分,我想充分利用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相信孩子的能力,運用嘗試法、引導發現法讓孩子們大膽試一試,讀一讀,並及時對比引導,總結出讀小數的正確方法。本環節充分讓孩子大膽嘗試,讓每一位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以學生為中心,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我想這樣進行:先讓學生大膽試讀5、98,學生有可能讀成五點九十八,也有可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讀成五點九八。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讓其他學生體會,應該怎樣讀,初步引導學生討論小數的讀法,然後再讀0、58,2、60,進而總結出小數的正確讀法。為了使學生深刻體會小數的讀法,我還選擇了一些特殊的小數(課件出示:123、10,50、50等)進行鞏固,深刻體驗這些小數的左邊和右邊的數字一樣,讀法有什麼不同,深化小數的讀法。

  進而根據課件出示的小數的特點,進一步認識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

  2、小數的寫法:

  先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會寫小數嗎?鼓勵試著寫一寫,並指明到黑板上板演,說出自己的寫法。再在練習本上練習寫,然後根據學生寫的情況進行評價,並總結怎樣才能寫出最美觀的小數,進一步明確小數的寫法。

  在讀數、寫數的教學過程中,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了學生探索和發現知識的機會,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之間形成觀點的交鋒,智慧的共享,達到了學習互補的目的,完成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飛躍。

  當學生會讀寫小數後,再透過迴歸課本情境圖中的商品的價格(採用完成表格的方式),用小數表示學習用品的價格,引導學生初步理解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3、小數的意義:

  本環節,先透過長度單位的複習,過渡引匯出認識小數含義這個知識點。

  在這裡,透過學生比劃1米、1分米、1釐米,一根粉筆不夠1米時如何用“米”作單位來表示,引出課件演示把1米長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等步驟,實現板書:1分米=米=0、1米,3分米=米=0、3米,7分米=米=0、7米等達到逐步“深化”的過程,在利用1元=10角進行練習,引導學生觀察板書和課件,總結出小數點後第一位表示分米,進而明確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

  下一步透過自主探究和交流討論的形式,透過知識遷移,利用課件演示,實現板書:1釐米=米=0、01米,3釐米=米=0、03米,18釐米=米=0、18米,總結出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具體含義,再進一步明確百分之幾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

  4、小結:

  第五環節:鞏固拓展練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練習,要使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創新思維。為了使課內的練習起到促進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我在組織練習的時候注意了以下兩點:一是練習的形式多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加深,不斷加深學生的認知水平。

  首先是基礎性的練習,出示填一填(課件)這道題時對理解小數意義的及時鞏固,指名回答,全班交流。交流時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第二是以課本例題王東的身高為例,鞏固小數可以有兩種寫法,但不是所有的0都可以不寫,不僅鞏固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具體含義,還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同時也鞏固了小數的寫法。

  第三是8、5米、14、8米、3、98米這三個數中的“8”各表示什麼?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採用競猜的方式得出每個8的不同含義,讓學生知道同一個數因為在不同的位置,其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

  第四是用數表示陰影部分,讓學生進一步深化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絡,使本節具體的小數深化到抽象,鞏固小數的意義,深化學生的思維。

  第五是大開眼界,透過閱讀,昇華知識,同時總結讓學生知道本節課只是小數學習的開始,還有更多關於小數的知識等著大家去探索,去學習。

  課後反思

  小數的含義是屬概念教學,較為抽象。根據學生對概念的認知規律,採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有效突破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絡,形成正確的表象。但是沒有完全依懶於多媒體教學手段,對教學重難點進行了有序的板書,使學生學完新知後,還可以自主地再次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回憶及鞏固。在整個教學中我感到以下幾方面還存在不足:

  1、整合教材,促進有效教學

  整節課容量較大,大致分為三個知識點:小數的讀寫法、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在教學中我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有點“趕”教學的感覺,如果整合教材,該簡要簡、該詳要詳,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加強學生說的能力和說的過程的訓練,學生才能更好的對知識由整體認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2、對學生的已有經驗,或者說是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預設不到位,課堂應大膽放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主動學習,充分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的平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3、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努力建構和諧氛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創設合理情景,巧妙設計問題進行引導,把重點、難點運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有效處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獲得新知。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6

  一、對教材的認識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迴圈小數》。《迴圈小數》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第九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從知識角度來看,“迴圈小數”是數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充套件,即從“有限”擴充套件到“無限”,是學生對數的認識的一個飛躍。教材是這樣安排的,透過創設一個學生熟悉的賽跑情境,讓學生計算冠軍的速度,引出“迴圈小數”,旨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理解數學產生的現實背景意義。但教材舉例單一,不利於學生透過對資料比較、分類,自主構建迴圈小數的概念。因此,我對教材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五組資料,讓學生計算賽跑比賽前六名運動員的速度,其中三名運動員的速度的是有限小數,另三名運動員速度是迴圈小數,包括純迴圈小數和混迴圈小數。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些資料進行觀察、比較、分類,概括出迴圈小數的概念,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學情分析

  學生是在什麼樣的知識背景下學習這一內容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都感受過迴圈、重複等現象,比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十字路口紅綠燈的.不斷重複等,對迴圈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而且透過五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比如學生在學習圖形的認識、學習統計等知識的時候,已經經歷過將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的活動,具備了初步的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能力。因此,我認為在這個階段讓學生開展一些探索性學習活動是可行的。

  三、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認識,對學生情況的分析,以及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要求,我擬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迴圈小數的特徵,掌握迴圈小數的意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將資料進行比較、分類、整理的過程,自主概括迴圈小數的概念,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3、情感與態度:

  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初步與人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法、學法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迴圈小數”正是一個能很好體現這一理念的題材。基於上述認識,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主要採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並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五、教學過程

  1、故事匯入,提出問題

  本節課一開始,我用《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匯入新課:“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這樣迴圈講,直到學生能整齊地和我一起講才停止。我提出問題:“你們為什麼會講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能講完嗎?”學生回答後,我讓學生說一些生活中的重複現象,比如:週一到週日的迴圈,紅、綠燈的迴圈等。

  設計意圖:生動有趣的故事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故事簡單直白,學生容易明白教師的意圖,利於形成對“迴圈”這一概念的初步認識。為了讓學生更深地感受重複現象,教師讓學生說一些生活中的重複現象,這是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懂得數學來源於生活。

  2、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我用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400賽跑情景,讓學生分組計算前六名運動員的速度,這是本節課的關鍵環節,我將分如下幾步完成:

  (1)初算,產生疑惑

  我有意安排一、三、五組同學計算能除得盡的除法,二、四、六組同學計算商是純迴圈小數和混迴圈小數的除法。六個學習小組進行計算比賽,比一經哪些組算得又對又快。當我觀察到一、三、五組的同學基本完成時,我向二、四、六組的同學發問:“為什麼你們還沒有算完,遇到了什麼困難?”學生會向我訴苦這些題怎麼除也除不完。

  (2)再算,明確問題

  我將這個問題推給全班學生,我讓一、三、五組的學生也來算一算,讓大家都體驗到400÷75、400÷96、400÷74這三道題餘數重複出現,商中一部分數字也總是重複出現。當學生初步感受到這些商的特點.

  (3)分類,引出概念

  讓學生將六道題的除法豎式板書在黑板上,組織學生觀察這些商的特點,並小組討論如何分類。學生可能主要有以下兩種分類方法:第一種將這三題分成一類,另三題分成一類;第二種將商是有限小數的三題分成一類,商是純迴圈小數的分成一類,商是混迴圈小數的分成一類,共三類。當學生說出第二種分類時,我引導學生觀察後兩類也有共同的特點,可以歸為一類。因此,這六個數其實可以分為兩類。這一類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我們稱它為有限小數。另一類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我們稱它為無限小數。然後我請學生小組討論:“這些無限小數有什麼共同的地方?”進而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迴圈小數的主要特徵。我隨機用課件出示迴圈小數的概念,揭示課題。這裡我還要向學生說明這些迴圈小數都是無限小數,還有些小數它們也是無限小數,但是小數部分不迴圈,不是迴圈小數,這種數我們以後會遇到。像這些迴圈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迴圈的,我們書寫時可以用省略號來表示。

  (4)閱讀、總結

  在學生認識了“迴圈小數”的概念之後,我安排學生閱讀教材,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用筆劃出來並讀一讀。然後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這節課學到了什麼?對本課進行小結。

  3、鞏固新知,實踐運用

  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我出了五道判斷題,讓學生應用概念進行判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4、質疑反思,拓展延伸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異議和疑問,在本節課的最後,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同學們對迴圈小數還有什麼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如果學生提出:“迴圈小數是否還有其他記法?除到哪一步就可以判斷商是迴圈小數?”等問題時,我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肯定,並隨機將這兩個問題拋給學生,將其設計成課外探究作業。如果學生沒有提出來,老師提出這些問題。這樣的作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創造的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也為下一節課做了充分的準備。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創設問題情境,提供研究素材,誘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點然智慧的火花。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數乘小數》。它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以及前一節課《小數乘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透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全班交流和教師引導,得出確定積的小數位數時,位數不夠要用"0"補足的方法。並能正確進行筆算和口算。

  2、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探究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3、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積裡小數點的位置。讓學生掌握確定積的小數位數時,位數不夠用"0"補足。

  教具準備:

  小黑板、實物投影

  二、教法、學法指導

  本節課是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單一的算理演算法及技能訓練,學生深感計算枯燥、錯誤百出。計算本身有很強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內容常常是現實的、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這緊密的聯絡。所以在教法、學法指導上應著重突出以下幾點、

  1、情境教學促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本課創設了計算小明臥室內幾種物品佔地面積的現實情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根據自己的體驗,感悟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資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促發展

  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本課力求在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過程中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在讓同桌合作探究,教師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與信任,提供其廣闊的思考空間與交流機會,使其透過個體思考、小組或班內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認可的計算方法,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三、說教學程式

  (一)、在"情境"中引發問題(出示例2的平面圖)

  昨天我們參觀了小明的新臥室,並且運用集體的智慧幫他算出了臥室和陽臺的面積,小明非常佩服大家。今天,他又邀請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房間的新擺設,並且想再次考考大家:在他的新臥室裡,你們還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哪些是你們已經會解答的,哪些是還需要大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你們有信心嗎?

  1、說說:圖上又告訴了我們哪些新資訊?

  (學生髮現的資訊應該是:房間裡多了床、床頭櫃、寫字檯、書櫥、陽臺上多了花架,以及每樣物品後都有一道乘法算式,也可能有學生知道乘法算式的意思。如果沒有可選擇一道乘法算式讓學生說說是什麼意思。或者發現表面是長方形的傢俱有哪幾樣,它們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表面是正方形的物品它們的邊長各是多少。)

  這裡可根據學生回答,教師並排板演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現代心理學表明,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抑制到興奮,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這個環節以幫助小明計算傢俱佔地面積以及尋找新知來匯入,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複習了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架起橋樑,可謂一舉多得。)

  (二)、在"探討"中解決問題

  1、嘗試計算,發現問題

  問:這些數學問題你們都會解答嗎?

  它們和昨天學習的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是小數乘小數)

  師:在小數乘小數這一課時,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

  (方法: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是多少,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計算要求:每人選做一題,如果在做題時有新發現或有疑惑的,可同桌交流。)老師巡視

  指名展示作業,說說自己的新發現或疑惑,並且說說自己的處理方案。以及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選做1.95×1.1的同學應該毫不費力就能完成,並且發現自己所做學題就是昨天學習的型別,而選做別的習題的同學可能就會說出自己在點小數點時的困惑並能根據小數點移動規律來確定解決方案。)

  2、利用檢驗,解決問題

  問:用這樣的方法計算正不正確呢?

  現在我們就以計算花架佔地面積的算式0.28×0.28為例,誰能有一個快速的檢驗方法?同桌可討論一下。

  (學生可能用估算的方法,也可能用計算器進行檢驗)

  根據學生的回答,肯定學生的計算方法。並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向同桌、向全班同學敘述自己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說明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所學的"小數乘小數"裡的新內容積小於1的情況,計算時要注意:在積裡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來補足。)

  根據你們剛才總結的計算方法,你能快速、準確地計算出小明臥室內另幾件傢俱的佔地面積嗎?

  要求:同桌兩人每人選做兩題,做完後互相檢查。

  小組派代表彙報計算情況,並說說遇到在積裡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的時候怎麼處理的。

  (設計意圖:周玉仁教授倡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本環節在推進過程中我都力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再讓小組合作討論、探究、驗證、解決,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與交流機會,使其透過個體思考,小組或組際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認可的計算法則或規律,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

  3、針對練習、強化認識:

  你能給下面各題的積點上小數點嗎?

  0.71.050.18

  ×0.9×0.06×0.3

  6363054

  提出:要注意什麼問題?

  三、在"練習"中拓展問題。

  1、說說積是幾位小數

  0.67×0.13=1.02×0.76=0.045×14=

  2、解決實際問題。

  (1)一塊長方形鋁板,長0.85米,寬0.6米;一塊正方形鋁板,邊長0.72米。哪一塊鋁板的面積大一些?大多少平方米?

  (2)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0.5公頃,1.2小時可耕地多少公頃?0.75小時可耕地多少公頃?

  3、在括號裡填上合適的數

  ()×()=0.024

  (設計的一些專項性習題,根據算式特點在積或因數中點上小數點的正確位置,以更一步強化積中的小數位數由因數中小數的位數來決定這一規律。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安排了一組開放性練習,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落實,也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開發,探索能力得到訓練。)

  四、趣味探索。

  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道題,再直接填出後兩道題的得數。

  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學生自主探討,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頗有興趣的計算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悅,感受數學的魅力。)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計算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板書設計:小數乘小數

  0.28×0.28=0.0784(平方米)

  0.28

  ×0.28

  224

  56

  0.0784

  答:花架的佔地面積是0.0784平方米。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8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蘇教版義務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九單元86到87頁"小數乘法"的第一課時,我從三方面說課:

  一、說教材:

  1、小數乘小數是在整數乘法,小數乘整數及積的變化規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基礎,因此,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2、小數乘小數第一課時是直接在積上點小數點,而無需在位數不夠時用0來補足。我想學生要掌握小數乘小數的演算法並不難,關鍵是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去歸納演算法,這才是完整的計算教學。

  3、根據以上的分析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索,理解並掌握小數乘小數的算理及演算法;

  (2)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3)透過學習,體會數學知識間內在的聯絡,感受探究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重點:自主探究小數乘小數的算理和演算法;教學難點:初步掌握積的小數點的定位方法。

  5、教學安排:結合本節課的特點,以學生自主探索,理解算理,歸納演算法為主,加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新穎練習為輔,突出計算教學的本質。

  6、教學準備:課件的演示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是計算教學,計算本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但它在現實中卻與人們的生活有緊密的聯絡,為了使學生順利的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標準》在計算教學方面的要求,本人在教法學法上突出體現以下五點:

  1、以情境教學促學習動機

  《新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因此,本課創設了計算小明房間面積的現實情境圖,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感悟生活中蘊涵著的數學資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說,學習動機是實現自己理想目標,而力求學好的內部動因,它總是和需要直接關聯的。小學生入學前已有一些生活經驗,包括一些模糊的數學活動經驗,他們對數學知識有一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供誘因,把學生那些膚淺的潛在的需要變成正在"活動"的、實實在在的需求,並不斷喚起求知慾,引導學生積極而主動地獲取知識。

  2、以估算促筆算,突出演算法多樣化

  在學生列出2.8×3.6後,安排了學生先估算,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同時為學生探索筆算提供了一種支援過程,透過筆算與估算的比較,進一步驗證筆算的合理性

  3、重視過程,突出算理

  算理是小數乘小數理論依據,要讓學生知道怎麼算,又要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是計算教學之根本。傳統教學中就一直重視讓學生明確算理,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計算教學中,我們強調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算理演算法,只有明確了算理,掌握了演算法,才能進行準確、靈活的計算;才能突破難點,實現演算法的多樣化和最最佳化。

  小數乘小數的難點是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我認為只有當學生深刻明白小數乘小數的算理,才能真正的突破難點,因此在尋找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係時,我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去發現把因數看成整數計算的積和真正的積有什麼關係,弄清楚為什麼還要縮小積的倍數,應縮小多少倍,從右往左數幾位,點上小數點。只有重視弄清算理的全過程,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突破教學難點。

  4、多種形式應用,促進內化

  一般來說,教材上計算題的呈現方式都是比較單一的,大家都覺得比較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度的改編,豐富例題的呈現方式,使學生在期待中開始並進行計算的教學。我在練習環節中,變換了練習的呈現方式,設計了有坡度的多形式的習題,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課堂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提高計算技能。

  5、注重合作探究,促進學生的交流與發展

  本節課中,我創設了兩次學生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加強小組合作,同桌交流,透過個體思考,小組交流和班級研討,理解算理,歸納演算法,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說教學程式

  數學課堂注重的是學生思維的持續發展,為此,結合新課程標準對計算教學的要求,我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1.在情境中引發問題;

  2.在探討中解決問題;

  3.在應用中深化認識;

  4.在餘味中延展問題

  一、在情境中引發問題

  讓學生參觀小明的房間,說說根據圖中的資料你能口答出哪個事物的面積,學生只能說出床的面積:2×1.2=2.4,而對於房間,陽臺的面積只能列式,以此來複習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積的變化規律,然後找出3.6×2.8,2.8×1.15與2×1.2式子的不同,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課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透過對學生熟悉的住房面積的計算,既複習了舊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課要探索的新知,同時,賦予了計算一定的生活意義與實際意義,使學生感悟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認識到計算確實是一種需要,產生急於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慾望,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創造了良好的心理條件。

  二、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1、估算引路,大膽猜測

  先讓學生估計3.6×2.8的積大約是多少?在估算的時候教師可作適當的引導,最大值和最小值,找出3.6×2.8的積應在9和12之間。

  估算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換個角度去思考,為筆算提供一定的支援過程

  2、細化過程,掌握算理

  這個環節,是本課中突破難點的核心環節,本著"授人以漁"的思想,引導學生根據小數乘整數的經驗,探索計算的方法,提出問題:回想一下,我們以前是怎樣計算小數乘整數的?此問題的設定讓學生建立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絡。這樣學生能夠根據以往小數乘整數的經驗,憑直覺判斷小數乘小數也能轉化成整數乘法進行。

  然後學生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後,再丟擲問題: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後該如何迴歸到小數乘法的積呢?這個才是學生思維的困惑處,此時安排一個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在全班交流彙報時,教師再借助於課件具體,形象的進行演示,()讓學生弄清3.6×2.8的積為什麼要點出兩位小數,然後引導學生再一次藉助於課件的演示完整的敘述推導過程。然後,再結合前面的估算結果,與筆算進行比較,進一步確認按上面的計算方法算出的積是合理的。建立了估算與筆算的聯絡。

  在教學試一試時,我直接放手,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完全放手,大膽嘗試,在完成後再同桌的互相交流,說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第二次的同桌交流是在例題積的推導過程的基礎上,讓學生再一次的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在掌握算理的這個環節,透過扶與放的結合,循序漸進的推理活動,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絡,計算思維的內在魅力,及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遷移類推的思想。

  3、加強口算,提升演算法

  出示課件(已知:482×73=35186,求:482×7.3=,48.2×7.3=,4.82×7.3=),讓學生快速找出積的小數點應點在哪裡?

  第一次出現根據整數乘法的積,來確定小數乘法的積的小數點的位置,旨在減少學生的繁瑣計算,直接運用學過的積的變化規律,體驗和發現確定積的小數點位置的簡便方法,為歸納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打好基礎。

  4、回顧比較,歸納方法

  對比例題和試一試的計算過程,我直接提出問題:比較上面兩題中兩個因數和積的小數位數,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從特殊到一般,總結出:兩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進一步抽象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一算,二數,三點點"簡潔的話,概括了小數乘法的演算法,便於學生的記憶。

  這個環節的設計,以小數乘小數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為線索,層層推進,逐步抽象概括,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總結出計算方法,讓學生在掌握演算法的同時,深刻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

  三、在應用中深化認識

  不鞏固的教學,就把水潑到一個篩子裡一樣。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準確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單純的計算訓練,往往單調枯燥,索然無味。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所以教師應善於剖析學生的錯誤思維,組織有層次,多形式的練習,讓學生親身體驗在輕鬆愉悅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有效的形成計算技能。我安排了5個環節的練習:

  1、幫幫小馬虎(出示課件)

  把學生曾在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呈現出來,讓錯誤成為自己的教學資源,從而避免學生在作業中再出現類似的錯誤。

  2、給積點小數點。

  運用所學的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確定積的小數點的位置,鞏固新知

  3、等式變形

  第二次出現根據整數乘法的積,來確定小數乘法的積的小數點的位置,不過這次是根據積的位置,確定因數的小數位數,在開放練習中,更加凸顯因數中小數位數與積的位數關係。

  4、我做小判官

  形式新穎的遊戲環節,讓學生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使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高漲,鞏固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讓學生明確點小數點後,積末尾的0應劃去。

  5、課堂作業

  透過適量的課堂作業,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教學目標所完成的情況

  四、在餘味中延展問題

  數學學習總是環環緊扣的,一節課結束了,應留有餘味,為下節課埋下思維生長的起點,於是我出示了:16×24=384,求:0.16×0.24=?

  第三次出現根據整數乘法的積,來確定小數乘法的積的小數點,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為下節課的教學,積的位數不夠時應用0來補足,埋下思維的生長點

  總之,本節課,我緊緊以整數乘法和積的變化規律為基礎,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引導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演算法,擯棄了大題量計算的教學方式,努力使自己的設計能從更高層次上發展學生的思維,關注思維的有效生長,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時《小數乘小數》。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

  小數乘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小數點的位置變化及小數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又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小數分數混合運算的基礎。

  2、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以計算客廳面積、沙發佔地面積的活動引入小數乘小數的學習,人教版教材是以計算宣傳欄玻璃的面積問題引人小數乘法的學生。兩種版本的教材都是以生活中的問題情境引人,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小數乘法。

  冀教版教材安排了以下幾個層次的活動:①先估算一下,再用豎式計算。②動態顯示“4.8×3.6”的豎式計算過程:先將兩個因數4.8和3.6,都擴大到各自的10倍,變成48和36,然後求出積,使學生清楚地看出兩個因數同時擴大到10倍,它們的積就擴大到100倍;最後再看積,由於積已擴大到原來的100倍,要使積不變,必須將擴大後的積1728縮小到它的1/100,得17.28。用計算器驗算。

  本節課的關鍵是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冀教版教材呈現三個層次:客廳的面積計算,呈現計算過程,給出小數點的位置。沙發的面積,呈現計算過程,未給出小數點的位置,提出問題“小數點應該點在哪兒呢”,引發學生思考。()茶几的面積,學生自主嘗試。人教版教材在給出例3的問題情境後,呈現了計算過程,並提出問題“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麼關係”,並透過例4的問題討論,明確給出了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透過對比,得出冀教版教材的編排具有引導性和自主探究性,人教版教材更具有指導性和直接性。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冀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多安排了“小數點位置變化”的學習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點位置變化的規律和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根據學生已有知識,我將目標制定如下: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自主探索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會筆算簡單的小數乘小數的乘法。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匯入。

  出示客廳圖片,客廳裡都有些什麼?

  出示客廳相關資料:長4.8米,寬3.6米。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客廳的周長,客廳的面積)

  聰聰家客廳面積有多大呢?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4.8×3.6=

  A、估算一下客廳的面積有多大。

  B、怎樣用豎式計算呢?

  (二)、自主探究

  1、開啟課本自學4.8×3.6的豎式計算過程,小組交流:為什麼積的小數點點在7的後面。

  2、反饋:為什麼積的小數點點在7的後面。

  3、出示問題:客廳沙發的寬是0.85米,長1.8米,沙發佔地多少平方米?

  學生列式計算。

  問題提示:小數點應該點在哪?小組交流。

  4、反饋:小數點應該點在哪?總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5、出示問題:茶几的寬是0.45米,長是0.9米,茶几的面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A、判斷積有幾位小數

  B、自主完成並展示。

  6、知識鞏固

  先判斷積有幾位小數,再用豎式計算。

  2.72×0.80.15×0.083.7×8.2

  (三)課堂小結

  小數乘小數怎樣計算?

  先按整數乘法進行計算,再給積點上小數點(看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一些小數乘法的初步經驗。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同時,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所以學好它為以後做良好鋪墊。

  (二)教材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教材內容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學生自己探索獲得“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因為培養學生自己探索的能力,即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一方面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另一方面是為了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更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難點:小數位數的確定。而解決難點的關鍵:應是在不斷地“產生疑問、進行探索、釋疑、運用”這一迴圈過程中,自然地發現“積中小數位數與因數小數位數”的關係。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並能對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

  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源於生活,生活需要數學,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採用以討論交流、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為原型為學生提供較豐富、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研究發現,用已有知識來求簡單小數乘整數的計算結果,並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整個教學按以下四個環節組織進行:①創設情境,激趣匯入,②共同探究,明理獲知,③深化運用,鞏固新知,④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在這個環節中,我創設了兩個生活情境:

  情境一:老師買了一些水果,算一算共需多少元。

  情境二:我是這樣引入的:在炎熱的夏天,你喜歡吃西瓜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們不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接著出示場景圖,讓學生根據場景圖提出兩個問題,引出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的算式。(學生可能會列:①0.8+0.8+0.8②0.8×3,如果出現①,可以問“還可以怎樣列?”,如果出現②,就問: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這時教師揭示課題。這一環節意在透過兩個小練習,複習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由於小數乘以整數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教師先讓學生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索、發現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意義完全相同,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幫助學生體驗乘法和加法意義的聯絡。同時這一環節的設定也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二)共同探究,明理獲知

  1、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研究的重點,當難點突破。

  (1)解答上面的問題,該付多少元錢?是讓學生獨立列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下,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

  (2)充分放手,適時點撥,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計算得數時,遇到了問題:一個因數是小數怎麼辦?引發學生的思考,他們的演算法可能有這幾種:

  (1)根據意義計算:0.8+0.8+0.8=2.4元;

  (2)先化0.8元=8角,再用8×3=24角=2.4元;

  (3)0.8×3=2.4;

  (4)用豎式計算,但對位不準確

  交流時,可讓學生板演或者指名說,教師板書。①②種情況可以讓學生簡單說說理由,③④種可先讓學生說說做法,教師進行指導並板書正確的豎式寫法。豎式完成後,讓學生看著豎式,說說0.8×3用豎式計算的過程。然後問學生:這個豎式和以前的豎式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說出因數和積中都有小數,位數相同。)

  (3)關注新知,透徹理解。接著出示問題(2)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提示用加法算注意對位。組織交流乘法的演算法,小組交流:從計算過程中發現了什麼?(透過比較結果,比較對位,初步得出因數的小數有幾位,積的小數也有幾位的規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建構趁熱打鐵: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去乘呢?

  在交流中,教師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暢談自己的演算法與想法,及時掌握學生不同的思維生長點和認知區別。做到充分尊重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到計算的探索過程中來,把各種不同的演算法與想法展示給全班學生,使學生在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瞭解積的小數位數和因數有關。

  2、猜猜算算,歸納計算方法

  出示試一試:4.76×12、2.8×53、25×0.103。

  (1)、先讓學生猜一猜每道題的積是幾位數,再用計算器算一算,驗證猜想的是否正確。

  (2)組織小組討論:透過剛才的計算,你認為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可以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留點時間讓學生自主討論。)在學生自主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出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要求學生說出主要意思。)

  (三)、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1、“練一練”第1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每題的積是幾位小數,再讓學生獨立計算。

  組織交流:0.18×5的積是多少,0.90是否可以化簡,化簡的結果是多少,化簡的依據是什麼。

  2、指導完成第2題。

  第2題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填一填。

  全班交流並討論:各題的積是多少?各有幾位小數?你是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的?

  3、練習十二2、3題

  4、拓展

  (四)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讓學生暢談收穫,提出質疑。

  總之,本課力求改變以往計算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少,以計算技能的培養為主,以正確計算為最終目標的教學方法,而是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創設各種條件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運用過程中,透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和多向探索,去發現和創造小數乘法的算理和演算法,從而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思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養和發展,使數學思想方法得到滲透。

  《小數的意義》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九冊第1頁例1,練習一的第1~4題。

  2教材簡析

  “小數乘整數”是小數乘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同時它又是學生學習小數乘法的重要基礎,所以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法則的掌握水平,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小數乘法的進一步學習。

  3、根據設定數學課程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更應該讓學生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用數學學會“做數學”和“數學地思考”,發展學生的創新創意和實踐能力這一數學課程新理念,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能正確運用計算法則計算小數乘整數的乘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創設情境教學,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4、根據《標準》要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學生學數學的重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難點是: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的推導。

  二、教法學法

  因為學生在四年級已學過整數乘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法則和積的變化規律,根據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和原有的認識水平,我運用遷移、類推,採取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構建新知識。

  本節課在教學中安排了兩個層次,先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再探究演算法。在理解意義階段,透過對整數乘法的意義,計算法則的複習,回憶積的變化規律,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表中的秘密等這些做法為學生進行新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促進作用,因為積的變化規律是推導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依據。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演算法階段,教學設計時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把教材中的應用題改為生動有趣的買布的情景,把數學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身邊的數學,讓他們樂學,主動參與。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應用多媒體出示表格

  讓學生完成表格,並且說135×5的意義。

  設計意圖:從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入手,學習新知做充分的準備。

  2、回憶因數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此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表格第一行因數的變化,第二行因數不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積有什麼變化規律,最後由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積也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設計意圖:用填表的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找規律的過程,並且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發現題中的規律,這樣對後面的新課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如把上式135×5寫成13.5×5,它表示什麼呢?引出課題:小數乘整數(板書)

  設計意圖:透過經歷觀察、思考、猜測、交流、推理等數學活動來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師生共同探索小數乘整數的意義。

  多媒體展示媽媽到布店買布的情景,出現對話。售貨員說:“花布每米13.5元,”媽媽說:“我買5米布,要付多少錢?”學生經過分組討論後作答。

  學生甲用加法算:13.5+13.5+13.5+13.5+13.5=67.5。

  學生乙用乘法算:5個13.5連加,可以寫成13.5×5。

  師問:13.5×5表示什麼意思呢?

  甲說表示5個13.5連加,乙說表示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師引導學生回想整數乘法的意義,歸納出小數乘整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板書意義)

  設計意圖:將教材上的學習內容轉化為現實情景,創造、靈活地使用教材,使學習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數學課程的新理念:人人學數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討論回答練習一第1題,說出下面各式的意義。

  2、師生共同探討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先讓學生觀察、比較、猜測上式13.5×5=67.5,為了驗證該結果是否正確,我設計了個問題:

  小數乘整數,能不能將小數因數轉化成整數因數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