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

小學美術說課稿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1

  一、說教材

  《讓色彩動起來》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旨在啟發學生對強烈的對比色及其運用方面展開探索,對色彩對比形成綜合認知,並加以巧妙運用,引導學生學習用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充滿動感的作品,加強學生對色彩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從而使學生對色彩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能客觀地理解、表現事物。而且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他們往往能創造出我們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話般的美麗。對於五年級的學生而言,除去這種對色彩的情感表現,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識,如原色與間色、冷暖色、明度等。故在本課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對比色的知識,形成綜合認知並加以巧妙運用。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感受色彩強烈對比帶來的視覺美感,深入瞭解對比色知識;運用強烈的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富有動感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回憶、探究、分析、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對比色知識和使畫面產生動感的方法,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表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對比強烈的色彩帶來的表現力,學習運用對比色創作富有動感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習興趣,並促進對美術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理解和運用對比色。

  【難點】

  對比色的靈活運用。

  五、說教法、學法

  依據“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特點採用如下教學方法:討論法、情境法、實踐練習指導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學生採用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分析討論,在操作中發現並進行自主探究和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我做了如下的準備:PPT課件、基本的繪畫工具等。

  七、說教學過程

  皮亞傑曾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精心設計好匯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將出示具有動感的圖片,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在學生感受到“動感”後,我會緊接著對圖片進行去色處理,再次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出問題:還會有動的感覺嗎?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共同探究色彩“動”起來的秘密,從而揭示課題。

  環節二:欣賞作品,探究對比色

  (一)認識對比色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設定了“欣賞作品,探究對比色”的環節。首先提出問題:什麼樣的色彩給你歡快、有節奏的感覺?學生往往會從紅色、黃色等鮮亮的顏色回答,我會順勢抓住學生的回答,出示色相環並引導學生找一找色相環中哪些顏色對比強烈?以及這些色彩在色相環中距離是怎樣的?進而總結出在色相環中,每個顏色對面(180度對角)的顏色為對比色。如紅-綠、藍-橙、黃-紫互為對比色。透過觀察色相環認識對比色,而且透過這樣的一個環節也設定了一個坡度,降低了難度,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對比色的積極性。

  (二)感受對比色

  在學生對對比色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後,我會多媒體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橋》,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這幅作品中,畫面色彩給你什麼感受?運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運用這些色彩進行表現的?透過初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對比色在美術作品中的運用,從而激發他們深入瞭解運用對比色讓畫面動起來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需要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的行為習慣,所以我會讓學生迴歸生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對比色?

  環節三:實踐練習,運用對比色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透過各種美術活動,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觀察、構思、創意、造型、表現、設計和工藝製作的能力。所以我設定了實踐練習,運用對比色的環節。

  在具體的實踐練習前先提出問題:要想表現一幅具有動感的畫面,你認為如何用色最合適?強化學生對於對比色的認識。然後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課堂練習時間,和教學重難點,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創作一幅能讓色彩動起來的畫”。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我會巡視輔導並用ppt滾動更多作品,給同學們提供創作資料。

  環節四:展示評價,分享對比色作品

  在大部分學生作品已完成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願展示作品,並從色彩的運用、創作形式、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生生互評,最後我將給予及時反饋與總結,在展示點評環節中,我會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以鼓勵、肯定為主,多從建議性評價出發,培養學生敢於接受別人的“指正”。進一步提高學生髮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環節五:小結作業,拓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小結作業——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總結本課的重點知識並讓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2

尊敬的老師:

  我說的是湘版小學美術實驗教材,一年級的《畫畫火柴人》。本課是集“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為一體的綜合美術課。新的美術課程更多的鼓勵學生大膽創作,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此,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倡導學生快樂地學、主動地學。我說課設計將採用“四說”的模式,即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程式,突出“巧設情境,激趣創新”這一主題。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教材中展示的是一幅生動活潑、構思新穎、富有童真童趣的滑雪和游泳的場景:滑雪的各式各樣的表現出火柴人的動態,有表演特技的,有下坡時滑雪的,有穿雪橇的等等各式各樣的火柴人動態;游泳的場景也各式各樣,有用游泳圈的,有在水裡打排球的,有蛙泳,有仰泳,有在岸上坐著的,又躺著的。總之這一課主要是透過生活上的一些場景,讓同學們融入到這個場景裡面,用火柴人的形式來把生活中人的一些動態,用火柴人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後把畫面完整的話出來。引導學生的創造與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們的表現欲。教材對於他們來說難度不大,但表現空間去很大。

  2、教學目標:能抓住人物動作的基本形狀特徵畫出動態的火柴人;能關注生活中的場景和人物,用簡筆畫的形式進行場景再現;能夠大膽細緻的用線條畫出心中所想,表現出整體組合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牢記人體最基本的關節的數量、部位及名稱; 抓住人物動作特徵,畫出多個動態組合的火柴人。

  難點:抓住人物的動態特點,並應用於繪畫中;在人物周圍添畫背景,使畫面更完整。

  4、教學準備:教材畫畫火柴人、學生作業本、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鉛筆、橡皮、水彩筆等繪畫工具。

  5、教學課時:一課時。

  二、 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解決本課的重難點,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匯入法:在這裡,我用猜謎語的方式來匯入新課。透過猜謎語的方式。來吸引

  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做到學課件相關的知識內容的滲透與聯絡。

  2、引導發現法:火柴人的課程並不是很難,而且一年級的小學生非常有想象力,我決定不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直接講授,而是透過一步步的啟發讓他們自己發現畫火柴人的注意事項,最後在必要的時候給予總結和分析。

  同時,我還運用觀察分析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多層面地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說學法

  在學法的指導上,我主要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透過觀察、聯想、嘗試、創新以及小組總結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藉助圖片、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以及老師的演示,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性學習活動,產生“記憶”與“聯想”。

  四、 說教學程式

  課改強調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上我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透過啟發和引導學生們聯想生活實際以及自己身體的構造來發現和思考。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合理的運用表揚,鼓勵學生髮散思維,引導學生的好點子的萌芽。

  (一)啟發引導

  1、謎語匯入: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本節課採用通俗易懂的謎語來匯入課程。在學生猜到謎語之後,以圖片的形式演示火柴,認識火柴,然後用有趣的火柴人圖片喚起學生的興趣。透過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闡述,讓同學們把初步的直觀感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同學們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

  2、板書演示:透過啟發和引導學生探索火柴人的畫法之後,板書總結火柴人的畫法。畫火柴人的頭部(以橢圓形代表頭部)、畫火柴人的的身軀(以直線代表身軀和四肢)、畫火柴人的下肢、畫火柴人得上肢。

  以上的講解,在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空間的同時,給學生們下面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讓同學們畫一畫火柴人。(師: 你能在一分鐘內畫出多少個不同動態的火柴人? 學生動手)。老師提出要求,讓同學們看自己畫的圖編故事。小組內自由看圖說話。最後請一兩位小組代表人員到講臺上分別講故事。講故事可以有他們的思維轉化為語言組織表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課件演示:看一下圖片上的火柴人的動態,讓學生上臺展示一下課件上的動態。再提出要求:看一下這段影片中,小火柴人都做了哪些動態。播放影片。想一想火柴人聚在一起除了影片上的這些活動以外,還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呢?這樣有助於擴大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空間,利用影片上的火柴人的動態,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興趣。

  6、引導同學們分析火柴人場景的表現(課件演示)。觀察同學們課間活動的圖片,觀看課間活動的繪畫步驟。(第一步,畫主體人物,主體動態;第二步,畫出周圍的所有的活動物件;第三步,畫出火柴人活動所在的場所。)

  7、(課件演示)展示我們身邊同學的作品:在餐廳的場景、有在農田的場景、工地上的場景。。。感受一下他們的畫怎麼樣?好,好在哪裡?不好,不好在哪裡。透過展示其他同學的作品,讓自己感受換面的立意、造型、構圖等效果。欣賞自己身邊的學生的畫,更容易樹立學生創造的自信心。

  8、作業。想一想火柴人聚在一起還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畫出他們的活動場景。(注意:先想它們在幹嗎,再畫小小火柴人,最後添上小背景。)

  (二)學生作畫,教師巡迴指導,並隨時表揚、展示有創意的畫作。增強學生創作信心,對於其他同學也有一定的鼓勵、借鑑作用。

  (三)展示評價:採用互評的方式 ,讓同學們更好地學習。

  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都表現在了畫面上,選出幾位有創意的優秀的小朋友的作品講講自己的畫。可以用故事的方式來說明自己的想法。透過作品展示和互評的方式,讓同學們感受評價好的美術作品的方法,同時找到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吸取他人的長處。

  (四)拓展。透過今天的學習,提問他們收穫了些什麼。用火柴人的方式畫出了自己心裡的場景,回家之後或者去遊玩的時候,用火柴人的方式記錄下身處的場景。 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空間,更有利於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本節課的設計,我主要以啟發法和觀察法來引導學生們關注生活中常見的火柴,思考火柴的作用和以火柴為素材的火柴人的藝術創作,透過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協作等形式完成老師的要求和任務,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3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新穎的泥名片》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對作品、媒材、工具、製作過程的體驗及探索,培養學生初步對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現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小學2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體會製作泥名片的意義,形成用泥設計、製作文字和圖形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泥名片,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1、瞭解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和文字裝飾。

  2、培養學生運用語言學會表達、學會交往。

  教學難點是:製作得新穎,生動,作品美觀,富於個性。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2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學生自我介紹。

  2、引出課題。

  3、教師出示自己的泥名片,感受泥名片的新穎之處,欣賞名片。

  4、出示課題。

  (二)、欣賞分析。

  1、透過分析老師的名片,瞭解名片的組成部分。

  2、瞭解更多的名片造型,開闊學生眼界。

  (1)欣賞名片,總結特點。

  (2)放手討論探究,讓學生學會自己提問,並自己解決。掌握製作方法。引導學生解決:

  a 、這些名片是用什麼來裝飾的?裝飾的方法除了用橡皮泥粘,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藉助哪些工具?(還可以用壓、印的方式,尋找身邊的工具,請學生示範)

  b、底板的形狀可以怎樣做?不同顏色的底板是怎樣做的?(教師發給學生各種形狀的卡紙底板,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底板進行製作。同時示範在卡紙底板上製作泥底板的過程,可採用搓、壓等方式。)

  c、名字用什麼方式來製作?應注意什麼?(不要太粗了)

  d、製作步驟:底板——名字——裝飾。

  e、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小結:

  這些同學的泥名片顏色鮮豔,形狀各異,圖案豐富,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品展示。

  1、師:你學會了自己設計名片,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也可以讓自己認識新朋友。(請學生拿著自己的名片來介紹)

  2、活動:找朋友。

  師:在找朋友的活動中你欣賞了很多新穎的名片,你最喜歡誰的?說說他的名片好在哪裡?

  3、總結:同學們的名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給了我們美的享受,我們生活中還有很的美的東西,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吧!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泥名片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板書設計:

  (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新穎的泥名片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透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有關小學美術說課稿範文4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四年級美術下冊第6課《靜物一家》,我將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定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透過將身邊的靜物進行合理分類、組合,感悟構圖中主次關係,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表達個人對生活的關注,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材設定了兩個嘗試性的小訓練,以分解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第一個小訓練是根據主題選擇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使學生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有所感悟;另一個小訓練是以畫家作品為範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擺放位置(構圖),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擺放的位置關係的意識。

  作業的設定包含了兩種活動:一、選擇物品進行分類組合;二、用線描表現物品。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繪畫,還是以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因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強調教師課堂直觀繪畫示範。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靜物的分類、組合,以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與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為落實教學目標,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瞭解靜物的分類;

  2、以線描的形式表現靜物。

  教學難點:

  1、靜物的有趣組合;

  2、作品突出構圖形式美。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準備對於美術課來說顯得尤其重要,準備好畫具是上好本節課的前提條件。在課前佈置學生選擇靜物時,可提示學生一定的選擇範圍,貴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險物品等不宜作為課堂學習用具,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提示。

  教師準備:靜物圖片、範作、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繪畫6B鉛筆、白紙、美術課本、多件不同用途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二、教法和學法:

  (一) 教法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建立在學生嘗試體驗的基礎上,緊密聯絡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根據此認識我採用情境設定、探究感悟、演示指導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營造給學生全面參與和體驗的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感悟,在體驗的活動中獲得認識,並藉助多媒體及教師示範,增加直觀印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

  (二)學法

  學生是根據一個主題聯想畫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感悟;另外是以畫家的作品為範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的擺放位置,以此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的擺放的位置關係的意識。為了增加感性體驗,課堂上同學們能夠透過分類擺放自己帶來喜歡的物品,自主解決問題,和老師收集的一些生活

  中各個場所中常見的的各類靜物的圖片,以圖片和名家作品來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審美能力及用線描的形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物品,達到小訓練的目的。為了引起學生繪畫的激情,老師在作業前安排靜物繪畫演示。透過觀察和分析,理解老師如何構圖,如何用筆。

  三、教學過程

  (一) 課堂匯入(1分鐘內)

  在課堂匯入環節,我採取了 “開門見山”式直接匯入法。(如:老師說:今天我和同學們去認識一個特殊的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家——靜物的一家。)這樣的做法直接明瞭,又節約了時間。

  (二) 講授新課(約15分鐘)

  1、理解靜物概念。

  透過提問,舉例、老師小結。讓學生理解“靜物”就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2、讓學生尋找身邊的靜物並且學會分類。

  在學生懂得什麼是靜物後,我讓學生在課室內找一找有什麼靜物,在家裡又有什麼樣的靜物,你們會分類嗎?怎樣分?透過活動讓他們關心自已的生活。

  3、品讀名家作品,學習如何構圖美。

  優秀的名家作品包含著很多構圖美的元素,透過老師的引導講述,同學們的研討,分析。從繪畫中學會如何組合有趣的靜物、如何構圖表現。

  4、操作體驗,加深學生的理解。

  讓個別學生到講臺前體驗:不同物品的外形,大小、類別擺放出優美的靜物組合。老師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三) 教師直觀繪畫演示,再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約3分鐘)

  教師的現堂的繪畫演示,能體現出老師基本功,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不但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慾望。

  (四) 學生作業(15分鐘)

  本課的學生作業我安排約15分鐘。因為本課是線描造型教學,用具較為簡單,學生也易於掌握,繪畫速度較快。學生創作可以自選2—3件物品,與同學一起分

  類,用線描的形式把它畫下來。也可以用回憶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熟悉的題材。關健能體現出生活情趣。

  (五) 作業展示與評價(5分鐘)

  我把作業展示分兩大類,一類是構圖美的作品;另一類是線條美的作品。學生們透過自評、互評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探討。 教師適時概括小結。

  (六)課後拓展

  向同學們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景物都是美麗的,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表現,就能把最普通靜物畫成藝術作品。

  四、板書設計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表揚,我確定分兩類進行展示。以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美術活動。

  第6 課 《靜物一家》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