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黃山奇石》小學語文說課稿

《黃山奇石》小學語文說課稿

《黃山奇石》小學語文說課稿

  大家好!

  今天我來說一說《黃山奇石》這篇課文。說課的內容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學生,第三部分說教學目標,第四部分說教學設計,第五部分是說教學效果。

  【說教材】

  《黃山奇石》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

  黃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是令人嚮往的地方。於是,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就是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橫生的奇石,不是神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讀著課文我們彷彿被帶到了景色秀麗神奇的黃山,似乎已經不是在閱讀課文,而是站在黃山一個個觀景臺上,美美地欣賞著那些奇石,拍下一張張奇石圖。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每一幅圖,都是一個神奇的童話。讀了課文不油心生嚮往黃山之情,更加喜愛黃山。

  【析學生】

  作為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慾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緻觀察能力也處於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

  因此,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說目標】

  1、透過學習課文、感受黃山石的奇妙,體會作者對黃山奇石的讚歎。喜愛黃山,嚮往去黃山看奇石。

  2、透過觀察圖畫與理解語言文字,培養觀察和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為了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創新精神,教學活動中,可將看圖、讀書、訓練融入質疑、疏疑、解疑的主線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4、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觀察圖片,賞析優美詞句,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讚歎。

  現在,讓我來說一說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

  【說教學】

  課堂上應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圖文並茂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以質疑為主線,運用反饋教學法進行調節反饋,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歸疑、悟疑、解疑的教學,並且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這是我的總體教學思路。教學環節分為三個部分:

  1、初讀課文質疑,明確學習目標:

  開課質疑,課件出示課題“黃山奇石”,其中“奇”字用動作突出。教師解釋什麼是奇?並問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有哪些疑問?”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然後,請學生帶著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同時觀看課件播放介紹黃山的風光短片,讓學生透過欣賞、領略黃山美景,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在本環節中學生透過質疑,對黃山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使學習目標明確,學習質量提高。多媒體在這個環節中突出其直觀性、形象性,把黃山奇景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眼看著黃山秀麗神奇的風景,耳聽著教師飽含激情的範讀,彷彿走進了仙境般的神話世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2、細讀課文解疑,突破重難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圍繞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難點,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⑴瞭解內容,初步解疑:

  在上一環節中,學生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教師順勢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有沒有你想知道的答案,並把你讀懂的地方和同學說一說。

  ⑵深入理解,進行解疑:

  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讓學生說說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學生對“景色秀麗神奇”、“怪石”幾個不易理解的詞語,教師可採用對比法進行教學。就拿“怪石”一詞來說吧,課件出示兩張圖,一張圖上的石頭相貌平平,而另一張圖上的石頭則有些怪異,讓學生判斷哪張圖上的石頭為怪石,這樣學生自然就明白什麼是怪石了。

  在教學配圖的二、三、四自然段,可採用看圖學文的方法,讓學生把課文中描寫各種奇石的語句找出來,圖文對照讀一讀。當教學到“仙桃石”時,課件出示仙桃石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片,可以看到山頂的`巨石就像一個大桃子,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落在山頂的石盤上。讓學生結合看過的神話傳說,如《西遊記》等,發揮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來歷,編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講一講。當教學到“猴子觀海”時,課件出示猴子觀海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形狀像猴子的石頭,它兩隻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雲海。學生對“翻滾的雲海”理解起來有困難,可以讓他們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並看看課件出示的翻滾的雲海的圖片,以此解決心中的疑團。當教學到“仙人指路”時,課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給遊人指路呢。可以讓學生學一學仙人指路的動作,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在講課過程中穿插著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要讀出對仙桃石來歷的一種猜想。讀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觀海的有趣,聲音可以輕一點,彷彿怕驚動了正在觀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則要讀出仙人指路這個傳說的神秘感。朗讀的方式也要多樣化,有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分開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練習背誦。

  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可讓學生將描寫“金雞叫天都”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理解什麼是“金光閃閃的雄雞”、“不住地啼叫”是什麼意思。然後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發揮想象,畫一畫“金雞叫天都”,再選幾幅學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來,大家來評一評誰畫得好。

  3、讓學生充分動起來,體驗創意性閱讀: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和個體差異性,為學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有朗讀、當導遊、講故事、畫畫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喜歡的活動方式,分組同時進行,教師從旁指導。喜歡朗讀的學生可以一個人或幾個人一組,把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儘量讀得有感情,還可以配上動作;喜歡錶演的學生可以在小組內扮演導遊,把自己喜歡的部分介紹給大家,帶領大家遊黃山;喜歡講故事的學生可以挑選課文中的一處奇石,發揮想象,編一個有趣的故事講一講,比比誰講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歡畫畫的學生,趕快拿起手中的畫筆,透過自己的想象,在紙上畫出“天狗望月”、“獅子搶球”、 “仙女彈琴”。為了再發展思維,還可讓學生畫自己想象中的怪石並起上名字。最後,每組推選同學在全班展示才藝,彙報學習成果。

  只有學生主動、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他們的主體性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學生透過各種活動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鍛鍊了自身的能力,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和實踐性。

  【說效果】

  透過看圖,瞭解文章大意到質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難點,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觀性,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課堂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