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精選11篇)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1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繼續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二是繼續學習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本課的重難點是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小飛蛾的“掙扎”,是在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掙扎著的飛蛾讓“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蟲也竟然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②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

  “糟蹋”這裡是浪費的意思。這句話是作者在靜聽自己的心臟律動後產生的生命意識:一個人的生命只屬於自己,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好好地使用生命,讓人生更有意義。作者用“可以……也可以……”,強調的是兩種人生態度,前者是負責的態度,後者是不負責的態度。

  ③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生命是短暫的,人生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透過不懈的努力去創造無限的生命價值,使生命穿越時空,成為永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2)對詞語的理解。

  騷擾:擾亂,使不安寧。本課是指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擾亂了“我”的寫作思路。

  震撼:震動;搖撼。本課是說“我”被自己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聲所震動,感受到那隻屬於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慾望、衝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三、教學建議

  1.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教學時可以聯絡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篇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文前,還可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2.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可以採用以下思路展開教學。

  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本文寫的是什麼內容,共寫了幾個事例,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思路。然後,讓學生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覆品讀,指導學生領悟其中蘊藏的內涵。最後,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彩、含義深刻、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反覆誦讀,並談談自己的理解。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鼓勵學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最深的感受表達出來,互相啟發借鑑,共同享受並體驗閱讀中成功的快感。

  3.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學習每一個事例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默讀—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朗讀—表達言中之情、抒發個人胸臆。可採取範讀、賽讀、評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飛蛾強烈的求生欲,讀出瓜苗頑強的生命力,讀出作者積極的生命觀。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練習背誦,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4.識字教學可採取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做到人人參與,字字落實。教師可採用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的方式引導學生鞏固字音和字形。如,擾──攏;屈──倔;診──珍;塌──踏;限──狠等。寫字時先讓學生自己分析字形,然後仿寫、比較、糾錯,教師應著重解決學生在寫字中出現的共性問題。

  5.教學本課後,要指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自己學習課文後的感受和對生命的感悟,即珍愛生命,珍惜時間,不懈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課下,可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也可以仿照作者的寫作方法,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寫下來,做到讀寫有機結合,併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好準備。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生命生命》(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魯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組課文中的一精讀課。本組教材是圍繞生命這一專題編排的。這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感受生命的美好,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蒐集、瞭解更多熱愛生命的故事。

  《生命生命》是一短小精悍的散文,作者透過三個事例引發對生命的感悟與思考,進而提出要珍愛生命,使生命光彩有力。課文行文清晰,結構嚴謹。不僅人文性極強,在語言表達上,也有獨特的魅力。

  二、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的要求,聯絡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3個字,正確讀寫“震撼”“慾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四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理解詞語和感知文字的能力。為此,我充分藉助文字,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法,如設定情境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並指導學生運用抓關鍵字理解詞語、想象畫面理解詞語,加以拓展想象、情境體會,從而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說學法:學生如何學才能與老師的教和諧共進,相得益彰呢?新課標(2011版)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要求,我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如下指導: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四、說教學過程

  我準備從以下四個流程來展開我的教學實施過程。

  1、談話匯入檢查預習

  2、整體感知梳理脈絡

  3、品味語言細讀賞析

  4、結合生平昇華情感

  (一)談話匯入檢查預習

  上課伊始,我板書課題:(板書課題)並語言敘述:同學們,生命是寶貴的,也是美好的。在作者杏林子眼裡,生命又是什麼呢?簡潔的導語能讓學生儘快進入到課堂教學中,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期待。

  課標2011版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四年級學生,字詞教學仍然不能放鬆。為了掃清閱讀障礙,也引導學生積累詞語,我進行了生字詞的預習情況檢查,並指導書寫“截”這個字。

  (二)初讀文字,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概括課文內容需要老師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訓練。在學生初讀課文後,以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文章敘述了事例後引發了杏林子怎樣的感悟?”這時指導學生透過板書概括課文內容,既理清了課文脈絡,又抓住了主要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這樣進行板書:

  15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

  瓜苗生長

  靜聽心跳

  (三)細讀賞析品味語言

  品讀前,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畫出來體會體會,並寫出自己的感受。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尊重了學生個人的朗讀體驗,又為下一步的品讀搭好了梯架。

  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在不同的語境中進行品讀,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第二道流程的設計宗旨,在學習每一個事例的時候,我先讓學生默讀——分析言中之意、感悟言中之理,然後採用各種形式朗讀——表達言中之情、抒發個人胸臆。我採用了不同的品讀方式來感悟這三種生命現象。

  (1)聯想品讀感受飛蛾求生的慾望

  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用課件出示這段話: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學生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朗讀這段文字之後,我引導學生抓住“掙扎,鼓動,躍動”這幾個詞,透過動作表演,讓學生感悟到了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使學生明確作者是透過寫小飛蛾的動作來表現它強烈的求生慾望的。緊接著,我出示一張飛蛾鼓動雙翅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飛蛾在杏林子的手中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它會對自己說些什麼,對杏林子說些什麼呢?學生可能會這樣回答:尊敬的女士,請您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打擾您了!也可能會義正詞嚴地說:我們昆蟲雖然個小,但是和你們人類一樣擁有珍貴的生命。你們不應該以強欺弱!最後,老師總結:求饒也好,示威也罷,小飛蛾掙扎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求生!接著老師引讀這段話。並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指導背誦。這一話題的設計,既幫助學生理解了文字、豐富了文字,又是想象說話能力、朗讀能力的訓練。這一教學環節,填補文字的空白,給學生營造了一個想象和創新的空間,既讓學生充分感悟,又在語言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語文能力。

  (2)詞語品讀體會種子向上的力量

  李海林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要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在總結第二段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第三段話,自主探究,然後彙報交流。之後,感悟重點句子: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呀!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我引導學生反覆朗讀,然後問:“在這段話中,哪個詞語最能打動你的心絃?”孩子們可能會抓住“沒有陽光、沒有泥土、衝破、不屈向上、堅硬”等詞語。在朗讀指導中讓學生透過這些詞語體會小瓜苗惡劣的生存條件和不屈的生長態度。雖然他們的朗讀情感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心裡充滿了對一粒小小的香瓜子的敬畏。講到這裡,水到渠成,我把作家夏衍的文章《種子的力》帶給同學們欣賞。老師適時總結:這就是種子的力量,這就是頑強的生命力!動植物如此,人亦如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個教學環節。

  (3)、情境品讀感悟生命存在的重要

  文章第四段話和結尾是緊緊相連的,有了前面的鋪墊,我採用了由扶到放,以讀代講的方法。首先鋪設情境,讓學生伸出手腕,觸控自己的脈搏,感受生命的存在,指導朗讀“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然後我設計問題:杏林子是怎樣對待這單單屬於自己的生命呢?自然而然地引出最後一段話。(出示課件)

  (四)領悟主旨,昇華情感

  文章的結尾很理性,如“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但學生不易和個人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怎麼突破這個難點呢?我把杏林子的生平引入課堂。孩子們想不到這飽蘸生命的汁液寫出的美妙樂章,會是杏林子在輪椅上寫下的!有了和作者的對話,有了心靈的震動,當孩子們再一次誦讀這段話,肯定會變得凝重許多。學生深情朗讀感悟後,我把杏林子對生命感悟的這段話以詩歌的形式呈現,在配樂中朗誦,就別有一番深意。在反覆的朗讀中,學生已經把這段話爛熟於心,也完成了背誦課文,積累語言的任務。

  接著我設計了一個聯絡生活,超越文字的教學環節:在你的生活和閱讀積累中,有像杏林子一樣執著追求,珍愛生命的人或者自然現象嗎?在學生暢所欲言後,我補充材料:身殘志堅的張海迪,創造奇蹟的霍金,奮力拼搏的殘疾運動員,這一環節的設計即拓展了文字,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平時的閱讀積累。生命情感有了醞釀,語言訓練有了扶手,最後我問道:“是呀,生命到底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會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出來了嗎?”老師以文字為依託,適當進行鋪墊,以開啟學生的思路。就這樣,引導著孩子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孩子們定會以我口言我心,暢所欲言。然後引導孩子把這稍縱即逝的靈感以詩歌的形式寫下來。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緊接著,老師迴歸整體,再把拓展部分和文字巧妙結合,把生活中和杏林子一樣具有的這種生活態度凝練為一個詞:熱愛——對生活的熱愛!這樣設計,既讓文字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和思想,使他們感受到雖然我們小學生沒有經歷過杏林子一樣的磨難,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熱愛生命,比如珍惜時間,播撒愛心等,又對本課進行了了總結和昇華。最後,以學生齊讀熱愛生命的名言結束整節課。

  五、說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

  瓜苗生長熱愛

  靜聽心跳

  板書是教學的精華與濃縮。本節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關鍵詞語加以板書,既展現了文字內涵,又簡潔凝練,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和感悟的能力。

  老師們,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敬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生命 生命》是人教實驗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19課課文。第五組課文的主題是“熱愛生命”,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隨著課文的學習,感受生命的美好,體會課文中含義較深的詞句。

  本文的作者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課文開頭就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呢?”接下來作者不從正面回答,而是列舉了三個事例:飛蛾求生、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傾聽心跳。透過這三個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透過文章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

  這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書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二、說學生:

  四年級下期的學生已初步具備獨立的識字和一定的閱讀能力,能與同學一道對文字進行質疑、合作和探究,能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本文主題深刻,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說目標: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我從知識與能力、方發育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慾望、衝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句子的含義。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文中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四、說教法:

  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上所要做的就是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師要設定有效的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消除與文字的距離感。在學習字詞、質疑解疑、感情朗讀等環節,教師要及時指導,並總結學法,反覆強調。在理解感悟文章所表達的作者情感時,教師要精心設問,從那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中提煉問題,以少數幾個問題統領全文的學習,達到“求真、倡簡、務實”的境界。最後,教師還要組織必要的練習拓展,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落在實處,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廣闊的生活中去。

  五、說學法:

  陶行知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給與孩子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問、讀、思、議、品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學生能提出問題才有解決問題的慾望和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學習的各個環節提出疑問。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要在多種形式的讀的活動中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有所收穫。品讀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抓住關鍵詞句透過想象、體驗等方式感受具體的形象,體會作者語言的精煉與平實。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匯入新課:

  1、介紹杏林子的名言和生平,引出課題。

  2、請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人生格言,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學生交流識字解詞方法。

  2、再讀課文,讀通讀順語句。

  3、三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列出三個事例的小標題。

  (三)品讀詞句,深情感悟:

  文中作者幾次提到自己感到震驚,是什麼使她震驚呢?

  (1)學生自讀討論後整理:是飛蛾那種強烈、鮮明的求生慾望讓“我”震驚!

  這是什麼樣的飛蛾?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它心裡會想什麼?

  朗讀相關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2)學生自讀討論後整理:是香瓜子極強的生命力讓“我”震驚!

  這是什麼樣的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只活了幾天”的香瓜子心裡在想些什麼?

  朗讀相關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3)介紹杏林子的身體狀況,談談對“白白糟蹋”的理解。參閱背景資料,說說杏林子是怎樣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她又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有感情朗讀。

  (四)暢談感受,昇華情感。

  怎樣回答課文開頭提到的問題呢?藉助板書,師生共同整理

  “生命是什麼呢?

  生命

  是飛蛾求生的慾望;

  生命

  是香瓜子破土而出的心願;

  生命

  是沉穩有規律的心跳;

  (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標點中,給題目加標點然後再深情地朗讀。

  (六)動筆寫下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寫下自己的人生格言。

  (七)板書: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生命生命》這課文是第五組以“生命”為專題中的一精讀課文。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是本課向我們詮釋的生命的全部內涵。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生命力的頑強。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與正確的價值觀。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所蘊含的道理。

  2、教學難點:

  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四、學情分析:

  這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本文前,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為領悟本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教師可以在課前先詢問學生蒐集情況,如果學生沒有蒐集到,可以先告訴學生一些這方面的名言。如: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2、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 3、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五、說教、學方法:

  1、教法:

  採用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反思的教學環節,層層深入,對學生進行思想薰陶與感染。

  2、學法:

  透過品讀課文、交流、討論,感悟生命力的頑強,理解生命的真諦。透過暢談對生命價值的理解,抒寫對生命的感言,提升對生命的認識。

  六、說教學設計理念: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目的是要徹底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從而使教師轉入幕後,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

  七、說教學過程:

  一、採用故事引入,鋪墊情感基調。

  1、將本課的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蹟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說一說:為什麼一個一生有五分之四時間都在與病魔作鬥爭的人會有這樣的生命奇蹟的出現?

  總結學生的發言後,自然的引入本課。(這樣的引入,是為了與即將學習的文字進行無縫接軌,在學習文字之前,先調動起學生的情感。)

  2、引入。在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作者透過三件事,向我們闡述了生命的頑強、生命的寶貴。還記得是哪三件事嗎?(學生回答後,板書三個事例:飛蛾求生 瓜苗破土 靜聽心跳)

  二、品讀課文、感悟生命的頑強。

  ㈠、學生自由讀課文,再次感知。

  ㈡、交流、討論、思考三個事例中所蘊含的道理。

  1、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討論、思考感興趣的事例。可以談自己喜歡的原因,也可以談自己的感悟。(課前可先讓學生自由結合成6個學習興趣小組。)

  2、以“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三個事例的順序,讓小組推出代表,說說從事例中體會到的內容。組內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成員也可以提問。(總結學生對三個事例的發言後,

  板書:珍愛生命 生命力是強大的 嚴肅對待生命)

  三、情感昇華。

  教師在總結學生的發言後,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

  (總結學生髮言後,板書: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創造價值)

  四、課外拓展,抒寫生命感言。

  1、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2、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寫下來,可以仿照作者的寫作方法。(選做題)

  八、說板書: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珍惜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強大的善待生命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創造價值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文章——《生命生命》,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理念、教學流程、教學方法、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這文章是本冊以“熱愛生命”主題的第五單元中的第三文章。在緊接著本單元前兩課文引導學生們透過感人的故事從思想和行動上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並學會關心別人的生命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開始關注和認識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麼?

  “生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也是不同的。這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本文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對生命進行頑強抗爭的極好例子,而她對生命的強烈呼喚,在《生命,生命》一文中體現得如此強烈,只有真正感同身受了,讀者的心靈才會與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鳴的火花來。但是讓活潑單純,生活無憂的四年級學生透過三件看來平常的小事去解讀“生命”,無疑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多方面深入地瞭解杏林子對理解課文的內涵有很大的幫助。

  二、學生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地會開始思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應該怎樣塑造自己的問題,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對生命的認識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現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這一層面。因此,有關生命的話題學生是渴望瞭解的,進行生命的思考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需要。具體到對《生命生命》一文的閱讀來看,對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以及文中三個生命個體所展現的生命精神內涵,學生在體會時會因對作者的不瞭解以及對生命話題的認識較粗淺而產生學習困難。

  三、教學理念

  “生命語文”教育,即讓語文進入生命,內化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格內涵,為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的美麗與寶貴,探索生命的方向與意義,提升生命的質量與品位,使生命變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義而對人進行的語文教育。“生命語文”,是為生命而為、用生命而為的語文教育。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善待生命。

  四、教學流程:

  聽——引發生命的思考。尋——觸控生命的脈搏。

  悟——聆聽生命的音節。讀——走進生命的林子。

  五、教法學法: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以“讀”代講,利用多種媒體,創設情境,利用絡優勢拓展學生的能力,力求達到“在讀中思索、在情境中昇華、在絡中成長”的效果,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下面我就針對採用的教法、學法說說我在教學中是怎樣做的。

  1、情境教學法: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最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因此,在教學伊始,我用學生熟悉而又久違了的嬰兒啼哭聲引發學生對宣告的思考。(閃動“聽——引發生命的思考、出示嬰兒圖片、放啼哭聲)。這一聲啼哭,帶給學生感官上的刺激,引發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這文章透過三件小事去解讀“生命”(閃動“尋”,出示三件小事),在學習第三件小事“靜聽心跳”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有感情地配樂朗讀了這個自然段,然後讓學生把手放在心口上,感受自己的心跳,並鄭重地告訴同桌,莊嚴而自豪地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這句話是作者看到飛蛾求生、磚縫冒苗後,靜聽自己的心跳,從心底裡發出的呼喚!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喚中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真實,生命的重要。結尾指導同學們用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配樂朗讀,更起到了渲染作用,照應了開頭的嬰兒啼哭聲,喚起了學生對宣告的敬畏、讚美和珍惜。(錄影片斷)

  2、以“讀”代講。

  新課標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陪奧運能夠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讀”,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作為一哲理性較強的文章,讀是比不可少的。初讀,感知文章的三個事例;尋讀,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讀,結合句子談理解、談感受;背讀,積累好詞佳句作儲備。而且我還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放讀的片斷)整節課,書聲朗朗,讀味十足。

  3、 絡學習和互動。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培養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為了更好地突出這一課標理念,課前,我就讓同學們自發地組成合作探究小組,蒐集有關作家杏林子的生平簡介、代表作品,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課堂上我又一次地出示了杏林子的照片及簡介,從視覺上引起學生的震撼“作家真了不起”。課後很多學生自發地創作了關於感悟生命的小詩,表達了他們對生命的認識。這是同學們將自己創作的小詩發到了我的部落格上。

  六、板書設計:

  19、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敬重

  磚縫冒苗讚美

  靜聽心跳珍愛

  簡潔明瞭的板書,便於學生理解課文,對生命有據感悟。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課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是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透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並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說學生

  這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生命,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聯絡前面兩課文的學習。利用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為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課前,還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發,為領悟本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說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引導學生透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生命生命》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這類課文極容易上成道德課,為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層面,不但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一、說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二、說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三、說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說教學過程

  一、整合單元內容。

  匯入生命主題本課題比較特別,是兩個“生命”詞重複,這課題已經緊扣本單元主題“熱愛生命”,所以我先透過複習17、18兩課內容匯入,既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又能順利板出課題第一個“生命”。然後透過介紹杏林子引出課題第一段,又順利板出課題第二個“生命”。分層次地板題,幫助學生層層深入思考課題。這時請學生讀題,這裡的讀題目,不在於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於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之餘也和作者產生同一疑問,帶著問題學下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在讀書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是第一課時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落實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整體把握的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內容,需要老師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和訓練。在學生初讀課文後,以這兩個問題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前半部分敘述了這三個事例後引發了杏林子怎樣的感悟?”這時指導學生透過板書幫助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既解決了課文“寫什麼”的問題,又理清了課文敘述脈絡,即課文“怎樣寫”的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在理解內容的同時領悟表達方法,能更好的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三、在說話訓練中走近文字。

  和作者產生共鳴引領學生品讀飛蛾掙扎求生的事例時,當學生從“只要、就、稍”等詞體會到飛蛾生命的脆弱,從“掙扎、極力鼓動、躍動”體會到飛蛾珍惜生命後,我設計了語言訓練: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會對自己說什麼呢?學生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逃出去;我不能就這樣死去,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自己的生命;我只要有一點逃出去的希望,我也要爭取;加油!努力!一定要從這裡逃出去,重獲自由,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這一話題的設計既是一種想象說話的訓練,又是對飛蛾不言放棄、頑強抗爭精神的言說。學生看似在替飛蛾說話,實質在表達自己的心聲,於是,文與人、蛾與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一致。

  四、在說話訓練中昇華生命感悟。

  在學完飛蛾求生、香瓜子茁壯成長兩個事例後,我問生命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

  [出示幻燈片]

  學生寫到:生命是小草頑強的生命力:生命是在田野裡跳動的青蛙;生命是校園裡開得火紅的木棉花;生命是螞蟻尋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我們在運動場上矯健的身影……在孩子獲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強烈體驗就結課會停留在單純的文字層面上,而設計了這個練習後等於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把孩子從文字引入生活,因為一切的學習只有最終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接著老師說:“把我們剛才所說的連起來,就是生命的詩、生命的讚歌啊”教師如詩般的語言,神奇的點化著孩子們身邊眼前的生命,孩子們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個神奇的生命林子。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生命 生命》是小學語文課標實驗版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生命”這一專題中的一精讀課文。

  《生命 生命》這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抒發了作者的三種感觸:小飛蛾在生命面臨著嚴重的威脅時極力掙扎——強烈的求生慾望,生命是值得珍視的;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生命的誕生,生命力是強大的;“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識,生命是應當嚴肅對待的。文章結尾作者直抒胸臆,寫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深層思考,表達了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這課文要儘可能的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將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之中,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初步培養學生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生命的短暫與可貴。

  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閱讀課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領悟作品內涵,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透過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多角度地體驗生命的真正內涵。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獲取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培養自覺探究意識,激發創新的慾望。

  三、教學重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聯絡生活實際談對生命的感悟。

  六、學情分析

  這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本文前,可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為領悟本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七、教學準備

  1、生課前查詢有關資料:收集有關“生命”的名言。圍繞“生命”的主題,舉出一個例項。

  2、教師課前準備:思考聯絡生活實際多角度地選取有關對“生命”的感悟的內容,設計幾個有梯度的主問題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體悟生命的內涵。以《命運交響曲》這一主旋律烘托氛圍,創設情境。製作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幻燈片。

  (二)說教學方法

  一、教法

  1、課前做好較充分準備。蒐集與生命有關的名言和事例,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語評價語。

  2、採用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反思的教學環節,層層深入,對學生進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薰陶和感染。

  二、學法

  1、透過品讀課文、交流討論感悟生命力的頑強,理解生命的真諦。

  2、透過暢談對生命價值的理解,抒寫對生命的感言,提升對生命的認識,昇華文字內涵。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對話引入,鋪墊情感基調

  1、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說說聽到這段音樂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有關生命的名言。

  3、將杏林子的生平事蹟做成一張張內容不同的小紙條,當成禮物派送給說出名言的同學。

  4、收到禮物的同學依次介紹杏林子。

  5、匯入新課:為何一個一生有五分之四時間都在與病魔作鬥爭的人有這樣的生命奇蹟出現?(總結學生的發言,以設問的形式自然匯入新課。)

  [這樣的匯入,既是一種“預熱”,也是一首教學“前奏曲”。其原則是“預熱”,要與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與即將學習的文字無縫接軌,完美“合拍”,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本環節以說名言換取杏林子生平事蹟的紙條,既為學生理解本文思想內容做好了準備,又瞭解到作者的相關情況,鋪就了本文的情感基調,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預熱”。]

  二、品讀課文,感悟生命頑強

  1、通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對生命的思考。

  2、交流討論思考的問題,用三句話概括三個事例,再請學生把語言濃縮成3個小標題(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

  3、精讀課文2—4自然段,選出感觸最深的事例,進行品讀。

  4、學生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說說為什麼喜歡。(可以是隻談課文的事例,也可以談自己的感悟。)

  5、默讀這三個故事,用心去發現、去品味,看哪個句子打動了你,或者讓你大吃一驚,或者讓你肅然起敬。

  6、組織學生交流反饋,隨機點撥。(幻燈片出示相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設計一些問題和練習,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透過教師的引導語反覆讀課題,在讀中對生命有所感悟。)

  句子1:但他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為什麼我會“忍不住”?我心裡在想什麼?(抓住動詞“掙扎”、“鼓動”、“躍動”,啟發學生想象飛蛾求生的畫面,感悟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

  (2)在學生對作者的想法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反覆讀,讀好那三個感嘆句。)

  (3)在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後,再問學生:此時,你覺得這只不起眼的、脆弱的、甚至是醜陋的飛蛾怎麼樣?

  (4)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 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什麼?

  (2) 在學生體會到種子那頑強的生命力後,指導學生朗讀。

  (3) 面對這株幼小的瓜苗,你想對它說些什麼?

  (4)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四、體驗反思,昇華生命內涵

  1、提問:讀罷全文,你感受到什麼?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如果學生的回答,沒有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絡,這個問題的設計就不能體現出聯絡實際生活的意義,而學生自身對生命的感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礙。由此,教師可以做適當引導,以激發學生“說”的慾望。提示學生使用這種格式說話:“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再聯絡到生活實際。)

  [這個說話題目的設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突出文章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2、教師總結概括,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段話。

  五、課外拓展,抒寫生命感言

  1、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麼?

  [文學作品的美是內斂的,是開放的,就看你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這需要我們去想象。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此處的說話訓練,是真正挖掘出了學生個體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更開拓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達到創造想象的昇華。]

  (四)說板書設計

  生命 生命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強大的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特點:

  《生命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本單元是學生從小學進入中學後的第一個單元,內容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的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這優秀的散文。作者以女性的細膩和和敏感觀察尋常的生命現象引出對人生的思考,感悟生命的可貴。喚起學生對生命的關愛。

  2、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葉聖陶說“教材是個例子”。《生命生命》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的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培養,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本單元的成敗,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影響深遠,特別是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掌握尤為重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根據本單元的安排,結合新課標“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本課安排了以下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理解文中三個事例所蘊含的內涵。

  (2)學會品味精美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

  (3)從不同的側面思考問題,獲得不同的感悟。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不同形式的“讀”和討論,形成一種活潑有序的課堂學習氛圍。

  (2)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增進學生閱讀本文的體驗和感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為了體現新課標“正確認識人生中苦難難免,但生命永恆,生命美好,要戰勝苦難,同時進一步認識學習語文和生活的關係”的理念,本課安排的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學習並嘗試作者關注自然,思考人生,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增進學生對生命的體驗和生命價值的認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味生命的頑強和美好,珍愛生命。

  2、教學難點

  從三個事例中引出多角度的思考。

  四、教師教學方法

  1、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朗讀時,除了要求學生讀準字音,還應對學生進行正確處理句內停頓,正確處理輕重音等朗讀技巧層面的指導。這是因為,有效的朗讀可以拉近與作者的距離,並且能使學生的語感在實踐中得到培養,為感悟文字打下必要的基礎。

  2、組織課堂討論,在討論交流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的討論抓住以下兩點:

  (1)三個事例分別蘊含著怎樣的內涵。由此紀出了作者的哪些思考?

  (2)這三個事例,能否引發你對生命的其它思考?

  (3)你認為哪些詞語、句子或段落寫得最準確生動而又精彩?說出你的理由。設計這些討論題的目的在於讓學生讀懂課文理清文章由“所見”到“所想”“所悟”的思路。同時培養學生品味、欣賞文章精彩內容的能力。

  五、學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的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只有學會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質疑中創新。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設計思路描述

  本文的教學思路可設計為:情景體驗———循情明理———拓展證理

  情景體驗:從事例入手,重點是給學生創造一種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生命存在以及生命的狀態。

  循情明理:由事例引向作者有關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拓展證理:由課文走向生活,從生活中尋求追尋生命價值的事例,以進一步強化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八、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文

  用生動的語言介紹杏林子,讓學生很快地進入作者的生活境地。

  (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由學生談談如何讀好這課文,然後點同學試讀再讓學生評價,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為感悟文字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整體感知

  1、通讀全文,說說文中寫了怎樣的三

  件事情,你從這些事例中體驗中體驗到了什麼?

  A、那是一隻怎樣的小飛蛾?“我”為什麼把它放了?

  B、小香瓜苗的生存條件是怎樣的?“我”從小香瓜苗那感受到了什麼?作者對尋粒小小的種子產生了怎樣的感情

  C:為什麼聽自己的心跳卻令自己“震撼”?

  2、作者從三個事例中引發出對生命的哪些思考呢?

  3、齊讀倒數了3自然段。

  4、你能否就這些思考再從生活中舉出一兩個事例呢?

  (四個小組討論)然後點同學說。

  過渡:大家都從生活中舉出了事例。那我們進行第二次合作交流吧。

  5、就這三個事例,能否引發你對生命的其它思考?(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然後把合作的成果在班上共同交流。

  6、教師小結:透過這四個環節的學習,我們不僅探討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有關人生的感悟。

  (四)精讀賞析

  過渡:這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們,是因為它的思想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來仔細研讀文章,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並說明理由。

  (五)教師總結

  (六)延伸拓展

  以“人生的啟迪”為題,寫一讀後感。

  (七)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尋常事例引發生命的思考:

  飛蛾求生:生之慾望對生命負責,讓它更有意義

  瓜子求爭:頑強的生命力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

  靜聽心跳:生命意識珍惜生命,為它奮鬥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9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生命生命》。

  本文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精讀課文。課文的作者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十二歲患類風溼性關節炎,但是她以驚人的毅力筆耕不輟,先後出版多部文集。她還創辦伊甸殘障基金,為殘障朋友服務。杏林子的一生,充滿著艱辛與苦難,也伴隨著她頑強樂觀,積極進取的生命態度。本文透過列舉“飛蛾求生”、“瓜苗生長”、“傾聽心跳”三種生命現象,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表達了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本文,讓學生自己透過品析詞句來理解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含義,從而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基於本文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騷擾、動彈、震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句子,背誦課文。

  3、結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義,明白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道理,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講,生命教育是一個深刻而厚重的話題,因此,我把它確定為本次教學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本文的特點,我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三分文章七分讀,透過學生充分地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2、情境教學法。教師透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興趣,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3、指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來學習本文章。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的設計:

  一、激趣匯入

  透過《生命生命》這個題目,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你想到了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讓學生自由發揮,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閱工具書、聯絡上下文試著理解。

  2、同桌互讀,互相欣賞評價

  3、合作交流。小組成員輪流讀,想一想作者列舉了那幾個生命現象。先小組內彙報交流,然後全體學生進行交流,對課文有初步認識。

  三、研讀課文,深刻感悟

  “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尊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三個事例,透過品詞析句,感情朗讀,交流討論,引發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和獨特的理解。讓學生體會生命的頑強、作者用詞的準確,激發學生從內心感悟生命的情感。

  熟讀課文後讓學生默讀,批註。重點關注自己理解得比較深刻的句段和含義深刻的語句,以及自己讀不太懂的地方。邊讀邊想:哪些地方寫出了生命的頑強之美、勇氣之美、不屈之美、向上之美、短暫之美、可愛可憐之美……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彙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下面以三個句子的學習加以說明。

  句子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教師點撥: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躍動”和“煽動、鼓動”有什麼不同?體會“只要……就……”,“一伸手、稍一用力”……表達的感情色彩。最後學生朗讀,讀出生命頑強之美。其他學生點評、再讀,並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句子2: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教師點撥:聯絡香瓜子生長的環境,體會作者一連使用兩個“竟”字的作用。相機介紹作者的人生經歷,讓學生更深刻領悟課文傳達的思想情意。理解文意之後進行情感朗讀,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朗讀,多次評議,完成學生與文字的反覆對話。

  句子3: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於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聯絡生活說說怎樣是“好好使用”生命?出示名人名言予以輔助。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教師在學生彙報學習體會時,可相機點撥:飛蛾撲火,是因為它強烈地熱愛燈下那一點點璀璨的光輝,——這是多麼可敬的勇氣之美!磚縫中的香瓜苗雖然只活了幾天,可是它向我們展示的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豁達境界。因此,要珍愛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創造生命的價值。

  四、感悟朗讀,總結昇華

  學生在理解中,由於受閱歷的侷限,可能只是停留在問題的表層。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可以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來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

  杏林子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她為人類作出了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她的朋友在她死後寫了這樣一首詩:

  有一日/當我離去/且讓我化做泥中芬芳/等候明春/作為第一朵出土的雛菊…………

  至此,對於杏林子,對於這課文,對於生命的價值,學生都會有一個全新的思考和認識。

  最後,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激情朗讀,讀出對生命的珍愛。

  引導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體會作者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一寫對生命的感悟,並讀出自己的感受。

  2、課外延伸(1)出示杏林子的經典格言供學生欣賞: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是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隻其貌不揚的毛蟲,將蛻變成五彩斑斕的彩蝶。每一人的生命都可以歌詠出生命奇蹟的奧秘。”(2)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敬畏生命》《我很重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

  瓜苗生長珍愛生命

  傾聽心跳

  透過這個簡潔的板書,既能夠比較清晰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幫助學生一目瞭然地感受文章的主旨,有助於他們整體理解課文。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生命”這一專題中的一精讀課文。這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抒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感悟。表達了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感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震撼、慾望、”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重點詞語,聯絡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透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是,遊離於文字,脫離體驗的體會只能是口號似的。因此,教學中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點撥法這樣兩種教學方法,儘可能的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將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之中,達到光憑學生自悟無法企及的高度。

  說學法:那麼學生如何學才能與老師的教和諧共進,相得益彰呢?根據《課標》要求:“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我採用: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請跟我一起走進教學過程,我主要從這四個流程來說說我的教學實施過程:

  1、在談話中引入引發生命的思索

  2、在品讀中感悟觸控生命的脈搏

  3、在思考中提煉聆聽生命的拔節

  4、在生活中追問走進生命的林子

  (一)在談話中引入引發生命的思索

  上課伊始,我板書“生命”二字,引出問題:生命是什麼?學生暢所欲言後我出示杏林子的照片,介紹杏林子是我國臺灣的作家,在杏林子的眼裡,生命到底是什麼呢?並把課題補充完整,讓學生找到題目的特別之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練讀課題。這樣設計,不在於學生能理解多少,而在於讓學生對課題的內涵初步有所感悟,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索,同時放鬆情緒。

  (二)在品讀中感悟觸控生命的脈搏

  品讀是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最佳方式。品讀能使學生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和在不同的語境中進行品讀,去達到“以讀悟情,以讀悟語”。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我這節課中第二道流程的設計宗旨。學生初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三個事例後,我採用了不同的品讀方式來感悟這三種生命現象。

  (1)聯想品讀感悟“生命的存在與重要”

  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用課件出示這段話“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這段文字後,我引導學生抓住“掙扎”、“鼓動”、“躍動”這幾個詞,透過動作表演,讓學生感悟到了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我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緊接著,我出示一張飛蛾鼓動翅膀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飛蛾掙扎著,極力鼓動著翅膀,它會對自己說什麼?它又可能會對杏林子說什麼呢?這一話題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了文字,豐富了文字,此時,學生透過互動交流,感受到了一隻小小的飛蛾對自己生命的珍視,感受到“只要生命存在,它就是重要的,值得珍視的。”

  (2)詞語品讀感悟“生命的不屈與向上”

  李海林先生曾說過:“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要帶領學生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因此,運用多種方法去觸控詞語的的溫度,點染詞語的亮度,發掘詞語的深度,可以讓學生在深切的感悟中去發現、去體驗。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用課件出示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我讓學生反覆的讀,然後問孩子們:“在這段話中,哪個詞語最能扣動你的心絃,最能引起你的共鳴?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你能把你的感受透過朗讀讀出來嗎?孩子們有的抓住“衝破”,有的說是“不屈向上”,還有的說是“堅硬”,雖然他們抓住的詞語不同,他們的朗讀的情感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心裡充滿了對一粒小小香瓜子的敬畏。從詞語的品讀中,從他們詩一般的激情表達中,可以看出他們已體會到了種子那頑強的生命力,感悟到了“生命的不屈與向上”。

  (3)激情品讀感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文章的結尾很理性,或者說是二十多年前流行的一些口號用語,比如“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等等。這些語言即使倒背如流,在學生心中也只是蜻蜓點水,那淺淺的漣漪更是這轉瞬即逝。怎麼突破這個難點呢?教學中我放棄了對最後一段的抓重點詞語進行感悟的教學方法,而是把杏林子的生平引進課堂,結合“我一定要好好使用生命”這句話來體會。學生們聽到生命的痛楚和不屈時,驚訝了;看到那殘疾的雙手,那與身等高的著作時,沉默了!沉默中他們把震撼寫在了臉上。他們想不到這充滿生命活力的文章竟然出自這樣一位女性之手。想不到在劇痛折磨下的生命依然吶喊著要“好好活”!再一次拿起書誦讀自然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孩子的動作變得輕輕的,我聽到了剛才還有力的誦讀突然間輕柔而又凝重了許多。這一環節的設計,讓讓學生深入地走進文字,悉心地體驗文字,學生進一步地感悟到了嚴肅對待生命的杏林子精彩人生的意義。

  (三)在思考中提煉聆聽生命的拔節

  在品讀感悟後我問道:是啊,生命到底是什麼呢?這個一開始我們回答不了的問題,現在能回答出來了麼?在短暫的沉思後,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表達了,充滿詩情的語言從孩子們的口中流淌出來。(課件出示)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飛蛾極力掙扎的身影。生命是飛蛾極力鼓動的翅膀;生命是牆角磚縫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生命是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的的決心,生命是心臟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生命是杏林子留給我們的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生命是杏林子向命運不屈的抗爭……

  寫完詩後,在配樂聲中和學生一起誦讀。我這樣設計既是對文字內涵的深情闡發,又是對的學生情感基調的激情呼喚,更是學生對生命感言的自主抒發。接著,我又回到了課題:不同的人對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相信大家對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樣的,請你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化作標點,加在課題上。有的學生按課文內容加上問號和句號,有的按作者的感悟都加上感嘆號……雖然最終沒有標準答案,但孩子們在思索中又一次整體地領悟了文字,孩子對文字的思索,已經超越了文字,超越了課堂。

  (四)在生活中追問走進生命的林子

  一切的學習只有最終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最後,我設計了一個讀寫結合的作業:以生命是什麼為題寫一首詩,也可以寫一段生命的感言,還可以像作者一樣寫一件小事,讓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這一環節,輕輕推開生活的大門,點化著孩子們身邊眼前的生命,引導他們步入神奇的生命林子。

  五、說板書設計

  19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強大的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

  我的板書設計主要突出課文的重點內容,可以使複雜內容簡單化、明確化,把感性東西理性化,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感悟的能力。

  六、結束語

  總之,語文教學應以學生的生命活力為基礎,提倡人的生命與自身、自然、社會、他人的整體和諧,要透過良好的教育方式,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啟迪學生的精神世界,開發學生的生命潛能,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讓我們一起去詩情追尋生命的林子吧。我的說課就到這兒,懇請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語文課文《生命生命》說課稿 篇11

  尊敬的評委、專家、老師們,大家好!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教學實施這六個方面對《生命 生命》這一課的教學作介紹。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中的一精讀課文。這組教材的主題是“感受生命的美好”。這課文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表達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生命的話題,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沉甸甸的,他們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尚淺,要深刻地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比較難的。因而這節課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也就會有更多的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是這樣設計《生命 生命》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朗讀理解三個事例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意。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五、教學策略

  為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將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的方式創設恰當的學習情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文字、句子以及板書的課件顯示,節約課堂時間,更簡潔方便。

  3.課外閱讀資料,作者簡介的有益補充豐富了課堂學習的廣度,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下面是具體的教學實施。

  六、教學實施

  1.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課剛開始,我就透過圖片和影片給同學們展現了生命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在優美的旋律的伴奏下,一幅幅生機的動、植物的圖畫,以及鮮花盛開的片段,喚醒孩子們對身邊充滿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記憶和喜愛之情。接下來出示的是植物乾枯、動物受傷、人類遭受戰火的圖片。兩組對比強烈的圖片,從視覺上衝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生命不單單隻有美好的一面,加深了體會。這一情景的創設為理解課文作了鋪墊。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對飛蛾求生、香瓜子破土、心跳聲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再次運用資訊科技創設情景,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再現了課文所描述的情景,讓學生彷彿親眼看見、親耳聽見,加深了體驗,由此為理解課文創設很好的學習的情景。

  2.字詞切入,朗讀賞析。

  課件直觀而清晰地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標識出來,為了加深對生字的掌握,我把本課生字與其形近字對比出現,以不同顏色標識,非常清晰。

  3.巧設板書,理解課文。飛蛾掙扎時鼓動雙翅的動態,香瓜子衝破外殼的情景,心跳聲給人的震撼,課文中的這些關鍵詞語需要透過朗讀來加深理解,這時適時地使用電腦板書,列出文章脈絡,投出需要重點理解的語句,節約了板書的時間,清楚明瞭。

  4.走近作者,加深感悟。

  由於作者杏林子異於常人的痛苦經歷,使她的文章中包含深深的個人思考,無論是飛蛾、香瓜子或心跳,在旁人看來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看來卻是具有著獨特的含義。它們是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和杏林子一樣正處於挫折和險境當中,但這些小小的生靈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不懈奮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此,適時向學生介紹杏林子是理解課文的關鍵。課件裡出現的微笑著的、樂觀親切的杏林子卻忍受著不同尋常的艱難的人生挫折。圖文並茂的強烈對比使學生印象深刻。最後,Flash課件出示了杏林子殘缺的雙手,以及以滾動的方式出現杏林子一生的大量著作更讓學生感到震撼,學生們為杏林子而感動著,是啊,只有如此堅強樂觀的杏林子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生命故事。

  5.瀏覽頁,拓展閱讀。

  教學結束前,我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的頁,讓學生瀏覽、閱讀相關的拓展資料,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現代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使語文教學有聲有色,充滿情趣。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