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談生命》說課稿設計

《談生命》說課稿設計

《談生命》說課稿設計

  【說教學目標】

  一、總體目標

  《談生命》是一篇清新優美的當代散文。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例,表達對生命的感悟,啟發我們認識生命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閱讀全文,能把握作者思路、認識生命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對生命的現象和規律進行思考,並感受和借鑑這種人生態度;學習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達對生命感悟的寫法,體會文中一系列形象所蘊含的意義。

  二、具體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初三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的規律,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 掌握文中生字、生詞的寫法和基本含義,這是閱讀教學的基礎。

  ⑵ 正確理解文字中關鍵詞語的含義,品位文中含哲理意義的語句。

  ⑶ 繼續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散文是學習語言的典範文體誦讀是對課文語言以及課文內容的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是進入課文情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條最有效的途徑。

  本文以典範優美的現代白話文寫成,注入了感情,寫出了氣勢,很適合朗讀,應結合朗讀揣摩文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 教師透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和學生讀書時背景音樂的播放創設情境,學生在教師積極有效的幫助和點撥下,以讀為主線,開展研究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鍛鍊創新素質。

  ⑵ 學習文章運用比喻的方法說明抽象事物的寫法:

  課文以“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比喻人生,具有很強的隱喻性,描述春水和小樹的行動和生長的現象,生動形象,給人以審美享受,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比喻方法的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能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意義,勇於戰勝困難,熱愛生命,積極投入生活。

  培養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4、創新素質培養目標: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志向、創新思維和創新想象。

  【說教學內容】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冰心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文質兼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語言美兼具,景、情、理和諧相融,是一篇很好的學習材料。從語言上看,字、詞、句、段都耐咀嚼,“形象表達”尤其精彩,如果導引得當,學生必然學有所得。從思想內容上看,文章談的是“生命”話題,處在人生重要關口的初三學生,應該有體驗、有興趣,能與文字進行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或許能夠受到啟迪,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達到課程標準所提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重、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1、教學重點: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確立的原因是本文以典範優美的現代白話寫成,注入了感情,寫出了氣勢。學生可以揣摩來學習如何運用一定的修辭表達主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2、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一系列具體形象所運含的深刻意義,體會作者的思想觀點。

  確立的原因是課文以“春水”和“小樹”比喻人生,具有很強的隱喻性。需要訓練學生形象思維,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這對於初三學生來說,便有些難度,要綜合運用他們理性思維和概括能力。因此確立以上為教學難點。

  【說教學方法】

  一、總體教學構思及依據

  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以人為本,按照學的規律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等,是語文課堂教學最基本的理念,也是我這堂課的設計理念。

  本文是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要透過朗讀、精讀、品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和文字對話,品味優美的語言文字,從而達到領會文章的主旨的目的。另外,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影響深遠,設計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真正發揮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引導,有助於學生自覺、自主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老師、文字之間的平等對話,落實教師“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

  二、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與依據

  為學生營造陽光明媚、溫馨舒適、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追求教師和學生對作品的平等對話,進而讓讀者與作者實現心與心的交流,這是語文教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在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與性為前提,以個人或小組合作活動為基本方式,透過朗讀領悟、合作討論、質疑創造、拓展運用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質疑中學會創新,在比較閱讀中訓練思維,在老師誘導下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所以我設計了三大環節:一、情境匯入、二、走進文字:以讀為本,品讀結合,這一環節中設計了對文章不同角度的品讀:閱讀一:咬文嚼字,讀懂文章;閱讀二:尋章摘句,讀出自己;閱讀三:聯想想象,由讀到寫;閱讀四:質疑問難,讀出問題;閱讀五:背誦警句,積累鞏固。第三環節:走進生活:比較閱讀,延伸課堂。

  三、學情分析及對策和依據

  我所任教的班級,城區學生居多,他們思維活躍、知識面廣,語文基礎較好。另外初三學生,生活的體驗、語言的積累較之低年級學生有較大的優勢,在形象思維豐富的同時,抽象思維也有了發展,對於本文的學習,對於“生命”的認知,應該更具有“可生成性”。並且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寓抽象的概念為具體的物象,學生一定喜歡。但文章中有不少語句含義很深,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相當大的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學中應讓學生結合體會自由談,教師適當點撥,不硬性強求。

  四、困難對策及依據

  由於初三學生的經歷及認識有限,文中一系列具體形象所運含的深刻意義及作者的思想觀點,學生可能理解不透徹。老師應恰當加以點撥,方可深入體會。另外針對一部分學生上課有畏難情緒,老師要構建開放課堂,師生雙方在相互交流中溝通,在相互啟發下補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師生的共同發展。要尊重個性體驗。創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語文學科的重要特性──人文性。

  【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為激發學生對生命本質和規律的探究興趣。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生命”是一個尋常的話題,也是人類恆久的話題。試想一下,當你隻身一人站立在廣袤無邊的大沙漠中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在學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之後,教師進行深入: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短短的幾十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猶如一顆流星,轉瞬即逝。人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內涵,它是貝多芬在琴鍵上迸發出的鏗鏘的音符,它是凡高筆下絢爛的色彩,它是綠蔭場上運動健兒分秒的搏擊,它是孤燈下莘莘學子熬更守夜的苦讀……儘管這些生命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質和規律都是相同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文壇老祖母冰心筆下的《談生命》,傾聽她對生命的詮釋。

  (這樣的匯入,聯絡生活拉進學生與作品的距離,激發學生對生命本質的探究興趣。)

  匯入之後,和學生一起討論學習的和目標,定向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

  二、走進文字:以讀為本,品讀結合

  著名教育家於永正老師說過,“知識要靠自己在讀中獲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讀體驗,理念要靠自己在讀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讀中掌握。”在這一板塊中,我採用“朗讀”策略,教給學生品讀的方法,“還課堂琅琅的書聲”,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驗,在讀中創造!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境界。所以這一環節設計了對文章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解讀。

  1、閱讀一──咬文嚼字,讀懂文章:

  組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依靠工具書及課下注釋,解決生字詞問題。

  這是語文學習的基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閱讀二──尋章摘句,讀出自己:

  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品味欣賞,與大家交流。

  一要說明喜歡的理由。二要說出自己的體驗。三要讀出正確的情感。

  這一步是學生個性化品讀文字。這樣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來品味語句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教師適時以身說法,以期師生共鳴。讓學生進入個性閱讀的空間,在閱讀中既審視作者、文字,又觀照自己,因文悟道,披情入文。

  3、閱讀三──聯想想象,由讀到寫:

  讓學生仿照文章“形象”的文句,透過聯想、想象,以“生命像……”開始,寫幾句形象的話,表達自己對生命的認識。然後在課堂交流、共享。

  這樣設計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訓練學生髮散思維,引導學生留意生活、關心社會,並指導他們表達豐富的情感體驗。

  4、閱讀四──質疑問難,讀出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語文課標》中也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我注重引導學生第三次對文字進行個性化解讀,大膽質疑。學生對文章當中自己不明白的內容進行質疑,小組討論,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討論解決。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並透過交流與合作,探求解決問題方法。除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再設定兩個問題:

  ⑴ 作者把“生命”形象化地說成是小樹,生命與小樹有哪些相同之處?

  ⑵ 透過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表明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發現教育法認為:“當學生對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後,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較為典型的問題,而學生對於自己的問題總是有更大的興趣,又將主動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這樣看來質疑是創新的起點,是思維的火花,是進步的階梯,更是成功的關鍵!

  5、閱讀五──背誦警句,積累鞏固:

  豐富語言積累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讓學生品讀文中警句,爭取當堂成誦。這樣既是語言的積累,又是思想的昇華。

  在第二大環節中,學生了解了文章的讀法,從咬文嚼字到尋章摘句,從理解性閱讀到創造性閱讀,從品味賞析到閱讀積累,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三、走進生活

  設計這樣的問題:“冰心用散文來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感悟,梵高用畫來表達,大家願不願意尋找一種恰當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由課內而課外,由書本而人生,拓展學生的閱讀,讓學生的閱讀與思考定向馳騁。

  (這樣設計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充分發展學生個性,採用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生命內涵的感悟,同時進行德育滲透。學生自行準備,如果需要還可以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可利用繪畫、演講、詩歌、快板等形式來表現。如果時間不允許可以延伸到課後完成。)

  附時間安排:情境匯入:3分鐘;咬文嚼字,讀懂文章:2分鐘;尋章摘句,讀出自己6分鐘;聯想想象,由讀到寫8分鐘;質疑問難,讀出問題10分鐘;背誦警句,積累鞏固8分鐘;走進生活5分鐘。另外還有3分鐘作為彈性時間,視學情而定。

  以上是教學的主要過程,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多讀多思多說,是本節課設計的出發點;“注重興趣與感悟、注重朗讀與積累、注重個性與反思”,是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是我的教學理念,也是本節課的設計原則;感受語文的魅力,讓課堂鮮活起來,讓學生愛學會學,是我課堂教學的追求!以上說課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