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

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

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

  撰寫說課稿不必拘泥於固定、呆板的模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篇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歡迎閱讀。

  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負有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萌發幼兒初步感覺美,表現美的重要使命。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而興趣是幼兒學習音樂的首要前提,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才能更好地實現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標。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並且富於想象,他們喜歡唱歌,而且對音樂已有初步的概念及欣賞能力,能逼真形象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他們能用誇張但適宜的語氣、語調、動作、表情等去表現角色,能有興趣地聽賞樂曲,能感知不同的節奏;並學會用點頭、拍手、跺腳等動作來表示,能用語言和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與音樂相應的節奏。在音樂活動中,能做些簡單的律動如兔跳、鴨走、大象走等,也能參與跺腳、拍手、捻指等簡單節奏型的重複動作。

  《拔蘿蔔》是一首旋律上口易唱,行動活潑,富有動感,反覆吟唱,非常適合幼兒的口味。這首歌的音樂材料十分節省,全曲只有六小節,旋律、節奏完全重複。雖然全部用重複的手法展開但是又不感到單調、乏味。歌曲容易上口,唱幾遍就能背了。它對孩子特別有吸引力,重複的段落中包含各種形象,這樣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參與的熱情,引起幼兒不自覺的動作。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樂意透過想象和模仿歌曲中的各種角色。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從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

  1、學習歌曲表演《拔蘿蔔》,並在樂曲句首重音處開始,合拍地做拔蘿蔔的動作。

  2、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個角色的行走動作。

  3、能積極參與歌唱表演活動,體驗歌唱表演的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內容,掌握歌曲中的角色,能進行歌曲表演。活動的難點是:透過想象能模仿歌曲中各個角色的行走動作。

  三、說準備

  1、與《拔蘿蔔》內容相關的課件。

  課件中鮮豔的顏色、豐富的動畫內容吸引幼兒的眼球,能把幼兒的興趣自主地吸引過來,主動集中注意力。

  2、歌曲中各角色的頭飾及蘿蔔的頭飾。

  頭飾的運用是讓幼兒積極參與歌唱表演活動,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表演慾望。

  四、說教法和學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

  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情境式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用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到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 此外,依據幼兒年齡特點,我還採用了表演法、遊戲教學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讓幼兒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會歌表演《拔蘿蔔》,體驗歌表演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透過看一看、聽一聽、唱一唱、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表演歌曲。

  五、說過程

  (一)匯入活動:欣賞課件,聽故事《拔蘿蔔》。

  播放課件,結合課件畫面講述故事《拔蘿蔔》。我會將歌詞依據節奏說出來編入到故事中。如:拔|蘿蔔、拔|蘿蔔,哎|喲喲,哎|喲喲,哎|喲 哎|喲,拔不動。欣賞完故事,教師可提問:

  (1)蘿蔔拔出來了嗎?

  (2)誰來幫忙拔蘿蔔了?

  (3)誰第一個來拔蘿蔔?他拔不動的時候請誰來幫忙的?

  (4)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個來拔蘿蔔?

  (5)誰最後一個來幫忙拔蘿蔔?

  在這一環節中透過看課件、聽故事,幼兒知道了故事情節,對角色的先後出場順序也有初步的瞭解。幼兒從一個簡短的故事中理解了內容,對歌曲節奏也有初步的認識,為接下去的環節打下了很好的伏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唱歌曲。

  1、出示課件中老伯伯在拔蘿蔔的畫面。教師提問:第一個先來拔蘿蔔的是誰啊?(透過提問再次明確第一個出場的角色。)

  2、教師範唱第一段。

  師:老伯伯可開心啦,他還哼著歌兒呢!

  教師完整示範,邊唱邊做拔蘿蔔的動作。

  師:老公公是怎麼拔蘿蔔的?

  讓幼兒初步學一學拔蘿蔔的動作,教師邊唱下面的幾段歌詞邊帶領幼兒拔蘿蔔。讓幼兒感知在重音處做拔蘿蔔的動作。

  3、分角色演唱。

  將幼兒分成五個組,每組分別扮演一種角色,輪到哪一個角色就請哪一組的小朋友站起來演唱,邊唱邊做拔蘿蔔的動作。

  在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透過聽唱、跟唱、分唱三大方式,幼兒基本會唱本歌曲,並能正確知道角色的出場順序。幼兒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幼兒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幼兒歡迎。同時,幼兒對這首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進行分小組進行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幼兒的積極參與的興趣,更好地鞏固歌曲旋律。

  (三)想象並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動作

  1、分段練習表演

  師:老公是什麼樣子的?他說話的聲音是怎麼樣的?

  幼兒自由模仿、學習老公公走路的樣子及說話的語調,這時可請個別表演能力強的幼兒演示一下。最後帶領幼兒總結:老公公要彎著腰,手背到後面,說話的語速慢,語調低。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老公公去拔蘿蔔。

  帶領幼兒扮演老公公進行表演歌曲。讓幼兒初步體驗歌表演的樂趣,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按著角色的順序,帶領幼兒學演每個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

  (1)學演老婆婆的動作、語言、表情。(走路的動作、語速慢、語調低)

  (2)學演小弟弟的動作、語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語調高)

  (3)學演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的動作、語言、表情。(動作、叫聲)

  2、整體表演,鞏固各角色的動作。

  在分析每一個角色的形象特徵之後,帶領幼兒完整的表演一遍,加深對角色形象的鞏固。

  本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在此我並沒有直接將角色特徵灌輸給幼兒,而是讓他們自由模仿,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因為這些形象都是幼兒熟悉的,易於模仿的。先按出場順序帶領幼兒做一做、學一學每一個角色,除了再次讓他們鞏固角色先後的順序,更是幫助幼兒準確的掌握每個角色的特徵,再進行完整表演是對角色特徵更好地把握,能把每一個角色透過動作更形象地表現出來。

  (四)分角色表演

  1、集體中分角色表演

  教師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頭飾。並提出表演要求:

  (1)各角色要大聲應答“哎,來啦!”並在應答中,模仿該角色的走路動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後面。

  (2)努力做到從第一個強拍開始做拔蘿蔔動作。

  2、自由結對分角色表演

  請幼兒自由組合,5人一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進行表演,表演要求同上。 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幼兒的自我表現力和自主性。先進行集體中分角色表演,讓幼兒明確表演要求,再進行自由結對錶演,照顧到了每一位幼兒,讓他們都能參與到歌表演的活動中,解決了只有個別幼兒參與表演的狀況。兩種不同的表演型別,大大提高幼兒的興趣,充分激發了每一位幼兒的表演慾望,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一位幼兒的選擇。

  (五)結束

  師: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他們一起用力把大蘿蔔拔出來了。看!集體的`力量多偉大。那他們會用大蘿蔔去幹什麼呢? 師:如果你有這麼大一個蘿蔔你會用它幹什麼呢?

  透過簡單的提問,遷移幼兒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說一說蘿蔔的用處。

  (六)活動延伸

  1、將頭飾投放到表演區,供幼兒區域活動時進行表演。

  2、開展區域活動“蘿蔔變變變”,透過繪畫、手工等形式把大蘿蔔變成自己想變的東西。

  優秀小學音樂說課稿2

  一、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藉助於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並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演唱。

  二、目標定位

  從中班幼兒的已有學習經驗與年齡特點出發,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徵,懂得夏季衛生的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活動的難點是:能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作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瞭解夏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三、教法學法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依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依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依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透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後,青蛙呱呱叫)

  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影象,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透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麼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後半句歌詞,並用動作區分強弱的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

  提問:夏天到了,你心裡覺得怎麼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後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後半段,提問:歌曲裡還唱了些什麼?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後半段歌詞。後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的提示之外,我還採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

  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後半段)

  問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的這些特別的地方編進歌詞裡,唱給大家聽。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

  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的練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