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

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

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幼兒與動物有著天然的情感聯絡他們如同愛自己一樣喜愛動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動物的自我保護說課稿,歡迎來參考!

  在與各種動物的接觸中,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常常會引發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如: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他們行走和防禦敵人的方式不一樣。他們對動物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慾望。

  大班的孩子對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他們對動物的知識和經驗是零散的,需要教師給予孩子們歸整和梳理,幫助孩子們形成一個有關動物的比較完整的概念。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探索、討論、判斷、推理等等大膽表述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發現動物之間的不同,探討動物的獨特之處。結合幼兒學習,身心發展的特點在幼兒最近發展區,與孩子共同感知動物的自我保護,從它們的生存環境和它們各自的外形特徵有著很大的關聯這一線索入手激發幼兒熱愛動物和保護動物的美好情感。增強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透過自主探究,觀察,分析,討論幫助孩子將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內化為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到科學教育內容生活化,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說活動目標:

  《綱要》指出“讓幼兒親歷和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學習能力、興趣、特點、需要既考慮已有知識經驗的積累又注重新經驗的獲得,綜合認知、能力和情感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標:

  一、鼓勵幼兒透過調查、分析、討論等,瞭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知道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幼兒的觀察調查、分析能力。

  二、透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秘的興趣,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說活動重點

  《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做的過程中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只有讓孩子感覺到他們的新發現,是自己得到的結果和找到的答案,他們才會真正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快樂。因此,鼓勵幼兒透過調查、分析、討論等,瞭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發展幼兒的調查,分析能力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說活動難點

  在幼兒 調查、分析、討論的基礎上確立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與生存環境、動物外形之間的關係。並能夠對動物的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進行分析,分析它們形成的原因,這是更高層次的。

  說活動準備

  1、首先知識經驗準備:課前認識各種動物,對各種動物感興趣,進行調查問卷,鼓勵幼兒透過各種途徑獲得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其次環境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自我保護的錄影、各種動物卡片、標記、白紙、水彩筆。

  說教法 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立求“形成合作探究式”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採用了直觀法、分享體驗法、遊戲法等。這些方法的應用,克服了教師傳統的說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自主探究,快樂中習得經驗,同時培養了幼兒觀察力和樂與探索的精神。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老師為主導,使用深入淺出的教學原則,透過啟發引導---觀察實踐---討論評價---活動延伸的學習過程來進行。

  說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一   由多媒體課件“鯊魚來了”引題:“在寧靜的大海里一條大鯊魚出來想攻擊一隻烏賊,烏賊利用噴墨來隱蔽自己,使自己脫離危險……”

  (我運用多媒體教課件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且聲像並茂,動靜結優點,匯入活動同時調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才你看到了什麼?

  2、烏賊使用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的?

  3、烏賊有沒有被鯊魚吃掉?

  活動環節二   共享調查問卷(動物的自我保護調查表)教師簡短小結

  (這一環節中我運用參與法與分享體驗法)“請你拿出調查表和好朋友說說,你都看到了那些資料。”鼓勵幼兒展示並大膽表述自己的調查分析,和同伴資源共享。初步解決重點目標。“原來小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想辦法來保護自己”

  (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幼兒運用調查、分析、討論和統計的方法獲得各種動物保護自己的知識。同時在活動中注重幼兒和同伴之間的資源共享,注重同伴之間的互相引領、互相學習、互相獲得。使幼兒在活動中學習,探究的主觀能動性大大發揮。)。

  活動環節三   集中探討分類:透過遊戲法對有相同自我保護方法的動物進行分類。

  第一類  有保護色的動物:青蛙、蚱蜢、變色龍等運用環境色來隱藏保護自己,然後引導幼兒分析它們的生活環境。

  第二類有盔甲的動物:烏龜、蝸牛、田螺、河蚌、等引導幼兒分析它們共同的外形特徵。

  第三類  有其他自衛方法:海膽、刺蝟用硬刺、斑馬、鹿兔用快跑、小壁虎用自切、黃鼠狼用臭氣,在這一分類環節中,教師出示標記和幼兒共同記錄。

  (教師和幼兒對各自的調查分析表進行討論與分享,同時集體歸納它們的相同。在環節三中,透過表述、操作分類、分析探討、記錄等方法,使重點目標得以突破,難點目標進一步解決。)(“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方式”在與小組合作遊戲的過程中既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法,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又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

  結束:整個教學過程孩子都是處在積極的,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活動中,透過感知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物件提出問題再帶著問題透過與同伴協作觀察交流中得出結論。老師始終是一個“熱情而積極的鼓勵者,支持者,有效而審慎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