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幼兒園的大班的說課稿

幼兒園的大班的說課稿

幼兒園的大班的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孩子園的大班的說課稿,歡迎檢視!

  孩子園大班的說課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這是二級主題《人在變》中的一個活動。

  一、 說教材

  1、教材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孩子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孩子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孩子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孩子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孩子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為:(1)透過各種方法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2)激發孩子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4)讓孩子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孩子的精細動作。(5)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影、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透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空間準備:孩子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3)知識準備:孩子向家長了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二、 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孩子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透過環境的刺激,讓孩子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透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讓孩子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孩子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透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 說學法:

  以孩子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孩子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孩子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孩子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孩子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孩子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孩子的主體作用,每個孩子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孩子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孩子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孩子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孩子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孩子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孩子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孩子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麼猜不著?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孩子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透過集中讓孩子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孩子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了體現。 3、觀看錄影,積累經驗:孩子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透過觀看錄影把孩子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目標五得到了體現。

  4、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孩子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目標三得到體現。

  5、展示自己:孩子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孩子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目標二也得到了體現。

  6、操作表現:為了讓孩子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孩子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孩子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孩子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孩子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孩子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目標四得到了體現。

  7、分享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綱要》指出“為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孩子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孩子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

  孩子園大班的說課稿2

  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說說我家的人》。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於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孩子園活動教材》第二個主題第一個活動。

  家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的溫暖和親情關係會影響孩子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孩子對家庭的感受也將影響其人生的道路。孩子自己家裡的人,孩子並不陌生,但是孩子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不是很瞭解。“說說我家的人”是透過孩子熟悉的人物來激發孩子對調查的興趣,並透過調查及記錄增進孩子對家人和家庭的瞭解,幫助孩子樹立對家人、家庭的愛。正如《綱要》中所說,“既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孩子的生活,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孩子生活,有服務於孩子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本次活動。鑑於對以上內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激發孩子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瞭解。

  2.技能目標: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有條理地講述。

  3.情感目標:培養孩子對家人的愛。

  根據《綱要》中教育目標及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將激發孩子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作為重點,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有條理地講述作為難點。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孩子調查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於活動前和孩子討論調查的結果。

  2.教具準備:

  (1)請孩子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擺放照片的版面

  (3)孩子人手一份彩筆、畫紙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理念,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活動採用的教學法有:

  (1)啟發提問法:這種方法在各活動中是最常見的。透過啟發提問激發孩子的調查興趣。

  (2)討論法:透過師幼、幼幼之間的討論,使孩子對家人有了一些瞭解,也讓孩子在討論中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標。此外還有繪畫法,透過繪畫製作小冊子,來增進孩子對家人的瞭解和愛家庭的情感。

  三、說學法

  孩子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孩子能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圍繞目標,主要運用的方法有:

  (1)調查法:透過對家人的調查,激發孩子瞭解家人的積極性。

  (2)記錄法:透過動手、動腦記錄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法,用畫筆來記錄家人並做成小冊子,能進一步鞏固對家人的瞭解。

  四、說活動過程

  1.匯入。老師這裡有一張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小朋友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給孩子介紹,從而引出孩子自己的全家福,並讓孩子分組交流。孩子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孩子透過對照片上的人的瞭解,激發孩子主動調查的興趣,孩子很快進入主題。

  2.介紹家人。

  (1)請部分孩子展示照片和調查表,教師透過提問照片上的人是誰、做什麼的、喜歡什麼、生日是什麼時候啟發孩子介紹對自己的家人的調查結果。此環節體現了孩子對家人的初步瞭解。

  (2)請孩子說說自己的記錄方式。教師引導孩子觀察討論並得出結果。如:爸爸可畫男人的頭像、媽媽可畫女人的頭像;生日可用數字,可以畫上蛋糕或蠟燭;喜歡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畫出來;喜歡的顏色可用相應的彩色筆塗畫出來;職業可以畫相應的標誌等。《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中”,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討論增進孩子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以及記錄的方式,既鍛鍊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動腦筋積極思考記錄的方法,又培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起交流經驗、分享快樂,在說中學、聽中學、思考中學,以孩子為主體,孩子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3.製作家庭小檔案

  (1)請孩子透過繪畫製作自己的家庭小檔案,必要時補充對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本環節透過孩子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了對家人的瞭解。

  (2)在家庭小檔案的首頁畫上自己的全家福,與補充的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裝訂成小冊子。

  4.課堂小結,對孩子製作的家庭小檔案進行展評。

  5.延伸活動

  (1)將全家福照片佈置在牆面上,供孩子自由欣賞、介紹和交流。

  (2)家庭小檔案可根據孩子需要隨時添畫內容。

  延伸活動不是一個活動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因此,透過延伸活動可增進孩子對家人的瞭解和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新知識新經驗的獲得。

  以上活動過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既關注了孩子原有的生活經驗,又有新經驗的獲得。

  我說課的內容到此結束,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

  注:在說課時要聲音洪亮,要有起伏,要與評委進行眼神交流,要在半脫稿的情況下完成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