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

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

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

  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該怎麼設計呢?又該怎麼設計一份優秀的說課稿,來進行高中美術鑑賞的教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基本思路

  a、本課的教學主要是圍繞民間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瞭解民間美術與普通人的生活之間的重要關係以及它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入手,讓學生認識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勞動人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這些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其他美術作品相比毫不遜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B、教學材料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

  2.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

  3.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4.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民間美術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其他地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它是一種自發性的美術形式,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積累中,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求以及祈求幸福的願望,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美術門類。

  本課主要圍繞中國的民間美術這一主題來展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從而能夠自覺地保護這一傳統。教材透過大量的圖片和一些深入淺出的論述,向我們分析了民間美術的內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首先指出,民間美術紮根於人們的具體生活,甚至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它與人們對美的要求以及祈求幸福的願望密切相關。在這方面,教材就民間美術的種類以及與生活的關係列舉了若干圖片,目的是讓學生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材進一步指出民間美術的價值:

  ①它是研究民俗的重要途徑;

  ②它體現著勞動人民質樸、自然的創造力,有著專業美術不可替代的價值;

  ③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人們帶來一些風格獨特的生活用品。

  ④它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⑤它是藝術家們重要的靈感源泉之一。

  接著,教材又進一步深入分析了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以及它們的內涵,列舉並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項。

  2、教學目標

  理解民間美術與人們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瞭解民間美術的主要類別;認識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瞭解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3、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a .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

  b.民間美術獨特的形式語言與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4、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知識與技能:學生要在學習中瞭解分析類似的美術現象的方法,學會舉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術欣賞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術基本素養。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討論,豐富視覺審美經驗,發展美術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可以找一些錄影資料來給學生觀看,尤其是關於本地民俗的資料片。或者找一些教材中所列舉的一些中國現代導演拍攝的電影中涉及到民俗與民間藝術的內容,

  使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所具有的巨大價值。讓他們在體驗中意識到民間美術的重要價值。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美術的重要門類,也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認識並且注意保護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和形式。

  可以建議學生分小組來完成,去圖書館查詢本地區的資料或者詢問一些長輩。如果條件允許,在本地區又有很有特色的民間美術形式被保留下來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集體活動的形式來進行現場調查與體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製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後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學生對本地民間藝術耳聞目染較瞭解。但對其它民族民間藝術瞭解甚少。

  2、心理調節的方法指導:,學生可以運用自己製作或者收集的一些民間美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居室,然後與同學們交流裝飾居室時的構思與所產生的效果以及自己的感受。

  3、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瞭解民間美術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促使他們瞭解多種美術形式。引導學生製作一些簡單的作品,提高他們的`興趣。讓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民間美術的一些常見形式、表現手法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教學方法的選擇及依據:主要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能力。

  理論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資料進行教學。

  四、教學程式

  創設問題情景匯入、激發興趣誘發探究

  1、匯入:

  教師展示一幅中國傳統的文人畫作品以及一幅剪紙作品,請同學們比較二者的不同之處。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材料、形式以及創作者和作品的服務物件等方面來進行比較。

  2.教師總結,對民間美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3.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教材中所列舉的關於民間美術種類的圖片,並且回答:我們在什麼場合能夠見到這些民間美術作品?

  4.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展開思考,可以將生活中見到的或者在電影、電視以及報紙、雜誌上見到的作品都講述出來。

  5.教師總結,指出民間美術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6.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中"民間美術植根於人民生活中"以及"民間美術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兩部分內容以及圖片,並且分小組討論"民間美術與生活的關係"這一問題。

  7.同學們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①教師總結。

  ②教師展示一些民間美術作品("民間美術的獨特藝術語言"部分),請同學們對這些作品為什麼要表現這些形象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0.學生思考並且回答。

  11.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的"民間美術的獨特藝術語言"部分,對這些作品的內涵有所瞭解,並且請一些同學起來分析作品的內涵。完成第84頁的"思考與交流".參考答案:喜鵲和梅花的組合是"喜上梅(眉)梢"的意思;石榴代表"多子".

  12.教師請同學們拿出剪刀,進行一個簡單的剪紙練習。

  13.教師請同學們講一下,自己的剪紙打算用來做什麼用。

  高中美術鑑賞課說課稿【2】

  一、教學目標:

  透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審美觀念形式法則的產生和一般規律,以及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培養用審美的眼光去對待美術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種物品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美的觀念和形式法則是如何產生的?

  美術作品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難點:如何從生活中去發現美?結合例項明確如何鑑賞美術作品(重要意義)。

  三、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包括三個層面:

  1、審美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3、美術鑑賞的重要意義。

  四、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主要鼓勵學生參與形式美評判的活動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則,從形式美的法則入手,提高鑑賞美術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內容較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加以調整、刪除)

  五、課時:

  一課時

  六、新課教學:

  影視(溫州嫁具)匯入揭題—第一課什麼是美術作品

  審美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鯢魚紋瓶》、書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則",讓學生初步來認識"形式美法則".

  "美"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源於生活實踐;

  "美’的觀念與形式法則是長期的歷史積澱的結果

  彩陶鯢魚紋瓶、永、羊(羊大為美)

  美術作品的基本含義什麼叫美術

  什麼叫美術

  身邊的美術,

  提問學生什麼是美?什麼是美術作品?

  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視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亦稱"造型藝術""空間藝術""視覺藝術".它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四大門類圖片

  ②美術的特點:與音樂文學相比較

  中國古代手藝、工藝、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③、美術的性質

  精神產物具有獨創性意識形態形式與形式美

  美術作品的形式美

  意識形態形式與形式美

  ①形式與內容關係:內容存在與形式,是內涵,形式是內容物質化體現,是外觀。形式應準確而鮮明地表達內容。形式有獨立審美意味。

  ②形式美是指藝術語言的合規律與合目的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與符合審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結構。

  馬克思說:"有懂音樂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則

  ①多樣與統一

  美術作品個別形象,形式要素、語言多樣化、豐富作品的藝術形象,但必須高度統一,構成二種有機整體的形式。

  例如:太極圖、最後的晚餐、米洛斯維納斯。

  ②對立與和諧

  對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徵更加明顯,更加強烈。

  和諧:各個部分或因素之間相互協調。

  例:黑白?

  ③比例與尺度

  比例包括數學的秩序,尺度是標準規範,包含體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美的規律。(黃金比例1:1、6181:0、618)

  例:帕特農神廟、薩平婦女

  ④對稱與均衡

  對稱就是指整體的多部分依實際或假想。對稱軸或對稱點,兩側形成等形、等量的對立關係,它具有穩定和統一的美感。

  均衡是從運動規律中昇華出來的美的形式法則。

  例:邊防軍

  ⑤節奏與韻律

  節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現,有條理反覆,交替或排列

  韻律:動勢、氣韻、有秩序、近似對比因素、交替重複

  例:巴黎聖母院、西斯庭聖母

  實戰演習:(多幅圖片)學生選擇評判

  美術鑑賞的意義

  A、為什麼要提高審美能力、學會鑑賞。

  *馬克思說過"如果願意欣賞藝術,你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

  ①是不可缺少的現代人文結構、美是人們長期積累形成的,也是藝術家長期探索形成的規律。

  中國的四大美女、羅丹雕塑的羅米哀爾、委拉斯開支作品《宮女》的侏儒、等。

  從實用物品向美術作品的轉換

  要求學生說說身邊的生活用品。美術作品有的實用退化,審美凸顯。(玉文化,木版年畫,月份牌年畫等)

  情趣高尚,抵禦格調低下,提高精神汙染免疫力。

  討論和思考:

  講一講身邊事物的美

  小結

  美——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非常注重營造美的環境,所以我們要學會去認識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們要學會鑑賞美術作品,提高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