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初中物理壓強說課稿

初中物理壓強說課稿

初中物理壓強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壓強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壓強是物理學的重要概念。壓強知識既是對前面所學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續,又為後面整個章節奠定了基礎,是學好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的重要保證。本節內容又是初中物理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環節。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本身的特點,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知道壓力的概念,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單位,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改變壓強的方法,瞭解壓強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⑵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進一步學習使用控制變數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歸納、實驗能力;透過對壓強概念的學習,進一步理解比值定義法;透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透過對日常生活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物理學原理精神和將物理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生產的意識。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壓強的概念,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起著統領全章的作用)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形成。(如何透過概括實驗結論而引匯出壓強的概念為本課的難點。)

  4、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對如何用控制變數法探究自然規律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和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透過實驗現象尋找規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對於一些抽象的概念,最好透過形象直觀的實驗,讓他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這節課我主要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自主探究來發現自然規律。

  學法:根據以上教法以及我班學生的特點,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的學法為:觀察法,實驗法,對比法,歸納法,比值定義法,數學推理法。

  三、  教學過程

  1.讓學生用吸管插入酸奶杯,體驗插入的難易程度引入新課;

  2.複習彈力引入壓力,詳細講解概念、方向、作用點

  先讓學生畫壓力示意圖,再畫重力示意圖,分析壓力與重力的關係

  大小(透過鋼尺、砝碼實驗,讓學生明確壓力的大小與重力的區別),

  透過力的三要素可以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引出也有作用效果:

  人站在泥潭裡,單腳站立和雙腳站立,陷入泥潭的難易程度,進行分析(三要素完全一致)。

  氣球、鉛筆實驗讓學生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怎樣來探究呢?(控制變數)

  演示實驗,完善資料,得出實驗結論;

  3.為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壓強,讓學生明白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學生對所提供的三組情況比較壓強大小,從而引出壓強定義式;分析單位,得出國際單位帕斯卡,對生活中的報紙對摺展開壓強的大小進行介紹;

  4.典型例題解題過程學生練習並分析、講解;

  現實生活中要增大(減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舉例(切菜、切肉(磨刀、大刀))

  5.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存在壓強的例項(打地基、沙發舒服,沙發變形增大受力面積、注射器),並說出是增大還是減小壓強,讓學生根據公式分析具體的方法,並把圖片拖至各種方法邊,一一對應;

  6.鞏固練習;課堂小結

  四.教學反思

  本課成功之處:

  1.充分利用實驗,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體做實驗,這是後進生的強項,讓他們展示了自已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克服了畏難心理,照顧了學生的差異。

  3.在分析講解壓強的概念、公式時,用類比法步步深入,讓學生很自然的接受並理解壓強的概念,從而更好的突破了難點。

  4.在增大和減小壓強方法的學習中,從公式、現象出發,並結合例項分析,不僅鞏固了壓強的知識,還進一步落實了“生活——物理——社會”的教育理念。

  本課需要改進之處:

  1.時間的控制需要加強。

  2.課件做得再靈活簡潔一些,可以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所以我會加強課件製作的學習,將多媒體技術更好的應用在物理教學中。

  由於水平有限,可能有些細節把握的還不夠好,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當然我會繼續努力,懇請您的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