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範文(通用10篇)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範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這是一首短小的兒歌,具有童趣和快樂的風格,兒歌中“學小鳥”、“學小兔”、“學小魚”等活動又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再現,特別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這首兒歌作為本次活動的內容。針對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在整個活動中我突出強調遊戲性和趣味性。孩子們在模仿動物特徵的遊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兒歌內容。幼兒玩的過程中,增加了與同伴、老師的互動,而這個互動的過程,也是我給孩子創造一個想說、敢說、願意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二、說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為本次活動制定兩條教育目標。第一,透過學學、做做、看看、說說等活動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說兒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語言教學中的重點,因此,理解兒歌、學說兒歌應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第二,能大方的表演和回答問題。

  三、說教法

  首先,本次活動透過讓幼兒學學、做做、看看、說說等活動 ,變被動記憶為主動探索,使幼兒在玩玩樂樂中理解、感受兒歌 ;其次,透過先進的教學手段——課件演示,使幼兒對兒歌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能初步學說兒歌的目的。

  四、說設計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幼兒自由選擇道具: 小鳥頭飾、小雞頭飾、小魚頭飾、小兔頭飾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游戲,教師在活動中是幼兒的遊戲夥伴,和幼兒一同遊戲並隨時啟發引導幼兒:“你戴的是什麼頭飾?在幹什麼?”。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便理解了兒歌。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幻燈片展示。我設計了五張符合兒歌內容的幻燈片,展示的過程是幼兒再次欣賞、理解、記憶的過程。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師生互動,朗誦兒歌。

  1、幼兒戴上頭飾,按角色輪流朗誦並表演兒歌。

  2、集體完整朗誦兒歌。

  3、結束:讓幼兒變成快活的鳥飛出活動室。

  在這一環節中採取分角色表演和完整朗誦的方法,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表演兒歌,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掌握了兒歌內容。同時我還多采用賞識激勵法,比如:表揚幼兒聲音好聽、動作做的好看、送給幼兒一個大拇指或者抱一抱幼兒。教師每一句鼓勵的語言、每一個鼓勵的動作都會使幼兒感到輕鬆、愉快做到寓教於樂。

  透過本次活動不僅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使幼兒感受到了語言的優美,受到了語言藝術的薰陶。

  附兒歌:

  快活得像小鳥

  我學小鳥飛飛,我學小兔跳跳,

  我學小魚游泳,我學小雞嘰嘰,

  在可愛的幼兒園裡,我快活得像小鳥。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說教材內容就是透過分析所選活動主題的內容特點,指明它在整體或主題網路教學中的地位。所以教師首先必須說清楚此次活動的內容是什麼及為什麼要選擇這些內容。要說明教材選擇是從當時、當地幼兒群體的需要而準備的,如果在選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兒園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說明,以此來發展幼兒園的本園課程。活動內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動內容應包含教材,但不侷限於教材,幼兒園裡的說教材不單指說教材內容,還包括說幼兒的情況分析、說教學目標、說活動準備。

  說幼兒現狀簡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狀況,幼兒原有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情況、智力的發展情況;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兒的興趣,動機,行為習慣,意志等發展狀況。

  教育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的終點。說教育目標時要先說主題目標,再說本次活動目標,主要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綜合地表達出來,並能體現主題的教育要求,最後說確立此目標的依據。

  說活動準備,包括活動前的準備(家長工作、社群協調、環境創設、資料收集、幼兒園活動等),活動中的準備(即有關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等)。活動準備是為讓幼兒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幼兒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有效地傳遞資訊、指導幼兒的途徑,說教法主要說明在本次活動中將採用的教學方法和運用的教學手段,以及這樣做的原因,要著重說明自己其中獨創的做法,特別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具體做法。

  說教法就是 教師要說明“怎樣教”、“為什麼要這樣教”的環節。

  活動用什麼教學形式及方法,是集體的、分組的還是個別進行的,更要說清為什麼用這種形式方法、教師如何指導、為什麼要這麼指導等。教學方法種類繁多,尺度也不同。

  (三)說學法

  說學法就是說明幼兒要“怎樣學”、“為什麼這樣學”的環節,教師要說出教給幼兒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哪些能力。

  (四)說活動過程

  說活動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它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 只有透過對活動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活動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說活動過程就是說明整個活動的流程,即各個活動環節的實施過程。

  如果教師設計的活動要進行延伸,教師也要說出怎樣延伸活動、延伸的作用、為什麼要延伸的依據。

  展示課件時還要簡述自己設計、製作的思路和過程。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3

  說運動課本

  說話是人類最主要的寒暄東西。特殊是在資訊技能、科學技能飛速生長的本日,人們來往日益頻仍。它請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說話表達本領,能用清楚、簡便的說話表達本身的不雅點和看法,可以或許順應說話通報技能當代化的請求,以歡迎人機對話時期的到來。正如《幼兒園教誨引導綱領》中說的“勉勵幼兒勇敢、清晰地表達本身的設法主意和感覺。實驗闡明、形貌簡樸的事物或歷程,生長說話表達本領和頭腦本領”,是以,勉勵幼兒締造性地應用說話顯得尤為主要。

  我們在說話講授運動中,時常會留意造就幼兒的說話想像力和締造力,憑據供給的說話範疇目的,我選擇了詩歌觀賞。對付小班幼兒而言,詩歌觀賞照舊有些生疏的。以是,我遴選了比力得當小班幼兒本性的素材《太陽和玉輪》,並舉行了肯定水平的加工,幼兒園教育隨筆力圖詩歌活潑、有意見意義性。

  《太陽和玉輪》這首詩歌主題純真,內容淺易;說話簡練,節拍明快,韻律調和,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於朗讀和影象,它的文學情勢易被低幼兒童所擔當。我想,一個好的幼兒詩歌,不但可以富厚幼兒的常識,生長說話,啟示智力,並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覺到精良的陶冶。造就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更主要的是可以生長幼兒的想像力和締造頭腦本領。

  說運動日標

  1、運動目的

  新綱領中明白指出:“教誨要為幼兒平生的生長打好根本。”是以目的應注意周全性,它包羅情緒、立場、本領、常識、技巧等方面。注意本領的造就,經由過程自立的進修,增進幼兒活潑生動、自動調和的生長。詳細如下:

  (1)引導幼兒感知詩歌的意境,並明白詩歌的內容,引發幼兒對進修詩歌的愛好。

  (2)開導幼兒憑據已有的履歷創編詩歌。

  (3)萌發幼兒酷愛大天然的情緒。

  從目的來闡發,目的(1)滲出了認知和情緒內容,這是全部運動的主心骨,重在資助幼兒明白詩歌的內容,對詩歌觀賞孕育發生濃重的進修愛好,為接下來的運動做好鋪墊感化。目的(2)是本領目的,這裡凸起的主如果再締造的頭腦,重在勉勵幼兒締造性地應用說話,開闢想像力。目的(3)是情緒目的,在進修詩歌的根本上,萌發愛大天然的情緒。

  運動的重難點

  離不開運動目的的詳細請求,這是相輔相成的。幼兒園教案這次運動的重點和難點分離如下:

  2、運動重點:明白詩歌內容,造就幼兒觀賞詩歌的愛好。

  3、運動難點:憑據已有的履歷創編詩歌,生長幼兒的想像力和說話表達本領。

  憑據供給的目的生長幼兒的想像力,以是讓幼兒憑據已有的履歷創編詩歌,是生長幼兒想像力和締造力的一個很好的門路。運動中操縱圖片、音樂和風趣的遊戲開闢幼兒的大腦頭腦,增進幼兒拓展詞彙、從而衝破運動的重、難點部門。

  說運動預備

  起首,運動預備是為詳細運動目的辦事的,同時幼兒是經由過程與情況、質料的互相感化來得到生長的。是以,運動預備必需與目的,運動主體的本領、愛好、須要等相順應。我從以下三方面來談我的運動預備:

  1、常識履歷的預備:運動前,幼兒已有白晝和黑夜這個觀點,為幼兒明白詩歌內容作了鋪墊。別的,幼兒有觀賞詩歌的履歷,操縱晨間入園或是正午蘇息時候等播放美好的兒童詩歌供幼兒觀賞。

  2、教具、學具的預備

  (1)多媒體課件:為了讓幼兒更專注地輿解詩歌的內容,幼兒手工製作融入到詩歌美好的意境中去。

  (2)音樂:播放抒懷優美的音樂與詩歌整合起來。

  (3)頭飾:小鳥、小樹、小花、小草等。

  (4)鉅細圖片多少張:為創編詩歌作預備。

  3、生理的預備:操縱春天這個漂亮的季候,捉住這個教誨契機,讓幼兒在漫步途中感覺四周事物的轉變。生長幼兒的說話,使幼兒在生理上有感到。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物件”。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會常常接觸到“1”和“許多”這樣的物體,但對這些現象模糊不清,不能很準確地理解“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為了幫助孩子能夠進一步地掌握和理解“1”和“許多”,我設計了這節教育活動。

  認識“l”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特點,我選擇了“拔蘿蔔”作為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在整個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孩子們很熟悉的,而且其中的活動簡單,過程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粗淺的數概念。

  二、活動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與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會區分1和許多個物體,能理解1和許多的關係。

  (2)、知道許多是由一個一個組成的。

  (3)、培養幼兒愛幫助別人的好習慣。

  三、活動重點

  活動的重點是會區分1和許多個物體,難點是知道許多是由一個一個組成的。

  四、活動實施策略和方法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動為幼兒創設生動、豐富的情景,伴隨著遊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提問法等。

  五.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開始部分:

  語言匯入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邊講述故事《小兔拔蘿蔔》,邊演示、教具,幫助幼兒認知“1”和“許多”。

  2、幼兒做遊戲《幫小兔拔蘿蔔》,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3、幼兒做遊戲《幫小兔把蘿蔔送回家》,感知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總結:“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教說:“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三)結束部分:

  小兔子送水果。

  六、活動反思

  我在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活動中,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透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鬆、自主。如:老師採用了“拔蘿蔔”這個情景遊戲,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透過的遊戲,使幼兒能正確區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小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透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透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透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透過示範,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 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 ,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佈坐。

  (三)說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透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 "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說,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透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遊戲體驗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遊戲的方法,透過遊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遊戲中,幼兒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說活動過程: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在開始的部分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透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著自己的理解,為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瞭解內容。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兒對難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如:“小雞唱得怎麼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才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複習鞏固。《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遊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展開遊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遊戲中,既擔任著 “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遊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 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總結評價,適時教育。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並且教育幼兒懂得:說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聽的聲音。

  此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遊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五)課件製作:

  根據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體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豔,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說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認知活動---1和許多

  說活動教材

  認識“l”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著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

  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兔採蘑菇”作為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並幫助他們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在整個教材中所涉及的動物形象“小白兔”,孩子們很熟悉,而且其中的活動簡單。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初淺的數概念。

  說活動日標

  1.活動目標

  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會常常接觸到“1”和“許多”等這樣的數現象,但對這些數現象模糊不清,不能很準確地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為了幫助孩子能夠進一步地掌握理解“1”和“許多”,特制定以下兩條目標:

  (1)在遊戲中讓幼兒初步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並學習用語言進行表達。

  2.活動重點:在遊戲中讓幼兒認識“l”和“許多”。

  3.活動難點:感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分析本次活動重、難點體現一個“認識”和“感知”的問題,所以把認識“l”和“許多”作為整個活動的重點,透過讓幼兒根據兔媽媽所給的任務進行認識“l”和“許多”的關係。活動的難點定位在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因為在教育幼兒學習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一個由易到難的規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感知,體現了幼兒學習數的發展過程,這樣才具有一定的遞進性,讓幼兒知道1個1個和起來就是許多個,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增強了幼兒的數概念。“l”是自然的單位,“許多”是含有兩個以上元素的集合,它們之間有一個量的區別。在目標中還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l”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l”和“許多”兩個方面的意義。

  說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瞭解幼兒的喜好。

  2.活動材料準備

  (1)兔寶寶和大灰狼的頭飾、籃子及蘑菇若干。

  (2)合適的活動場地,為幼兒提供寬敞的活動空間。

  (3)場地佈置如圖:(×表示小兔出發的位置)

  說活動延伸

  1.活動一:區域活動中提供各種水果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哪種水果是1個,哪種水果是許多個。(教師根據需要可更換圖片的內容)

  2.活動二:區域活動中提供小卡片。聽指令找出相應數量的實物卡片:請你找出是l(許多)個物體的卡片。

  3.活動三:找找自己身上什麼東西是l,什麼東西是許多,並告訴同伴和老師。 4.活動四:教師帶領幼兒找找教室和室外的物體,什麼是1,什麼是許多。請幼兒回家找找家裡的什麼東西是1個,什麼東西是許多個。

  分析 起到加強鞏固作用,讓幼兒透過進一步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感知“l”和“許多”,加強理解“l”和“許多”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從中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

  說活動特色

  1.活動情景遊戲化。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2.活動內容整合性。在活動過程中以小兔採蘑菇為主題,融人認知(“l”和“許多”)、語言(我拿了……;我採了……)、社會(伯伯借籃子給小兔們,突出關愛)、健康(下蹲、跳等基本動作)等方面。

  3.活動自主性。教師以兔媽媽的形象帶領幼兒參與活動,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線。活動中沒有強硬的規定,創設較自由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輕鬆地學習本領。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也許大多數的老師在看到教材之後,首先就會想到設計語言或音樂活動,而我卻選擇為小班幼兒上一節簡單而有趣的摺紙課。摺紙它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是一種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術作品,既能表現幼兒天真的心靈,又能反映他們不同的個性。教師可以透過觀察幼兒的美術作品去影響幼兒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及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兩邊對摺的技能,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2、透過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感受摺紙的快樂。

  三、教學重難點

  使幼兒掌握兩邊對摺的技能

  四、說教法學法:

  基於對教材和幼兒的分析,我採用啟發、示範、體驗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準備讓幼兒先觀察後操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摺紙,在學習過程中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給予評價,從而有效的培養幼兒摺紙的興趣。

  五、教學過程分為:

  談話匯入激發興趣--教師示範幼兒觀察--動手操作學習技法--戶外活動感受快樂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教師出示摺疊好的小飛鏢與幼兒談話激發起幼兒自己動手摺疊的興趣;第二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透過講解和示範製作,讓幼兒掌握摺疊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第三個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我透過開展看圖解折,高興玩和欣賞精美的摺紙作品兩個活動來解決這一難點。

  活動反思與建議

  今天的活動撕貼畫《蘋果》,撕出撕成小碎片,沿著實線將撕出的碎片貼上在蘋果裡面,活動前我估計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發現孩子們困難重重,有的甚至手足無措。我仔細分析了原因:首先,這些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動手能力方面幾乎都沒有重視過培養,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辦的,導致這些這些孩子一遇到要動手操作的活動就顯得很茫然,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只會說“老師,我不會”。他們的撕紙有些其實就是“拉”紙,這對於小班的孩子確實有些困難,需要空間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協調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練習就能提高他們這方面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還是比較好的,第一個環節我創設了情景,讓幼兒以“我的大蘋果”來激發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我在示範時,語言用的比較有趣,動作誇張,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覆強調並演示了幾次撕紙的動作要領之後,孩子們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雖然孩子們有著的個別差異,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貼到了主題牆上時,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我想撕紙是一個反覆練習、不斷提高的過程,以後要給予幼兒多練習撕的機會,讓他們在做做玩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小雞吃蟲》這個活動應該是幼兒較為感興趣的活動。活動的兩個主角取決於幼兒的生活,在平時的區角活動中,我們投放的"小動物餵食"中就有小雞和毛毛蟲,幼兒對這兩個小動物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知識經驗。而且小雞圓鼓鼓的身體,尖尖嘴巴的形象,深得小朋友的喜愛。小班幼兒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能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物體的數量,並按數去出物品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們年段選擇了這一活動作為一課三研的教案,是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並考慮的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愛好。

  說活動目標:

  結合我對教材的分析,小班幼兒的特點及計算發展的水平,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小班的幼兒寄教於玩,透過玩樂學習到知識經驗,培養幼兒對於數學活動的興趣才是根本,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助力。

  2.樂意用感觀觀察、探索周圍的事物,感知遊戲中3以內的數量。

  3.能根據自己身上的數字找到相應數字的籃子和相應數字的小蟲。

  說重難點:

  我將目標3能根據自己身上的數字找到相應數字的籃子和相應數字的小蟲。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小班的幼兒雖然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按物取數對小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小班幼兒按物點數時,多數幼兒不能把嘴裡數的和手指點的物一致起來,原因在於大多數父母在教孩子數數時,沒有和實物配合起來,所以此次我們準備了籮筐小雞和毛毛蟲,透過與實物的配合突破難點。

  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教學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為本次教學活動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我準備了實物毛毛蟲若干,用以突破重難點。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角色的扮演也使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更高,所以我能準備了小雞頭飾15個;母雞頭飾1個;老師扮演雞媽媽,教師扮演雞寶寶。除此之外為了讓幼兒有更好的活動環境,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我們佈置了籬笆和草地,讓幼兒能夠在情境遊戲的過程中積極的學習,使每個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為三大塊內容:

  1.教師扮演母雞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雞寶寶匯入遊戲情境。

  2.小雞練本領,透過教師出示的數字,來按照教師的指令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遊戲《小雞找蟲》,按數取物。

  4.小雞與雞媽媽一起跳律動結束活動。"理解--感受--體驗", 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讓孩子真正理解、並學會按數取物,我將四大塊內容設計以下環節:

  第一大環節教師扮演母雞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雞寶寶,一起唱《小小蛋兒把門開》。次環節角色扮演意在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第二大環節小雞練本領。老師出示數字"1",請寶寶們看這是數字幾?象什麼?請我的小雞點一下頭。在出示數字"2",請寶寶們看是數字幾?像什麼?請我的小雞蹲兩下。最後出示數字"3",請寶寶們看是數字幾?象什麼?請我 的小雞拍三下手。讓孩子們邊做動作邊數數,此環節目的是讓幼兒熟悉數字,理解數字相對應的意思。透過雞寶寶練本領初步感受"按數取物"。

  第三環節遊戲《小雞找蟲》。為了更好的遊戲我把他分成了三個小環節:一雞媽媽交代遊戲內容及要求:請寶寶們看媽媽身上有一個數字寶寶,它是幾呀?一會媽媽找蟲時要先找到自己的3號籃子,再去找3只小蟲子,找的時候請寶寶和媽媽一樣要邊數邊找。這一環節很重要,只有交代清楚遊戲的內容,幼兒才能正確的遊戲。二幼兒操作,小雞找蟲。教師先請寶寶們看清楚自己身上的是數字幾?然後按媽媽的要求去找蟲子吃吧!這裡讓幼兒有一個體驗的過程,只有自己操作了和經歷的事情幼兒的印象才會深刻。在這裡教師特別要注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之後一個自查、互查和教師查的過程,幫助個別錯誤的幼兒糾正錯誤。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內容分析:

  “我想飛”是一個從“飛行”切入的主題,其更深層的內涵是:激發孩子朦朧的渴求意向,使之昇華為鮮明具體的“飛天”理想,並進行順勢引導,讓孩子們的創造想像以及如何實現理想的現實認識都獲得發展。活動的重點和難點讓幼兒大膽想像,激發他們想“飛”的慾望,並在想像的.基礎上,願意用語言或繪畫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探 索慾望增強,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三、活動目標

  透過以上活動教材內容和幼兒情況分析,結合新《綱要》精神,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發展的需要,確定本次活動目標為:

  1、大膽想像,激發幼兒想“飛”的慾望。

  2、在想像的基礎上,願意用語言或繪畫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3、萌發探索未知事物的願望,相信透過努力,想像會變成現實。

  四、活動準備

  為順利達到活動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和孩子共同查閱有關飛行器的知識。

  2、教具準備:為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顯示飛行器的光碟、準備了孩子們繪畫的紙、筆,以及展示繪畫作品的展板。

  五、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分為三部分:一、我們現在這樣飛;二、未來的飛行設計師;三、“我想這樣飛”畫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由淺入深,由表入裡,從感官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絡,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孩子們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資訊科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能夠適應語言傳遞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正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小班幼兒而言,童謠還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選了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天性的素材《小雞過河》,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生動、有趣味性。

  《小雞過河》透過簡潔明瞭的語言,向幼兒介紹了兩隻有禮貌而又聰明能幹的小雞在郊遊過程中如何透過三條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雞、長頸鹿、烏龜等都是小班幼兒所熟悉的。聽了這個故事,幼兒會自然而然地拿故事中的角色來同自己對照,運用該故事教育幼兒做一個有禮貌、愛動腦的孩子非常合適。另外透過該故事還可以引導幼兒感受團結友愛,關心同伴的積極情感。

  二、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透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提問法。

  1、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兩隻小雞出去郊遊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著急啊,請誰幫忙呢?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講述上,讓幼兒透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雞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烏龜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情景表演法等學習方法。

  1、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2、情景表演法:幼兒在情景表演中,像兩隻小雞一樣邊走邊唱《郊遊》的歌,歌詞朗朗上口,幼兒喜歡唱,還讓幼兒學習小雞與長頸鹿、烏龜之間的簡單對話,學習禮貌用語,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五、說活動程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學習故事:小雞過河

  (一)匯入:小雞的歌

  1、欣賞小雞的歌

  2、幼兒唱小雞的歌

  (1)小雞的歌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兒學唱)。

  (2)讓我們唱著歌,陪著小雞一起去郊遊(幼兒看課件邊走邊唱)。

  (二)分析理解故事

  1、第一條河。

  (1)師:兩隻小雞走呀走,被什麼擋住了去路?小雞能過河嗎?為什麼?

  (2)誰會來呢?讓我們一起來喊一喊。(幼兒回答後一起喊小動物的名字,當喊到長頸鹿時,有應答聲。)長頸鹿會怎麼幫助小雞過河呢?

  (3)長頸鹿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麼?長頸鹿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2、第二條河。

  (1)兩隻小雞再往前走(幼兒手拉手一起唱歌:嘰嘰嘰嘰嘰……)又碰見什麼?這條河是怎麼樣的?(出示字卡:寬寬的)讓我們一起來比劃一下。

  (2)誰會來呢?(幼兒再次喊小動物的名字,喊到烏龜時有應答聲。)烏龜有什麼本領?猜一猜他會怎麼幫助小雞?

  (3)烏龜幫助了小雞,小雞會說什麼?烏龜怎麼說?(學習禮貌用語。)

  3、第三條河

  (1)兩隻小雞唱著歌又往前走,(幼兒一起邊走邊唱)又看見什麼?這是一條怎麼樣的河?(學習詞:窄窄的。)

  (2)那小雞能不能過河呢?這兩隻小雞不但有禮貌,而且非常聰明非常能幹,他們說要自己想辦法過河,有什麼好辦法呢?(幼兒討論後回答。)

  (3)小雞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幼兒欣賞小雞搭橋過河的情景。)

  (透過啟發性的提問,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猜猜、喊喊、學學中瞭解故事內容,學習其中的禮貌用語,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二、教師帶幼兒一起進行情景表演。

  現在老師當雞媽媽,你們當小雞,媽媽帶你們去郊遊。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繪畫《花路》這一個活動選自《找春天》這一主題,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花開了,而這段時間我們正好在接觸圓形和線條、螺旋線和線條的組合畫,為此我想透過畫各種各樣的花激發孩子的創造意識。同時透過畫花幫助孩子更好的瞭解花的生長過程。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激發孩子的情趣、啟用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透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透過幫助孩子認識花朵,透過自己觀察,看看、想想、說說、畫畫,幫助幼兒掌握技能,培養創造意識。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2、說目標鑑於對該活動的認識,並結合小班幼兒的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運用圓、螺旋線和短線進行花的造型的創造。

  (2)初步感受美的能力,在創造中體驗樂趣。

  給予對本次活動的分析,我把活動的重難點放在花的造型設計上,透過多種感官培養孩子的創造意識。

  3、教具準備根據活動的需要,及給予幼兒美的感受,我把幼兒的作畫紙設計成淡淡綠綠的草地,同時我運用大圖片供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透過小圖片的出示,讓幼兒知道各種圖形與線條組合後花的造型,激發創造意識。

  二、說教學方法

  繪畫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能在活動過程中進行大膽創作。為此,我將此活動設計成讓幼兒觀察為主,透過故事匯入,看看、說說,讓幼兒感受各種花的造型,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意識。這樣做,我覺得不僅讓幼兒大膽參與活動,還能激起幼兒大膽探索、創作,能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進而達成目標。

  1、故事激趣法:透過故事《花路》匯入,幫助幼兒瞭解花的生長過程,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圖片引導法:小圖片的運用對孩子的幫助是很大的,由於要創作各種不同的花,在孩子的思維中花的造型還不多,為此透過各種花造型的小圖片幫助幼兒進行梳理,如大圓、小圓能創作出什麼花,圓和線條又能創作出什麼花……給幼兒創作的意識。

  三、說教學程式

  1、以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小朋友我們聽過花路的故事,故事裡面的小熊撿到一隻大口袋。口袋裡面裝的是什麼呀?(這樣設計可以讓孩子對花的生長過程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出事圖片)看這些花有什麼不一樣呀?幼兒回答。

  師:總結: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高矮不同。(在這一環中,透過孩子看看、說說,讓孩子知道原來花的造型是很多的,透過圓形、螺旋線與線條組合,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花。

  3、你喜歡那一朵花?這花是有那些圖形寶寶和線條寶寶組成的呀?(幼兒回答)師示範畫花及組合的線條。(這是解決活動難點的環節,透過小圖片的運用幫助幼兒進行梳理、提煉,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創作。)

  4、幼兒操作有了大家的交流及小圖片的輔助,孩子們對花的創作有了底,在操作中這時孩子們從探索中獲得經驗,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5、講評這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他可以幫助孩子進行互相的學習,從而激發孩子更廣闊的創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