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整數》說課稿
首先,我對本節課的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本課內容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引導學生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小數乘法的計算在日常生活以及進一步學習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小數乘整數既是小數乘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小數乘小數的基礎。
教材安排的例題以購物問題為素材,先安排一位小數乘整數,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演算法;然後安排兩位小數乘整數,讓學生先進行加法計算,再進行乘法計算。"試一試"安排學生用計算器進行一些小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進一步積累感性材料,最後討論總結小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練一練"和"練習十二"第1--3題主要讓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並用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以及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透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與整數相乘的演算法及算理。
教法與學法:
這節課以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索,自悟演算法為主要方式,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為原型給學生較豐富、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已有知識來求簡單小數乘整數的計算結果,並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例1教學情境圖等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課。
新課開始,首先透過談話問學生"你們喜歡吃西瓜嗎?"隨後課件出示例1的場景圖,圖上分別是夏天和冬天的西瓜的單價,讓學生在觀察中清楚的知道夏天和冬天西瓜的'單價不一樣。然後在夏天場景圖下呈現"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0.8×3.讓學生觀察這個乘法算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就發現其中一個因數是小數。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並板書:小數乘整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西瓜是學生愛吃的水果,由西瓜匯入新課顯得親切而自然。創設買西瓜的情境,有利於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主動探索,初步感悟計算方法。
這個環節主要分為3個層次:
第一層次:解決0.8×3
首先讓學生口答出0.8×3這道算式的結果。然後教師追問:"你是怎麼想的?"讓學生在思考後全班交流計算方法,學生的演算法可能有兩種:一種是根據乘法的意義用加法算出結果0.8+0.8+0.8=2.4;另一種是利用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把0.8元看成8角,3千克就是有3個8角,3個8角是24角,也就是2元4角,即2.4元。在學生提到這種方法時教師指出這是把小數先看成整數來計算的。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怎樣用豎式來計算,並板書:
0. 8
× 3
2.4
然後引導學生試著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最後讓學生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第二層次:解決2.35×3
首先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在學生按要求獨立計算之後全班進行交流,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幾個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誰來說說用乘法豎式計算的過程?2.35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等等。
第三層次:比較演算法
首先提出要求,讓學生比較0.8×3和2.35×3這兩道算式,可以發現什麼。引導學生小結:一位小數乘整數,積也是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乘整數,積也是兩位小數。接著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小數和整數相乘,是不是乘數的小數部分有幾位,積的小數部分也有幾位?
先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0.8×3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有助於學生初步感知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中小數的位數是相同的。然後透過教學2.35×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感性認識。最後透過比較演算法,引導學生得出小結並進行合理的猜想,既有利於明確用計算器計算的針對性,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驗證猜想,歸納計算方法。
首先透過談話讓學生明確我們要驗證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要用計算器來計算幾道題,看看會不會有例外的情況。課件出示幾道題:4.76×12、2.8×53、103×0.025.先讓學生猜出積是幾位小數,然後讓學生各自用計算器計算,並記錄下得數。在學生操作完後指名報得數,全班交流。接著引導學生得出剛才的猜想是正確的。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得出因數有幾位小數,積也有幾位小數。隨後組織學生根據剛才的計算和比較在小組裡討論:"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應該怎樣計算?"引導學生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並點上小數點。
讓學生帶著驗證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的意圖去計算,目的明確,為之後的歸納計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四、鞏固練習,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練一練"的第1題是4道豎式計算,先讓學生觀察豎式並說說列豎式時注意些什麼,再獨立計算,然後透過討論明確當得數的末尾有0的時候,要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練一練"的第2題是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其它各題的積,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指名回答,就其中的兩題追問是怎麼想的。
五、拓展延伸。
1、賽一賽。
分組比賽,得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課件出示"蜜蜂採蜜"圖,讓學生試著把小蜜蜂放到它該去的花上面,學生親自上來演示,思考:還有()×()=44.7嗎?學生自由說想法。
3、數學醫生:
出示兩道豎式錯題,讓學生觀察、思考,說出這兩道題錯在什麼地方,自己當一回醫生,為它們"看病".並說一說在豎式計算時你要注意什麼。
六、回顧總結。
在課結束之前,讓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並說說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些什麼。
透過總結,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十二第1――3題。
附: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
0.8×3=2.4
學生A:
0.8+0.8+0.8=2.4(元) 8角 0.8 元 一 位
× 3 × 3
學生B: ―――― ________
0.8元=8角 24角 2.4元 一 位
8角+8角+8角=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