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田野在召喚》說課稿範文

《田野在召喚》說課稿

《田野在召喚》說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美學家說,如果我們能多聽聽腳下土地的意願,我們就會理解自然與美是何等緊密地融為一體。五年級的音樂學習就是圍繞“大自然”這個主題開展的。我所選定的教學內容是第十冊五單元“你好!大自然”中的義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喚》。旨在讓學生用美的眼睛去觀賞大自然,用美好的心靈去體驗大自然,用真摯的情感去歌唱、讚美大自然。

  《田野在召喚》以兒童天真活潑的語氣表現了在充滿生機的春天裡孩子們出發去郊遊時的歡樂心情,抒發了少年兒童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曲調中的同音反覆和切分音節奏使得音樂歡快跳躍,極富有動感,表現了孩子們在田野中邊走邊唱、歡聲笑語的神情。歌中所唱的“梯裡通巴”彷彿是大自然在熱情地召喚著小夥伴們“快快來吧”。全曲始終洋溢著一派歡樂的氣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體驗義大利民歌的特點能有感情的演唱並完成二聲部合唱。

  2、過程與方法:在魔術、模仿、欣賞、歌唱、表演、創造中引導學生探究。

  3、情感目標:理解人與自然地親密關係,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讚美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進行藝術處理與加工。

  2、難點:準確唱好二聲部合唱。

  四、說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是幫助學生學。教學就是教學生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再獲得知識。因此,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猜一猜、變一變、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玩一玩、學一學、演一演。調動他們多種感官的參與,為學生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現的機會。

  五、說學法

  根據學生願意表現自我、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活動能力增強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用看老師變魔術、自己演魔術、模仿聲音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昇華情感。

  2、用唱歌、創編、表演等藝術形式探究新知。

  六、教學過程

  1、匯入新知

  春天雖然來到了很久,可是外面的景象和冬天沒什麼兩樣。怎麼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氛圍呢?我想了很久,哎,我學劉謙,用變魔術的方法,變出漫天的綠葉,變出許多小花、小草,同學們不就彷彿置身於田野之中了嗎?教學設計從激發學生的興趣手,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也體現音樂課應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

  2、欣賞《田野在召喚》

  利用多媒體,展示不同地域的田野風景圖片,給學生提供不同感觀的刺激。欣賞中,要求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及聽辨演唱形式,為下一步的`二聲部合唱埋下伏筆。

  3、探究新知

  從音樂課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哼唱、有節奏的讀歌詞、模唱旋律等入手,培養孩子基本的學唱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歌唱的慾望,並把這份幸福和喜悅帶給每一個學生。二聲部合唱是我設計的教學難點。唱跑調、合作不好、聲音不均勻,是以往合唱的通病所在。那麼我是怎麼解決的呢?很簡單,用科學的方法,一步一步來,不使蠻勁。首先單獨練唱第二個聲部,再引導讓學生處理好一聲部與二聲部的銜接,最後輕聲、有感情的合唱。如果每學生都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那麼這個設計就是成功的。學生的聲音有可能比較稚嫩,不成熟,但是正是這種“不成熟”,蘊含著執著的探索精神。

  4、拓展延伸

  讓學生感受著大自然與人的關係,給他們帶來了創造的快樂。快樂是產生興趣的基礎,也是知識延伸的動力!最後,我會提議:田野是人人喜歡、嚮往的地方,讓我們共同唱起這首歌,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體驗快樂吧,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