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說課稿範文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語文組5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白楊》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白楊》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組第3課,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作家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學生能夠學會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並且進一步加深對西部的瞭解。
二、說學情
關注學生,以學生為本是新理念所倡導的,所以進行教學設計之前,需要先了解學生的情況。本課教學物件是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在之前已經學習過《落花生》此類借物喻人的文章,初步具有了閱讀理解能力,但是對於本課來講,由於學生生活的時代距文章背景時代較遠,學生可能對當時祖國邊疆的環境、邊疆建設者為什麼要到邊疆去工作、建設這對於祖國建設的貢獻等不理解,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要補充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容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上我設定了目標為掌握本課6個生字,以及如“清晰、插嘴、分辯、撫摸”等詞語,並能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在過程與方法維度上我設定目標為抓住重點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為體會白楊的特點和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結合本課及學生的一些特點,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透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瞭解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是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以及對邊疆建設者的無私奉獻精神的歌頌。
五、說教學方法
依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能自己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的慾望,所以我會採用多方式朗讀法,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等方法來進行教學,以體會西部建設者的博大胸襟。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一)匯入
第一環節:預習匯入。我將展示關於邊境建設者的圖片,設定邊境工作者辛苦,環境惡劣的情境。激起學生同情邊境工作者的.心態,然後讓學生分享預習時查詢的關於西部現狀的資料,最後師總結引入新課學習。預習匯入既可以檢查學生預習的結果,也能適時指導學生資訊搜尋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新授環節。課堂的核心環節,在這個環節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新授第一步:通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因此,在匯入新課後我先讓大家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讀後先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鍛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然後讓學生透過文章的描寫,想想大戈壁是什麼樣子的,在學生自由發言中總結荒涼、寸草不生、貧瘠……為接下來的研讀賞析,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新授第二步:反覆朗讀,深入體會。在本步驟,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首先:採用默讀式,並圈點勾畫出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段落,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找出描寫白楊樹的詞句,概括了白楊的什麼特點。學生可以自由回答。接下來引導學生體會到白楊是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生長等介紹白楊樹的話語。注意體會重點詞語的感情。本步驟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說說從字面上體會到白楊的生長環境十分的惡劣,感受到白楊十分的堅強就可以了。
其次:指導朗讀,體會感情。充分利用朗讀帶動理解這一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文字之後指導學生朗讀。比如說朗讀需要注意重要語句的節奏、感情基調等。如 “大戈壁這麼荒涼,環境這麼惡劣,白楊卻長得那麼高大挺秀,像衛士一樣守衛著鐵路。”指導生讀出讚美、驕傲的語氣。最後齊讀加深體會,爭取背誦朗誦。
再次:對比品析,掌握重點。我將採取對比讀的方式,給出具體段落,讓學生默讀16和14節,思考爸爸要表達什麼呢?他和白楊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引導學生體會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這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研究。3分鐘後小組代表彙報結果,請組內的每一位都發揮自己的角色,勇敢的說出自己想法。注意時間的把握。最後總結出服從需要、紮根邊疆、無私奉獻。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三環節,拓展提高。我將透過引導學生背誦,積累本篇文章的好詞好句,然後讓學生談談對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的理解。我將適時的指導補充。這樣會更加利於學生對於本篇文章的深刻內涵以及把握借物喻人的手法。從而實現拔高的目的!
第四環節,作業小結。最後我將會讓同學們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寫一段簡單的文字為作業來結束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可以用寫的方式鞏固知識,還可以完成本階段語言文字運用的目標要求。
最後,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以白楊樹和爸爸為主線,以白楊樹的特點和爸爸的心願為輔助,貫穿本文讚頌西部無私奉獻精神的思想情感,提綱挈領、一目瞭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