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

隨筆美文欣賞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1

  這樣的季節,很喜歡去一條安靜一點的林蔭路散步,因為這樣的路上才會鋪滿形形色色的落葉。

  很喜歡踩在落葉上的感覺,尤其是水分盡失,已經完全乾枯的葉子。這時我會比平時的步伐放慢放重,甚至有一點故意碾壓的動作,只為了聽葉子碎裂時發出的翠翠的聲音,那是任何一種樂器也無法演繹出來的最美妙的音樂。

  每次都會“演繹”得很投入,好像身邊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但經常會在不經意抬頭的瞬間,看見一種不解,甚至詫異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我知道那不是在觀察我的衣著,也不是觀察我的樣子,而是詫異我與年齡不符的舉止。我想詫異完之後還可能在心裡暗暗送我兩個字:幼稚!隨他們怎麼想,我才不會在乎的,我有他們無法感受到的快樂。

  有時一陣風吹過,就會有無數的葉子紛紛飛舞著。它們的姿態優美輕盈,聲音裡卻帶著一絲感傷,似乎在與生長的樹木告別。

  有時看著那些葉子,也會忍不住默問:它們會傷心嗎?然後再自問自答:也許會吧,為了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傷心,也為即將消逝的生命傷心。也許不會吧,因為某種意義上講,它們並沒有真正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況且沒有它們的犧牲,又怎能孕育出明年的綠色?

  有時會有頑皮的葉子趁你一不留神鑽進衣領裡,癢癢的。或是鑽進上衣的帽子裡,直到回家掛衣服的時候,才會發現帽子裡面躺著兩個小傢伙,無論它們形狀和顏色漂不漂亮,我都不會隨手丟棄。我會像精心選回來的葉子一樣,把它們夾在我那些心愛的書裡。所以我看書的時候,經常會從書裡出現一片樣子不漂亮,甚至有些殘缺,或是被蟲子吃過而留下小洞洞的葉子,應該都是這樣把它們帶回家的。

  那天,看見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人和我做著同樣的事情,他甚至比我還要瘋狂,每走一小段路還要抓起一捧葉子向空中拋著。我們相向而行,當我們相遇的時候,看著對方和自己同意的動作,不禁相視而笑。

  原來和我一樣的人還是有的,我們擁有的是簡單的,有點不被認同的,甚至有一點傻里傻氣的快樂。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2

  嶺南的十月秋高氣爽,大地仍是一遍翠綠,金色的稻田裡,忙碌收割二季水稻農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採茶姑娘的身影,在茶園深處點綴出不一樣的風景。

  我們從深圳經過近四個小時的奔波,來到英德“八百秀才”英紅九號基地。一股濃郁的茶香襲面而來,蔥綠的茶園舒展在丘陵山谷。在綠色的茶海里,在如春天般的陽光下,把這一彎一溝,一山一壩的茶樹裝飾的如此溫暖,如此氣勢磅礴。

  在主人的盛情下,跟隨他們的腳步,行進在茶道上,仔細聽著他們的介紹講解……

  英德紅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相傳六祖手植”到清朝中葉,都記載了英德紅茶的種植加工等過程,一片小小茶葉連線著天涯海角,五湖四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更是傳遞著嶺南人,用一杯又一杯的紅湯,表達出的情深意長。民國時期的植茶,採茶,製茶,焙茶法等,在清代基礎上已經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那時就遠銷海外,在茶馬古道,在絲綢路上都有英紅的影子。

  解放後的英德紅茶走過了一段段不平凡的歷史,經過了五十年代的美,英,越等僑民的創業。六十年代號稱八百秀才的知青,是那個時代的'一個亮點。七十年代歸國越僑再創業,八十年代從國有農場到集體農場,九十年代的個人承包到二十世紀的公司化運作,如接力棒,一棒一棒交下去,一步一步邁向了輝煌……。

  英德紅茶由分散到集中,由小規模到大規模,由低產量到高產量,由普通植茶到科研植茶,由被動農藥防蟲害到物理方法防蟲害,走過了一條不平凡之路,用心做出了一款知明度很高的八百秀才“英紅九號。”

  過去遠銷英國供皇室享用的紅茶,今天我們普通百姓也能喝到,這其間飽含了多少代人的辛酸,他們的卓越奮鬥,才形成了今天佔地九千畝的茶莊園。

  你不在這茶園的縱橫交錯的道上走走,就感受不了茶的芳香;你不去看看那些有六十多年樹齡的茶樹,就體會不了那一代又一代人的芳華;你不在自動澆灌的噴霧下走走,就不知道這水有多甜,這土地有多肥沃。

  財富總是向勤勞的人招手,幸福總是向智慧敞開大門。一杯香噴噴的紅茶擺放在我面前,就象一床鋪滿茶道的紅地毯,為迎接在這裡肯荒的建設者,特別訂製的紅色的焰火,用永遠燃燒的激情,焙製出最美的湯液,歡迎他們的歸來!

  你看,那些從加拿大來的客家華僑,正挎著竹簍彎著腰採茶,雖然笨拙但是那麼用心,孩童般的在茶園嬉笑,合影留念。多麼幸福的時光,多麼美好的茶莊園!

  英紅茶啊!你是悠久歷史文化的沉澱和再見,你是嶺南大地一顆璀璨的明珠!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3

  到過三峽人家的人,一定忘不了那裡的青山綠水,風景如畫。

  三峽人家就是一個夢,歷史的車輪好像有意在此停止了前進,遺留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世外桃源,以彎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聞名於世。我想,這便是我久久惦念它的緣故,熱切向往的地方……

  這個金秋,我追它而來。

  它詩意古老,樸素寧靜,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

  從龍進溪碼頭上岸,醒目的"三峽人家"石牌佇立岸邊,迎面是"山河輪迴"巨幅浮雕壁畫。三峽人家,位於長江西陵峽段,在三大壩與葛洲壩之間。景區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和山上人家。它以一肩挑兩壩,一江攜兩溪"獨特地理位置優勢,將"巴楚文化"、"土家風俗"、"陝江文化"融為一體,成為長江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遠遠的一聲聲高亢的"船工號子",像在歡迎我的到來。縴夫們躬身前行,逆水而上的帆船,在他們的牽拉下,徐徐向前。這一幕,勞動拉縴場景,悲壯蒼涼,彷彿是生命的吶喊,生動再現了豪放的"峽江文化",縴夫與船工的艱辛。

  沿著步道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多彩的畫面。那深棕色獨具土家族飛簷斗拱的吊腳竹樓,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溪谷兩岸,林木蒼翠,幽篁搖曳,斑駁蒼桑的龍進溪橋橫跨其上,橋下一灣碧水,綠如藍。靜靜泊在那兒的小漁船上,一位土家族么妹站立船頭,紅衣紅傘,頭戴綴滿銀飾吊墜的高高的圓形帽子,那風兒一吹,銀鈴叮咚,好似一曲優美的樂音;那風兒一吹,小舟輕搖,風帆綽綽。岸邊的八角亭臺,有位衣袂飄飄的白衣少年,正手把橫笛沉浸在自己如畫的世界中,也讓佇立烏蓬船頭的紅衣么妹忘情地傾聽那悠揚的笛聲……此情此景,我恍惚誤入仙山神界了,原來這裡是最知名的景點邀月亭。邀月亭,若是在月夜,我亦能像詩仙李白看著從峽谷間升起的月亮,佳句頻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青山飛流下,水映一灣花。"大大小小竹子製作的風車,吱吱呀呀,晝夜不停,它要把清清溪水輸送田野澆灌莊稼。忽然,一陣天籟之音傳入耳畔,只見對岸的浣紗女一邊舞動著棒槌浣洗薄紗,一邊唱著原始豪放的山歌,這時,路人啊都會放慢腳步,幫襯著這邊的山哥哥對過去,你來我往,這陣仗好不熱鬧,一浪接一浪,一聲高過一聲。山歌隨風飄遠,迴旋在山水之間。耳聞過響遏行雲的山歌,再看看眼前溪水翻滾的浪花裡,正有一群野鴨,悠然自閒水中嘻戲。野鴨又長得那般漂亮,黃色的嘴,灰白相間的花翅,潔白的身,美麗高貴似那白天鵝。不遠處,悠然的漁家在撒網捕魚,魚鷹立於船頭,野鴨還不時過來撒歡搗亂。碧水間的田園風光,流淌著世世代代臨溪而居,以打魚為生,與魚船相伴的水上人家最古老的峽江文化。

  小徑通幽,不覺巳來到掩隱在群山環抱的溪邊人家,這兒的吊腳樓依山而建,木質布瓦,一半著地,一半入水,斜陽草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兒的吊腳樓,山民們早已不用來居住,派生意之用,酒肆、茶吧、土家族衣衫及飾品、小零食等各色各樣東西。我歇腳的那個小茶吧,老闆阿姐年輕著呢,閒聊中她說她的大兒子都在北京人民大學讀大二了,是小鎮上唯一一個去北京讀書的人。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一條街的生意紅紅火火,阿姐的小茶吧自不例外,日子滋潤,四十開外的人看上去不過三十來歲的樣子。守著一畝三分地的山民,經營著小生意,怡然自得,自由自在,過著簡樸的生活,唱著心中想唱的情歌。

  電梯把我們送到山上,來到山上人家,來到巴王寨。去尋千百年前,巴人的足跡。古老的巴王寨是土家人的國度,建在半山腰,背靠萬丈絕壁,俯瞰流淌著的濤濤江水的明月灣。用石頭壘砌的城堡,高高厚厚的,居高臨下,打起仗來,易守難攻。第一次看到古老的拋石機、弓箭、弓弩及攻城戰車等原始兵器。巴王宮門前,一位大漢身穿古代巴人服飾,手握鋼刀凶煞般站立門口,像依然在守護著自己神聖的家園。可當遊人意於同他合影留念,大漢則用平常的眼神點頭微笑,喜歡拍照的我怎肯落下,先生"咔咔咔"摁下快門。巴王寨內還儲存著古代巴人各種生活場景,石碾、紡車、等農耕用具,古老的水井,八卦圖,無不展示了土家族人的強悍與勇敢,勤勞和智慧。山上人家的吊腳樓,別於溪邊人家,多以山勢而建,木質結構,房前屋後,竹林芭蕉簇擁。有二層或三層,上面通風、乾燥、用來居住,下面是豬牛欄圈或堆放雜物,也用來防止毒蛇猛獸侵襲。當我走了進去,幾步臺階,便把我引進一個個原始淳樸的屋子,穿過一道門,過一個臺階,又把我引進另一居室,捉迷藏一樣,迴廊九曲八折,遮遮掩掩。隔壁的吊腳樓,峽江妹子正在載歌載舞,手中的紅繡珠飄飄欲落,這時,在喝上一口好客的峽江人為您奉上的一杯峽江清茶,你會覺得如夢如幻,親切怡然。

  登上返程碼頭的一剎,我體會到了,我的心將註定留在了這片濃郁的夢幻景緻中。

  一條船、一張網、一灣碧水、吊腳竹樓、巴人城堡、小茶吧阿姐明年我們再相會。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4

  生活就是在得到與失去之間來回折騰的一場賭注,每個人似乎都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徘徊,每個人都在得到與失去之間來回折騰,爭相下著不同的賭注,希望得到更多失去更少,可殊不知,人世間萬事萬物都遵循能量守衡定律。

  而且人往往對於失去的東西更珍視,反過來說人對得到的東西都變的無所謂,反而更在意珍惜那些已經不屬於自己的或者是失去的東西,這是人的天性,也是本性。所以人在生活中往往覺得痛苦會多於快樂。

  在得與失之間,人往住會有兩種極端,得到就欣喜若狂,失去就沮喪、傷心,悔恨,從而消沉,一蹶不振。事實上失去給予的傷害往往大於得到時的喜悅,因為人很容易放大痛苦,很容易對失去的東西完美化;然而得到的東西似乎就成了自己的專屬品,也不會在意這東西對於自己是不是不合適或者是讓別人擁有會更好,總之人是自私的,也是敏感的。

  生活的確不同凡響,有很多條路或者說有很多不同的賭注可以選擇,當你選擇了這條路,損失的機會成本或許會很大,然而在開始的時候,看不清哪條路對自己來說更合適,或者說那條路才是人生中最好的選擇。無論你選擇哪條路,都有機會成本,但人生是無法回頭的,過去的曾經只存在於記憶之中,沒得到的東西永遠是心中最大的期盼和傷痛。

  所以既然生活就是一場得與失之間的賭注,那麼就不要輕易在乎得到,也不要因為失去而放棄從新開始的勇氣。得即是失,失亦也是,失失得得才是生活,人不可能永遠失去,也不可能永遠只得而不失。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面對失去時能安靜淡然,在得到之後能倍加珍惜呵護,生活才會更從容美好。

關於隨筆美文欣賞5篇5

  江南秋雨綿綿時,空氣中已開始滲透著陣陣幽香。無需刻意尋找,原來桂花的香已縈繞在我們身邊。久居江南的人,多半是像我一樣喜歡桂花的,而喜歡的理由自然也十分簡單,因為花香,因為花香淳而不膩。

  這幾年,江南的綠地是越來越多了,閒時走上一圈,桂花樹是隨處可見的。房前屋後,路邊河旁,只要有一小片泥土,就可見桂花樹的身影,由此可想我們江南人對它的喜愛程度。金秋時節,不同品種的桂花也開始陸續開放,花香也隨著秋風四處飄逸。隨著時間的推移,花香會愈來愈濃。到最後,無論你身處江南何地,也無需用力吮吸,這桂花香早已透過口鼻,滲入到我們的五臟六肺,刺激著我們所有的感覺器官,令人精神振奮,神清氣爽!

  當然,江南桂花雖多,想要進一步與它親密接觸,還得是“賞”的。在江南,賞桂第一盛地當屬杭州的滿覺隴了。如今,江南人很喜歡攜一家老少,至滿覺隴賞桂。小孩們遊樂園,大人們賞桂花。那裡,光路邊的桂花已是數不勝數了,香氣早已瀰漫在山間。賞桂最好是靠近桂樹了。可這裡的桂花品種就是好,色金而朵多,一絲絲,一簇簇,密密麻麻,層層疊疊。桂花形本小,加上葉大又多,原是難找的。可眼前,金色小花早已充滿了我們的眼。靠近時,濃濃的花香撲鼻而來,淳厚有勁。和風吹過,桂樹一陣擺動,灑下一大片桂花雨。此時的地面,也變得黃黃的,感覺鋪上了一層地毯,那地毯上的小花自然是桂花無疑了。這樣站在桂花身邊,真是不忍離去,靜謐良久,感覺自己也是一株桂花了,正散發著陣陣清香。此等境界,在別處,在沒有桂花的情況下,又哪能感受?

  桂花的好當然遠不止這些。江南人將桂花收集起來,經過加工成糖桂花,可泡茶,可浸酒,有時也會做成桂花糕。客人來訪時,喝喝桂花茶,聊聊家常裡短;吃吃桂花糕,敘敘舊時深情。要說最有勁道的,當屬喝上桂花酒了。酒是自家釀製的米燒,淳香而有勁,加上桂花的花香,這酒無疑是極香極淳的了!灑上一杯,必被這酒香吸引,不會喝酒的人都忍不住要咪上一口,會喝的當然早已一口下肚。再倒,再盡,又倒,又盡……但也別貪杯啊!這酒入口甜而有味,可後勁也是十足的,一不小心,醉意可能已開始上來。可是又有何妨,醉後就在桂花的香裡酣然入睡,何等愜意啊!

  如今這個時節,到江南賞桂的外地客一撥又一撥,大家都在嘖嘖稱讚:讚歎桂花的香,讚歎桂花的奇,也讚歎我們江南人好福氣!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