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美文摘抄及賞析150字

美文摘抄及賞析

美文摘抄及賞析150字

  美文的概念已經不限定於某種文體,或某類內容。網路文化是一種開放、自由的文化,給美文的概念也賦予了更多的開放自由的元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150字美文摘抄及賞析,歡迎閱讀!

  美文摘抄及賞析 篇1

  1、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裡安家落戶。心裡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著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裡,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賞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該放就放,當止則止,才能在輕鬆快樂的節奏中,收穫真正應該屬於自己的那份成功。

  2、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豔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賞析: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3、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賞析:微笑著彈奏從容的絃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

  4、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旋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峰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一罈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賞析:人生是一種承受,需要學會支撐。支撐事業,支撐家庭,甚至支撐起整個社會,有支撐就一定會有承受,支撐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壓力。

  5、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話語稱起來不重,但稍有不慎,便會重重地壓到別人心上;當然,也要訓練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話扎傷,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充套件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賞析: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捨棄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

  6、 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 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浮生若夢”, “人生幾何”,從生命的短暫性來說,人生的確是一場夢,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怎樣活得有意義,便成了人們的一個永久的話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永恆的自然相比,人生不過是一場夢。

  賞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這歷史的長河中, “人過留跡,雁過留聲”,人來到這世界上走一遭,應當留下一點足跡,一點與山河同在的精神。

  美文摘抄及賞析 篇2

  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是我的班主任張老師。她像媽媽一樣嚴格要求我們,疼愛我們。

  張老師留著一頭長髮,她心地善良,和藹可親。有一次,我寫的字歪歪扭扭的,非常難看。張老師把我留了下來,讓我重新寫。一直讓我把字寫工整、規範為止,張老師才讓我回家。我當時很恨張老師,心想:不就是幾個字嗎 ?寫好寫壞不都是一樣嗎?幹嗎這麼一遍又一遍地寫,硬是把字寫規範,真是浪費時間。回到家,我把挨留的原因告訴了媽媽,媽媽對我說:“字是門面,從寫字上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張老師嚴格要求是對的,是對你負責,你寫一手好字是自己的,誰也盜不去。”聽了媽媽的一席話,我明白了張老師的用意,使我更加敬佩張老師了。從那以後,我就象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天天堅持練字,無論寫什麼作業都堅持把字寫工整,寫規範。過了一段時間,我的字比以前漂亮了,規範了,還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這都是張老師嚴格要求的結果啊!

  張老師在學習上嚴格要求我們,在生活上關心我們。我們班有46名同學,張老師為使同學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她利用休息時間走 訪了每個家庭,對每個孩子的家庭狀況都瞭如指掌,以便及時給予我們關愛。張老師還會察言觀色呢!每當有同學病了,不用同學說,她總是主動問同學怎麼了,用藥了嗎,如果病情嚴重的,她還會親自帶同學去就醫,使同學的病得以及時治療。一次我在玩耍時,不慎將手劃破了,老師知道了,便急忙帶我去校衛生室進行處理。血止住了,並貼上了創可貼,當時我特別激動,我真為有這樣一位要求嚴格、關心體貼我們的老師而自豪。

  這就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師——張老師。

  賞析:

  雖然每天同學們都要與老師打交道,但是要寫好老師還真不容易,這並不是同學們對老師觀察不細造成的,而是應該從哪些方面寫才能真正把老師寫“活”。

  這篇習作總體上來說還是不錯的,從寫字、家訪和治傷三個側面寫出自己為什麼尊敬老師的理由,讀起來讓人信服。

  不足之處:第二段有一些對老師形象的描寫,但顯然沒有寫出老師的特點。文中如果有一些細緻描繪,那樣更顯得生動。比如多寫一些老師治傷的神情與動作,就更顯得充實了。

  美文摘抄及賞析 篇3

  1、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艱辛。真實的長跑需要身體的良好狀態,而人生的長跑則需要心靈的堅韌不屈。畢竟,人生的跑道不會是鋪滿玫瑰的花徑,而是充滿艱(難險)阻的沙土之道。我們要忍受腳板的疼痛,呼吸的困難,外界的紛擾,還有心靈裡,那隱隱約約的放棄之念。

  賞析:太多的艱辛,讓無數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和方向,人生變成了安適的散步。而那些堅韌不屈的靈魂,則繼續在生命旅途奔跑著。

  2、充滿意氣的人是堅韌不屈的,他們不畏風霜,不畏冷雨。還記得黑色羚羊魯爾魯道夫嗎?有誰能想象,一個曾經身患小兒麻痺症、連走路都很艱難的小女孩,如今卻站在輝煌的奧運頒獎臺上享受王者的榮光?然而她的確做到了,她用一次次的跌倒與一次次的努力,艱辛地鋪下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這路上的障礙與荊棘,也許多到無法想象。可是,充滿著意氣的她,何曾有過絲毫的退卻?意氣成就了她,也向世人宣告,堅韌的生命是如此偉大。

  3、充滿意氣的人是自信樂觀的,人生幾多風雨,幾多陰霾,他人只見烏雲蔽日,他們卻總能撥開雲霧看見明媚的陽光。我不禁想起了林肯,八次競選八次失敗,兩次經商兩次失敗,其間還精神崩潰過一次。似乎生命的前幾十年,他一直在失敗中度過。然而充滿意氣的人,面對命運的玩笑,始終不會放棄心中堅守的信念,於是最後一次,他成功了。

  賞析:一個分裂的國家在他的手中合二為一,美國的經濟再次起飛。堅定信念,厚積薄發,方能九天攬月,深海尋珠。林肯的意氣給了他一顆堅定樂觀的心,於是他的名字被載入史冊,千古傳誦。

  4、當然,我們要走好人生的路,還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意見我們都要吸納,而要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這樣才能使自己找到前進的捷徑,不致於浪費青春。但無論怎樣,向我們提出意見的大都是出於好心。我們應當虛心接受,然後再經過自己的大腦,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明智的選擇。

  賞析:正所謂一個好的君主,他一定能做到虛心聽取諍言,不怕丟面子,明白“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的道理。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才能做一代明君,流芳百世。不只是君主,人人都應如此,才不枉自己活了這麼多年,才不會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才對得起上天賦予自己的生命。

  5、當遠處的地平線最終屈服於你我不懈的步伐時,當遙遠的彼岸最終踩在你我的腳下時,我們體驗到的,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最透徹的滿足。不要太多的言語,不要在意彼岸的偉大抑或平凡,只要靜靜去享受,這惟一屬於自己的奔跑人生。

  賞析:即使我們最終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彆著急,終究會有一個人,順著走過的路,奔向遠方。

  6、經歷過最初似乎無止境的艱辛,我們挺了過來,身體已經適應了奔跑的感受,心靈不再有激烈的困惑遠方的目的地一點點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種屬於奔跑的快感,這是體驗人生點滴過程的快感。不再理會外界的紛擾,我們只專注於自己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刻成長,輕盈的風成了我們最好的伴侶。 賞析:想想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奔跑者吧:司馬遷、李白、凡高、尼來、格瓦拉……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羈絆他們的腳步,他們沉浸在內心的美妙體驗,在人生旅途中劃出了一條美麗的軌跡。

  7、距離產生美,有距離才有詩人。

  賞析:我真擔心,隨著科學的發展放鬆了人類最後一根敏銳的神經,也會蛻化人類那雙曾經很美麗的想象的翅膀,高懸了幾千年的那輪明月會在詩中隕落,最後只剩下世俗在繁華中汩汩流淌。

  8、淚水和歡笑豐富了她的平淡人生,在父親的鼓勵下,她爬上了長城,爬上了泰山,登上了岳陽樓,登上了觀海臺,在掛著淚的笑渦中,他學會了要有山一樣雄偉的腰板,海一樣廣闊的胸懷,每一次流淚,她都依偎在家人身邊,這裡是最寧靜的避風港;每一次歡笑,她都分享給全家。

  賞析:這裡是心靈深處最美好的香格里拉!

  9、清醒的我們應當狠狠地揪下這一團團粘人的傢伙,甩掉身上的'包袱,帶著輕鬆純淨的心快活起跑。原來,拋開世俗的慾念是能使自己的目光更加專注、讓我們直奔成功的,那種對前方成功的渴望,不是世俗中宣揚的急功近利,而是有的放矢;原來,丟棄世俗的觀念是能讓自己的腳步更加輕快的,那種奔跑中的自在愜意,不是世俗中叫囂的隨波逐流、自我放逐,而是欲擒故縱的機智……

  賞析:甩開世俗,輕鬆起跑,你將獲得無窮的加速度,在起跑線上更快的升騰至蔚藍的天空,盡覽更加高遠壯闊的景緻!

  10、人在世俗的世界中行走著,在慢慢流逝的時間裡靜靜等待著成年那一刻的全速奔跑。可漫長的等待過後卻發現,形形色色的慾望與世俗觀念像橡皮泥一樣粘在身上,越積越重,最後竟無限膨脹,束縛了我們的雙腿,減緩了我們的步伐。

  賞析:我們不能輕鬆上路,也不能全速奔跑。它們甚至遮蔽住我們的雙眼,遮掩住我們純真的心,讓我們的腳步開始凌亂,旋轉在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裡……

  美文摘抄及賞析 篇4

  1、於是鳳凰花激起的不僅僅是童年成蝶化蝶的記憶,而是少年夢鳳化凰的一段惜情。如火的花的印象配上輕唱的驪聲,敲響了少年的夢境,驚覺到自己既不是鳳凰神鳥,也非朝陽梧桐。終於在碎夢中瞧見自己的面容,原來只是一個少年,原來只是一段驚夢。——林清玄《斷鴻聲裡》

  【賞析】我總以為林清玄的文字都是禪宗或是寓言,沒想到還有這樣抒情優美的文字。作者寫鳳凰花的同時,也寫了高潔的梧桐,涅槃的鳳凰和年少的驪歌。光陰逝去,離別卻總是讓我們傷感而無奈,但是鳳凰花還是這樣熱烈地開著,映襯著離別的哀傷。

  2、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磨難無量,前途也無量。在悲觀的人眼裡,原來可能的事也能變成不可能;在樂觀的人眼裡,原來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悲觀只能產生平庸,樂觀才能造就卓絕。從卓絕的人那裡,我們不難發現樂觀的精神;從平庸的人那裡,我們很容易找到陰鬱的影子。

  【賞析】這一段話充滿哲思,意味深長。作者從悲觀和樂觀兩方面說起,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寫了悲觀和樂觀者的不同心態和表現,讓人感受到樂觀的力量。接著又說道卓越和平原,論述說卓越者常樂觀,平庸者常悲觀。多方對比論證之下,論述樂觀的巨大力量。

  3、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採菊……他們選擇了永恆,縱然諂媚誣衊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屍,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賞析】這一段鏗鏘有力、精彩紛呈的開頭,讓人眼前一亮。文章首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敘寫歷史中歷史人物的事蹟,語勢加強,富有感染力。接著就屈原、魏武帝、陶淵明三個人物分別說明他們的選擇,讓人嘆惋。最後寫選擇的結果,娓娓道來,自成一格。

  4、這時的河邊已是一首歌了。一擔一擔的苞谷插得尖尖的,擱在河灘上。一擔一擔的穀子壘得滿滿的,擱在河灘上。還有一捆一捆的黃豆、一筐一筐的小米都如畫地擱在河灘上。要收工了,一天的勞累與辛苦,都得痛痛快快地跳進河裡,洗掉、搓掉、揩掉。健康的肌腱,壯實的胸脯,都赤裸裸的呈現在你的視野裡,是一尊尊誘惑人心的雕塑。縱使原始粗獷,但極具柔和嫵媚,沉醉得沒有一絲邪念。

  【賞析】這段話行文優美,如流水般娓娓道來,好一幅熱鬧的秋收圖:苞谷、穀子、黃豆、小米、河灘、年輕人、老人......景美人更美。人是快樂的,因為豐收;景是歡欣的,因為人的愉悅。情景交融,這一幅秋收的景象因而更加美不勝收。作者筆調優美,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選擇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展現了獨特的秋收之美,“這時的河邊已是一首歌了”又與標題《秋收散板》呼應。

  5、我也不相信媽就再也不能看我,就在春天,媽還給我削蘋果呢。我相信我能從無數個削好的蘋果中,一眼就能認出她削的蘋果,每一處換刀的地方,都有一個她才能削出的弧度,和她才能削出的長度,拙實敦厚;就在幾個月前,媽還給我熬中藥呢……我翻開她的眼瞼,想要她再看我一眼。可是小阿姨說,那樣媽就永遠閉不上眼睛了。

  ——張潔《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賞析】我讀到這裡的時候心裡總是鈍鈍的痛,我害怕有一天我也感受到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所以我會從現在開始,珍惜和家人的每一寸時光。這段話運用樸實而真摯的文字描畫了關於母親的很多場景,有感而發,感人至深。我想起泰勒說的:最不浪費時間的事,就是花時間和珍惜的人在一起。以此共勉。

  6、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裡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隻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

  ——張曉風《秋天秋天》

  【賞析】這段文字用優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神秘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秘的,優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

  7、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於還是不敢宣佈統計數字。

  ——張曉風《春之懷古》

  【賞析】張曉風的這段擬人讓我怦然心動,我想起了我家的春天,想起小鳥在天空翱翔的畫面。作者把鳥兒比作不好的數學家,丈量著天空,這種神奇的想象讓我們每個人為之折服,寫出了鳥兒的活潑靈動和春天的美好,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8、都市的繁華迷亂了我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鄉依在。縱使你在某個城市開心快樂的生活著,但在心靈深處,總有一條無形的東西牽引著你,一頭在故鄉那邊,一頭結固地栓在心底,一扯就痛。特別是久別故鄉的人,也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故鄉這杯酒就愈香醇,故鄉的影像就愈清晰,香醇的不想醒來,清晰的叫人心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就是因為這縱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解不開的鄉情和鄉愁,才讓漂泊的我們得以慰藉,讓流浪的心不再孤寂。

  【賞析】這段話表達了我對故鄉的牽掛和羈絆。即使城市如此繁華,故鄉依然在我們心中長存。故鄉是我們的根,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成長印記。這段話用語優美抒情,恰到好處,富有感染力,讓我們都對故鄉的那點心緒都被撥動了。引用“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借用詩句表達了天涯海角都扯不斷我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多處使用對偶,語勢加強,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深深的依戀之情。

  9、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

  【賞析】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10、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於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郁鬱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裡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

  ——張曉風《初雪》

  【賞析】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多處採用比喻,形象生動。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這種溫暖是從哪裡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裡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郁鬱”、“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作者筆下的綠色彷彿是活著的,流動的,彷彿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

  美文摘抄及賞析 篇5

  1世上再也沒有比時鐘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盡情地摘取青春幻夢的花朵的時刻,它都是同樣分秒不差地滴答著。

  ——高爾基《時鐘》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象徵擬人等手法,寫出了時鐘的無情,提醒我們珍惜時間。

  2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豔的金黃與黃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葉比作黃金,生動形象。

  3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賞析:這句話運用疊字,展現了文字的音韻美,表現了雪的冷豔與悽麗。

  4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現了牡丹卓越的風姿。

  5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豔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

  ——張愛玲《秋雨》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寫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時間好比一把鋒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當,會在美麗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紋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消磨掉。

  ——張愛玲《心願》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象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對時間的看法,時間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

  ——《秋葉》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8幾個小夥伴,藉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畫,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

  ——豐子愷《竹影》

  賞析:寥寥數筆,寫出了幾個小夥伴作畫的情景,幽默風趣,用筆簡練而獨到,充滿了豐子愷作品獨特的魅力。

  9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

  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語言精緻優美,富有感染力,言語間充滿了對桐花的喜愛,讓讀者也彷彿一起看到了這漫山遍野的桐花開放的勝景。

  10他悲慼地舉目遙望蒼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靜的湖面上。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寫星星非常傳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乾淨純潔,把夜空比作湖面,寫出它的平靜美好。然而這樣的美景下,我卻要死去了,反襯出我的懊悔。

  11這時,一個鳥兒是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是一個鳴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裡,老槐樹就是一首歌。

  賞析:該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停在樹枝上的小鳥比作樹葉,將鳥鳴比作音符,將老槐樹比作一首歌,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冬天老槐樹的熱鬧、充滿生機的景象。

  美文摘抄及賞析 篇6

  一、這時候,我的腦裡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邊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握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魯迅《故鄉》)

  賞析

  這幅畫是少年閏土月夜瓜地刺猹圖。透過“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及“一望無邊的的碧綠的西瓜”的景物描寫烘托出一個英俊、活潑的少年閏土。

  二、在無邊的暗夜裡,一簇簇的篝火燒起來了。在風雨,在爛泥裡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溼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層霧氣,洋瓷碗裡的野菜“嗞—嗞”地響著……

  (王願堅《七根火柴》)

  賞析

  這段環境描寫很好地烘托紅軍戰士生起篝火後的歡樂情緒,說明無名戰士用生命儲存下來的七根火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部隊給同志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從而讚頌了無名戰士的革命品質,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三、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上邊和下邊有幾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裡以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也是極近的,極洪大的也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陸定一《老山界》)

  賞析

  先寫所見,三種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接著寫所聞,聲響難以模寫,用比喻才顯得形象直覺:“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麼呢?為了烘托出紅軍戰士的樂觀主義精神。

  四、走過木橋,越過避兵洞,迎面而來的是群猴觀景峰。四周奇峰似姿態各異的猴子,或憨或頑,或刁或怒,似在歡迎遠來的遊客。他們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韻,遮陽山原始情趣的哲學遺稿。——據載,張三丰隱居後在此度過。張三丰可謂道教之仙,在此有許多遺蹟。如他在絕壁上飛身用手指鏤刻下的詩句,青石上踩過的腳印以及昇仙之所。——退出藏經洞,穿過茫茫林海,抬頭仰望,遠處一線天依稀可見,不禁使人懷疑天外是否還有天。

  (任寶劍《遮陽山紀行》)

  賞析

  作者以景點轉移為線索,以遊蹤為序,把遮陽山的佳景古蹟串連起來,對眾多景點進行恰當的詳略取捨,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一筆帶過。並加入傳說,增添情趣。

  五、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聽的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郁達夫《故都的秋》)

  賞析

  這好似一幅風景畫。最突出特點就是作者把握住了故都秋天具有特徵的景物和景物所具有的特徵。無論細描“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還是詳繪“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都形象鮮明,逼真如畫,渲染了寂靜的氣氛,達到一種微妙的意境。

  六、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的積雪高插雲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豔麗迷人。

  (碧野《天山景物記》)

  賞析

  這是一幅遠看圖。作者用“珠冠”“孔雀開屏”兩個比喻從色彩和形狀上點明瞭天山的特點。在加上“銀光閃閃”“豔麗迷人”等詞語的形容,整個畫面洋溢著幸福安祥的氣氛。

  七、北面,是重重疊疊的燕山山脈——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衝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

  (峻青《雄關賦》)

  賞析

  作者由北向南、由遠而近從地勢和氣勢上寫了山海關的雄偉險要,表達了自己登關眺望時的感受。

  八、站在亭臺上,向南望去,只見那正陽門兩側,如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的幾十幢大廈,給這古城增添了嶄新氣派;向東望去,一切在陽光裡更顯得柔和透明;向西望去,那瓊島上的白塔,經歷了地球震動的一場小小劫難,又昂首藍天,而且素潔如玉;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樓和它身後的鐘樓,如今雖默默據守在那裡,卻難免讓人聯想到幾百年間那晨鐘暮鼓是怎樣標誌著孤獨每天的生活節奏的;而鐘鼓樓背後,那橫臥天際的燕山餘脈,藍瑩瑩的,宛如這古城的一帶屏障。

  (韓少華《萬春亭遠眺》)

  賞析

  作者立足於萬春亭,向四方的觀察方位的轉換,十分清楚,其中用“望”“看”很有分寸地表示景物的遠近。此外寫鐘鼓樓背後的燕山餘脈,由遠而近,景物的組合錯落有致,層次清晰。

  九、雨落大了,粗重的點子打在三把紅油紙傘上,發出的熱鬧的繁密的脆響,跟小溪裡、越口裡的流水的譁聲相應和。從傘下望,雨裡的山邊,映山紅開得正旺,在青翠的茅草裡,翠綠的小樹邊,這一叢叢茂盛的野花紅得象火焰,揹著北風的秧田裡,稠密的秧苗象一鋪編織均勻的深綠的絨毯,風一刮,把嫩秧子往一邊翻倒,秧田又變成了淺綠色的顫顫波波的綢子了。

  (周立波《張滿貞》)

  賞析

  這一段描寫真是繪聲繪色,有動有靜,深淺不同,疏密有致,既有聽覺,又有視覺,還有遠近、高低之分。作者把山邊幾叢鬆散的映山紅與田裡稠密的秧苗有機地交織。為了給畫面增添生機,作者透過“颳風”、“翻倒”、“顫顫波波”一連串動態描寫,讓原先靜得象絨毯的秧苗變成了輕飄飄的“綢子”。顏色的搭配也頗具匠心;茅草是青翠的,小樹是翠綠的,秧苗象深綠的絨毯,隨風搖曳變成了淺綠的綢子,在這一片綠色的海洋中,精心點綴出幾叢火焰般鮮紅的杜鵑花,讓人感到爽心悅目,春意盎然。

  十、一輪紅日當空,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當日行的路,都是山路崎嶇小徑,南山北嶺,卻監著那十一個軍漢,約行了二十餘里路程。那軍人們思量著要去柳蔭樹下歇涼,被楊志拿著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裡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當時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著日色當午,那石頭上熱了,腳疼走不得。

  (施耐庵《水滸傳智取生辰綱》)

  賞析

  這段文字描寫突出了天氣大熱,僻路難行,軍人疲憊,楊志焦躁。景物描寫融入了情節。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眾軍人才能在黃泥崗歇涼喝酒,“生辰綱”才能被“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