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勵志美文別當上司是傻瓜

勵志美文別當上司是傻瓜

勵志美文別當上司是傻瓜

  第一篇

  我在外出的時候,去了這樣一家公司,公司裡有一群年輕人,都各自忙著各自的工作。

  裡面有兩個技術員,工作能力都不錯,他們的主管考慮讓其中一個升為組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小王升職了,而小李卻很不滿。

  別當你的上司是傻瓜,表面功夫不過是自欺欺人

  於是他找到他的主管,問他:為什麼自己不行?自己每天都做的很好啊。

  主管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說:這是公司的決定,下次你也是有機會的嘛。

  我看到意氣風發的小李,深有好感,腦子裡想年輕人不就是應該有衝勁嗎?為什麼他不行呢。

  我好奇的問,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他的主管告訴我:小王和小李都很不錯,不過小王更細心,而剛才的小李更注重表面,每次我去的時候他都表現的特別勤奮,我每次指出問題他都能當面解決。

  我說:這不是很好嗎?

  他的主管卻一本正經的告訴我:那些問題我提過很多次,小李每次都會犯,就算我在的時候,他解決了,但他下次依然會犯;而小王卻不一樣,他總是能在我發現問題之前,交一份滿意的工作結果給我。

  我恍然大悟,公司裡的大小事,你做的怎麼樣,其實都瞞不過你的上司的。

  第二篇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偷吃零食,傳紙條,打撲克的情景嗎?

  我們每次都小心翼翼,儘量不讓老師發現,然後只要老師不提出來,我們就會慣性的認為,老師沒有發現我們這些小動作。

  然後等老師走到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總是大聲讀書,或者裝出一副很用心學習的.樣子。

  可是現在我們長大了,身邊也有朋友做了老師,她告訴我:其實只要站在講臺上,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的很清楚。

  而老師們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喜歡好學生,那麼多人怎麼可能顧的過來,於是就放棄了那些差學生,只要不影響到課堂,根本就不會管他們。

  所以當初的我們自以為自己表現的非常好,老師根本就沒有發現我們那些偷摸的事,這只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

  第三篇

  現在之所以很多人喜歡做那些表面功夫,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自己自以為只要自己在人前表現的很優秀就好了。

  就好像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他人看的一樣,於是現在的一些人發這樣的朋友圈:哎,今天累死了,半夜都在工作;今天又要加班,梳理心情,加油;今天的工作好多啊,為了老闆努力工作等等。

  然後指不定是剛睡醒,還是剛打玩遊戲,難不成你整天都是工作,怎麼沒見你睡覺的時候發個朋友圈,打遊戲的時候發個朋友圈,上班逛淘寶的時候發個朋友圈?

  別說這些你沒有做過,要麼自己還是小白不敢,要麼自己不是依靠電腦工作,要麼公司直接將淘寶網給遮蔽了,我在13年上班的時候,別說逛淘寶,上班看電視的都有。

  但是這些我們都不會拿出來給人看,因為這是我們的弱勢,我們不可能讓別人發現我們不努力,更加不能讓我們的上司發現我們不努力。

  只不過說真心話,既然能成為你的上司,他就不傻,他都看在眼裡,留下你是因為你還有一點作用,你的工作能力大於你的工資,但你也別人想在這家公司成為一個說的上話的一份子。

  第四篇

  我現在偶爾也會收到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讀者發來是資訊,說自己急於表現,自己將自己的工作都完成的很好了,怎麼才能讓上司看到自己的優點?

  其實我們看過很多文章,文章裡面對核心員工的評價都是一些衷心,忠誠,盡職等等,很少會涉及到工作能力,因為工作能力和你的薪水是對等的,也就是說你拿了這份薪水做好這份工作就可以了,跟升職加薪是沒有關係的。

  如果你做的足夠好,你的上司自然會知道,如果你偷懶耍滑,上司也會看在眼裡,這也涉及到公司裡的一些內鬼什麼的,這也是存在的,但是不能明說。

  我們不可能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要讓我們的上司,或者其他人知道,這根本毫無意義,這只是虛榮。

  如果我們一味的認為,我們在人前做的十全十美,我們就能得到好的發展,那就錯了,一個單方面的透過表面來決定某個人的人,其實也走不遠。

  第五篇

  當我們工作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然後去學習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識,這些知識完全取決於我們未來的發展。

  比如:某一天,你的上司突然說,公司要提拔某個人,然後釋出了一個專案稿出來,結果你能輕鬆的完成,這比日常表現的優秀要來的更加實際。

  既然我們在某家公司就職,那我們的一些表現或多或少都會被上司知道,上司更加會從你是否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來判斷你是否能夠勝任下一個層次的工作。

  如果你真的做了很多,那根本不用擔心,你的上司總會發現你的才能,又何必急於一時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