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9篇)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寫本課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古詩的音韻美。

  3、藉助圖畫,根據詩句聯絡生活想象出小孩釣魚時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

  教學重、難點:

  1、認寫生字。

  2、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卡片。

  學生:觀察人們釣魚時的動作神態,並把觀察所得講給大家聽聽。

  課時安排:1課時

  預習學案:

  1、藉助拼音熟讀古詩,認寫本課生字,試著給生字組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試著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老師這裡有一幅圖,(出示圖畫)你能看出是誰在幹什麼嗎?

  (生根據圖上內容進行回答)

  2、有一位大詩人看到這一情景,頗有感觸,寫下了一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古詩《小兒垂釣》。

  3、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預習交流

  1、昨天老師讓大家預習了古詩,哪位孩子願意給大家有感情的誦讀一下古詩呢?

  (指名讀—指名評價)

  2、交流生字預習情況。

  三、探究展示

  1、師範讀古詩,學生認真聽,注意老師讀的節奏。

  2、學生自讀古詩。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把詩讀得通暢,讀出詩的一般節奏與韻律。

  3、同桌互相聽讀指正,全班展示評價。

  4、用生字卡片做識字遊戲,鞏固生字。

  5、小組內讀古詩,圖文對照領悟詩意,看看能讀懂什麼,將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待會提出來。

  6、全班交流讀懂了什麼,不懂的提出來,討論解決。在最疑惑的地方,教師作精當的點撥,相機指導學生結合詩句和圖畫了解“蓬頭”

  “垂綸”、“稚子”、“借問”、“不應人”等重難點詞語,讓學生了解詩意。

  7、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

  8、採用多種形式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達標檢測

  1、讀一讀,再選一個詞語造句。

  對應 應答 反應 應用題

  倒映 映照 放映 映山紅

  2、背誦古詩。

  五、總結拓展

  1、你喜歡詩中的這個男孩嗎?為什麼?

  (預設:喜歡,因為他天真可愛。)

  2、古代的許多詩歌描述兒童的可愛的形象,寫得太好了,我們來讀讀:

  (1)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清、袁枚)

  ⑵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⑶放牧的孩子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宋、雷震《村晚》)

  六、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課後審視:

  我在這節課整體把握上,是先由實際生活引入(學生釣魚的生活經驗),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然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古詩內容。透過指名讀、齊讀,讀準字音和讀好節奏,為分析古詩做準備。在分析的過程中抓住兩個詞語“學垂綸”和“怕”,讓學生質疑,進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當分析完後,再帶著自己的感悟來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並講述這個小故事,鞏固所學知識。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透過講解和朗讀古詩,使學生感悟古詩大意,能夠熟讀和背誦古詩。學會本課的7個一類生字和7個二類生字,透過古詩教學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

  過程和方法:透過識字教學,使孩子們學會運用部件組合法來識記生字,並且掌握形聲字的基本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之情,讓學生去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夠感悟古詩大意,學會本課的7個一類生字,理解其字義,會認7個二類字。

  教具準備:小孩圖、路人圖、草圖、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數: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感悟和理解古詩大意,熟讀並背誦古詩。

  2、學會7個一類生字和7個二類生字;指導書寫一類生字。

  3、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過一首描寫小孩在河邊釣魚時的情景的古詩,誰還記得它的題目?《小兒垂釣》你能試著背誦這首詩嗎?

  二、練讀古詩、背誦古詩。

  1、多種方式朗讀古詩:學生領讀古詩。學生自由練讀古詩。

  指名讀古詩。背誦古詩。

  2、讓學生在詩中畫出一類生字和二類生字,同桌之間讀一讀。

  三、對照書中插畫,感悟古詩大意。

  1、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塗上畫了些什麼?

  2、透過讀詩你讀懂了什麼?結合詩句說一說。

  3、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將給大家聽。

  四、學習生字。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認讀並且書寫“稚”“蓬”等生字詞;有感情誦讀詩歌

  【過程與方法】

  透過教師範讀和指導書寫掌握生字詞;透過看圖記憶嘗試誦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歌的韻律美,感受兒童的天真形象,品味作者的輕鬆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賞析兒童的形象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的心情以及透過配圖嘗試誦讀詩歌

  三、教學方法

  看圖誦讀、教師範讀、朗讀法、小組討論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透過聯絡生活實際進行匯入。

  同學們,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一切又都是新鮮的,還記得你們初次學習事物的場景嗎?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同學積極發言)

  同學們都非常積極,你們學習的精神也是旺盛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看這位小朋友,他呀,也是一位正在學習的小孩兒。(板書:小兒垂釣,胡令能)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翻開書本,藉助工具書自行解決生字詞。(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

  (2)老師檢查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出示“稚”和“蓬”兩個字檢查讀音並強調結構書寫。

  (3)教師進行範讀,並請同學們歸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用自己的話說)

  明確:一個學習釣魚的孩子,向路人遙招手,怕驚嚇了魚兒。

  (三)深入研讀

  (1)詩中極力塑造了一位兒童的形象,我們就來看一看作者塑造了一位什麼樣的兒童形象。

  1.仔細閱讀詩歌前兩句,同學們圈點勾畫出描寫兒童外貌的詞語,並進行概括。

  明確:蓬頭——不打扮的自然形象;稚子——天真的孩童(同學舉手發言)

  2.那兒童的動作又是什麼樣子的?圈點勾畫關鍵詞語。

  明確:學——學習的形象;側坐——隱藏自己(點同學回答)

  3.出示書中的配圖,進行想象,用詞語概括兒童形象。然後同學大生齊讀前兩句。

  明確:這是一位天真、認真、小心、謹慎的兒童形象

  (2)我們都能親切感受到兒童形象躍然紙上,那麼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大生齊讀最後兩句詩句。

  明確:怕路人驚嚇了魚兒,遠遠的打招呼給路人,讓路人小點聲。

  (3)那同學們覺得那個字用得好啊?為什麼呢?(小組討論後派代表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遙”,將兒童小心謹慎的樣子十足的展現了出來。

  (4)那路人又因為這個而不高興嗎?(沒有)那路人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明確:心情愉悅,而且對孩子還有喜歡的情感。

  (5)那位同學能夠讀出這種感覺,請同學進行朗讀,並進行表揚。

  (6)在一起大聲讀課文,然後進行聯想想象,結合圖片能夠誦讀詩歌。

  明確:最後達成能夠初步有感情誦讀,藉助圖片。

  (四)拓展延伸

  組織誦讀比賽。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關兒童的詩歌,雖然說唐詩很多,但是描寫兒童的還是很少的,同學們回去之後,蒐集一首描寫兒童形象的詩歌,我們下節課做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整首詩歌的教學中,深刻把握了學生的直觀特點,在解決了筆畫和結構比較難的生字詞後,透過老師範讀,進行初次感受,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深刻把握了朗讀、誦讀、配圖誦讀的多種方式,能讓同學們能夠嘗試初次在課上進行誦讀。另外我也將整首詩歌的重點放在了兒童的形象上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在這方面講解的比較細緻。但是可能是因為課上過多的時間留給朗讀和誦讀,導致後面的小結比較倉促,使得整個教案頭重腳輕,這是值得改進的地方,使得本課教學設計更加完善。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4

  【現狀分析】

  “腹有詩書氣自華”,學好古詩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自身修養,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然而在目前的古詩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為了應付試卷,教師在教學古詩時多半是:一、解題,二、介紹背景、作者,三、講解字詞,四、交流每句詩意及整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五、要求學生背誦默寫。整個過程模式化,更無“趣”跡可求。學生對於古詩學習的興趣正在慢慢地消逝……

  【教材簡析】

  《小兒垂釣》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八冊第七單元《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那天真爛漫、活潑機靈的神態躍然紙上。詩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淳樸的小孩兒形象。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釣、蓬、遙、稚”,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映、路人、借問、遙、招手、魚驚、應”的意思。

  2、逐字逐句理解《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的孩子的天真、可愛。

  3、能夠掌握“品字詞,想畫面”的古詩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賞畫入詩——體驗情趣

  1、兒童一直是詩人心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兒童的天真無邪、聰明機靈常常打動著詩人的筆觸。

  瞧、這幅畫曾經打動過哪位詩人?(出示,《池上》畫面),並寫下了一首——(《池上》),我們一起吟誦一番。

  2、(出示圖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欣賞另一幅畫,欣賞完了能告訴我:

  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嗎?

  3、師:的確,這是一副意境悠遠又栩栩如生的畫面。

  [設計意圖:首先教師引領學生共同賞畫,不僅運用了畫面的直觀效果來引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而且有效地把學生帶入到學古詩的情境之中。中間穿插詩句積累。第二、運用圖片,配上古箏曲,讓學生充分體驗其中的情趣所在,再引入到文字的學習中就更流暢了。]

  二、引領學詩——尋找童趣

  (一)、解讀課題。

  過渡:都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幅畫中的情景打動了我們,曾經也打動了唐代詩人胡令能,情不自禁寫下了一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師:注意:垂,字第二橫最長;釣,中間是一點。)齊讀課題。

  知道題目意思嗎?

  (二)、你瞭解作者嗎?

  (三)、初讀釋疑

  過渡:很多同學都掉過魚吧,釣魚的確是件很有趣的事,詩人筆下的小兒垂釣又別有一番情趣呢!

  1、(出示自讀要求)不信,就開啟課本,自己輕輕地讀這首詩。把詩讀正確,讀流暢。

  讀準字音是讀好詩的基礎。來看看這幾個難讀的字音:

  (1)、(課件出示)蓬頭、稚子、垂綸、莓苔、應”,

  指名兩生讀。

  (2)、聽聽這位老師怎麼讀的,注意字正腔圓。(課件播放錄音)

  齊讀生字,邊讀邊記在心裡。

  (3)、掃除了字音障礙,相信大家一定能把這首詩讀流暢了。(指名兩生讀)齊讀。

  (4)、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古詩的平仄,韻律,把這首詩讀好聽了。

  [設計意圖:“別有一番情趣”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平添了幾分學古詩的興趣。在設定“讀準字音”,教師範讀這一環節設計時,教師沒有當場範讀,而是把其他老師的朗讀錄下來,再進行播放。運用錄音播放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有效的幫助學生記憶。]

  2、過渡:“詩讀百遍,其義自現。”細細地讀課文,說一說,你能讀懂了哪些詞語。(方法提供)可以藉助工具書,結合畫面,也可以聯絡上下文,還可以聯絡以前所學知識。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情感目標:逐字逐句理解《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的孩子的天真、可愛。

  知識目標:學習生字“釣、蓬、遙、稚”,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映、路人、借問、遙、招手、魚驚、應”的意思。

  能力目標: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識記本課的生字並知道它們的意思。

  2、逐字逐句理解《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的孩子的天真、可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詩題。

  1、匯入詩題。

  2、理解詩題。

  二、理解詩句。

  1、朗讀全詩。

  2、回顧方法:我們怎樣理解詩句(讀詩→釋詞→調序→解句)。

  3、釋詞解句。

  三、總結練習。

  1、指導朗讀、背誦。

  2、根據這首詩,想象出一幅畫。

  3、教師總結。

  四、鞏固練習。

  1、形近字組詞。

  釣()稚()遙()

  鉤()準()搖()

  2、多音字組詞。

  3、讀下面詩句,先解釋劃線的詞語,再解釋詩句意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五、背誦《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垂、蓬、側、莓、苔”五個生字

  2、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引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小男孩釣魚是的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咱們從前學過很多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

  指名背誦《宿新市徐公店》

  你背的這首詩描寫了追黃蝴蝶的孩子,非常有趣。同學們,今天要走進我們課堂的也是古時候的一個小朋友,當時詩人把小孩兒叫作“小兒”、板書:小兒。這個小孩子在做什麼呢?

  板書垂釣。這兒有一個生字垂,誰會讀?多指名幾個讀,齊讀。來,一起讀讀這個詞:垂釣。

  你能透過這個詞想像出這個小孩兒在做什麼嗎?(釣魚)

  是的,這首詩就寫了小孩子釣魚的事,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吧!

  齊讀課題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板書:唐胡令能)

  他筆下的小朋友是怎樣釣魚的?

  請同學們開啟書,自己先讀一讀這首詩,認讀生字,讀準字音,把這首詩多讀幾遍。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詞語,準確朗讀

  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老師聽見一些同學大聲地認讀生字,真會學習。

  那我們就先來認識認識詩裡的生字朋友

  垂、蓬、側、莓、苔

  1、認讀生字

  2、指名讀,齊讀

  3、去掉拼音,齊讀,開火車讀

  4、認讀詞語

  CAI出示:蓬頭、稚子、垂綸、莓苔、草映身、招手、不應人

  師引導學生讀準,讀懂,讀美!

  5、將我們認識的字詞朋友放回古詩中,自由地讀一讀,試著把古詩多讀幾遍。看看誰能把古詩讀得既準確又流利!

  6、師範讀

  讓我們趕快走進古詩去看看這個小孩子究竟是怎麼學釣魚的?

  三、情境匯入,理解品讀詩句

  1、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CAI仔細看圖,看到了什麼?自己靜靜地想一想,用幾句話說給同桌聽一聽

  同學們說了這麼多,詩人只用了兩行詩,十四個字就把這副畫展現在我們面前

  板貼在黑板上

  指導朗讀

  這個孩子是怎樣坐在河邊釣魚的呢?我們學一學吧!

  全班表演側坐你們側坐的樣子和詩裡的孩子一樣可愛。這樣坐著,多麼舒服,多麼愜意啊!

  孩子側身坐在綠綠的莓苔上,周圍的水草鬱鬱蔥蔥,密密層層遮住了他的身體,這就是:草映身!

  孩子小小的,水草密密的、高高的,把孩子小小的身體全遮映住了!

  指導朗讀。

  咦,孩子為什麼要找一個水草這麼茂密的地方釣魚呢?

  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3、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孩子釣了好久,一條魚也沒有釣到。他透過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條大魚慢慢遊過來了,眼看就要上鉤了,他屏住呼吸,靜靜等待魚兒上鉤。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來,結合圖畫,自由讀讀這兩行詩吧(板貼在黑板上)

  生答遠處有個人路過這裡,發現了這個釣魚的男孩,於是向他問路。他招手不回答路人,怕把魚嚇跑了。

  師演:正在孩子專心釣魚等待魚兒上鉤的時候,遠遠來了一個路人問路,來,我就是這個路人

  你們就是釣魚的稚子!(演):“小朋友,請問你杏花村怎麼走啊?”

  你們怎麼都這樣擺手,

  不出聲回答我啊?|(怕得魚驚)

  原來是“怕得魚驚”,所以你們“不應人”,所以你們才衝著我“遙招手”。

  我問路時,你們心裡在說:

  (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讀這兩行吧)

  孩子心裡還會說?

  路人來問路時他遠遠就招手不回答路人,怕魚兒受驚了不來上鉤。他心裡說:別喊了別喊了,別把我的魚兒驚跑了

  小組比賽讀

  齊讀

  4、就是這短短的四句詩,把這樣一個天真可愛,聰明機靈專心釣魚的孩子帶到了我們面前。想象孩子可愛的樣子,讓我們把整首詩完整地讀一讀吧。

  大家讀得真好,這個同學啊還帶著動作在讀呢!我們一起來帶著動作讀一讀吧!

  5、CAI音樂

  清澈河水裡,魚兒自在遊,綠綠莓苔旁,孩子靜等候。

  頭髮蓬蓬亂,水草綠幽幽,路人來問路,遠遠急招手。

  合著音樂,我們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古詩,看誰能把古詩背誦下來。

  (把板書摘下)

  6、合上書,結合圖畫,我們自由地把古詩背給同桌聽聽吧

  7、指名背誦。齊背

  四、拓展《村晚》

  今天我們一起讀了一首這麼有趣的詩,還認識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古詩中描繪了不少可愛的兒童形象,例如我們從前學過的《宿新市徐公店》,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宋代詩人雷震寫的《村晚》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bēi),山銜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大家藉助拼音自由的讀一讀吧。

  指名一二,齊讀。

  描述詩意

  五、作業

  今天《小兒垂釣》裡的稚子陪伴我們度過了快樂的學習時光,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了,翻開書83頁再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一邊看一邊想想插圖和我們學的古詩相比還差點什麼?

  我們拿起彩筆畫一畫吧。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小兒垂釣》是蘇教版第八冊第六單元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七絕,作者是唐代詩人胡令能。這首詩描畫了一個小孩兒初學釣魚時的情景。孩子認真專注、天真爛漫的神態躍然紙上。詩句通俗易懂,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兒形象,使人感到逼真、親切,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稚、側",認識"綸"、"莓",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遙招手、魚驚、應"等詞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話話說出《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孩子的天真、可愛。

  3.掌握"讀一讀、猜一猜、品一品、寫一寫"的學詩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本詩,默寫全詩。

  5.品味鄉村生活,感受童年快樂,生成素樸情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的含義,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和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積蓄童年情愫,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品味古詩語言,抓住"蓬頭""遙招手"等詞語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教學準備:

  1、讓爸爸媽媽幫助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中的樂事。

  2、魚竿、小凳、補充材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聽說,咱們四年級1班的學生個個都是好樣兒地,這不今天我就自告奮勇地要來給大家上一節課,大家歡迎我嗎?掌聲。

  這麼熱情,那老師送給你們一組有趣的圖片作為感謝吧!想看嗎?

  看,鞋子進水了,卻依然玩得—— 好玩嗎?玩過嗎?這是——有趣嗎?

  同學們有過哪些快樂的童年回憶呢?來,告訴大家,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童年的.快樂!

  同學們,你們喜歡釣魚嗎?

  你和家人朋友去釣過魚嗎?老師調查一下,釣過魚的小朋友舉一下手。

  (問沒舉手的學生):你們沒釣過魚怎麼說喜歡釣魚呢?

  看來同學們確實都喜歡釣魚。現在我來考考大家有關釣魚的知識。

  第一個問題:在什麼地方釣魚?

  第二個問題:你們是選擇人不常去的地方釣魚呢,還是選擇人經常去的地方釣魚?為什麼?再問一個問題:人不常去的地方草長得茂盛,還是長得稀少?為什麼?(你很聰明。你善於觀察。呵呵,大家真是釣魚的高手!)

  一。揭題生趣

  1.釣魚確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樂事,小孩兒學釣魚就更有趣了,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一首詩《小兒垂釣》(師板書)。請大家拿出筆來,跟老師一起認認真真地在作業本上寫好課題。

  【注意提示】"垂"的橫畫比較多,第二橫最長,寫的時候還要注意筆順。"釣"的右邊是一點。

  2.齊讀課題。這個題目很好懂。同學們能透過這個題目猜出這首詩的內容嗎?

  3. 看來同學們不僅是釣魚的高手,還是猜謎的高手。

  二。初讀覓趣。

  1. 下面請大家開啟課本,讀一讀這首詩,自由讀,反覆讀,一直讀到順口了、朗朗上口為止。

  2.讀得很專心、很投入,很好!讀書要的就是這種狀態!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很順口地讀。

  3. 讀得不錯!比如,"稚子"的"稚"是翹舌,"垂綸"的"綸"是邊音,真是讀得非常準確!誰再來讀讀看,不但順口地讀,而且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讀!

  4.有味道!不用我說,大家一定聽出了這首詩的節奏和韻律。來!我們一起讀!怎麼讀呢?每句詩的前四個字你們讀,後三個字我來讀。(師生合作朗讀全詩。)

  5.好!味道出來了。我們再讀一次,現在,前後順序調換一下,我讀前四字,你們讀後三字。

  6.味道更濃了!我們連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注意詩的那個節奏,那個味道!

  7.讀詩就是要這樣,讀出節奏、讀出味道,現在同學們一個個儼然已經成為了詩人。

  剛才同學們透過題目猜了這首詩的內容,猜得不錯!現在課文又讀得這麼棒,讓你們聯絡詩句再來猜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我想一定能猜得更好,說得更具體。大家可以請插圖幫忙。

  指名回答。(這首詩說的是:一個小孩坐在草叢裡學釣魚,一個過路人向他問路,他怕魚驚跑了,沒有回答他。)看看,大家又進了一大步!

  三、細讀品趣。

  1. 理解前兩句

  其實,這首詩的字裡行間藏著許多有趣的畫面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繼續來細品其中的趣味,我們先猜這首詩的意思吧,爭取猜得更準確。

  (1)先猜第一句 "蓬頭稚子學垂綸".你們先把"蓬頭"、"稚子"、"垂綸"這三個詞的意思猜出來。

  ("蓬頭"的意思是頭髮亂蓬蓬的;"稚子"的意思是小孩子;"垂綸"的意思是釣魚。)

  猜得好!連起來怎麼說?(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子學釣魚。)

  (2)下面我們來猜第二句"側坐莓苔草映身".

  "莓苔"的意思其實前面大家已經猜出來了,是什麼?(人不經常去的草叢)"側坐"也好猜?為什麼要側著身子坐著呀?(師示範,側身觀察,表現認真期盼的心情)

  "側坐莓苔"我們猜出來了,意思是?

  那"草映身"呢?(野草掩映著身子。)

  也就是說,我們猜"映"的意思是掩映、遮掩?遮掩住整個身體嗎?怎樣的野草才能遮掩住小孩子的身子呢?

  (3)前兩句我們都猜好了,現在請大家合起來說一說。提醒一下,想好了再說,儘量說清楚、說完整。

  (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子學釣魚,他側著身子坐在草叢裡,茂盛的野草遮掩著他的身子。)

  (4)圍繞著這句話,你覺得這個孩子哪兒讓你覺得他特別有趣,特別惹人喜愛?

  "蓬頭"這個小孩子為什麼會頭髮亂蓬蓬的?我們現在就來猜這個問題。你從"蓬頭"中品出了趣,淘氣,體會到孩子的天真可愛。

  "側坐",認真專注的細微的動作,把小兒垂釣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傳神。

  "草映身"(可見小孩子身子小)是啊,如果是大人哪會有"草映身"的趣味呢

  "稚子",稚嫩,可愛,天真。

  "學"非"玩",似懂非懂,專注認真,趣味無窮。

  (5)我們現在透過前兩句來看看這是個什麼樣的小孩。

  加上表情讀出小孩的淘氣、認真(這是個淘氣、頑皮的小孩。他喜歡釣魚;蓬著頭,他側著身子坐在草叢裡。)讀出對小孩的喜歡。

  (這是個聰明的小孩。他雖然是在學釣魚,可已經知道要找個偏僻的地方。)我們現在再來讀這兩句,來誇誇他。

  2、理解後兩句

  剛才我們是用先猜詞意,再把詞意連起來猜出句意的辦法,弄清楚了前兩句的意思,感受到小兒釣魚的一番情趣。下面請大家用上面的方法先讀讀後兩句,再獨立去猜後兩句的意思。猜好了請悄悄告訴我或者說給你的同桌聽。

  (1)學生自由猜,告訴同桌,集體交流:一個過路人向小孩問路,小孩遠遠地向他招手,因為他怕把魚驚跑了,所以不答應人。一個過路人幹什麼?小孩怎麼做的?

  (2)說得很好。能把這組有趣的鏡頭表演出來嗎?誰來演"蓬頭稚子"?

  會釣魚嗎?(那你是真正"學垂倫"哪!別緊張,老師教你,一手拿住魚竿,給魚鉤裝上魚餌,再把魚鉤甩到河裡,隨時關注水面上浮漂的動靜,一下子就學會了!)快看,一條魚兒游過來了…… 側過去看看哪!

  (3)我就是那個路人了,我就站這兒行嗎?那我還得遠遠的,到哪邊呀? (抓住"遙")

  師自言自語:我跟老朋友已多年不曾見面了,這次應邀,特來拜訪。可是幾年不見,這道路跟村莊都有些變樣了,我都不認得路了,這如何是好?得找人問問才行!(師用手張望)奇怪!遠處有一個小孩蹲在草叢裡幹嘛呀?我來問問他:喂——小朋友——,到張家莊怎麼走?(聲音大一些,語氣要有禮貌)

  (4)他演得對不對?(是招手不是搖手?孩子那麼小,你這樣招手路人看得見嗎?)

  (5)我這麼禮貌地問路,這孩子不趕快大聲告訴我,卻對我招手,他心裡在想什麼呀?大聲——著急,禮貌——不能不理,擔心——

  (師走上前)我來問問你,我請你幫忙,你不回答,對我招手!為什麼不應聲?你心裡在想些什麼?這個動作什麼意思?

  (6)這位路人你看見小孩在對你招手,又在想些什麼呢?你會怎麼看這位小孩兒?(好的,看你釣魚這麼認真,我不會怪你的。)

  知道我這位路人怎麼想嗎?(這小鬼太有趣了,太可愛了,走看看去1真不錯,既在享受著釣魚的樂趣,也還不忘做個熱心人!問路——哦,明白了,謝謝你!喲,魚上鉤了,快拉!)

  (7)同學們,看到這有趣的情景,你有什麼感受?是否想起了什麼?

  (8)我們演得怎樣?誰還想來演一演!那好,大家朗誦前兩句,後兩句他們倆演!

  (9)我們現在再通過後兩句來看這是個什麼樣的小孩。

  (這是個聰明的小孩。他知道釣魚時不能大聲說話。這是個機靈的小孩。他知道釣魚時不能大聲說話,他又想告訴路人路怎麼走,就叫路人走到身邊再輕聲地告訴他。)大家都在表揚這個小孩。加上動作。讀出童趣。

  學生讀。

  四、誦讀吟趣

  1.一首《小兒垂釣》,短短四行,卻給我們勾勒了一位天真浪漫,稚氣可愛的小兒的形,(音樂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充滿童趣的《小兒垂釣》師範讀全詩。

  2.哦,多麼可愛的孩子呀,"蓬頭、側坐、學垂綸"還真釣到了魚。孩子,你的心情怎樣?你來開心地吟吟這首詩。

  3.這位路人,你看見那個可愛的孩子了嗎?你喜歡嗎?讀出你對孩子的喜歡來。

  4.各位小詩人,你們也看見了那個孩子和那位路人吧,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自由讀詩吧,讀出你自己的感受來。學生讀。

  5.讀了這麼多遍,同學們你們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配樂齊誦。全體起立。

  6.詩我們不僅會讀了,會背了,還讀出了詩中意,詩中趣。下面拿出練習本,寫寫這首詩。我找兩個同學,上黑板,每人寫一句。(字寫得工整的)

  寫的時候注意四個字的寫法。一是"蓬頭"的"蓬",草字頭,亂得跟雜草一樣;"稚",右邊是個隹,四條橫;"綸" "莓 、苔"

  五、拓展賞趣

  1. 今天我們一起讀了一首這麼有趣的詩,還認識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裡。請拿出老師課前發給大家的材料,讀了嗎?

  2.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首,按照剛才學古詩的方法,讀一讀、猜一猜、品一品,好好體會一下其中的童趣。

  3.學生彙報交流。(請三個左右的學生,提示:有喜歡×××寫的詩嗎?)

  《所 見》:騎牛,唱歌、捕鳴蟬,哪一樣不是充滿童趣的呢?無憂無慮,多麼快樂呀!

  《村 居》:這麼美的春光,放飛的豈只是紙鳶?放飛的還有無盡的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多麼漂亮的蝴蝶呀,抓到它該是多麼了不起的事兒呀!就算是蝴蝶沒抓到,可是快樂卻已經裝在他們心裡了!

  六、總結明趣

  1、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兒垂釣》,還讀了幾首童趣詩。冰心奶奶曾說過: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就是兒童。孩子們,你們擁有這世上最寶貴的童真、童趣、童心,永遠不要放棄:童心不泯,童趣永在……

  2、最後,讓我們再把這首詩吟誦一遍,把這美好的童真童趣永留心間。——

  七、佈置作業

  詩歌學完了,老師還想給大家留兩個作業。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完成吧:

  1、展開想象,把《小兒垂釣》改寫成一個有趣的故事。

  2、畫出你想象中的小兒垂釣圖,再和書本上的插圖比較比較。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材簡析

  這首詩就是以兒童的生活為描繪物件,學生對釣魚的生活體驗也是比較豐富的,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學生可以透過各種方式明瞭詩意,感悟形象,豐富意境,發現作者的匠心獨運。

  教學目標

  1、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疏通古詩,釋詞明意。

  2、引導多元理解和深度理解,品詞析句,感受形象,體味意境。

  3、誦讀古詩,傳情達意,陶冶情趣。

  重點難點

  辨析精妙詞語,感悟小孩形象和作者匠心。

  教具準備

  課件

  一、引入古詩,整體感知。

  1、談釣魚,引入古詩。

  師:同學們,釣過魚嗎?第一次釣魚是在什麼時候?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或教師談自己的釣魚感受:①享受和樂趣,②成就和滿足。)

  師: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一首詩,這首詩是詩人專門為我們寫的,用短短的28個字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天真可愛的小男孩的形象。聽老師朗誦一下,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誰在幹什麼?

  2、揭課題,瞭解作者。

  師: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事情,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①板書課題“小兒垂釣”。注意“垂”字的筆順。

  ②瞭解作者胡令能。(呈示課件)胡令能雖然傳世的作品不多,只有四篇,但是個個都是精品,反映了他是位很有才華的詩人。

  3、學質疑,閱讀期待。

  學習最可貴的品質是學會疑問,提出的問題越多越好,學習的收穫就越大。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學生質疑,教師重點羅列。)

  二、帶著問題,引導發現。

  1、歸納問題。比如,外貌?哪兒釣?怎樣釣?釣到了嗎?發生了什麼?……(簡單板書)

  師:這些問題有的有的可以從古詩中找到答案,有的找不到答案,能找到的我們一起來發現,不能找到的要透過我們的想象來解決。(板書:疑問+發現+想象=智慧。)首先,我們必須把詩歌讀懂,讀懂了,這些問題自然就能解決了。

  2、讀正確,注意節奏。(呈示課件)

  3、自由讀,嘗試理解。

  (蓬頭:頭髮蓬亂;稚子:小孩子;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莓苔:這裡泛指野草; 映:掩映、遮掩;借問:向人打聽;遙:遠遠地;怕得:生怕,唯恐;應:理睬,應答…… )

  4、試著聯結成完整的詩意。

  (一個頭發蓬亂的小男孩在河邊學釣魚,他側著身子坐在長滿莓苔的岸邊,藉著綠草遮掩自己的身子。有人向小男孩問路,他遠遠地招手,因為他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答別人的問話。)

  三、引導想象,豐富意境。

  1、繼續提問,挖掘空白。

  師:現在,我們已經按照古詩的順序,也就是按照循規蹈矩的方法將古詩的意思弄懂了,也解決了我們一開始提出的部分問題。但是,這個時候,我想,喜歡刨根問題的同學一定會有新的問題產生。而且,我認為,好的古詩一半是作者寫出來的,一半是我們讀出來的。因為作者不可能把眼前所見所聞全都寫出來,必然留有許多的空白,需要我們用想象去填補。請同學們想一想,作者還有什麼沒有寫出來,讓你產生了疑問,請提出你的疑問。

  【預設問題,有效引導:小男孩為什麼釣魚?小男孩除了頭髮蓬亂,還會有哪些外貌特徵?小男孩所處的環境除了“草映身”還有些什麼?他是怎樣學釣魚的?路人來自何方,去向何處,有何貴幹,為何借問,外貌怎樣,怎樣借問等等?小男孩有什麼反應?(或小男孩與路人進行了怎樣的對話?)小男孩釣到魚了嗎?】(呈示課件)

  師:藉助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讓古詩變得豐富多了。下面,請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將作者沒有寫到的東西補充進去,讓人聽了之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給予提示,變序練說。(呈示課件)

  ①學生練說。

  ②全班交流。

  四、品析詞語,感悟形象。

  1、教師質疑,品析詞語

  師:作者為什麼要寫“頭髮蓬亂”,醜化小孩?有人看到“稚子”兩個字認為小男孩顯得很幼稚,作者眼中的小男孩是幼稚的嗎?作者為什麼寫“側坐”而不是“正坐”?小男孩為什麼坐在“草映身”的地方?小男孩為什麼遠遠的“招手”而不是搖手?小男孩只顧自己釣魚卻“不應人”是不是顯得太沒有禮貌了?(呈示課件)

  2、思考應答,感悟形象

  師:由此,你發現作者筆下的小男孩是個怎樣的小兒郎?說說你的理由。(板書:的小男孩。)

  師:是的,作者用細緻的觀察和寫實的手法,把一個……的小男孩展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彷彿能看到他的樣子,聽到他的聲音,彷彿他那溫熱的氣息拂過我們的面頰。這是多麼天真可愛的孩子呀,這真是童趣盎然的畫面呀!(呈示課件)

  3、積累誦讀,傳達情感。

  剛才我們透過抓詞語,想畫面,品意境感受到了小兒垂釣的野趣、樂趣、生趣、情趣。這些便是難得的童趣!……

  4、嘗試背誦,體味童趣。

  五、課內拓展,解讀“釣”味。

  師:其實,古時候的詩人寫了很多以釣魚為題材的詩,這些詩因為出自不同詩人的手,因此有了不同的味道。下面我們來欣賞幾首“釣魚詩”。(呈示課件)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詩,並試背本詩;

  2.培養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自學古詩的能力;

  3.瞭解詩句的大意,理解重點詞的意思,並透過想象,感受詩中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試背本詩;

  教學難點:

  1.瞭解詩句的大意,理解重點詞的意思,並透過想象,感受詩中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齊背古詩。)(組織教學)

  一、溫故知新,激趣匯入。

  1.不久前我們才學了一首古詩《漁歌子》。(師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漁歌子》)

  2.詩中描寫的是什麼情景?

  詩句描寫了一位老翁在斜風細雨中悠然自得的釣魚的情景。你見過別人釣魚嗎?你覺得釣魚時應該注意些什麼?釣魚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呀,它不僅吸引著白髮的老人,更吸引著和你們一樣大的頑皮可愛的孩子。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就是——《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垂”是個翹舌音,誰來讀準他?讀得真準,請你當小老師帶大家讀。連起來讀,“小兒垂釣”。

  “垂”,比較難寫,小手拿出來,跟老師一起寫。(提示需注意的地方。)(注:指導書寫時,兼顧全體。)

  二、知詩人,解題意。

  1.“垂釣”的意思是——釣魚,對,它是釣魚的書面語;那麼“小兒垂釣”就是——小孩兒釣魚。

  2.它的作者是唐朝詩人胡令能。胡令能是唐朝中期一個並不出名的詩人,年輕時當過手工匠,他一生中僅留了四首詩作,其中藝術成就最高的就是這首《小兒垂釣》。

  三、初讀古詩、讀通詩句。

  1.他會在詩文中寫些什麼?學完了古詩以後就知道了。(注:如有猜對的,學文中要對這樣的同學有所回應,給予表揚)先聽老師讀。注意,聽準字音。

  師範讀。

  2.小朋友想讀嗎?請大家按平時的讀書方法自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學生自由練讀。(提示:自己多讀幾遍)

  3.檢查: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當好小評委。”(兩人)

  正音。重點指導的讀音:“蓬”、“稚”、“側”、“映”、“綸”。(如:除了“”是後鼻音的字,在這兩行詩句中還有哪個後鼻音的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注:當提到“映”時,“應”也提出正音。“‘應’是個多音字,既讀‘yīng’,又讀‘yìng’,在詩句裡我們將它讀成‘yìng’”)(注:可透過表揚優生的方式再加深印象,由練讀字、詞到連句讀。)

  (2)難讀的字都會讀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詩句吧。(齊讀詩句)

  四.自學詩句。

  1.好極了!詩句究竟寫了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詩句,想一想詩句的意思。先回憶一下,以前我們理解詩意都有哪些好的方法?(歸納:藉助字典或註釋;聯絡上下文;請教別人……)下面就請大家用這些方法自學詩句。

  學生自學詩句。(提示:自學完以後,可以和同位互相交流交流;有困難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老師很樂意幫你的忙。)

  2.交流彙報:“你是怎樣理解這兩行的?先來讀一讀(一、二兩行)”

  五.學習前兩行詩句。

  1.彙報第一、二兩行:

  從哪個詞看出這個孩子頭髮很亂?(蓬頭)註釋中告訴我們了,“蓬頭”的意思就是頭髮很亂,你真會學習,透過蓬頭能看出什麼?(釣魚心切,顧不上梳頭,很喜歡釣魚。)又是從哪兒知道他是在學釣魚?對,“垂綸”的意思是——釣魚,學垂綸就是——學釣魚)(板書:學)

  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在學釣魚,“映”在這裡指遮住,“草映身”就是用草草遮住自己的身體。

  2.為什麼他要躲在草叢裡釣魚,還用草遮掩住自己的身體呢?(指導體會他的心機,怕魚兒看見自己嚇跑了,好象在和魚兒捉迷藏。)

  是的,從“草映身”讓我們體會到這孩子為了釣魚所花費的一番心思。其實,這兩行中還有一個詞也能體現出他這種心理?(“側坐”)(板書:側坐)“側坐”是什麼樣的?我們側坐著試一試。為什麼要側坐?(因為擔心自己被魚發現,他沒有像一般的釣魚人那樣大大咧咧地坐著,而是側身小心翼翼地隱藏在草堆裡,好像在和魚兒捉迷藏。)

  3.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呢?一起看。(出示課件,師朗讀前兩行詩句旁白,並指示圖幫助學生形象理解蓬頭、稚子、草映身)

  [!--]

  4.有趣嗎?能不能看著圖展開想象描繪這兩行詩句?比如:這是在時間?這孩子來到河邊幹什麼?他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

  5.由於釣魚心切,這個頭髮都顧不上梳的小孩,此時正模仿著大人的樣子專心致志地學釣魚,多可愛呀?誰能讀好?

  6.指導朗讀:

  個別讀;(透過表揚優生或範讀的方式引導學生讀出重音、停頓。

  (2)提示:“蓬頭”、“學垂綸”、“側坐”、“草映身”這幾個能表現出孩子可愛樣子的詞可以讀重一些。(師範讀)

  (3)男、女生分讀。

  六.學習後兩句詩句。

  1.正在這孩子專心致志地釣魚的時候出現了什麼情況呢?接著看大螢幕。(出示課件)

  誰來說說看?

  2.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呀,那麼詩中是怎樣寫的呢?接著讀。(學生自由讀)

  指名讀。

  (1)“路人借問”,“借問” 這個詞我們曾在《清明》一詩中見過,“借問酒家,……”(齊背《清明》)知道“借問”就是——(向別人打聽事情)

  (2)這個給人指路的小牧童多熱情多有禮貌呀!而圖上的這個孩子(指圖)卻——遠遠地招手,書上用的詞是——(板書:遙招手)講解:這個“遙”是“遙遠”的“遙”,表示的是遠遠的意思。他為什麼遠遠地招手呢?所以最後兩行詩句是“路人……不應人”(板書:不應人)

  (3)在這裡,“應”是什麼意思?{板書:應}(回答、答應)“不應”就是——不回答。(板書:不應)所以“不應人”也就是不回答誰呀?(不回答問路的人)(板書:不應人)

  (4)連起來說說這兩行的意思。

  (5)創設情景:如果此時此刻你就是這個小孩,你會對路人做什麼手勢?(請學生邊演示,邊說說手勢的含義)多機靈的孩子呀!你體會得真好,相信你能讀得更好。指名讀。

  (5)指導學生朗讀:“著急時語速怎樣?最後一句寫他都不敢答應了,讀時聲音應該怎樣?”)

  (6)兩名學生比賽讀,評一次;

  加上動作齊讀。

  (7)能展開想象生動有趣地描繪一下整首詩的意思嗎?先自己說一說。

  指名。

  七、小結。

  1.透過學習(指示板書),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孩子?從哪看出?(板書:專心致志、機靈可愛)

  2.能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注:激勵話語)

  你想邀請誰和你一起讀?

  加動作齊讀。

  3.老師發現有的同學已經會背了,誰來試試看?

  指名背;

  配樂試背。(“會背的同學閉上眼睛,一邊背一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不會背的同學可以一邊看畫面、看板書一邊跟著小聲背。”)

  七、課內拓展:

  1.把釣魚當成一件娛樂活動的時候自然是充滿了情趣,可如果是為了維持生活就沒那麼輕鬆了,課堂上,劉老師再推薦給大家一首跟捕魚有關的古詩,自己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準。

  一起讀一讀。

  2.透過剛才的學習,劉老師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會學習,敢接受下面的挑戰嗎?請你用我們今天所用的學習方法,自學這首詩,理解它的意思,比比誰學得又快又好!(自學完畢快速舉手。)

  3.交流彙報:重點提示的詞語:“漁者”、“但”、“君”、“出沒”

  4.師總結: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捕魚人捕魚時的艱險,從而體會出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

  八、佈置作業:

  這節課,小朋友認真聽講,積極動腦,度過了愉快而有意義的一節課,課後,劉老師請大家走進“作業超市”,自由選擇課後作業。(……)希望你有更大收穫。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一、看圖匯入

  1 .師出示插圖說:請小朋友看圖說說有些什麼人?在幹什麼?“引出課題:小兒垂釣.

  2. 學生齊讀課題 ,

  3 .j藉助插圖學習生字“垂”, “釣”

  4. 簡介作者 :胡令能

  二、初讀詩歌。讀正確,讀流利。

  師 :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啊,詩人胡令能也把這副美麗的圖畫變成了一首優美好聽的詩呢,小朋友快來讀讀吧!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1)指名讀生字,隨機糾正讀音。

  (2)指名讀課文,指導讀通順,流利。

  3. 聽老師範讀:生劃節奏,標重音

  4. 學生根據節奏齊讀詩歌。

  三、熟讀詩歌,透過多種方法瞭解詩意

  1. 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懂的詞句。

  2. 引導學生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透過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1)學生反覆讀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討論理解。

  (3)看插圖理解。

  (4)一邊表演一邊讀理解。

  3 自由讀,同桌互相背誦。

  四、讀,聽,畫結合, 體會詩的意境

  (1)輕聲美讀詩歌。

  (2)閉眼聽錄音,想畫面理解

  (3)給詩歌配上美麗的圖畫。

  五、指導寫字:

  1. 學生認讀生字,觀察找出難寫的字。

  2 .指導學生寫難字,擴詞。

  3.學生自己寫簡單字。

  六、作業:

  1. 寫生字

  2. 背詩歌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育背景]

  俗話說:慾望是最好的教師。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充套件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需要繁複冗長的講說。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先將學生引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領悟詩情畫意,然後自己用唱、跳、演等方法,體味古詩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遷移創新,延伸提高:

  師:透過剛才的合作學習,大家理解了詩意,在你們的腦海中,都浮現一個初學釣魚的小男孩那可愛的樣子。平時我們學古詩都是用讀的方法,今天大膽改革創新,用唱、跳、演等方式都可以,表達詩意,詩情。(生自由組合,準備表演)

  組1:我們用唱歌的方式學習,用《劉三姐》的曲子配上古詩演唱。(臺上唱得繪聲繪色,臺下的躍躍欲試。)唱完後,生鼓掌。

  組2:我們用朗讀配合動作的方式表演,(兩人讀詩,一人演小兒,兩人扮魚,游來游去,一人扮過路人。)演完後,生紛紛發言。

  生:我給這個小組提個意見,範明智演的小孩子不像,詩裡說他連路人的問話都不理睬,但範明智卻東張西望不專心。

  生:我認為謝偉傑演的過路人很好,他彎腰做揖,態度很誠懇,很謙虛。

  師:這兩位同學看得可認真了,還結合自己對古詩的理解,提出意見,真好。還有哪個小組表演呀

  組3:我們用講故事配上動作表演。(一個講故事,其餘的扮小孩、葦草、路人、魚兒。)演出時,生在下大笑,演完後生評:

  生:這次的小孩演得非常好,蔣楚依同學不但動作做得好,神態也很逼真,把垂釣小孩那緊張而又小心翼翼的神情生動地表達出來了。

  生:我認為塗航輝同學的故事講得好,他不但把詩歌的內容表述出來,還加上了時間、地點、天氣等內容,就像我們親身參與了小孩釣魚的故事一樣。

  生:我認為這兩條小魚也演得好,把魚兒想吃餌又小心試探的動作表演得十分形象生動。……

  師小結:同學們透過各種形式的表演,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學釣魚的情景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彷彿也置身於詩 中,與詩人一起看到那有趣的場面。特別是第3小組的表演,不僅把小孩緊張的心理與天真可愛的形象演得活靈活現,而且還能根據古詩展開合理的想象,真是棒極了。

  [分析]:整合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唯有將他們所有的感覺、情緒、智慧投入學習的過程之中,才能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我讓學生採用各種喜歡形式來重現古詩的方法比較新奇,學生的興趣一下就上來了,有了興趣,學生動腦的積極性就高了,思維就活躍起來,變被動的聽講為主動的參與,學生化物為我,入情入境,不僅將古詩的內容轉化為有聲有色的情景,讓人如身臨其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反思]:

  這首古詩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絕句,詩意比較通俗易懂,不需花費太多的時間,因而我在備課時就把領會感情和培養想象能力做為教學的重點。詩歌的廣闊意境給學生留下了自由開掘的空間,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選擇自喜歡的方式重現詩歌。在輕鬆活潑的表演氛圍之中,學生入情入境,不僅掌握了知識,體會了作者對小孩的喜愛之情,還培養了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詩文解釋】

  一個蓬頭小孩學著大人釣魚,側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叢中。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不敢大聲答話。

  【詞語解釋】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

  垂綸: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一種小草。

  苔:苔蘚植物。

  借問:向人打聽。

  應:理睬。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兒童題材的詩歌。全詩描寫樸實、自然,一個真實可愛的垂釣小兒的形象躍然紙上,可謂情景交融、形神兼備。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正確誦讀古詩,學會認讀古詩中的五個生字。

  2 基本懂得古詩的意思,能想象出詩句所描繪的情境。

  3 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體會詩句中蘊涵的童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古詩,基本懂得古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

  想象出詩句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句中蘊涵的童趣。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在唐朝的眾多詩人當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詩人特別富有傳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個加工鏡子和鐵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覺的時候,他夢見一個神仙把他的肚子剖開,放了本書在裡面,醒來以後,他就變得很會作詩了。而在他的詩中,咱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小兒垂釣》是最為有名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1 聽老師讀這首詩,注意聽清字音。

  2 請大家各自試著讀一讀,在拼音的幫助下把字音讀準。

  3 和同桌相互檢查生字讀音,一起想辦法記住這五個生字。

  4 集體認讀生字,給大家說說你的識記好方法。

  5 各自練讀古詩,練好了就讀給大家聽一聽。

  三、自主學習,讀中感悟。

  1 熟讀詩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記號。提出問題。

  2 聯絡解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稚子:年齡小的孩子。綸:釣魚用的絲線。

  垂綸:釣魚。莓:一種小草。

  苔:苔蘚植物。映:遮住

  借問:向人打聽。應:理睬。

  3 探究與爭論:

  招手一詞歷來有兩種理解,一種意見認為,招手指擺手,意思是:呀,別過來,別嚇跑了我的小魚兒!另一種意見認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噓,別出聲,湊過來,我指給你看!數百年來,許多專家、學者爭論不休,至今沒有定論。你贊同哪一種意見呢?

  4 朗讀背誦古詩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話二十八個字把一位垂釣孩子的外貌、姿勢、環境、神情勾勒得生動傳神,躍然紙上。讓我們把自己當作這個垂釣的孩子,帶上動作來朗誦這首詩吧!

  四、拓展積累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1. 逐字逐句理解《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的孩子的天真、可愛。

  2. 學習生字“釣、蓬、遙、稚”,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映、路人、借問、遙、招手、魚驚、應”的意思。

  3. 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詩題

  1. 匯入詩題

  2. 理解詩題

  (二)理解詩句

  1. 朗讀全詩

  2. 回顧方法:我們怎樣理解詩句(讀詩→釋詞→調序→解句)

  (三)總結練習

  1. 指導朗讀、背誦。

  2. 根據這首詩,想象出一幅畫。

  3. 教師總結。

  (四)鞏固練習

  1. 形近字組詞

  釣( ) 稚( ) 遙( )

  鉤( ) 準( ) 搖( )

  2. 多音字組詞

  3. 讀下面詩句,先解釋劃線的詞語,再解釋詩句意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 背誦《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師:小孩正在專心致志地釣魚,行人匆匆走來向他大聲提問,他心裡會怎麼想

  生:這麼大的聲響會把魚兒嚇跑的。

  生:千萬別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魚了。

  生:我應該做個手勢讓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師: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會對行人做什麼手勢

  (請學生邊演示,邊說說手勢的含義)

  生:(做擺手的動作)讓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驚嚇了魚兒。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開,不要打擾我釣魚。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近說話,這樣就不會影響我釣魚了。

  師:你認為課文中的那個小孩做的是什麼手勢

  生:那個小孩做讓行人走近的手勢,行人走近後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就不會嚇跑魚兒。

  生:我也認為這樣。小孩子願意回答行人的問題,只不過不想驚嚇魚兒,所以讓行人走近說話。

  生:我想那個小孩應該先擺手讓行人不要大聲叫喊,再招手讓他過來輕聲說話。這樣既幫助了別人,又不會把魚兒嚇跑。

  師:大家說得非常對。這位鄉村小男孩十分機靈,他陶醉在垂釣樂趣之中的時候,還不忘幫助別人,真是十分可愛。老師想,同學們也願意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處處樂於助人吧。

  評析:

  孩子的靈魂嫩如麵粉團,不當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紋就印在他的靈魂深處。隨著他的年齡增長,那指紋就發展成腦組織紋路,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因此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從細微之處塑造兒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這位教師正是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出發,讓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同時結合行為規範的準則,引導學生養成禮貌待人、樂於助人的好習慣、好品質。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透過本課學習,學生能用輪唱和輪讀的方式來歌唱處理。

  教學難點、重點:

  1、有感情的歌唱,控制好音色和氣息。

  2、二聲部合唱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吟詩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有趣的古詩。(出示《小兒垂釣》)

  1、自由朗讀。

  2、指名讀。師:誰來唸一念,或者拍一拍朗讀的節奏?

  3、嘗試用輕巧活潑的聲音齊讀古詩。

  4、師示範讀,找不同。

  師:我也來讀一讀,仔細聽一聽,說一說我讀的有什麼不同?

  (1)感受四三拍。

  (2)節奏的變化。

  (3)認識休止符。師:這就是四分休止符,停多長時間呢?

  (4)找一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5)誦讀三、四兩句。

  5、完整的跟音樂誦讀。

  二、唱詩

  1、聽範唱,並熟悉歌曲的演唱順序。

  2、用三拍子的聲勢的韻律表現歌曲。

  3、默唱,畫旋律線。

  4、用柯爾文手勢模唱歌譜。

  5、用LU哼唱旋律。

  6、跟琴完整的演唱。

  7、唱好休止符,感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現作用。

  8、跟音樂完整的演唱。

  三、表現

  1、露一手。

  2、《小兒垂釣》的合唱版,說一說其中的表現形式。

  3、設計多種表現形式。

  4、綜合表現古詩(演、唱、讀、奏)。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小男孩釣魚是的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誰跟父母去釣過魚呀?怎樣釣魚?(指名學生說一說)

  2、板書並齊讀課題。

  (二)釋題:

  讀題思考:“小兒指什麼?”““小兒垂釣”是什麼意思?

  (三)學習課文

  1、看詩,聽錄音。

  2、學生自學,不理解的詞。

  3、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

  4、學習後兩句詩的意思。

  ①指名讀後兩句。

  ②問:小男孩正在專心釣魚的時候,誰來了?

  ③他來幹什麼?

  ④看,小孩是怎麼做的?

  ⑤他為什麼擺手?“遙”是什麼意思?

  ⑥從哪看出他怕把魚嚇跑?怕什麼聲音嚇跑魚?

  ⑦“應”是什麼意思?(回答)

  師小結:小孩既怕老爺爺的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的回答聲把魚嚇跑,他一門心思用在了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的態度怎麼樣?(很專心;很認真)

  ⑧指名學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體會小孩緊張的心情)

  ⑨指導學生看圖朗讀,讀出小男孩緊張的心情。

  ⑩指名說說後兩句詩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四)總結全文:

  詩人抓住了小孩釣魚時所表現出的某些特點,用通俗易懂得詩句,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的形象,詩中有動有靜,情景交融,使人倍感親切,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大聲朗誦這首詩好嗎?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7

  設計理念

  古詩語言凝練,意境悠遠,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怎樣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進入古詩那優美的意境呢?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思路:“淡化詩意,品析詩句,反覆誦讀,領悟詩情。”著力體現三個方面;

  一、淡化詩意,品析誦讀,領悟詩情

  教學中,詩意的理解只要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理解即可,教師不應當把教參或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學生,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但是詩人寥寥數語要表達的情懷卻在字裡行間,要讓他們透過體會這些詞語,並且有感情地誦讀才會和作者產生共鳴。達到詩與情、情與境的交融,才能使學生領略古詩詞獨特的魅力。

  二、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要讓學生體會這妙不可言的意境是個難點。教師深情並茂的範讀、生動的課件、誦讀時的古樂,都是為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進入古詩意境所作的努力。

  三、拓展學習,培養詩趣

  古詩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透過古詩拓展,為他們的課外閱讀開啟新的視窗。讓學生了解我們今天所學的詩僅是古詩滄海中的一粟,作為炎黃子孫應當更廣泛地從民族文化中汲取養料,從而開闊視野,體會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目標

  1、認識“蓬、側、苔、借”4個生字。

  2、朗讀古詩,熟讀成誦。

  3、透過看圖讀詩,瞭解古詩大意,感受小孩的聰明與機靈。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並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透過看圖讀詩,瞭解古詩大意,感受小孩的聰明與機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今天哪,老師想帶你們一起去漁光村看一看。

  2、教師配樂動情地描述:這兒有一條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圍草木茂盛,石頭上長滿了青苔。河裡的小魚可多了.它們快活地游來游去。幾條小魚高興地蹦出了水面,正熱情地歡迎咱們呢!

  二、小組臺作、自主識字

  1、瞧,它們還帶來了漢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蓬、側、苔、惜”。)

  2、你們認識嗎?自己藉助拼音朋友讀一讀,看誰讀得準。學生自由讀生字,教師巡視。

  3、讀完了,拿出字卡在小組裡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認認吧。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4、交流反饋: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運用小老師教讀、搶讀、合作讀、小組間賽讀等方法引導學生讀好,並隨機正音。重點指導讀好“蓬、側”兩個生字。

  (2)離開了拼音朋友的幫助,你還能讀準這些字嗎?開火車認讀生字。

  (3)遊戲:送小魚回家。

  如果能讀準小魚身上寫的生字,你就能幫它重新回到家。誰來幫幫它?指名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評:你們讀得真準!瞧,蹦跳的魚兒又回到了水裡。

  三、初讀古詩,讀通讀順

  1、漁光村這兒不僅魚兒多、風景美,還有不少聰明的孩子呢!看看這個孩子,他在幹什麼呀?(邊描述邊點選古詩第一句情境圖)學生齊答。

  2、對,他在釣魚。想知道他是怎樣學釣魚的嗎?那我們一起讀讀唐朝詩人胡令能的一首小詩——〈小兒垂釣〉吧。(板書:小兒垂釣)指名讀詩題,齊讀詩題。

  3、教師配樂範讀。

  4、你們都被這首小詩吸引了。它呀就寫在書上,翻開書自己讀讀,比一比誰能把字讀準,把詩讀流利!生自由讀詩。

  5、你們都讀得這麼帶勁呀!把這首詩也讀給小組的同學聽聽。讀得好,大家誇誇他:讀得不夠好。大家幫幫他。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讀詩。

  6、反饋:

  (1)指名讀詩並請其他同學評讀,糾正讀音。

  (2)邀請自己的小夥伴讀詩。

  (3)齊讀古詩。

  四、憑藉情境,品讀古詩

  1、同學們讀得真好!那我帶你們再去看看那個專心學釣魚的孩子吧。你們看!(出示第1句詩的情境圖)

  2、(教師用教鞭指著圖上小孩的蓬頭)仔細看小孩是什麼樣子的?指名說。

  問:你還看到了什麼?指名說。

  3、教師描述詩句意思:是呀,你們看小孩頭髮亂糟糟的,他側著身子坐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茂密的青草正好遮住了他的身體。(教師邊描述邊用教鞭指圖上相應的地方)

  4、詩人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禁吟誦:“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出示詩的第1句)教師範讀詩的第1句。

  5、這個小孩多認真,一動不動學起了釣魚,誰來讀給我們聽一聽?指名讀。

  師評讀:這兒草木茂盛,真是個釣魚的好地方。誰還想讀?指名讀。

  師評讀:對呀。他在那兒專心學釣魚呢。讀得好!

  6、你們都想讀呀?可要把小孩學釣魚的認真勁讀出來。自由練讀。

  7、多種形式讀詩的第1句。

  (1)指名看圖表演讀。

  (2)男女生賽讀。

  (3)齊讀。

  8、師生互動表演。

  (1)創設情境。師(配樂動情地描述):小孩在河邊一動不動坐了很久,哎!

  還沒釣到一條角。他透過清澈的河水看到一條小魚慢慢遊過來了,眼看就要上鉤了,這時遠處有個人路過這裡,發現了這個釣魚的男孩,於是向他問路。如果你就是這個釣魚的孩子,會怎麼辦呢?這樣吧,咱們來演一演,現在你們都是這個專心學釣魚的孩子,把你們的釣竿都拿好了。我就是那個問路的人。

  (2)進人情境。

  學生做出詩的第1句描繪的小孩釣魚的樣子。

  (3)模擬表演。

  (教師手放在嘴邊,大聲喊。)哎——小孩,請問漁光村怎麼走啊?

  學生自由做動作。(教師打量一番)問:大家怎麼都不出聲呀?指名說。

  9、你們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既使陶醉在釣魚的樂趣之中還不忘幫助別人。是不是你們想的這樣呢?我們來讀讀詩吧。(出示詩的第2句)指名讀。

  10、指導朗讀。

  你剛才不是不理我嗎?生怕嚇跑了快上鉤的魚兒。(做出不出聲的手勢,並環視四周。)我們再來聽他讀讀。我讀前—行。你讀後一行。準備好了!師生接讀。

  評:有進步,我們為他鼓鼓掌!

  11、大家帶著自己的感受都來試著讀一讀吧!自由練讀。

  12、反饋。指名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

  五、反覆吟誦,誦出味道

  1、同學們,讓我們看著圖,再把這首有趣的小詩自己讀—讀。

  2、把這首有趣的小詩讀給同座聽聽吧!

  3、全班展示:指名配樂讀、同座合作讀、全班配樂齊讀。

  六、激情總結,拓展昇華

  1、今天我們一起讀了一首這麼有趣的詩,還認識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古代有不少詩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寫入詩裡,你知道這樣的詩嗎?

  指名說。(如:《所見》、《村居》、《村晚》……)

  2、佈置作業:

  你想做哪道題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完成。

  (1)訓:把這首古詩吟誦給爸爸媽媽聽。

  (2)編:把詩歌編成小故事,講給好朋友聽。

  (3)演:根據詩句內容同學合作表演。

  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臺草映身。(天真可愛)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認真專心)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8

  師:小孩正在專心致志地釣魚,行人匆匆走來向他大聲提問,他心裡會怎麼想?

  生:這麼大的聲響會把魚兒嚇跑的。

  生:千萬別再叫喊了,不然俺就捉不到魚了。

  生:俺應該做個手勢讓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師:假如你是那個小孩,你會對行人做什麼手勢?

  (請同學邊演示,邊說說手勢的含義)

  生:(做擺手的動作)讓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驚嚇了魚兒。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開,不要打擾俺釣魚。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動作)讓行人走近說話,這樣就不會影響俺釣魚了。

  師:你認為課文中的那個小孩做的是什麼手勢?

  生:那個小孩做讓行人走近的手勢,行人走近後輕輕地回答他的問題,這樣就不會嚇跑魚兒。

  生:俺也認為這樣。小小朋友願意回答行人的問題,只不過不想驚嚇魚兒,所以讓行人走近說話。

  生:俺想那個小孩應該先擺手讓行人不要大聲叫喊,再招手讓他過來輕聲說話。這樣既協助了他人,又不會把魚兒嚇跑。

  師:大家說得非常對。這位鄉村小男孩十分機靈,他陶醉在垂釣樂趣之中的時候,還不忘協助他人,真是十分可愛。老師想,同學們也願意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處處樂於助人吧。

  [評析]

  小朋友的靈魂嫩如麵粉團,不當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紋就印在他的靈魂深處。隨著他的年齡增加,那指紋就發展成腦組織紋路,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因此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從細微之處塑造兒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這位教師正是從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小動作動身,讓同學進行發散思維,同時結合行為規範的準則,引導同學養成禮貌待人、樂於助人的好習慣、好品質。

  《小兒垂釣》優秀教學設計 篇19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誰跟父母去釣過魚呀?才能怎樣釣魚?(指名學生說一說)

  2、那麼怎樣才讓魚上鉤呢?(最好讓魚杆長一些,……)

  3、為什麼?(不讓魚知道有人要捉它,釣魚還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看來要釣到魚的確不容易。

  談話:老師這裡有一幅圖,(微機出示)你們看看他能否釣到魚呢?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古詩《小兒垂釣》。板書並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件出示)

  2、學生學習生字。(這一課裡有這幾個生字,我們首先學習一下;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字詞。)

  3、學生根據註釋,想一想:你覺得這個釣魚的小朋友當時的心情如何?你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看出來的?

  4、學生自學。

  三、精讀課文

  1、側坐:全神貫注。莓苔:不怕呆在野草叢中。草映身:一心一意。

  2、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孩正在專心致志地釣魚,行人匆匆走來向他大聲提問,他心裡會怎麼想?

  如果你是那個小孩,你會對行人做什麼手勢?

  你認為課文中的那個小孩做的是什麼手勢?

  這位鄉村小男孩十分機靈,他陶醉在垂釣樂趣之中的時候,還不忘幫助別人,真是十分可愛。)

  3、當時這個孩子的心情如何?

  4、現在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認真專注、天真爛漫、機靈可愛)

  5、學生看導語。(課件出示)

  6、練習朗讀。

  7、現在你們覺得這個小孩能否釣到魚呢?

  四、問題與思考

  1、你覺得詩人怎麼會發現這個學釣魚的小孩的?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

  2、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把詩人看到的畫面描寫出來。

  五、交流資料

  關於古人寫小孩子的古詩有哪些?交流一下。

  1、學生交流。

  2、教師出示。

  六、作業設計

  課本劇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