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乘法口訣的來源與意義,理解並熟記6的乘法口訣,會用6的乘法口訣求積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學會用類推學習新知識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合作參與的意識,滲透函式、對應思想,感受探索的樂趣。

  【目標解析】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於學生已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和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因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表格中的資料自主探究計算方法和編制6的乘法口訣,加深對每句乘法口訣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6的乘法口訣,並運用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形成抽象的數學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編制並熟記6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熟練運用6的乘法口訣求積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以舊引新

  1.複習1~5的乘法口訣。

  (1)背誦1~5的乘法口訣。

  (2)根據一句口訣說出兩道算式。

  (3)用乘法口訣計算。

  2×5=3×2=4×1=1×1=

  4×4=5×3=2×4=5×5=

  參考答案:(1)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2)3×5=15、5×3=15,2×4=8、4×2=8;(3)10,6,4,1,16,15,8,25。

  2.揭示課題。

  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6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鑑於學生前幾課時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本節課從複習已學的乘法口訣入手,不僅鞏固了已學的知識,體會了乘法口訣的實用價值,也為學習、編制6的乘法口訣做好了鋪墊。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規律。

  (1)創設情境:課件出示例6實物圖。

  (2)獲取資訊:一共有6個豆莢,每個豆莢裡有6顆豆子。

  (3)出示表格:

  同桌合作交流,根據實物圖填寫表格。

  (4)彙報交流,發現規律:1的下面為什麼填6?表示什麼?2的下面為什麼填12?表示什麼?……你發現了什麼?

  2.編制口訣。

  根據以上表格,你能列出算式並編出口訣嗎?

  學生小組合作,列算式、編口訣。

  彙報整理,教師板書。

  1×6=6一六得六6×1=6

  2×6=12二六得十二6×2=12

  3×6=18三六十八6×3=18

  4×6=24四六二十四6×4=24

  5×6=30五六三十6×5=30

  6×6=36六六三十六

  集體誦讀,深化理解。

  3.識記口訣。

  (1)比較思考:觀察6的乘法口訣,你發現了什麼?

  (2)先自由背誦口訣,再同桌互背。

  (3)開火車背、指名背、全班背。

  (4)對口訣。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基本練習。

  (1)教材第61頁練習十三第1題。

  先獨立計算,再比較每組上下兩題有什麼關係,鞏固記憶6的乘法口訣。

  (2)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題。

  (3)教材第61頁練習十三第2題。

  以摘蘋果的遊戲形式,運用6的乘法口訣求積。

  2.綜合練習。

  (1)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2題。

  用6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教材第61頁練習十三第3題。

  綜合運用“乘加、乘減和1~6的乘法口訣”的知識進行計算。

  (3)教材第61頁練習十三第5題。

  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先列算式再計算,然後根據結果填空。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層層深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1~6的乘法口訣,熟練地進行乘法計算,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的實用價值。

  (四)暢談收穫,全課總結

  1.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麼?你還想學習什麼?

  2.全班齊背1~6的乘法口訣。

  【設計意圖】透過歸納總結、談收穫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同時為下一單元的學習埋下伏筆。全班齊背1~6的乘法口訣,感受乘法口訣朗朗上口的韻律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3~84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並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透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裡去玩一玩。(課件呈現兒童樂園的場景並定格在木馬轉盤上)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願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再讓6人到前面來。那麼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評析:創設騎木馬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組建6人小組,為學生結合實際計算幾個6是多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調動了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激發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願望。同時也便於學生體驗數學的現實意義。]

  二、經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彙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彙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各表示什麼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後相互檢查。

  [評析:透過讓學生自主嘗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進行充分的探討交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編6的乘法口訣作了充分準備。]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後小組內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評析: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編口訣、整理口訣、記口訣、用口訣,親身經歷知識探索的全過程。這樣安排,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並掌握6的乘法口訣。]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開碰碰車。

  下面我們一起來開動碰碰車。

  如果學生回答對了,課件顯示碰碰車開動。

  2.練射擊。

  課件演示,每次放飛一個氣球,算對得數就是射中了氣球。

  學生手勢比畫“開槍”射擊。

  評選“神槍手”。

  3.打電話。

  小動物們聽說兒童樂園這麼好玩,於是它們各自打電話約朋友去玩。

  你能找出它們和誰在打電話嗎?(友情提示:得數相等,電話接通)

  讓小組內6名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輪流打電話。

  [評析:練習設計結合具體情境展開,生動有趣,富有挑戰性。“射擊氣球”,不知不覺提高了學生的計算速度,既注重基礎,又促進發展;小動物打電話,既注重獨立探究,又體現合作交流,使學生在一次次活動中,不斷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總評

  本節課注重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注重提供充分探索的時空,讓學生親身經歷口訣的編制與應用的全過程,安排了形式活潑的活動,幫助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年級上冊《6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6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計算。

  2.透過觀察、分析6的乘法口訣,初步培養學生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3.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訣形成的過程。能透過合作、交流編制乘法口訣,且能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透過編制乘法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並養成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6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對口訣的記憶;在解答問題時,學會分析數量關係。

  課前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前留用六塊三角形拼圖的作業,展示作品。其中,有六人貼的是小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6的乘法口訣》

  二、編寫口訣:

  1.貼黑板上,一幅圖是幾塊三角形?二副圖呢?……六幅呢?將結果填在書上格子裡。

  2.說一說你是怎麼填的。

  3.一格表示一個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3格、6格呢?在書上寫算式。

  4.看著算式編口訣,寫書上。

  三、記憶口訣:

  1.仔細觀察6的乘法口訣,你發現了什麼?

  (1)乘法算式中的兩個因數是口訣前2個數,積是最後一個數。

  (2)兩個因數,小的在前面。

  (3)口訣從“一六”開始,第一個數字每次增加1。

  (4)提問:為什麼會相差6?相鄰兩句口訣得數相差幾?

  2.讀一讀6的乘法口訣,並記一記。

  3.師生問答,同桌問答。(對口令遊戲)

  四、鞏固提高

  1.書上做一做,練習題十四。

  2.數螞蟻遊戲。

  教學反思

  查閱了很多教學資料,又參考了趙啟泰老師講解的有關《7的乘法口訣》一課的教學流程的安排,制定了“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指導學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展示課題後,我在“校課題實驗教師展示課”大賽中,比較成功地執教了《6的乘法口訣》。

  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了拼、看、填、式、編、背、用七個教學流程。主要是讓學生用六個三角形獨立在家拼出美麗的圖案,——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看。從中選出了六條小魚圖,讓同學們看著圖填表格。——對應表格結果,寫算式——看乘法算式編口訣——看口訣填算式——對口令、背口訣——利用口訣作計算、數螞蟻。我開展三次同伴互助學習的過程,分別在寫算式、編口訣和背口訣。基本實現了我課題研究的目標:孩子正在學會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

  這個既是精心設計又是意外出現的上課形式體現了以下優點:

  1、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了創造,將拼擺作為作業提前留回家完成,既節省了課上時間,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

  2、課堂給了學生一個寬廣的發散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同伴互助中合作編口訣、背口訣,從而發現每一句口訣的含義。而且,還將練習題變成了數螞蟻的遊戲,孩子在“一隻螞蟻六條腿,兩隻螞蟻十二條腿……”的遊戲中,提高口訣的應用和記憶,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效果!

  3、在設計上,有些環節設計的跨度比較大,能讓學生大膽猜想,使學生能主動地去發現、探索、體驗,在能力的培養上取得了較大的收穫。知識的獲得完全依靠學生,主體地位比較突出,同時也注意到學生的觀察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如口訣幾句等,很好的體現了課改的新理念。師生之間的親和力也比較強。

  本課中也存在以下問題:

  1、要更有效開展“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指導學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課題,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到位。本節課中,在編口訣和背口訣的同桌互相交流中,教師的評價語言欠缺,沒有提到調控作用。

  2、擺小棒的活動,進行的效果不強。課上只讓學生拼擺兩個由六個小棒拼出的圖案,然後同桌互看共四個,相繼說出口訣。只練習了一六、二六和四六三句口訣,完全可以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