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百靈鳥的歌》教學設計

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百靈鳥的歌》教學設計

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百靈鳥的歌》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少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百靈鳥的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總目標

  1、在欣賞、唱歌、表演等活動中感受“百靈鳥”“小杜鵑”可愛的音樂形象,瞭解更多的和鳥有關的歌(樂)曲。

  2、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甜美的歌聲演唱《祖國、祖國我愛你》《叫我唱歌我唱歌》等,表達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認識“re、fa、la”、填填、唱唱、跳格子等音樂遊戲、鞏固對音符的掌握。在豎笛接龍游戲中,能吹奏出sol、la、si三個音。

  教學思路

  本單元從人們喜愛的大自然入手,激起學生去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家鄉。透過學習,讓學生感受音樂中是表現的鳥鳴之美。在輕鬆快樂的的“與鳥為友”的情境中學習音樂,同時,還注重了對民族音樂的傳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學習中外民歌為主又接觸大師名作。使學生用美妙的歌聲唱出友情、親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情。

  教學內容

  唱:“頑皮的小杜鵑”、“祖國、祖國真美麗”、“叫我唱歌我唱歌”

  聽:“對鳥”、“大鳥籠”

  奏:豎笛接龍

  動:綜合藝術活動

  教學重點

  瞭解自己家鄉的變化,能向別人介紹自己家鄉的歌曲。

  教學難點

  認識“re、fa、la”、填填、唱唱。

  第一課時

  “頑皮的小杜鵑”

  教學目標

  1、學唱奧地利民歌“頑皮的小杜鵑”,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音樂知識來感受歌中的童趣,從而獲得感受與鑑賞、表演、創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欣賞《杜鵑圓舞曲》〈對鳥〉,感受音樂情緒:歡快熱情、優美靈巧,並記憶其主要主題。

  教學重點

  用各種藝術表現形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獨特感受與見解。

  教學難點

  準確唱好弱起小節,。

  教學過程

  一、感受《杜鵑圓舞曲》

  1、聽《杜鵑圓舞曲》音樂跳進教室

  2、小朋友,剛才你們聽著樂曲,跳進了音樂教室,現在請你們聽賞《杜鵑圓舞曲》,即興表演可愛的杜鵑、高飛、低飛,也可以模仿杜鵑在密林中輕輕啼叫、飛出密林、在林中低迴翔、又飛回密林。

  3、音樂活動

  為《杜鵑圓舞曲》伴奏,聽辨“ 3|1 0 3|1 0 3|5 53 13|2 ”的主題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三拍的長音可用小鈴和三角鐵,其餘可用雙響筒、木魚、鈴鼓等。

  4、欣賞“對鳥”

  二、學唱《頑皮的小杜鵑》

  1、談話:小朋友,你們模仿杜鵑及其它的鳥動作真美,可這裡有一隻“頑皮的小杜鵑”嫉妒了,它說:“為什麼不聽聽我唱歌呢”,現在我們來聽“小杜鵑”

  2、範唱:邊唱邊表演

  3、聽旋律拍出節奏

  4、跟琴哼唱旋律

  5、熟悉歌詞(在讀歌詞時,注意弱拍起)

  6、跟琴學唱歌曲(請小朋友在歌曲中,找出相同之處)

  三、歌舞合作表演

  1、用歌舞樂合作表演的形式感謝熱情接待我們的杜鵑媽媽、小杜鵑及它的小主人:三個方陣各出一批演員:小百靈隊演唱,小

  孔雀隊表演,小樂手隊則每人拿起凳子下的生活中能發響的物品(自制打擊樂器)按節奏敲擊,晃動發出聲響為歌舞表演者伴奏。看一看、選一選什麼樂器發出的聲音,為歌曲伴奏效果好?

  2、歌、舞、樂表演(舞者戴上頭飾)準備。

  3、上臺(各隊派代表)表演

  四、小結

  第二課時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祖國、祖國我們愛你”,讓學生畫出心中的愛,展示出小朋友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豐富懂得想象力。

  2、欣賞“大鳥籠”,讓學生把音樂中鳥的形象與生活中鳥的形象結合起來感受。

  3、認識“re、fa、la”填填唱唱。

  教學重點

  能向別人介紹自己家鄉的歌曲。

  教學難點

  在17———24小節音不易唱準,先做填填唱唱練習,再隨琴練唱。

  教學過程

  一、激趣活動:(猜一猜)

  1、教師模仿動作讓學生猜。

  2、請個別同學上來表演一遍,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在表達了什麼?

  3、教師帶著大家一起做動作(播放“祖國、祖國我們愛你”的歌曲音樂旋律)

  二、感受並學習歌曲主要節奏

  1、導言:同學們剛才可愛的樣子吸引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它們想考考大家,它們敲一段節奏後,你們能模仿出來嗎?試一試!

  2、用口技模仿節奏。(這一練習為之後的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礎,分散了難點)。

  3、用do、re、mi、fa、sol,按節奏創編旋律。

  三、學習歌曲:

  1、導言:同學們你們聽!創編的真棒,現在請大家觀看(課件,使學生理解歌詞大意。)

  2、教師範唱。

  3、學生哼唱旋律

  4、輕聲視唱歌譜

  5、學唱歌曲

  6、啟發學生帶著高興的情緒演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師與學生合作演唱。

  四、畫一畫

  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上的小蠟筆,畫一畫我們祖國的美好江山。

  (分組討論,每一組畫一張,邊唱邊畫最後展示。

  五、課堂小結

  第三、四課時“叫我唱歌我唱歌”

  教學目標

  1、學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達“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2、學做音樂遊戲:跳格子,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在按不同順序方向邊唱邊跳。

  3、用“sol、la、si”三個音,做“豎笛接龍”遊戲。

  教學重點

  用“田間勞動”的過程,感受歌曲的內容與情緒。

  教學難點

  創意採用“一領眾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教學過程

  一、教師:(放音樂、做律動)。學生拍手律動進教室。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幾個小動物,請你們看?

  出示掛圖:小動物、雞、鳥、喜鵲、蜜蜂、蝴蝶等。

  提問:

  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讓同學模仿動物叫聲,並拍一拍。

  雞:

  嘰嘰嘰。 ××× ×××

  用木魚敲擊節奏。

  鳥:

  吱吱。 × ×

  用鼓敲擊節奏。

  喜鵲:

  喳喳。 ×× ××

  三角鐵敲擊節奏。

  蜜蜂:

  嗡嗡嗡嗡。 ×××× ××××

  沙槌敲擊節奏。

  ××× ×××|×× ×|××× × | × ×× |×0|

  幸福的生活從哪裡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二、匯入課題。

  1、請同學們觀賞”隔上段“(讓同學感受音樂情緒及勞動情景。)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受?歌詞表現了什麼情緒?學生回答:活潑、有地。他們在幹什麼?

  2、現在老師為大家演唱一首我們南京六合民歌,也是田間勞動過程的歌曲。(範唱)

  3、我們跟著音樂來感受一下。

  4、伴奏:隨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按節奏湊詞:輕輕聲模唱歌詞。先唱歌詞,辨認歌曲中重複變化。

  5、隨琴合唱、邊唱邊感受歌曲勞動的心情。

  6、一領眾唱,體驗”勞動號子“的獨特演唱效果。

  三、學生創編表演活動,邊歌唱邊表演。

  集體創編插秧、拋秧、收割等動作。

  四、音樂遊戲

  跳格子,將”re、fa、la“三個音符任意放入格內,在按不同順序方向邊唱邊跳。

  五、豎笛練習

  用”sol、la、si“三個音,做”豎笛接龍“遊戲。

  六、課堂小結

  透過歌曲學習,發揚了愛勞動的好品質,體驗了民歌的.特點。

  第三單元課後反思:

  學習情感是指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透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學生的學習情感應作為音樂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學習情感的評價應採用以形成性評價為主、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記錄在冊;比一比誰聽過的音樂多,誰是”班級音樂之星“,把評比結果記錄在冊;兩項綜合作為學生的學習情感評價結果。這一單元,讓學生在輕鬆快樂的的”與鳥為友“的情境中學習音樂,同時,還注重了對民族音樂的傳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學習中外民歌為主又接觸大師名作。使學生用美妙的歌聲唱出友情、親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