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村莊》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的村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學會《美麗的村莊》並能用歡快、活潑、熱情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2、透過聆聽、模唱、演唱等活動,讓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節奏、結構特點等,感受音樂風格。
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節奏、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
附點及弱起節奏的演唱把握
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教師播放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讓學生們感受到一種輕鬆、悠閒的情緒氛圍,在美妙的音樂中產生美麗的遐想。
2、透過遊戲“靈活的舌頭”,進行美妙聲音的模仿。用la輕聲高位地模唱出3333 3 3 | 2222 2 2 | 4444 4 4 | 5555 5 5 | 1111 1 1 |……等,用這種相互模唱的方式,既加深了學生對這一節奏的印象,突破了唱歌教學中的難點,也有利於學生歌唱聲音的統一和控制。這一練習,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深有淺地進行。
二、新課教學
1、展示義大利風景圖片
2、剛才我們置身於美景之中,欣賞了義大利美麗的.風光,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讚美美麗風光的義大利歌曲《美麗的村莊》。
3、播放歌曲,讓學生熟悉旋律
提問:
1)這首歌曲的情緒?速度?拍子?
2)歌曲中描繪的村莊是怎麼樣的美麗?請找出關鍵詞。
總結:詩一般的詞句,畫一般的意境。
4、二遍聽賞
提問:
1)這首歌曲採用了什麼演唱形式?
2)你認為歌曲的結構如何?各段表現了什麼?
3)你覺得歌曲哪裡比較難唱?
5、聽唱
老師彈奏歌曲旋律,學生輕聲跟琴學唱歌曲曲譜同時劃拍,(注意起音的擊拍;弱起及附點)
第一次唱唱名,第二次用“啦”過渡唱
提問:歌曲的旋律起伏大不大,歌曲中有哪個節奏比較突出,使歌曲的動感加強?
(附點節奏,或重音,或長音等等)
6、學唱
在熟悉音樂曲調的基礎上學生自己學唱歌詞,糾正學生演唱中出現的錯誤並要求繼續學唱。
特別是弱起、附點、換氣、重音、四拍長音等地方及歌曲的情緒。
7、完整演唱
用歡快、活潑、熱情、有彈性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三、音樂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讚美家鄉的音樂作品或是文學作品?
學生思考回答例:我們的田野,大海啊故鄉,別來無恙等等。余光中《鄉愁》
2、透過欣賞並熟悉讚美我們自己的家鄉——舟山的音樂作品:《沙雕暢想》。更加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