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彙編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六個生字詞,認識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威尼斯、操縱自如等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3、透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既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4、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難點:
1、瞭解威尼斯的特點和作用。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連堂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到一個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遊覽,好嗎?(出示課件),參觀完畢,你可知道這個城市叫什麼嗎?(板書:威尼斯。)你可知道我們是怎樣到達參觀地點嗎?板書:小艇
2、簡介威尼斯。(出示課件)(威尼斯在義大利的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這座城市由118座小島組成,連線這118座小島的是117條水道。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樑,橫跨在117條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內沒有馬路,沒有汽車和腳踏車,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要工具。
二、激發學習興趣。
1、提問:我們遊覽完威尼斯後,如果讓你來介紹威尼斯,你打算介紹威尼斯的什麼?(小艇的特點,小艇的作用等)
2、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要求:邊讀邊想,威尼斯的小艇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3、艇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是怎麼樣的”,“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小艇和威尼斯城市的關係密切”。
三、讀課文進一步認識威尼斯的小艇。
過渡匯入:經過自學,課文給你留下了最深得印象是什麼?
1、學習第一段,認識小艇在威尼斯得重要性。
1)指名朗讀。
2)理解“小艇成了主要得交通工具,等於街頭得汽車”
3)引讀:因為“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小艇等於街頭的汽車”
2、學習第四、五段。(細讀課文,突破難點)
1)匯入:那麼,人們坐著小艇去幹什麼呢?
2)小組合作交流填空:
誰幹什麼
商人做生意
青年婦女高聲談笑
保姆伴著孩子吸收新鮮空氣
老人帶著家人去做禱告
戲院散場回家
3)小結:小艇與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什麼事,都離不開小艇,可見小艇的作用是多大啊。只有小艇停下來了,威尼斯才安靜下來。那麼這一段是怎麼歸納的?
4)出示:讀一讀,比一比看看那一句寫得更好。
a威尼斯很靜寂。
靜寂籠罩著威尼斯。(意思具體化,形象,生動)
b威尼斯的夜已經很深了。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擬人手法,具體,形象,生動)
四、第二段:認識小艇的樣子。
過渡,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它的樣子更是與眾不同
圖文對照,認真默讀第二三自然段,要求:邊讀邊想,小艇是什麼樣的?(出示課件)
指名回答:小艇是什麼樣的?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大小:獨木橋
形狀:新月
板書:樣子/行動:水蛇
船艙:軟軟
(1):作者是怎樣觀察、描寫小艇的樣子的?(抓住小艇與眾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抓住了小艇的特點進行觀察和描寫的。)
(2)問:作者把小艇的樣子寫得如此美麗,除了抓住事物的特點仔細觀察外,還應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練習朗讀第二三自然段。進一步體會小艇的美既乘船遊覽時的快樂感受。
第三段:瞭解船伕的駕駛技術。
1、渡:小艇行動起來輕快靈活,除了與小艇有關外,還與船伕的駕駛技術密切聯絡。那麼船伕的駕駛技術是怎麼樣呢?
2、讀第三段,邊聽邊思考:本段是圍繞那一句話寫的?把它找出來。
3、理解“操縱自如”,課文是怎樣把“操縱自如”寫具體的?
4、小結:在遇到“擁擠”、“極窄”、“急轉彎”時,船伕都能操縱自如,可見船伕的駕駛技術是很高的。
5、小結:作者透過仔細觀察抓住了事物的特點,並用比喻句進行描寫,這樣就把小艇的樣子描寫得更加具體、形象、生動。
五、拓展延伸。
剛才我們遊覽了威尼斯,相信大家對威尼斯都有了比較深的瞭解,你們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介紹一下嗎?或者談談自己在這次遊覽中的最大收穫嗎?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瞭解小艇的特點,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其重要作用,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2、使學生明確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關係。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匯入新課
威尼斯在什麼地方?那裡有什麼特點?
你們想不想更多地瞭解這個美麗的水上城市的特點?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板書: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
①小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②拼讀生字表,找出易錯的字。
③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詞,並理解詞語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麼特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音要準:禱、泊。
2、注意字形:梁與粱、艄與梢的區別。
3、哪個詞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4、區別形近字:
庭()梁()
艇()粱()
5、說說:威尼斯有什麼特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練習分段。
2、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投影選擇:
①威尼斯是個美麗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很奇特。
③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④威尼斯的市民愛坐小艇。
選擇①和③,用“因為……所以”句式來說。
五、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說說威尼斯這個城市有什麼特點。(板書:水城)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城,河道就是街道,一出門就是水,它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那麼小艇與威尼斯有什麼關係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
二、學習課文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威尼斯同其他城市是不一樣的,水城的特點和它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構成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板書:獨特風光)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影,一起來欣賞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欣賞小艇的樣子。
剛才我們透過看錄影領略了威尼斯的獨特風光,欣賞了小艇,那麼小艇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1、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艇的呢?它有什麼特點呢?小聲讀第2自然段思考。(注意作批註。)
①用一個詞概括出小艇的特點。(板書:樣子奇特)
②解釋“奇特”。
③你從哪兒體會到小艇的樣子很奇特?
讀有關句子,談談你的理解。
指名到黑板前面畫一畫新月的樣子。
④小艇除了奇特還有什麼特點?(還很漂亮。)
看到這樣奇特漂亮又舒適的小艇,你會有什麼感受?(板書:喜愛)
⑤朗讀第2自然段。(要讀出對小艇的喜愛。)
同學邊聽邊想。
①作者是怎樣把小艇的特點寫具體的?
②威尼斯人為什麼把小艇裝飾得既奇特漂亮又舒適呢?
2、這麼令人喜愛的小艇由誰來駕駛呢?對船伕的技術又有什麼要求呢?
①小聲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下來,齊讀這句話。(板書:船伕技術好。)
②你從哪兒看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默讀畫出重點詞和句子。(板書:操縱自如)什麼叫操縱自如?
注意側面描寫的兩句話所起的作用。
③看到船伕的駕駛技術這麼高,這麼棒,你會怎麼樣?(板書:讚歎)船伕的技術為什麼會這麼好?
④指名讀第4自然段。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船伕技術好的。
3、奇特舒適的小艇由技術高超的船伕來駕駛,那麼都有哪些人乘坐呢?
①默讀思考:哪些人乘坐小艇?(用“△”標出)再想一想這些人去幹什麼?
②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人,還有很多人乘坐小艇,這麼多人都需要乘坐小艇,說明了什麼?(板書:作用——離不開)
4、指名讀第6自然段。
①從對夜景的描寫你看出了什麼?與小艇有什麼關係呢?(板書:動→喧鬧停→靜寂)
②看到小艇的作用這麼大,你想到了什麼?
③朗讀體會。
三、總結全文
1、速讀全文想一想每段的意思,然後結合投影選擇段意,說說為什麼。
2、結合板書說一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城關係密切?
四、教學小結
以前透過語文課文的學習,使我們欣賞了不少祖國的風光,今天又欣賞了世界風光,說明我們生活的地球是美麗可愛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來熱愛地球,保護地球。
五、板書設計
小艇的樣子
外:二三十英尺,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裡的水蛇。
內:皮墊子,窗簾
船伕的技術好在極快時操縱自如
與人們的關係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透過學習課文,瞭解威尼斯獨特的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2、領會抓住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領會抓住事物特點的表達方法。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激情匯入
[出示圖片]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那裡河道縱橫交錯,橋樑姿態各異,小艇輕便靈活。威尼斯充滿了異國情調,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前去遊覽欣賞。這節課我們再次走進威尼斯,去細細感受這座水上城市的獨特風味。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歸納為這樣三個大問題:1、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寫小艇樣子?2、又是如何精彩地描寫船伕的駕駛技術?3、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係十分密切?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二、瀏覽資料,自讀課文
自學提示:在研究時,可以先讀讀課文,在數字課堂上找尋資料,獨立思考,然後跟同桌交流你的新發現、新體會、新感受,最後用自己的話表述研究結果。
三、各抒己見,交流發表
1、交流一: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寫小艇樣子
(1)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
點撥:這句抓住小艇的長度、深窄寫出了小艇外型特點。
(2)小艇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
點撥:什麼時候的月亮稱為新月?小艇像天邊一彎新月,造型多美啊。除了像新月,還像什麼?
(3)小艇行動靈活,彷彿田溝裡的水蛇。
點撥:這句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艇的靈活。
[相機出示句子:
1、行動輕快靈活,好像一條蛇。
2、行動輕快靈活,彷彿一條蛇。能不能改?師小結:作者打比方也不重複,寫得那麼好,多生動、形象、優美。還有其它的比喻詞嗎?]
(4)觀看錄影。讓我們真切地感受一下威尼斯小艇的獨特、輕快、靈活。
(5)指導讀第二節:這麼漂亮的小艇,這麼優美的文字,一起來美美地讀好吧。
(6)填空:美妙的文字,真想牢牢記在腦海裡啊。完成填空題。
(7)學生假想:讀到這樣生動、形象、優美的語言,你有什麼感覺?最想做什麼?
(8)指導讀第三節:遊客坐在小艇裡觀賞周圍的景色,多愜意。書上哪個詞語寫出了作者那休閒自得愉快的情致?我們也一齊把那份悠閒自得的情致讀出來。
2、交流二: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寫船伕的駕駛技術
同學們已經領略到威尼斯小艇的獨特,靈活,輕快,怪不得同學說,我真想去坐一坐威尼斯的小艇,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小艇是物,沒有了船伕,就沒有它的特色,所以,咱們去威尼斯特別不能忘的是船伕。
(1)誰能概括地說說船伕的駕駛技術,課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船伕的高超技術?
(2)威尼斯船伕的駕駛技術真是精湛,我們來欣賞。(觀看錄影)
(3)語言訓練:此時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邊,你就面對船伕,你想對他怎麼說?船伕最想說什麼?
(4)演一演:推薦三個人做船伕,其他同學當遊客。注意,船伕要吆喝,招攬你的生意,最好能請到顧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計吆喝好。能不能用課文的詞語把遊客請到船上;遊客是來自己各國,你聽了吆喝後有什麼問題要問?
(5)交流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威尼斯的船伕真是厲害,有精湛的技術,又有經商頭腦,對威尼斯的風景點非常熟悉,那麼威尼斯到底有什麼樣的美麗風景呢?[交流網上看到的資料]
(5)師生對讀第四節。
3、交流三: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人生活的關係十分密切?
威尼斯的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人們離不開小艇。誰來說說小艇與人們有著怎樣的密切關係?
(1)想想青年婦女乘小艇幹什麼去?
(2)除了書上這些人用小艇做事外,再想想,還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麼事?
(3)小結:人們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小艇。這是威尼斯的小艇給威尼斯帶來獨特的風情。使這個古老的城市變得更加迷人,更加美麗。
(4)指導讀第六節:當小艇行駛在水面上時,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氣盎然,熱鬧非凡;當小艇休憩時,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動,威尼斯的靜,都充滿著情趣,無論是動也好靜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麼優美。讓我們在輕柔的樂曲聲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
四、課堂練筆,抒發情感
學完了這些課文,你想說些什麼話來誇誇威尼斯的風景,讚美威尼斯?把你對威尼斯的真實感受、感覺、想法寫下來。
五、拓展練習,發展能力
人們習慣把我國的蘇州稱作東方的威尼斯,請同學們蒐集有關蘇州的文字或圖片資料,比較一下蘇州和威尼斯的相同之處。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威尼斯小艇的樣子及它在威尼斯的作用。
2、背誦課文1~3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瞭解威尼斯小艇的特點及作用。
【教學難點】品讀精彩片段,體會作者抓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教具】投影、掛圖。
【教學方法】自學法、討論法。
【教學要點】初步感知課文,理解大意。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26課《威尼斯的小艇》。
板書:
威尼斯的小艇
同學們查詢了資料又預習了課文,對於威尼斯的情況一定了解了不少。我建議,在學習課文後大家都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拿出來互相介紹一下,好嗎 ?(好)誰先來帶個頭?
二、介紹威尼斯
生: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生:威尼斯是個水上城市。
生:威尼斯有“水城”百島城”和“橋城”之稱。
生補充:威尼斯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樑橫跨在117條水道上,連線118個小島。所以有“水城”百島城”和‘橋城”之稱。
生: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艇。課文裡講“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小艇成了主要交通工具,等於大街上的汽車”。
小結:
是啊,可見小艇確實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請同學們用最響亮的聲音把課題讀一遍。
過渡:
威尼斯的小艇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描寫小艇樣子的段落讀一讀。
三、讀課文2、3自然段,感受小艇的獨特
1、提示感受的方法:
⑴ 善於想象的,可以邊讀邊想象小艇的樣子。
⑵ 喜歡畫畫的,可以根據課文中的描寫畫小艇。
⑶ 理解力強,生活經歷豐富的,可以聯絡生活感受。
2、交流讀後的感受,說說你喜歡小艇嗎?為什麼?
生:我喜歡。因為小艇的樣子很特別,很有趣。
生: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很長,相當於6~9米),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天邊的新月,行動又快又靈活。
生補充:小艇裡面鋪著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樣,坐在裡面舒服極了。還有小艇的兩邊還有窗簾,坐在裡面不怕風吹日曬,很舒適。
生:我補充。坐在裡面掀開窗簾,既可以一邊欣賞風景,又可以一邊和過往的熟人打招呼,別有一番情趣。
小結:
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也被感染了,不知不覺中也喜歡上了小艇。讓我們帶著各自的感受把課文2、3自然段讀一讀。
四、指導背誦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想一想:
怎樣記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它背下來。
2、交流背誦的方法。
3、當堂背誦。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1~3自然段。
2、向你的家人、朋友介紹威尼斯。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瞭解威尼斯美麗獨特的風情。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2、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生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描述事物的。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實物展示臺。
一、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錄影匯入
同學們,大家能不能用最響亮的聲音把課題讀一遍?(威尼斯的小艇)
這“威尼斯”,你去過嗎?好,我們此刻就到威尼斯,去領略—下那兒獨特的異國風光,好嗎?[放錄影]
遊覽了威尼斯,你都見到了些什麼?
這些啊,美國著名的大作家馬克·吐溫,也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在遊覽威尼斯時,也都見過,而且是進行了多次的觀察。可他為什麼在眾多的事物當中,選取了“小艇”來寫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輕聲、自由地讀一讀他的文章,邊讀邊思考。
2、初讀課文
思考:作者為什麼選取小艇來寫呢?
3、整體感知
(1)作者為什麼選取小艇來寫呢?(因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書:[交通工具]說到這一點呀,我記得文中有句話叫“小艇等於大街上的汽車”,你說這“大街”指的是什麼?(威尼斯的河道)“汽車”呢?(小艇)
(2)這一課我們預習過,剛才又讀了一遍,你記不記得文中有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男女老少各類人”都離不開小艇?(有)都寫了誰?
(寫了商人、婦女、老人、小孩都離不開小艇)
(3)是啊!可見它確實是那兒[主要的工具],從那裡、我們得出了小艇的—個特點,你說是什麼?(小艇作用大,所以作者選取小艇寫。)他認為還有其它原因嗎?
(結合板書樣貌奇特;駕駛技術個性好;作用大)
(4)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從整體上認識到了小艇這些特點。我們這天這堂課,就是要來學習作者是怎樣細緻地觀察,並抓住小艇的特點來進行精彩描繪的。
二、精讀課文,探究寫法
1、學習第二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小艇樣貌奇特的,誰來為我們讀一讀描述小艇樣貌的段落?
(1)這兒哪些詞直接寫出了小艇的特點?請讀書,作上記號。
(長、窄、深、翹輕快靈活)
(2)除了這些,作者還用什麼方法來寫小艇的特點?(比喻)幾個比喻?(3個)唉?怎樣同是這小艇,用了3個不一樣的比喻?
(比作獨木舟,寫出小艇長、窄、深的特點;比作新月,寫出了小艇兩頭翹起的特點;比作水蛇,寫出了小艇行動輕快的特點。)
(3)作者透過觀察細緻,抓住了不一樣的特點描述得很精彩。那就讓我們透過朗讀體會一下吧!
(4)出示模型此刻我們就能夠不看書,來把小艇的特點回憶起來。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你看小艇的樣貌是這樣奇特,坐在裡面,又是那樣舒適、充滿情趣。這還都離不開船伕的駕駛技術,那作者是怎樣具體寫出“船伕技術個性好”這個特點呢?
我們能不能給這個部分設計個表格或是提綱,讓人一看就明白,“船伕技術個性好”?請大家邊讀邊設計。
(2)討論評議:
選取有代表性的一兩個同學的設計(投影卡片):提問從他的設計中,你看出他讀懂了什麼呢?
A、我看出他讀懂了船伕的技術個性好,表此刻三個方面,在船隻很多,速度很快的狀況下,船伕能操縱自如;在擁擠的狀況下,船伕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在極窄的地方做到平穩穿過的船伕做到了平穩穿過的。
3、學習最後兩個自然段
(1)過渡:我們透過表格設計、討論評議,更加深入地體會到作者是透過細緻的觀察,並具體寫出“船伕的技術個性好”這個特點的。對於“小艇作用大”這個特點,他同樣地觀察得很細緻、描繪得很精彩。
請大家快讀最後兩個自然段,看看你哪個自然段寫得精彩?
(2)討論評議
重點第六自然段
讀最後的這一自然段,大家再看看,你認為哪些語句寫得精彩?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這一句寫得精彩。這—句,精彩在哪兒呢?
精彩在作者那裡用擬人的手法來寫威尼斯,顯得很生動這兒哪些詞讓你覺得作者用上了擬人的手法?
(“沉沉地入睡”)
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啊,而且點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樣的特點?
(靜)。
B、“小艇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譁笑……聲音”寫得精彩。
這一句,又精彩在哪兒呢?
(精彩在它告訴我們,威尼斯小艇在夜裡也給人們帶來歡樂。)
你們還發現了什麼嗎?
(這一句寫出了夜裡的許多聲音,但是顯得很寂靜。這半夜裡傳來的譁笑和告別的聲音,卻讓我們感到這夜,更加——(寧靜了)作者雖然寫的是聲音,但卻顯出這夜是靜的,寫得多精彩啊!
C、“水面上漸漸沉寂,只有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一句精彩
這句精彩在哪?(月影搖晃給人美的感覺)
輕輕的搖晃,讓我們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樣的一種美?(靜的美)
“搖晃”是動的,怎樣讓人有靜的感覺?在什麼狀況下,月亮影子才會在水面搖晃?(水面靜時)
上文中哪個詞點出這時水面的靜?(沉寂)
你看我們讀書時,不能只盯著一個詞,而要聯絡上文,同時還得注意下文,此刻我們來看看下文,唉?你說水面這時為什麼會沉寂下來?(與小艇有關?
(小艇停泊——水面才靜下來)文章在這一自然段中哪兒點出?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句點出)。
正因為小艇停泊了,我們才看到——(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
我們才注意到——(高大的石頭建築聳立在河邊)
我們才注意到——(古老的橋樑橫在水上)
d、作者透過擬人寫靜,透過動態、聲音反襯靜,而這靜則更突出了小艇與城的關係——(密切);說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3)感情朗讀
作者的描繪多精彩啊,讓我們透過朗讀來欣賞威尼斯月夜的靜寂的美景吧![播放威尼斯之夜錄影]老師先讀第一句“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老師讀時強調了哪些詞?
(漸漸、搖晃)很靜、很美;一齊讀好嗎?(齊讀)
三、總結課文。
到了這時,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進入夢鄉了,可當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時候,人醒了,船動了,城市又開始活躍了,多麼奇特的異國風光,多麼難忘的威尼斯小艇啊!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作者是怎樣細緻的觀察並抓住小艇的三個特點來進行精彩描繪的。
板書:
1、威尼斯的小艇
2、交通工具樣貌奇特;
3、駕駛技術個性好;
4、作用大
作業:
1、按課文資料填空。
(1)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城市,小艇成了()。小艇外形(),行動()。
(2)船伕的駕駛技術個性好。行船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他()。不管怎樣擁擠,他()。遇到極窄的地方,他(),(),()。
2、朗讀課文,背誦前四段。
3、摘抄你喜歡的句子或詞語。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6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尼、艄”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尼、斯”等15個會寫字;正確讀寫“縱橫交叉、手忙腳亂、禱告、僱定”等詞語。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從幾個方面介紹小艇的寫作方法,並以此為依據理清課文層次。
3.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寫作方法,領會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4.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感受威尼斯的風光美、小艇的形態美。
教學重點:
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寫作方法,領會作者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感受威尼斯的風光美、小艇的形態美。
教學難點:
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感受威尼斯的風光美、小艇的形態美。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設疑激趣。
1.播放威尼斯的風景圖片,教師深情地介紹:這就是義大利的古城——威尼斯。它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橋樑把他們連結起來。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百島之城”“千橋之城”“水上城市”之稱。這兒風光秀美,古蹟甚多,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腳踏車,也看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同樣聞名於世。
2.交流:欣賞了圖片,聽了老師的介紹,威尼斯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學生各抒己見。)
3.引入課題: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等於我們大街上的汽車。(板書:威尼斯的小艇)學生齊讀課題。
4.談話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跟隨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到威尼斯去了解那裡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把描寫小艇樣子的句子畫上橫線。
(2)指名學生讀一讀描寫小艇樣子的句子。
2.再次讀課文,看誰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瞭解到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3.互相交流,理請文章的敘述順序。
課文先寫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然後寫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再寫船伕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後寫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4.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後的感受。
5.指名學生分自然段合作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感受“小艇獨特的構造”。
1.快速瀏覽課文,把和小艇有關的句子畫下來,也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2.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1)教師範讀: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於大街上的汽車。
①這部分內容的前半句與後半句之間是什麼關係?(因果關係。)
②誰能用一個恰當的關聯詞把這兩部分連起來?(因為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於大街上的汽車。)
(2)教師範讀: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裡的水蛇。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呢?(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
②教師範讀:
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兒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裡的水蛇。
b.威尼斯的小艇很長,又窄又深,船頭和船尾有點翹,行動輕快靈活。
互相交流:比一比,哪個句子更好一些?
指名發言,教師小結:作者用了這三個比喻句,我們眼前就出現了小艇的樣子、造型,以及它行動起來的感覺,今後我們也要學習這些描寫的方法,使我們的文章也同樣生動、形象。
3.指導朗讀:你能用讀的方式表示對小艇的喜愛嗎?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指導讀。
(二)感受“坐艇的舒適”。
1.坐上這樣的小艇感覺一定非同一般,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說說人們坐上小艇後可以幹些什麼?(我們開啟窗簾,望望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築,跟來往的船隻打招呼。)感覺又如何?(我們坐在船艙裡,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般。……有說不完的情趣。)
2.一句話,坐上這小艇是什麼感受?(舒服。)如果有這麼一艘小艇就在我們面前,你想不想體會一下坐在裡面的感覺呢?(想)
(1)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模擬情景”的小表演,假設大家就在這樣一艘小艇中,我們現在正順流而下,兩旁是小橋,流水,人家。我讀課文,大家做動作,看誰想象得好,想象得巧。
(2)教師適當放慢速度朗讀課文,學生一邊聽讀,一邊自由表演。
(3)選出表演好的學生走上講臺,座位上的同學讀課文,講臺上的同學表演。(“坐在船艙裡”——“摸摸柔軟的墊子”——“開啟窗簾”——“望望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築”——“跟來往的船隻打招呼”……)
3.指導朗讀:帶著自己美好的感覺,一起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讀出坐在小艇裡的情趣。
4.談話過渡:小艇的樣子非常奇特,坐在裡面非常舒適,充滿情趣,這都離不開船伕的駕駛技術。那麼,船伕的駕駛技術到底怎麼樣呢?
(三)感受“船伕高超的駕駛技術”。
1.自由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互相交流: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句話在這裡起什麼作用?(總括全段。)我們把這樣的句子叫什麼句子?(中心句。)
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把“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寫具體的?
(1)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他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
(2)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
(3)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還能作急轉彎。
3.你是從哪些詞語感受到船伕駕駛技術好的?(操縱自如、擠過、穿過、急轉彎、不管……總……)
(1)你是怎麼理解“操縱自如”這個詞語的意思的?(掌握運用或駕馭得心應手,毫無阻礙。本課指船伕駕駛小艇熟練靈活,得心應手。)
(2)誰能說幾個與“操縱自如”意思相近的詞語?(運用自如、得心應手、隨心所欲、遊刃有餘、駕輕就熟……)
(3)你能試著用上“操縱自如”說一句話嗎?(①我很喜歡這架“飛機”,不一會兒就能操縱自如了。②爸爸買了一輛新車,只是一時間還無法操縱自如,需要一點時間來熟悉。)
(4)你能給“操縱自如”找出幾個反義詞嗎?(手忙腳亂、手足無措、束手無策、措手不及……)
(5)你能用“不管……總……”來說一句話嗎?(①不管颳風下雨,不管天氣炎熱,消防站士總站在第一線,保衛國家。②不管風吹和日曬,不管下雪和雨淋,我總堅持第一個到學校。)
4.教師引讀:
師: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他操縱自如──
生:行船的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他毫不手忙腳亂。
師:他動作靈活──
生: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左拐右拐地擠過去,還能急轉彎。
師:他速度極快──
生: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
5.談話過渡:船伕的駕駛技術這麼好,那麼小艇在威尼斯人們的生活中又有什麼作用呢?
(四)感受“小艇與人們生活的和諧”。
1.課文一開始就說“威尼斯的小艇相當於大街上的汽車”。從中讓我們感受到小艇與人們的關係一定非常密切。那麼都有哪些人離不開小艇,他們乘坐小艇去做什麼呢?
2.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看能瞭解到什麼。
3.小組交流:誰乘坐小艇去做些什麼呢?
4.(1)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誰
坐著小艇 幹什麼 說明什麼
商人
高聲談笑
孩子由成年人伴著
老人帶著全家
看戲回家
(2)教師小結:
誰
坐著小艇 幹什麼 說明什麼
商人 去做生意 小艇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青年婦女 高聲談笑
孩子由成年人伴著 到郊外呼吸新鮮的空氣
老人帶著全家 教堂作禱告
一大群人 看戲回家
5.拓展交流:在威尼斯,除了課文中寫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學習呢?(學生自由發言。)
6.白天,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小艇,夜晚也同樣離不開小艇。我們一起去看看晚上的威尼斯。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7.誰來用自己的話說說威尼斯的夜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學生自由發言。)
8.教師引讀:
師:水面上漸漸沉寂,只見——
生: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
師:高大的石頭建築聳立在河邊,古老的橋樑橫在水上——
生: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碼頭上。
師:靜寂籠罩著這座水上城市——
生: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一)交流總結。
1. 學完《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你們瞭解到什麼?(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具有獨特的構造特點,船伕的駕駛技術高超,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2.學完《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呢?(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學會了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寫作方法,學會了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3.教師小結:
《威尼斯小艇》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篇寫景物的散文,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句展示了異國風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是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二)拓展延伸。
1.回家當導遊,把威尼斯這座美麗的城市介紹給你的家人和朋友。
2.小練筆:用一段話,寫寫家鄉的某處景物或某個物品,要寫出特點來。
3.瞭解作者,閱讀他的其他作品: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演說家,真實姓名是薩繆爾蘭亨克萊門。“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代表作品有小說《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7
課例設計說明:
《威尼斯的小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的第五組中的第二篇講讀課文。這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是“抓住事物的特點寫”。
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是什麼樣兒的,船伕如何駕駛小艇在水中行駛的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展示了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
文章能抓住事物特點作生動具體的描寫。在寫小艇時,作者能抓住小艇“長、窄、深”的特點。在寫船伕時,則突出了“駕駛技術特別好”的特點展開描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二十一世紀來臨之際,人類面對的是一場以資訊科技為主導的社會大變革。實現教育資訊化,組建校園網,加快計算機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學校中的普及與應用,是學校教學改革的一項突破性的舉措。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決定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路系統TOP20xx,來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在學生面前展示更多生動的畫面,小艇來往穿梭行駛自如,增加了威尼斯的動感,白天、晚上的美景展示在熒光屏上,使學生像身臨其境。教學中把自主權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提取資訊瞭解更多關於威尼斯的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利用資信的學習能力。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教養方面: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2.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
3.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寫的方法。
4.能熟練地操作電腦,進行自學、查詢、寫作。
教育方面:
透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威尼斯美麗、獨特的風情,激發學生勇於探索世界,尋求新知的精神。
發展方面:
透過自學、查詢資料、小練筆,培養學生利用電腦更好地掌握知識。使電腦成為語文教學的新媒體,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激發學生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課文的第二、三、四段是重點段落。
難點:理解小艇與城市的密切關係。
教學方法:
利用電腦以自學為主,並設計練習突破重難點。利用聲、色並茂的情景片斷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的興趣。
讀寫結合法。把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小練筆中。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路系統TOP20xx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1.自學課文內容、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1—4自然段。掌握抓住特點來描寫事物的方法。
3.運用學到方法來練說。
第二課時教學要點:
1.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2.解決課後練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今天,我們在這上16課《威尼斯的小艇》,這節課我想讓同學們透過電腦自學,希望大家能積極動腦,動手學好它。
二、學習新課
(一)藉助計算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1.師播出自學要求。(播出軟體)
2.威尼斯是個怎樣的城市呢?(播出風光片)
3.讓學生看有關威尼斯的城市介紹。(播出有關資料)
4.你們瞭解到威尼斯是個怎樣的城市?
5.質疑。
6.學生自學生字。
7.老師播出易錯字,提醒注意。
(二)理解課文1、2段內容。
1.默讀課文①—④自然段,看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小艇樣子特點的,哪個自然段是描寫船伕駕駛技術的。
2.出小艇的樣子,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描述小艇的樣子。
3.課文是怎樣描寫的呢?用直線劃出有關句子。
4.這幾個句子寫了小艇的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5.哪個句子寫得最好?這個句子用了什麼寫法?用什麼來打比方?用了這寫法有什麼好處?
6.那船伕的駕駛技術是怎樣的?用直線劃出有關句子。
7.你們想看看船伕駕駛技術的場面嗎?(師播出有關片斷)
8.用自己的話概括說說船伕駕駛技術好,表現在哪幾方面?(師播出提綱)
9.下面我們來完成練習。(學生自己透過網路系統完成練習)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事物的方法,在描寫一個事物的時候,要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要想使文章具體、生動,還可以適當地運用打比方的寫法。
四、說話訓練
1.老師這裡有一個悠悠球,它是現在我們廣州的孩子最喜愛的玩具。如果要用幾句話描寫它的樣子,可以從哪幾方面寫?(教師下水文)
2.你們能運用所學的抓住事物特點的方法說說你心愛的物品嗎?
3.師生評議。
4.小組互相說。
5.你們能把剛才說的用電腦打出來嗎?如果能上網就更好,就可以與廣州的小朋友互相學習。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很多東西,運用電子計算機這先進的工具,自學了課文的①—④自然段,並練了筆,發揮了小主人精神,形成能力,在下節課中我們繼續學完剩下的內容。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及本單元的“學習提示”,給課文分段,教學第1段。
教學目標:
1、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讀通課文,按單元學習提示給課文分段;理解第1段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初步知道小艇在威尼斯有重要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我們已經學過哪幾種分段方法?
這個單元我們要學一種新的分段方法。有的`課文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寫的。這樣的課文,可以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
二、匯入新課,指導預習
板書:威尼斯的小艇
這篇課文,介紹義大利的一座古城——威尼斯,它是世界文明的水上城市。小艇是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威尼斯的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請課文錄音。
1、指導預習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聯絡上下文或理解新詞的意思。特別要注意艄、蛇……的讀音。讀準多音字“譁”。
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後說說,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檢查預習效果
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
指名朗讀,說說課文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三、指導給課文試分段
1、讀單元學習提示語
用記號劃出表示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的句子和分段方法的句子。
2、按提示語中的“先寫……接著寫……然後寫……最後寫……”這四個方面找出段落起訖。
四、指導閱讀第1段
1、指名朗讀
2、指名先說說每一句的意思,再說說前後兩個句子有什麼聯絡。
3、討論:“等於街頭的汽車”說明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說明小艇在這個水上城市中的重要性。這樣寫可引起對小艇的注意,理解小艇的作用。)
五、完成《作業本》第1、2、3題。
課後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第2、3、4段,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明白每段寫小艇的哪一方面內容,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教學目標:
1、理解第2、3段課文內容,懂得每一段寫小艇的一個方面的內容。
2、複習鞏固“總起分述”的段式。
3、知道小艇獨特的樣子和船伕熟練的駕駛技術。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第1段,說說這段的主要意思。
二、指導閱讀第2段。
1、齊讀第2自然段。思考:威尼斯的小艇是什麼樣子的?
(1)討論:課文中把小艇的什麼比作什麼?“獨木船”、“船艄”、“新月”各是什麼意思?
(2)讀讀課文,看插圖,說說小艇的樣子。
2、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坐在小艇的船艙裡有什麼感覺?
(1)討論:哪些詞語寫出坐在船艙裡的感覺?(“坐著……軟軟的”“在裡面看書……望望來往的船隻”“怪有意思”)
(2)指名朗讀,說說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齊讀第2、3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有什麼聯絡?
討論後小結:這兩個自然段從船的外形和船艙裡的裝置,從整體上看船的樣子到坐在船艙裡的感受,聯絡緊密,所以可歸併為一段。
三、指導閱讀第3段。思考:船伕怎樣駕駛小艇?
1、指名朗讀,找出這段的總起句子。
回答後板書: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2、自由讀,按“在什麼情況下,船伕怎樣駕駛小艇”的思考方法,找出有關重點詞語。
3、回答後,指名填寫小黑板。
一般情況: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
駕駛技術
在急駛時候——能夠拐彎
特別好
特別情況
在擁擠的時候——能擠進擠出
在極險極窄的地方——速度非常快
4、結合完成作業本第6題。
四、完成《作業本》第4題第(1)題。
課後分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再學“學習提示”與課文,總結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步驟與方法,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教學目標:
1、理解第4段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按事物幾方面分段的認識。
2、讀懂幾個難理解的句子。
3、知道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指名說說第1、2、3段的主要內容
二、指導閱讀第4段。思考:小艇在威尼斯起什麼作用?
1、齊讀第5自然段
(1)讀後討論:這段寫了哪幾種人,寫他們哪些與小艇有關的活動。
(2)讀讀課文,再找找重點詞語。
板書:
商人
走下小艇
做生意
婦女
坐在小艇裡
高聲談笑
小孩
也坐在小艇裡
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空氣
老人
僱了小艇
上教堂去做禱告
(3)指名說說那麼多人都離不開小艇,這說明了什麼?
2、指名朗讀第6自然段。思考:半夜裡,小艇散開了,消失在街道中,威尼斯水城是怎樣的情景?課文最後幾句為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麼關係。
(1)討論:“沉寂”是什麼意思?哪些句子寫威尼斯水城沉寂的景象?
(2)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靜寂籠罩著威尼斯。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齊讀第5、6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又有什麼聯絡呢?
討論後小結:這兩個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來反映小艇的作用。從白天小艇的繁忙,到夜晚小艇都停泊不動,寫出威尼斯水城人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小艇。所以這兩個自然段是寫同一方面的內容可歸併為一段。
三、再讀單元提示語,進一步領會按事物幾方面分段的分段方法。
四、完成《作業本》第5題,學有餘力的學生可完成《作業本》第7題。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9
課文簡介
課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高超技術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為我們展示了威尼斯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風光。 課文從我的所見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接著詳細介紹了小艇獨特的構造特點,然後講了船伕的高超駕駛技術,最後說了小艇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相關連結
1.馬克·吐溫:美國作家,原名薩繆爾?克里斯曼。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主要作品有《鍍金時代》《王子與貧兒》《哈里貝利·芬歷險記》等。
2.威尼斯義大利的一座古城,位於歐洲亞得里亞海濱,周圍被海洋環繞,由118個島嶼組成,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有水城、百島城之稱。全城有117條縱橫交錯的大小河道,*400多座橋樑把他們連結起來。威尼斯風光秀美,古蹟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羅克式大教堂,120座鐘樓,64座修道院,40座宮殿,是馳名全球的旅遊勝地。威尼斯城熱鬧非凡,但城內沒有汽車和腳踏車,也不見紅綠交通燈,小艇就是公共汽車。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水城同樣聞名於世。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能正確讀寫生字新詞,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從幾個方面介紹小艇的寫作方法,並以次為依據給課文分段。
3.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4.瞭解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感受威尼斯的風光美、小艇的形態美。
學習重點提示
1.從幾個方面介紹事物的寫法;
2.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方法 運用直觀語言,藉助書中插圖,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理解課文內容。由於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馬路。學生缺乏這些實際生活體驗,在理解課文內容上有難度,體味課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難了。
教學時,首先應適時適度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簡要介紹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島城、橋城這一獨特的地理環境。同時指導學生看書中插圖,以此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透過與一般城市、馬路、汽車的比較,展開合理的想像。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特別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裡嗎?那你們知道哪座城市被人們稱為橋城﹑百島城嗎?一座城市擁有這麼多的名字該是多麼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裡走走看看,你們願意隨老師一起前去參觀嗎?那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2.投影顯示,介紹威尼斯: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是世界著名旅遊勝地。那裡有401座姿態各異的橋樑橫跨在117條水道上,連線著118個小島。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腳踏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板書:26.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讀課文,根據書後預習題自學
1.讀準生字表中生字讀音,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看註釋或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英尺船梢簇擁譁笑殘破矗立停泊威尼斯操縱自如
3.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準生字表的字音。
2.巧用心,記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艄:與捎﹑梢﹑消﹑悄、梢換偏旁記憶。 艇:與挺、庭、蜓、換偏旁記憶。
3.理解個別生字(艇、艄、艙、姆、禱、僱)的意思。
4.齊讀書後讀寫詞語,理解部分詞義。 譁笑:很多人說話並夾雜著笑聲。 矗立:高聳﹑直立。 簇擁:(許多人)緊緊圍著。 沉寂:十分寂靜。 殘破:殘缺破損。 停泊:(船隻)停留。 操縱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礙,很靈活﹑熟練。
5.指名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6.自由正確朗讀課文。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根據課後閱讀思考自學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給課文分段,能合併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這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內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總起全文,點明中心)
3.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威尼斯小艇的?
4.討論分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麼樣的?用~~標出。
2.抓詞句,談體會:小艇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樣子奇特內部舒適)
3.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指名分讀2-3自然段,說說這兩節各講了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 小艇的樣子奇特。 * 坐在船艙裡面感到很舒適。並列關係(投影顯示)
5.師:在一個結構段裡,如果講了幾層意思,並且它們同樣重要,在總結段意時,就要把它們合併起來,誰來說說這段的段意?誰還能說得更簡單些?(投影顯示段意:小艇的樣子奇特,坐在船艙裡面感到很舒適。)
6.總結:透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會發現合併幾層意思,並不等於幾層意思的相加,需要我們再進行歸納和整理,把多餘的詞語去掉,這樣就比較簡練了。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標出。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伕駕駛技術特別好?用()標出。
3.討論學習:(明確:課文先概括地寫出在速度極快,來往船隻很多的情況下,船伕總能操縱自如。然後列出三種情況做具體說明,寫出船伕的技術好。) 4.自由讀課文,判斷這段是什麼段式?可以怎樣歸納段意?
(四)自學課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讀自學:(投影顯示) * 課文寫了哪些人坐小艇?人們坐小艇幹什麼? * 想象還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幹什麼? * 課文最後為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景色,這與小艇有什麼關係?說明什麼?
2.集體討論,明確: * 人們:商人﹑婦女﹑小孩﹑保姆﹑老人去:做生意﹑郊遊﹑教堂﹑看戲﹑回家 * 關係:課文用威尼斯靜寂的夜晚結尾,進一步襯托小艇的作用,說明人們與小艇的關係密切,整個城市的喧鬧與靜寂是以小艇的動與不動為前提的。
3.歸納段意,想:小艇在哪些方面為人們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離不開小艇。)
(五)總結全文
1.快速瀏覽課文。 思考:為什麼說威尼斯的小艇等於街頭的汽車? (板書:重要的交通工具) 2.作者是怎樣把威尼斯的小艇寫具體的?
3.小結:細心觀察,抓住特點是寫好一篇文章的關鍵。我們今後寫作文也要做到這些,才能把作文寫好。
(六)作業
1.抄寫詞語並複習。
2.朗讀課文, 背誦並抄寫第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背誦第四自然段。
2.完成書後練習。
3.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檢查背誦
1.指名分讀課文,回憶如何給課文分段,說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齊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伕的()特別好。在河上行船的時候,(),來往(),他總能(),毫不()。在()的時候,他(),在()的時候,他()。我們看是()的地方,()能夠穿過去,而且(),兩邊的()飛一般地()。我們的眼睛(),不知()。
5.聽寫詞語。
(二)完成書後練習: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倒退-前進筆直-彎曲散開-聚集靜寂-喧鬧
2.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以* * * 最講衛生或* * * 行動最敏捷為重點句,練習寫一段話。 要求:圍繞重點句,從幾個方面寫具體。 例:在家裡穿衣服* * * 最講衛生在學校怎麼做或吃飯在公共場所洗澡學習時* * * 行動最敏捷 遊戲時勞動時。
3.完成語訓的有關習題。
(三)作業
1.完成本課有關作業.
2.背誦第四自然段。
課後練習
1.寫出下列字的讀音: 艄( ) 矗( ) 殘( ) 拐( )
2.判斷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 ) 具( ) 矗( ) 殘( ) 斯( )
3.組詞: 尼( ) 嘶( ) 貨( ) 艄( ) 縣( ) 殘( ) 泥( ) 斯( ) 華( ) 梢( ) 具( ) 線( )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倒退- 筆直- 散開- 靜寂-
5.填空並完成練習: 船伕的()特別好。在河上行船的時候,(),來往(),他總能(),毫不()。在()的時候,他(),在()的時候,他()。我們看是()的地方,()能夠穿過去,而且(),兩邊的()飛一般地()。我們的眼睛(),不知()。
6.用====標出這段話的重點句。
7.分層並說出層與層之間的關係。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透過三項教學活動(給小艇取名字、讚美船伕、給威尼斯拍照)引導學生讀懂、讀好課文;
2、對文章中描寫優美的詞句進行賞析,從而感受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3、領悟小艇與威尼斯人生活的緊密聯絡。
4、領會抓住事物特點寫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
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年齡大都在10歲至12歲之間,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主要是通形象思維來理解事物。本課安排在學生已經學習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之後,學生已初步掌握了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寫作的方法。根據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 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小艇的特點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關係,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威尼斯的小艇》,知道了威尼斯是個很美麗的城市,而小艇是威尼斯人主要的交通工具,這一節課,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威尼斯,走近小艇,深入地瞭解威尼斯的小艇。
二、語文實踐活動
(1):給小艇取個好聽的名字。
1、師: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人叫做“岡多拉”。為了使我們更好地記住威尼斯的小艇,我們現在要給威尼斯小艇來取個好聽的名字,大家說好嗎?現在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2、3兩段,邊讀邊想象小艇的樣子。
2、各小組討論,給小艇取名。名字有兩個要求:第一是要好聽,第二是有課文中的語言作為理由。(學生自由討論)
3、交流(教師透過隨機點撥深化學生對課文語言的認識,這個過程中穿插教師的對學生所取名字的評價及朗讀句子的訓練):
(1)有點兒像獨木舟(從“有點兒”中體會到什麼?)
(2)掛在天邊的新月(文章為什麼不說是月亮,而是“新月”?)
(3)彷彿田溝裡的水蛇(以前的課文是寫“彷彿一條蛇”,你看是“一條蛇”寫得好,還是“田溝裡的水蛇”好?)
(4)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般(坐在上面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你最想做什麼?)
(5)一座座形式不同的古橋,聳立在兩岸的古建築(看到這些,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三、語文實踐活動
(2):讚美船伕。
1、師:咱們給小艇取了這麼多好聽又適合的名字,真是了不起!那到底是什麼樣的船伕在駕御這些奇特又舒適的小艇呢?讓我們齊聲來朗讀課文的第4自然段。(生讀)讀完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呢?(生得出: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這句話在這一段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能用一些詞語來突出船伕的技術特別好嗎?如技術高超、精湛等)
2、師:的確,這些詞語用在小艇船伕的身上,他們是當之無愧的。那麼你覺得課文中哪一處最能體現船伕駕駛技術的高超與精湛的呢?(生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3、交流:3個:速度快(理解“操縱自如”與“手忙腳亂”)船隻多時,擁擠時(理解“擠”字),地方窄時(理解“平穩”)
4、師:在這3個情況下,船伕的表現都非常出色。我們一起來讀讀,體會一下。老師讀前提,請同學們讀船伕不同時候的表現,把你認為要突出的詞體現到你的朗讀中去。
5、師:既然他們的技術如此之好,那麼讓我們來誇一誇,讚美船伕!
句式訓練:威尼斯小艇的船伕,你真____________。當我看到你____________
時,我覺得你彷彿是一位____________。
四、語文實踐活動
(3):給威尼斯拍照。
1、師:同學們,威尼斯的小艇那麼奇特,小艇上的船伕技術又是那麼地了得,多麼完美的搭配啊!這對好搭檔將會帶著人們駛向哪裡呢?讓我們的眼睛來當回照相機,在默讀課文最後兩段的同時把你覺得最美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自由讀書,用筆劃。
3、交流:(1)重點理解:“沉寂”與“靜寂”(你劃下的句子就是一幅威尼斯的照片,這是多麼寧靜的威尼斯,你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寧靜來的?進而理解“停泊”、“橫”等)
(2)“擁”與“簇擁”(有什麼區別?“譁笑”與“談笑”又有什麼區別?你覺得這又是一張怎樣的照片?)
(3)其它詞句。
4、總結得出:白天 : 熱鬧繁華
夜晚 : 靜寂
5、師:不管是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我們所拍的威尼斯的照片人中都離不開小艇,課文只是寫了一部分。同學們可以想想,還有哪些人的活動也離不開小艇?
五、總結
1、師:這些人的活動都需要有小艇的存在。威尼斯的熱鬧繁華,是源於小艇的動,威尼斯的寧靜,源於小艇的停。艇動則城鬧,艇靜則城靜。這一切都是因為——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出示第1段,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其實這裡的大街就相當於威尼斯的—— ,汽車相當於—— 。
2、師:在剛才的朗讀中,老師聽到一部分人突出了“主要“這個詞語,能說說為什麼要突出這個詞語嗎?
3、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那種名叫“岡多拉“的小艇,它在威尼斯這個水上城市起著的重要作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六、作業佈置,擴充套件活動
1、熟練背誦課文前四個自然段,並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2、閱讀《威尼斯之夜》。結合讀了兩篇文章的感受,把威尼斯這座美麗的城市介紹給你的家人和朋友。
七、學生小結本節課學習收穫(學生自由發言)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詞。正確讀寫“小艇、船艄、船艙、保姆、禱告、停泊、威尼斯、縱橫交叉、操縱自如、手忙腳亂”等詞語。
2、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語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透過學習課文,受到威尼斯獨特地理風貌以及文章語言的美的感染,受到熱愛大自然與熱愛生活的教育。
4、領會作者怎樣抓住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瞭解小艇的特點和它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難點::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來寫具體和把人的活動同事吳,風情結果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準備:
1、學生預學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理解生詞。
2、關於威尼斯的風光錄影資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欣賞威尼斯風光錄影匯入
1、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26課《威尼斯的小艇》。”老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老師:威尼斯在義大利北部的亞德里亞海濱,蔚藍色的海水中散步者100多個小島,勤勞勇敢的威尼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這些小島上營建了一個又一個幸福的家園,整座城市內107條水道縱橫交叉,117座橋樑橫跨水道,連線著108座小島。因此,它有“千橋之城”、“水上城市”的稱號。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領略一個那下那兒獨特的異國風光,好嗎?不過,在看之前來時請同學們仔細、認真一些,記住你都看到了些什麼?(學生看錄影)。
3、學生彙報(看到了:石橋
古建築、河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文,思考問題:“作者是從幾個方面來寫威尼斯的小艇的?”
2、學生彙報。
學生:小艇是威尼斯的交通工具,文中原句是怎麼說的,請同學們找出來,讀一下,(學生找讀)你說這“大街”指的是什麼(威尼斯的河道)“”汽車“呢?(小艇)
老師:“文中有哪個自然段,說到人們離不了小艇?都寫了誰?(學生找說:商人、婦女、老人、小孩)可見,小艇的確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由此可見小艇的作用怎麼?“(很大)老師板書作用大
老師:“你認為還有那幾個方面?(結合同學的發言老師板書:樣子奇特、教師技術特別好)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從整體上知道了本文是從這四個方面寫小艇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作者是怎樣細緻地觀察,抓住小艇的特點進行精彩描繪的。
(三)再讀課文,落實訓練點
1、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老師:“作者是怎樣寫小艇樣子奇特的,誰來為大家讀一讀描寫小艇樣子的段落”。
(1)老師指名請學生讀文章第二自然段,同學們思考畫出直接寫出小艇特點的詞。
(2)學生彙報畫出的詞。(學生:“長”、“窄”、“深”、“翹”。“輕快靈活”,如果一生說不全請大家補充,具體理解小艇有多長)老師板書
(3)老師:“除了這些,作者還用什麼方法來寫小艇的特點(比喻)幾個比喻句(3個)同是寫小艇,卻用了3個不同的比喻句,請大家用波浪線畫出比喻句齊讀句。
(4)老師引導學生說:“比作獨木舟,寫出來小艇的長、深、窄的特點)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草船借箭》教學設計《最後一分鐘》教案《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教學心得《楊氏之子》教學設計《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6口語交際· 習作七 人教版第九冊在審美體驗中學詩詞──《清平樂·村居》教學實錄及點評《童年的發現》教學實錄檢視更多>>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比作新月,寫出了小艇兩頭翹齊的特點。”
“比作水蛇,寫出來小艇行動強快的特點。”
(5)老師:“理解得非常好,可見,作者透過細緻觀察抓住了不同的特點,描寫得很精彩。那就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吧!”學生齊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老師:“你看,小艇是這樣奇特,那麼坐在小艇裡面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文中哪裡告訴我們(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去感受感受吧!”
(2)學生回答。
(3)老師:“感覺怎樣?”(學生自由作答)假如你也乘上了這樣的小艇去遊覽美麗的威尼斯你會看到什麼?想到什麼?“
3、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老師:“是呀,坐在這樣的小艇裡,多舒服呀!這都是離不開船伕,那麼船伕的駕駛技術怎樣?文中有沒有告訴我們?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3)老師:“船伕的駕駛技術好在哪裡呢?”
(4)學生彙報
(5)學生情趣表演讀。(請一位學生讀其他同學做動作體會)
(6)老師引讀試背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老師:“船伕的技術這麼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們與小艇的關係怎樣呢?你能填出這張表嗎?”
(2)學生自學第五自然段。
(3)想:除了這些小艇做事外,生活在威尼斯的人坐小艇去幹什麼呢?(學生自由會帶,老師隨機點撥)。
(4)老師總結:人們的生活、學習、勞動都離不開小艇,這是威尼斯的小艇給威尼斯帶來的獨特風情,使這個古老的城市更美麗,更加迷人,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5、學習第六自然段:
(1)老師:“那麼夜晚的威尼斯又是一派怎樣的景象呢?”
(2)老師範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學生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並想一想精彩之處。
(3)學生彙報。
老師:“誰來說說,你認為那些語句寫得精彩?”
口i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擬人、生動、突出了靜)。
口 “小艇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譁笑。聲音。(給人們帶來快樂、更突出了也得靜)
口 “水面上漸漸覺寂,只見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搖晃(感受到也得靜態美,沉寂一詞點出夜 的靜)。“
(4)老師:“上文中哪些詞說出了水面的靜(沉寂),同學們,我們讀書時,不能只盯著一個詞,而要聯絡上文,同時還得注意下文,現在我們來看看下文,你說水面這時為什麼沉寂下來?“(學生:小艇停泊,在文中找到句子)。
老師引導學生說:“正因為小艇停泊;我們才看到——月影在水中搖晃;我們才注意到——高大的石頭建築聳立在河邊;我們才注意到——古老的橋樑橫在水上。”
(5)理解生詞沉寂與靜寂。
(6)配樂學生齊誦讀第六自然段
老師:“作者的描繪,多精彩啊,讓我透過朗讀來欣賞威尼斯城月夜靜寂 美景吧!”
(四) 總結課文,遷移訓練點
老師:“到了這時,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進入夢鄉了,可當第二天,曙光初露哦的時候,人醒了,船動了,城市又開始活躍了,多麼奇特的異國風光,多麼難忘的威尼斯!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作者是注意細緻的觀察並抓住小艇的三個特點進行精彩描繪的。下節課,我們要練習抓住特點,寫寫我們廣元的溼地公園,好嗎?” 下課。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及新詞。
2、能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自學第4自然段。
3、體會帶點的詞語在句子中起到的表情達意的作用。
4、瞭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瞭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進而感受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教學難點】學習第4自然段的寫法,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1、教師:
認真備課,查詢相關的資料。
2、學生:
有關威尼斯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世界地圖。)
同學們你們看,你們知道這個像靴子一樣的國家是哪兒嗎?它就是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板書:威尼斯你們對威尼斯有哪些瞭解呢?(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今天我們就去威尼斯看看那裡的小艇。
板書:
小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學生對於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看是否有讀不準字音的地方。
4、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威尼斯的什麼?
三、精讀課文,瞭解內容
引入:
作者觀察細緻,描寫具體,不僅寫出威尼斯的小艇的特點,而且寫到了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1、播放一段船伕駕駛小艇穿梭於河面上的錄影。
2、學生看後,找出能概括船伕駕駛技術特別好的詞語:
操縱自如。
3、讓學生談課文中具體描寫“操縱自如”的內容,請一學生上臺以手代艇作動作演示。
4、全體學生都做“船伕”:
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書本代替河中其它船隻。學生集體演示,一邊跟教師配合讀課文:
師讀: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
生接讀:左拐右拐地擠過去。
(同時以手代艇做“左拐右拐”的動作。)
師讀: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
生接讀: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極快,還能作急轉彎。
(同時以手代艇作“穿過”“快”、“急轉彎”的動作。)
5、讓學生談談“操縱自如”的含義,並舉生活中的例項加以說明。
(引導學生理解“操縱自如”是指駕駛得非常熟練、要小艇怎麼行駛,小艇就怎麼行駛 。)
6、小艇在威尼斯城人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呢?四個人一小組邊讀第四段邊討論:
填空(實物投影):
白天,________乘著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乘
著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乘著小艇去________;___
_____乘著小艇去________。
半夜,________乘著小艇去________。
可見,________________。
7、引導:
在威尼斯,除了課文中寫的一些人物需要用小艇作為交通工具外,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作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學習呢?
四人一組議論。
(郵遞員、教師、醫生、市長、旅遊者。)
小結:
小艇和威尼斯城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艇活動,城市就熱鬧,小艇停泊、消失,城市就安靜。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2、給課文分段,能合併幾層意思歸納第二﹑四段的段意。
3、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能寫出"倒退﹑散開﹑筆直﹑靜寂"等詞的反義詞。
4、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5、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1、學習合併幾層意思歸納段意。
2、認識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瞭解那裡的風土人情。
教學難點:
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寫法,能圍繞重點句寫一段話。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學習一篇課文,我們可以從課題入手,那麼,從課題“威尼斯的小艇”我們可以知道些什麼?
(從課文我們可以知道,課文重點寫的是小艇;我補充一點,課文中寫的小艇,是威尼斯的小艇。因為威尼斯是一個水上城市,小艇特別重要)
2、很好,威尼斯是一個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叉,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等於大街上的——汽車。
3、那麼,從課文的重點詞“小艇”,如果你是作者,會圍繞小艇寫些什麼呢?
(生思考,回答:會寫小艇的樣子;會寫威尼斯獨特的水上風光;會寫人們坐小艇的感受;會寫小艇的重要性……)
4、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是一座聞名遐邇的水上城市,下面請大家一睹威尼斯的迷人風光。
(播放影片)
5、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下面誰能用一兩句話談一談威尼斯給尼的印象。
(威尼斯很美,有縱橫交叉的河流,有飾有雕塑的高大建築物,有形狀各異的橋樑,還有奇特別緻的小船。看了這美麗風光,我簡直陶醉了。)
二、瞭解小艇的樣子和特點:
1、說的很好,當我們置身於威尼斯的小艇中,會有一種“船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感受,那麼就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造型別致、乘坐舒適的小船。
2、我請一位同學讀一下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小船的樣子和特點的?(學生讀,教師準備投影片)
3、下面請大家看投影: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起來輕快,靈活
這也是對威尼斯小艇樣子和特點的描寫,和剛才()讀的課文比較,那一段寫得生動。
4、我們一致認為課外中的一段話寫得生動,那麼怎麼生動呢?請看投影: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有點像獨木舟。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裡的水蛇。
5、誰來談一談作者用了什麼方法使我們感到描寫得更生動形象?
6、下面我請各位乘坐小艇的同學談一談你的感受?
(舒服,看到兩邊的河流,橋樑,船隻,很新鮮;兩岸的建築物很美;見到了多日未見的同學,很興奮……)
三、學習“船伕駕駛技術特別好”一段:
1、那麼,船伕的技術如何呢?下面請男同學齊讀第三節,想一想,哪些詞說明船伕駕駛技術出眾?(板書:駕駛技術好:)
2、哪些詞說明船伕駕駛技術好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操縱自如、擠過、穿過、急轉彎)
3、課文描寫得很精彩,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上臺給大家複述一下船伕的“操縱自如”
4、下面我大家一起來朗讀這一段內容,大家要及時接讀並以手作小艇來表演。
(投影課文第四自然段,師生看投影表演讀)
四、學習“小艇和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1、課文一開始就說“威尼斯的小艇相當於大街上的汽車”。那麼都有哪些人離不開汽車,他們乘坐小艇去做什麼呢?
2、下面請大家靜息,我來測試一下大家的聽記能力。請同學們讀一下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3、誰乘坐小艇去做些什麼呢?
4、學生討論、回答
5、好!大家看,小艇和人們的生活聯絡是多麼密切,商人、婦女、小孩、老人,他們都離不開小艇那麼,在威尼斯,除了課文中寫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學習呢?
五、小結:
1、從黎明到夜深人靜,我們可以看到小艇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動,城市就怎麼樣?(喧鬧,充滿生機和活力);當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
(靜寂、沉靜,入睡了)。正像課文結尾所說,古老的威尼斯就又沉沉地入睡了。
2、一靜一動,文章寫得是真好,下面讓我們齊讀課文,☆再來體味一下。
3、學生談一談學課文的感受
板書設計:
26、威尼斯的小艇
樣子 靜如新月,動如水蛇
駕駛 操縱自如
生活 息息相關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4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匯入,初讀感悟
同學們,你們去過威尼斯嗎?老師也沒去過,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跟隨作者到威尼斯領略一下那裡獨特的異國風光,《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師怎樣上好公開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1)播放威尼斯風光片。
(2)指名說說看後的感受。
二、細讀探究,深入品味
1、 請同學們開啟書,邊讀邊想象;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根據課文中的描寫畫一畫小艇;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一談感受。
2、 小組合作學習,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師怎樣上好公開課》》。
3、 彙報交流。
A、彙報“小艇特點”的部分。
(1) 讓學生結合2、3自然段內容彙報。您現在閱覽的是工作總結網-教學設計www.gzzongjie.cn/gzzj/jxsj/謝謝您的支援和鼓勵!
(2) 讓學生結合畫的小艇進行彙報。
(3) 指導朗讀:練讀——評讀(師生互讀)
(4) 教師小結:
B、彙報“船伕的駕駛技術特別好”的部分
(1) 讓學生結合第4自然段彙報。
(2) 語言文字訓練。
因為船副夫駕駛技術特別好,所以……
之所以船伕能夠操縱自如,是因為……
《威尼斯的小艇》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透過介紹威尼斯小艇的樣子,船伕駕駛小艇的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展示了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風光。
文章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總起全文,整體介紹了小艇在威尼斯的獨特地位。第二部分寫小艇的樣子、船伕的技術和小艇的作用,其中濃墨重彩地、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敘述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結構嚴謹,詳略得當。同時文字淺顯,語言生動優美,是很受學生喜愛的一篇美文。
【設計理念】
一、為思維而教
1、“多元智慧”理念:
“多元智慧”理論指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慧強項,每個學生都在運用自己的智慧強項進行問題解決,具有自己“個性化”的學習風格。我們的課堂教學應努力創設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時間,促進學生智慧的多元發展,語文學科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智慧,也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智慧、音樂智慧、人際交往智慧等。即在教學中圍繞一個概念,可以透過多元的渠道,開啟多扇窗戶,適應學生不同的智慧強項,達到高效的學習。
2、“問題解決”理念:
在“多元智慧”的研究範疇中,“問題連續體”理論是將“多元智慧”運用於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同時它也是“問題解決”的一種形式,運用這一理論從 “最佳化問題的設計”、“促進各類問題的適用性”、“進行課堂教學的彈性設計”和“促進問題解決形式的多樣化和成果呈現形式的多樣化”等諸多方面提升學生思維的能級水平,幫助學生從ⅰ型別的問題(問題已知、方法已知、答案唯一)向ⅱ型別、ⅲ型別問題(問題已知、方法多樣、答案多元)直至ⅳ型別(問題已知,方法、答案無數)、ⅴ型別問題(問題、方法、答案都未知,需自己創造)的問題解決邁進。
二、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發展語言是語文課的核心任務,在實踐活動中積累、運用、發展語言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傾聽、閱讀、仿寫、說話等多種語言實踐活動的創設和多角度的交*使用讓學生和語言文字“零距離接觸”。
【教學思路】
一、整體感知,初步瞭解威尼斯小艇
瀏覽課文,說說課文從幾方面介紹了威尼斯的小艇?
回答後板書:
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作用
用ⅰ型別問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
二、多元解讀,全面瞭解威尼斯小艇
1、想象:
瞭解威尼斯小艇的樣子。
⑴ 細細地讀第二小節,根據課文描述想一想威尼斯的小艇是什麼樣的,畫一畫你想象中的小艇。
⑵ 說說你為什麼這樣畫?同桌交流後指名交流。
⑶ 課文中說“威尼斯的小艇像一輪彎彎的新月”,你還覺得小艇像什麼?
用ⅲ型別問題啟迪想象,發展空間智慧,感悟語言美。
2、演示:
瞭解威尼斯船伕的技藝。
⑴ 讀課文第四小節,邊讀邊思考威尼斯船伕是怎樣操縱船隻的。
⑵ 出示“威尼斯的河道圖”:同學們,這就是威尼斯的河道,這麼多的河道交織在一起,這就叫“縱橫交錯”,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來扮演威尼斯的船伕,在這“縱橫交錯”的河道上縱橫馳騁一番,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艘“威尼斯小艇”(紙製)呢,試試吧。
⑶ 同學同桌練說後,指名一位同學扮演船伕,在“威尼斯河道上”邊演邊說自己駕駛小艇的過程。
⑷ 老師指出:
像這樣駕駛小艇就叫做“操縱自如”。
用ⅲ型別問題演示操作,發展空間智慧、語言智慧,在體驗中理解語言。
3、仿寫:
瞭解威尼斯小艇的作用。
⑴ 自由讀五、六兩小節,思考:
威尼斯的小艇作用很大,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讀一讀。
⑵ 同桌交流,並配上音樂朗讀。
⑶ 威尼斯的小艇還有哪些作用?想象並模仿文中的句式寫一寫,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
⑷ 這麼多的作用為什麼作者沒有一一地寫呢?
用ⅲ型別問題啟迪想象,發展空間智慧、音樂智慧和人際交往智慧,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威尼斯風情
1、看錄象,“乘上”威尼斯的小艇,感受威尼斯的美麗風情。
2、感受後說說,你還想了解什麼?
用ⅳ型別問題延伸拓展,相機生成綜合性學習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