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扁鵲治病》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內容簡明,但道理深刻。因此在教學設計上要充分注意到體裁的特點,重點引導學生多讀多講,讀中感悟,體會故事蘊含的哲理和情感。幫助學習簡要概括故事的內容,練習講故事,再以課文為出發點,把學生目光引導課外閱讀中去,引導他們大量閱讀寓言故事,進一步激發讀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新詞,會寫9個生字。

  2.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的體裁特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揭示課題

  1.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位古代醫生扁鵲的故事,想聽嗎?

  2.出示故事,師讀,生聽。聽完這個故事,你想說點什麼?

  3.指名彙報。

  4.交流扁鵲資料:課件出示幻燈片1扁鵲圖片,介紹扁鵲。

  5.引出課題,板書,齊讀課題。

  二、通讀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畫自然段的的序號。

  2.檢查認讀詞語:(幻燈片2)

  (1)檢查正音:蔡桓公敷燙腸胃幾劑湯藥骨髓

  (2)相機指導書寫:湯腸

  (3)檢查讀文,理清課文思路。(讀帶有“拜見理睬無能為力醫治”這四個詞語的句子。)

  3.指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幻燈片3:藉助關鍵詞語概括)

  三、全文質疑,品讀句子,感悟人物

  1.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有問題要問嗎?

  2.質疑歸納。

  3.理出需深入追究的問題。

  四、深入讀文,追究原因

  1.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從課文中去尋找原因。有這樣的名醫伴隨,蔡桓公怎麼會病死呢?讀課文找原因。

  2.指名彙報。

  3.明明是有法可治,最後連名醫也無能為力,(幻燈片4)究竟是什麼要了蔡桓公的命?仔細讀課文,勾畫相關語句,批註原因。

  4.指名彙報。

  5.小結:我們發現原來是蔡桓公的不聽勸告和固執己見要了他的命。(板書:不聽勸告、固執己見)

  五、穿越時空,體會寓意

  1.面對這樣一個蔡桓公,此時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幻燈片5)(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2.指名說。

  3.春秋戰國時期,好多辯士都喜歡講些故事或引用熟語來勸說,你能在剛才的發言中用上一句這樣的熟語對他說說嗎?(幻燈片6)

  六、結合生活,遷移運用

  1.聰明的人會把學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學們,聯絡我們的學習、生活,能說說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2.指名說。

  3.課文學到這,你覺得這個故事可信嗎?追究寓言的價值。

  4.感受寓言故事的體裁特點。

  5.借韓非說寓言的寄託性。

  6.如何去讀懂一則寓言故事,故事本身只是一個跳板,我們要學會藉故事去明白寓意。每則寓言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引導自讀寓言故事,從故事中明白道理。

  7.小結。

  七、佈置作業:(幻燈片7)

  1.推薦閱讀《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老馬識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扁鵲治病》或自編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不聽勸告

  固執己見

  扁鵲蔡桓公

  (善聽意見及早改錯)

  教學反思: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八組課文以故事為主題,編排了寓言故事、民間故事、神話故事。旨在引導學生透過讀故事體會做事做人的道理。我執教的《扁鵲治病》是本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寫了扁鵲三次拜見蔡桓公,請求為他治病,而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拒絕治療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以致最後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劇的結局,警示人們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有問題及時改正,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本堂課的設計力圖透過引導學生反覆讀課文,並聯繫有關詞句,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中所蘊含的道理,從而感受寓言的特點。再以課文為生髮點,把學生目光引到課外閱讀中去,引導他們大量閱讀,激發學生讀故事、講故事的慾望。

  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故事引入,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並在學生自主讀文後,以詞語為抓手,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與此同時教給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從而突出了重點。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多個層次、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感受扁鵲的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由此引發“為什麼有扁鵲這樣的名醫,蔡桓公還是病死了?”這一根本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自主探究,在深入研讀中最終明白:“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是蔡桓公喪命的根本原因,突破了難點,使體會寓意,水到渠成。

  從課堂與孩子的互動交流來看,教學的設計還需改進,這要求教師具有更高層面的對課的把握,才能使課堂更具創新、更有活力。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句子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語氣

  4、說說學習了這篇語言受到的啟發

  5、同過本課教學,引導學生體會扁鵲勸告蔡桓公治病的過程,教育學生要相信醫學。同時要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有病一定要及時醫治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句字中重點詞語的作用

  2、教育學生要相信醫學。同時要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有病一定要及時醫治

  教學準備:課件、插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理解“拜見,理睬,毫不在意,邀功請賞,深入骨髓,無能為力”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程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談話,匯入新課

  1、破題:板書課題:20,扁鵲見蔡桓公

  2、全班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3、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讀題目,提問題。(扁鵲是誰?

  扁鵲給誰治病?扁鵲治病的結果是怎麼樣?……)

  自學生字詞

  1、出示本課生字:

  (1)翹舌音:釋(shì)肉(ròu)

  (2)平舌音:睬(cǎi)髓(sǔi)

  (3)後鼻音:燙(tàng)

  (4)其他音:毫(háo)邀(yāo)劑(jì)

  2、指名讀生字,注意生字的發音問題

  3、全班齊讀生字,並口頭組詞

  4、出示問中的詞語:拜見毫不在意邀功請賞理睬深入骨髓無能為力

  5、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6、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並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對生字進行學習,讀準字音,對生字進行擴詞。

  參加遊戲

  讀課文,做旁批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

  2、各個小組在小組內先互相交流,進行改進,並推薦代表準備發言

  3、反饋學習情況:

  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什麼內容?

  第一自然段:寫春秋時期,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第二字軟段:寫扁鵲認為蔡桓公皮膚上有點小毛病,必須醫治,但是蔡桓公毫不在意

  第三自然段:寫過了10來天,扁鵲對蔡桓公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批肉之間了。但是蔡桓公假裝沒聽見。

  第四自然段:寫又過了10幾天,扁鵲認為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去了,蔡桓公聽了滿臉不高興

  第五自然段:寫又過了10來天,扁鵲知道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了骨髓,他無能為力了。

  第六自然段:寫五天後,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就病死了。

  思考並討論:文中的每個自然段寫什麼內容?

  第一自然段:寫春秋時期,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第二字軟段:寫扁鵲認為蔡桓公皮膚上有點小毛病,必須醫治,但是蔡桓公毫不在意

  第三自然段:寫過了10來天,扁鵲對蔡桓公說他的病已經發展到批肉之間了。但是蔡桓公假裝沒聽見。

  第四自然段:寫又過了10幾天,扁鵲認為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去了,蔡桓公聽了滿臉不高興

  第五自然段:寫又過了10來天,扁鵲知道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了骨髓,他無能為力了。

  第六自然段:寫五天後,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就病死了

  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1、思考:課文寫了什麼內容?(這篇課文寫的是春秋時期,名醫扁鵲三番兩次勸說蔡桓公要治病,但是由於蔡桓公不相信他的話,最中病入骨髓,無藥可救的事情)

  2、按什麼順序寫的?(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

  1、課文寫的是春秋時期,名醫扁鵲三番兩次勸說蔡桓公要治病,但是由於蔡桓公不相信他的話,最中病入骨髓,無藥可救的事情

  2、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

  課堂小結

  1、你讀了這篇課文,知道文中故事的大概內容,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聯絡實際,根據自己實際的感想說一說)

  2、師小結,扁鵲多次勸告蔡桓公要治病,蔡桓公不聽勸告,最終病死了,這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下節課我們在來深入學習。

  聯絡實際,根據自己實際的感想說一說

  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句子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利用工具書,並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課後的6個詞語

  4、說說你從這則語言中受到的啟發

  教學程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複習匯入新課

  1、聽寫本課生字

  2、聽寫詞語

  3、提問: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由發言)

  聽寫生字和詞語

  回憶課文內容

  品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你讀懂了什麼?

  3、反饋學習情況

  4、當扁鵲對蔡桓公說的時候,蔡桓公是怎麼回答的?

  5、解釋“毫不在意”

  6、誰來讀讀這句話,要讀出蔡桓公毫不在意的語氣

  7、你認為扁鵲是怎樣對蔡桓公說呢?(必恭必敬的說)

  8、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學生自主朗讀本段

  4、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麼?還有那些問題?

  5、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不段質疑問難。教師先讓各個學習小組進行互相幫助,老師適時進行點撥

  6、聯絡課文內容,理解“理睬”這個詞的意思

  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指明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學生自主朗讀本段

  4、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麼?還有那些問題?

  6、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不段質疑問難。教師先讓各個學習小組進行互相幫助,老師適時進行點撥

  7、聯絡課文內容,理解“連忙”這個詞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指明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2、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學生自主朗讀本段

  4、你知道這次扁鵲看見了蔡桓公為什麼掉頭就跑呢?

  5、理解“無能為力”這個詞

  6、那麼扁鵲這句話該怎麼朗讀呢?讀一讀

  五、學習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1、朗讀課文,思考事情的結果是怎麼樣?

  2、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是否讀出意料之中的語氣

  3、你知道蔡桓公最後明白了什麼嗎?(相信醫學,同時要做到善於群聽別人的意見,有病要及時醫治)

  讀段

  交流預設:讀懂了扁鵲是春秋時期的名醫。我讀懂了扁鵲有一天去拜見蔡桓公。我讀懂了扁鵲根據觀察確定蔡桓公皮膚上有點小毛病,但蔡桓公不相信。我讀懂了蔡桓公不但不相信,還以為扁鵲想邀功請賞

  …..

  毫不在意:一點也不在乎。

  讀課文

  讀課文,學會傾聽和給別人適當的評價

  交流預設:我讀懂了扁鵲認為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我讀懂了蔡桓公聽了假裝沒聽見。我讀懂了扁鵲只好退了出來…..

  理睬:理會

  讀課文,學會傾聽和給別人適當的評價

  交流預設:我讀懂了扁鵲認為蔡桓公的病已經發展到艙位裡去了。我讀懂了蔡桓公聽了滿臉不高興。我讀懂了扁鵲連忙退了出來……

  連忙:急忙

  讀課文,學會傾聽和給別人適當的評價

  無能為力: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來解決這件事。

  朗讀課文,思考事情的結果是怎麼樣?

  (相信醫學,同時要做到善於群聽別人的意見,有病要及時醫治)

  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對蔡桓公說的嗎?

  2、學習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自由發言。

  體會扁鵲勸告蔡桓公治病的過程,教育學生要相信醫學。同時要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有病一定要及時醫治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來

  2、寫一寫,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課前準備:①查閱有關扁鵲的資料。②自制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詞語:救死扶傷、藥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同學們,請看螢幕,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些詞語,想想它通常用來形容什麼人?

  今天就來認識一位神醫,他的名字叫扁鵲——板書:扁鵲

  2、交流扁鵲相關資料: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醫,分別是扁鵲、華佗、李時珍和張仲景,其中扁鵲又是四大名醫之首。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關於扁鵲的寓言故事,題目叫《扁鵲治病》(板書:治病)

  二、通讀課文,總體感知

  1、糾正字音,自由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2、指名輪讀,聽的同學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指名概括主要內容: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概括主要內容呢?

  三、品讀句子,感悟人物

  (一)認識扁鵲

  1、扁鵲是怎樣為蔡桓公治病的?默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板書:扁鵲)

  2、指名說,課件出示治病過程。

  3、出示四診法

  看來同學們都把治病的過程找出來了,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扁鵲那時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醫的手法,也就是望、聞、問、切。(課件出示四診法)它是扁鵲創造出來的。望就是看氣色,聞就是聽聲音,問就是問病情,切就是按脈搏。

  4、(出示扁鵲治病的四個句子)我們來看一下(指著投影)扁鵲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種方法呢?自己讀讀這些句子。

  5、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點紅:站了一會兒、老遠望見、只看了幾眼)

  你的觀察很仔細。是啊,望這種方法是最難的,扁鵲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領可真是()(板書:醫術高明)

  6、我們再來看看扁鵲勸說蔡桓公的這幾句話,你還發現什麼?自由讀讀。

  7、指名說(著急、擔憂)

  8、你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分三次逐次指導朗讀,一個讀好才到下一個讀,最後齊讀)

  9、扁鵲為什麼這麼擔心啊?指名說。

  10、小結:醫者父母心,可見他不僅醫術高明,而且()。(板書:醫德高尚)

  難怪書中說他是一位(名醫)

  (二)瞭解蔡桓公

  1、可是這位名醫最後有沒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麼回事呢?

  2、讓我們看看扁鵲幾次為蔡桓公治病時,蔡桓公有什麼表現?找出相關語句,劃一劃。

  (板書:蔡桓公)

  3、學習三次表現

  ①指名讀第一次。(課件出示第一句)

  想像一下,蔡桓公說這句話時表情是怎樣的?(引導:所以你不以為然地說、毫不在意地說——)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讀(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說話,課文是怎樣表達的?(沒有理睬)

  嘴巴不說,可心裡怎麼想呢?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嗎?指名說一個,讀一次。

  (引導:他很不高興地說)

  ③這一次(指著課件扁鵲說的第三句話)蔡桓公又有什麼表現呢?指名讀(出示第三句)(作為一國之君,扁鵲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三番四次說自己有病,這回蔡桓公可真生氣了,他會對扁鵲說什麼呢?)

  (評價:大王龍顏大怒了,大發雷霆了)難怪嚇得扁鵲連忙退了出來。是啊,大王是不好惹的。

  5、同學們,讓我們再來回顧整個治病的過程。我們分角色朗讀,女生做扁鵲,男生做蔡桓公,讀蔡桓公表現的句子,老師讀旁白。(課件出示四次看病過程的對話)

  三、桓公之死,追溯原因

  1、這就是整個治病的過程,我們結合課文,幫扁鵲為蔡桓公建個病歷。快速瀏覽課文,補充完整。(出示病歷)

  2、指名補充病歷。相機指導書寫。(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字)

  燙:湯水用火一燒就燙了;上面一個湯,下面一個火就是(燙)

  腸:腸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它是月字旁。扁鵲看出來蔡桓公的病已深入體內了;

  湯:不過沒關係,用中藥加水熬成汁,服用這劑湯藥依然可以治好。但是一旦深入骨髓,就(無能為力)了。

  3、仔細觀察病歷,從這個病歷中你發現了什麼?(時間短)

  4、明明是有藥可治,最後連名醫也無能為力,究竟是要了蔡桓公的命?(課件出示:是要了蔡桓公的命。)

  5、小組討論,指名說

  6、小結:我們發現了原來是蔡桓公的不聽勸告和固執己見要了他的命。

  (板書:不聽勸告、固執己見)

  四、穿越時空,體會寓意

  1、面對這樣一個蔡桓公,此時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請寫在書本142頁下面。

  2、指名說,(學生說到小病不治成大病時)相機總結防微杜漸。

  是呀,蔡桓公一開始的皮膚病是微不足道的(板書:微),由於他不聽勸告導致病情漸漸加深而死的。(板書:漸)假如對細微的小病能積極防治的話(板書:防),就能杜絕它漸漸發展(板書:杜),不致於釀成大錯,這就是(防微杜漸)

  也就是《扁鵲治病》這則所蘊涵的道理。(指著防微杜漸)

  五、結合生活,遷移運用

  1、聰明的人會把學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學們,聯絡我們的學習、生活,能說說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嗎?

  2、指名說

  例如如果不注意寫字的正確姿勢,久而久之導致了近視眼。

  如果沉迷於網路遊戲的話,就會浪費學習時間,甚至導致一事無成。

  有不高興的事憋在心裡如果不及時與人溝通消除的話,心中抑鬱,導致自殺。

  3、小結:對呀,結合寓言的學習,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啟迪和思考,看來你真的把課文讀懂了。

  六、佈置作業

  1、推薦閱讀《韓非子》

  (《扁鵲見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濫竽充數》《老馬識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扁鵲治病》

  板書設計:

  29扁鵲治病

  扁鵲蔡桓公

  醫術高明不聽勸告

  醫德高尚固執己見

  防微杜漸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4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有趣的寓言王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會是誰?(扁鵲)大家想聽聽有關他的故事嗎?

  播放故事課件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

  聽完了故事,同學們想讀讀課文嗎?請開啟課本,自由地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講了名醫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不聽勸告結果死了。)

  板書:扁鵲 蔡桓公

  三、讀悟感知

  2、過渡:扁鵲被大家尊稱為什麼?(名醫)從課文裡哪個地方可以看出來?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 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看出扁鵲醫術高明,真是一位名醫啊!

  這樣一位名醫卻沒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奇怪嗎?我們還是從課文中來尋找答案吧!我們分組來合作學習,這邊的三個小組圍繞問題一來學習。這邊的三個小組圍繞問題二來學習。

  3、誰來說說你們準備採取什麼方法學習?(先讀課文,再劃相關的詞句,最後再說一說)

  過渡:好,誰先來說。

  扁鵲開始的態度是求治。

  (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去拜見蔡桓公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這三個拜見看出都是扁鵲主動去勸告蔡桓公要及時治病,還說明了扁鵲醫德還非常的高尚。

  4、誰找到了扁鵲勸說的句子。

  ( 1、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2、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3、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5、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這些句子?(誠懇勸慰)

  大家來比較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嚴重,那麼我們讀的時候,語氣一句應該比一句更關切更焦急。誰來讀一讀,請你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男生讀最後一句。

  6、對於扁鵲的診斷,蔡桓公開始的態度是怎樣的?(非常不相信。)

  他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

  (真是胡說,我身體好好的。太生氣了。很憤怒 不以為然)

  這句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呢?(氣憤,不以為然)誰來讀,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7、還有嗎?扁鵲第二次勸他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

  理睬他。第三次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這些語句看出蔡桓公是怎樣一個人?(非常固執)

  8、扁鵲後來的態度是怎樣的?(不治)第四次老遠看見蔡桓公就掉頭走了。

  他這時心裡在想什麼?(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時機,即使是再有名的醫生也無能為力了。)

  9、蔡桓公後來的態度是怎樣的?(最後終於相信扁鵲是真正的名醫了)。(五六天之後,蔡桓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請”這個字看出來蔡桓公相信了。

  10、導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他的病嗎?(不是)我們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蔡桓公的病經過了幾個階段?(4個)誰來說?

  病情

  能夠治好——可以治好——還能治好——只能等死

  確實不是

  把這幾個詞放回文章中,你想到了什麼?(小病不及時醫治會成大病,不要諱疾忌醫!)

  把這幾個詞放在生活中,你想到了什麼?(小的錯誤不及時改正會釀成大錯——應該防微杜漸)

  既然不是病,那是什麼?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和蔡桓公對對話。

  (1)蔡桓公,你太固執了。

  (2)蔡桓公,你諱疾忌醫,結果害了自己。

  (3)蔡桓公,你應該聽取別人的忠告,那樣,你就不會病死了。

  (4)蔡桓公,你不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應該學會懂得防微杜漸的道理。

  三、思維拓展。

  學完了這則寓言,你最想對自己說什麼?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扁鵲(名醫) 蔡桓公(病死)

  求治 不信

  不治 相信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8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瞭解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過程,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等道理。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這節課,我們學習寓言兩則的第二則《扁鵲治病》。板書,齊讀。

  二、學習生字

  1、“扁”和“鵲”是要求我們掌握的生字,看到“扁”,你會想到哪些字?(編、遍、蝙、騙、偏、篇、翩……)

  師:看來,扁是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哪裡學要他,他就毫不猶豫地去幫忙。你怎麼記住“鵲”?(愛惜的惜豎心旁換成鳥字旁,錯、蠟)透過預習,你知道扁鵲是什麼人?讓我們把名醫的名字寫一遍。

  2、其他生字預習得怎樣?出示:腸胃湯藥敷燙蔡桓公理睬幾劑比較學習“腸湯燙”和“睬菜踩”,教寫“蔡”。

  (根據學生基礎差,學生字困難,尤其是形近字分辨不清,考試失分情況,教學時儘量細緻些,教會他們識字方法。但是對於“透過預習,你知道扁鵲是什麼人?”這一問題,可能太開放了,學生受老師剛才的“樂於助人”一詞影響,也答他是樂於助人的人。而我的本意是讓他們答“名醫”。於是,我馬上換成“扁鵲是做什麼的?”才比較準確。)

  三、初讀課文

  1、同伴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準的同伴糾正。

  2、指名分段讀文,正音。其餘同學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瀏覽課文,課文講扁鵲幾次見蔡桓公?分別是哪些段寫的內容?(共四次。第一次:第1—2自然段第二次第3自然段第三次第4自然段第四次第5自然段最後一段寫結果。有明顯的時間標誌)

  (初讀課文,訓練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比以前進步,還用上“三番五次”而“幾次見蔡桓公”這一問題是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條理,便於下一步教學。)

  四、理解課文

  (一)、第一次

  1、指名讀1—2自然段,其餘同學邊聽邊想:扁鵲和蔡桓公分別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指導朗讀(尤其是蔡桓公不以為然、自以為是的語氣)

  (問題給了學生,學生不知怎麼回答,只好換成“你認為扁鵲(蔡桓公)怎樣,從……看出”,這樣的句式便於學生回答,以前學生回答問題很簡單,不會接著闡述,經過訓練,學生會抓住重點詞句談體會了。此時,學生透過談體會明白,扁鵲真是技術高超,在大王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看出大王有病。二蔡桓公根本不相信扁鵲的話,不聽他的建議。為了解寓意已經做好鋪墊。)

  (二)、第二次

  1、指名讀第3自然段,邊聽邊想:假如你是扁鵲或者蔡桓公,你是怎麼想的?

  2、師採訪扁鵲:大王根本不相信你,你為什麼還來?

  3、採訪蔡桓公:您為什麼很不高興?不理睬扁鵲?

  (讓學生進入角色,談談心裡想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此時,學生已經瞭解到:蔡桓公不聽扁鵲勸告,病已經嚴重些了。同時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老師引導下,有些同學思維活躍起來,用上廣告詞: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比喻句:力大如牛;誇張句:力舉千斤,一頓能吃一頭牛……)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扁鵲治病、理睬”等詞語,理解“理睬、無能為力”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扁鵲治病》。聯絡有關詞句和表格,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等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等道理。

  3、根據文字想象寫話,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學重難點

  整體把握《扁鵲治病》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等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三、教學準備

  1、查詢有關扁鵲和蔡桓公的資料。

  2、藉助工具書初步理解不懂的詞語。

  3、小黑板若干塊。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複習舊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紀昌學射》,我們知道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我們一起來重溫昨天的一些知識。

  (1)組詞。

  腸( ) 劑( ) 睬( )

  湯( ) 擠( ) 彩( )

  揚( ) 濟( ) 踩( )

  (2)填空:寓言故事一般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 )的紀昌 ( )的飛衛 ( )的扁鵲 ( )的蔡桓公

  2、故事匯入

  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學生閱讀資料,瞭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guó)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qí dǎo)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liào)在一邊。扁鵲得知後,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屍厥(jué)”(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紮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甦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xié)下做藥熨(yùn)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後,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麼人?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粗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填表:

  2、學生討論,交流答案。

  (三)、感悟課文,細品課文

  1、看了這個表格,你有什麼問題想要跟同學們討論的?

  a、這些表示病程時間的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1)讀相關語句: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

  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2)學生交流體會。

  b、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

  (1)扁鵲是怎樣勸的,你能在文中找出來嗎?(用橫線劃出)

  (2)讀相關語句:

  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扁鵲解釋道:“皮膚病用熱水敷(fū)燙(tàng)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jì)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請求給他醫治!”

  (3)學生交流體會: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

  c、扁鵲是有名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

  (1)讀相關語句:

  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扁鵲走後,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cǎi)他。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蔡桓公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扁鵲,你這次見了大王,為什麼一聲不響,就悄悄地跑掉了?”

  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

  (2)學生交流體會: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

  d、扁鵲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1)讀相關語句:

  扁鵲走後……

  扁鵲又退了出去。

  扁鵲連忙退了出來。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

  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2)學生交流體會: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e、課文讀到這兒,你是怎樣評價扁鵲和蔡桓公這兩個人呢?

  蔡桓公:不聽勸告 自以為是 固執己見

  扁 鵲: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是個令人尊重的神醫

  f、蔡桓公本來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

  使學生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己見等道理。

  (四)想象寫話,拓展提升

  讀了這個故事,大家肯定有許多感受,也肯定有很多話要說,那麼你最想對誰說,想說些什麼呢?下面,讓我們暢所欲言,盡情地寫一寫吧!

  五、總結談話,課外閱讀

  《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這兩則寓言,使我們明白了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這樣優秀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餘時間讀一讀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啟示。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2、練習複述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感悟寓意。

  2、編寫病菌入侵記。

  教學過程:

  一、解題:《扁鵲治病》這個題目要抓住哪個字理解?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麼?

  二、學生彙報課外收集的相關資料。

  三、出示課件,匯入新課。

  1、(父王,前兩個月您還體健如牛,怎麼突然就拋下我們走了?(相機指導朗讀)

  (我是一個小小的病菌,是我殺了他,為此我還寫了一篇《病菌入侵記》,咦,我的《病菌入侵記》呢?完了,不知什麼時候丟了。同學們,你能幫我重寫一篇嗎?

  2、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動手幫病菌寫《病菌入侵記》吧,首先,我們要明確以下問題:

  a、《病菌入侵記》的主要人物?

  b、病菌先到哪裡,再到哪裡,最後到哪裡?

  c、病菌入侵時發生了哪些讓它擔心的事?結果怎樣?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解決以上問題,再試著和同桌說說《病菌入侵記》,說的時候,可以按如下方式說:我是一個小小的病菌。有一天,我來到蔡桓公身上,過了幾天,來了一個叫扁鵲的人,他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發現了我,並對蔡桓公說他的皮膚上有病,要是不治,會向體內發展。我一聽,嚇的兩腿發抖,這不是要了我的命。不過“吉人自有天相”,蔡桓公居然不相信名醫扁鵲的話,我逃過了第一劫……

  3、師生共同解決問題,感悟寓意,指導朗讀。

  4、請幾位同學說說《病菌入侵記》。

  四、完成填空。

  五、聯絡實際,感悟寓意。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像蔡桓公這樣的人,你會對他說什麼?

  六、作業。

  1、先把《病菌入侵記》講給家長聽,再和家人一同演一演,最後寫下來。

  2、蒐集成語故事,週末出一張成語故事手抄報。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語氣。

  2、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3、理解故事及其寓意。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故事及其寓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當我們受到病毒的侵襲生病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醫治)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就有人有病不承認,不醫治,最後落得個可悲下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扁鵲治病》一文,看看那個有病不承認的人,最終得到了什麼下場。

  2、板書課題。

  3、簡介扁鵲。

  二、整體感知

  1、師範讀,生注意字音。

  2、學習生字,勾畫生字,指名讀,提出難讀、難寫的字,用多種方法識記。

  3、生自由讀課文,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

  1、誦讀課文,瞭解課文所刻畫的兩個人物的形象如何。

  生讀後發言,師點撥。

  (本文刻畫了扁鵲和蔡桓公兩個人物,扁鵲是個醫術高明的醫生,蔡桓公是個盲目自信,傲慢固執,諱疾忌醫的國君,故事圍繞“有病、無病”這一尖銳矛盾展開爭論)

  2、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說了哪些話勸他應及時治療?對於扁鵲的忠告,蔡桓公是怎樣評價的?

  (生討論後歸納:從“站了一會兒”說明扁鵲作了仔細觀察後才下的斷言,而並非信口開河,而蔡桓公“毫不在意”,說明了他盲目自信。他後來對扁鵲的評價,又說明了他的無知和偏見)

  3、扁鵲第二、三次見蔡桓公,均隔十天左右。他又說了些什麼話勸蔡桓公,結果又如何?短短20天后,蔡桓公的病情有何變化?(由肌膚到腸胃)

  4、當扁鵲第四次見到蔡桓公時,為什麼掉頭就跑?從這個動作,你感受到了什麼?(這個動作,間接看出蔡桓公病情已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聯絡上下文又可見扁鵲醫術高明,診斷準確,機警)

  5、蔡桓公諱疾忌醫,最終是什麼下場?

  前四次相見之隔為十來天,而這次只用了“五天後”?說明蔡桓公病情急驟惡化,扁鵲診斷準確,說明上文扁鵲見蔡桓公掉頭就跑,實在是事出有因。最後,蔡桓公病死了,是故事發展的結果,也是蔡桓公諱疾忌醫的必然惡果。

  6、理解詞語:諱疾忌醫。

  四、說說你從這個寓言故事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要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幫助)

  附: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病情 扁鵲 蔡桓公

  扁鵲治病 一見 病在皮膚 恐向體內發展 毫不在意

  二見 病在皮肉之間 不治還會加深 不理睬

  三見 病在腸胃 不治會更加嚴重 不高興

  四見 病在骨髓 掉頭就跑 派人問

  五天後 渾身疼痛 逃秦 病死 諱疾忌醫

  十分有害

  (要正視缺點錯誤,不要拒絕批評幫助)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2. 體會到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不能諱疾忌醫,固執己見等道理。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

  1.老師講述故事《銀針救太子》

  師:戰國時期,有個醫術高超的醫生,叫扁鵲。有一天,扁鵲行醫路過虢國,虢國舉國上下一片哀痛!原來他們的太子突然去世了!扁鵲覺得十分奇怪,請求進宮察看,沒想到,經過他的治療,太子竟然活了!從此,神醫扁鵲的美名家喻戶曉!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2、說一說:你們瞭解扁鵲嗎?誰來說一說。板書:扁鵲

  (生:我知道扁鵲是個神醫;我知道扁鵲曾經多次給人看病,所創的四診法,中醫沿用至今我知道他是戰國時期一個非常有名的醫生;我還知道他在秦國為秦王治病,後來太醫嫉妒他,把他偷偷地殺害了……)

  3、透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瞭解到扁鵲是一個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神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有關扁鵲的故事。

  4.板書:扁鵲治病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2.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

  (透過讀書我知道了:故事講的是發生在蔡桓公和扁鵲之間的故事;扁鵲多次勸說蔡桓公,蔡桓公都沒有聽從勸說,最後還是死了;這篇課文講的就是扁鵲怎麼樣給蔡桓公治病的事情…………)

  評議:你真會讀書!

  扁鵲是怎麼樣勸說蔡桓公的,有關的句子你找到了嗎?

  對,讀書就應該抓住最重要的內容!

  過渡:同學們真能幹!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讀懂這麼多的內容。

  3.引導學生質疑: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那麼你透過讀課文,聽同學的交流,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看看誰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

  梳理學生的疑問:蔡桓公為什麼不相信扁鵲說的話呢?既然蔡桓公不相信,為什麼扁鵲還反覆的前去勸說?扁鵲後來為什麼又逃跑了呢? ……

  4.引導自學,解決疑問: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再來讀課文,注意一邊讀一邊思考,在自己讀懂的地方做個記號,一會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細讀課文

  過渡:同學們真認真!能夠用心的讀書,靜靜的思考!讀書就應該這樣,才能夠有所收穫。那麼第一個問題你讀懂了嗎?從哪兒看出蔡桓公對扁鵲的話不相信呢,請找到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1. 指名學生讀一讀句子:

  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a:學生讀一讀這個句子

  b:想一想:蔡桓公因為自己感覺身體無恙,才不相信扁鵲說的話,想想蔡桓公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心理會想些什麼呢?(很生氣,不以為然)

  c:從你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蔡桓公當時非常的生氣,不以為然。那麼這個句子應該怎麼樣讀呢?

  d:自己體會著讀一讀句子

  e:指名朗讀

  f: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個句子。(學生齊讀)

  2. 說一說除了這個地方,你還從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

  過渡:儘管蔡桓公很不相信扁鵲,對他不加理睬,扁鵲為什麼還三番五次地去拜見他,告訴他病情的發展,想給他治病呢?請大家自由地再來讀一讀這三個句子。

  1. 學生自由讀句子

  2. 扁鵲為什麼三番五次地想給蔡桓公治病呢?在小組內,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3. 扁鵲為什麼三番五次地想給蔡桓公治病呢?誰來說一說。(救死扶傷、不治就要死亡……)

  評議:你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

  從你的發言中,老師也看到你了你有一顆愛心,謝謝你!

  對啊,醫生的本職告訴他,就應該這樣做!你體會的非常好!……

  4.蔡桓公的病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日益加劇,扁鵲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來拜見,因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時醫治的話隨時就有生命的危險……因為他知道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因為他知道國不可一日無君……那怎麼讀才能夠讀出扁鵲當時的心情呢?

  5.請同學們體會著讀一讀這幾句話。(自由讀一讀)

  6.指名讀一讀,評議

  7.再指名讀一讀——學生齊讀課文

  過渡:課文讀到這兒,你是怎樣看扁鵲和蔡桓公這兩個人呢?

  1. 學生思考

  2. 引導回答:

  蔡桓公:諱疾忌病 固執己見

  扁 鵲:醫術高明 醫德高尚

  評議,引導:

  蔡桓公除了不聽別人的勸告之外,你覺得他還是個怎麼樣的人,誰接著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誰還有不同的見解,大膽的'交流交流。

  能夠前後結合,來談自己的看法,太棒了!

  立人之本就是德!作為一名醫生,他不僅醫術高明,最重要的是他醫德高尚。不僅僅想到了為了一個蔡桓公,更重要的是他為了整個國家。

  對於扁鵲,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3.教師總結:剛才,我們結合課文重點的語句,體會到了扁鵲和蔡桓公兩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

  過渡:又過了十幾天,扁鵲又看見了蔡桓公,這次他卻掉頭就跑掉了?他為什麼跑了呢?

  1. 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書上有關的句子。

  2. 投影出示課文中的句子:

  皮膚病……發展到皮肉……

  3. 誰還從這個句子中讀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呢?

  4. 誰願意把我們體會到的讀出來?指名讀一讀課文。

  四、拓展想象:

  教師創設情景,音樂起: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桓公本來能夠好好地活著,品嚐著山珍海味,享受著人間富貴,可是最後他還是死去了,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了。讀過這個故事,大家肯定有許多感受,也有很多話要說,那麼你最想對誰說,想說些什麼呢?下面,讓我們暢所欲言,盡情地說一說吧!

  1. 對蔡桓公說:(蔡桓公,你應該聽從勸告,那樣,你的病就不會這麼嚴重了,也不會最終病死了;蔡桓公,你錯了,你應該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固執己見;蔡桓公,你現在終於知道扁鵲說的話是真的了吧!)

  評議:對啊,如果能夠在一開始的時候,蔡桓公就能夠引起重視,病情一定會治好的,事情就會得到有效控制的。這就叫做防微杜漸。》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啊!

  正確對待自己,防患於未然,才能夠不斷進步啊!不要諱醫忌疾!

  2. 對扁鵲說:

  (扁鵲,你真是一個神醫啊!在蔡桓公的身旁一站就知道他患病了!

  扁鵲,你盡到了醫生的本職工作,給蔡桓公看病,他不聽你也沒有辦法,不用太傷心難過了!扁鵲,你一次次的拜見,看出你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

  評議:立人之本就是德!

  誇獎他:就是對他工作的肯定!

  3. 對自己說:

  評議:對呀,結合寓言的學習,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啟迪和思考,真了不起!生活中,我們也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克服。

  能夠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談出自己的看法,看來你確實讀懂課文了!

  4. 對所有的同學說:

  善意的批評,會讓我們不斷的進步!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我們要學著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5. 總結 :說了這麼多,現在回過頭來我們再看課文的題目,你能夠給這個寓言故事換一個更加合適的題目嗎?

  (《桓公之死》 《深刻的教訓》 《生命的代價》

  《小病成大病》 《慘痛的教訓》 《 扁鵲與蔡桓公》 ……)

  五、總結:

  1. 這則寓言故事給人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引以為戒,不要讓蔡桓公的悲劇在我們現代人的身上重演!

  2. 實際上,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河中,許多寓言故事闡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著每一個人,希望我們同學課下蒐集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扁鵲 蔡桓公

  一見 敷燙 皮膚小病 不信 醫術高明 諱疾忌醫

  二見 扎針 皮肉之間 不高興 醫德高尚 固執己見

  三見 湯藥 腸胃 非常不高興

  跑? 不治 病入骨髓 覺得奇怪 病死

  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0

  教學過程

  一、走近人物:知人知面知心

  (一)評頭論足話扁蔡

  1.揭題。

  2.學生談談課前瞭解到的關於扁鵲和蔡桓公的人和事。

  3.論扁鵲。

  (1)出示學生在自學中對扁鵲的看法。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後談談對上面三種觀點的看法。

  (3)研讀扁鵲向蔡桓公勸告的句子,學生說說從這三次勸告中讀明白了什麼?

  4.說桓公。

  (1)出示學生在自學中對蔡桓公的看法。

  (2)根據上面三種觀點,說說比較贊同哪一種觀點,或者對哪一種觀點有補充。

  (3)想象寫話,入境體驗。

  ①出示扁鵲的三次勸告和蔡桓公的反應。

  ②小練筆:根據第一次說話內容,展開想象寫一寫蔡桓公第二次、第三次會怎麼說。

  ③師生、生生角色朗讀。

  (二)是非功過任評說

  問題一:蔡桓公到底傻不傻?

  1.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人說蔡桓公真傻。你覺得他傻嗎?

  2.學生自由辯論:

  3.小結:有人說,蔡桓公之死其實並不是因為他的病,而是因為——

  問題二:扁鵲究竟該不該跑?

  1.有人說,蔡桓公之死既不是因為他的病,也不是因為他不聽勸告,而是因為扁鵲見死不救,管自己悄悄地跑了。你覺得扁鵲究竟該不該跑?

  2.學生自由辯論:

  二、走出文字:得意得言得法

  (一)明其理

  1.說說你從蔡桓公身上領悟到了什麼。

  2.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簡介韓非子。

  (2)這篇課文改編自《韓非子·喻老》篇。故事的前面有這樣一段話:

  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故曰:“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3)著重理解“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3.出示學生課前對本文寓意的理解,說說哪個觀點比較符合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抒其懷

  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蔡桓公聽了你的話又會說什麼?請用幾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共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教學目標:

  1、學會“拜見、理睬、敷燙、腸胃、湯藥、骨髓、醫治”等詞語。

  2、聯絡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想法,感受名醫扁鵲神奇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不要諱疾忌醫,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聯絡有關語句,體會人物內心想法,感受名醫扁鵲神奇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不要諱疾忌醫,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2、難點:懂得不要諱疾忌醫,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準備:

  重點詞句和詞語的PPT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救死扶傷 藥到病除 妙手回春 對症下藥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滿

  你知道這幾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什麼人嗎?(神醫)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這樣的神醫——扁鵲,知道扁鵲嗎?(生結合收集的資料介紹扁鵲。

  3、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並廣為流傳,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一)瞭解課文,分組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扁鵲幾次見了蔡桓公?說了什麼?結果怎樣?簡要地講述課文內容。

  (二)檢查自學情況

  三、深入學文,理解寓意

  1、自由讀課文,思考:扁鵲是神醫,從哪些看出來?

  2、讀後交流出示:

  一天,您皮膚上有點小病。……

  過了十來天,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

  十天後: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了……

  (1)讀了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2)老師相機補充介紹:相傳扁鵲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創造了:望,聞,問,切四大診法,中醫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

  3、扁鵲既然是名醫,可蔡桓公為什麼卻死了呢?關於這一點扁鵲是怎麼解釋的?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扁鵲所說的話。

  你怎麼理解這段話。(採取多種形式的讀)

  4、知道扁鵲是神醫,蔡桓公為什麼不相信他?讀讀課文,看看蔡桓的表現?讀後交流

  5、明知道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一而再、再非三地去勸說?

  指導讀對話。

  6、扁鵲為什麼要跑到秦國去了?

  7、是啊,蔡桓公沒有聽從扁鵲的勸說,五六天之後,他渾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扁鵲是神醫,可最後蔡桓公卻因小小的皮膚病病死了,導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誰呢?

  你覺得蔡桓公是怎樣的一個人?(不聽勸告、自以為是、固執己見)

  是啊,病不等人呀,如果你今天不理它,它就會越來越猖狂,從皮膚一直往裡面鑽,但如果蔡桓公能像一個寓言故事一樣——(亡羊補牢)那樣子,蔡桓公可能還能做幾十年的大王。可是,他沒有亡羊補牢。此時此刻,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學生說)

  8、師總結:蔡桓公本來患的是皮膚上的小病,為什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抱病死了呢?從這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麼?(不要諱疾忌醫,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這麼短小的故事卻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啊!

  四、★課內延伸

  1、如果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桓公聽了你的話會說些什麼呢?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題目可用《跨越時空的對話》。

  2、寫後交流

  3、總結:這則寓言故事給人們的教訓是深刻的!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引以為戒,不要讓蔡桓公的悲劇在我們的身上重演!

  五、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K29。

  六、板書:

  扁鵲治病

  病在皮膚 不相信

  皮肉之間 很不高興 防微杜漸

  腸胃 非常不高興 聽取別人的意見

  骨髓 病死

  共6頁: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拜見”、“名醫”等詞語的意思。

  2、展開合理的想象,把課文句子補充完整。

  3、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閱讀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一、介紹名醫,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這是一位古代的醫生,出示影象和名字,師:他是——(生接:

  扁鵲)來,我們一起寫他的名字。

  (師板書:扁鵲;生書空)

  2、你們知道扁鵲嗎?對他有哪些瞭解?(指生說)

  師:同學們瞭解得可真多,老師也找了一些資料,看——

  3、課件出示人物簡介:(指生讀)

  (1)扁鵲真名叫秦越人,是戰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家,他救死扶傷、藥到病除、起死回生。他總結前人經驗,創造的“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在幾千年後的今天,還被中醫沿用。

  (2)泡泡出示望——看氣色;聞——嗅體味;問——問病情;切——把脈搏。

  4、現在,你對扁鵲有了哪些更深的瞭解?(指生說)

  早在2500多年以前,他就是家喻戶曉的“名醫”了。(板書:名醫)

  5、這位神醫是怎樣給人治病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關於他治病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難讀的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認真,這些詞語你留意了嗎?

  3、反饋

  (1)出示字詞,師:讀讀這些詞語,你發現了什麼?

  扁鵲、蔡桓公

  皮膚、皮肉、腸胃、骨髓

  敷燙、幾劑、湯藥

  第一組:這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板書:蔡桓公

  (同學們留意到“蔡”字了嗎?我們來寫一寫。)

  點擊出示:蔡桓公,姓田名午,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諸侯王。

  第二組: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從外到內變化。

  第三組:都與中醫有關。

  (比較:腸、燙、湯)

  誰來讀一讀?教師適時糾正讀音。

  評價語:你們很能幹,不但讀得字正腔圓,還發現了規律。齊讀。

  (2)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什麼事?點選課件

  出示句式:

  扁鵲_______________蔡桓公________________最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鵲4次拜見蔡桓公,勸告蔡桓公並請求為他治病。蔡桓公卻再三拒絕,以致小病釀成大病,最後無藥可救。)

  (補充板書:治病、拒絕)

  三、抓住“名醫”,感悟課文

  (一)過渡:扁鵲是如何勸告蔡桓公的?從哪些地方可見他的確是一位名醫呢?請默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細細體會。

  (二)依次出現“勸告”,體會扁鵲的特點。

  a.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b.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c.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1.師:我們來噹噹扁鵲,就會對他有更深的瞭解。

  (師讀旁白,生齊讀扁鵲的話)

  2扁鵲大夫,你是用什麼方法診斷出大王的病情的呢?(望)哇,你只用了這一招,就能把病人的病看透了,真是名不虛傳!

  3.誰再來噹噹這了不起的神醫啊?(其他同學仔細聽神醫的話,你又能發現什麼?)師引,指生讀。扁鵲站在蔡桓公身邊看了看,不慌不忙地(有點兒著急了;迫不及待地)說——生讀扁鵲的話)

  4.聽了扁鵲一次又一次地勸告,你又發現了什麼?(蔡桓公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扁鵲也越來越擔心、著急了。)

  5.師:遭到蔡桓公的連番拒絕後,扁鵲卻還要去勸告,從中,你認識到了一個怎樣的扁鵲?(為病人著想;以病人的健康為己任;善良;關愛他人等)真好,你從一個人的言行看到了他的思想。(指生說後,師概括:醫德高尚)

  6.是啊,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扁鵲又怎能放棄呢?於是他又一次來見蔡桓公(出示第四句,學生接讀)——

  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

  師:這一次,他為什麼不再勸告了呢?蔡桓公覺得奇怪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指生回答)

  7.出示句子:

  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

  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1)誰來讀一讀

  (2)你從這一句中讀懂了什麼?(蔡桓公的病是從小病發展成大病的;治療方法越來越複雜了;但是前三個階段,如何對症治療,扁鵲是成竹在胸的。)

  a.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師:對,蔡桓公病情的發展程度和趨勢,扁鵲瞭如指掌。

  b.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師:是的,前三個階段,儘管蔡桓公的病是越來越嚴重了,但是該如何對症治療,扁鵲卻是成竹在胸的,真是醫術高明啊!

  8.小結:也許醫術高明的醫生很多,可只有像扁鵲那樣,既擁有高明的醫術,又具有高尚的醫德,才是真正的“名醫”。

  四、分析蔡桓公死因

  1.過渡:既然有這樣一位“名醫”給蔡桓公治病,為什麼蔡桓公最後還是病死了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劃出與蔡桓公病死原因有關的句子。

  2.學生交流默讀自學結果。

  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扁鵲走後,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1)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a.請發揮想象,噹噹蔡桓公,他會怎樣地說?(動作、神態等)

  b.師加提示語,指生讀。

  (拍著胸脯、不屑一顧??)

  師:扁鵲只好走了。

  (2)扁鵲走後,蔡桓公對左右的人說:“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a.扁鵲走後,蔡桓公又會怎樣地對左右的人說?加提示語。

  師:此時的蔡桓公,真的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病嗎?那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也許不以為然;也許鄙視小病??)

  b.你來當一回不以為然的蔡桓公,讀。

  (3)感悟“生氣”。

  A、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B、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a.師:你能不能用四字詞語形容一下蔡桓公生氣的樣子?(怒氣衝衝、勃然大怒等)

  b.師:同學們,從他一次又一次地生氣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蔡桓公?(傲慢、固執、不聽勸告、自以為是)

  五、學習最後一節

  1、因為蔡桓公的固執,自以為是,最後的結局怎麼樣?出示:

  五六天之後,蔡桓公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不久,蔡桓公死了。

  2、誰來讀?

  3、在死之前,他才想起了扁鵲,於是派人去請他,可是——

  4、小練筆: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

  (交流、歸納)

  六、理解寓意

  1、與其說蔡桓公是病死的,還不如說是他自己害死自己的。他的死,的確令人深思!(像這些小病、缺點、壞習慣、不端正的態度等,都有可能逐漸地釀成大錯,我們要懂得——防微杜漸。(師板書:防微杜漸)(在錯誤或者壞事很小的時候就應該制止,杜絕它漸漸變得嚴重)

  2、機動環節:這篇課文選自韓非的古文《扁鵲見蔡桓公》,古文與我們現在的文章有什麼不同呢?同學們比較一下。

  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七、課堂總結

  聰明的人懂得從別人的教訓中得到啟發,不犯同樣的錯誤,不走那一條條彎路。寓言故事,就是教會我們做人的很多道理。蔡桓公的悲慘結局,永遠是我們的前車之鑑!

  八、佈置作業,課文延伸

  1、把這個故事和你受到的教訓講給家人聽。

  2、有興趣的同學去看看《伊索寓言》。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拜見、理睬、腸胃、湯藥、無能為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防微杜漸,不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能夠進行個性朗讀,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1、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

  2、理解寓言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蒐集有關扁鵲的資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

  1、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如滿天繁星般擁有諸多燦爛輝煌的文化,中醫便是其中之一。你對中醫瞭解些什麼?(中醫的望聞問切,自己中醫治療的經歷以及中醫名家等)

  2、瞭解扁鵲

  3、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與這位名醫有關的故事。板書課題——扁鵲治病

  二、初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新詞,概括主要內容。

  2、交流彙報:

  三、細讀課文,體會道理

  匯入:就這樣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卻沒有辦法治好小小的皮膚病,這是怎麼回事呢?

  1、再讀課文,在書中勾畫、填表

  拜見時間

  扁鵲

  蔡桓公

  2、組內交流補充

  3、集體交流,揣摩人物內心活動,評價扁鵲及蔡桓公。

  (作為教學重點,在推想與假設中體會人物心理,瞭解人物性格,為後面感悟道理做好鋪墊)

  4、指導分角色感情朗讀。

  5、這樣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卻沒有辦法治好小小的皮膚病,這原因究竟是什麼?(體會道理:不能固執己見,諱疾忌醫;要做到防微杜漸……)

  四、深化理解,加強表達。

  1、假如你是蔡桓公身邊的一位大臣,你應該怎樣勸誡蔡桓公?

  嘗試以不同身份的人去勸說蔡桓公的練習:

  “蔡桓公阿,要是---就---可是----”。

  “蔡桓公阿,即使---也----可是---”

  “我想對自己說: “ ---------------”

  2、假如你也是一位醫生,你認為扁鵲的做法如何?蔡桓公的做法又如何?

  五、總結全文,小結學法。

  抓住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心理,體會蘊含的道理。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2

  一、談話

  1、同學們,你們認識周杰倫嗎?認識謝庭鋒嗎?

  2、那你們認識xx嗎?

  3、說說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二、 師出示寓言故事的圖片。

  1、師出示圖片。

  2、學生看圖,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3、這是你們曾經學過的哪一類故事?(寓言故事)

  三、揭示課題——《扁鵲治病》

  1、看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2、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呢?(後生談自己的方法)

  3、扁鵲是誰呢?(師敘述)

  四、學習課文。

  1、生自由讀課文,師提出要求:

  用○畫出生字,用——勾畫出詞語。

  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

  同桌讀詞語。

  2、默讀。

  運用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運用書的的詞語或一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哪個自然段最能體現這篇課文講述的內容?哪幾個句子?

  4、全班齊讀第五自然段。

  師出示 皮膚、皮肉、腸胃、骨髓

  熱水敷燙、扎針、幾劑湯藥

  能夠、可以、還能、不能

  這幾個詞語,你發現了什麼?(生談)

  5、為什麼蔡恆公在名醫下還是病死了呢?

  6、扁鵲勸過他幾次?(3)

  7、找出勸說的語句。

  8、看三次勸說的內容,你發現了什麼?

  9、扁鵲勸他的時候,他的心裡怎麼樣?

  10、指導朗讀扁鵲勸說蔡恆公的句子。

  11、扁鵲是怎麼判斷蔡恆公有病的呢?

  12、你覺得他是一個怎麼樣的醫生?

  13、蔡恆公為什麼不接受扁鵲的治療呢?

  14、用一個詞語來說——諱疾忌醫

  15、蔡恆公死的原因是什麼?諱疾忌醫。我們要向他學習嗎?

  16、患了小病一定會死嗎?蔡恆公如果怎樣就不會病死呢?

  17、蔡恆公的病是怎麼樣變化的?(找出病情變化的詞語)——慢慢加重、漸漸

  18、師出示病情變化的詞語。

  19、我們在生活中怎麼樣?(防微杜漸)

  20、假如你是扁鵲,你要怎麼說,怎麼做,才能讓蔡恆公接受治病呢?

  21、如果你是蔡恆公你要怎麼做?

  22、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像蔡恆公那樣的事嗎?

  23、師贈送寓言,讓學生課後自己看。

  五、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扁鵲蔡桓公理睬腸胃燙劑量湯藥”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品讀感悟重點句段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品讀感悟重點句段體會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去認識我國古代的一位名醫扁鵲,瞭解發生在他身上的一段傳奇經歷。

  2.板書課題:扁鵲治病

  3.學生齊讀課題兩遍。

  4.關於扁鵲你知道些什麼呢?學生說說

  師小結:本文所指扁鵲真名秦越人,戰國時醫學家,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瞭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四大診法,尤其擅長望診和切診,他所創四診法被中醫沿用至今。

  5.出示課件:扁鵲治病的故事,讓學生初步體會扁鵲是一位名醫。

  6.師:透過預習你知道扁鵲給誰治病呢?(板書:蔡桓公)你對蔡桓公有哪些瞭解呢?生答

  師小結:蔡桓公,本名田午即田齊桓公,田氏代齊以後的第三位齊國國君,諡號為“齊桓公”。

  師:由“扁鵲、蔡桓公、治病”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生質疑,師提煉:

  (1)扁鵲為什麼要給蔡桓公治病?

  (2)扁鵲幾次給蔡桓公治病?

  (3)蔡桓公的病治好了嗎?

  師:喜歡問問題是喜歡動腦筋的一種表現,有的問題我們想想就知道了,有的問題還得我們仔細讀課文,認真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開啟課本,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明確兩點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

  ②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

  2.交流第一個問題

  師:首先,老師想檢查同學們有沒有把生字多讀、讀準。

  課件呈現生字詞:扁鵲蔡桓公理睬腸胃燙劑量湯藥

  指名讀,師正音,全班齊讀

  3.交流第二個問題:

  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指名說

  師:蔡桓公生病了,扁鵲三次主動請求給蔡桓公醫治,三次都被拒絕,於是扁鵲不再請求醫治,結果蔡桓公死了。

  三、抓住“名醫”,讀悟感知

  師:現在我們已經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這是讀書的第一步。要想走進人物內心,深入瞭解人物,還得細細地品讀課文。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有一天,名醫扁鵲去拜見蔡桓公。”

  師:什麼叫名醫?板書:名醫你知道在我國古代有哪些名醫嗎?指名說

  師補充:呈現四大名醫的圖片,師相機簡介

  2.“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扁鵲是一位名醫?”交流:

  (1)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①你從哪個詞看出扁鵲是一位“名醫”?(站了一會兒、看)

  師:扁鵲僅僅是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就發現了蔡桓公皮膚上的小病,他對蔡桓公病情的診斷主要採用的望、聞、問、切中的哪一種方法呢?(望)看病人的氣色就知道人家生了什麼病,普通的醫生能做到嗎?他的醫術可真是---高超。板書:醫術高超

  ②好心好意的扁鵲第一次被拒絕了,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鵲預料的那樣向體內發展呢?他下次還會來嗎?

  (2)過了十來天,扁鵲又來拜見蔡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③此時的扁鵲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有點焦急)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說這句話呢?再指名讀

  ④用心良苦的扁鵲第二次被拒絕,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鵲預料的那樣加深呢?他下次還會來嗎?

  (3)十來天后,扁鵲再一次來拜見,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⑤此時的扁鵲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更焦急了)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說這句話呢?再指名讀

  師:扁鵲啊扁鵲,你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人家對你不理不睬,幾次三番把你拒絕,你為什麼還要來呢?生討論

  師小結:扁鵲本著對病人的負責和對生命的尊重,當他前兩次被拒絕後,第三次依然前來,他的醫德可真―――高尚啊!板書:醫德高尚

  ⑥可是苦口婆心的扁鵲第三次又被拒絕了,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鵲預料的那樣更加嚴重呢?他下次還會來嗎?

  ⑦討論:不來,為什麼?

  (4)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裡,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⑧此時此刻你有什麼話想對扁鵲說呢?生交流

  師:醫術高明的醫生有很多,只有像扁鵲那樣,既擁有高明的醫術,又有高尚的醫德,才是真正的“名醫”。

  四、探究蔡桓公之死,理解寓意

  師:有這樣一個“名醫”為蔡桓公治病,為什麼蔡桓公最後還會病死呢?

  1.默讀課文,用“~~~”劃出蔡桓公病死的原因。

  2、交流。

  (1)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指名讀

  師: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不相信自己有病)板書:不相信

  (2)“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師: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認為自己沒病,懷疑扁鵲給他治病是為了炫耀自己的醫術)

  (3)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師:從這句中你讀懂了什麼?板書:不理睬他在想什麼呢?

  引讀:“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師:讀出蔡桓公的很不高興,很不耐煩,體會其內心想法。齊讀

  (4)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從這句你讀懂了什麼?為什麼非常不高興,他在想什麼?

  引讀:“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指名讀

  師:讀出蔡桓公的非常不高興,非常不耐煩。齊讀

  師:像蔡桓公這種認為自己沒病不願接受治療並懷疑扁鵲的治療動機的人,我們用一個詞來形容,師板書:“諱疾忌醫”詞意: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師:這是我們這堂課學習的又一個新的四字詞語,把它抄在你的課堂筆記本上吧!

  師:蔡桓公本來有三次治病的機會,而且越早治痛苦越小,因為他的諱疾忌醫機會一次次溜走了,最後他只能等死。如果蔡桓公要改變這個悲慘的結局,他應該怎麼做?

  3.生討論

  師總結: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展下去。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語來形容呢?這個詞裡包含“防”和“漸”字,你知道嗎?如果學生答不出來教師板書:防微杜漸解答詞意思:在壞思想、壞事或錯誤剛冒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不讓其發展下去。

  師:要想和老師或他一樣聰明,就要平時積累,積累多了,當你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就會從你的腦子裡迸出來,現在我們又知道了一個新的四字詞語,快把他抄在你的課堂筆記本上吧!

  五、課外延伸

  1、如果能穿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

  2、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老師經常強調寫字姿勢,可是有同學不聽,不改正,結果近視了……)

  六、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扁鵲治病》這則寓言,老師還想給你們推薦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相信你讀了後一定會有更多啟發和收穫。

  1.出示圖片及寓言名字

  2.學生課後讀一讀。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扁鵲蔡桓公

  名醫不相信

  醫術高超不理睬

  醫德高尚不高興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4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正確讀寫“扁鵲、蔡桓公”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絡有關的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點:

  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

  教學難點: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課件出示:杏林春滿,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妙手回春,仁心仁術,起死回生。

  讀完這組詞語,你會想到什麼?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多媒體出示本課重點詞語(單個讀,齊讀)

  扁鵲,蔡桓公

  皮膚,皮肉腸胃,骨髓

  扎針,敷燙,幾劑湯藥

  教師提示“桓、髓”的讀音,重點指導“蔡”的寫法

  (2)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三、交流討論,重點探究。

  1、扁鵲是名醫,蔡桓公卻病死了,扁鵲是否徒有虛名?

  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表現扁鵲醫術高明的語句。

  2、你有證據來證明扁鵲的醫德高尚嗎?

  再讀課文,在書上用橫線劃出能表現扁鵲醫德高尚的句子。

  (1)“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2)“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3)“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3、蔡桓公的病真的是無藥可救嗎?

  4、導致蔡桓公之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請同學們瀏覽課文,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1)“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2)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3)非常不高興。

  四、體會寓意。

  學完了本篇課文,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

  總結寓意

  五、拓展閱讀

  鼓勵學生讀讀《韓非子》中的其他寓言故事

  六、佈置作業

  課後小組分角色來演一演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燙、湯、腸”三個生字,正確讀寫“理睬、腸胃、湯藥”等詞語。

  2.反覆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好人物的對話。

  3.揣摩人物的想法,準確理解寓意。

  教學要點:透過對對話朗讀的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想法,明白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講授

  教學材料:課本、課件

  課前談話:

  孩子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天,好嗎?認識我嗎?(不認識)那麼,我用一句話來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叫陳映群,是湖前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我是一個自信開朗的人。這會兒,你們知道該怎麼稱呼我了吧?(陳老師)早就聽說我們龍港四小四年( )班的孩子個個都很聰明,能說會道,很會學習,真有這回事嗎?(有)那好,我來考考大家。

  陳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話,請大家讀讀,看看這段話給你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可以一邊讀,一邊劃。

  交流:

  1、告訴我們本組單元的學習內容都是故事

  2、感受故事魅力的同時,體會其中的道理

  3、抓住主要內容,練習複述

  4、學會收集一些故事,讓故事長廊更豐富多彩

  果然能幹!相信等會上課一定能表現得更好,對嗎?(對)

  同學們,其實剛才老師給你們讀的,是第八組的單元提示,因為等會兒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來自第八單元,結合本單元要求去學習,一定能讓我們事半功倍,有自信嗎?(有)

  上課!

  教學預設:

  一、匯入課題 簡介扁鵲

  1、揭題

  同學們,今天,陳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的課文叫《扁鵲治病》,它是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第29課《寓言兩則》裡的第二則,寓言是一種用短小的故事講述深刻的道理的文體。

  課題裡有兩個生字,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課題。(邊寫邊講解扁鵲兩字的寫法)一起來讀一讀。

  2、簡介扁鵲

  古時候,人們把醫術精湛、醫德崇高的醫生叫扁鵲, 20xx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有個叫秦越人醫生,他到各地行醫,為百姓解除痛苦,為人們治好了許多病,人們就送他“扁鵲”的稱號,他還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瞭望、聞、問、切四大診法,被中醫沿用至今。

  二、初讀課文

  1、接著請同學們根據老師這裡的學習提示,自己去讀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懂,我請咱們班朗讀最棒的孩子給大家讀一讀學習提示。

  學習提示: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讀、不斷句。

  (2)自由朗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交流反饋

  (1)檢測字詞

  重點指導:扁鵲、理睬、腸胃、敷燙、幾劑、湯藥、骨髓、無能為力

  讀音:蔡 睬 燙、湯 髓

  對比記憶:“腸、燙、湯”的字形。

  (2)簡要概括課文內容

  扁鵲是名醫,三次要給蔡桓公治病,都被他拒絕了,最終蔡桓公病入骨髓,無藥可救,病死了。

  板書: 蔡桓公 ? 病死了

  三、研讀課文

  扁鵲是名醫,三次要給蔡桓公治病,但最終蔡桓公卻病死了,這是為什麼呢?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扁鵲的話,用波浪線劃出描寫蔡桓公怎麼說、怎麼做的句子,把它們讀好。

  1、課件出示扁鵲的話

  句1: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話,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句2:您的病已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句3:您的病已發展到腸胃裡,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讀

  說說你的體會?(從哪些具體詞語中體會到的?)

  指導朗讀

  2、課件出示描寫蔡桓公的句子

  句1:我的身體很好,什麼病也沒有。

  句2: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醫治沒有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

  句3: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句4: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

  讀

  說說你的感受?(你從哪些具體詞語中體會到的?)此時,他會想些什麼呢?

  指導朗讀

  3、分角色朗讀對話。

  四、明白寓意

  1、同桌討論:現在,你明白蔡桓公病死了的原因是什麼嗎?

  2、談談自己的體會。是啊,扁鵲是名醫,蔡桓公卻病死了,那是因為他固執己見 ,自以為是,有病不治,不聽人言的結果啊!

  板書:固執己見

  這不僅讓老師又想到了一些成語,請同學們讀一讀。

  3、積累成語:

  你們的體會,讓老師想到了幾個成語:

  自以為是、充耳不聞、諱疾忌醫、

  防患未然、洗耳恭聽、防微杜漸、

  你有什麼發現?

  五、寫話

  讀了這則寓言,請你用上剛才的一個或幾個成語,對蔡桓公或類似“蔡桓公”的人,寫幾句話。

  自以為是、充耳不聞、諱疾忌醫、

  防患未然、洗耳恭聽、防微杜漸、

  五、佈置作業 課外延伸

  1、把《扁鵲治病》的故事講給家長聽,說說自己的收穫。

  2、《扁鵲治病》出自中國古代的《韓非子》一書,這部書中有不少寓言故事,譬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在課後蒐集一些中國的寓言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

  蔡桓公 ? 病死了

  固執己見 不聽人言

  ↓

  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