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9第三單元《比大小》教學設計

9第三單元《比大小》教學設計

9第三單元《比大小》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9第三單元《比大小》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型

  新授/練習/複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透過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初步的符號的思想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從事簡單的初步統計活動,用形象統計來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合作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讓學透過自己操作探索出比物體數量的多少和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準確地使用“>”、“<”“=”號,並將數的大小比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教學準備

  “>”“<”“=”3張符號卡片和1、2、3、4、5、6共6張卡片,小棒2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小朋友們,三隻小猴在美麗的大森林裡野餐,他們帶了許多水果,可三隻小猴不知怎麼將它們分類,你能幫幫他們嗎?

  2、讓學生動手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將其分類。

  方法:分類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幾個?

  3、展示學生擺放水果的.結果。

  4、提問:觀察擺放的圖,數一數幾隻猴子吃幾個桃、幾個梨和幾個香蕉?生回答後在圖形下面寫3、4、3、2。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教學“3=3”

  (1)小猴子說:“我們可喜歡吃桃子了,我們每個人能吃到一個桃嗎?”

  (2)每隻猴子可以吃一個桃,桃子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猴的個數與桃的個數怎能麼樣?

  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同樣多可能用等號“=”表示,同時講解等號的書寫方法,並在上圖下在寫上“3=3”,進而教讀這個式子。

  2、教學“3>2”

  小猴子說:我們每人都能吃到一人香蕉嗎?為什麼?

  猴子的只數是3只,而香蕉只有2個,猴子和香蕉比怎麼樣?

  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講解“>”的書寫,同時請學生說一說大於號的形狀,以幫助學生記憶,教給學生用手勢表示。並板書“3>2”。

  3、教學“3<4”

  小猴子每人吃一個梨夠嗎?會不會有剩餘?

  猴子的只數是3只,而梨有4個,小猴子和梨比怎麼樣?

  學生回答後,告訴學生,3比4小可以用“<”表示,講解“<”的書寫,同時請學生說一說小於號的形狀,以幫助學生記憶,教給學生用手勢表示。並板書“3<4”。

  4、區分“>”、“<”、“=”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們想一想怎樣能很快的記住,大於號和小於號。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用自己的方法記憶大、小於號。

  3、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遊戲:排排隊。請5位學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4、5,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①按大小排隊。(學生可以用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流)

  ②誰最大?誰最小?你能選出其中兩個數比大小嗎?(每個學生用“﹤”“﹥”擺擺看,看誰想的多?再上臺彙報。

  四、作業佈置

  課本練習三

  第6、7題

  5、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