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精選9篇)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精選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1、用歡快、活潑的情緒,喜悅的心情,熱情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用課堂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學生能瞭解印度尼西亞一些相關的文化及“叫賣歌”的藝術形式。

  教學重點:

  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學難點:

  正確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切分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星光恰恰恰》入教室。

  二、匯入

  同學們都到旅遊嗎?都去過什麼地方?(學生回答)

  你們去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我們亞洲的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旅行。請跟著音樂我們一起走進印度尼西亞。

  1、播放音樂《木瓜恰恰恰》伴奏,學生邊聽邊看邊模仿老師拍拍手。

  2、你聽到的音樂情緒怎樣?

  3、你看到的景色怎樣?

  師小結:景色確實太美了。這是印度尼西亞一個島上的風景。在印度尼西亞象這樣的島非常多。所以印度尼西亞有“千島之國”之稱。

  4、簡介印度尼西亞。

  (1)播放亞洲地圖。

  請同學們找一找印度尼亞西亞在地圖上的部位(東南亞)。這一大片都是大小島嶼。共有170508個。所以印度尼西亞又稱“千島之國”、“水中島國”,地跨赤道熱帶雨林氣候。盛產水果,水果特別多。你們告訴老師螢幕上水果叫什麼名子。

  小結:印度尼西亞的水果特別多,集市上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可真是琳琅滿目。到處都有吆喝聲叫賣水果聲。

  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歌曲叫《木瓜恰恰恰》

  三、學唱歌曲

  1、完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隨樂在XXX處模仿老師拍手。

  (1)歌曲可分為幾段?(三段)A-B-A

  (2)學唱第一段的旋律。

  這麼歡快的旋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①學生用哼嗚輕聲模唱旋律。

  ②學生用“da”唱,能唱譜的就唱譜。

  第一段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以弱起小節開始,四個樂句的節奏相同)

  ③學生讀一讀相同的節奏,再唱一唱歌譜:

  2、學唱第二段歌譜。

  ①師指譜輕唱歌譜。學生找到第二段節奏的特點,切分音XXXXXX。

  ②學生念一念切分節奏,強調中間音

  ③學生輕聲隨琴用“beng”唱旋律。

  ④師生一起唱歌譜。

  3、第三段回到第一段。

  4、完整的唱一遍歌譜。

  5、學唱歌詞。

  (1)按節奏朗讀歌詞。

  (2)跟琴輕唱全歌。

  (3)分兩部唱一唱全歌。

  第一段“恰恰恰”處除了拍手,還可以怎樣表示?(用打擊樂在XXX處邊擊邊念)

  這一段唱了什麼?用怎樣的情緒來唱?

  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

  (4)第二段又應該怎樣唱?

  (賣瓜人熱情招呼大家賣水果,激動的心情吆喝叫賣,音調要高)

  (5)唱一唱第二段。

  6、用打擊樂。設計叫賣場面。

  老師這有很多打擊樂器,要你們為第二段歌配伴奏,這些打擊樂要請賣主賣給你們。誰上臺來吆喝幾聲,當一回賣主。

  (1)學生為第二段設計伴奏。

  (2)用打擊樂隨音樂試一試。

  四、拓展

  播放《賣湯圓》、《賣報歌》、《冰糖葫蘆》。

  剛聽到的歌曲與《木瓜恰恰恰》有什麼共同點?

  (都會賣東西,都是叫賣歌)

  五、總結:

  今天同學們收穫真不小,瞭解了印度尼西亞,還學會了《叫賣歌》,老師希望你們能創作出簡單的叫賣歌,用熟悉的旋律唱一唱。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音樂(簡譜)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的一首歌曲。透過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於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使歌曲顯得非常活潑並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體,大調式。歌詞非常生活化,表現了賣瓜人挑著瓜到城裡去賣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能夠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夠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能夠創造性地表演說唱歌曲。

  四、教學重點:歌曲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大家知道嗎?在集市上賣東西時除了說、吆喝外,還可以用唱的方式進行。這節課我們學習一首叫賣歌──《木瓜恰恰恰》。

  (二)學習新歌

  1.解釋叫賣歌

  叫賣歌是民間風俗歌曲的一種,它是在叫賣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歌曲。《木瓜恰恰恰》屬於叫賣歌。(體裁──叫賣歌),恰恰恰屬於拉丁舞,這首歌運用了恰恰舞的節奏。

  2.聽歌曲範唱,激發學習興趣。

  師:聽了這首歌曲後你有什麼感受?(聽後讓學生說出感受)

  3.認識歌曲中出現的水果。

  師:這首歌曲中出現了許多盛產於馬來西亞的水果,我們來認一認。(播放課件)

  4.找一名學生到黑板上為歌曲配上集市一角的畫面。

  5.用節奏的形式來讀歌詞,瞭解歌曲內容併為學習歌曲打基礎。(恰恰恰屬於襯詞,暫時不讀)

  6.學習曲譜。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幾小節,其餘的讓學生分組自學。

  7.教師分句彈樂譜,學生填歌詞,不準確的地方加以糾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點練習)

  8.分小組進行自學。

  9.集體跟琴唱。(要求用熱情、歡快的聲音去演唱)

  10.男生唱歌詞,女生唱襯詞。

  11.女生唱歌詞,男生唱襯詞。

  12.教師唱歌曲,找一名學生唱襯詞。

  13.欣賞叫賣歌。

  師:除了《木瓜恰恰恰》屬於叫賣歌外,你還知道哪些歌曲屬於叫賣歌?(歌曲《賣湯圓》《賣報歌》《冰糖葫蘆》等等)

  學生回答後,教師播放歌曲片段讓其欣賞。

  (三)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

  師:除了用襯詞恰恰恰給歌曲伴奏外,還可以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1.一部分學生演唱,一部分學生拿出自制樂器沙錘為歌曲伴奏。

  2.女生演唱,男生用腰鼓為歌曲伴奏。

  (四)創設情境表演“集市一角”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平川都出產哪些水果嗎?請你們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或自己創作的旋律來推銷這些水果好嗎?

  1.學生分組進行創作,教師瞭解活動情況。

  2.小組展示成果,教師進行評價。

  (五)小結:

  師:叫賣歌曲作為一種特殊的音樂形式,為我們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音樂,為大家創作出更好的叫賣歌曲。

  (六)板書設計(略)

  教後反思:

  1.本節課是以唱歌教學為主的音樂課,學生在學習新歌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按歌曲的節奏形式朗讀歌詞,為學習歌曲打基礎;在學習曲譜的過程中,先帶領學生唱比較典型的幾小節,然後讓他們分組自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並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2.把打擊樂器引進課堂。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奏,在XXX的地方除了用襯詞唱出來外,還讓學生用自制的打擊樂器和現有的樂器──腰鼓,進行伴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3.在進行創設情境表演“集市一角”這一內容時,學生對本地所出產的水果比較熟悉,有的學生用熟悉的旋律,有的學生用自編的旋律進行創作,使課堂氣氛很快達到了高潮。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課堂上儘量運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進行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並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3、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並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磁帶,打擊樂器。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能進行簡單的分聲部演奏,在保持自己聲部的同時,與其它聲部協調一致。

  活動過程:

  1、入場:《加沃特舞曲》,以節奏為主線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課件欣賞:印尼風俗民情,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匯入新課。

  3、印尼舞蹈:《東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4、幼兒整體欣賞音樂,進一步熟悉音樂結構。

  5、在教師的提示下,按樂曲結構,看圖譜拍節奏,並在“恰恰恰”處邊拍邊念。

  6、幼兒分聲部練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反覆練習不同聲部的節奏型。

  7、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並嘗試演奏。

  8、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此環節中,可以鼓勵幼兒為樂隊做指揮。

  9、活動延伸: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形體語言來表現這首樂曲,在輕鬆歡快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樂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曲子。樂曲的結構是常見的兩段體AB,節奏也為較簡單的2∕4拍。A段旋律優美,表現印尼人民豐收喜悅的心情;B段的旋律活潑、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體現豐收後人們聚集在一起歡快舞蹈的場面。整首樂曲旋律簡潔、節奏明快、樂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開展打擊樂演奏活動,易給幼兒享受到奏樂活動帶來的快樂,以及能促進幼兒的合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創編具有輕鬆、快樂、逗趣特點的恰恰舞。

  2、能根據樂曲XXxxXlXXxxXI的節奏,創編恰恰舞蹈,動作造型新穎並富有位置變化。

  3、能與同伴協調配合用恰恰舞的基本動作富有表情地表達樂曲的形象和情感。

  【活動準備】

  1、《恰恰舞》音樂CD

  2、黑板一塊

  3、圖譜。

  【活動過程】

  1、師幼共跳錶現恰恰舞的基本特點。教師重點關注:扭跨、交錯步、眼神交流、快樂的表情。

  2、探究“造型”元素,引導幼兒創編舞蹈

  (1)教師激發幼兒創編恰恰舞動作的內在需要

  (2)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造型

  ①無音樂伴奏全體幼兒嘗試創編恰恰舞動作提問:你們編的是什麼動作?試一試把這個動作跳出來。

  ②音樂伴奏下全體幼兒嘗試表現創編的恰恰舞動作

  (3)教師抓取幼兒的表現進行元素點撥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

  ①幼兒分組表現創編恰恰舞動作教師提煉動作造型元素擴散經驗

  ②幼兒運用創編的經驗大膽進行動作造型

  3、探究“位置”元素,引導幼兒創編舞蹈

  (1)透過個別幼兒示範或者老師的引導觀察位置的變化

  (2)教師巡迴觀察指導幼兒自主創編位置造型

  ①無音樂伴奏,全體幼兒嘗試動作及位置變化的創編

  ②音樂伴奏下全體幼兒嘗試動作及位置變化的創編

  (3)教師提取有典型價值的位置變換組合拓展幼兒經驗

  ①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典型組合變化分享學習經驗

  小結:原來可以朝左右、上下,斜方變化舞蹈位置。

  ②個別幼兒或教師示範引出朝各自不同方向的位置變換提問:請看林老師是怎麼改變位置的?和小朋友有什麼不同?

  小結:原來兩個小朋友除了一同朝一個方向變換位置,還可以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變換位置。

  ③全體動兒再次嘗試動作造型及位置變化的創編

  4、幼兒嘗試完整創編表現

  (1)幼兒隨音樂嘗試完整表現創編的舞蹈教師重點關注:能快樂輕鬆地表現恰恰舞並有眼神的交流、動作的變化。

  (2)幼兒教師同臺表演

  三、友情提示

  1、組織該舞蹈活動,需要幼兒兩兩組合。這一形式給幼兒提供了充分合作學習的空間。提高了參與活動的興趣。

  2、幼兒在恰恰舞蹈表現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穩定的節奏“ONETWO恰恰恰”,和恰恰舞蹈的基本特點。

  3、幼兒創編舞蹈動作部分主要是對兩方面內容進行拓展:上肢動作和空間位置移動元素。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兩人學習小組”的力量,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潛力,透過多種形式激發幼兒創編舞蹈動作的興趣,並從中獲取成功感。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印度尼西亞的風土人情,熱帶水果等,加深學生對印度尼西亞音樂的印象。

  2、能夠聽辨歌曲的情緒,準確地掌握弱起小節、附點節奏,能夠隨節奏動胯,並創編歌詞。

  3、瞭解一些相關文化以及“叫賣”的藝術形式。學生喜歡投入到音樂活動中,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學難點:正確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節及附點節奏。

  教具準備:鋼琴、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欣賞印尼風光,瞭解風土人情(播放課件)

  師:

  今天老師當導遊,帶同學們去遙遠的印度尼西亞看風景想去嗎?讓我們一起踏上愉快的音樂之旅吧。

  印尼有著藍天,碧海,綠島,梯田,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島國,由17508個島嶼組成,其中有6000個島嶼有人居住,所以印尼被稱為千島之國。常年溫度在25—27度左右,降水量豐富,所以印尼盛產水果。

  木瓜,成熟的木瓜是橘紅色的,有著黑色的圓籽,肉嫩香甜。

  番石榴,有的像球,有的像梨子的形狀,味道酸中帶甜,清脆香甜。

  榴蓮,有著像刺蝟一樣的針形外殼,有一股獨特的味道,不喜歡的人認為很臭,但喜歡的人卻百吃不厭。

  二、出示難點節奏,念歌詞

  1、師:我們來到了印度尼西亞的水果市場,你看好多賣水果的大伯大媽都在叫賣著自家水果,如果是你的話,你會怎麼叫賣你的水果呢?

  2、師:老師來給你們學學印尼的大伯大媽們是怎麼叫賣自家水果的。

  (出示課件,按節奏念歌詞)

  3、想不想跟老師一起來試試(提示弱起及附點音符,採用齊念、分組念及跟伴奏音唸的方式)

  三、學唱歌曲,加入襯詞“恰恰恰”

  1、師跟伴奏唱一遍

  師:印尼的大媽大伯們還能唱著叫賣自己的水果呢,老師來給你們學學。

  2、揭示課題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亞歌曲,你覺得歌曲的旋律怎樣?速度怎樣?

  (播放課件)

  3、復聽歌曲,在襯詞處拍手。

  師:再來聽一遍,比較和老師唱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師:讓我們一起在恰恰恰的地方拍拍手,感受一下,加了襯詞後歌曲的情緒有什麼變化?

  4、跟旋律律動,動胯,介紹恰恰舞

  師:說到“恰恰恰”,你會想到什麼?

  恰恰恰舞是一種透過動胯帶動手臂自然擺動的一種舞蹈,舞風輕快、活潑、俏皮而奔放,如今已經成為最流行的拉丁舞種。

  那下面我們一起在恰恰恰的地方扭扭胯好不好?

  5、學唱第一段歌詞

  師:下面跟著老師的琴聲我們輕輕地唱唱詞,你們唱一三句,我唱二四句,我們接龍唱。之後再對調,學生唱二四句,我唱一三句。

  師:下面你們來唱歌詞,我來幫你伴奏,唱襯詞“恰恰恰”

  6、學唱第二段詞,並創編歌詞

  老師範唱一遍

  師:第二段歌詞唱到了些什麼?

  齊唱第二段歌詞

  師:你選擇歌詞中的某一種水果來編歌詞,並唱出來,老師先來試試

  (出示課件)

  7、齊唱一遍,提示用開心快樂的心情去演唱

  8、表演唱

  請4個同學上來表演唱,其他同學在底下唱歌並拍手

  四、拓展延伸,欣賞《賣湯圓》

  1、播放課件,欣賞《賣湯圓》影片

  師:《賣湯圓》和今天學習的《木瓜恰恰恰》,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呢?

  2、介紹新體裁──叫賣歌

  五、隨音樂走出教室

  播放《木瓜恰恰恰》,學生邊唱邊離開教室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節奏,並能為基本節奏型匹配相應的身體動作。

  2﹑引導幼兒在前四句句末,隨音樂節奏邊拍xxx,邊念“恰恰恰”。

  3、培養幼兒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在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節奏,並能為基本節奏型匹配相應的身體動作。

  活動難點:

  隨音樂節奏邊拍xxx邊念“恰恰恰”。

  活動準備:

  音樂《木瓜恰恰恰》,帶有各種水果的圖譜,PPT課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請幼兒觀看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的圖片,為引出課題做鋪墊。

  二﹑展開部分

  1..初步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結構

  (1)聽了剛才的音樂你的心情怎麼樣?(2)你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

  2.結合圖譜,感受音樂的節奏型。

  (1)你剛才是怎麼拍的節奏?(2)根據圖譜引導幼兒拍出節奏

  3.為基本節奏型匹配相應的身體動作。“”

  除了拍手,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動作來表示?

  4.根據圖譜提示,跟隨音樂進行動作演奏。

  (1)幼兒分組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圖譜中的節奏型(2)隨音樂進行動作演奏

  5.指導幼兒根據預定的節奏方案設計配器方案

  (1)教師簡單的介紹樂器的使用方法(2)菠蘿可用那種樂器演奏?怎麼演奏?

  (3)在音樂伴奏下,教師指揮,幼兒演奏樂器

  6.交換樂器演奏

  (1)請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樂器(2)分聲部演奏(3)教師指揮幼兒集體演奏

  三.結束

  教師指揮,全體幼兒起立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樂曲結構,並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2、在前四句句末,隨音樂節奏邊拍邊念恰恰恰,並初步學習為樂曲設計打擊樂器演奏建議。

  3、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師生合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影片音樂,課件,幼兒人手一件打擊樂器(圓舞板、三角鐵、鈴鼓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結構。

  1、看影片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這是什麼地方?

  小結: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熱鬧的島國,那裡盛產各種各樣的水果,那裡的人們熱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賞歌曲,感知樂曲結構。

  教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覺?有沒有聽到特別的地方?

  “恰恰恰”是不是從樂曲的開始到結束都有?

  小結:這首歌曲有兩段,前面一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後面一段沒有。

  二、熟悉圖譜,用身體動作演奏。

  1、出示圖譜,觀察圖譜,說出圖譜上的圖示,認識重複記號。

  2、身體動作練習(引導幼兒用拍手、跺腳、拍肩等動作看圖進行節奏練習)

  三、學習用樂器演奏。

  1、集體配器。

  (1)介紹樂器,認識並鞏固三種不同樂器的打擊方法。

  (2)嘗試根據圖譜為樂曲匹配相應的樂器。

  2、完整徒手練習演奏。

  3、看圖譜集體完整演奏。

  4、看指揮演奏。

  5、集體演奏。

  活動反思:

  “木瓜恰恰恰"是一節大班節奏活動,我採用了圖譜,樂曲中恰恰恰是由三個櫻桃表現出來,充分提示幼兒節奏變化。在這個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節奏掌握的不夠好。由於這兩個節奏我畫的是一樣的圖,又沒有教孩子區分這兩個節奏,以至後半段節奏把握欠佳。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8

  設計意圖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以叫賣為題材的印度尼西亞的民歌。歌曲節奏輕快,旋律活潑,形象的塑造了印尼農民在售賣自產水果的忙碌場景。歌曲中的“恰恰恰”生動的表現了印尼勞動人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本次活動我設計的主要內容是讓幼兒感知和掌握xxx的音樂節奏,並能自己創編動作。這首歌非常適合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對歡快旋律的理解,發展幼兒的欣賞力、創造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一)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二)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能創編xxx節奏的動作。

  (三)願意快樂的跟隨音樂參與活動。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活動難點: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能創編xxx節奏的動作。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蘿、橘子)各一張,放置於黑板用布遮擋;圖譜一張;水果貼紙若干;音樂《木瓜恰恰恰》。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老師扮演水果攤老闆出場

  師:“小朋友們上午好,我是一位老闆,您們看得出來我是賣什麼的嗎?”(播放音樂,幫助幼兒猜想)幼兒自由回答。

  師:“我是一位水果攤的老闆,你們聽到了我在賣那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出示黑板上的水果圖片)

  設計意圖:

  老師透過情景扮演,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儘快將幼兒帶入情景之中。而神秘的黑板,能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二)播放音樂,幼兒欣賞

  1、幼兒競爭小老闆職位

  師:“想來當小老闆,我得有個條件:老闆要能解決我出的難題。誰還記得歌曲裡面出現最多的聲音是什麼嗎?”(播放完整音樂,幼兒和老師練習動作,在聽到恰恰時用拍手打節奏)

  2、說出每句尾的相同點,隨音樂練習動作,感受音樂的韻律及節奏。

  設計意圖:

  此環節是為目標一服務,為了使幼兒集中注意力發現xxx節奏的特點,感受音樂歡快的韻律。

  (三)幼兒感知xxx的節奏特點。

  1、傾聽、說出xxx的節奏特點。

  師:“我拍了幾次手,每次拍手有什麼不同?”

  2、觀察圖譜,幼兒分析,掌握節奏。

  總結:原來恰恰恰的節奏特點是:前兩次拍手快(快到兩次拍手挨著一起),第三次拍手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播放完整音樂)

  設計意圖:

  透過觀察圖譜,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理解xxx的節奏特點,並能依照圖譜拍出正確的節奏,為創編動作做準備。

  (四)幼兒創編身體動作,表現出xxx的節奏。

  師:“如果讓你們來當小老闆,還會用哪些不同的動作表示恰恰恰?”(邀請個別幼兒上前示範,帶領大家一起隨音樂表演,循環遊戲)

  設計意圖:

  透過競選篩選出單獨表演者從而使遊戲迴圈,正是這種競爭性質使得幼兒發揮創造力去創編動作,使得遊戲變得刺激和激烈。

  (五)集體遊戲:小老闆愛切水果。

  遊戲規則:老師邀請一個小老闆,在其雙臂和雙腿上分別貼上木瓜、芒果、香蕉、橘子的大貼紙,當小老闆聽到恰恰恰節奏時用手比做刀,切四個水果中的一個,與被切水果貼紙相同的幼兒則蹲下躲起來,貼有其他水果貼紙的幼兒將繼續兒繼續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設計意圖:

  集體遊戲是對上一環節“創編動作”的一個提升,本環節是在選擇出單獨表演者以後,增加遊戲規則,讓其他幼兒進行水果的角色扮演,遊戲中出現的變數全由單獨表演者決定,老師將主導權交給幼兒。這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卻同樣具有挑戰性,會再次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活動結束:

  師:“感謝小老闆幫助我把水果都賣出去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再去果園摘一些水果回來賣吧。”

  設計意圖:

  水果攤老闆的角色貫穿始終,體現活動的完整性。

  活動反思

  (一)本次活動是一次以欣賞切入的情景音樂遊戲活動,引導幼兒認知“恰恰恰”的弱起環節的節奏特點,並自己創編動作完成音樂遊戲。

  (二)活動亮點在於利用幼兒熟知的切水果遊戲與音樂相結合,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活動結束環節,與幼兒去果園摘水果是對下一次課的延伸,幼兒可利用搬運水果環節創編新遊戲,進而體驗音樂中體現的情感。

  音樂四年級下冊《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結構,根據圖譜掌握相應的節奏。

  2、初步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演奏中,注意相互配合,與集體形成默契。

  活動準備:圓舞板、鈴鼓、小鈴、音樂、《木瓜恰恰恰》範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演奏《木瓜恰恰恰》進入活動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聽音樂,幼兒用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師:我們剛剛是用哪一種樂器來演奏的?

  幼兒:圓舞板、鈴鼓、小鈴

  2、剛剛我們是用圓舞板、鈴鼓、小鈴演奏的。今天老師想用一種樂器來演奏,就只用鈴鼓來演奏,怎樣才能演奏的又好聽又好看呢?你們能不能演奏的又好聽又好看呢?

  幼兒:能(讓幼兒說一說怎樣演奏呢)

  師:我在電視裡找了一段阿姨表演節目的錄影片,裡面的阿姨就是用一種樂器又好聽,又好看。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3、讓幼兒欣賞大螢幕

  師:這段阿姨表演的是不是又好聽又好看呢?

  幼兒:是

  師:怎麼好看呢?(讓幼兒學一學)

  幼兒:阿姨的動作

  師:讓幼兒試一試怎樣用鈴鼓做好看的動作(可以敲一敲、搖一搖……)

  4、讓幼兒把音樂範例《木瓜恰恰恰》上面的菠蘿和木瓜這一段配上動作。(剛才小朋友想了很多動作,上面敲,左右一起敲,下面敲、旁邊敲)

  師:菠蘿這可以換個什麼動作?

  幼兒:鈴鼓可以放底下和後面敲

  師:老師在木瓜和菠蘿上貼上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拿出鈴鼓按照圖片做相應的動作(聽音樂再做一遍)

  5、合作表演,讓幼兒欣賞大螢幕。

  師:有沒有發現螢幕中的阿姨怎麼合作的?

  幼兒:幼兒阿姨不敲自己的鼓,敲旁邊的鼓。

  師:她們有沒有敲的亂七八糟的?

  幼兒:沒有

  師:這裡面肯定有訣竅,今天老師也讓小朋友試一試。要求:“咚噠噠”“咚”是敲在自己的鼓上,“噠噠”是敲在別人的鼓上。而且三個小朋友還要合作的好。(三個三個的小朋友拿著鈴鼓下位,去試試看,怎樣讓“咚”敲在自己的鼓上,“噠噠”敲在別人的鼓上)

  師:剛剛發現小朋友在探討大家合作的方法上有好幾種方法。到底哪一種更好呢?我們需要大家來討論一下。(讓幼兒分組表演)

  師:在我們沒有正式練好之前,先來空手練習一下,有沒有發現一有小錯誤出現就是什麼拿錯了?

  幼兒:鈴鼓

  師:哪隻手拿鈴鼓?

  幼兒:右手

  師:鈴鼓(右手)放腿上,鼓面朝上,左手拍。老師唱歌普,幼兒打節拍。然後用鈴鼓演奏。

  6、放音樂,幼兒用鈴鼓完整的演奏。(合作的時候要聽準音樂的節拍)

  7、讓幼兒圍城一個圓形,讓每個幼兒都能拍到。聽音樂演奏。

  8、複習剛剛學過的舞

  《木瓜恰恰恰》不僅可以來玩打擊樂,還可以跳一跳好看的舞蹈《恰恰恰》放鬆一下。放音樂,老師幼兒一起舞蹈。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