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1
一、學情分析
讀《祖父的園子》一文,學生輕輕鬆鬆就跨進園子,感受到這裡充滿了生命的氣息,什麼都是自由的,空氣裡瀰漫著自由的氣息。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這自由也是她童年快樂的源泉。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孩童眼裡,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充滿夢幻色彩的。這樣的話題十分貼切兒童生活,學生學起來不陌生,但是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情感積累與體驗比較單一或膚淺。因此,要讓學生從查詢作者的生平資料入手,引導學生課前或課後閱讀《呼蘭河傳》,這樣能幫助學生走近作者的內心世界,為學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打入基礎。學生先談談讀書收穫,再提出自己的讀書疑問,這些在課前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另外,學生個人的讀書收穫較片面,因此把合作學習、探究學生的精神和方式引進課堂,也是必不可少的,從而從根本上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
二、教學思路
首先是課前先學,為學生提出自主閱讀的三維目標“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讀懂作者內心情感,提出個人獨特見解”,檢查反饋學生的自主讀書的收穫,這樣可以瞭解學生的自學基礎,在稍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然後教師根據事先獲知的學生質疑問題,擇其精華投影於螢幕,讓全班同學圍繞這幾個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忘自己“引領和點拔者”的身份,從“園子”直接切入第十三段的教學,然後聚焦於“自由”這個字眼,教學由此展開並形成波瀾。接著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體會寫作方法,並由此拓展片段寫作,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文字語言內化遷移。最後讓學生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自主探究,獲得“自由的背後是愛”這個關鍵的感悟。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品味人物情感,領悟表達方法。
三、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世界。
2、有感情朗讀課文並感悟作者對文章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世界。
難點:感悟作者對文章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課前預習]
1、充分地朗讀課文,讀通、讀懂課文。
2、思考:“我”在園子裡心情怎樣,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運用學過的方法在書上批註。
3、提出你對課文的質疑之處。
4、瞭解作者的生平,有條件的可閱讀《呼蘭河傳》中與蕭紅童年生活相關的篇章。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前先學,檢查反饋。
1、談話匯入,與學生分享閱讀心得
2、根據課前佈置的預習要求抽查預習情況
3、展示學生的質疑問題
(1)談自己對閱讀的感受
(2)從各個角度談閱讀收穫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資料,感受“我”在園子裡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好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其它作品的願望。
教學重點
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情緒。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感想的寫作手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童年記憶中冬日下的一對對駱駝,給林海音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那麼這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們一齊走近蕭紅的《祖父的園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資料。
2、勾畫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透過查閱工具書,聯絡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詞語。
3、小組討論: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在祖父的園子裡經歷的哪些場景?
4、全班交流:記憶中的園子(1—3自然段),跟著祖父在園子裡幹活、玩耍(4—15自然段),園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園中玩累了,能夠快樂地入夢(18—20自然段)。
5、交流課文主要資料:記憶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鮮豔,景物眾多,祖父經常在園子裡勞作,“我”也經常在園子裡“亂鬧”、玩耍,園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樂的。
三、細讀品味,體會文意。
(一)走進“園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園子裡,有一位小女孩,她頑皮可愛,讀文章相關段落,標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認真體會。
2、交流:你覺得哪件事最搞笑?
預設一:“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後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但是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這哪裡是在種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鬧。誰願意噹噹文中的小女孩,讀出作者的調皮勁兒。
預設二:“其實哪裡是鏟,但是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穀穗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穀穗留著。”
“我”是在怎樣鏟地的?哪裡是在鏟地呀?這簡直就是幫倒忙。
預設三:“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裡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
‘下雨囉!下雨囉!’”
(1)同樣是澆水,我和祖父有什麼不同?從哪裡讀出來的?
(2)想象一下,小蕭紅大喊著“下雨囉!下雨囉!”的神情是怎樣的?(激動地、歡快地、開心地、天真爛漫地……)
(3)感情朗讀。你邊讀邊想象她的動作,神情。
(4)小結:本是澆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裡,就成了“亂鬧”的玩具。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作者的快樂和頑皮。
(二)走近祖父,體會祖父的慈愛。
1、作者在園子裡這麼淘氣,這麼調皮,祖父是什麼態度,閱讀5—————12自然段,細細體會。
2、重點體會:
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還留著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麼?”
我說:“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一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裡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裡拿了一個穀穗,遠遠地拋給祖父了,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地講給我聽,說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體會祖父對我的慈愛。
(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來──笑夠了──還在笑”,從這三次笑中你讀出了什麼?
(3)祖父的笑裡隱藏著什麼?(慈祥、和藹可親、疼愛孫女的)
(4)分主角朗讀對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3、在這座園子中,孫女愛胡鬧,祖父從來不惱,正是有了祖父的慈愛,在他寬容、耐心、呵護下,我才能夠如此地在園子中縱情嬉戲!那麼這座園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裡又是怎樣樣的呢?
這是一座樂園,更是一座愛園。
4、小結:祖父給與“我”足夠的寬鬆氛圍。讓“我”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更有慈愛的祖父。祖父允許“我”隨便玩鬧,對“我”傾注了愛心和耐心,祖父給了“我”心靈的自由,他的愛放飛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進園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樂的,看什麼都是自由快樂的,在作者眼裡,園中的景物又是怎樣的呢?自由讀(16—17自然段)。
2、把自己當成園子裡的一隻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樹,來講述你的快樂和自由吧!引讀(17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樂,看什麼都是自由快樂的,讓我們再來看看園子的景像吧!引讀:明媚的陽光下,花開了,在我看來,就像__________;鳥飛了,就像__________;蟲子叫了,就像__________;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黃瓜有的開著花,有的結果了,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玉米長得個性茂盛,在我看來,是__________……
3、短文連用十個“就”字,樸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處處傳達著“我”的自由與快樂。一切景語皆情語啊!帶著這樣的感受齊讀13段(引讀13節)。(這是對園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對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讀第13節就能更好地領悟作者寫作的巧妙,體會到作者在借景抒情,體會到作者“心”的自由。此處讀是一次情感的昇華。)
四、回顧總結,延伸拓展,滲透園子的精神好處。
1、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2、有自由的園子真好,有愛的園子真好。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後園、“我”三者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暫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對於人間的“溫暖與愛”懷著“永久的憧憬與追求”的蕭紅常常會憶起呼蘭河城,因為呼蘭河這小城裡住著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園子。所以,作者用一顆真誠的心,用一本《呼蘭河傳》記錄了以前的點點滴滴。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文中重點句子,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2、能力目標:能找出文中體現作者趣味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在園子裡的快樂,自由,以及對我的愛,引發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嚮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朗讀,體會作者的快樂,自由。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板書課題。
1、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閱讀課文,課題為祖父的園子。(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2、從老師的板書中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要隔開一些?
3、(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這是什麼意思?(要在學習之後填寫兩個詞語)
[設計意圖]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引發學生思考,老師為什麼要加上括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期待,在無形中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祖父,和這是一座怎麼樣的園子?為接下來的研讀設定了強勁的“引力場”。
二、整體感知園子的美麗,生機勃勃。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過渡:透過預習,我們瞭解到祖父的園子裡的昆蟲可多了,有(出示詞語幻燈片)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園子裡還長著許多的農作物呢,有倭瓜,黃瓜,玉米,穀穗,我和祖父在園子裡幹農活,摘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祖父的園子真是豐富多彩呀!
1、感受園子的生機,及其美麗。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說到昆蟲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課文的開頭就在炫耀她的園子呢?誰來讀一讀。
(2)園子美嗎?從哪感覺到了?
(3)喜歡這座園子嗎?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歡呢?齊讀,讀出作者的對園子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透過對文中詞語的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課文內容,同時抓住文中作者對昆蟲的描寫,透過學生的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感知園子的美麗和生機勃勃。
三、感受小女孩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這座園子裡,我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孩,她的淘氣,她的可愛,我都喜歡。如果現在這個小女孩在我身邊的話,我特別想在她的臉上揪上一下,那老師為什麼想揪她一下呢?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小女孩調皮,淘氣的句子,用序號標出來,並找出關鍵詞,做上批註。
(3)交流,朗讀:
a)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裡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從哪裡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調皮?又是怎樣的瞎鬧?)
b)其實哪裡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就是了。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穀穗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著。
(從哪時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淘氣?怎樣亂鉤?)
c)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邊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d)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裡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這段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小女孩的淘氣呢?怎樣亂鬧呢?抓住“拼盡力氣,往天空一揚,大喊”這些詞來指導朗讀,透過朗讀,學生感悟到小女孩此時的快樂的心情。)
e)我玩累,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設計意圖]沒有讀書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實的豐美。對於小學生而言,朗讀不僅僅是手段,它本身就應當是重要的學習目標!當學生能夠把心放進去讀,讀出自己的想象世界,並在自己的表情上顯露出來,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表達還有什麼不能理解把握的呢?
(4)研讀祖父教我識穀穗的段落。
①讀讀6至12小節,思考祖父是怎樣教育小孫女的?
②你看見祖父的笑了嗎?從祖父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這是一位慈愛的祖父,只有心中充滿了愛的祖父才會笑得這麼溫和,這麼開心。
③小結:在慈愛的祖父的園子裡,我感到無比的快樂,自由。所以這是一個快樂,自由的園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祖父的三次笑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慈愛的祖父,正因為有個慈的愛的祖父才會有這麼快樂的童年,是慈愛的祖父給了我一個自由,快樂的園子,完成課題中的兩個括號填空。
四、感悟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祖父的園子裡,不僅我是快樂的自由的,就邊園子裡的花朵,蜜蜂,蝴蝶,榆樹都是快樂的,自由的,你感受到了嗎?
2、學生再讀課,享受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
請你們把自己當成園子的一隻蝴蝶,一朵花,或一棵樹,來講述你的快樂,自由。
出示:
我就變成那倭瓜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黃瓜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玉米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蝴蝶啦!我願意_____就_____,
我就變成那___,我願意_____就_____。
3、討論:作者寫的自己的快樂自由,為什麼還要寫其它景物的快樂,自由呢?(借景抒情)
4、和老師合作讀十七小節,前三句話,(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問學生這裡僅僅是寫花,鳥,蟲子的快樂嗎?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作者借花,鳥,蟲子的快樂來抒發自己的快樂,讓學生體會借景抒情這種表達方式的特點。
5、那你現在再找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借景抒情?
[設計意圖]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將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與理解內容融為一體,沒有進行機械的分割,對內容的深刻理解必然依賴對語言的欣賞,而語言的欣賞又自然地在內容深刻把握的語場下展開了。
五、描述我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感受了作者的快樂,自由,你是不是也渴望有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呢?
2、讓我們在心中建立起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吧!請你先閉上眼睛,想想你的園子裡有些什麼?
3、學生描述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4、總結:你們的園子也一定會這樣美,這樣快樂,這樣自由,希望這座理想的園子會一直陪伴著你。
[設計意圖]透過讓學生去構建心中園子,鍛鍊學生的動筆說話能力,同時將課文中的自由,快樂的心情得到昇華。
板書設計:
(慈愛的)祖父(快樂自由的)園子
大笑瞎鬧
笑夠了亂鉤
還在笑亂鬧
[設計意圖]在這份板書中,看不到多餘的部分,非常簡潔,又能突出重點,體現了文路,教路,學路的統一。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透過查字典,並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瞭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重難點:
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查字典,聯絡上下文,與同桌探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裡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彙報交流,師根據學生交流。
三、體會作者在園子裡的心情
1、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裡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裡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並在旁邊批註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
讓學生透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我”在園子裡的心情,達成共識:“我”在祖父的園子裡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嚮往的。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麼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透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並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延伸:課外閱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3、預習新課。
板書:
祖父的園子──“我”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讀讀記記“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櫻桃樹、李子樹、大榆樹”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
3、讓學生自主地如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2、體會“我”在園子裡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蕭紅”的圖文資料簡介
2、引入課題
二、檢查預習
認讀詞語 分析這些詞語
三、研讀課文
(一)課文中有幾個自然段是直接描寫園子的,快點兒找找看是哪幾自然段?
1、自由讀這些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裡,這個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你可以用個什麼詞語來形容呢?請你寫一兩個認為恰當的詞語,有的詞語可能就藏在這幾段話的字裡行間。從哪些段落體會到的?讀相關語句,說感受。
預設:
(1)“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裡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a、在我的眼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園子?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b、園子裡有些什麼顏色?
c、她會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園子? 帶著怎樣的語氣,怎樣的心情?
(2)“太陽在園子裡是特別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好像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
a、去掉“是”讀讀看,比較比較。“是”起到了什麼作用?
(3)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 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A、在我的眼中,這還是一個什麼樣的園子?
B、你從哪兒感受到這份自由? (願意……就…… 願意……就……)
C、心中有自由快樂,看什麼都是自由快樂的,讓我們再來看看園子的景像吧!引讀:
出示課件
D、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的更自由。
2、從這些文字中我們體會到這是一個 師引讀( )的園子 根據板書引讀
(二)學習我和祖父在園中的段落
1、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園子裡生活著,請同學們自由讀4—15自然段,你覺得哪個鏡頭給你印象最深?
2、在園子裡,我是那麼自由,那麼快樂,這園子簡直就是 (“我”的樂園)
3、介紹蕭紅的童年其實很孤單寂寞…… 相機出示文字介紹(相機出示文字介紹)
4、當我做這些事的時候,祖父是怎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4—15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
5、因此蕭紅一直懷念這個園子,那麼,這個園子在蕭紅的心中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園子嗎? (愛、溫暖) 所以蕭紅在書中這樣寫道 (出示)
(三)昇華
1、文章的題目為什麼叫《祖父的園子》?
2、在《呼蘭河傳》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呼蘭河這小城裡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