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

《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

《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絕句》的教學,依據想象入境、讀為主線的古詩詞教學的基本規律,力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想、說、讀、悟、畫”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藉助想象、貼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表達的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四季風光影片、課文插圖、文字資料)

  學生:畫紙、水彩筆、收集春天的詩句

  【教學流程】

  一、 激趣匯入,借圖說畫

  (配樂播放四季風光影片)

  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2、春天來了,草長鶯飛、百花爭豔,到處一片生機盎然,就像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水粉畫。你想到哪些與春天相關的四字詞語呢?(鳥語花香、鶯歌燕舞……)

  3、同學們看到美景,以詞描繪,古代詩人看到美景,便以詩描繪。你們學過哪些描繪春天的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唐代詩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處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被眼前美景所感染,不禁吟出“兩個黃鸝鳴翠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很美的寫景詩《絕句》。(板書:絕句)

  [設計意圖:絢麗多彩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詞繪畫、以詩繪畫,引出本課主題,匯入自然,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課件出示古詩)同學自讀古詩三遍,要求:第一遍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第二遍讀通、讀順,第三遍注意詩的節奏。

  2、檢查生字,詩中有個多音字,你們找到了嗎?(行háng xíng)

  3、(小組賽讀),讀出詩的節奏美。

  [設計意圖:反覆朗讀古詩體會古詩的音韻美、節奏美、語言美。]

  三、讀詩想畫,畫中悟情

  (一)聽著你們有滋有味地誦讀,讓我彷彿也隨著詩人來到了他的草堂前。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請你邊讀邊找,你能從詩中讀出那些景物,用————————劃出。

  (二)生交流、彙報

  (三)深入引導,想象畫面

  1、兩個黃鸝鳴翠柳

  (1)晚年的杜甫就住在這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的草堂裡。這一天,他閒坐草堂,向門前的院子裡看去,他看見了什麼?

  (2)此時正是春天,詩人看到的是一顆怎樣的柳樹?

  (3)看到這翠柳,你又想起了咱們曾學過的那首詩?(出示《詠柳》)

  (4)引導想象

  讀著讀著,我們不僅看到了翠生生的柳樹,仔細聽,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呢?

  ①理解“鳴”,左邊口,右邊鳥,它的意思就是鳥叫。

  ②春天來了,小黃鸝,小黃鸝,你在說什麼呢?小黃鸝們,讓我們一起把對春光的讚美融入到你們婉轉的鳥鳴聲中吧。(齊讀)

  2、一行白鷺上青天

  (1)詩人向天空望去,他又看到了什麼?

  (2)出示(白鷺)讀詞。

  (3)補充:春天到了,白鷺從南方飛回了自己的家鄉,它們排成一行飛上了( )的天空呢?

  詩中有個詞就是碧藍,瓦藍的意思,它就是(青)

  (4)(學生學白鷺飛)咱們就是這一行小白鷺,小白鷺們讓我們一起飛到瓦藍的天空去欣賞美麗的春景吧。

  (5)小白鷺, 你們結伴去欣賞春景,高興嗎?你邊飛邊看,你看到了什麼?齊讀

  (6)體會一、二句的色彩美

  有人說,杜甫的這兩句詩是一副色彩明麗的畫,你從這兩句詩中找到了哪些色彩?

  (7)黃鸝與翠柳,黃鸝相間;白鷺與青天,白青互襯,真是色彩豔麗,有聲有色。這幅畫告訴詩人——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讚美這生機勃勃的春天吧!

  3、窗含西嶺千秋雪

  (1)看到如此美的雪景,詩人的心情十分愉快。他透過窗戶向遠處看去,他看見了什麼?

  (2)(出示圖片)瞧,這就是詩中的西嶺山,山頂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皚皚白雪,晶瑩閃耀。你感覺?你想說?讀

  (3)一年裡有幾個秋天?那千秋指的就是?一年過去了,這兒的雪沒有融化,十年過去了?百年過去了?千年過去了,這兒的雪仍然?這就叫做(千秋雪)

  (4)齊讀

  (5)理解“含”(課件)如此美的雪景,杜甫每天都能透過這窗欣賞到。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它就像畫一樣鑲嵌在了窗戶上,這就叫(含)這就是(齊讀)

  4、門泊東關萬里船

  (1)他把目光轉到門前的江面上,他看見了?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出示課文插圖)能詩圖結合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一)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我們藉助想象,欣賞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圖。現在就讓我們伴隨著音樂再次回到千年以前的杜甫草堂和詩人一道欣賞美麗的景象吧。

  這一天,風和日暖。詩人閒坐草堂,欣賞外面的景物,

  向門前的院子看去,他看見……

  抬起頭,向天空望去,只見……

  置於窗前,看見了一幅嵌在窗櫃裡的風景畫,那就是……

  再往門前的江面望去,他看見了……

  (二)感受詩句的對仗美

  1、有人說,詩就是歌。因為它讀起來朗朗上口,別有韻味。瞧,詩句重新排好隊就變成一首對子歌了。(師生對)

  2、師:既然是歌,就讓我們配上音樂唱一唱吧。

  兩個對一行 黃鸝對白鷺 翠柳對青天

  西嶺對東吳 窗對門 千秋雪對萬里船

  五、以畫繪詩、創說詩意

  1、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學習了描寫春景的古詩《絕句》,藉助想象,我們把這首詩讀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畫卷。古人看到美景,便以詩描繪,啟發思考: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該畫些什麼?請同學用彩筆把詩中的美景畫下來,老師將選擇好的向全班展示。

  2、播放音樂,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用詩句介紹畫中的景色。師生共評價。

  3、請同學們和著音樂,帶著自己的感受,為我的圖畫配上動聽的誦讀聲吧。

  (生齊吟誦)

  4、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節課我學了一首寫景詩,但這只是滄海一粟,你收集了哪些描寫寫春天的詩句?

  如: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5、請同學們課後,讀更多的詩,相信透過學習,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現,新的收穫,老師期待著大家走進我們文化長河,去尋找更多美麗發光的貝殼!

  [設計意圖:帶著自己的感受描繪詩意,帶著自己的感受吟誦,感受詩表達的愉悅之情。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穫,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

  《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瞭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課件:大自然美景圖,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同學們,看了這些幅畫面,你想說些什麼?(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後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至今的千古《絕句》。

  1、學習“絕”字。

  齊讀課題。

  師指“絕”說:“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

  生1:分析字的結構。

  生2:猜字謎。

  生3:擴詞(包括成語)、造句。

  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不少,於是“絕”說:“原來,有這麼多的朋友在關注我,那好吧,今兒高興,就把老底也揭給你吧。”

  “瞧,這是剛出生時的我(甲骨文);漸漸地我長大了,變成了這樣……”(課件:分析“絕”的字理圖。)

  2、區分“絕”和“決”

  師:老師這裡還有一個“決”,你能正確區分他們嗎?

  (課件:出示“絕”和“決”的對比練習。)

  (1)任何事情都不是 對的,只要下定 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

  (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 定,去譜寫自己 妙的人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同學們,一個“絕”字我們認識的如此深刻,現在你想聽一聽這首優美的古詩嗎?(想)

  師範讀。

  生自由讀。(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指名讀,齊讀。

  師:讀得真好,真美,讓我們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大自然的美景,好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並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 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鸝”、“鳴”、“翠”。

  如:(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圖。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隻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嚮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聽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正當詩人陶醉於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猜,這白色的弧線會是什麼?(白鷺)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青天,一行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麼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男孩們,用你的豪放,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學生記字)

  “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認識“令”字,說“令”字。)

  那麼,“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瞭然。)

  4、漢字多變,漢字也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千年不化的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後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不一樣)

  師:怎麼不一樣。

  (站在操場上看到的天很大,在教室裡透過窗戶看到的天只是一小塊兒。)

  師:這就是含著的美,這就是“含”的妙用。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1、仰起頭,一行潔白的鷺鳥劃過天際,低下頭,詩人又會看到什麼?(萬里船)

  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 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 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裡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 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它的偏旁“舟”,仔細觀察,你發現“舟”在做偏旁時有什麼變化嗎?(“橫”變成“提”)

  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後江河暢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於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又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想象詩句,吟誦詩句,感受美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還你想說什麼?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那就讓我們再一次印記這種美,想像這種美,吟誦這種美吧!( 課件:出示整首詩,配樂讀,感受意境)

  五、小結,詩的背景,

  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六、鞏固識字

  師:杜甫可說是唐代詩中有名的才子,但經過了一年多的相處,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個個都是小才子小才女,那一會兒我們就要進行一個“才子才女對對碰”的填詩活動。可是稍有難度,所以現在需要你做的就是把今天我們要認的這幾個生字寶寶的字音、字形、字義再和同桌回憶、分享一遍。

  1、同桌互認字卡。

  2、練習。才子才女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 柳絲絲,黃 悠 。一行白 ,志向青天。雪 窗,別具一格。泊 萬里,駛之東 。千古佳句,萬世稱 。)

  七、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附:此節課教學設計已經被長春市電化教育館選入長春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課堂教學應用模式示範課例,為模式四示範課例。

  《絕句》優秀的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個謎語,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可是我們一時猜不出來。你們想不想也來猜一猜?

  2、在黑板上斜著往上畫一行白鷺,讓學生用一句詩來說謎底。

  3、告知謎底,揭示課題。

  (謎底:一行白鷺上青天。課題:絕句)

  4、簡介作者: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今湖北人。被後人尊稱為“詩聖”。

  5、回憶學過的杜甫的詩,練習揹他的另一首《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6、這兩首詩有什麼不同呢?趕緊翻開書讀一讀吧。

  二 、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總結上節課的學習方法:

  (1)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理解詩句意思。

  (3)想象詩句畫面,背誦古詩。

  2、根據以上方法自學古詩。

  三、檢查自學情況,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出示抄有詩歌的小黑板,檢查自讀情況,相機糾音。

  3、採用多種形式讀詩:

  拍手讀、搖頭晃腦讀、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讀

  4、理解字詞意思:

  鳴:叫的意思。 青:(讓學生查字典選擇)藍色。

  千秋:許多年。 萬里:來得很遠。

  泊:停。 東吳:地名,在現在的江浙一帶。

  5、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6、誰來說說詩句意思?

  (窗外翠綠的柳枝上,有兩隻黃鸝正在唱著動聽的歌,一行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飛向藍藍的天空。透過窗子,可以看到遠處西邊的山嶺上,積了多年的雪還沒有融化,門前的江邊,停泊著來自遙遠的東吳的船隻。)

  教師小結: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裡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藍天下的白鷺,柳樹上的黃鸝,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裡,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畫。作者寫前既不寫題目,寫後也不想寫題目,乾脆用“絕句”做題目了。

  7、想象說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看到這麼美妙的畫面,你聽到了什麼悅耳的聲音嗎?啟發學生想象黃鸝一邊唱一邊跳的情景。

  黃鸝會說些什麼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會怎樣?你的心情呢?

  8、輕鬆、愉快地讀詩。

  9、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心情。

  唐朝當時發生了戰亂,江河不通,被軍隊佔用,老百姓保受戰亂之苦。那一年,戰亂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當時心情特別好,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當他看到來自東吳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嗎?(更高興,感到欣慰和振奮)

  10、再次感情讀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想象畫面

  1、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教師引讀:看著課文插圖,此時,你就是杜甫,你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看到這些,你禁不住吟唱起一首詩來——《絕句》

  這首歌裡,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這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你就是杜甫,你為自己寫出了這麼一首詩而感到興奮,於是,你情不自禁地大聲地讀起來——

  2、合上書,讀著《絕句》,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美麗景色?

  3、指名上臺拿話筒比賽讀。

  4、齊背古詩,邊背邊做動作。

  5、每組派一名選手上臺比賽背詩。

  五、課堂作業:

  1、抄寫生字並組詞。

  2、練習默寫古詩。

  六、課外作業:

  課外蒐集描寫春天的詩,寫在採集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