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水汙染》教學設計

《水汙染》教學設計

《水汙染》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汙染》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要求

  1、透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自然水域中的主要原因,瞭解汙染物和汙染源,以及汙染的水怎樣危害人類的健康。

  2、指導學生考察自然水域。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考察能力。

  3、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檢視水域情況,選擇好考察地點。

  學生準備:水樣的工具、照相機。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提問:二年級我們已經學過《水》單元,請你想一想自然界的水主要分佈在哪些地方?水有哪些用途?

  2、講述:自然界的雖然分佈很廣,但是可直供人類利用的水卻是很少。隨著工農業經濟的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廢物越來越多髒了,這樣的水能用來做飯、燒菜嗎?今天這接課就來研究是怎樣被汙染的。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了解水是怎樣被汙染的。

  (1)課文了解水是怎樣被汙染的。

  ①看課本的插圖,分組討論。水是怎樣被汙染的。

  ②學生彙報

  (2)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有關電臺、報紙的報道。講講水是怎樣被汙染的。

  ①生活中你看到那些水汙染的現象。

  ②你知道我省哪些水地區汙染嚴重?

  (3)小結:自然界的水大多是不乾淨的。汙染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生活的廢水汙染,工廠的廢水汙染,船隻航行時的油汙染、農村的使用農藥產生的汙染的水等等。

  (4)如果水中含有了對人體有害的的物質,我們就說水受到了汙染。(板書課題)混入書中的各種各樣物質叫汙染物。(板書:汙染物)垃圾、油汙、工業廢水。病菌等。汙染物的來源叫汙染源。(板書汙染源。汙染源有的來自工廠。有的來自於醫院,有的來自居住區。

  2、指導學生考察附近水汙染情況。

  (1)講解:隨著生產的發展,工廠生產出的產品種類、數量越來越多,向自然界排放的廢水,倒的垃圾也越來越多,這些廢物透過各種途徑使自然界水手到汙染,不少自然水的水汙染已經很嚴重了,並且有繼續惡化的趨勢,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我們這個地區的水是不是手到了汙染呢?我們必須親自去看一看。進行實地考察。實地考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活動,是認識自然事物的'科學方法。

  (2)介紹考察的方法。

  ①看:看水面情況、水的顏色、水面的漂浮物、水中動物和植物情況。

  ②查:查詢汙染物,查水域周圍情況。

  ③聞:用小瓶取水樣,聞有沒有怪味、臭味。

  ④記:及時記錄考察情況。

  (學生充分討論後填寫報告)

  (3)指導考察報告的填寫方法。

  (4)講解考察時的注意事項。

  ①分小組考察:4~6人一組,選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合作,集體行動。

  ②採水樣:不要到深水中水樣,採水樣時一定要有家長或老師帶領。

  ③各小組互相照應,發生情況,及時報告。

  3、指導學生了解汙染的水怎樣危害人的健康。

  (1)彙報考察情況。

  (2)結合實地考察和課文的插圖,講一講汙染的水怎樣危害人的健康。

  (3)分組討論。

  (4)學生彙報: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彙報。教師板書。

  (5)小結:汙染的水可透過人的飲水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有的是食用了被汙染的動物和植物。間接地危害人的健康。

  (三)鞏固應用

  (1)自然界的水乾淨嗎?

  (2)它是怎樣被汙染的?

  (3)汙染的水是怎樣危害人的健康的?舉例說明?

  (四)佈置作業

  1、瞭解你的周圍自然水有沒有被汙染?如果有被汙染的話,瞭解它是怎樣被汙染的。

  2、提出改進水質的建議。

  3、召開主題隊會。開展主題活動:“我愛家鄉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