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9篇

教學設計方案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9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下面我們就來猜幾個。

  忽然不見忽然有,像虎像龍又像狗。

  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

  線兒有粗又有細,上接天來下接地。

  落在水裡無蹤影,莊稼見了笑嘻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它們有關的課文,第30課《我是什麼》。

  讀課題(板書)。誰能用提問題的語氣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喜歡的猜謎語遊戲匯入,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識字,感知內容。

  1.這神奇寶貝到底是什麼呢?同學們快開啟課本144頁讀一讀吧。老師提出自讀要求:

  (1)把新詞、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順。

  (2)圈出文中新詞語,生字,不會的生字可以找書上的樹葉來幫忙或者標記出來。

  2、讀詞語。神奇寶貝給我們帶來好多詞語朋友,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請看大螢幕。(領讀,指名讀)

  稼,讀四聲,但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相機指出)

  3、帶音節學生字:

  師:現在我們把書上的樹葉請出來,幫我們讀準每個字。(領讀,指名讀)

  請同學們找出:這些字中,那幾個字讀平舌音?(躁,災),那些字是前鼻音?(淹),那些字是後鼻音?(碰)

  4、去音節讀生字。這回你們還能讀嗎?(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5、趣味識字。(鼓勵學生利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教師伺機引導)

  孩子們,有這麼多的字,我們用什麼方法能把他們都能記住呢?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尋找發現識字規律)

  換偏旁:躁----操,澡(伸手能做操,有水能洗澡,著急暴躁就跺腳)

  熟字加或換偏旁雪-----雹

  三點水旁的字大多和水或液體有關如:浮、灌溉、淹(出示課件)

  謎語:房中著了火(災)四隻小狗張口吃骨頭(器)

  6、鞏固識字:

  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們來玩走迷宮遊戲,把它們記得更熟。

  (設計意圖:透過自讀課文從總體瞭解課文,再合作探究用各種方法識字,記字,用適當的遊戲增強識字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快樂學習)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品讀課文第1段。

  1、同學們,你們剛讀了課文,文中的“我”到底是什麼呢?(生說:水)

  2、老師出示水娃娃圖:多麼可愛的水娃娃呀!它還會變魔術呢?就讓我們看看水娃娃都變成了什麼?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1自然段,用筆劃出來。

  學生回答,師板書:汽雲

  3、水娃娃能有這麼多變化,真神奇!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A、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它要誰的幫忙,才能變呢?)

  B、“汽”又是怎樣變成“雲”的呢?誰來讀讀汽變成雲的句子?(指名讀)

  (師生問答,一個小水珠能變成雲嗎?它變成汽或雲我們能看見嗎?多麼神奇呀,再讀),引導學生用一什麼就什麼說話。

  C、“雲姑娘”又是怎樣打扮自己的,你知道嗎?

  生:白衣服,黑衣服,紅衣服

  師:那它分別是什麼時候用到這些衣服的呢?欣賞圖片

  (晴天時,她穿白衣,下雨的時候,她穿黑,早晨和傍晚,她披紅袍,是誰給雲披紅衣服的呢?對,是陽光讓雲披上了紅袍。)

  師:有了這不同的衣服,雲可美麗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漂亮的雲吧!

  同學們,你喜歡雲的衣服嗎?自己讀一讀,看誰讀得最美?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相信我們會寫得更棒!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生字。

  四、指導寫字:

  “衝”字的兩點水,點和提寫時位置要直上直下,寫在橫中線兩邊,右邊“中”的豎要直而長。

  “曬”字的書寫:日字旁要寫的窄一些,右邊第五筆是豎彎,沒鉤。

  “池”字,注意:“三點水”的“第一點”,與兩點水的位置相當,第二點正好在橫中線上,第三筆“提”起筆比兩點水的提要低。池字右邊的“橫折鉤”的“橫”要向上斜,“折”要往左斜,“豎”剛好寫在豎中線上,“豎彎鉤”儘量往右邊伸展,鉤向正上方不要往左收筆。

  仿照池的寫法,寫好“浮”字的三點水旁。(學生線描紅後書空)

  四、課堂小結:

  透過學習課文,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水善變。變成各種雲,多姿多彩。初步瞭解了水的變化。那麼它還會變成什麼呢,他為人們做了些什麼等內容我們下節課再講。

  (設計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圖文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更形象直觀的理解文章內容,懂得水的變化)

  五、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思考水還能變成什麼?

  2、在生活中找找,水還能變成哪些事物,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壞事。

  (設計意圖:透過積累,和生活聯絡起來,進一步加深對水的認識)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口技藝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

  2、學生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學習準確地運用表示時間的詞語。

  4、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是教學目的一、二。

  2、先幫助學生掃除語言障礙,然後抓住口技人的藝術構思,啟發學生的想象,來複述課文,以瞭解本文層次清楚的記敘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預習、解題、介紹作者、掃除語言障礙、啟發學生髮揮想象複述課文。講讀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我國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們學習的《口技》就是反映我國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藝術才能。

  板書課題後,解題、簡介作者:

  口技,屬雜技的一種,是我國很早就在民間流行的一種由演員運用口腔發聲來摹擬各種聲響的技藝。由於表演者多隱身在布幔或屏風的後邊,俗稱“隔壁戲”。這篇課文記敘的就是一場在圍幕中表演的絕妙口技。

  作者林嗣環,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進士。著作有《鐵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漁篇》等。《口技》是他的《〈秋聲詩〉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導預習

   1、,給下面的字注音,並寫出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吠(狗叫) 叱(大聲責罵) 傾(斜) 頃(短時間)

  2、認真閱讀課文註釋,口譯課文。

  3、思考“思考一、二題”。

  三、研習新課

   1、教師範讀課文。

  (提示學生注意生字的讀音、停頓、節奏、表情)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理解字和詞的含義。

  3、齊讀課文。

  4、理解課文中的疑難詞語:

  可讓學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難詞語,然後分組討論。

  應重點理解的詞語是:“廳事”、“欠伸”、“囈語”、“屏障”、“側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戰戰”、“施”、“畢”、“絕”、“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詞:

  活用的詞是指有些詞本只屬某一詞類,但有時在一定的語言結構中,可靈活用為另一類的詞,隨著詞性功能的臨時轉化,它們的意義也就相應地發生某種變化。活用詞概念不必從理論上給學生講,只要學生理解這些詞在文中的含義即可。

  “婦撫兒乳”中的“乳”是動詞,作“餵奶”講。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動詞(原為名詞),作“擅長”講。

  “不能名其一處”中的“名”是動詞(原為名詞),作“說出”講。

  “會賓客大宴”中的“宴”是動詞(原為名詞),作“舉行宴會”講。

  6、先讓學生找出表時間性的詞語,並引導學生們掌握它們的不同用法(結合完成“練習三”):

  “一時”,同時。

  “忽”,“忽然”突然發生。

  “既而”兩事相繼發生。

  “是時”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發生。

  “少頃”、“俄而”、“未幾”,在很短時間內發生。

  7、出示本文古今異義詞,由學生比較古今不同含義:

  “會”(適逢) “廳事”(大廳、廳堂) “施”(放置)“聞”(聽見) “奮”(捲起) “但”(只) “雖”(即使)“走”(跑)

  8、學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數量的詞,比較古今的不同用法,並填上適當的量詞:

  一(個)人 一(張)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塊)撫尺 兩(個)兒

  百千(個)人 百千(條)犬 百(只)手

  百(條)舌 百(張)口

  9、講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⑴ 先請學生朗讀並翻譯,然後師生共同補充訂正:

  “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裡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善:善於,擅長。者:代詞,代藝人。

  “會賓客大宴”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會:副詞,恰值,正好。

  “於廳事之東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廳的東北角,設定八尺寬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裡。於:介詞,在。廳事:廳堂、大廳。

  “一桌……一撫尺而已”。裡面僅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塊醒木。“而已”表示“僅有”的語氣助詞。

  “眾賓客團坐……無敢譁者”。眾多賓客團團圍坐在圍幕周圍,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圍幕裡醒木一拍,全場都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敢大聲說話。但:副詞,只,僅。寂然:寂、寂靜。然,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譁:喧鬧,聲大而雜亂。

  ⑵ 提問:這一段寫什麼內容?

  此段寫表演前的準備和會場情況。

  “善”字貫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題旨的關鍵性字眼。“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場地“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連用了四個“一”字,極力渲染道具簡單,以襯托後面藝人技藝的高超。“滿座寂然”、“無敢譁者”,寫出表演者表演前聽眾的反映。

  10、學生熟讀,背誦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研習課文二、三部分。

  【教學步驟】

  一、講讀第二部分(2~4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2段。

  2、學生翻譯第2段,然後師生訂正: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遠遠地聽見深巷衚衕裡狗在叫,接著有一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遙:遠。巷:衚衕、里弄。吠:狗叫。驚覺:驚嚇而醒過來。

  “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過了一會兒,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拍著小兒子,給他餵奶,孩子含著奶頭還在哭,婦人一邊拍著,一邊哼著哄他睡覺。另一個大兒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既而:時間副詞,表示一事過去不久又有一事,即不久,過了一會的意思。啼:放聲哭。亦:副詞,也。前一個“乳”是動詞,作“餵奶”講。後一個“乳”是名詞,奶頭。絮絮:連續不斷地談話。

  “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哼著哄他睡覺的聲音,小兒子含著奶頭的啼哭聲,大兒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叱罵大兒子的聲音,一齊發出,各種維妙維肖的聲響全都有了。當:值,在。是:此,這。叱:大聲呵斥。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絕妙”。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著頸子,偏著頭看,微笑著,默默地讚歎,認為好極了。以為,認為是。妙絕:“絕”,極,副詞,引伸為少有的,沒有人能趕得上。

  3、提問:在這一段中,作者描寫“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聲響場景?

  學生口述後,教師歸納:“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家人從睡夢中驚醒的場景。先寫院外遠處深夜犬吠聲,這是引起本段後文所寫一系列聲音的緣由。“便有婦人驚覺欠伸”,“便”是時間副詞,寫出由於“犬吠”引起的“驚覺欠伸”,以“犬吠”到“其夫囈語”表示出聲音由遠轉近,由院外深巷轉室內,由大轉小。“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寫一會兒後,緊接著發出了兒子醒來的聲音,大哭聲音和丈夫被兒子的哭聲驚醒的聲音。接著因為兒啼而發出的“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以及“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的聲音。至此,表演出了一家大小相繼醒來,各自發出不同的聲音,表現出聲音由小轉大,由簡到繁。“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五種聲音一時齊發,出現了口技表演的第一個高潮。而且各種聲音有因果關係。因“犬吠”而引起婦人“驚覺欠伸”。不久“兒醒,大啼”,而兒大啼引起“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兒嗚之”,又引起“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

  4、指名學生朗讀第3段。

  5、學生翻譯第3段,然後師生訂正:

  “未幾,夫齁有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倒,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沒有多久,丈夫的打呼聲響起來了,婦人哄拍小孩的聲音也逐漸停止了。隱約聽到有老鼠(出來活動),悉悉索索作響。有盆碗一類東西被打翻,婦人在睡夢中咳嗽。客人們的心情稍微放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未幾,時間副詞,沒有多久。傾側:傾斜歪倒。

  6、提問:這一段,作者描寫“善口技者”表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聲響場景?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善口技者”表演一家人又漸漸進入夢鄉的場景。“未幾”這一時間副詞,承接上段描寫表演的聲音高潮,表現出這高潮持續了短暫時間,“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表演的響聲由繁轉簡,由大轉小,由高潮轉入低潮,室內由鬧轉靜。“微聞有鼠作作索索”,進一步表現出室內的靜。全家都已入睡,老鼠才敢出穴活動;室內非常安靜,才能聽到老鼠動作的聲音。(這是以動襯靜)。

  7、指名學生朗讀第4段。

  8、學生翻譯第4段,然後師生訂正: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忽然有人大喊“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地呼喊,婦人也起來大聲地呼喊,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一會,有成百上千的孩子在啼哭,成百上千的狗在狂叫。中間還夾雜著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燃燒中的爆炸聲,還有呼呼的風聲,成百上千種聲音一齊響起來;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拉倒房屋時,人們一齊用力發出的許許的聲音,往外搶奪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一切應該有的聲音,沒有聽不到的。即使一個人長有一百隻手,每一隻手長有一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某一方面的情況;即使一個人長著一百張嘴,一張嘴長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一個地方。百千:是虛詞,極言其多。作:起,這裡是響起來的意思。凡所應有,無所不有:“無”、“不”兩個否定詞連用,表肯定。

  “於是眾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惶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兩條腿直髮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奮”:本義盡全力舉起的意思。這裡可譯成“捋、挽”。“走”:逃跑。

  9、講析第4段。

  在這一自然段,作者描繪了“善口技者”摹擬一場突然性的特大火災的驚險場景。

  這一場景可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表演用火警而引起的人們的惶急紛雜聲音(“忽一人大呼……百千犬吠”)。

  “忽”這一副詞表現出大呼“火起”的聲音來得突然,出人意料,陡地掀起駭浪險峰,構成了表演的又一巨大波瀾。

  “夫起大呼……兩兒齊哭”,表現出聲音由外到內,由少轉多,由街坊大呼“火起”到室內一家人強烈反響。“俄而”表時間短暫,繼室內一家大小呼喊啼哭,遠近街鄰被驚起,大人駭呼,小兒哭叫,狗也驚吠。三個“百千”表現出聲音繁多雜亂。

  第二層次:火勢猛烈的聲音(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百千齊作)。

  房屋倒塌,火聲爆響,風助火勢,表音表現出火勢的蔓廷、猛烈。

  第三層:緊張救火的聲響。(又百千求救聲……潑水聲)。

  “中間”、“又夾”等詞語的運用,表現出上述許多聲音同時發出,突出了失火、救火的緊急情景,達到了口技表演的又一高潮。接著用“凡所應有……不能名其一處也”,這一誇張讚歎語句,以失火、救火作結,襯托出“善口技者”技藝的高超。

  10、指名學生朗讀第5段。

  11、學生翻譯第5段,然後師生共同訂正: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響,各種聲響完全沒有了。撤掉圍幕一看,(裡邊)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畢:完全。絕:斷,停止。之:代指圍幕裡邊。

  12、提問:為什麼作者在本文結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結合完成課後“練習二”)

  這樣既與第一段呼應,寫出表演者憑藉進行表演的道具極為簡單,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領是全靠一張嘴,襯托了“善口技者”技藝高超。

  提問:課文中有哪幾處描寫了聽眾的精神和動作?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結合完成課後“練習二”)。

  有以下幾處描寫了聽眾的神情和動作:

  ⑴ 寫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從睡夢中驚醒的場景後,寫聽眾反應的有:“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表現出聽眾專注傾聽的神態,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

  ⑵ 寫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進入夢鄉的場景後,寫聽眾反應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襯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聽眾的情緒。

  ⑶ 寫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緊張場景後,寫聽眾反應的有:“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表現出聽眾已完全被帶進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緊張場面中去,忘卻了自己在聽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場,驚駭恐懼。這是隨著口技者卓越表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應,作者緊密結合口技表演,寫出聽眾的反應隨著表演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聽眾,襯托出口技者再現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寫聽眾的反應也使文章內容變得豐富多采。

  四、練習

   1、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2、熟讀課文、自選場景背誦(課後背誦全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四單元的基礎上設計的,旨在將學生的解題思路與方法繁華、條理化。掌握等量關係,形成思維模式和最佳化和解題模式。

  在本冊四單元中,根據數量關係而得到的兩積之和(其中一個因數相同),從而引出ab+ac=(a+b)c的形式,這一類習題均與學生熟知的相遇問題有聯絡。正基於此,期望透過熟練掌握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利用遷移規律,力求能運用這一思路解決與之特徵相似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他們更喜歡“動態”的課程,他們更易於接受與生活緊密聯絡、觸手可及的問題,同時,一旦知識深深烙入他們的腦海,只要適時點撥與梳理,更易於掌握與之相近、相臨的問題。因此,本課設計,透過學生愛動、愛玩、愛表現的特點,透過一系列走、演、操作與交流等到形式,力求“走近”、“走進”生活,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數學,積極主動吸收知識,實現知識的理解、掌握與昇華。達成輕鬆學習、快樂學習、靈活高效的目的。

  教學內容:

  相遇問題及運用相遇問題解題思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透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建立並理解相遇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並能結合實際問題描述數量關係。

  2、運用遷移規律,將相遇問題解題思路運用於與之相似的問題之中,能將具有相遇問題特徵的一系列問題轉化成相遇問題去分析、去思考、去高效解決。

  3、隨著問題的解決,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使他們熱愛數學,享受問題解決時的成就感。

  教學重、難點:

  運用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解決具有其特徵的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相遇問題演示器、玩具車、實物卡片

  學生準備:玩具車、實物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提問: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應該臬表示,你能用語言描述嗎?(為相遇問題的兩種基本選題關係的概括奠定基礎)

  2、請最後一排的一名同學走向講臺,同時老師沿直線迎上去,當與該生相遇時提問:

  我倆現在已經怎樣——(相遇)(用生活中的場景理解、感 知什麼是相遇)

  請思考後回答:我倆在剛才這一過程中,什麼相同,什麼不同,能建立一個怎樣的等量關係。(建立“甲行路程+乙行路程=兩人行的總路程”)

  二、建立模型:

  1、建立相遇問題等量關係

  (1)如果剛才我走了5秒,每秒行0.6米,後排的同學每秒行0.8米,出發時我們相距多少米?(感興趣的問題更利於學生思考,他們會積極主動去解決問題

  根擾剛才建立的等量關係,結合這裡的條件,你能把它變得具體一點?

  (2)透過引導得出:

  老師速度 明間+學生速度=距離

  (老師速度+學生速度) 時間=距離

  速度和 時間=距離

  (3)同桌交流:這樣列的依據是什麼,怎樣描述這些等量關係。(將生活語言轉化成數學語言)

  (4)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2、類題強化

  請兩名學生表演(其他學生用玩具車演示)

  小明和小東從相距560米的兩地出發,相對而行,經過6分鐘相遇,如果小明每分鐘行75米,小東每分鐘行多少米?

  (1)臺上臺下學一演示後,請學生建立等量關係並提問:

  你能建立幾種。建立後引導學生間交流(學生觀察表演,自已動手操作,能更深刻掌握知識)

  (2)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引導提問:你有什麼發現:剛才是路程不知道,現在是速度不知道,怎麼辦呢?(可以設小東每分鐘 米)

  (3)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3、建立模型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行走中產生的這一類問題吧。

  甲行速度 時間+乙行速度 時間=距離

  (甲行速度+乙行速度) 明間=距離

  速度和 時間=距離

  4、描述模型

  同桌相互描述理解這幾個等量關係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的主要對話,知道春天的一些季節特徵。

  2、感知故事中電話號碼的排列順序,初步找出其中的規律。

  (二、)活動準備《春天的電話》課件,數字卡片:1-5一份;小松鼠、小白兔、小花蛇、小狐狸貼絨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興趣。

  T:小朋友,如果你有一個好訊息,你會用什麼辦法去告訴你的好朋友呢?

  C1:打電話 C2:發簡訊 C3:寫信給他

  (評析:孩子們的經驗比較豐富,回答時氛圍很熱烈,在這裡多留了一些時間給孩子們充分表達的空間。)

  T:小熊也有一個好訊息要告訴它的好朋友,它會用什麼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吧。

  2、分段講述,依次出示課件。

  ⒈出示PPT1、2、老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T:小熊用什麼辦法告訴它的好朋友?C:打電話

  T:他先給誰打了電話?打電話先要按什麼?那小松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教師出示電話號碼)聽小熊在電話裡對小松鼠說了什麼?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吧!C: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玩吧!

  2.T:小松鼠聽完電話後,又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誰啊?C:小白兔

  T:小白兔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教師將前面一個數字移到最後,出示電話號碼)小松鼠對小白兔說了什麼呢?C: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幼兒練習小動物的對話)

  T:為什麼要請小白兔出來吃青草呢? C:因為小兔子本來就喜歡吃

  ⒊(出示PPT3)T:小白兔聽完電話後心裡會怎麼樣?(很開心)他也想到了給好朋友打電話,它的好朋友是誰啊?(教師出示小花蛇)小白兔就給小花蛇打電話,你們猜一猜他的號碼是多少呢?(34512)

  T:你是怎麼知道他家的電話號碼是這個的?C:把前面一個放到後面去

  (評析:透過前兩個號碼,老師用移數字的方法呈現出來,給了孩子一定的暗示,孩子們已經能夠自己總結出小動物的電話號碼規律來了。但這時是需要老師做一個精簡的總結提升的,才能夠讓所有的孩子都理解,老師在這裡缺乏了這樣一個總結。)

  T:小白兔對小花蛇了說什麼呢?幼兒學說對話。C: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裡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T:為什麼會讓小花蛇出來游泳呀? C:他平時就游泳的

  (評析:形式可以再多樣化一些,集體的,個別的、表演形式的,總是重複一種方式會讓孩子講的興趣度下降。)

  ⒋(出示PPT4、5)T:小花蛇聽完電話後也好開心,他想到了給好朋友小狐狸打電話,小狐狸的電話是多少呢?請小朋友猜一猜,並上來排出來(幼兒排電話號碼並集體驗證)。

  T:小花蛇會對小狐狸說什麼呢?幼兒先說,然後聽一聽、學一學。(喂,小狐狸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抓蟲子吧!)

  T:小狐狸聽完電話後想到了好朋友小熊,就給小熊打電話,號碼是多少呢,請小朋友再來猜一猜、排一排。

  T:小狐狸對小胖熊會說什麼呢?幼兒學說對話。(喂,小熊嗎?春天來了,山上的花兒開了,快出來採花吧!)老師邊貼上相應的圖片。

  T:你們發現小動物家電話號碼的秘密了嗎?原來只要把號碼最前面的數字寶寶排到隊伍後面去,就成了另一個小動物的號碼了。

  (評析:這樣的小結在孩子們發現的時候就應該予以肯定和總結,放在最後有些置後了。)

  4、講述故事最後一段。

  T:小動物接到電話會怎麼做呢?C1:出來玩 C2:會唱歌跳舞 C3:會很開心

  (看PPT6)T:小動物們接到電話,都高高興興地來到外邊,他們一起開心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T: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麼? C: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T:因為這些小動物們,你關心我,我關心你,都知道把好訊息帶給別人,讓大家都感到很開心。

  (五)活動延伸:

  T:春天來了,真是一個好訊息,小動物們都知道了,可是你的好朋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不知道呢,你們想告訴他們嗎?請你們把這個訊息也用你的辦法告訴他們吧!

  (評析:在活動最後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份調查表,讓孩子們填上想告訴的這個人的電話號碼,再在下面畫上自己想告訴他們的春天的特色。進一步地進行延伸,讓孩子們繼續思考春天裡的一些特徵。)

  二、活動評價

  ⒈活動中孩子們敢說、想說、願意說,老師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比較輕鬆地氛圍,給孩子充分的機會盡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有機會說,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十分願意思考,反應都是很熱烈的。

  ⒉孩子們透過老師的暗示發現了電話號碼的規律,也因為這個電話號碼,讓孩子們的情緒達到了整個活動的高潮。

  ⒊對於這個教材老師沒有繼續深挖,像小狐狸吃蟲子這樣的常識是可以在這個活動中體現的,老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⒋一遍零碎的欣賞、學說下來,老師沒有給孩子們一個完整欣賞的機會,孩子們沒有整體的來欣賞這個故事,這樣的語言活動中還讓孩子完整欣賞一遍會更好一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概述

  《 秋天》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純淨的詩篇。在這首詩中,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複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畫面清靜,悠遠,朦朧。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表達了作者 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本詩語言流暢、優美,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目標:初步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感知課文內容,能說出文中描繪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徵的景物。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透過描繪畫面、品味語言、仿寫詩歌來體會詩歌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悟秋天,讚美秋天,熱愛秋天,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的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閒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揣摩詩歌的清麗意象和準確生動的語言。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我校是一所城鎮中學,學生對 學習語文較感興趣,但學生大都來自農村,語感較差,語文素質參差不齊。

  2、透過平時的觀察、瞭解,我感到自己所任教的七年級兩班學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語言詞彙,具有初步朗讀感知課文和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學生具體的學習寫景的抒情詩歌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朗讀全詩。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創設情境、以讀促悟、先扶後放、“雙主”教學法。創設有利 於調動學生情感的多媒體情境,在大量的語文“讀”的實踐中,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探究性教學活動。

  2、 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方法

  本節課資訊科技成為創設情境、描繪圖畫、品味語言的工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資訊,從而徹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工具。

  3、根據教學本課的實際情況,我選擇以下的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聯想想像法。 (3)比較閱讀法。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課前教師下載製作多媒體課件,在多媒體教室裡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2、教學媒體選擇分析表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人新課

  1、媒體播放美麗的秋景圖畫。

  2、導語: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 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3、媒體出示作者照片及簡介: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二)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配樂範讀音訊。學生勾畫字詞並感知語言節奏。

  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2、學生試著配樂朗讀。要求讀出感情。

  3、媒體播放背景音樂,學生輕聲的自由朗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語速、節奏、停頓等。教師對學生的朗讀加以評價,並正音

  4、學生齊讀全詩。。

  5.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那麼這首詩是悲秋的還是喜秋的呢?

  (學生透過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後,形成了一定的能力,這種能力如果能被他們自己清晰地意識到,就能進一步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一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 示自己的舞臺。)

  (三)合作探究,互動釋疑

  1、出示思考題:

  a.為什麼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2、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討論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 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讚美的感情。

  3、、圖畫描繪:出示詩歌所描繪的三幅圖景的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幅圖。

  b、展示課件圖片,學生根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畫面。

  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裡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溼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揹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瀰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 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裡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4、研讀賞析,品味語言

  a.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 由遠及近的順序。

  b.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並說說你的感受。(播放課件)

  例:優美語句賞析,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遊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閒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嗎?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閒的心情。

  5、互動釋疑:學生提問,小組全班相互解決

  (四)教師小結,課外拓展

  1、教師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後農閒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閒、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2、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①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②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體現素質教育要求,把評價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課堂表現上,圍繞學生主動學習及課堂的表現來進行形成性評價;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便於掌握和應用。本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評價內容:課堂表現評價、學習效果評價

  2.評價方式: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學生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表現給予肯定,也是一種自信心的表露。

  小組評價:是指小組間的互相評價,具有促進小組合作的作用。

  教師評價:這裡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以及小組完成的作品進行一個全面的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八、幫助和總結

  說明教師以何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設計相應的不同幫助和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給予不同的幫助。

  在學習結束後,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簡要總結。可以佈置一些思考或練習題以強化學習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或補充的連結鼓勵學生超越這門課,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領域。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單韻母ü和音節yu。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掌握ü、yu的四聲。

  3利用教材的情景圖和兒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學拼音的樂趣。

  課前準備

  ü和yu以及帶調ü和yu的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教學掛圖。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i、u以及yi、wu的四個聲調

  二、看圖激趣,匯入新課

  1觀察情境圖:小兔田田介紹這是他的家,你喜歡這個地方嗎?能說說你的想法嗎?(學生討論交流)

  2談話匯入:春天多美啊!你看燕子回來了,細細的春雨在天空飄著,綠綠的禾苗快樂地喝著水。一陣春風吹來,河水輕輕地搖呀搖,把一群小魚送來了,他們和青蛙唱起了歌。

  三、學習單韻母

  1小魚的魚就是單韻母ü的讀音。

  2老師示範發音,學生看老師的口型:扁圓嘴巴üüü。

  3學生模仿發音,齊讀,個別讀。

  4給ü帶上四個聲調,請學生試讀,跟老師讀,然後打亂四個聲調順序讀。(集體讀、個別讀)

  5用ü的四個聲調組詞,隨機在圖上貼上帶調的ü。

  四、兒歌誦讀表演

  1出示兒歌,小兔田田問大家認識哪些字。田田範讀。

  2田田教讀,學生跟讀。

  3學生練讀(個人讀、小組讀、表演讀、全班齊讀)。

  五、指導書寫

  1出示圖一,同桌觀察圖,討論怎麼記住(圖形記憶、指拇遊戲等多種方法)。

  2觀察ü在拼音格所佔的位置。

  3老師在拼音格中板演ü,學生邊看筆畫筆順邊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先描紅,再仿寫。

  六、學習音節yu

  1小兔田田講故事:今天是小魚的生日,好朋友們好像都忘了這件事。到了晚上,小魚傷心地哭了起來,流著淚跑回家。剛一進家門,小夥伴們忽然出現在他面前,唱起了生日快樂歌,還送給她一件特別的禮物——漂亮的新衣服!小魚穿上這件漂亮的衣服不哭了,高興地笑了!

  2認讀音節yu,用順口溜幫學生記住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小魚見到漂亮衣,擦了眼淚笑嘻嘻,擦乾眼淚還讀ü。

  3練習讀yu的四個聲調,分別用yu的四個聲調組詞。

  4在兒歌中把音節yu找出來,再讀兒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目標

  1、 能快樂的與老師、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

  2、 鼓勵幼兒聽音樂大膽想象動作,促進幼兒間的交往。

  準備

  音樂 錄音機 貼物 天線寶寶頭飾

  重點

  鼓勵幼兒愉快的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聽音樂想出各種各樣不同的動作。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提問

  二、設想與意圖

  一 律動:幼兒(天線寶寶)與老師(天線姐姐)一起愉快進入活動室。

  二 老師與幼兒一起來跳有趣的天線舞

  三 韻律活動:天線寶寶

  鼓勵幼兒大膽的跟著音樂動起來,對一些積極參與活動的幼兒 要及時獎勵。,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欣賞音樂1—2遍。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動作。

  3、鼓勵幼兒聽音樂找朋友一起玩。

  4、跟著音樂一起動起來,2—3遍。

  四 聽音樂和寶寶一起出活動室。

  1、天線寶寶,我們一起去玩,好嗎?寶寶,你們看媽媽屁股上是什麼呀?氣球動來動去,你們能追到它嗎?來,試試看吧!

  2、剛才你們玩的開心嗎?瞧!我們的頭上有什麼(天線) 我們的天線會跳舞,一起來試試吧!好玩吧!

  我們的天線(頭)會跳舞 ,看看還有哪裡動動我們的天線會跳舞呀!

  1、你喜歡這首曲子嗎?讓我們一起動起來跳舞,好嗎?

  3、剛才媽媽找了一個天線寶寶一起來玩,我們寶寶也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好嗎?

  孩子們最喜歡看動畫片,天線寶寶又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動畫人物。設想透過這個活動,可以讓幼兒在愉快的舞蹈中獲得自由表達的空間,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在活動中允許幼兒自由參與、自由發揮,這樣可以給幼兒的自我表達提供豐富而廣闊地天地。 透過這個活動也可以很好的體現有效的師幼互動和同伴互動,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準備新課

  課前先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自己先練讀,再同桌互相指認教師用生字卡片進行檢查和強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認和正音。如塌(踏)、岡(崗)、純(不讀qon)、冶(治)等等。

  二、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女媧補天》(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看到這個字一一女媧的媧,你們聯想到哪些與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饋,教師把學生說出的形近字有選擇地寫到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字形和讀音,並組詞讀一讀。)

  同學們預習課文後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古代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嗎?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一一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麼人們又為什麼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來思考。

  三、引導自讀課文和質疑。

  1.當你們看到課題、閱讀課文時,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嗎?大家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學生質疑,教師適當歸納、有選擇地板書。設計質疑:(1)女媧是誰呢?(2)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呢?(3)有淺有女媧這個人呢?(4)女媧怎麼補天呢?)

  2.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像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等問題,我們在閱讀中都會弄懂的。

  四、學生探究閱讀。

  1.提出閱讀要求。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1)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補天的原因;(2)課題叫女媧補天,那麼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請用l|標明起止。)

  (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所給時間要比較充分。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後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

  2.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探究的情況。

  3.反饋。

  (1)教師提出問題:女媧為什麼要補天?(學生髮言。)

  (2)教師小結: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裡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我們再來看看,女媧看到人們受災受難,她的心裡特別難過。寫這些災難景象的是課文第幾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這部分課文。哪些同學願意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課文描寫的那些景象在頭腦中展開想象同學們剛才在讀、昕課文時,頭腦中浮現了什麼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沒有?同學們可以在小組裡議論一下。(議論後,組織學生髮言。)

  (3)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裡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著想, 總想著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於水火的一種獻身精神。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人們受災受難同情的語調。學生練習讀,齊讀,教師適當指導。想想在生活中或電視裡有沒有聽說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一一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呢?(比如,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可以放1998年發洪水時解放軍解救群眾的鏡頭。)(學生髮言。)再分層次、分小組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引導想象,引導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

  透過這節課同學們自己閱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為大家著想的英雄。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為什麼要塑造女媧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戰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六、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2、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民又安居樂業

  起火 發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習作一》要求學生寫建議,春節來了,建議班級舉行一次春遊活動,去哪裡好,把自己的意見寫出來。看誰的理由充分。為了使大家更好地瞭解自己介紹的地方,還可以配上插圖或附上以前去瀏覽時的照片。

  二、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我的建議》,瞭解文中“建議”的材料選擇和安排。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領悟關於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議”的一般寫法。

  3、按“習作要求”,選擇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寫一篇日記,要能表達真情實感。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習作的要求。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例文《我的建議》。

  1、自己先讀讀《我的建議》主要寫了什麼?

  2、交流。

  A小作者建議你做什麼?

  B你能接受他的建議嗎?為什麼?

  3、小結。

  因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寫得很充分。是啊,那裡的景物雖然很普通,但作者寫得很美,寫出了別人沒有觀察到的東西,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對“最米人的池塘”,他沒有具體寫,這樣,同學們不是更想去了嗎?

  (二)、宣佈本次習作內容:《我的建議》。

  春天來了,大家想去春遊嗎?你認為到哪裡去最好?請仿照例文寫個建議。

  (三)拓展思路,習作指導。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個地方最值得人留連往返?

  板書:

  我的建議

  交代地點 簡潔

  2、要以理服人。抓住關鍵的景點,有序、仔細地介紹這一景點。盡力把這一景點介紹清楚,介紹具體,能吸引讀者。

  板書:

  主要景點 具體 文章結尾 點題

  (四)學生習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講評

  一、簡介本次習作基本情況。

  大部分同學能選取一個地方,抓住關鍵的景點,有序、仔細地介紹這一景點。並把這一景點介紹清楚,介紹具體,能吸引讀者。還能結合課內外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習作練習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學寫得較籠統,並不是十分吸引人。

  二、典型習作集體點評。

  習作例文:我的建議

  春姑娘又輕輕的來到了人間。在青翠的山間,留下了她的足跡。我建議同學們到詩情畫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腦海裡。

  走上乾淨的階梯,好像走進了地球另一邊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條隨時準備騰空的臥龍,景色秀麗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頂峰,就會發現所有的一切都煥然一新,松柏向我們點頭,鳥兒向我們歌唱,連路邊平時不起眼的小草,也歡呼雀躍起來,襯托在小草上的鮮花,也那麼透明晶瑩,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麼神奇的咒語,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變的不同尋常。一座座青山插入雲霄,峰頂銀光閃閃,這好像一幅畫。

  我希望老師和同學採用我的建議,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

  總評:你進步了,老師為你高興!繼續加油!

  1、用詞不當,應將“輕輕的”改成“悄悄地”

  2、“,”應改成“。”

  3、這句話過渡很自然。

  4、“,”應改成“。”

  5、想象力豐富,比喻恰當。但“騰空”應用“騰飛”更好。

  6、“煥然一新”、“歡呼雀躍”、“透明晶瑩”這幾個詞使文章增色不少

  三、板書設計:

  交代地點 簡潔

  我的建議 主要景點 具體

  文章結尾 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