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設想

  這一冊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項內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動識字”。前者側重於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後者則側重思想意識的強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於側重操作層面的內容,除了要注意具體方法的指導之外,也要重視“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而對側重思想意識培養的內容,除了要充分重視“符合客觀規律思維模式”的建構之外,同樣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導和練習。有的東西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它卻一輩子有用;有的東西一時有用,但它卻一輩子無用。諸如“勤查字典”、“主動識字”之類的習慣大概都屬於前者。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彩圖或教學掛圖,並結合平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應具備的態度。在掌握有關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逐步養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彩圖或教學掛圖,並結合課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主動識字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結合勤查字典的教學,培養學生逐步養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勤查字典和有關工具書。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態度,瞭解主動識字的途徑。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指導看圖,知道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求:培養學生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重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的重要性,並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加以運用。

  一 回顧,匯入新課。

  1回憶以前我們學過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4”

  3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一個好習慣:勤查字典(板書、齊讀)

  1出示第一頁的三幅圖,自己看看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瞭解這三幅圖是老師在教同學們查字典。

  2你知道都有哪些字典嗎?(教師出示字典、詞典)你用過哪些?對我們有什麼用?

  3出示第二幅圖,自己看看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瞭解這三幅圖是同學們自己在認真地查字典。

  4練習查字典。

  教師出示一段文字,學生拿出自己的字典查出不認識的字。

  三 總結:

  今後我們在看書學習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又多了一個好老師——字典,讓我們在它的幫助下,一步步邁上知識的高峰。

  第二課時

  內容:指導看圖,知道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求:培養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重點: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養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的重要性,並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加以運用。

  一 回憶,導人。

  上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好習慣?

  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好習慣:主動識字(板書,齊讀)

  二 學習第二個好習慣。

  1出示第一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麼?

  我們以前是怎樣學習生字的?

  這就是主動識字的內容。

  2出示第二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麼?

  一個學習小組的同學在給老師講他們學習的結果。

  3出示第三幅圖,說一說圖上畫了什麼?

  兩個同學在放學的路上讀路邊的商店招牌。

  4你在主動識字方面是如何做的?

  三 總結。

  教學反思: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地、不懈地訓練、堅持。第一課時,我結合本學期的目標之一——學習部首查字法進行教學,使得空洞的說教變得豐滿起來,變得有血有肉,孩子動起來了,注意力更集中,效果更好。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合平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

  2.使學生懂得平時要認真、持之以恆、形成良好習慣。

  3.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小學階段應使用哪些工具書和為什麼使用這些工具書。

  4.使學生逐步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和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做讀書筆記時要專注、認真。訓練學生查工具書解決讀書時的實際問題,逐步養成做讀書筆記和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匯入,使學生明白讀書做筆記的重要性

  1.師講汪得淨讀書不做筆記的故事。

  2.生聽後討論:聽了故事後你明白了什麼?

  3.引導學生說說讀書做筆記的重要性。

  4.教師小結:讀書做筆記可幫助我們加深理解,增強記憶,積累資料,因此,我們應當養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

  二.觀看插圖,讓學生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

  (1)上面一幅圖上的學生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老師在幹什麼?說說黑板上寫了些什麼。“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什麼意思?

  (2)下面一幅圖上的女同學在幹什麼?態度怎樣?

  (3)園形特寫圖上有什麼?這告訴我們,讀書做筆記要準備好哪些東西?

  2.指導觀察第2頁和第3頁的通版圖。

  (1)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裡?在幹什麼?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2)第3頁下面的圖上畫的是什麼?看了這幅圖,你明白了什麼?(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要用鋼筆做筆記;書寫要工整;筆記要做在專用的卡片上等等)

  (3)第2頁下面的2幅圖和第3頁上面的3幅圖,都是讀書筆記,分別是讀後感和摘抄。

  3.講授做讀書筆記常用的方法。

  (1)摘抄。(精彩詞句)

  (2)編寫提綱。(概括主要內容)

  (3)寫讀後感受。

  三.引導學生說說學習收穫。

  第二課時

  一.看圖揭題,瞭解工具書的意義

  1.出示教學掛圖,讀讀橢圓形框內的兩行文字,說說圖上是誰,他手裡拿的是什麼,以明確該圖的主題。

  2.指名回答。

  3.教師小結。

  二.指導看圖,教給學生使用工具書的常識。

  1.先觀察第4頁的圖畫,說說圖上有哪些工具書,自己現在有哪些工具書,還準備購買什麼工具書,框內中間兩幅小圖上畫有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2.教師小結。

  3.然後觀察第5頁上部兩幅圖,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幹什麼。

  4.口述怎樣選擇和購買工具書。

  5.教師小結。

  6.最後觀察第5頁中間和下面的兩面三刀幅圖,說說這兩面三刀位小學生是怎樣使用工具書的,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舉例說說在什麼情況下怎樣使用工具書。

  7.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三.分角色表演,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1.一名學生安靜地在“書店”的櫃檯旁選擇工具書。

  2.他在認真聽“營業員”介紹工具書。

  3.他選中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到“收款臺”交款。

  4.他“回家”後閱讀《去開啟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這篇課文,他不理解“溫馨”這個詞語的意思,用上了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準確地理解了這信詞語的意思,並在課本上摘抄了這個詞語的解釋。

  5.總結。

  第三課時

  一.觀摩優秀讀書筆記,激發學生做讀書筆記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濃度嘗試做讀書筆記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

  2.學生閱讀材料,做讀書筆記。

  要求:(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3)摘抄重點詞句,讀後感以三言兩語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收穫和感想。

  3.教師巡視指導,多做點撥。

  4.學生小組交流所做的讀書筆記,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同學們所做的讀書筆記。

  三.教師小結。

  四.訓練使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浩hàn”這個詞語,要求查出“hàn”的字形和這個詞語的意思。

  2.出示:“洋溢”這個詞語中的“溢”怎麼讀?它的意思是什麼?你是用什麼方法在字典裡查詢的?

  3.學生動手查工具書。

  4.總結評比。

  五.總結全課,勉勵鞭策

  1.透過這三節課的學習,你們懂得了什麼?

  2.你準備怎樣做讀書筆記和使用工具書呢?

  3.老師相信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能認真學做讀書筆記。本學期中,班級將進行優秀讀書筆記展覽,我們看誰讀書筆記做得最好。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養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初步養成主動識字、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勤於查字典的習慣及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學習。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同學們,上學期你養成了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2.本學期還要重點培養兩個學習習慣,其中一個為勤查字典(板書)。

  二、指導看圖

  1.看第一頁上面的插圖,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麼?

  2.師述:我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學生了,知道了多讀課外書的好處,可是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我們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呢?

  3.仔細看上面的小圖:圖上的老師在向我們推薦什麼?(字典)

  4.看下面兩副圖上畫了什麼?他們分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字典呢?

  5.從整體入手,仔細看下面的小圖,完整地說說圖上學生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

  6.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看圖,說說同學們在幹什麼?

  7.看第二頁圖,說說還有哪些情況下我們經常用到字典的?{在學校,在家中}

  8.談談你平時是如何使用字典的?

  三、總結板書,進行練習

  1.說說新學期裡自己準備怎樣培養自己勤於查字典的習慣?(小組交流)

  點評:讓學生在小組裡交流交流,既可以在別人的討論中得到啟發,也可以由小組長組織同學們在學習中展開競賽,更快的養成良好的習慣。

  2.閱讀課外讀物。

  第二課時

  一、簡介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魯迅先生嗎?他曾經給一位小學生寫過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就如同採蜜,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樂於課外閱讀對於一個人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這樣,他才能獲得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我們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認識的字太多的話,那就肯定會影響我們的閱讀效率了。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看書。

  二、指導看圖

  1.看第3頁上面第一幅圖,從照片上你看出了什麼?

  2.第2、3幅圖畫了什麼?

  3.他們透過什麼途徑識字呢?

  4.看下面第一幅圖,同學們在幹什麼?(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圖識字)

  5.看下面第二幅圖,兩位同學在幹什麼?(在大街上看鋪名識字)

  三、小結

  圖上的同學挑選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字識的多了,閱讀課外書籍、報刊也就方便多了,這樣就可以從中學到許多課本里沒有的知識,對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大有好處。

  四、討論

  1.你想讀課外書嗎,有什麼困難?(大家交流解決。)

  2.談談你平常讀了哪些課外書?有什麼收穫?

  3.今後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主動識字?

  4.佈置一個月後進行識字比賽。(分“個人獎”和“小組獎”)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1頁課本插圖,使學生了解學會修改作文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養成認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2、知道學生認真觀察2~3頁課本插圖,使學生懂得多種渠道學語文的道理,培養他們從小養成多方面積累、多渠道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圖匯入,板書揭題

  開啟課本,翻到第1頁,看看上面的圖中是誰在什麼地方於什麼。(圖上是老師正在教室裡給同學們講課,講解關於修改作文的問題)好!今天我也來給同學們講--講修改作文的問題。(板書:文章不厭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厭百回改”的意思

  1、齊讀:

  2、提示“厭”、“百”的意思。厭:滿足。日:這裡是虛指,表示多次、反覆的意思。

  3、學生試說句意

  4、明確句意:文章寫好了,要經過反覆修改,才能成為好文章。

  5、過渡:為什麼說文章要經過反覆修改才能成為好文章呢?

  三、出示小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中,部隊作家魏巍隨志願軍戰士來到朝鮮。在朝鮮戰場上,他每天都被志願軍戰士的英雄事蹟感動著。於是,他寫了-篇文章來歌頌志願軍戰土。在初稿中,他選用了二十多個感人事蹟,後來,他對初稿進行了反覆修改,刪去了許多內容,最後只選取了三個事例,分別從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三個方面歌頌志願軍戰士。:文章改短了卻更加精煉,更加感人,這就是有名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

  1、學生討論:魏巍為什麼要反覆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結果怎樣?說明了什麼?

  2、教師指點:魏巍最初選取了二十多個事例,當然都很感人;但由於事例太多,讀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覆修改,修改的結果,長的變短,卻更加精煉,更加感人、這正說明了“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道理

  3討論:作家寫作要修改,我們小學生寫作要不要修改呢?(生答:更應該)為什麼呢?

  教師指點:我們小學牛學習寫作的時間不長,作文當然不可能-次就寫得盡善盡美,當中必然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必須進行反覆修改。

  四、繼續觀察第1貝下面的圖

  1、圖上是誰?在幹什麼:是怎麼做的:

  生答:圖上是同學們在認真地修改作文。

  2、圖上同學們修改作文時右哪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鞏固基本的學習習慣)(1)坐姿端正。(2)握筆姿勢正確。(3)書本、文具擺放整齊。(4)專心致志。

  五、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們寫好作文後應該怎麼做?

  明確修改程式:先通讀全文,再逐段逐句邊讀原文邊修改。

  2、發現需要修改的地方應該怎麼做?

  明確修改方法:用修改符號修改。

  六、觀察第1頁的插圖,學習運用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1、教師提示:這是-位小學生的作文《小花貓》的一部分。文章寫好後,他在上面作了修改。

  2、清同學們讀一讀這段文字,看看裡面修改了幾處,是怎樣修改的。

  3、清同學們一句-句地讀,先讀修改以前的。再瀆修改以後的。想一想:小作者為什麼這樣修改?

  明確:

  第一處和第六處:語句多餘。第二處:標點錯誤。第三處:意思不完整,不連貫:第四處:順序混亂,應先寫頭部再寫身體。第五處:錯別字。

  4、剛才我們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們自己修改作文的時候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考慮呢?

  明確:(1)錯別字(2)標點不當(3)用詞不當(4)語序顛倒(5)語句多餘(6)詞語脫漏

  5、你從小作者的修改中學到了哪些修改符號?你還知道哪些修改符號?

  明確以下修改符號:刪除插入 更換調序

  6、運用修改符號修改好作文後應該怎麼辦?

  七、總結

  1、同學們打好作文草稿後應該怎麼做?

  2、總結談話:學會修改作文不僅是一種知識,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習慣。學會修改作文,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對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和語文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課時

  一、問題匯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主要是透過什麼渠道學習語文的?(生答:語文課)然而,學習語文還有許許多多的渠道,你們想知道嗎?(板書課題:多種渠道學語文)

  二、初步觀察第2-3頁的插圖,根據地點把插圖分為三類

  1、家中: 2、學校: 3、校外:

  三、分類指導觀察插圖

  1、指導觀察第2頁上部和下部的-組插圖。

  (1)請同學們把兩幅圖聯絡起來觀察,誰能說說圖上分別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2)看了這兩幅圖,你有什麼啟發?(收聽廣播節目、透過熱線電話問疑解難是學習語文的渠道之一)

  2、指導觀察第3頁下面的兩幅插圖,思考:這兩幅圖上分別是誰,正在幹什麼?(左圖是兩位同學正在用電腦打字,右圖是兩位同學在聚精會神地收看電視講座)

  3、透過以上觀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學們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學習語文呢?

  4、指導觀察第3頁上面的兩幅圖。

  (1)請同學們看看這兩幅圖,看看圖上分別是誰,在幹什麼,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從圓形圖上的麥克風、投影儀可以看出老師站在講臺前;同學們桌上的文具擺放整齊,書本還沒有開啟,可以看出老師正在給學生作課前談話;同學們坐姿端正,專心聽講,可以想象老師的談話很精彩,已經把同學們帶進課文的情境之中)

  (2)-節-節的語文課是我們學習語文的主陣地、主渠道,我們的語文知識和能力主要從課堂學習中來。那麼,我們應當怎樣上好每-節語文課呢?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還應該養成坐姿端正、書本文具擺放整齊、自覺遵守課堂紀律的良好習慣。這些是學好語文的重要保證,。

  5、觀察第3頁下面的兩幅圖;:

  (1)指導觀察插圖,弄清圖上分別有哪些人。在於什麼,是怎麼做的。

  左圖:人物--校長、三名小記者

  地點--學校櫥窗前

  事情--採訪

  怎麼做--用攝像機、手持話筒、做記錄

  右圖:人物--興趣小組成員

  地點--教室

  事情--猜謎語(或講故事)

  (2)指導學生說圖意。提示:右圖應安排好說的順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動作來說。

  (3)同學們在學校裡參加過語文學科的哪些課外活動呢?這些活動對你學習語文有哪些幫助呢?

  學生交流體會,教師順勢小結:所以我們應當充分利用課外活動這一渠道學語文,在活動中增長見識,提高才幹。

  三、繼續觀察插圖

  1、觀察第2頁下面的四幅圖。

  (1)弄清人物、地點、事情,然後說圖意。

  ①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地到工廠參觀。

  ③同學們穿上小軍裝,參觀軍事基地,津津有味地聽解放軍阿姨講解武器裝備。(引導學生適當展開想象,突出同學們熱愛解放軍的感情)

  ④少先隊員深入農村,來到田頭,挽起褲管,在農民阿姨的指導下學做農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進一步說出少先隊員不怕髒、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師小結:同學們走出校園,融人社會,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我們不但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而且要做好記錄和文字整理工作,讓社會活動推動我們的語文學習。

  2、觀察第3頁的圖。

  (])引導學生說出整體圖意:這四幅圖的內容都是小學生在圖書館借閱課外書刊的情景。

  (2)逐一說出圖意。

  ①一位小學生在圖書館查詢書名目錄。

  ②同學們在閱覽室裡閱讀課外書報。

  ③同學們在圖書館的書架前挑選課外書刊。

  ④同學從金陵圖書館借到廠自己想看的書,滿意而歸。

  (3)教師小結: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記載了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們無淪學習哪-門學科,都離不開課外閱讀,學習語文更是如此。閱讀課外書刊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四、總結與延伸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學習語文的渠道? (提示從家中學語文、校內學語文、校外學語文三個方面說。只要學生說的對學習語文有幫助的就給予肯定,對說得較好的則板書在黑板上以示鼓勵)

  以下內容儘量引導學生說出,如學生不能說出,可由教師給出。

  (1)家中學語文。

  ①網上學語文。②與家人交談,學習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

  ③飼養小動物,種植植物,寫觀察日記。

  (2)校內學語文。

  ①自辦牆報板報,參加興趣小組活動:②留心校園生活,做有心人,積累寫作素材。

  (3)校外學語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標語學書法。②利用假期參加社群活動。

  ③發現有創意的廣告,理解商家用心,學習語言技巧。

  3、總結:“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和學習中處處有語文,只要我們做學習語文的有心人,養成多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我們的語文水平一定能不斷提高,語文能力一定會不斷增強!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5

  教法設想:

  既然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那與普通的課文應該區別開來,習慣的培養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透過無數次重複實踐來養成,而不是靠理論學習而養成。所以教學這一課時,應透過具體鮮活的實踐活動,並在以後的教學中都請注意滲入這個實踐活動。

  本課教學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學寫日記,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懂得寫日記的重要性,能在今後的學習中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二、是培養他們熱愛圖書的好習慣。

  1.教學“寫日記”

  我班已有個別學生堅持寫日記了,只要把這些日記給學生看一下,稍加指導,學生便會明白寫日記的格式。但如何具體地寫,堅持寫等則有一定難度。課前應找那幾個日記寫得不錯的同學,讓他們準備交流自己寫日記的心得與樂趣。

  2.愛護圖書

  在寒假中已經佈置每個學生至少要買一本好書,並要求他們每人還得帶一本書,讓學生對比新書與舊書,同時還得延伸到作業書的保護等,拿出上學期幾本非常破的作業,鼓勵學生愛護保護好自己的作業,並學會如何修整自己的作業。

  教學時應多結合自己的班級的實際情況,書上的介紹讓他們自己有目的看一下即可。

  具體設計: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了解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懂得愛護圖書的意義和要求,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學會方法。

  2.在實踐中養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引入

  由寒假的習作作業引入。

  二、交流作業,學寫日記

  1.讓幾個寫日記不錯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日記。

  2.讓學生明白日記的格式。

  3.讓個別同學交流寫日記的心得體會。

  4.指導如何寫日記。

  a.由上面學生的談得體會引伸如何寫日記,即日記可寫些什麼樣的內容?讓學生明白日記就是寫當日有意義的事。

  b.讓他們再仔細地讀一下教材,更深入地明白寫日記的方法。

  c.現場把自己的習作改成日記格式。

  d.互相交流自己的日記。

  三、明白寫日記重要性

  1.簡單討論寫日記有什麼好處?

  2.身邊有許多學生已經堅持寫日記了。

  3.如何制定好寫日記計劃,互相監督,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4.小結。

  寫日記能夠為自己提供寫作機會,幫助提高寫作水平。

  透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麼做、怎麼想,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四、實踐作業

  寫一則日記。

  要求:

  1.寫一日之中值得回味的一事,或針對一些事的想法等。

  2.在表達完整的前提下,儘可能短小一點。

  第二課時

  一、用現實的情境引入

  (一)出示上學期的作業本及圖書,有針對性講述:

  1.乾淨整潔的作業。

  2.破爛不堪的作業。

  3.雖然試著修理,但修得很糟糕的作業。

  4.出示幾本被學生看破的圖書。

  (二)讓學生針對這些情況談自己的感想。

  並由他們的感想引入話題,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是一種不成熟,沒有長大的表現,在新的一年中,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圖書與作業更整潔與乾淨?

  二、當場指導修理自己的圖書與作業

  1.教師現場示範如何修理與保護自己的作業與圖書。

  2.找同學當場練習修理。讓學生評議。

  3.教師再有針對性地指導。

  4.指導教材再深入地感知。

  三、說說自己今後打算怎麼做

  1.同學們,聽了這些破書的哭訴,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如何修補圖書呢?

  2.透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護圖書的意義,該怎樣保護圖書,希望在你們今後的日常生活中,從愛護課本做起,愛護書、讀好書。

  3.在學期最後,將舉行“整潔作業”評比。

  四、實踐性作業

  晚上回家把自己損壞或不整的作業或圖書好好修理一番。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使學生了解學會蒐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並逐步養成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勤學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使學生了解學會蒐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不懂就問和勤於蒐集資料的良好習慣。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

  2、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勤學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看第1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問”的重要性。

  1、齊讀“不懂就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後指名回答。

  (1)第1幅圖上有什麼人?在哪裡?在幹什麼?

  (2)第2幅圖是在哪裡?從哪裡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幹什麼 ?

  (3)第3幅圖是在哪裡?從哪裡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幹什麼 ?

  表現的是哪裡,怎麼知道的,有哪些人,人們正在幹什麼?

  (4)看第4幅圖,這是在哪裡?兩名同學正在幹什麼,老師呢?

  二、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問”。

  1、看完第1頁的4幅圖後,你明白了什麼?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於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裡,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裡,在校園裡,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同學……一句話,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也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問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討論: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麼樣?

  3、我們今後應該怎麼辦?請學生說說今後的打算?

  三、總結。

  同學們,不懂就要問,只要留心,處處皆學問,書本上的、自然界的一切,只要自己有疑問,都可以向別人請教;如果自己動了腦筋不能解答,隨時隨地都可以問。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相互之間都可以成為老師,誰能解答問題,他就是老師。其實“不懂就問”,就是“多問”,這是與“勤學”聯絡在一起的,平時我們常說“勤學多問”,就是這個道理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平時的教學實際,使學生了解學會蒐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

  2、逐步養成勤於蒐集資料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學會蒐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逐步養成勤於蒐集資料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

  優秀資料若干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蒐集資料的重要性。

  1、這裡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

  (1)老師打算寫一篇關於蘇州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在需要做些什麼準備?

  (2)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麼準備?

  (蒐集有關資料等。)

  2、引導學生談談蒐集資料的重要性。

  3、老師小結:蒐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於蒐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2頁的圖。

  (1)第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在幹什麼?

  (2)圓形圖上的女同學在幹什麼?態度怎樣?

  (3)下面一幅圖上的這些同學在做什麼?

  2、討論:在公共場所查閱資料時應注意些什麼?

  小結:如果在公共場所查閱資料,應做到言行舉止文明,保持室內安靜,還要注意愛惜資料。

  3、指導觀察第3頁上的圖片。

  (1)第3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裡?在幹什麼?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結合實際,想一想:除了這些,你認為還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蒐集資料呢?

  同桌討論後指名全班交流。

  (可以透過看報刊,參觀展覽,採訪和訪問等來蒐集資料。)

  4、講授蒐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蒐集資料的一些方法,那麼蒐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摘抄,為了便於查閱,分類不要雜亂。

  (2)製作資料卡片,這樣有利於資料分類。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續的畫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編輯剪報,把蒐集到的各方面的資料,以製成小報的形式來積累。

  三、觀摩蒐集的資料,激發學生蒐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秀的蒐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蒐集資料的主人優秀的學習成果。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怎麼做?

  四、引導學生嘗試蒐集資料。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蒐集資料。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種蒐集資料的方法。

  3、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4、學生小組交流所蒐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同學們蒐集資料的成果。

  五、教師小結學生蒐集資料的情況。

  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貴在堅持,養成勤於蒐集資料的習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使學生了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與作用,初步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逐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讓學生了解在小學階段應使用哪些工具書和為什麼要使用工具書,逐步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3、教育學生懂得平時要認真、持之以恆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在做筆記時要專心、認真,初步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養成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

  2、訓練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讀書時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使學生了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與作用,初步掌握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2、教育學生逐步養成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

  1、講述故事。

  從前,有人叫汪得淨的人,非常喜歡讀書,而且態度很認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來頭頭是道,朋友們都很佩服。他有一個缺點,就是懶得動筆墨,不願寫讀書筆記。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詩,認為寫得特別好,就認認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這首詩記在腦子裡,準備適當的時候介紹給朋友。一天,朋友來看他,他就說,兩個月前讀過一首詠虎的詩,雖然只有四句,卻把老虎寫活了。朋友請他說出來聽聽,他想了想,說:“第一句好像是什麼什麼虎,第二句大概是什麼什麼苦。”朋友不滿地說: “既然前兩句忘了,就說後兩句吧。”他抬起頭,來回踱著方步,好半天才說:“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記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2、聽了故事,你明白了什麼?

  引導學生說說讀書做筆記的重要性。

  3、教師小結:讀書做筆調可以鍛鍊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積累與豐富我們的知識,加深對讀物的理解,鍛鍊分析概括能力,提高理解和表達能力。因此,我們應當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二、觀察插圖

  1、觀察第一頁的圖。

  (1)上面一幅圖上的學生在什麼地方幹什麼?老師又在做什麼?黑板上寫了些什麼?“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什麼意思?

  教師提示讀書筆記的幾種形式:摘抄卡片、文章,編寫提綱,寫讀後感等等。

  (2)下面這幅圖上的女同學在幹什麼?態度怎樣?

  (3)觀察圓形放大圖,從中你知道了什麼?

  (4)小結:“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做筆記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摘抄好詞佳句和相關的知識,還是編寫讀物提綱,或者是寫讀後感,對我們的學習都是有好處的。

  2、指導觀察麼2、3頁的插圖。

  (1)觀察左上角的插圖,同學們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2)觀察右下角的插圖,圖上畫了什麼?看了這幅圖,你明白了什麼?

  (3)觀察左下角的讀書筆記,讓學生讀一讀,說說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教師講解:讀書筆記的標題可以直接寫“讀某某文”或“讀某某書有感”,也可以在標題下面再加一個副標題,副標題前要用上破折號,但無論是什麼題目,行款都與寫作文相同。另外,要寫好讀書筆記,必須深入瞭解所讀的書或文章的內容,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4)觀察右上角的卡片,瞭解卡片的內容,比較這幾張卡片在形式上的不同。

  小結:卡片的種類較多,最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標準卡片,上面有“類別、編號、文題”等等,摘抄時要填好;一種是自制卡片,但也要註明摘抄內容的出處。摘抄的卡片要歸類儲存好,以便需要時查詢。如果我們從小養成摘抄卡片並分類保管的習慣,知識量就會大大增加,作文內容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三、指導嘗試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

  2、學生閱讀,做讀書筆記。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三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3)讀後可以用三言兩語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收穫和感想。

  3、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交流。

  四、總結

  讀書做筆記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努力做到長期堅持培養好習慣,這樣會終身受益。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讓學生了解使用工具書的意義和作用,掌握選擇和購買工具書的方法。

  2、教育學生逐步養成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出示掛圖:讀讀框內上下兩行文字,說說圖上是誰,他手裡拿的是什麼,明確圖的主題。

  2、小結: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人不可能門門知識都精通。要學習各種知識,就離不開書本和老師。工具書就是我償不說話的老師。遇到疑難問題,如果老師不在身邊,就可以透過查字典、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

  二、指導看圖,學習使用工具書

  1、觀察第4頁下面的插圖,說說圖上有哪些工具書,你現在有哪些工具書,還準備購買什麼工具書。

  2、觀察第5頁上面的兩幅圖,說說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他們是怎樣選擇和購買工具書的?

  小結:購買、借閱工具書應去書店或圖書館專門的櫃檯或書架旁選擇,要先確定自己需要的工具書屬於哪一類,按型別找到後再看書脊上的名稱,最後將要購買或借閱的工具書輕輕抽出來。

  3、觀察第5頁下面的兩幅圖,說說這兩位小學生是怎樣使用工具書的?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舉例說說在什麼情況下怎樣使用工具書的。

  三、實踐掌握

  1、出示:浩hàn,查出“hàn”的字形和這個字的意思。

  2、“洋溢”這個詞語中的“溢”怎麼讀?它的意思是什麼?你是用什麼方法在字典裡查詢的?

  3、總結評比。

  四、總結

  1、透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9)》這一課的學習,你們懂得了什麼?

  2、老師相信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一定能認真學做毳筆記,根據需要查詢工具書,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共有3頁彩色插圖,其中第一頁的主題是“不懂就問”,第二頁和第三頁的主題是“勤於蒐集資料”。第一頁四幅小圖,分上下兩塊安排。上面一塊圖的右下方是頁頁插圖的主題,左邊是一位小學生遇到疑難問題向老師請教,右上方是兩位小學生參觀校史館,向老師詢問有關問題。可以看出兩位小學生參觀的興趣很濃,問得很仔細並很有禮貌。下面一塊有兩幅小圖,左上角方框內是課間同學之間相互請教,相互交流。右下方框內是兩位同學在校園裡向花工請教培育花卉有關知識從本頁圖上可以看出這些小學生都很愛動腦筋,善於學習。第二頁和第三頁是通版圖畫。第二頁上面一幅圖是一位學生在閱覽室查閱資料,並將查到的資料內容抄錄到筆記本上。下面的方框圖是幾位小學生在學生校圖書館(室)蒐集資料,他們有的正在查閱,有的正在摘抄,可以看出他們都很專心。左上角圓形圖內是一位學生將蒐集到的資料貼上到活頁紙上。第三頁上面有四幅小圖,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內容分別是在閱覽室讀書讀報並相互交流;上網蒐集資料;參觀有關展覽;邊參觀邊記錄;採訪老人時認真聽,仔細記,有的還作錄音。下面圖畫是幾位小學生向老師展不他們蒐集的有關資料,彙報蒐集資料的心得。老師認真地欣賞著學生們蒐集的資料。

  二、學情分析

  指導觀察第一頁插圖,可以先由老師闡述“勤學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還可以發動學生交流不懂就問的好處,說說自己的體會,老師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可舉一些例項,說明有“不懂就問”好習慣的人後來對國家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如果孔子不恥下問,程門立雪等小故事,也可舉班級或學生校裡好學生多問的同學生進步很快的例子,說明“不懂就問”的意義,然後依次觀察插圖。

  三、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蒐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並逐步養成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勤於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合平時蒐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蒐集資料的方法,並逐步養成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裡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

  (1)老師打算寫一篇關於張家港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在需要做些什麼準備?

  (2)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麼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等)2.引導學生談談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3.老師小結: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1)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在幹什麼?(2)圓形圖上的女同學在幹什麼?態度怎樣?(3)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麼?

  2.指導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1)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裡?在幹什麼?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後,清你說說可以透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可以透過看報刊、網路、參觀展覽、採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除了這些,你認為還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3.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麼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摘抄。為了便於查閱,分類不要雜亂。(2)製作資料卡片。這樣有利於資料分類。(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續的畫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編輯剪報。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資料,以製成小報的形式來積累。

  三、引導觀察第3頁下面的一幅圖,學生暢談學習收穫。

  教學後記:

  透過這一課的學習,很多學生都能認識到平時收集資料的重要,他們都很有興趣地忙於做收集資料的準備,我相信只要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不斷加以引導和督促,一定能讓學生體會到收集資料的樂趣,並養成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勤於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2.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觀摩收集的資料,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秀的學習成果。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怎麼做?

  二、引導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3.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4.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貴在堅持,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習慣

  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問”的重要性

  1.齊讀“不懂就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麼人,在哪裡,幹什麼?

  (2)第2幅圖是在哪裡?從哪裡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幹什麼?

  (3)第3、4幅圖表現的是哪裡?怎麼知道的?有哪些人?他們正在幹什麼?

  (4)看第5頁左上方的一幅圖,這是在哪裡?兩名同學正在幹什麼?老師呢?

  (5)看第5頁右上方的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裡?他們在幹什麼?

  (6)最後兩幅圖表現的是哪裡?同學在幹什麼?老師又分矧在做什麼?

  四、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後,你明白了什麼?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於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裡,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裡,在校園裡,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同學……一句話,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也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卜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果會怎樣?

  3.我們今後應該怎麼辦?

  五、發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後記:

  不懂就問,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能做到卻是很難,這關係到老師平時對這一事情的關注程度及其對學生提問的態度,不斷鼓勵,民主教學,我相信不懂就問的人會不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