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範文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2、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談話

  1、口算練習(開火車)

  2、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前幾天學過了哪些數學知識?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對錶內除法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師出示一道乘法算式:12÷3=

  提問:看到這道算式你想到了什麼?

  追問:為什麼12÷3=4,你怎麼知道的?(引出乘法口訣。)

  1、小組比賽背乘法口訣。

  2、同桌互考口訣,補充口訣。

  3、根據口訣寫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追問:任何一句口訣都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對嗎?

  引出特殊乘法口訣,並引導學生按順序彙報特殊乘法口訣。如: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

  (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師:看到12÷3=4這道算式你還想到了什麼?

  引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被除數、除數、商)

  (三)除法運算的含義及解決問題

  看算式12÷3=4,利用學具擺一擺,你發現了什麼?

  擺學具的形式:

  1、自己先擺一擺

  2、同桌合作擺

  3、指名板演

  引出除法運算的含義

  練習題

  1、看圖列算式

  說一說是怎麼想到?怎麼算的?

  2、解決問題

  想一想,為什麼這樣做?

  三、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整理和複習,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促使學生加深對除法含義的認識。

  3、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鞏固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讓學生對自己在本階段所學的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與反思。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有關什麼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

  2、板書課題:整理和複習

  二、探索學習

  1、單元知識整理。

  (1)透過這些新朋友,我們又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呢?

  (2)學生回憶在“表內除法”這一單元中結識了哪些新朋友。思考並回答問題。

  2、單元複習。

  (1)複習除法的意義。

  出示第一題主題圖:比較算式,說明乘法與除法的關係。

  指名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小結、板書。

  (2)複習除法計算。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說一說你是根據什麼進行口算的。

  總結: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這樣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3)複習除法應用題。

  每組學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後再互相說說自己是怎麼分的。

  誰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說給大家聽一聽。

  引導學生觀察這幾種分法和算式,你有什麼發現?學生在組內交流分的過程和除法算式。

  (4)小結:這幾種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三、拓展應用

  1、引導學生完成P27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彙報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2、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

  先獨立完成後彙報交流,訂正。

  3、引導學生完成第3、4題。

  (1)在小組中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2)全班交流彙報,評價。

  四、堂上練習。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探索求商的過程,瞭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感受利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便利,會比較熟練的使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學生透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體會到探究的快樂。

  學生已經有了對除法的認識做鋪墊和平均分物體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時應著重使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使學生能自主探究求商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經歷探索演算法的過程,主動掌握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問題診斷

  教材上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而是引導學生藉助直觀情境,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探究結果,促使學生自主探究並交流各自的方法,進行演算法最佳化,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最終得到共識:即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辦法最簡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一)填空。

  2×()=10 3×()=9 4×()=8

  ()×4=12()×3=18()×5=15

  說一說()裡的數是用哪句乘法口訣想出來的

  【設計意圖:運用知識遷移規律,注意以舊引新,抓準新舊知識的連線點,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今天猴媽媽帶孩子們到山上摘桃子,他們摘了12個又大又甜的桃子,興高采烈地回到家,猴寶寶都特別想吃,猴媽媽想給每隻猴寶寶分3個。

  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你能根據圖上的資訊提出一個問題嗎?

  生:可以分給幾隻猴子?

  教師把問題完整的出示出來:12個桃,每隻猴子分3個,可以分給幾隻猴子?

  【設計意圖: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動的故事比枯燥的數學題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因此,在新課伊始,我為學生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並把它編成了一個小故事:猴媽媽分桃子,學生聽到故事時,都特別興奮,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來。】

  (二)引出算式

  請一名同學讀題。

  問: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12÷3。

  問:為什麼用除法計算?

  (三)探究方法

  師:究竟能分給幾隻小猴呢?各小組來討論,說一說怎樣求商。

  教師巡視,尋找典型案例

  (四)彙報交流

  生1:我們組是這樣想的,有12個桃,分給第一隻小猴3個後還剩下9個,分給第二隻猴個後還剩下6個,分給第三隻小猴後還剩下3個,最後把剩下的3個桃分給第四隻小猴,正好分完。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1只小猴分3個,兩隻小猴就分6個,3只小猴就分9個,4只小猴分的正好是12個挑。

  生3:我們組認為這道題也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計算。因為“三四十二”,所以12個桃可以分給4只小猴。

  【設計意圖:從具體問題向抽象算理進行了深入探究,並呈現出演算法的多樣化。】

  (五)最佳化演算法,點明課題

  師生共同梳理三種演算法:邊說邊演示課件

  師:剛才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12÷3=4,哪種方法更簡便快捷?

  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透過剛才我們的計算,同學們發現用乘法口訣很快就能算出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比較讓學生悟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演算法最簡便,促進學生對演算法的掌握理解,這樣的教學,既發展了學生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鞏固練習

  (一)填一填。

  2×()=8 3×()=9 5×()=10

  8÷2=()9÷3=()10÷5=()

  (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12÷6= 6÷2=12÷4=

  8÷2= 9÷3= 10÷5=

  (三)看誰算得有對又快。

  10÷2= 12÷6= 8÷4=

  5÷5= 4÷2= 9÷3=

  6÷2= 12÷4= 8÷2=

  10÷5= 12÷2= 6÷3=

  (四)一共有()片楓葉,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

  【設計意圖: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求商的方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四、目標檢測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生:透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可以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我發現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演算法最簡便。我還知道了乘法和除法之間有著密切聯絡。

  二年級數學下冊《表內除法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瞭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讓學生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3、體會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絡,會運用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口算下面各題,並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

  12÷6=

  10÷2=

  12÷4=

  5×7=

  6÷2=

  8÷4=

  9÷3=

  5×6=

  4×8=

  2、談話匯入,並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設計意圖:

  鞏固所學知識,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教學例2

  師:同學們,陽光餐點的張師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們來看看他給我們提供了什麼數學資訊?請仔細觀察(課件出示教材第19頁主題圖例2)

  學生可能回答:

  每屜有4個包子,有6屜。

  師:你能根據圖中的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嗎?

  學生可能回答:

  (1)每屜有4個包子,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

  (2)一共有24個包子,可以裝6屜,每屜多少個包子?

  (3)一共有24個包子,每屜4個,可以裝幾屜?

  師:同學們真棒,提出了這麼多問題,你們能獨立解答這三個問題嗎?

  師:好,請你們嘗試解答並思考以下問題:

  (1)你是怎樣解答的?和組裡的同學說一說你的想法?(生生互動)

  (2)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

  師:組內交流自己的探究結果,師巡視瞭解情況。

  組織學生彙報探究過程(生生互動)。

  學生可能回答(師生對學生的回答做及時評價——多鼓勵):

  (1)每屜有4個包子,求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用乘法計算:4×6=24(個),我是這樣想的,要求6屜一共有多少個包子,就是求6個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想口訣:四六二十四。

  (2)一共有24個包子,可以裝6屜,要求每屜多少個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多少個,所以用除法計算:24÷6=4(個),想:(四)六二十四。

  (3)一共有24個包子,每屜4個,要求可以裝幾屜?就是求24裡面有幾個4,所以用除法計算:24÷4=6(屜),想:四(六)二十四。

  師:同學們想一想:三個算式之間有什麼聯絡?

  學生可能回答(生生互動,並及時評價):

  (1)它們都用同一句口訣(四六二十四)來計算得數。

  (2)第一題求總數用乘法計算,後兩道是求每份數和份數所以用除法計算。

  (3)我們還可以根據第一道乘法算式來計算後兩道除法算式的得數。

  2、練習應用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第1題

  做完後交流彙報求商方法

  (2)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

  做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快速求商的

  設計意圖:

  在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係,並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思路和方法。

  三、鞏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1頁第5題。

  獨立完成後讓學生結合圖意說說:你提出什麼問題?你又是怎樣解答的。

  2、完成書第21頁的第6、7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彙報求商的方法。

  3、遊戲:同桌完成書第21頁的第8題。

  一人說一句乘法口訣,另一人說出相應的乘法和除法算式。然後思考:在所學過的乘法口訣中,哪幾句口訣只能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設計意圖:

  透過練習,進一步強化學生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滲透函式的思想,並透過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課尾梳理

  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指定一名學生上臺前來梳理,其他同學聽後補充或糾正。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回顧梳理本課所學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總結和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