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徵、生活習性,知道松鼠是一種很討人喜歡的小動物。瞭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培養學生學會鑑賞和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3、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仔細觀察生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關於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詢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出示松鼠的圖片:

  同學們,你瞭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看看,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記憶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或聯絡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2、自由朗讀課文,做到通順、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2、在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後,在全班進行發言:

  1、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學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多人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從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是從活動的範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最後寫繁殖、換毛等方面是補充說明其習性。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1、松鼠為什麼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表達特點。

  2、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六、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1、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徵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具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2、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訓良、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自讀課文,從課文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的描寫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為特點,感受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3、學習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手法。

  4、與《鯨》對比,體會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點。

  【教學過程】

  一、學習提綱

  1、讀通讀順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⑴正確讀記課後生字及目標1中的詞語。

  ⑵自由賽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畫出全文的中心句,理解“漂亮、馴良、乖巧”的意思;找出相應的自然段。

  3、自讀第一自然段。作者從幾方面介紹松鼠漂亮的特點,作者都運用了()說明方法。

  4、自讀第二自然段:

  ⑴按“活動地點→活動時間”把第二自然段分為兩層。

  ⑵作者從“活動範圍在樹上不在住宅區、活動時間在晚上不在白天說明松鼠()(),突出它()的性格特點。

  5、自讀第三自然段,作者從幾方面介紹松鼠乖巧的特點,作者都用了()說明方法。

  6、自讀第四自然段。作者從四方面介紹了松鼠搭窩的經過,說明松鼠(),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7、討論:

  與《鯨》比較,說明方法有什麼不同?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鯨

  介紹形體特點,生活習慣。簡單樸實準確松鼠

  介紹外貌、性格、行為

  8、交流“鯨”的課外資料,運用學到的說明方法,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段話。一、初讀課文,掌握字詞,初步瞭解松鼠漂亮、乖巧、訓良、討人喜歡的特點

  1、“馴良”什麼意思?試舉例說明。

  2、“乖巧”什麼意思?試舉例說明。

  3、找出“漂亮、馴良、乖巧”對應的自然段。

  二、指導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松鼠漂亮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三、指導閱讀第二自然段,理解松鼠“訓良”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四、指導閱讀第三自然段,體會松鼠“乖巧”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五、指導閱讀第四自然段,深入體會松鼠“乖巧”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五、合作學習,對照異同,探究寫法

  六、轉換遷移,訓練運用二、練習提綱

  用本課的表達方法寫一種你最喜愛的動物。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一、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二、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三、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一、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既有一般說明文的平實準確的特點,又有生動活潑的描繪,所以,怎樣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本文的結構比較簡單,只要求學生掌握整體的思路,對課文不作瑣細的分析。

  三、運用多媒體作為直觀教具;

  四、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能力上的訓練。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明確體裁、教學目標複習、思考、圈畫

  2、組織學生交流預習情況(字、詞、課文層次結構等)閱讀、交流、思考

  3、創設問題:為什麼說松鼠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小動物?(組織學生朗讀第一節)朗讀、個別發言

  第二塊:理解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各表現哪些方面朗讀、交流、思考、自由發言

  2、組織質疑: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能否換位置來介紹?質疑、思考、發言

  3、學習評價:說說你最喜歡小松鼠的哪個或者哪些方面?並請說明理由暢所欲言

  4、思維拓展:放準備好的一小節松鼠的影片,提出問題“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的特點外,你還認為它具有哪些特點?”欣賞、思考、自由發言

  5、組織討論:本文的語言準確、生動,找出相應的句子加以體會分組討論、自由發言、個別發言

  第三塊: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提供其他一些小動物圖片,讓學生介紹他們印象最深的方面討論、發言

  第四塊:佈置作業

  1.把剛才語文活動的發言整理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

  2.課後收集有關松鼠的其他方面的內容,結合課文的介紹,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松鼠的手抄報。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動物的外形、特點和習性,培養對事物特徵的仔細觀察。

  2、能用“先……再……然後”說一段話。

  3、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教學準備】

  有關課文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誰來說一下?)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你們看到它的圖片,你認為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松鼠這一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過渡語: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下面開始讀,看哪位同學學得認真,收穫最大。

  2、透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瞭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段:同學們學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松鼠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動物。現在教師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課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想一想,課文圍繞這一句話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松鼠的?

  2、學生彙報:主要包括:面孔、眼睛、毛、尾巴等幾個方面。

  3、比較句子:剛才同學們都介紹得非常好,(出示課件)看看這段話,讀一讀,你覺得哪一種寫法更好一些。為什麼?

  4、指導朗誦課文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松鼠的美麗可愛,誰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美麗可愛的樣子讀出來。

  二、總結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同學們學得非常好,想一想,我們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學習的?誰來說一下?課文不僅從外形上說了松鼠的可愛,還從其他方面進行了描寫,現在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小組進行討論,互相補充。

  三、學生自學課文,彙報交流,教師指導

  1、分組介紹課文學習情況,要求按順序說完整:

  ⑴第二段主要講了小松鼠十分機靈:板書:活動

  ①它們是十分警覺得,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裡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②夏夜(活動時間)。

  ③它好象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⑵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是怎樣搭窩的。板書:住

  ①出示課文,學習有關順序的“先……再……然後”練習說話。並利用這些詞語說一段話。

  ②(運用擬人化手法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徵。)

  ⑶第三段主要說了松鼠主要吃些什麼?

  ①它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用前爪往嘴裡送東西吃。(讓學生坐在椅子上邊介紹邊模仿。)

  ②為什麼說松鼠很機靈?

  ③冬天怎樣覓食?

  四、總結歸納1

  1、同學們學習得非常好,下面請同學們迅速通讀全文,同桌互相思考討論: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哪幾個方面?全文可分為幾大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麼?

  2、今天我們從外形和生活習性方面瞭解了松鼠的美麗可愛,關於松鼠你還想知道些什麼?誰來說一下?五、拓展延伸把這種美麗可愛的小松鼠介紹給你的朋友。

  【板書設計】外形特點:漂亮可愛松鼠活動生活習性:吃住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語。

  基本技能:

  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積累詞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習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重點難點:

  瞭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為兩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有關松鼠的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課件出示松鼠圖片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誰?你們瞭解他們嗎?(學生彙報資料)

  你們還想進一步瞭解松鼠的什麼?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些想了解的問題學習課文《松鼠》。板書課題《松鼠》。

  二、初讀課文

  1、自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課件出示生字,自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細讀感悟,體會情感。

  1、師:小松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板書:可愛、討人喜歡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松鼠可愛?默讀課文,邊讀邊畫相關的內容。

  3、小組交流。

  4、小組彙報

  (1)第一自然段

  在這一自然段中哪些詞語特別引起你的關注?特別能體現小松鼠的可愛?

  我們以後也可以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學習課文,課件出示學習方法。

  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畫出重點詞語,同伴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敏捷、玲瓏、格外、嵌著、總是這些詞語的意思。

  朗讀:根據自己理解讀課文。自己試讀,指名讀。

  想象自己就是小導遊帶領這麼多的老師同學參觀松鼠展館,你如何向大家介紹松鼠?你如何讀第一自然段?自己試讀,指名讀。

  松鼠美麗嗎?松鼠可愛嗎?你願意和松樹成為朋友嗎?那你如何誇誇你的好朋友松鼠?你現在如何讀第一自然段?自己試讀,指名讀。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是從哪一方面寫出松鼠的可愛?板書:外形

  (2)第二自然段

  指導學生利用“抓重點詞語”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

  理解嬉戲的意思。

  課件出示句子:

  有人觸動一下樹幹,他們就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連蹦帶跳逃到別的樹上去。

  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幹,他們就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連蹦帶跳逃到別的樹上去。

  比較兩個句子哪個效果更好,為什麼?指名讀。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是從哪一方面寫出松鼠的可愛?板書:活動

  (3)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示:

  (1)先搬來一些小樹枝,交錯著放在一起。

  (2)然後把苔蘚壓緊,踏平。

  (3)再找一些乾薹蘚鋪在上面

  (4)最後在窩上加一個蓋。

  小組合作排序,指名彙報。

  師:你是根據什麼排序的?

  以後我們作文中也可以運用到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語,這樣可以使我們的文章層次更清楚。

  學生用手指搭一搭理解“交錯”的意思。

  你見過“苔蘚”嗎?瞭解它嗎?(課件出示苔蘚圖片,補充苔蘚資料)

  此時你想對小松鼠說點什麼?根據你的理解讀第三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這一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是從哪一方面寫出松鼠的可愛?板書:住的

  (4)第四自然段

  總結前三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

  根據自己理解讀第四自然段。

  (5)師小結:課文2、3、4自然段是從活動、吃的、住的三方面寫出了小松鼠的可愛,概括地說這是從“生活習性”寫出了小松鼠的可愛。也就是說課文是從外形和生活習性兩方面寫出小松鼠的可愛。

  四、拓展延伸

  1、播放短片,說說你又瞭解哪些有關松鼠的知識?

  2、課件出示有關松鼠知識的網站,鼓勵學生課下蒐集更多知識。

  五、作業設定

  小組合作辦一份有關松鼠知識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外形

  活動可愛

  住的生活習性討人喜歡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觀察和形象生動說明的方法。

  2.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步驟: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猜謎語:

  像老鼠,眼睛圓,尾巴大,腿矯健,能攀爬,性溫順,特乖巧。

  2.說說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動的短片。(要求談感受。)

  要點:活潑可愛、腿腳敏捷、頭腦聰慧……

  4.教師小結,並過渡到課文的學習:

  看看作者布豐筆下的“松鼠”和你們說的有哪些異同。

  二、整體感知

  (一)自讀課文,試概括各段的要點:

  要領:抓中心句,重點是開頭句和結尾句:

  分小組討論後明確:

  1.總寫松鼠的特點。

  2.寫松鼠漂亮的外形。(從兩方面來寫“漂亮”和“最不像四足獸”)

  3.寫松鼠馴良的習性。((1)活動的範圍(2)活動的時間(3)主食及尋食習慣)

  4.寫松鼠乖巧的個性。(從聰明警覺,輕快敏捷兩方面寫的。)

  5.寫松鼠築窩。(從環境選擇,搭窩方法,窩口特點三方面寫的'。)

  6.寫松鼠是有用的動物。(從松鼠多產,皮毛的色澤、肉、尾毛和皮的用途三個方面來說明的。)

  思考:本文內容安排體現了說明文的哪種順序:

  明確:總分總(邏輯順序)

  (二)、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提問: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三個特點?

  (提示:結合課文內容,確定自己的思路)

  明確:人稱首先要改變,用第一人稱介紹;然後介紹自己的“漂亮”,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尾巴美麗,坐姿和吃相坐著、用前爪送吃;接著介紹自己的“馴良”,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的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主要的食物杏仁、榛子等(不傷害人畜)最後介紹自己的“乖巧”,過水方法尾巴當帆舵,警覺性強跑、躲、逃,跑跳敏捷,善於爬樹,選址乾淨暖和,建造寬廣堅實,居住舒適安全,蓋子充滿靈性。

  三、揣摩運用,體味語言

  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是準確,本文除了符合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語言還非常生動,能否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例句來分別說明。

  語言準確:

  例: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裡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觸動”這個動詞前又加了一個“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在“觸動”後又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能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強調它的“乖巧”。

  語言生動:

  例:“面容清秀”“玲瓏的小面孔”“美麗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瓏”“美麗”對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寫,突出它的“漂亮”。

  學生在文中做好評析,全班交流。

  四、佈置作業

  遷移寫作訓練:

  依照課文的寫法,向你的朋友介紹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要注意抓住這種動物的基本特徵,先口頭作文,然後再寫成書面作文。

  寫作思路示例:

  題目:我家的小花貓(小狗)

  開頭:先總寫小貓的特點,以及我對它的感情。

  1.寫貓美麗的外貌。

  2.寫小貓的生活習性。

  3.寫小貓的活動以及逗人喜愛的特點。

  結尾:再次寫我對小貓的感情,突出我對它的喜愛之情。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思路,學習其合理的說明順序。

  2、學習本文細緻觀察事物的特徵,抓住事物特徵介紹事物的方法。

  3、體味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2、對事物特徵的觀察

  3、形象生動的說明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那誰能說一說,你喜歡哪些小動物,你為什麼喜歡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歡xxx的xxx” 例如,“我喜歡忠誠的小狗”這種句式來說,就更好了。

  生:我喜歡活潑可愛的小兔子。

  生:我喜歡忠誠機靈的狗。

  生:我喜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

  生:我喜歡身強體壯的北極熊。

  師: 剛才同學喜歡的動物,老師也都非常喜歡,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名字叫松鼠,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圖片。(掛圖展示小松鼠圖片)

  其實把它介紹給我們的是一位法國人——布豐。哪位同學瞭解布豐其人的,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生:布豐,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作家,還是生物進化論的先驅者。

  師:很好。那麼下面就讓我們追隨布豐的介紹一起去了解松鼠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布豐筆下的松鼠有怎樣的特點。

  生讀課文。

  師:誰來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

  生: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

  師:不錯,松鼠是漂亮的。(師板書“漂亮”)

  師:松鼠還有哪些特點?我來請同學完成老師的板書。

  生上黑板補充兩點:馴良、乖巧。

  師:松鼠的這些特徵你們是從哪兒找到的?

  生:課文第一段。

  師:那麼第一段的這三個詞語能不能顛倒位置?為什麼?

  生:不能。下文具體介紹的時候也是按照漂亮、馴良、乖巧的順序寫的,如果這兒顛倒順序,就和下文不對應了。

  師:這位同學很細心,看到了這段與下文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說,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是——

  生齊:由總到分。

  師:不錯。(板書“由總到分”)除了這個原因,還有沒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馴良、乖巧則是在講松樹的性格。

  師:非常好!先寫外表,再寫內在的性格,這樣才符合人們由表及裡的認識規律。(板書“由表及裡”)

  師:松鼠的漂亮顯而易見,那麼它的馴良和乖巧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再讀課文,思考這個問題。

  生:“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櫸實和橡慄。”因為它吃素,顯得很善良。

  師:嗯,松鼠的食譜裡面可不包括莊稼糧食,對於人類來說,它是馴良的。

  生:“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互相追逐的聲音。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只在晚上出來活動,不打擾人類的生活,也能體現它的馴良。

  生:“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颳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它很少到人生活的地方來,不打擾人類,也是馴良的表現。

  師:同學們找得非常全面。那麼哪些方面能體現松鼠的乖巧呢?

  生1:第四段。松鼠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它還十分警覺;

  生2:它動作輕快敏捷;

  生3:它的叫聲響亮,而且它還會生氣。

  生4:還有第五段,寫了松鼠搭窩。從地址的選擇、搭窩的過程、窩口的設計等幾方面說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動物。

  師:布豐除了說明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之外,還有沒有寫松鼠的其他方面?

  生1:還寫了松鼠愛乾淨。

  生2:還有松鼠的用途呢。

  師:這些都在課文的哪一部分?

  生:最後一段。

  師:對。作者在介紹完松鼠的主要特徵後,又補充說明了松鼠的其他特徵及其用途,這樣使整個文章顯得更完整了。(板書“用途”)

  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而且還很有用。這樣的小動物實在是——

  生齊:很討人喜歡。

  師:文章中有哪些語句讓你覺得松鼠很討人喜歡呢?

  生1: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

  生2: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

  生3:有人說,松樹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

  生4: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師:同學們又沒有發現,這幾位同學所找的語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生: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師:不錯。這些擬人還有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得文章生動形象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性。咱們同學能不能也來試一試,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你熟悉的動物——狗。想象一下,一隻狗看見馬路對面有一根它最愛的肉骨頭,它會怎麼辦?又或者,狗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現了一個陌生人,它又會有什麼表現?自己動手寫一寫。寫完後小組交流一下。

  生做片斷練習,師巡視。

  師:寫好了吧,咱們來交流。

  生讀習作,師做適當的點評。

  師:看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是能夠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可讀性。不過不要忘了,本文是篇科學小品文,它的語言特點除了具有生動性、趣味性,還應該具有說明文語言的共同特點——準確性。你能從文中找出一些能體現說明語言準確性的句子或詞語嗎?我舉個例子:“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裡跑出來,躲在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這句中在“觸動”這一動詞前加上一個副詞“稍微”,以表示這種“觸動”程度之輕,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生1:“它們的爪子是那樣銳利,動作是那樣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樹,一忽兒就爬上去了。”這句話中連用兩個“那樣”,強調了松鼠爪子的銳利和動作的敏捷,用“很光滑”來修飾高樹,更能襯托出松鼠爬樹技巧的高超。

  師: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後可以再交流交流。今天這堂課就上到這兒,課後請同學們將這次課堂上的片段練習再修改修改,謄寫到小作本上。下課!

  生:起立!敬禮!

  師:休息。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屬於科學小品文,知識性較強,一不小心,就會把這堂語文課上成生物課。在備課時,我儘可能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把重點放在本文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上,引導學生分析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讓學生在賞析完富有生動性、趣味性的語言後,能夠學以致用,在實際寫作中學會運用這樣的生動說明語言。

  我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讓人覺得松鼠討人喜歡的句子,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下再回答應該會更全面。還有最後學生寫完片段後本應再交流的,也因時間關係被我跳過了。

  語文課堂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髮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在今後的教學上,我要努力克服這一弊病,爭取做到真正地還課堂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地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促進學生與文字對話。

  2、在感悟、理解課文後,還應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說一說喜歡它們的原因,從而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提高學生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突破方法:自讀自悟,與《鯨》進行比較閱讀,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難點: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形象細緻的描寫。

  突破方法: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文章的不同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

  一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質疑自探

  1、瞭解“資料袋”

  A、教師談話:咱們今天學的《松鼠》這課是篇略讀課文,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布封是這樣的一個人呢?我們來看“資料袋”。請大家把書翻到46頁,默讀“資料袋”,看你從“資料袋”裡,瞭解到一些什麼資訊?

  B、生默讀思考。

  C、教師檢查。

  2、明晰“學習目標”。

  A、生讀“連線語”,思考本科的學習目標。

  B、教師檢查。

  C、學生在“連線語”中劃“學習目標”。

  (1)下面這篇文章,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介紹松鼠的呢?

  (2)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再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二、分組學習合作交流

  三、精講點撥鞏固訓練

  1、作者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學生相互補充回答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外形活動特點行為特點搭窩生育

  2、比較與《鯨》在表達上有哪些異同?從三方面進行比較:寫作角度、說明方法、語言風格,要製成表格。

  3、再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A、出示自學提示:默讀,用“——”劃出作者喜歡小松鼠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並說明作者喜歡它的理由。

  B、生自學。

  C、教師檢查。

  四、檢測反饋拓展運用改寫第一自然段。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領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2.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3.採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

  教學重難點

  1.先總說後分說的邏輯順序。

  2.準確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徵。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說明小動物的文章。七年級學生對自然界的小動物往往興趣較濃厚,應將這種興趣加以引導,使學生學會怎樣觀察小動物,注意運用一定的觀察順序,在描述小動物的時候能運用擬人手法,使描述生動形象。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教師導人。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有沒有見過鬆鼠?想不想了解它的故事?那就讓我們隨同法國的布豐去看看松鼠吧。(出示松鼠的有關彩圖,板書課題。)

  2.作者介紹。

  (1)讓學生進行介紹。

  (2)明確:(出示幻燈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布豐(1707—1788),法國著名學者、作家,著有《自然史》等。本文是根據《布封文選》中《松鼠》一文改編的。

  要求:瞭解作者。

  二、自主學習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2。)

  1.認真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同桌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

  2.畫出並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明確本文的主要說明順序。

  4.朗讀第1自然段。

  (1)從中找出說明松鼠主要特徵的詞語,根據文意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 。

  (2)思考這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

  5.朗讀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體現在哪些方面?

  (2)哪些詞能說明其漂亮?

  (3)這段文字除運用說明外,還採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6.從文中找出有關說明松鼠馴良的句子或詞語。

  7.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三、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四、反饋交流 .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3。)

  矯健帽纓榛子櫸實舵蜇伏苔蘚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起來糾正。

  2.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明確本文的主要說明順序。

  明確:(總說松鼠的特徵——具體說明松鼠的主要特徵——補充說明有關松鼠

  的一些知識。)

  要求:熟悉課文內容,初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朗讀第1自然段。

  (1)從中找出說明松鼠主要特徵的詞語,根據文意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

  (2)思考這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

  明確:

  (漂亮、馴良、乖巧。解釋略。

  不能,觀察順序由外到內,為什麼採用這種順序,與下文第2—5自然段內容相照應。)

  4.朗讀第2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體現在哪些方面?

  (2)哪些詞能說明其漂亮?

  (3)這段文字除運用說明外,還採用了哪種表達方式?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用擬人手法進行說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

  5.從文中找出有關說明松鼠馴良的句子或詞語。

  明確:(讓學生回答,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引導。)

  6.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並把喜歡的原因與同桌進行交流。

  (同桌交流後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7.重點研討課文第4、5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4。)

  ①松鼠的特點之一是乖巧,即機靈、合人心意、討人喜歡。請從文中找出例子說明這一點。

  ②研讀下邊的句子,說說作者是運用哪些詞語來寫松鼠十分警覺的,並作簡要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繼續學習課文《松鼠》,理解課文內容,繼續鞏固有順序、有條理的觀察事物的習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松鼠》,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種美麗而可愛的小動物,課文中哪裡寫了小松鼠的可愛和美麗呢?

  二、講授新課: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的外貌描寫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從哪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4、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發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5、看圖自己說說這隻美麗的松鼠。(指學生進行表達)

  6、出示練習,進行有順序進行描寫的習作指導。(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第五題)

  7、學生齊讀對松鼠的外貌描寫。你覺得這樣的描寫方法好嗎?為什麼?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可愛之處的描寫部分。

  1、松鼠不僅美麗而且還可愛,小組裡說說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愛?

  2、小組交流,老師巡視,瞭解學生討論情況。

  3、指學生回答,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自然段。

  4、學習第二段圍繞松鼠的機靈進行理解。

  ⑴讀了這段你覺得松鼠怎樣?

  ⑵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機靈?

  ⑶朗讀這段,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勁

  5、學習第三段圍繞松鼠生活怎樣搭窩進行學習。

  ⑴這段中給大家介紹除了松鼠的什麼?

  ⑵松鼠是怎樣搭窩的?

  ⑶你對它有什麼想說的?

  ⑷從這裡怎麼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6、學習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習性進行閱讀。

  ⑴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⑵這段中有三個”它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各代表什麼?

  ⑶從這裡怎麼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7、透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把每一段用一句話來說說,哪方面表現了松鼠的可愛?

  8、小組間共同討論,不要求每段進行概括,根據自己組的情況,選擇進行概括。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後,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好嗎?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寫作中課文使用?(大面積提問)

  五年級《松鼠》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並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述,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

  認真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資料,瞭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體會作者對松樹的喜愛之情,並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能夠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事先佈置學生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松鼠的有關知識。

  2、教師製作關於松鼠形態、生活習性及文中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海中之王”──鯨,這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見面,它是誰呢?彆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後,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麼?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麼,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這位朋友的秘密呢?這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狀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瞭解什麼?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裡能夠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初步感知課文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潛力。

  三、細讀課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徵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之後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十分敏捷,十分機警。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翹起來,一向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這段話簡直類似於文學作品中的肖像描述。一般“清秀”極少用來形容動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此刻拿來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閃閃有光”的眼睛,寫得十分惹人喜愛。個性是在寫尾巴時,更加細緻生動:先寫其形狀,把它比作“帽纓”,給人以聯想和美感,表現出松鼠尾巴的美麗;再寫具體功能,能“一向翹到頭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表現出了松鼠形體的奇特之處。

  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徵──馴良。

  第三、四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徵──乖巧。

  ⑴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橫渡”是指從江河等的這一邊過到那一邊。這句話介紹了松鼠橫渡溪流的方法,兩個“當作”寫出松鼠不僅僅明白以樹皮為船,而且還會用尾巴“揚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

  出示句子,重點品讀: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只要有人觸動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樹,它們就從窩裡跑出來,躲到樹枝底下,或者逃到別的樹上去。

  這句話用“只要……就……”這一句式來表現松鼠靈敏的反應與動作。作者用了三個動詞“跑”“躲”“逃”來表示松鼠對於微小危險的快速應變潛力,從而更顯出它“十分警覺”的靈性,由此表現出它的“乖巧”。

  ⑶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

  ⑷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

  ⑸從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

  ⑹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細讀文字,從“又幹淨又暖和”,“足夠寬敞、足夠堅實”,“既舒適又安全”等詞語感受窩的舒適,從而進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狀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淨的特點。

  3、感情朗讀課文:

  選取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用充滿感情的讀書聲來抒發自己對松鼠的喜愛。

  學生一起來讀一讀,誰喜歡哪一部分就站起來大聲讀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用朗讀為說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學習,探究寫法

  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比較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異同,完成表格。

  說明角度

  表達方法

  說明語言

  鯨

  側重介紹鯨的形體特點、生活習性主要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簡單質樸平實

  松鼠

  側重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主要採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形象生動傳神

  經過小組討論後,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互相質疑,解疑。)

  合作學習,群眾攻關,研討寫法。

  五、扮演松鼠,自我介紹

  你喜歡松鼠嗎?就請你扮演小松鼠,結合課文資料發揮自己的想象,介紹一下你們松鼠大家族。

  六、小結方法,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後,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

  ⑴準確、生動的語言。

  ⑵合理清晰的結構。

  ⑶鮮明的事物特徵。

  ⑷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鯨》。

  總結方法,學用結合,以練固學。

  板書設計

  漂亮(外形)

  松鼠馴良(活動)

  乖巧(搭窩)

  練習設計

  1、在括號裡封上適宜的詞語:

  ()()

  ()的松鼠()的動作

  ()()

  2、讀下面的話,並用帶點的詞語寫一句話:

  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些小木片,錯雜地放在一起,再用一些乾薹蘚編紮起來,然後把苔蘚擠緊,踏平,使那些建築物足夠寬敞,足夠堅實。這樣,它們能夠帶兒女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

  3、課外閱讀描述動物的文章,並摘錄精彩的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