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5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2、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掌握“孤兒院、休克、輸血、顫抖、迫在眉睫、草墊、擦拭、嗚咽、抽泣、竭力、輕柔”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的複雜心情;繼續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中,前者還是教學難點。

  三、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第一課時

  基本教法:

  指導學生用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方法讀懂重點語句,進而讀懂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名言匯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說,有朋友自遠方來,難道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朋友間的故事。

  2、揭示課題:20、她是我的朋友

  二、檢查預習效果,教學生字

  1、檢查朗讀

  課前老師要求大家讀讀課文,現在就請兩個組的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讀。一個同學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字音都讀準了嗎?(注意正音)

  2、教學生字

  這一課共有11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它記住(重點指導讀準“輸”、“試”的讀音)。

  3、再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並質疑問難。

  1、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要點:知道小女孩傷勢嚴重,要馬上輸血。知道了小男孩為小女孩輸血。)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麼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主要問題:小男孩在獻血時,心裡怎麼想?)

  (板:內心活動)

  四、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內心活動

  1、要想知道小男孩獻血時心裡是怎樣想的,就要從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神態、動作入手。(板:神態、動作)預習時,同學們已經把有關描寫小男孩動作、神態的句子畫了出來,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

  2、我們要從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去想象他的內心,思考·練習2的句子可以幫我們的忙。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後又舉起來。(阮恆舉手時為什麼“顫抖”?為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先指名讀重點句,再問課文提了什麼問題。

  2、請同學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恆的動作,想象阮恆的內心,他舉手時為什麼“顫抖”?為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讓學生在讀句和動作的模仿中體會到:阮恆心裡很害怕,舉手時才會發抖,才會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沒有馬上獻血,小女孩就會死去,所以又把手舉起來。聯絡《爬天都峰》理解猶豫的心情。

  (板書:舉放舉猶豫)

  3、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恆的心情。

  (1)指名讀。

  (2)老師範讀。

  老師也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大家比一比,想一想,老師為什麼要這樣讀。你們自己再把句子讀一讀,體會小男孩害怕、猶豫的心情。

  (3)再指名讀。

  (4)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彷彿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全班一起把這個句子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三)重點句2、3、4

  1、終於有個孩子願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阮恆,輸血前,他害怕過、猶豫過,但是仍然數他最勇敢,只有他願意為小女孩獻血。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麼想的?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個重點句,先提問題,再想答案。等會兒,每組一個同學在班上彙報。

  2、小組討論。

  3、重點句2

  (1)課件2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一隻手捂住臉。“疼嗎?阮恆?”醫生問道。阮恆搖搖頭。

  (2)哪個小組彙報一下,剛才你們提了什麼問題?找到什麼答案?

  (問題:阮恆為什麼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發抖?為什麼迅速用一隻手捂住臉?)

  (板:啜泣、捂)

  (答案要點: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所以他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他想掩飾自己的害怕,所以迅速用一隻手捂住臉。)

  (板:害怕、掩飾)

  (3)小結。血就從阮恆的身上抽出來了,此時,他心裡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那個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的這種害怕和痛苦,多麼可愛可敬的小男孩啊!

  4、重點句3

  (1)出示課件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剌疼了他,他又搖了搖了頭。

  (2)哪個小組來說一說?

  (問題:阮恆過了一會兒,為什麼又哭了?為什麼又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嗚咽、掩蓋)

  (答案要點: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給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板:更害怕、又掩飾)

  5、重點句4

  (1)出示課件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2)哪個組要彙報?

  (問題:他那不時的啜泣為什麼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為什麼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

  (答案要點:阮恆心裡更害怕,更痛苦,所以總是不停地哭,但是他仍然在想救小女孩,所以竭力制止抽泣,掩飾自己的害怕。)

  (板: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6、小結。阮恆在獻血的過程中,從啜泣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說明什麼?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又說明什麼?

  7、感情朗讀。

  (1)出示課件5

  請同學們看螢幕,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想象他可能在想些什麼,然後把這幾個重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2)誰來讀給大家聽,把自己認為讀得最好地方讀出來。

  五、人物評價

  阮恆在獻血的過程有過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認為他可愛嗎?說說你們的看法。

  六、佈置作業

  回去把課文讀熟,也可以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附:板書

  20、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

  內心活動

  舉放舉

  猶豫

  啜泣捂

  害怕掩飾

  嗚咽掩蓋

  更害怕又掩飾

  哭泣咬

  非常害怕竭力掩飾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深入學習課文,感受朋友間的真摯友情。

  2、體會描寫阮恆獻血前、獻血時動作和神態的句子,透過把握關鍵詞和合理想象,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內心活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八課《她是我的朋友》(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研讀──獻血過程,體悟美好心靈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學生髮言。

  2、瞭解獻血原因。

  (1)師:因為相同的命運,小姑娘和阮恆住在了同一所孤兒院裡,孤兒院是什麼地方?學生說說對孤兒院的瞭解。師:是啊!他們沒有父母,也沒有一個親人,孩子們在這裡,同伴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相依為命。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在這些可憐的孩子當中有一個小姑娘更可憐,為什麼呢?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2)課文用一個什麼詞形容當時的情況?(迫在眉睫)教師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師:瞧!小女孩的血流了一地,她傷得很重。生:輸血迫在眉睫。

  師:小女孩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昏迷,就會永遠的閉上她的小眼睛。生:輸血迫在眉睫。

  師:如果沒有人及時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的。生:輸血迫在眉睫。

  你能結合上下文說說你對迫在眉睫的理解嗎?

  師;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啊!生命垂危,隨時可能會死去。她已經失去了父母,難道還要失去唯一的生命嗎?難道她的命運就這麼悲慘嗎?(學生不由自主的回答“不”,老師問為什麼?)

  3、感悟獻血過程。

  默讀課文,從哪裡可以看出阮恆是小女孩的朋友,可以畫出有關句子或詞語。

  學生選擇畫出的句子讀出來,師生共同研讀、理解、朗讀。

  (一)獻血前的句子: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來,然後又舉起來。(課件出示)

  (1)學生自由把句子讀一讀,說說你從句子中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字或詞體會到的。(老師重點指導體會三個動詞)強調: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重點是抓住關鍵詞,來體會人物心情,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2)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阮恆的心情。

  指名讀。老師範讀。

  (3)全班齊讀。教師小結:是啊!朋友就是危難時刻伸出的小手。

  (二)學生繼續找出其他的句子。(課件出示幾個重點句子)

  師:請同學們自由的讀讀這幾個句子,對比一下,你發現什麼?有什麼變化?

  教師主要抓住四個表示哭的詞語、兩處顫抖的不同以及兩次掩飾自己的動作來體會阮恆內心的變化。

  總結語:多麼樸實的想法、多麼令人感動的做法,為了朋友既使自己疼痛也忍耐著,這是一種比友誼更深的兄妹情啊!

  阮恆手臂的疼痛哪比得上他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能不怕死呢?可是阮恆在面臨生與死的選擇時,他願意犧牲自己,挽救小姑娘,這是多麼艱難的抉擇啊!

  阮恆能不怕?他並不懂得獻血的知識,他誤以為自己會死,他畢竟還是個孩子。他是一個令人同情,更令人敬佩的孩子。

  (三)想象表演

  師:在整個抽血過程中,醫生一直都很關心阮恆,不停安慰著他,醫生會說些什麼,阮恆又是怎麼回答的呢?聯絡上下文或發揮想象,同桌進行表演。

  師:(她是我的朋友)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了千言萬語。為了她,阮恆願意面對痛苦,僅僅因為——生:她是我的朋友。為了她,面對死亡,阮恆也毫不畏懼,僅僅因為——生:她是我的朋友。

  4、師:此時此刻,如果讓你用一個詞形容阮恆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善良、勇敢、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的小男孩的形象。

  5、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再次體會一下阮恆的美好心靈吧!

  師生配合讀課文。

  6、過渡:當阮恆的血緩緩的流入到了小姑娘的身體裡,奄奄一息的她終於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過一段時間她又能恢復往日的活潑和健康,時此時此刻,小姑娘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幸運、幸福、快樂……。)

  三、總結──昇華文章思想感情

  1、多麼幸福的小姑娘,能有阮恆這樣情同手足的朋友。從小姑娘的遭遇中,我們體會到了戰爭的無情,但是,從阮恆的身上我們又看到了朋友間那份真摯的友情。(板書:友情)

  2、創作小詩《朋友是什麼》

  朋友是什麼?我覺得朋友就是摔倒時扶你的一雙手;朋友是什麼?朋友是冬天裡的一把火,給你帶來溫暖。

  朋友是——(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詩一樣美的語言來講講)

  出示課件:朋友是摔倒時扶你的一雙手。

  朋友是冬天裡的一把火。

  朋友是雨天的()。

  朋友是()。

  3、總結:老師要送給每一個需要真心朋友的人一句話:“真正的朋友不是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並不是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點什麼,而是彼此為對方做到一切辦得到的事。——(俄)別林斯基”希望你們能交到這樣的朋友,也能做別人這樣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3

  【學習內容】

  本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但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目標】

  1、學認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草墊、酒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學習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匯入

  (板書:朋友)

  同學們,你有朋友嗎?

  你為你的朋友做過什麼?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朋友的課文。

  交流:互相幫助……

  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

  我讀了這個故事後,心靈被深深觸動了,你有什麼感受嗎?開啟書,再來用心讀讀這個故事。 自由讀課文。

  感悟朗讀

  一、體會“迫在眉睫”

  同學們,讀完了課文,誰來說說,“她”是誰?

  僅僅是一個受傷的小姑娘嗎?再看看書,誰來補充?

  (出示: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都來讀讀這句話,再請同學說。

  你看,此時血就是小姑娘的──

  不及時輸血,小姑娘就會──

  所以說她必須──

  說的太好了,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來概括此時的情況?

  是啊!輸血迫在眉捷,而醫生和護士又都不具有她的血型。體會著當時的情況,用心讀讀這段。

  (出示: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捷。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二、體會輸血前的矛盾心情

  同學們,在這迫在眉捷的時刻,阮恆是怎麼做的?自己讀讀後面的課文。

  (出示: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然後又舉起來。)都來讀讀這段話,看你有什麼問題問問大家。

  這是個問題,同學們,都來讀一讀這一段,試著填填線上的問題,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出示:一段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然後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_________))

  你看,用心體會,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很容易讀懂了課文。用心讀讀這一段。讓大家感受到此刻阮恆內心思想鬥爭的激烈。

  三、感受獻血的過程

  阮恆寧願自己去死,也要救你們的好朋友,這是多麼難得啊!讓我們跟隨阮恆一起去獻血的現場去看一下吧!(範讀8~10自然段)

  用心讀讀這一部分,試著走進阮恆的心理,體會一下他此時內心深處的想法。

  你走進阮恆的心理了嗎?誰來交流一下?

  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配合板書:

  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看看板書,再讀讀課文,看有沒有更深的體會?

  同學們,阮恆一次又一次的極力掩蓋自己越來越深的痛苦,寧願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

  這是多麼的高尚啊!現在你能體會到“朋友”這個詞究竟意味著什麼了嗎?

  一個受傷的小姑娘。

  受重傷的小姑娘,急需輸血的小姑娘;輸血迫在眉捷的小姑娘……

  ……

  生命。

  失去生命。

  馬上輸血。

  迫在眉捷。

  自由練習讀。

  指名朗讀,說一說他讀的如何。

  自由讀,交流……

  阮恆決定給小女孩獻血了。為什麼又把手放下去,後來又舉起來了?

  自由讀課文,準備填空。

  交流: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救朋友……)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會死……)然後又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死也要救朋友……)

  自由練習,指名讀。

  看著老師聽課文。

  由朗讀課文。

  指名交流:

  我從“……”體會出此時阮恆……

  指名讀。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害怕死去,緊張。

  “啜泣”因為想到自己要死了所以有點難過。“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不想讓人看出她的害怕,要救…

  “唔咽”……“掩蓋痛苦”……

  “低聲哭泣”……“咬 竭力制止”……

  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隨著體內的血不斷被抽出,阮恆越來越害怕,卻沒有停止獻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掩蓋自己越來越痛苦的表情。寧願自己死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

  朋友!

  為了朋友,可以……

  課堂小結

  再讀讀阮恆獻血的部分,用心來感受一下朋友的真正含義。 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小練筆。

  【學習目標】

  聯絡上下文想一想,寫出醫生和阮恆的對話。

  【學習重點、難點】

  小練筆。

  【學習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了“朋友”這個詞的真正意義。開啟書,把你感受最省的部分再用心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

  小練筆

  同學們,隨著血液不斷被抽出,阮恆認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越來越痛苦。你覺得他會死嗎?

  你們看,這是老師的鮮血證。老師每年都會去獻好幾次血可是依然很健康。其實我們身體丟失一定量的血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我們自身完全可以把它再補充上。自己讀讀課文的11~14自然段,想一想醫生和阮恆之間都說了些什麼? 不會……

  自由讀課文。

  同為合作演一演。

  寫一寫。

  第三課時

  【學習內容】

  課文生字詞。

  【學習目標】

  學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讀寫“醫院、醫生、訊息、確認、輸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詞語。

  【學習準備】

  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字的筆畫容易寫錯。

  2、給大家提個醒。

  ⑴ “醫”,注意筆順,最後一筆“豎折”。

  ⑵ “眉”,注意字頭中間的“豎”。

  ⑶ “墊”,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點。

  ⑷ “酒”,右邊裡面有一“橫”。

  ⑸ “拳”,字頭有兩橫。

  ⑹ “柔”上面“矛”第二筆是“點”。

  3、描一遍寫一遍。

  4、準備聽寫。

  【板書設計】

  第18課 她是我的朋友

  迫在眉睫

  舉──放──又舉

  (害怕緊張)啜泣 唔咽 低聲哭泣

  朋友

  (竭力掩蓋)捂住 掩蓋 竭力制止

  【課堂呈現】

  師:你幫你的好朋友做過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學一篇和朋友有關的課文?齊讀課題,讀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感受?自由朗讀課文。

  她是誰?

  生: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

  你從哪裡知道?

  生讀有關句子。

  師:僅僅是一個受了重傷的小女孩嗎?(傷得多重呢?讀讀課文中的句子,能知道嗎?問題儘量簡練減少。)

  生:失血過多即將死去,如果不理解輸血。

  師:血對小姑娘來說怎麼樣?

  生:命根子。

  師:輸血必須──

  生:迫在眉睫。

  (板書)

  (讀出迫在眉睫的感受,可以先練習讀,再合作讀,經過檢視,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上的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輸血──迫在眉睫,再迫在眉睫一點,合作讀。)

  師:體會著當時情況讀一讀。

  指名讀:經過檢視……

  師:讀得怎麼樣?

  生:有點結巴。

  再指讀,讀得怎麼樣?

  生:評價並且朗讀。

  師:每個人理解不同,朗讀也不同,你怎麼理解就怎麼讀。

  (但主題一樣,都是說輸血必須迅速進行。)

  師:在這迫在眉睫的時刻,阮恆怎麼做的?

  生讀有關句子,再練讀。

  師:有什麼問題要問?

  為什麼舉起來又放下再舉起來?

  為什麼顫抖?(板書)

  生:擔心自己死去。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讀後面的句子。做填線練習: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此時他可能在想:────)忽然又放下去(此時他可能在想)然後又舉起手,(此時他可能在想──)

  學生回答。(角色要轉換,讓學生自己當阮恆。讓學生充滿情感的來當阮恆,小阮恆,你為什麼顫抖地舉起手來?你在想什麼?你為什麼忽然又放下手去,你在想什麼?你又一次舉起手的時候在想什麼?合作,補充朗讀,真正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師:試著自己走進人物內心世界,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讀上面的課文。練讀,指名讀。

  師:他哪兒讀得好?

  生:忽然。

  生:一陣沉默。

  師:如果是你怎麼讀?

  (問題零碎,要凸現問題的整體性,儘量得少問。)

  指讀,齊讀。

  師:阮恆寧可自己去死,也要救自己的朋友。我們到現場看看,老師範讀,出示插圖。

  (這裡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8~10段,面對輸血這件事,阮恆是什麼樣的心情?抓重點詞語去讀去悟)

  師:自己讀讀老師讀得段落,試著走進阮恆的內心世界。

  (老師要先走進去呀,生命只有一次,要讓學生感受到。為了朋友,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多麼艱難的選擇,所以他的痛苦越來越加深了,由“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到“啜泣顫抖捂住臉”再到“嗚咽”“低聲哭泣”“咬著拳頭”表現出來!以讀代講,充分朗讀,配上音樂。)

  生讀。

  師:把你走進去體會到的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生:男孩在一再搖搖頭,說明他忍住痛苦。

  生:掩蓋自己的痛苦。哪個詞在掩蓋自己的痛苦?板書:掩蓋(問題不清楚)

  生:抽泣說明他……

  (這個環節沒有指導方法,一問一答,讓學生去談。)

  生:竭力掩蓋。

  生:制止。

  師:再來讀讀剛才讀得部分。還從那兒體會到阮恆的痛苦?

  生:持續不斷地低聲哭泣。

  生:過了一會兒,試圖掩蓋自己的痛苦……

  都來讀讀這三句話,看他怎樣竭力掩蓋自己的痛苦的。

  師:他為什麼痛苦?書中找找答案。

  (老師目標不明確,開始有些混亂。板書不能簡潔明快的為理解語言文字服務。)

  帶著你的感動再來讀讀這段課文。

  學到這兒,朋友這個詞裡包含了什麼?

  生:互相幫助。

  生: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自由朗讀11~14段,思考:醫生會怎樣安慰他?補充朗讀。

  原來一直讓阮恆這麼痛苦的原因,是──?

  寧死也要輸血給小女孩,只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神態不同的動作方面去體會小阮恆是怎樣說這句話的?

  小阮恆(堅定、低聲、驕傲、自然、輕鬆)地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簡評】

  教師用教材教的過程,首先是教師與教材進行對話的過程,教師是否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了?是否被一個孩子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必須獻出自己生命所震撼?是否感受到男孩對生命那深深的留戀和對朋友那偉大的愛?這就要求老師要先讀進去,才能引導孩子也讀進文字,讓學生也與文字進行對話。比如,這篇課文多處寫到了阮恆的表情和動作,要引導學生透過人物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的內心世界。這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一根針扎進了阮恆的血管,小阮恆,此時你為什麼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呀?”“你為什麼突然啜泣?”“你為什麼嗚咽?”“你為什麼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讓學生依據輸血的知識如情入境地進行回答。老師還要動情,老師的語調太平淡,很難已達到調動學生情感的效果。

  趙校長根據研究計劃對語文教師提出研究要求:(見前面開始部分)

  【課後反思】

   1、匯入:

  設計:由“朋友”入手,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曾經幫朋友做過些什麼事,初步探索朋友的意義,滲透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這裡是一節課的開始,應該讓他們有一個好的開始,激發活躍的思維,一節課才有可能成功。但學生思路好像並沒有開啟,所說的事情寥寥無幾,課堂一開始就沒有陷入沉悶之中。

  其實我應該好好感謝那幾位回答問題的同學,很給我面子的。課下想想,其實朋友之間能幫助的無非就是借東西、講題、安慰之類的,還能有什麼呢?換個問題試試也許會好一些:你覺得怎樣做才算是朋友?孩子也許就知道怎麼說了。

  (阮恆怎樣對待小女孩這個朋友的呢?)

  2、體會小女孩所面臨的處境:

  設計:

  從課題《她是我的朋友》的“她”入手,她是一個小女孩──她是一個受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受重傷的小女孩──她是一個急需輸血的小女孩。引導學生透過讀文章一步一步體會出小女孩的處境的危險。這個地方孩子說出“危急”來了,說出“迫在眉睫”來了,但真正從心理體會到了嗎?好像沒有,從他們的反應,他們朗讀的情況看,孩子沒有將這種“緊迫”這種“迫在眉睫”放進心裡去。

  (可以透過朗讀讀出對“迫在眉睫”的理解來。)

  其實當時的“緊迫”與“迫在眉睫”不單單是小姑娘這一方面:小姑娘急需輸血很“緊迫”,但更“緊迫”的是“醫生和護士都沒有她的血型”,急需又沒有,這才構成了“迫在眉睫”。

  3、體會阮恆獻血前矛盾的心理:

  設計:

  抓住“顫抖”“舉──放──舉”這幾個動作,運用題問題──填想法的方法,結合後面的課文,體會學生內心的想法。

  (設計抓點但不到位,要深入進去。)

  學生提出的幾個問題很好,正好扣住了這一句話的重點:“為什麼‘顫抖’地舉起手;”“舉起來了為什麼又放下了,然後又舉起來了。”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學生比較沉悶,後來有幾個同學回答了,有一個同學聯絡了後文,雖然表揚了,但沒有砸死,所以多數同學還沒有聯絡後面的文章。這裡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學生來不及思考,乾脆就不去思考了。

  (問題有些瑣碎)

  4、感受獻血的過程:

  設計:

  透過描寫阮恆動作、神態的句子,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引導學生體會獻血時越來越深的恐懼,以及越來越極力的掩飾。

  (目標定得好,要有方法達成目標。)

  由於只給了孩子段落,沒有落實那些動作、神態的句子究竟是哪些,所以孩子抓重點詞語時非常茫然,能體會出“恐懼”與“掩飾”的詞語絞在了一起,繞不出來了,最後板書也不完整,很混亂,孩子還是很茫然。他們雖然說出了這兩層意思,但沒有體會出“越來越”這層意思,也沒有很清楚的聯絡到具體的語言文字。

  5、領會“朋友”的真諦:當朋友遇到危險時,要不顧一切地克服一切困難去幫助他。

  (前面沒有入情,後面牽強拉出,只是有環節,沒有情感投入。)

  學生對獻血過程中的“恐懼”與“極力掩飾”體會不深,很自然就體會不到“朋友”的真諦了。所以還停留在匯入交流時那淺層次的“互相幫助”。

  透過學生的表現,老師要學會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在於老師目標不明確,或者缺乏方法指導。

  【老師們聽課後的建議和意見】

  久老師:匯入的問題,“朋友”想到什麼?可以放在開頭,想怎麼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最後再讀“他是我的朋友”,體會出阮恆的感情。

  一陣沉默之後……小手舉起放下,設計巧妙。

  閆老師:聽課人更清醒。備課時候要想第一課時到底做什麼,如果不能保持故事完整性,領會就牽強。這節重點品析,重點部分要讓學生感受透徹。匯入設計要有首尾呼應的層次性,我們感知和學生感知可能有不同,我們的感知到的應該想辦法讓學生也感受到。學生對朋友的理解就很好了,很真實,在生活中感知,然後補充完整題目。認知兩個人物,她?我?重點品讀的時候,要讀進去。泡泡語,課後題目,要抓住。“迫在眉睫”學生感知好,讀完說,說完讀,沒有思緒斷層。說,是個體的說,推動群體的感悟,深化要透過讀悟出來。讀要有發展,但不到位。比如某些孩子出現問題,讀錯字音,課前預習要到位,讀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師要放下教案,給學生範讀,加強語感培養。第五自然段阮恆的猶豫、矛盾,要體會到,朗讀出來。阮恆後來的表現層層遞進,變化讀出來,採取多種方式,自由讀──注重阮恆的表現,再讀──看看圖,關注圖上內容,再讀,形象化地讀──配合著讀。結尾體現個性化朗讀。可以配樂,音樂、美術、語文融合。

  孫恩:學生講到三個動作,已經抓住主題了,體會怎樣深入昇華?題目貫穿全文,整體感知基礎上,重點要目標明確,體會心情的變化。“朋友”從生活中來,與生活接軌,真實的瞭解朋友。這個概念是多姿多彩的,為朋友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獻出生命的友誼比較罕見,要來源真實的生活。

  閆文夏:引導孩子用心去感受。

  文章整體性強。不要肢解課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4

  設計思路

  在略讀課文的基礎上,畫出並透過對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態、動作的句子的精讀,體會他內心活動的變化,滲透無私奉獻的友愛教育,同時學習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提出本課學習任務

  1、由《狼牙山五壯士》的簡單回顧,引入學習戰爭時期的另一個感人故事,揭示課題。

  2、讀讀“閱讀提示”,提出學習任務與要求。

  ①略讀課文,想想小男孩獻血時是怎樣想的?

  ②讀讀課文,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態、動作的句子,思考他內心活動有什麼變化。

  ③把你想到的與同學交流,再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

  二、略讀——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學生根據學習要求,自主略讀課文,邊讀邊想邊畫邊交流,教師巡迴指導,瞭解學習情況,滿足學生即時求助需要。

  三、品讀——揣摩內心活動變化

  (一)交流自讀情況與感受

  1、交流一:你知道他獻血時是怎麼想的嗎?你是從什麼地方知道的?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的?

  這個環節教師不作深入的啟發和講解,而是讓學生自由地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瞭解學生的閱讀方法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為下一步重點品讀作好鋪墊。

  2、交流二:把你畫出的小男孩獻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一聽,並簡要說說自己體會到什麼。

  這個環節教師也不作深入的啟發和講解,而是讓學生交流畫出的句子有哪些,以及自己的體會是什麼,瞭解學生對小男孩內心活動變化的理解程度,為下一步重點品讀作好鋪墊。

  (二)品讀重點詞句,揣摩小男孩內心活動的變化

  (1)出示導讀題:

  依照下面的例子,根據你所畫的表現阮恆獻血時神情、動作的語句,提出問題,並試著自己解決,然後與同學交流。例: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阮恆舉手時為什麼“顫抖”?為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2)集中品讀:聯絡第12自然段體會阮恆“沉默”是在猶豫,“顫抖”“放下去”是因為對獻血、對死亡很害怕,“又舉起來”是要堅持獻血。然後以朗讀體味加深感悟: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小男孩是怎麼說的呢?

  (3)小組討論:“她是我的朋友”,阮恆這樣說的時候,他是怎麼想的?你從這句話想到了什麼?體會小男孩為朋友願意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有感情朗讀,體會小男孩的內心變化與奉獻精神

  1、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選擇一句或一段進行有感情朗讀。

  2、有感情朗讀第5—14自然段。

  四、回顧——昇華文章思想感情

  自由談談學習本課後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摹

  2弊プ∶櫳慈詈閬籽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崩斫飪撾哪諶藎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匯入課文

  1、匯入課文

  師:上一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27課的內容,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她指誰?我又指誰?在阮恆和小姑娘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生:口述(板書:獻血

  阮恆————小姑娘)

  二、情感激勵、引導自學

  師:這節課我們就走進阮恆的情感世界。同學們,一個人的情感世界是可以透過人的表情和動作體現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描寫阮恆表情和動作的句子。(出示要求)

  生:(自學、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三、朗讀感悟,彙報交流

  1、交流阮恆輸血前的表現

  師:誰先找到了描寫阮恆輸血前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一陣沉默之後……又舉起……”

  師:這個句子體現了阮恆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顫抖是神情激動有些緊張,從這個詞中我感到阮恆有些害怕,不知該不該這樣做。

  師:阮恆把手舉起來,放下來,又舉起來,透過“舉、放、舉”這幾個詞,你感受到阮恆當時是怎樣的?

  生:從阮恆的動作中,我感到阮恆害怕、猶豫、擔心。

  師:體會得很深刻,老師也感受到了阮恆的害怕、猶豫、擔心。

  誰能模仿出阮恆當時的表情、動作呢?

  生:模仿。

  師:大家試著體會體會。

  師:一個人的表情和動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內心,請你把自己當作阮恆說說,此時心裡會怎樣想?(重點引導阮恆的內心世界)

  師:誰想把這個部分讀一讀,把阮恆的害怕、猶豫讀出來。

  生:讀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這段,好嗎?從老師的朗讀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老師讀的語速不一樣,開始慢,中間快,後來更快了。

  生:老師最後的“舉起來”,語氣非常堅定。

  生:讀。

  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彷彿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害怕、猶豫,卻不乏勇敢。

  2、交流阮恆獻血時的表現

  師:剛才,同學們找到阮恆獻血前表情和動作的詞語來體會的,你們很會學習。誰找到了描寫阮恆獻輸血時的動作、表情的句子了。

  生:讀“阮恆……也不說……”

  師:這個句子體現了阮恆當時怎樣的心情?

  生:阮恆一句話也不說,感到很擔心,很緊張。

  師:假如你是小阮恆你當時會怎樣想呢?

  生:我不能動,一動就會影響醫生抽血,抽不到血,小女孩子怎麼辦?

  生:我會在心裡告訴自己,阮恆不要怕,等她好了,就可以和她一起玩捉迷藏了。

  師:阮恆的血靜靜地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阮恆的神情,動作發生著變化,請同學們繼續找描寫阮恆表情、動作的句子。

  生:(讀句子)從“啜泣、顫抖”看出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所以突然啜泣一下,而且全身發抖。

  生:阮恆不想讓別人看出自己的害怕,所以他迅速地用手捂住了臉。我從“捂”這個詞看出,阮恆想掩飾自己的害怕。

  生:這句話我感受到了阮恆心裡也很痛苦,很悲傷,但他又不想讓別人看到給別人帶來麻煩,我也感到他很堅強。

  師:是呀,血已從阮恆的身體抽出來了,他心裡雖然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痛苦,但是為了救小女孩,他卻在掩飾自己害怕和痛苦,多麼可愛的小男孩啊。(教師的語氣先是沉重,然後激昂)接著來吧,誰還找到了。

  生:讀“但過了一會……他又搖了搖頭”

  我從“嗚咽、掩蓋”這兩個詞,感到阮恆害怕了,他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阮恆心裡越來越害怕,越痛苦,所以又哭了,他不想影響小女孩輸血,所以又一次試圖用手掩飾他的痛苦。

  師:真讓人感動。

  生:讀“接著……抽泣。”

  從“哭泣、咬住”這兩個詞,體會到,阮恆心裡痛苦極了,悲傷極了,所以不停的哭,但是他仍然想控制自己,想救小女孩。

  生:我感到阮恆真是個英雄,他那麼痛苦、悲傷,甚至都有些絕望,可是還儘量控制自己不哭,要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早就哇哇地大哭出聲了。我很佩服他。

  師:阮恆你真的好偉大,是個真正的小男子漢。可以不惜自己的一切,用生命換取真情。此時情此景,讓我感動,讓我們全班的同學感動。阮恆,你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師:說的好,請同學們讀這段話(過了一會……想竭力制止哭泣。)

  指名學生讀。

  在這段話中出現了三個詞語“啜泣、嗚咽、哭泣”,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說明阮恆越哭越厲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時間越長,阮恆越覺得離死越近,他內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斷加劇。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讀課文體會阮恆此時的心情。

  (生讀)

  3、交流阮恆獻血後的表現

  師:阮恆如此緊張、痛苦、害怕,他當時是怎樣做?(引出三個動作)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阮恆如此緊張、痛苦、害怕,是因為針刺痛了嗎?

  生:不是,以為自己要死了。

  生:以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給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

  師:面對這樣緊張、痛苦的小男孩,文中醫生用輕柔的語氣來安慰阮恆的,誰也來用你

  的語氣來安慰一下阮恆吧?

  生:……

  師:聽到這樣輕柔地安慰,阮恆停止了哭泣,可為什麼阮恆以為獻血會死,還會這樣做

  呢?

  生:“她是我朋友”(多指學生讀)

  師:“她是我朋友”多麼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此時,你理解這句話做題目的真正含義了嗎?

  生:突出了友誼。

  生:使人容易接近。

  生:比較親近。

  生:更能體現阮恆捨己救人的好品質。

  師:生命是可貴的,阮恆面對死都不怕,你眼前這位小英雄想說點什麼?

  生:阮恆,你太勇敢了,為了朋友,你寧願犧牲自己,是我的榜樣。

  生:你是個捨己救人的英雄。

  ……

  三、聯絡生活,拓展昇華

  師:從同學們的言談中,老師高興地看到了在這個課堂上,每個人都受益匪淺,從阮恆身上,我們會感到了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是啊,十金難買真正的朋友,就讓我們同學之間也發揮真正的友情吧!此時,想對你的朋友說上幾句心裡話嗎?想給朋友幾句贈言嗎?現在就動筆寫一寫吧?

  (學生寫,配樂)

  生:彙報自己的贈言。

  師:聽了同學們的贈言,老師感受到了你們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讓我們帶著這種友誼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吧!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匯出可供學生深入探究的一兩個問題情景,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探、合作交流,有所感悟。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以疑導讀,讀中釋疑,讀有所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描寫人物動作、神情的語句中,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活動。

  3、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培養待人真誠、無私奉獻的品質。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由表及裡地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感受阮恆的高尚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預習要求自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3、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教師提示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分段讀課文。

  3、用輪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方式把課文讀熟。

  四、讀思結合,引導質疑

  1、默讀課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教師指導質疑的方法。

  3、自己嘗試提問並解決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回憶上節課學了哪些提問的方法。

  2、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提問的方法。

  二、自讀質疑

  1、默讀課文,把你的問題依次寫在練習本上。

  2、提示學生留意阮恆獻血時的神態、動作的變化。

  三、確定重點探究的問題

  1、分組交流,互相幫助,儘可能解決一些問題,較難的全班交流。

  2、教師將各組剩下的問題歸納彙總,選擇兩個有價值的問題全班深入探究(把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A、為什麼要給小姑娘輸血?

  B、阮恆為什麼願意這樣做?

  四、合作交流,共同釋疑

  1、探究問題A

  ①學生速讀課文1~4小節,儘可能從文中找到答案。

  ②“迫在眉睫”說明了什麼?還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情勢危急?

  ③學生試著感情朗讀,教師評議指導。

  ④試想一下,如果你當時在場會怎樣做?(啟發學生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2、探究問題B

  過渡: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來看小姑娘的朋友—阮恆是怎樣做的?

  ①速讀課文二、三部分,說說阮恆主動獻血的原因。(目的在於讓學生從書中找出阮恆獻血的表面原因,即為救朋友而獻血)

  ②阮恆獻血時神態、動作有何變化?找出這些句子讀一讀,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③畫出表示哭的意思的四個詞。比較理解,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體會到阮恆哭聲越來越大,越哭越傷心)

  ④阮恆為什麼越哭越傷心呢?(他誤認為會把所有的血獻出來,自己也會死去)

  ⑤讀到這裡,你認為阮恆是一個怎樣的人?(目的在於讓學生探究阮恆獻血的深層次原因,即他對朋友的真誠無私)

  教師小結: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阮恆為了救朋友死也願意,他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

  ⑥反覆讀12小節醫生轉述的話,從中感受阮恆的真誠無私。

  ⑦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9、10小節。

  五、利用空白,啟發想象

  1、指名讀11小節。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恆,阮恆立即停止了哭泣。聯絡上下文,想象醫生當時會怎麼說。

  2、學生思考後寫在練習本上。

  3、全班交流。

  六、課外作業

  學唱周華健或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板書設計: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的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二.教學重點: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三.教學難點:透過重點詞句,體會當時阮恆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過程:

  1.匯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阮恆(學生齊說)。

  師:誰來讀課題?指名學生讀課題,齊讀課題。

  師板書課題,請拿出手來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讀課文。

  3.師:同學們讀書的姿勢真整齊,讀了課文,我們先來檢查生字次的預習情況,請翻到字表,開火車認字組詞。

  生:一個一個的認字組詞。

  師:評價學生的讀字和組詞。

  師:開啟課文的詞表,全班齊讀詞語。

  生:讀詞語。

  師:同學們不但詞語讀得好,也很會組詞,真了不起!

  4.師:會讀書的同學,在讀了課文之後,一定有話想說,比如說,你讀什麼?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生:我知道了阮恆救了小姑娘。

  生:我讀懂了,阮恆救小姑娘,是因為是他的朋友。

  生:我不知道為什麼課文中這麼說: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有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為什麼小手舉了,又放下,有舉了呢?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師:你讀書讀到心裡去了,這個問題很有價值!

  5.指名分段讀課文,生評價。重點指導血字的讀音:血 ( xue xie )師正確的知道學生讀準字音。

  6.師: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其主要內容嗎?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

  7.學習課文的1——4段

  師:自由的朗讀課文的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個故事是怎樣發生的?是誰給小姑娘獻血的?阮恆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小姑娘輸血的?阮恆為什麼要給小姑娘輸血?

  生:交流這些問題。

  8,師:“迫在眉睫”是什麼意思?

  生:是說事情到了眼前,形式非常的緊迫。

  師:你從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體會到了,當時的情況非常的危險,如果不及時給那個小女孩輸血的話,他的生命就有危險了,不能再等了。

  師:你能用這種語氣讀出來嗎?

  生:讀這句話,師指導讀。

  師:誰再來讀第五段?說說你的感受和體會。

  生:我從“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體會到了,阮恆是想救那個小姑娘,

  但是又忽然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說明了他經過了一番思想的鬥爭,最後還是勇敢的做出了決定,他是一個勇敢的人,是一個小英雄。

  師:比賽讀這一段,男女比賽讀。

  師:是啊,阮恆是個勇敢的孩子,他要救那個小女孩,因為是他的朋友!那阮恆是怎樣去做的呢?請同學默讀課文的6——11段,畫出描寫阮恆表情,動作的句子,並想一想他當時是怎麼想的,你體會到了什麼,還可以在句子的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

  生:默讀課文,找句子體會。

  9.學生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並說說你的餓想法。

  生:“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從這句話我體會到了。阮恆當時很害怕,也很痛,但他還是很堅強。

  生: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從這些句子中我體會到了阮恆當時輸血的情景,他很傷心,自己會不會死去呢?這些詞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啜泣,嗚咽,哭泣,抽泣”,我體會到了他當時阮恆的內心很痛苦,難過。

  師:你說得很好,請你們也把這些句子和詞語畫出來。

  10.師:下節課我們接著來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

  板書設計: 18 她是我的朋友

  小姑娘 迫在眉睫 輸血 阮恆

  無私奉獻

  教學反思:

  這是我課堂評價時上的一節課,是上的第一課時。這節課中,重點是要求學生要認識8個字,會寫13個字,能正確的讀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難點是透過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透過學習,學生能達到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既要抓住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的複雜心情;更要讓學生學會聯絡上下文讀懂課文,學會抓重點詞讀懂句子的方法。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去找,動筆寫下自己的體會,這能讓學生主的去學習,研究。第一句“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讓學生找出之後,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再請學生然後再同桌交流,之後集體交流,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後學生的感悟自然就深了,交流起來也就更充分、更全面了。透過這個句子的學習,一方面是要找出阮恆身上的一對“矛盾體”,梳理出教學的主線“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恆”,另一方面是要讓學生透過對這句話的學習,體會出“她是我的朋友”。在重點段落中,學生能夠挖掘重點詞語,句子感受,如:“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從這些句子中我體會到了阮恆當時輸血的情景,他很傷心,自己會不會死去呢?這些詞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啜泣,嗚咽,哭泣,抽泣”,我體會到了他當時阮恆的內心很痛苦,難過。再透過讀說,學生逐步感悟,情感得到昇華。

  因為是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沒有突顯出來。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動作、神情的變化中體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恆無私奉獻的精神。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的,體會文章字裡行間所包含的對阮恆的敬佩之情。

  重點難點:

  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體會阮恆獻血時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和阮恆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渲染氣氛。

  1、出示戰爭圖片

  師:這張張戰爭圖片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戰爭年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可怕.戰爭時期,有一天,(深情講述第二自然段)圖片定格到受傷的小姑娘,這小姑娘到底傷得怎樣了?

  2、讀題,板題,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朋友間的那份真情.

  二、讀中感悟。

  <一>傷勢嚴重

  1、快速默讀全文,想想:小姑娘傷得怎麼樣?用_劃出相關句子

  2、相機出示句子讀,感受

  3、理解“迫在眉睫”

  a、說說你怎麼理解這個詞?

  b、如果不馬上給小姑娘搶救,她會怎樣?如果不立即搶救,她又會怎樣?

  c、帶著理解再讀句子。

  <二>、初塑形象

  1、可憐的小姑娘就這麼等著,靜靜地等著。難道就這樣讓她死去嗎?孩子,你願意救她嗎?你願意嗎?……。

  2、醫生和護士也都願意,可他們都不具有同樣的血型,只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他輸血。(置靜)這時我彷彿看見(出示句子:一陣沉默— 舉起來)

  a、誰想讀?誰:女生讀

  b、讀了感受到什麼?他會堅定地舉起手是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3、因為小姑娘輸血(迫在眉睫),所以(出示句子:叫阮恆——一句話也不說)

  a、誰願意讀?誰:男生讀

  b、透過這字裡行間,你體會到什麼?他會這麼做還是因為(她會是我的朋友)

  c、帶著敬佩再讀

  <三>角色互換體驗害怕

  1、抽血過程中的阮恆難道真的一點兒也不害怕嗎?(出示插圖)說說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阮恆?

  2、文章又是怎樣描述他的害怕?自由讀課文第9.10段,用波浪線劃出相關句子。

  3、學生彙報,相機出示句子讀。

  a、每句話中都有表示哭的意思的詞,發現了嗎?讀詞。

  b、同是哭,你理解哪個?

  c、帶著對詞語的理解讀句子。

  d、訪生:小阮恆,當你堅定地舉起手時,大家都誇獎你是個勇敢的孩子。可為何現在的你又有點啜泣?又有點嗚咽?又有點哭泣呢?

  小阮恆,當你很快地躺在草墊上時,大家都誇你是個堅強的孩子,現在的你又為何啜泣?為何嗚咽?為何哭泣呢?

  e、師引讀:當針管輕輕扎進阮恆的手臂時,他覺得自己已經踏上了死亡之路了,所以……

  看著鮮血從身體中流出,阮恆覺得自己離死亡更近了,所以……

  抽血時間越來越長,阮恆覺得自己馬上就要死了,所以……

  f、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 活下來。孩子,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向外輸血適量的血液會有生命危險嗎?可阮恆知道嗎?他想自己再也聽不到清晨,林間那婉轉的鳥鳴聲,再也聽不到…… 再也看不到…… 再也不能和朝夕相處的夥伴們……

  g、看著在勇敢與善良之中掙扎的阮恆,你猜猜,醫生會怎樣安慰他?

  h、小小的阮恆,在以為獻血就會死時,卻仍然能坦然地面對,此時展現在你眼前的是個怎樣的阮恆?為勇敢的阮恆送上欽佩的掌聲。

  三、情感昇華。

  1、小阮恆,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麼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你為何還要獻血給她?

  你明知道獻血是會死的,可為什麼仍然要堅持獻血給她?

  2、是的,因為(她是我的朋友)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多麼鏗鏘有力的聲音!多麼樸實無華的話語!

  3、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當一陣……)讀

  a、阮恆,你舉起的小手為什麼會顫抖?最後又為什麼要堅定地舉起?

  b、此時舉起的是什麼?

  c、把感動融入朗讀,為阮恆這勇敢的舉動再次送上掌聲。

  4、好一個她是我的朋友,所以(叫阮恆……)讀

  a、小阮恆,你為什麼很快的躺?為什麼不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b、此時展現於你眼前的又是一個怎樣的阮恆?

  c、再次把敬佩的掌聲送給他

  5、為了朋友,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棄。像這樣的朋友,值得我們一生珍惜(出示句子,讀)

  6、友愛是真誠的,你為朋友做過什麼?

  7、出示朋友的名言

  8、走進課文,我們認識了阮恆,從他身上知道了朋友的真正含義,走出課文,讓我們記住這種愛,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中撒播友愛收穫感動。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9

  一、複習、積累

  複習舊知《贈汪倫》,背誦積累經典誦讀中的一首古詩《贈范曄詩》

  二、導語:

  古人講友情,在座的每位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沒有年齡、年代、國家的限制,它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朋友有關的課文,叫做《她是我的朋友》。

  三、學習目標:

  1、藉助文中的注音認識“輸、睫”等8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眉、制”等13個生字。

  2、透過自讀、同桌齊讀等多種形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學習過程:

  自學提示(一):

  1、藉助拼音認真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透過查字典等方式解決。(自由讀,帶拼音開火車讀,去拼音齊讀)

  2、提出透過自學沒有解決的詞語疑難(生幫生,教師補充)

  3、在語境中選擇正確的詞語填空

  自學提示(二):

  我要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學生三人齊讀,展示讀)

  自學提示(三):

  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課文記敘了( 戰爭 )時期,在 ( 一個孤兒院裡 )裡,一個名叫 ( 阮恆 ) 的小男孩為了( 救一個小姑娘 )而( 勇敢獻血 ) 的故事。

  生字指導:

  1、自由或同桌三人配合口頭組詞

  2、小火車開起來讀字並組詞

  3、師展示較難寫的“墊、酒、掩、拳、制、柔”六個生字。學生強調容易寫錯的部分。

  4、教師示範寫,學生書空

  5、教師教識字方法

  6、學生書寫易錯字。

  7、測驗生字掌握情況,在語境中填寫生字。

  五、課堂小結

  大家在這節課中都學到了什麼呢?(指名說),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完成了三大學習目標,老師宣告我們成功。下節課我們繼續深入的走進課文。下課。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反思

  講授完《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課時,我的反思如下:

  1、在課前積累中,我讓學生背誦經典誦讀上的《贈范曄詩》,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的特別快,達到了積累的目標。

  2、在識字環節中,學生有出錯的現象,經過小火車讀、齊讀,有些孩子掌握的還是不夠紮實,我現在想,如果在齊讀後加上一個教師打亂詞語,學生搶讀的環節,學生會掌握的更加紮實了吧。

  3、在二讀課文後,我挑學生展示讀他們喜歡的段落,雖然孩子們在方法指導下比之前的有感情了,但是我忽視了師示範讀。如果能親自示範,學生會受到更好的、更直觀的薰陶吧。

  4、在總結課文內容時,我設定了提示,降低了孩子的難度。孩子們很快把空填了上去。我現在想來,應該讓孩子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先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在出示填空,這樣可以引起孩子們的表達興趣吧。

  5、在書寫生字的這個環節中,應該給予孩子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想些辦法記住這些生字,而我看到學生沒有舉手,就直接告訴了孩子這個字識記的順口溜,其實孩子也有他自己的識字小竅門,應該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另外,學生只按照我的要求書寫了易錯的六個生字,如果留有時間,還應該讓孩子們再寫寫其他比較容易的生字,這樣更能全面的達成目標一。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2.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的複雜心情。

  2.繼續學習連線每段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複雜感情。

  (二)透過查工具書,聯絡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字詞。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適當歸併),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以相關的自然段意的歸併劃分段落,再連線、綜合為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或默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複雜心情。

  (二)指名讀課文,正音正字,並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以備質疑問難。

  1.讀準本課出現帶“血”字的詞。書面語(一般為固定詞語)讀“(xu8)”,口語(一般單獨出現)讀(xi7):“輸血”、“流血”、“血管”,應讀書面語;“獻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句話裡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應讀口語。

  2.“胳膊(bo)”的“膊,“訊息(xi)”的“息”應讀輕聲。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與眼睛有關,左邊是“目”旁;“草墊”的“墊”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丟掉“宀”,寫成“子”。

  4.透過查工具書並聯繫上下文,初步瞭解生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課文指小姑娘流血過多,急需輸血搶救。

  帶“泣”(q@)的詞語較多,應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在閱讀課文時,結合人物感情的變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輕聲哭。

  抽泣——同“啜泣”。

  嗚咽(y8)——低聲哭泣。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可適當合併),再以相關自然段合併方法劃分段落。最後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對話形式可適當合併):

  第1自然段:我聽說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彈炸死炸傷幾名兒童。

  第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傷重,要立刻搶救。

  第4自然段:女醫生問誰願意獻血。

  第5~7自然段:阮恆舉起小手錶示願意。

  第8自然段:阮恆躺下,醫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恆緊張、痛苦地嗚咽起來。

  第10自然段:阮恆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醫生安慰,阮恆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恆以為自己要死了,好讓小姑娘活下來。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願意這樣做,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2.討論相關的自然段歸併為一個段落,為課文分段,並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幾名兒童在炮彈爆炸中死傷,一個小姑娘傷重,急需搶救輸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恆願意,醫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恆表示,獻血是為了朋友。

  討論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恆願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比較歸納後的主要內容和三個段落大意的原封連線有什麼區別。由此應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重複。

  (三)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深入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透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恆無私奉獻的品格。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複雜心情。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提問:《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述了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恆願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二)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樣發生的?讀第一段,進一步瞭解事情的起因。

  (一個小姑娘在炮彈中受了重傷,輸血搶救迫在眉睫。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議論事情起因的同時,順便了解“確認”、“休克”、“血型”和“未受傷”的“未”,“是否”的“否”兩個反義詞的意思。可以在議論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認同:

  “確認”,明確承認小姑娘傷勢嚴重。

  “血型”,血液的型別,分成四種。輸血時,除O型可輸給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輸血時必須用同型的血。

  “未”,沒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是否”,就是“是不是”。

  再解釋“迫在眉睫”(答案見“第一課時”)

  (三)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阮恆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那位受傷的小姑娘獻血的?獻血時,他有哪些動作和表情?這些動作和表情反映了什麼複雜的心情?

  1.讀第5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想一想,再解答:當女醫生問孩子們誰願意獻血的時候,出現了“一陣沉默”。“一陣沉默”表明了什麼?

  (表明了幾個沒有受傷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獻還是不獻,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陣沉默之後”,阮恆的“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阮恆舉手的時候為什麼“顫抖”?為什麼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這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了什麼內心活動?

  (阮恆的小手舉起來“顫抖”,說明他願意獻血,但由於情緒激動、緊張,小手不由地抖動起來。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他先願意獻;因為緊張、害怕,又不願意獻了;接著想到為了朋友,還是要獻的。說明內心獻與不獻的思想鬥爭很激烈。)

  2.默讀第二段第8~11自然段,描寫抽血過程中阮恆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激動的?

  提示:注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寫三個階段阮恆的表情、動作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很大變化和起伏的。看看有哪些變化和起伏?

  (第8自然段是寫醫生抽阮恆的血的。從躺在草墊上“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看出這時的心情還是平靜的。)

  3.再讀第9、10自然段,阮恆的心情還平靜嗎?從阮恆的不同的表情、動作,不難看出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內心活動的變化是激烈的。

  大家議一議,把情緒變化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歸納、整理,用下面的表格說明。學生邊說,老師邊填寫:

  這裡,“一隻手捂住臉”和“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兩個動作一樣不一樣?

  (一樣。)

  “掩蓋”是什麼意思?

  (遮蓋。)

  跟前邊哪個詞的作用一樣?

  (跟“捂”的作用一樣。)

  小結:從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不難看出,阮恆在獻血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激動的。從平靜到緊張,再從緊張到痛苦,失望。但這種緊張、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來,同時,又沒法掩蓋、制止。

  4.這兩段描寫用了不少描寫“哭”的詞:“啜泣”、“哭泣”、“抽泣”、“嗚咽”,想一想,它們的意思各是什麼?為什麼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詞?

  (“啜泣”和“抽泣”是抽抽搭搭地哭;“哭泣”和“嗚咽”是低聲哭。後兩個較前兩個哭得厲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樣,要表現得準確就要選擇最準確的詞語,還可以避免用詞重複單調。)

  5.阮恆在獻血時這樣緊張、痛苦,是因為針刺痛了嗎?讀一讀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疑問。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阮恆“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這裡,沒有說明醫生安慰他的內容,能不能猜測出醫生安慰阮恆的話是什麼?假如你是醫生,怎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試試看。

  (醫生會告訴小男孩:“阮恆。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夥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寫阮恆獻血時感情的激動和變化,集中在第8~11四個自然段。從開始平靜得“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到“痛苦”到“持續不斷的哭泣”,最後,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生動地表現出阮恆複雜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注意表現這種複雜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閱讀分析課文第三段,明確阮恆為小夥伴獻血表現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讀讀寫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阮恆無私奉獻的精神,並能受到啟發和教育,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閱讀第三段。

  1.提問,思考並議論解答:

  事後,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

  (是在醫生問是否有人獻血,一陣沉默之後,阮恆的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之後,阮恆獻血過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一直到“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為止,這一段時間,這種想法始終在困擾威脅著他。也就是在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所描寫的情節之中。)

  2.由此可見,阮恆在獻血過程中表現出的痛苦,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是以為自己怎樣了?

  (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恆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儘管他很痛苦,為什麼還堅持讓醫生抽自己的血呢?

  (“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阮恆為什麼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還願意這樣做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總結:

  小男孩阮恆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的,可是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還是願意這樣做的。儘管獻血過程中,由於思想鬥爭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這種行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什麼高尚的品格,可貴的精神呢?讓我們議一議。

  (感受中應肯定高尚的品格是無私奉獻,可貴的精神是捨己救人。)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讀寫寫以下詞語:

  休克 輸血 顫抖 草墊 擦拭 孤兒院 捂住 掩蓋 嗚咽 抽泣 竭力 輕柔 制止 迫在眉睫 持續不斷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

  2、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難點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準備authorware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背景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你聽過些什麼故事?

  2、今天啊,我也想講個故事給同學們聽聽!想聽嗎?(口述2至3段)

  3、在這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事情會怎樣發展呢?

  二、初讀感知,讀通課文

  1、出示友情提示,匯入初讀

  在這迫在眉睫的緊急關頭,事情會怎樣發展呢?想不想知道?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 細細地讀讀課文,碰到難讀的地方就做上記號多讀幾遍,爭取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學生讀課文)

  出示友情提示

  輸血(xuè):血型、血管

  抽血(xiě):獻血、流血過多、失去的血、所有的血

  2、檢查生字

  輸血、抽血、啜泣、嗚咽

  3、檢查理解課文情況

  同學們很能幹,這麼快就讀通了課文。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緊急關頭,事情是怎樣發展的?

  三、細讀課文,讀懂課文

  在女孩生命岌岌可危的緊急關頭,事情是怎樣發展的?(學生回答)

  男孩子為什麼要救女孩呢?(朋友)同學們都這樣認為嗎?噢,因為是朋友,男孩決定獻血救女孩。我可以這樣理解嗎?那這是一個不經思考的突然決定嗎?同學們從哪裡看出來的?

  1、體會阮恆舉手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狀況

  (課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同學們找到這句話了嗎?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句話,用筆圈圈有關的詞語,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讀圈句子)讀好圈好想好的同學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麼?(學生交流)好了嗎?從這句話中同學們讀懂了什麼?(集體交流)

  你從哪裡讀懂的?帶著你感受讀讀這句話。(引導評價)同學們還讀懂了什麼?(相機板書:害怕)

  是啊,你簡直就是當時的阮恆啊。請你來讀讀這句話。你為什麼這麼讀?(他讀得怎麼樣?)是啊,出於對死亡的恐懼,阮恆顫抖了、猶豫了、退縮了,同學們想讀嗎?

  是啊,儘管害怕,可最後他還是舉起了手,他是怎麼舉起的?課件出示: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是啊,阮恆堅強地舉起了手,他用堅強戰勝了?(板書――堅強)同學們能讀好這句話嗎?我們一起來讀。

  2、細讀課文,體會阮恆抽血過程心理活動狀況

  是啊,在阮恆的舉手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一個害怕,但更?的阮恆。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認識到這樣的阮恆?請同學們細細地讀讀課文,劃出課文中有關阮恆表現的語句,並想一想你從中讀懂了什麼?(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課件出示(學習要求):1、劃出有關阮恆表現的語句 2、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研讀課文)請讀好、劃好、想好的同學在四人小組裡說一說“我讀懂了什麼”。她是我的朋友

  主問題: 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認識到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恆?

  重點句1(單句出現,同頁)

  “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為什麼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

  1、你讀懂了什麼?(評價)同學們也來讀讀句話!你讀懂了什麼?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句話!

  2、你為什麼這麼讀?(他讀得怎麼樣?)

  3、是啊,阮恆一動不動那是他無形的舉動,阮恆一言不發那是他無聲的話語,為了不影響輸血,阮恆默默地堅持著。帶著我們的敬意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還從哪裡認識到了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恆?

  重點句2(單句出現,同上頁)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一隻手捂住臉。”

  1、你讀懂了什麼?你從哪裡讀懂的?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同學們讀懂了什麼?(細心的同學還發現了什麼理由?)帶著你的感受把這句話讀一讀!

  2、他讀得怎麼樣?(你為什麼這麼讀?)誰還想來試試?

  3、是啊,是什麼讓阮恆用手捂住了臉,捂住了恐懼?(友情)。是啊,在他的眼裡友情高於痛苦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接讀:出示重點句3)

  4、引讀出示重點句3:“痛嗎?阮恆。”醫生問道。阮恆?但過了一會兒,他又?

  重點句3(單句出現,同上頁)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1、同學找到這句話了嗎?請同學們來讀讀這句話,圈出這句話中能夠體現阮恆害怕但堅強的詞語,想一想你讀了什麼?(學生讀句)

  2、你讀懂了什麼?說說你的理由。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能讀一讀嗎?他讀得怎麼樣?同學們想試試嗎?好,帶給你的感受讀給同桌聽一聽。

  3、同學們能讀好這句話!

  4、引讀: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

  5、展開想像:既然沒有抽血的疼痛,那嗚咽時的阮恆在想些什麼呢?

  6、是啊,在死亡來臨的面前,阮恆想得更多的,考慮得更多的還是?

  7、這是一個多麼重友情的朋友啊,同學能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我們對阮恆的敬意。

  5、阮恆的害怕但更堅強還表現在哪裡?

  重點句4(單句出現,同上頁)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你讀懂了什麼?還有誰也找到了這句話?你還讀懂了什麼?

  2、同學們也來讀讀這句話!還能讀懂什麼?你為什麼這麼讀?(他讀得怎麼樣?)誰還想試試?

  3、是啊,從阮恆持續不斷的哭泣聲中,我們彷彿看到阮恆已經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可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多麼偉大的男孩啊!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四、整體比較,深化感情

  1、(整體出示四句重點句)

  是啊,同學們真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找到了這麼多有關阮恆表現的語句。現在就請同學們再細細地讀讀這幾句話,想一想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提示語:開始時阮恆……過了一會兒……又過了一會兒……接著……

  2、體會阮恆心理變化過程

  a阮恆從“一句話不說”,到“啜泣”,到“嗚咽”,到“持續不斷的哭泣”, 從“一動不動”,到“捂”,到“掩蓋”,到“竭力制止”。

  (理解“啜泣”,“嗚咽”,“持續不斷的哭泣”的意思。它們有什麼不同?阮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

  (學生未找全三個詞語)是啊,阮恆從一句話不說,到啜泣,到嗚咽,到持續不斷的哭泣,

  (學生找全了三個詞語)說說你的理由。是啊,同學們都發現了嗎?阮恆越來越怕,他在怕?面對著恐懼和痛苦同學們發現阮恆是怎麼做的?是啊,阮恆也變得越來越堅強了。是什麼讓他這麼堅定地為女孩獻血?因為?

  3、是啊,是作為一個朋友的忠誠和信義使得阮恆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挽救女孩生命的重擔。同學們想一想用自己話來誇誇這位害怕但更堅強的朋友。讓我們再一次呼喚:她是我的朋友

  五、板書設計:她是我的朋友

  無聲啜泣 嗚咽持續哭泣害怕

  不動捂掩蓋 制止 堅強

  〖教學反思〗

  一、 從教材方面看

  《 她是我的朋友》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試圖透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學生共同感受人間的真情和真愛。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醫生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透過阮恆獻血事的神情、動作的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甚至是犧牲自己的優良品質。

  二、從教學目標方面看

  1、三年級孩子已經有較強的識字認字能力,對於本課中的詞語已經基本能夠掌握,因此教學時安排讓學生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檢查時只出示學生較難把握且跟本課教學密切相關的四個詞語“輸血、抽血、啜泣、嗚咽”。“輸血、抽血”的出示是要檢查學生對“血”讀音的掌握情況,“啜泣、嗚咽”的出示是為本課教學作好鋪墊,因為阮恆情感的變化主要是從這兩詞語中體現出來的。

  2、從現在孩子的生活實際來看,現在的孩子可能很難感受到像課文中阮恆對小女孩那種“高於生命”的友情,他們更多的感受可能就是在“借塊橡皮、借支鉛筆”等這些比較瑣碎的事情上。因此在本文的教學設計上是緊緊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透過讓學生自由讀句,讀後感悟,圈劃重點詞,再交流的方式,抓住“害怕與堅強”這對矛盾體,讓他們感受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阮恆的重情重義,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從而初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3、本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均在於讓學生從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引導學生抓住描寫阮恆在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透過不同形式的讀、悟、交流讓他從這些語句中讀懂“阮恆”,讀懂“那甚至高於生命”的友情。

  三、從教法、學法角度看

  (一) 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既要抓住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的複雜心情;更要讓學生學會聯絡上下文讀懂課文,學會抓重點詞讀懂句子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從扶到放,直到學生獨立的方式展開教學。第一句“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讓學生找出之後,讓學生“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再請學生“圈畫相關的詞語”,然後再同桌交流,之後集體交流,經歷了這樣的學習過程之後學生的感悟自然就深了,交流起來也就更充分、更全面了。透過這個句子的學習,一方面是要找出阮恆身上的一對“矛盾體”,梳理出教學的主線“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恆”,另一方面是要讓學生透過對這句話的學習,學會讀懂讀深讀透一個句子的方法,即所謂的“不動筆墨不讀書”。她是我的朋友 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2陶罐和鐵罐教案春日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案爬天都峰《春日》教學設計《可貴的沉默》教案《秋天的雨》教學建議檢視更多>>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二)層次化處理不同句子,體會阮恆越來越恐懼,越來越堅強

  在處理“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時採取了“簡”的方式,能讓學生說到“這是為了不影響輸血,阮恆很勇敢”就點到為此了。而在教學“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一隻手捂住臉。”和“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則採取了引讀,比較學習的方式來處理。引讀是為了讓學生更清楚“阮恆的害怕、痛苦不是抽血的疼痛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從而引發學生的深層思考”。比較學習“啜泣”、“嗚咽” 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透過阮恆不同的“哭”體現出來的“越來越強的恐懼”。最後在教學“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時讓學生自己體驗那“眼睛緊閉,用牙緊咬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動作,透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阮恆當時用了相大的勁在制止抽泣、制止害怕,也讓學生從側面體會到阮恆當時的害怕和痛苦有多大。最後讓學生再把四個重點聯絡起來考慮

  “有什麼發現”,讓學生再次阮恆越來越害怕的同時,他也越來越堅強了,他是一個重友情重於自己生命的男孩。

  (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深華感情。

  獻血過程中阮恆的情感變化是相當細膩的,學生只有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讀懂阮恆的情感變化歷程。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邊讀邊圈邊感悟,再同桌交流,集體交流,同時引導質疑,然後再讀的方式來了解阮恆內心變化過程,從而體會阮恆對朋友的真誠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比如在學抽血過程有關阮恆表現的句子時透過引讀、聯絡上下句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從他“無聲――不動”、到“啜泣――捂住”、“嗚咽――掩蓋”、“持續哭泣――竭力制止”的舉動中體會阮恆一次又一次害怕是因為非常擔心自己會在抽血中死去,而一次又一次地掩蓋害怕,是為了讓他的朋友能快點輸到血而活下去。同時,他又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很害怕,因為如果醫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會給他抽血,他的朋友就會因為不能及時輸到血而死去。在充分朗讀、充分交流之後,學生自然有了深刻的體會,繼而結合體會再來讀,從而將阮恆為了朋友不惜犧牲自已生命的形象一次又一次地塑造和提高起來。

  四、從教學程式方面看

  (一)以講故事形式激趣匯入

  讓緊張的故事的情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感受到小女孩傷勢特別嚴重,輸血勢在必行,但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只有幾個孩子有,如果孩子們不願意獻血的話,小女孩生命肯定就此結束。倒底有沒有人願意獻血呢?小女孩倒底會不會死呢?給學生一個懸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文的學習打下一個情感基礎。另外在故事匯入時特別要強調的是故事的“真實性”,以便阮恆所言所行更有說服力。

  (二)檢查預習效果,抓住“血”字,抓住“啜泣”、“嗚咽”。

  (三)重點學習“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這句話,一方面教會學生學法,另一方面找出矛盾體――“害怕、堅強”,梳理出主問題“我們還能從哪裡認識到一個害怕但更堅強的阮恆?”

  (四)學生細讀課文,找出重點句,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1、找出重點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隱含的深義

  2、找出阮恆舉動中的矛盾之時,引導質疑,體會阮恆的複雜心情。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語。

  2、根據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詞句,體會人物複雜的內心活動,同時讓學生懂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並讓學生透過關鍵詞句的品讀,感受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詞句,體會人物複雜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

  教學媒體:

  電腦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板題、讀題。

  1、老師有很多朋友,你們猜猜我的朋友有那些?

  2、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學習18課《她是我的朋友》。(板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求同桌一起互相解決字詞讀音)

  2、想想課文中的“她”是誰?“我”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課文中哪裡告訴我們情況很嚴重?

  三、再讀課文,走進人物內心世界,體悟美好心靈。

  (一)、自由朗讀課文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阮恆動作、表情的詞句,劃上橫線。

  2、仔細想想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在書上畫上“?”,你讀懂了哪一句,在書上畫上“★”。

  (二)、彙報、交流

  1、質疑。

  2、交流感受,你讀懂了哪一個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從哪些詞中體會到的?還可以猜一猜阮恆心裡是怎樣想的。

  語句1: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沉默”說明他在思考,在猶豫;“顫抖、放下去”說明他對死忘很害怕;“舉、又舉起來”說明他雖然很害怕,但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然堅持要獻血。)板書:舉、放、舉、猶豫

  語句2: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很快”說明他毫不猶豫;“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說明他心理害怕、緊張,但又怕影響獻血,強忍著不表現出來。)板書: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害怕、緊張

  語句3: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啜泣”說明他以為自己要死了,很傷心。“全身顫抖”說明他非常害怕死;“迅速、捂住臉”說明他為了獻血的正常進行,在掩飾自己的痛苦,不讓醫生髮現。)板書:啜、泣、捂、害怕、掩飾

  語句4: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又嗚咽、再一次試圖掩蓋”說明他一想到會死,他又更加害怕、痛苦得哭了起來,但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仍竭力掩飾。)板書:嗚咽、掩蓋、更加害怕、竭力掩飾

  語句5: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了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不時的啜泣、持續不斷的哭泣、用牙咬、竭力制止”說明隨著抽血的進行,阮恆以為自己的血一定快抽盡了,快要死了,他越來越害怕、痛苦,已經很難掩飾,但為了朋友,他仍然在拼命地掩飾。)板書:哭泣、咬、非常害怕、拼命掩飾

  語句6: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①引導說話:為什麼男孩會鎮靜得這麼快?醫生到底跟他說了什麼?

  ②角色扮演。

  ((三)、小結

  阮恆,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犧牲自己,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大家讚美嗎?讓我們用一個詞、一句話來讚美一下阮恆吧!

  四、總結昇華

  是啊!阮恆一直認為獻血會使自己死去,但他卻仍然堅持著,即使害怕、痛苦,也毫不動搖。他這樣做,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她是我的朋友”。(點題師生齊讀題)可見,在阮恆的心目中,“朋友”一詞是多麼的珍貴啊!這個感人

  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阮恆捨己救人的高貴品質,也感受到了朋友之間這種真摯的友誼。(板書:捨己為人真摯的友誼)

  (第一個課時的教學,就這樣讓學生在自瀆、感悟、彙報、交流和老師的引導、點撥中攻破了難點,理解了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阮恆捨己為人的高貴品質,相信一定深深地印在每一個同學的心中,這節課,讓我們帶著阮恆對朋友的這種真摯情感,再來讀讀這篇課文。

  二、朗讀課文,回味感人故事

  三、活動:小記者採訪阮恆

  四、總結拓展

  (一)、總結:剛才的採訪,讓我們覺得阮恆真正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走近了每一個同學,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大家都能像阮恆對待他的朋友一樣,互相幫助,這才是朋友之間真正的友誼。

  (二)、拓展

  1、這個故事以什麼為題?想想還可以以什麼為題?

  2、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怎樣才是真正的朋友?

  3、選擇一件你與朋友間感人的事情寫下來。

  五、佈置作業

  1、感情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繼續完成作文,然後把你寫的故事讀給家人聽,讓他們說說感不感人。

  板書設計

  18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內心活動

  舉、放、舉猶豫

  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害怕、緊張

  啜、泣、捂害怕、掩飾

  嗚咽、掩蓋更加害怕、竭力掩飾

  哭泣、咬非常害怕、拼命掩飾

  捨己為人——真摯的友誼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3

  一、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透過對阮恆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緻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二、學情分析: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朋友”一詞已非常熟悉,但對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卻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數學生不能樹立真正的友情觀。另外,學生對獻血的情況不是很瞭解,這就為教學提高了難度。

  三、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鞏固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3、養成默讀思考,輕讀品味,朗讀表達的讀書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激趣引入:

  1、齊讀課題。

  2、師: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快速瀏覽課文,然後試著說一說。

  3、生自由說

  (二)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小女孩和阮恆又有了哪些瞭解?從哪兒瞭解到的?想好後和同桌說一說,再在全班彙報。

  2、學生交流對小女孩瞭解的過程中

  (1)、你能說說“迫在眉睫”是什麼意思嗎?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麼事?(在這裡出示小女孩的圖片,畫面上的小女孩受了很重的傷,很痛苦,無助,以喚起學生的同情。)

  (3)、為什麼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能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嗎?

  (4)、指導朗讀。

  (三)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學生在交流對阮恆的瞭解時,可能會說到他是一個勇敢的人、高尚的人、為朋友著想的人等等,這時,教師可引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從而進入課文的重點進行學習。

  1、師:請同學們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阮恆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後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2、學生彙報(抓住以下幾個重點環節進行指導)

  第5自然段: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1)讀一讀這句話,畫出表示阮恆動作的詞語。

  (2)為什麼阮恆的手舉起來又放下然後又舉起來呢,這時候他都會想到些什麼呢?你能試著填一填嗎?

  出示練習: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他想( ),忽然又放下去,他想( ),然後又舉起來。

  填空: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 )地舉起來。(3)指導朗讀。

  3、學習第8、9、10自然段描寫阮恆表情與動作的句子:

  生畫出句子:

  a、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

  b、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c、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1)讀一讀,說說阮恆這時在想些什麼?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邊讀邊思考在整個獻血的過程中最讓小阮恆害怕的到底是什麼呢?

  (3)那麼阮恆在什麼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呢?你能把阮恆害怕的心理透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4)阮恆就是帶著恐懼的心理接受了醫生的抽血,那麼在獻血過程中,阮恆又是怎樣做的呢?再讀讀這幾句話,從中你體會到什麼了?

  (5)阮恆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沒有因為恐懼而退縮,而他卻是在竭力地掩蓋著,不讓別人知道,還這樣勇敢,能讀出來嗎?(再次朗讀句子後思考)他為什麼這樣做呢?他還想到什麼了呢?再次讀全文,找到答案。

  4、學習第11自然段。

  師:小阮恆雖然害怕,但是他還是為了朋友,勇敢地選擇並面對了獻血的整個過程,在文中還有描寫小阮恆的語句嗎?

  (生畫出句子)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問題嗎?(醫生對阮恆說些什麼?阮恆為什麼不害怕了呢?)讓我們來看一段錄影(放映一段有關獻血知識的幻燈片內容)

  看了這段內容,你的問題解決了嗎?(學生的答案可以是多元的)

  5、師:“她是我的朋友”,多麼簡單而又摯樸的回答呀,但是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震憾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讓我們把這感人的情景記在我們心中吧!自己再來讀一讀5-11自然段的內容。

  五、創設情境,練習表達

  1、師:“小阮恆的鮮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體內,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將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讓她感到了這世界的溫暖,是朋友使阮恆勇敢地舉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戰勝面臨死亡的勇氣。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裡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麼?快快寫下來,一會讀給大家聽。”

  六、迴歸“朋友”,提升認識

  師小結:朋友,隨著你對人生感悟的增加,你對朋友的瞭解還會更多更深。希望大家珍惜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樂於為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友誼地久天長。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4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孤兒院的孤兒阮恆,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搶救受了重傷的同伴,還是毅然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當問他為什麼要獻血時,他只是說“她是我的朋友”。課文透過對阮恆獻血時神情、動作的細緻描述,生動地展現了他為救朋友而無私奉獻的好品質。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識:

  ⑴ 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

  ⑵ 抓住描寫阮恆獻血時表情、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⑶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

  ⑴ 鞏固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⑵ 學會在讀中逐漸深入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⑶ 練習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及感受的能力。

  ⑷ 培養默讀思考,細讀品味,表達感受的讀書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始至終整體把握文章,透過多種方法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抓重點詞句,聯絡上下文及課外資料幫助學生在情景中理解課文內容,在不斷的品讀中,突破重難點,揭示文章主題,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學習課文,感受朋友真摯的友誼,樹立正確的友情觀。

  【教學重難點】

  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內心活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輕鬆匯入

  同學們,你們有朋友嗎?你覺得什麼是朋友?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對朋友,看看從這對朋友身上,你能感受到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題目中“她”指的是誰?“我”指的又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2、開火車讀課文,糾正讀音。

  3、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看看你對文中的人物又有了哪些瞭解?從哪兒瞭解到的?想好後和同桌說一說,然後在全班彙報。

  1、說說“迫在眉睫”是什麼意思。

  2、讀讀課文,說說迫在眉睫的是什麼事。

  3、為什麼說這件事迫在眉睫呢?找出書中的語句讀出來。

  4、指導朗讀。讀出急迫的語氣。

  四、細讀課文,突破難點

  1、默讀課文,深入思考,畫出描寫阮恆的表情與動作的詞語,畫完後讀一讀,再想想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2、補白練習,探究阮恆複雜的內心活動。

  3、品讀重點句段,體味情感:

  ① 揣摩句子,學生試讀。

  ② 針對不足,教師範讀。

  ③ 激情引導,反覆練讀。

  ④ 展開想象,進行演讀。

  五、創設情境,練習表達

  1、教師用語言進行薰陶感染。

  2、同學們,你們現在的心裡有著怎樣的想法?最想說些什麼?

  3、提煉“凡人名言”。

  六、昇華情感,拓展延伸

  課後讀一些讓你感動的關於朋友的文章,並推薦給同學們。

《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神態、動作變化中體會人物內心,感受阮恆身上所體現出的真誠的友誼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描寫阮恆獻血時動作、神情的語句,瞭解他當時複雜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說說1~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前部分,瞭解了事情發生的起因,誰來跟大家說說1~4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學生回顧

  3、教師小結,引入主題

  師:情況萬分緊急,輸血迫在眉睫,在這緊要關頭,發生了什麼事?(阮恆主動獻血)那麼,阮恆在獻血過程中又是怎麼想的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重點研究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小男孩的神情動作入手,來探究他的內心活動。板書:神情動作、內心活動

  二、自讀體會

  1、默讀課文5~11自然段,結合課後的思考練習2,把描寫阮恆動作神情的句子畫出來。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樣,一起讀讀畫出的句子。

  三、合作探究小男孩的內心活動

  (一)、朗讀感悟獻血前的內心活動

  1、師:哪些句子是描寫阮恆獻血前的表現的?

  出示課件1

  一陣沉默之後,一隻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來。

  學生齊讀

  2、師: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舉 放 舉

  3、師:在阮恆舉起手,又放下去,然後又舉起手的過程中,你體會出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板書:猶豫

  師:你能透過朗讀體現阮恆當時的心情嗎?

  4、指導朗讀,體會阮恆的心情

  (1)、自讀句子

  (2)、點名朗讀(注意學生讀後的評價,如:我感到你在猶豫在徘徊;你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但還是舉起了手;同學們,什麼是朋友?這就是朋友。)

  (3)、教師範讀(4)、全班齊讀

  師:讀得真好,從你們的朗讀中,我彷彿看到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不乏勇敢,那麼獻血時,阮恆又是怎麼想的呢?

  (二)、合作探究獻血時心理想法

  1、交流找出的句子,朗讀

  2、課件出示句子,齊讀

  (1)抽血過程中阮恆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2)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疼嗎,阮恆?”醫生問到。阮恆搖搖頭。

  (3)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4)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師:這些句子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阮恆獻血時的表現,那麼他當時在想什麼呢?

  3、分組學習,一組討論一句重點句。

  出示學習提示:

  (1)讀讀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從哪些詞、句你體會到阮恆當時的心情怎樣?

  (3)他在想什麼呢?

  4、交流體會,昇華情感

  學生暢談,教師相機板書

  師小結:阮恆想到自己輸完血生命就要結束,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明媚的陽光了,再也見不到昔日的花草了,再也見不到朝夕相處的好朋友了,他的心理是多麼的害怕,多麼的痛苦啊。但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多麼勇敢的小男孩啊!

  5、導讀

  (1)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另一隻手捂住臉。他心裡默默的唸叨:她是我的朋友。(學生接著讀)

  (2)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又再一次告訴自己:她是我的朋友

  (3)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他一次又一次的對自己說:她是我的朋友,她是我的朋友……

  師:這就是阮恆,一個勇敢的小男孩,一個富有愛心的阮恆,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了——為了朋友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6、此時,看到草墊上痛苦又堅強的阮恆,假如你是醫生,你會對他說什麼呢?阮恆又會說什麼呢?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的對話寫下來。

  課件出示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恆說:

  阮恆

  醫生

  阮恆

  7、學生課堂練筆,小組交流表演

  8、全班交流,請幾組同學到臺前表演

  師:聽了醫生的話,阮恆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

  四、贈送小詩,總結全文

  師:多麼了不起的小男孩啊!這樣的朋友值得一生珍藏。古往今來,就有許多歌頌朋友的詩句,今天老師也送給大家一首小詩。

  課件出示,全班齊讀

  夜行路上,他是一盞明燈。

  半途逢雨,他是一件雨具。

  烈日炎炎,他是一縷清風。

  寒風凜凜,他是一束火炬。

  他就是朋友,他就是友誼。

  五、作業

  1、收集有關友情的名言,選擇一句製作成書籤

  2、閱讀一篇關於友情的文章(推薦《同步閱讀》中的《平分生命》)

  3、想想和好朋友之間的故事,寫一篇關於友情的文章

  板書: 18 她是我的朋友

  神情動作 內心活動

  舉 放 舉 猶豫

  啜泣 捂 害怕 掩飾

  嗚咽 掩蓋 更害怕 又掩飾

  哭泣 咬 非常害怕 竭力掩飾

  教學反思:

  可以說每一次開課即是一次成長的過程。本次教學,課前課後受到了許多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萬分感激。一學年,我與學生在不斷的磨合中產生了默契,在身邊老師的幫助下,我也成長進步了。上完本課反思如下:

  1、本堂課,我巧妙的結合課後的思考練習二,抓住描寫阮恆表情動作的句子,來體會阮恆當時的內心活動,這樣能較好的突破文章的重難點,透過學生的自讀,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老師的導讀,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2、我發現教師激勵性語言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我能及時捕捉學生的資訊,對學生的發言能及時的評價,並做到評價有效。

  3、本堂課我也能較好組織教學,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情感的薰陶。當然,也存在不足之處。

  一是時間上把握不是太好,後半部分教學太匆忙,

  二是讓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學習時,課件投影上不是太合理等,這些以後應儘量避免。希望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