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竹石》教學設計範文

《竹石》教學設計

《竹石》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竹石》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竹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鄭燮的《竹石》,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

  2.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3.瞭解詩人鄭燮,聯絡他的生平事蹟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重點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

  難點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知道鄭板橋嗎?學生交流,老師適時補充。

  (1)江蘇興化人,揚州八大怪之一……

  (2)寫過“難得糊塗”(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3)他很喜歡竹子。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美,栽了許多竹子。於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特別是他畫的竹蘭、山石,形象逼真,姿態萬千。留下了許多名畫——竹石圖、叢竹圖、墨竹圖、蘭竹芳香圖……課件欣賞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一首題寫在竹石圖上的詩。師吟詩,生讀讀古詩。

  二、初讀《竹石》。

  1.齊讀,把古詩讀正確。

  2.再讀,讀出節奏感來,

  3.再讀,讀出平仄的變化。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藉助詩題,解釋古詩。

  1.讀著“竹石”這個詩題,我不免產生了一個問題?這首詩到底是寫竹還是寫石啊?你們說呢?

  2.自讀,從文中找一找依據,說明這首詩寫的到底是什麼?

  3.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竹石》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託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2.透過多種形式、不同要求的感情朗讀,讓學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詩人高潔的品格。

  3.透過對詩文的理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立志、做人的情感薰陶。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託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透過多種形式、不同要求的反覆誦讀,讓學生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詩人高潔的品格。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媒體】

  幻燈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詩謎匯入

  1.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開動開動腦筋,猜兩則謎語。

  請看第一則: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風》【唐代】李嶠

  【簡析】能吹落秋天的落葉,能催開春天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二)自憐結束小身材,一點芳心未肯灰。時節到來寒焰發,萬人頭上一聲雷。

  ——《爆竹》【明代】黎淳

  【簡析】雖然我的身材瘦小,全身被扎得緊緊的,但是,我並不因而心灰意冷。等到適當的時節,我的心中就會引燃火焰,在萬人頭上發出如雷的聲響。

  2.男女生分讀兩首詩。

  一、瞭解詠物詩

  1.我們學過寫景詩、送別詩,那麼大家說以上兩首詩是什麼詩呢?(板書;詠物詩)

  2.什麼是詠物詩呢?抽生說。

  師:簡而言之,詠物詩就是託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詩歌。(板書:託物言志、借物抒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詠物詩——竹石。

  二、學詩悟情

  (一)今天老師教大家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叫“三步學習法”,即:解詩題、知作者——讀詩文、明詩意——悟詩情

  (二)學習《竹石》(板書;竹石)

  1.解詩題知作者

  (1)讀詩題,知道了什麼?竹石是紮根在石縫中的竹子。

  (2)抽生展示收集到的作者鄭燮的資料,其他學生捕捉資訊。

  (3)一般我們看到的竹子是長在什麼地方?從詩題你猜猜作者鄭燮要寫什麼?猜猜作者鄭燮想表達什麼情感?

  (4)學生猜測

  究竟作者鄭燮寫的和大家猜的是否相同呢?我們來登上第二級臺階——讀詩文明詩意。

  2.讀詩文明詩意

  (1)請大家自讀這首詩,藉助註釋和已有的經驗讀讀詩文,想一想每句詩講的是什麼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

  (2)看大家學得認真,大家都是自信、勇敢的學生,誰來試一試說說詩意?

  《竹石》詩意:竹子抓住青山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你是吹來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吹來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3.第二級臺階的任務已經完成。我們來挑戰最難任務——悟詩情。

  同學們,《竹石》這首詩中哪一個詞最打動你?為什麼?

  預設:

  (1)“咬”,咬字什麼意思?(本義:用牙齒把東西夾住或切斷弄碎。)竹子他有牙齒嗎?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手法,表現出竹子具有與人一樣的倔強和堅韌的性格。,

  誰來讀出竹子的這種性格。(你就是那棵竹子,讀出你的性格,抽2生讀)評價:一個“咬”字使我們感到竹子多麼頑強的力量呀!齊讀。

  (2)作者在這裡寫的“破巖”“東西南北風”寫的是什麼?面對這些竹子有什麼表現?一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凜風而立無畏無懼、慷慨瀟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破巖惡風,壓制摧殘著竹枝的生長,竹枝“咬”住青山,紮根破巖,挺立風中,雖經千磨萬擊,不管是在炎夏還是在寒冬,仍然節節向上,傲然屹立,我們能體會到竹子的什麼精神?

  (3)補充作者鄭燮辭官回鄉賣畫為生的故事

  這不正是作者那種不屈不撓的高尚人格的對映嗎?

  (4)引讀

  破巖惡風是兇殘的,但在惡勢力的催殘中,竹枝不僅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勁挺拔。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千磨萬擊”寫惡勢力之甚,“東西南北”寫惡勢力無處不有,但是傲竹凜風而立、鬥惡不止。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那裡還只是竹子,分明是堅韌頑強的鬥士!他什麼都不怕!讀: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下面讓我們把體會到的情感帶回全詩,有感情地讀詩,透過你的讀讓我們感受到竹子的精神,詩人的品質。

  學生練習感情讀。

  抽三生讀

  預設評價:你的讀讓我們感到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堅韌不拔的品質。

  預設評價:你的讀讓我們感到鄭燮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預設評價:你的讀讓我們感到鄭燮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

  三、書法展示(配樂)

  學懂了詩,背會了詩,請同學們認真地將這首詩背寫到展示紙上。

  四、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我們描摹歌詠的物件。古人很喜歡詠物,僅《全唐詩》已存6021首。請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詠物詩,進一步積累。

  同學們,《竹石》這首詩給了我們以生命的感動,讓我們伴著優揚的樂曲一齊來背誦這首詩,希望同學們今後無論面臨怎樣惡劣的環境,怎樣大的困難,都要像竹石一樣剛強勇敢,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