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孫權勸學》教學設計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1

  一匯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位非常著名的大將關羽,一生戰功顯赫。可他最後一仗卻遭到慘敗,敗走麥城,而且丟失了性命。打敗他的叫呂蒙。可呂蒙在最早的時候卻是個學問不高經常被人笑話的人,是什麼讓呂蒙發生了巨大變化以至於最後能打敗關羽呢?讓我們來看課文……

  二簡介《資治通鑑》及司馬光

  看課文註釋①。

  從書名推斷一下,司馬光編寫這部書的目的是什麼?(教師補充屏顯:資,提供。治,治理國家。通,全部。鑑,鑑戒。目的是供封建統治階級從歷代“治亂興亡”中取得鑑戒。)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則小故事,短小到僅僅119個字,會蘊含著什麼樣的讓封建帝王借鑑的大道理呢?

  三朗讀課文,體味對話情味

  我們已經學過多篇文言文了,那對文言文我們應該怎麼學呢?(讀)

  1、首先要讀準,即要讀得正確。(屏顯)主要要注意什麼問題呢?(字音、停頓)

  先聽老師讀一遍課文。

  同學們也來讀讀吧!自由練習練習。

  (屏顯無標點課文)大家試著看著螢幕來讀。

  指名讀課文。

  2、第二步,讀通,即要讀得明白。(屏顯)自己看看,文中一些字詞句是什麼意思?文章到底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當遇到閱讀障礙的時候,在經過自己的一番冥思苦想之後,你有三條求助熱線:一是課下24條註釋;二是同組同學;三是老師。你不必舉手發問,甚至可以悄悄地離開自己的位置。時間為5分鐘。

  屏顯檢測

  ⑴課文註釋補充。

  謂……曰:對……說。

  掌事:掌管國家大事。

  但:只不過。

  豈:難道。

  孰若:與……相比如何。

  遂:於是。

  ⑵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麼知道這件事這麼晚啊!何:為何,怎麼。

  ⑶歸納:

  通假字:“邪”通“耶”

  古今異義詞:博士

  本文主要講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後其才略突飛猛進而令魯肅歎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

  你能不能用文中的兩個四字詞語來概括被勸說者——呂蒙的變化?(討論回答,教師板書:吳下阿蒙——刮目相看)老師想在橫線上寫一個字,你建議寫什麼?(學,讀等)

  讀懂文章寫了什麼之後,再讀課文,肯定不一樣了!(再請同學朗讀課文)

  3、第三步,讀好,即要讀出情味。(屏顯)我們讀書不僅要用嘴讀,更要用心讀。也就是說,讀書時要揣摩人物說話的口吻、情態和心理,要真正走進作者心裡,走進作品人物心裡。

  (1)看這句話:(屏顯:初,權________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你能不能根據對話內容和人物身份推測,孫權對呂蒙說話的口吻是什麼,請在橫線上填一個你認為恰當的詞語。(同學新增詞語,陳述理由,反覆朗讀。)

  孫權語重心長、諄諄告誡,指出學習的必要性。

  (2)呂蒙的反應是(屏顯:蒙辭以軍中多務)

  同學們想象一下:呂蒙這樣答覆的時候,心裡是怎樣想的?請把這句話改寫成心理活動描寫。(學生改寫,教師評價)

  (呂蒙可能心裡想,我學習沒用,不學也能照樣打仗等,總之,不願學,藉口推脫。)

  板書:勸——辭

  (3)看來“當塗掌事”的理由還遠並未打動呂蒙。那麼到底是怎樣的一番話使他改變了初衷呢?(請學生朗讀。看螢幕,對照和原文的區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引導學生揣摩:“邪”後歎號表示一種語氣強烈的反問,實際上是表達一種肯定的意思:孤非欲卿治經為博士。耳,有降低事情難度、縮小事物範圍的意味。意思是說,你誤解了,沒要求你那麼高,只不過讓你粗略地閱讀,瞭解瞭解往事罷了。“孤”後如用歎號,針鋒相對,語氣強烈,恐怕讓呂蒙下不了臺。)請學生反覆朗讀,要讀得讓呂蒙口服心服。

  孫權又以自己的讀書情況現身說法,指出學習的可能性,難怪呂蒙“乃始就學”。

  板書:又勸——就學

  (4)呂蒙學習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文章是以他與魯肅之間的一番對話來表現出來的。這番對話,同學們能不能自己品味出其中的情趣呢?能不能把這個場景表演出來呢?小組合作,有演員,有導演,試著展現出來。

  (提示:就象前面分析孫呂那樣,揣摩人物說話的口吻、情態和心理,並補充魯肅情況〈地位高於呂蒙,而且很有學識〉。)

  (魯肅:驚訝、情不自禁地讚歎。呂蒙:指責中帶有自豪。)

  板書:論議——結友

  四理解主旨

  想一想,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編在《資治通鑑》裡呢?你從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發?(屏顯)

  學生談。(讀書學習很重要)

  五延伸拓展

  同學們都談到了學習的重要性,那麼,關於讀書,關於學習,你還知道哪些能夠給我們有益啟示的人物或者名言嗎?

  人物:愛因斯坦、牛頓、醜小鴨、方仲永……

  名言:

  六作業

  假如方仲永迎面碰上了呂蒙,他們可能有一番怎樣的對話呢?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⑴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⑵透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測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徵。

  3、情感目標

  同學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揣測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徵。

  2、聯絡生活,讓同學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趣引讀

  1、故事匯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教師講故事,出示課題、作者並板書孫權勸學)

  2、作品、作者介紹

  師提問學生,師生齊說,《孫權勸學》選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

  誰能說一下《資治通鑑》是一部什麼書?司馬光是一個什麼人?(提問學生)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教師介紹《資治通鑑》的命名由來並出示。當年宋神宗之所以給這本書命名為《資治通鑑》,有“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鑑。希望同學們透過孫權勸學這個小故事,也能有所收穫。

  學習這篇文章的主要目標是:出示課件,生齊讀明確。

  1、朗讀課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讀懂文意;

  2、透過誦讀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體會人物形象;

  3、透過閱讀、體驗、感悟,懂得開卷有益的道理。

  二、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教師出示多層次朗讀要求,講讀明確。

  (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1、下面請大家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讀準字音、停頓,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如果碰到生字和不懂的地方,在下面後面的合作朗讀中與大家討論解決。(教師口述)

  2、全體起立,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朗讀。先交流自己畫出的字詞,互相質疑答疑,再小組集體朗讀課文。(師提出要求,生起立朗讀)

  3、小組展示朗讀成果。(兩個小組)

  4、出示全文,教師強調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和停頓不當之處。

  5、全班齊讀課文

  (二)讀懂文意,理解內容

  1、小組合作,通譯全文。(起立)

  2、二人小組合作,讀譯全文。

  3、學法點撥

  透過我們對文意的疏通,我們知道,我們依然用到了以前翻譯文言文常用的五字法,

  就是,讓生說(留替調補刪)並出示。明確文言文翻譯五字法翻譯課文最基本的方法。

  (三)讀出語氣,品味語言

  1、要點歸納

  透過讀譯課文,相信大家對本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現在你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出文章的內容或寫法嗎?(先小組討論,後自主發言)

  課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並得到魯肅讚揚的故事,從而告訴我們,告訴我們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正所謂開卷有益。(板書:孫權勸呂蒙學魯肅贊開卷有益)

  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文中孫權為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品析)

  ⑴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

  ⑶“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身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⑷“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慾見。)

  ⑸“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表演,體驗反思

  1、聽錄音

  2、分角色朗讀。誰能比他讀得更好呢?一位同學朗讀作者話,另三位上臺分別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同學作點評。

  3、談感悟

  剛才我們分角色朗讀了課文,想一想孫權三勸的魅力、呂蒙乃始就學後的變化,魯肅的愛才、敬才,你有什麼收穫或感想呢?下面我們先小組討論,再自由發言。(起立)

  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做人不能太驕傲,要謙虛。

  我們不能總用老眼光來看待別人,人都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

  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

  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三、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1、拓展延伸

  方仲永的變化與呂蒙的變化有何不同,對你有什麼啟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努力讀書,開卷有益。)

  2、隔空對話

  假如仲永和呂蒙穿越時空相遇了,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哪兩位同學能既興表演一下。

  3、現場勸學

  學與不學,使呂蒙和仲永的結束髮生了很大變化。縱觀我們周圍,也有些同學上課常開小差,課後時常完不成作業,成績總是提不上去,你如何才能勸導他努力學習呢?

  四、總結、作業

  課堂小結

  本文透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出息而得到魯肅讚揚並與之結友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是有用的。最後老師把宋代蘇軾的一句話送給大家,我們一起共勉。它就是: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作業

  1、背誦全文:勸學——就學——論議——結友

  2、收集與讀書、學習有關的名句、格言,寫在摘抄本上。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3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之前先介紹一位大家童年的夥伴,他就是砸水缸,救同伴的司馬光。司馬光的砸水缸救同伴的故事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長大。

  《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曾隨周瑜大破曹軍於赤壁,後又佔領荊州,在麥城生擒關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吳王孫權常識。但他年青時不愛讀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孫權多次勸他學習,他總是找各種藉口推辭,還說自己一介武夫,只要會領兵打戰就行了,這不,孫權又來勸學了,這次結果如何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初讀:

  1、師範讀,生注意人物的語氣和文中的停頓。

  2、抽生讀。

  3、全班齊讀。

  三、疏通文意:

  1、以小組為單位,瞭解故事大意,小組內拿不準的字或者句子做上記號,待會提交全班解決。

  2、生提出疑問,全班內解決。

  四、分析課文,指導朗讀

  1、概括這個故事的大意。

  師相機板書:孫權:勸學。

  呂蒙:就學。

  魯肅:驚歎。

  2、教師借題發揮:有的同學不愛學習,任憑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學也無濟於事,孫權到底是怎樣勸學的,居然讓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呂蒙浪子回頭,最終成為一位飽學之士。看來,當老師的特別要學一學孫權的勸學藝術。

  3、抽生讀孫權勸學的內容。

  ①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語氣堅定,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可以看出孫權對部下要求很嚴格,同時又對呂蒙寄予厚望,希望他學成之後能更好地輔佐自己。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擔當涉獵,見往事耳。

  前一句是反問語氣,可以隱隱感覺出孫權對呂蒙找藉口“辭學”的責備之意。

  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為呂蒙指明瞭學習的方法和目的。足見孫權對部下的關心。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前一句是反問語氣。反駁了呂蒙“軍中多務”的藉口。後一句以自身為例,現身說法,指出學習的可行性。

  ④孫權勸學可謂是語重心長。呂蒙收到的效果如何呢?請大家一齊讀出來。

  驚歎語氣。魯肅對呂蒙的才略大增既驚歎又讚許。

  ⑤呂蒙的回答也很有趣。

  感嘆語氣。呂蒙對自己的進步感到自毫。呂蒙和魯肅同朝為官,對話有調侃的意味。

  6、小組內分角色朗讀,抽三人扮演其中的角色,其它同學旁白。

  五、拓展與提高

  1、呂蒙能聽取孫權的勸學,最終變得文武雙拳,這固然是好事。然而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北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詩,但由於不注重後天學習,最張“泯然眾人”的悲劇,讓人痛心不已。

  呂蒙和方仲永雖一個在三國時期,一個在北宋,但我們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假設有一天,“呂蒙巧遇方仲永”,他們這間會有怎樣的一段對話呢?

  請小組內為他們設計幾句簡短的對話,待會小組內推薦兩句同學演示一下。

  2、學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呢?請大家自由的,從多個角度談一談。

  參考:

  ①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就能學有所成。

  ②虛心接愛別人善意的意見。

  ③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進步。

  3、呂蒙這所以能由一個目不識丁的武將,變得文武雙拳,這與他發奮讀書是分不開的。一位同學說: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下面請大家也談談你對書的感悟。

  例:書是階梯,能幫助從們登上理想的高峰。

  書是良藥,能醫治愚昧。

  書是清泉,能滋潤乾涸的靈魂。

  書是渡船,能載人到達理想彼岸。

  書是橋樑,……

  4、欣賞完孫權高超的勸說藝術,我們能不能也用你所知道的關於讀書的名言來勸學呢?

  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知識就是力量。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詞語並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透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的

  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藉助於多媒體和各種參考資料,引導學生朗讀、表演、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聯絡生活實際,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由《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敗走麥城”引入,介紹孫權、呂蒙、魯肅,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激發閱讀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先介紹,老師再補充)

  二、介紹《資治通鑑》和司馬光。

  提問:你在預習中對作者和《資治通鑑》瞭解多少,由學生先介紹,不完整老師再補充。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讀文感知。

  聽錄音範讀,學生齊讀課文,老師提示學生結合註釋讀準字音,注意朗讀停頓、節奏。

  正音。教師出示投影片。

  卿(qīng)豈(qǐ)涉獵(shè)邪(yé)孰(shú)遂(suì)

  四、疏通文意。

  1、學生在課下藉助工具書自瀆課文,對字詞自讀質疑。

  2、指導學生分組譯文,標識重點字詞。

  (讓學生先交流,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回答。)

  歸納總結:

  重點字詞:當塗:當道,當權豈:難道但:只見:知道往事:歷史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或謀略

  語氣詞的運用: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相當於“耶”,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耳”:罷了,語氣助詞,表示肯定語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於“啊”。

  古今異義: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b、但當涉獵但: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c、見往事耳見: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更: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3、指明翻譯。

  請一個同學翻譯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指出翻譯不恰當的地方和翻譯得精彩的地方。

  (教師適時加予指導、評價)

  五、分角色朗讀,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朗讀要求:

  能充分體現出文中人物對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和情味。

  表演要求:

  a、能拋開課本,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再加工進行表演。

  b、再現了當時的場景,演繹了一段白話《孫權勸學》。

  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表反問,隱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意味。)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學生朗讀、表演完,要及時加以總結、評價。)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直到會背誦

  2、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課的作業。

  二、學生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目的是什麼?(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的學習效果呢?(議論)

  4、魯肅與呂蒙交談以後有何舉動?(結友)

  提問:孫權是怎樣勸勉呂蒙讀書學習的?

  勸堅定有力不急不惱推心置腹現身說法循循善誘

  提問:孫權勸說的效果怎麼樣?

  魯肅大驚呂蒙自信

  找出兩個詞來概括呂蒙的變化: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提問:這兩個詞現在已經演變成兩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解釋並造句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後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比喻才識尚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提問: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透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

  ③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三、分小組討論問題。

  1、本文是怎樣表現人物性格的?

  2、為什麼“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4、學習本文對你有什麼啟發?學生聯絡實際談啟發。

  討論後明確

  1、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

  4、從呂蒙變化的角度談

  (1)讀書學習非常重要。

  (2)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

  (3)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

  (4)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

  (5)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也可以從孫權、魯肅的角度談,作為領導者怎樣對待下屬,讓下屬接受自己的建議等等。

  讓學生各抒己見,合理即可。老師適時加予點撥、引導、總結。

  四、分析人物形象。(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孫權:關心下屬,循循善誘。

  呂蒙:勤奮好學,自信。

  魯肅:慧眼識人,敬才愛才。

  五、體驗反思。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看,說到這我們不禁想到第一單元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絡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方仲永——不學習,天才變為庸才。

  呂蒙——接受建議,勤奮好學,一介武夫變為智勇雙全的將帥。

  透過對比,可見學習是多麼的重要啊!

  六、拓展延伸。

  1、請說說你還知道的古代有關勸學的故事或名篇。(荀子《勸學》)

  2、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你收集有關學習的名言有哪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七、總結全文。

  本文透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文章以對話為主,用不多的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進而瞭解人物的形象。這是一篇關於勸學和學習的文章。如果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就是我們學習本文最大的收穫。

  八、佈置作業。

  1、完成《學案》。

  2、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許麗欣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通讀懂課文。

  2、體會人物感情,領會課文內容。

  3、懂得讀書可以改變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一個很勵志、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相信大家讀了以後一定受益匪淺。板書課題。看題目,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字或詞?匯入。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指名學生讀,學生糾正讀音。

  教師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讀懂大意。

  1、結合註釋,獨立完成課文的翻譯,記下不能解決詞句。

  2、小組合作,交流翻譯情況,有理解不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作好記錄,交給大家解決。

  3、提交小組內不能解決的詞句,書寫在黑板上。大家解決,教師作必要的點撥。

  古文翻譯五字法:留、補、替、調、刪

  四、理解內容,讀出語氣。

  1、孫權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關心肯定,必要性)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責備)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驕傲、自得)

  總結勸說方法:“首先說……,在呂蒙推辭後接著說……”這樣的方式。

  2、勸的結果如何?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驚訝、誇讚)

  側面描寫及作用。

  著意寫物件的周圍事物,或以物襯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藉助他人來刻畫此人,使描繪的物件更為鮮明,更為突出。

  分角色朗讀。

  五、品讀課文,讀出深意。

  《資治通鑑》(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和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

  你從不同的人物角度,你得到什麼啟示?

  孫權的角度——

  呂蒙的角度——

  魯肅的角度——

  六、總結背誦

  1、本文有哪些人稱代詞:

  2、有兩個成語出自本文:這兩個成語現在是什麼意思?

  結束語:冰心說: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禮記》

  書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誇美紹斯

  同學們,讓我們與書同行,打好人生的底色。讓我們與博覽同行,豐富開拓視野。腹有詩書自氣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問渠那得清如許,惟有源頭河水來。祝孩子們在讀書的海洋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熟讀,疏通文意。

  2、積累重點實詞。

  3、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分析其性格特徵。

  4、探究內容,總結學法。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2、揣摩人物的語言特點

  3、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學法指導與適當點撥相結合。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治學要刻苦,提高修養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點實詞的積累。

  難點:揣摩人物的語言特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程序:

  學習目標:

  1、熟讀,疏通文意。

  2、積累重點實詞。

  3、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分析其性格特徵。

  4、探究內容,總結學法。

  一、匯入

  談話匯入:回憶學習古文的方法。

  二、新課:

  1、板書課題:孫權勸學

  2、介紹作者,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2)自主學習,積累重點詞語。(方法:檢視法)

  4、再讀課文,合作學習。

  合作翻譯,疏通文意。(方法:加字法,推斷法。形式:兩兩合作,全班展示。)

  5、熟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孫權怎樣勸學的?

  (2)當呂蒙推辭了,孫權又怎樣辦呢?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3)沒有達到勸學的目的,接下來,孫權怎麼辦呢?

  (4)從上面的勸說可以看出孫權勸學的什麼特點?

  (5)呂蒙學習以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看看魯肅有什麼反應?

  進一步挖掘,深入文字:

  分析人物性格特徵:

  本文沒有直接描寫人物的神態、動作等。但由於人物語言個性鮮明,因而讀者從人物的對話中就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點

  結合對文中人物語言的揣摩,你看出文中人物的什麼性格特點?

  6、拓展延伸: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作者運用什麼手法來突出人物的?

  2、呂蒙由不學到學有所成的變化給你哪些啟示?

  三、學習方法總結:

  讀-------積累-----遷移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瞭解《資治通鑑》及司馬光。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點

  1、分析故事情節,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歸納人物性格特徵。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資治通鑑》,編年體通史。

  二、自主學習(朗讀課文)

  1、結合註釋梳理課文。

  2、瞭解故事大意,嘗試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3、疏通文意(由學生自己提出有疑問的字詞並回答)

  三、品析課文

  求學過程: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1、孫權勸學》是一個著名的勸學故事。題目中最關鍵的詞是“勸”。請找出孫權“勸”呂蒙學習的語句。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要求不高,可行)

  卿言多務,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問: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語重心長,諄諄告誡,神態鄭重嚴肅,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這句話的作用是什麼?想一想孫權說此話時的神態?

  反問句,強調並不是要呂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門傳授經學的學官,而是別有目的。聯絡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惱怒的意味。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

  2、呂蒙讀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透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透過魯肅所見所語來寫。

  3、魯肅贊學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語言)

  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麼?

  問:魯肅為什麼對呂蒙會“刮目相待”?

  ②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行動)

  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5、分角色朗讀(小組及男女生分開等形式朗讀後學生點評)

  6、文中的人物,你喜歡誰?為什麼?

  孫權:嚴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則現身說法

  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呂蒙:知錯就改虛心好學

  才幹謀略大有長進

  四、拓展延伸,提高認識

  1、學了課文你得到哪些啟示?

  開卷有益;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不能總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藉口輕言放棄……

  2、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麼啟示?

  呂蒙年長乃學

  學有所成

  方仲永少年不學

  一事無成

  3、請說說有關讀書的格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五、作業

  以“由《孫權勸學》想到的……”為話題,寫一篇400字以上的隨筆。